篇章数

4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8

清末新政与边疆新政(上下册)图书

Reforms and the New Frontier Polic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SAPID:101-8236-7819-06
ISBN:978-7-5201-248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清末新政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晚清政府发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改革运动,其力度远远超过前两次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及边疆地区的改革。本书是2014年7月17~18日在兰州召开的第六届晚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辑集,内容涉及新政各项改革及清末边政思想、边防政策、新政在边疆,以及边疆新政与近代化等议题,对推动晚清史和清末新政史、清末边疆史等研究,都不无学术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晚清史学科·晚清史论丛(第6辑)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政治史研究室;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编 辑:周志宽;吴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4月
语 种:汉文;英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早期全球化背景下清代多民族帝国的大一统话语重构

  一 让汉人的“大一统”回到清代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中

  二 从分野到经纬:科学革命与大一统的重建

  三 从“九州”到“本朝之制”

  四 早期全球化背景下“四裔”世界的重新建构

 介绍西方学术界的新政改革研究状况

  Selected Bibliography of Western Language Works on Xinzheng

 “在乎山水之间”

  一 地理志怎么理?

   (一)省级政区的排序问题

   (二)“省会乃督抚驻节之区”

   (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淮扬总督

  二 说说山与水

   (一)关于山之内容

   (二)关于水之内容

   (三)与山水有关之地名

  三 乌第河究竟在何处?

   (一)关于经纬度的问题

   (二)乌第河究竟在何处?

 从民间传说看近代中国穆斯林的皇帝观

  一 本论的目的

  二 《回回原来》的内容和再版

  三 对新疆的传播

  四 穆斯林的辛亥革命

  五 结语:民间传说与历史的关系

 清廷国史《章学诚传》的编纂:章氏学说实际境遇之补证

  一

  二

  三

  四

 长生、济世及一统:郑观应与近代道教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长生梦:实修中的艰涩

  三 济世梦:致力于世间功德

   1.以道教徒的济世之心积极倡导和主办近代化实业

   2.针对晚清僧、道界中存在的种种腐败现象,郑观应主张汰浊留清、整顿改革

   3.整理与刻板道教经籍

   4.发道心之力,积极募捐赈济灾民

   5.组织道德会、崇真院、丛林修真院,养育人才

  四 一统梦:以道教融摄各教的乌托邦

  五 结语:寻梦的意义

 清末边疆危机应对与边疆观念变化

  一 由王朝疆域观念向现代国家领土观念的过渡

  二 从文化边疆观念到地域边疆观念的转向

  三 从治内边疆观念到治内、御外并重的边疆观念

 晚清变革中史学观念的变化

  一 王朝控制力下降与史学更新

  二 新的政治文化对正统史观的影响

  三 新史学对正统史观的冲击

  四 历史进化论提供了新观念

  五 晚清新政措施对正统史观的冲击

 1901~1905年清末政治改革述论

  一 关于行政机构改革

  二 关于吏治改革

 清末法制习惯调查再探讨*

  一

  二

   (一)宪政编查馆之法制习惯调查:统摄地方司法行政各类习惯

   (二)修订法律馆之法制习惯调查:专注民商事习惯

  三

 “乙全本”不是“李汪宪草”

  一 被忽视的学术前史

  二 《汪荣宝日记》反映了李汪宪草的起草全过程

  三 李汪宪草的章目名称无修改

  四 民间所拟文书不可能出现在政府档案中?

  五 “最重要的”理由也靠不住

  六 今后辨认李汪宪草时可注意之点

 汪荣宝与资政院速开国会案*

  一 资政院开院前汪荣宝与速开国会运动的关系

  二 资政院速开国会案的提出与通过

   1.速开国会案的提出与形成

   2.请旨速开国会奏稿的拟定与通过

  三 请旨速开国会奏稿的遗留问题及速开国会案的结局

  四 速开国会案前后汪荣宝在议场外的活动

   1.汪荣宝与江苏籍民选议员的联系

   2.汪荣宝运动满族亲贵赞助速开国会

 伍廷芳与中国法律近代化

  一 出任修订法律大臣

  二 伍廷芳法律思想与实践

   (一)删改旧律

    1.“改重为轻”

    2.“省刑责”

    3.“修监羁”

   (二)增设新律

    1.制定诉讼法,改革诸法合体的旧律结构

    2.编纂《大清商律》,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3.以大陆法系作为修律蓝本

   (三)创立法律学堂,加强法制教育

  三 伍廷芳对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贡献

 清末铁良南下再研究

  一 铁良南下的动机

  二 铁良江苏之行

  三 铁良任务的转变及其考察行程

  四 铁良的覆命

  五 结论

 清末革命团体和秘密会党

  绪论

  一 武装起义的开端与经过:从黄冈起义到防城起义

  二 孙中山对武装起义的“原计划”

  三 武装起义的接连爆发:从镇南关起义到河口起义

  四 武装起义参与组织间的相互关系

  五 从革命宣传品看武装起义的性质

  小结

 晚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学术史认知*

  一 从中央集权到“内外皆轻”:晚清央地关系之转变

  二 军人势力的崛起:晚清央地博弈的重要变量

  三 地方意识与政治区域化:晚清央地关系演变呈现的重要特征

  四 结语

 略论同光之际铁路问题的复杂性

  一 有识之士对铁路的认知

  二 对西方列强染指中国铁路的反应

  三 修还是不修

  四 矛盾夹缠

 地方性外交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一 从四川到东北:铁路问题的地方性差异

  二 作为地方性事务的安奉铁路交涉

  三 地方性的丧失与锦瑷铁路交涉的结局

  四 权力下移与地方性外交的悖论

 张荫桓与英德续借款*

  一

  二

  三

  结语

 光宣之交清理财政前夕的设局与派官

  一 普设专局

  二 遴派专官

  三 监理官事权与国省关系

 清末各省财政监理官人员考

  一 各省财政监理官的派出

  二 财政监理官履历

  三 监理官之履职

  四 余论

 A Coin for China?Emergent Nationalism,Technology Transfer and Minting Silver Coins in the Guangxu Period(1887-1899)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Coinage Press

  Foreign Machines,the Leaky Wine Cup and Provincial Dragon Dollars

  The Ferracute Machinery Company and the Chengdu and Wuchang Mints

  The Temporary End of Minting

 晚清北京的学堂创办与白话报

  一 宗室女教育家继识一

  二 女志士葆书舫郡主

  三 近代学堂的兴起与新式媒体关系

  结语

 道光帝与旗人书院

  一

  二

  三

 光绪癸卯年经济特科考述

  一 戊戌特科夭折与辛丑特科之议再起

  二 内外臣工的保举

  三 波澜反复的癸卯特科

  小结

 袁世凯与地方统治、官员教育

  前言

  一 从学说史看学堂的设立与发展

  二 法政学堂的实情

  三 北洋法政专门学堂与日本人教习

  代做结语:袁世凯与日本人教习吉野作造

 浅论清末新政对上海近代法学教育的推动

  一 清末新政加速上海近代法学教育萌芽

  二 清末新政为上海新式法学教育造就师资

  三 清末新政奠定上海近代法学教育风格

  四 结语

 光绪朝泰州单毓年以荷据爪哇之施政于治藏方略之考量

  一 对藏主权与武备的结构化调整

   1.对地方权力与国家权力关系的处置

   2.发展武备的兵源与军饷来源

  二 确立明晰的地方行政区划与职官管理制度

   1.明确西藏地方行政区划

   2.地方管理的职官制度及其管理方式

  三 财政管理新形式的海外经验

   1.对印花税的推崇

   2.强调典当业的作用

   3.开源道路修筑的方法

  四 兴教育的新模式

   1.重国语教育与“爱国之心”的关系

   2.克服双语教育瓶颈的具体措施

  五 单氏可谓晚清中国见识卓著的代表之一

 联豫奏请裁撤驻藏帮办大臣改设左右参赞的动机与背景

  一 开埠与驻后藏参赞的设立

  二 晚清督抚制的异动与驻藏帮办大臣制度的终结

  三 联豫奏请裁撤帮办大臣的私人动机

  四 结语

 晚清新政与滇东南土司

  一 晚清留存的滇边土司

  二 晚清新政对滇东南土司的影响

   1.中法勘分边界,土司辖区受一定冲击

   2.在行政整合方面,清政府采取的重要举措

   3.在军事部署的调整方面,清政府力图将依赖土司的边防改为由政府军队驻防

   4.大力改善通讯和交通

  三 滇边土司的应对

  四 简短的结论

 凤全“筹边新政”与晚清川边统治

  一 川边的独特区位及晚清的形势

  二 凤全“筹边新政”及其历史内涵

   1.屯垦

   2.限制喇嘛教

   3.收回瞻对

  三 结语

 承前启后:锡良督川时期筹瞻川属考

  一 瞻对赏藏由来及本文旨趣

  二 观察中渐进:锡良至川初期的川边施政

  三 争执中流产:光绪三十年筹瞻川属之争论

  四 兵事与善后:巴塘战事结束后筹瞻川属之重提

  结语

 晚清东三省巡边制度研究

  一 奉天与吉林边境卡伦设置与巡边制度

   1.奉天与吉林边境卡伦设置

   2.奉天与吉林的巡边制度

  二 黑龙江的边境卡伦设置与巡边制度

   1.黑龙江北部边境卡伦设置情况

   2.黑龙江西部边境卡伦设置情况

   3.黑龙江的巡边制度

  三 结论

 清末新政时期东三省治蒙机构的新置

  一 东三省蒙务局的新设

  二 吉林蒙务处的附设

  三 治所的增置

 关于袁世凯与东三省改制的几个问题

  一 关注东北

  二 赵尔巽主政东北前后的参与

  三 东三省官制改革与袁系人马

  四 小结

 局部与整体:清末蒙古王公贡桑诺尔布的改革及其历史意涵

  一 选题理由

  二 1901~1905年:清廷慎而我先行

  三 1906~1911年:纳入布局却后续乏力

  四 结语

 清末“开蒙智”探微

  一 清末“开蒙智”之诱因

  二 各界“开蒙智”之建议

  三 清末“开蒙智”之尝试

   1.清廷上层“开蒙智”之筹备及实践

   2.管理蒙古官员“开蒙智”之实践

   3.蒙古王公贵胄在各旗内的“开蒙智”实践

  四 清末“开蒙智”之效果

  五 结语

 升允与清末陕甘新政

  一 升允与陕甘新政

   1.升允与陕甘新式教育

   2.升允与陕甘实业发展

   3.改变西北交通条件,规划西北铁路发展蓝图

   4.筹备甘肃谘议局

  二 升允反对新政

  三 新政中的保守督抚

 清末新政期间在宁夏采取的措施

  一 政治、军事改革

   1.编练新式陆军,设立新式机构

   2.禁烟措施

   3.消除满汉区别,处理好满、汉、回等民族关系

   4.筹备立宪

  二 经济改革

   1.交通建设的思考及实施

   2.水利及农业开发

  三 教育改革

 逆势的博弈

  一 “迎驾西北”的构想

  二 秦州独立

  三 “偏安朝廷”梦想的破灭

清末新政是继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之后,晚清政府发动的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改革运动,其力度远远超过前两次改革,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与社会生活及边疆地区的改革。本论文集是2014年7月17~18日在兰州召开的第六届晚清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辑集,共收录论文40篇,内容涉及新政各项改革及清末边政思想、边防政策、新政在边疆,以及边疆新政与近代化等议题,对推动晚清史和清末新政史、清末边疆史等研究,都不无学术价值。

安藤潤一郎「中華民國期における『中國イスラーム新文化運動』の思想と搆造」堀池信夫他著『アジア遊學129:中國のイスラーム思想と文化』勉誠出版、2009。

王柯『20世紀中國の國家建設と「民族」』東京大學出版會、2006。

大石真一郎「テュルク語定期刊行物における『ウイグル』民族名稱の出現と定着」『東歐·中央ユーラシアの近代とネイションⅡ[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研究報告シリーズ]』北海道大學スラブ研究センター、2001。

大塚和夫·小杉泰·小鬆久男·東長靖·羽田正·山内昌之編『岩波イスラーム辭典』岩波書店、2002。

片岡一忠『清朝新疆統治研究』雄山閣出版、1991。

田坂興道『中國における回教の伝來とその弘通』(上·下)東洋文庫、1964。

中西竜也『中華と対話するイスラーム:17-19世紀中國ムスリムの思想的営爲』京都大學學術出版會、2013。

中見立夫「中央ユーラシアの周縁化」小鬆久男編『中央ユーラシア史』山川出版社、2002。

濱田正美「『塩の義務』と『聖戦』との間で」『東洋史研究』52(2)、1993。

鬆本ますみ『中國民族政策の研究:清末から1945年までの「民族論」を中心に』多賀出版、1999。

鬆本ますみ「中國のイスラーム新文化運動:ムスリム·マイノリティの生き殘り戦略」,小杉泰·小鬆久男編『現代イスラーム思想と政治運動』東京大學出版會、2003。

村田雄二郎「ハーバード·イエンチン図書館蔵ピケンズ·コレクション『清真叢書』目録」『中國研究月報』第634號、2000。

山﨑典子「中國ムスリム·エリートにおける『回』:清末民初の時期を中心に」東京大學大學院総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専攻2011年度修士學位論文、2011。

山﨑典子「近代中國における『漢人回教徒』説の展開:1930年代のムスリム·エリートによる言説を手がかりに」『年報地域文化研究』第17號、2014。

白寿彜主编《中国回回民族史》(上、下),中华书局,2007。

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北京市民族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编《北京牛街志书——〈冈志〉》,北京出版社,1991。

哈正利:《〈回回原来〉及其相关研究述评》,《回族研究》2005年第1期。

李树江编《中国回族民间文学作品、资料年表》,《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第1期。

马旷源:《〈回回原来〉——最早的回族民间文学成书》,《楚雄师专学报》1987年10月。

余振贵:《中国历代政权与伊斯兰教》,宁夏人民出版社,1996。

张星烺编《古代中国与阿拉伯之交通》(《中西交通汇编》第3册),中华书局,1978。

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编《中国伊斯兰百科全书》,四川辞书出版社,1996。

钟亚军:《回族民间传说〈回回原来〉原型研究》,《民间文化论坛》,2009。

Broomhall,Marshall,Islam in China:A neglected problem,New York:Paragon Book Reprint,1987(1910).

Gladney,Dru C.,Muslim Chinese:Ethnic Minoritie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Lipman,N.Jonathan,Familiar Strangers:A History of Muslims in Northwest China(Seattle:th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97).

Ma,Haiyun,“The Mythology of Prophet’s Ambassadors in China:Histories of Sa’d Waqqas and Gess in Chinese Sources,” Journal of Muslim Minority Affairs,Vol.26,No.3,2006.

Yamazaki,Noriko,“Abdürre?id ? brahim’s Journey to China:Muslim Communities in the Late Qing as Seen by a Russian-Tatar Intellectual,” Central Asian Survey 33(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