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7

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图书

The Development Report on Chinese Youth (2013) No.1

SSAPID:101-8236-5618-55
ISBN:978-7-5097-465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城市新移民的崛起”为主题,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新移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对我国青年研究和移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书中采用大量翔实的数据对“蚁族”、“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白领”等青年群体进行了深入严谨的研究分析,并从生产、消费、教育、话语权、精神文化、政治参与六个方面分析了城市新移民崛起的形态和特征。

相关信息

丛书名:青年蓝皮书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青年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摘要

 研究机构简介

 BⅠ 总报告

  B.1 转型“三峡”中的新移民宣言

   一 历史性社会转型的时代图景

    (一)从“乡村中国”到“城市中国”

    (二)世界主流文明站在门外

    (三)走在生产方式转折的途中

    (四)现代社会下的青年群体

   二 城市新移民全貌

    (一)概念界定

    (二)群体规模

     1.流动人口总量

     2.流动青年比重

     3.总量区间

    (三)典型特征

     1.双重边缘人,难融入城市,难重回乡土

     2.群体规模庞大,内部分层且联系紧密

     3.农民的天然盟友,市民的亲密工友

     4.崇尚普世价值,政治参与意识强烈

     5.耐受力较强,抗争力较强

     6.舆论表达锐化,争取话语权利

     7.群体认同较强,存在心理失衡

     8.住房条件较差,聚居特征明显

    (四)关联群体

    (五)典型群体

    (六)数据来源

   三 城市新移民改变中国

    (一)人口城市化的排头兵、先遣队、主力军

    (二)维持经济增长、激发经济活力的主要载体

    (三)改变社会结构的重要力量

   四 城市新移民宣言

    (一)用生产推动我们的融入

    (二)用消费彰显我们的力量

    (三)用教育实现我们的流动

    (四)用新媒体发出我们的声音

    (五)用创造性塑造我们的文化

    (六)用参与保障我们的权利

 BⅡ 群体篇

  B.2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中国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的走向

   一 “蚁族”发展状况的八个变化

    (一)群体规模在增大

    (二)学历层次在提高

    (三)居留模式在转型

    (四)聚集类型在变多

    (五)居京意愿在减弱

    (六)经济状况在改善

    (七)权益保障在增强

    (八)失业率在下降

   二 “蚁族”发展状况的八个不变

    (一)住房条件仍然较差

    (二)生活环境仍然存在隐患

    (三)就业状况仍然以体制外为主

    (四)对政府信任度仍然较低

    (五)社会不公平感仍然较强

    (六)自我期望仍然较高

    (七)网络使用仍然频繁

    (八)代际特征仍然明显

   三 四个怎么看:“蚁族”群体的再认识

    (一)人口城镇化的先行军

    (二)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

    (三)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的纽带与载体

    (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

   四 四个怎么办:管理服务“蚁族”群体的新路径

    (一)强化社区服务功能,健全公共参与和权益表达渠道

    (二)加强舆论正能量引导,提升网络舆情应对能力

    (三)提高“蚁族”参与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四)合理引导高校毕业生到中小城市就业

   五 四个长远想:解决“蚁族”问题的长效机制

    (一)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实现就业市场存量与增量的“比较充分就业”

    (二)放宽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大中型城市户籍限制,逐步实现有条件的流动人口市民化

    (三)拓宽流动人口就业和获得信息途径,帮助流动青年达成职业理想和实现自我

    (四)加快中小城市发展,促进人才资源的整合交流

   六 四个新思考:“蚁族”给青年工作带来的启示

    (一)从“蚁族”群体看高等教育

    (二)从“蚁族”群体看在职贫困

    (三)从“蚁族”群体看社会网络

    (四)从“蚁族”群体看合理预期

  B.3 中国社会新三元结构

   一 流动人口与城乡社会结构的新格局

    (一)城镇化的背后

    (二)城市门口的1亿新生代农民工与回不去的乡村

    (三)农民工流动与中国区域结构

    (四)新生代农民工家庭与工作的分离

   二 中国社会的新三元结构:人口高密度流动下的城乡格局

    (一)集聚效益悖论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选择

    (二)社会理性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的抉择

    (三)群体分化与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选择

    (四)社会保障与公共服务缺失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选择

    (五)摇摆的城乡战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选择

   三 三元结构对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影响

    (一)对城镇化战略的影响

    (二)对城乡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的影响

    (三)人口管理与服务政策的变化

    (四)农民工流动与区域结构变迁

    (五)市场改革与企业失责

   四 对策与建议

    (一)通过国家之手推动产业和人口有效向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转移

    (二)顶层设计,贯通城市化与三农问题的政策设计

    (三)推动新生代农民工中西部回流与就地转移,形成有利于维护国家战略安全的区域发展格局

    (四)建立以公民权利为基础的社会保障政策,分类治理农民工城市融入问题

    (五)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避免农民工代际传承固化

    (六)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促使新生代农民工转变为具有职业竞争力的产业工人

    (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推动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就业与生活问题

    (八)加强农民工城市融入与社会建设、社区建设的统筹

  B.4 演化的产物,融合的先锋,都市的支点

   一 社会融合指数体系的构建方法

    (一)维度的选择

    (二)指数体系的构建方法

     1.标准化处理

     2.构建方法

   二 “白领”基本状况分析

    (一)性别比偏低,年龄结构轻

    (二)多来自县域,农民子女占三成左右

    (三)独生子女比例较低

    (四)大部分未婚,少部分已婚,已婚者中暂无子女者比例较高

    (五)普遍接受过高等教育,以本科以上学历为主

   三 “白领”的社会融合状况

    (一)经济整合深入,社会保障状况较佳

     1.经济整合变量基本状况分析

     2.因子分析

    (二)行为参与较浅,社会网络及活动参与状况有待改善

     1.行为参与变量基本情况分析

     2.因子分析结果与得分情况

    (三)文化融合程度较深,现代性特征适应城市生活

     1.文化接纳变量基本情况分析

     2.因子分析结果与得分情况

    (四)社会认同度较低,呈现“高城市认同,低市民认同”特点

     1.社会认同维度变量分析

     2.因子分析结果与得分情况

    (五)社会融合总指数:总体水平较高,结构性特征明显

   四 讨论与结论

    (一)“白领”是城市新移民演化发展的产物

    (二)“白领”是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先锋

    (三)“白领”是城市新移民撬动城市化进程的战略支点

 BⅢ 专题篇

  B.5 打破再生产壁垒的历史机遇

   一 上一代城市移民,再生产壁垒下的“双向遗弃”者

    (一)最大极限的劳动力使用

    (二)双向遗弃的劳动力发展

   二 城市新移民:打破再生产壁垒的历史机遇

    (一)历史性的观念转变

     1.个人资本优化视角:“农民的终结”

     2.发展、自主、引领时代的就业观

      (1)发展的就业理念

      (2)自主的就业选择

      (3)时代的就业方向

    (二)劳动力使用条件优化

     1.基本消费需求得到满足

     2.劳动强度下降,劳动力恢复条件改善

    (三)理性维护劳动力权益

    (四)劳动力发展:市场的助推

     1.劳动力发展的单向遗弃:教育培训投入不足

     2.市场的助推

   三 城市新移民的市场价值

    (一)就业结构性矛盾中的积极因素

     1.“新”的力量

     2.代际优势

    (二)展望:内涵式发展

   四 结语

  B.6 掌舵未来中国居民消费的新力量

   一 城市新移民消费的重要性

    (一)农村居民消费疲软、城市户籍人口增长空间有限,流动人口消费更显重要

    (二)城市新移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是拉动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

   二 城市新移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

    (一)城市新移民收入高于同辈年轻群体,内部分层明显

    (二)城市新移民中城—城流动人口消费水平最高,但城市新移民消费占收入比例最低

   三 城市新移民消费结构的变动与比较

    (一)边际消费倾向分析

    (二)基本消费支出水平分析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价格弹性分析

   四 结论

    (一)城市新移民收入高于同辈年轻群体,内部有明显的分层

    (二)城市新移民消费水平低于上一代城市移民群体,主要是被动的城市“捆绑”消费

    (三)城市新移民家庭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和倾向高

    (四)城市新移民月均消费占收入比重最低,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支出比重较高,消费提高空间大

  B.7 刘易斯拐点后的时代

   一 强劲增长的劳动力需求

    (一)城市新移民主要就职于民营企业

    (二)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

    (三)民营企业带动就业

   二 劳动力供给:青年劳动力将减少

    (一)从人口预测看人口结构转变

    (二)人口结构转变背后的因素:生育率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减少

    (四)大学生数量可能减少

   三 城市新移民的力量:用脚投票、用手投票

    (一)“用工荒”的蔓延

    (二)罢工潮

    (三)涨薪潮

   四 进一步发力:人力资本

    (一)回归模型

    (二)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资本

    (三)城市新移民的教育收益率

    (四)城市新移民的培训收益率

    (五)城市新移民的干中学

   五 结语

  B.8 城市话语权的争取与策略

   一 话语弱势——城市新移民不能承受之重

    (一)政治上的话语弱势

     1.社会权力分布不均导致话语失衡

     2.制度性话语平台的缺失

     3.话语组织载体的缺乏

    (二)“污名化”形象之痛

   二 争取话语——城市新移民的积极竞争策略

    (一)城市他者的话语策略分化

    (二)城市新移民的积极竞争策略

     1.城市记忆成为其记忆主体,“城市梦”异常清晰

     2.形成独具现代特色的价值观,追求平等和尊严

     3.拥有新生代的特征和不断增长的知识资本

   三 微言聚力——城市新移民话语力量渐现

    (一)城市新移民的“文艺复兴”

     1.打工文学的繁荣

     2.大量以城市新移民为背景的影视文化方兴未艾

    (二)互联网的“碎片化狂欢”

    (三)群体关注度的提升

     1.学者关注使城市新移民开始走入公众视线

     2.媒体提高了城市新移民的社会关注度

     3.社会关注推动政府关注

   四 结论

  B.9 再燃城市文化活力

   一 作为一个文化群体的“城市新移民”

    (一)在学术领域中常受忽视的“新移民文化”

    (二)群体内生的“新移民文化”

    (三)大众视野中无处不见的“新移民文化”

   二 “新移民”的三大文化特征

    (一)山寨性:模仿与创造

    (二)快餐性:即时与实用

    (三)开放性:智识与公共

   三 “新移民文化”的内生动力

    (一)扎根城市的强烈愿望与美好期许

    (二)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

   四 “新移民文化”的革新力量

    (一)“新移民文化”之崛起:城市文化生产方式的革新

    (二)“现代化”,从文化开始

  B.10 一种可能的新兴政治力量

   一 政治参与与民主政治建设

   二 城市新移民的政治参与意识

    (一)受教育水平

    (二)政治认知水平

    (三)政治参与态度

   三 城市新移民政治参与的途径

    (一)虚拟世界的网络政治参与

    (二)现实生活中的政治参与

     1.选举参与

     2.接触式参与

     3.组织型参与

   四 城市新移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一)城市新移民政治参与的主体性意识强烈

    (二)城市新移民政治参与卷入程度高

    (三)城市新移民政治参与呈现出有序性

 BⅣ 深访篇

  B.11 我的北京爱情故事

   医药情缘

   与你相遇在北京

   空中的日子——只为鹊桥相会

   女友毕业——地点呼叫转移

   当爱情遭遇现实

   北京给他带来的……

  B.12 长安居,大不易

   被北京户籍诱引到公司

   努力工作,省吃俭用为买房

   北京印象——围城内外

   “关于国家对于我们的优惠政策,忙得顾不上”

   未来打算:纠结中留在北京

  B.13 我想成为钢琴大师

   父亲的离去给家庭蒙上阴影

   “妈妈,我在北京有很体面的工作”

   “我要成为钢琴大师!”

  B.14 小城市都太黑暗

   “我的生活重心就是老公,老公在北京我就来北京”

   “小城市都很黑暗!”

   “老家那边教育不错,为什么非得让孩子来北京读书”

   “限行限的都是穷人”

   “刚毕业时谁不是雄心壮志”

   “成功与否因人而异,与个人定位有关”

  B.15 “自身难保”的保安

   “北京消费高,攒不到钱,还不如回家工作”

   “来北京快三年都没走出过团结湖”

   “媳妇儿来看我,我回家看媳妇,都是为了生孩子”

   “只有一个半老乡和一部手机”

  B.16 甘菊:苦难中的力量

   “一场变故,让我一无所有”

   “北京治安好,压力也大”

   “北京人没什么,就是拽”

   “我想赚钱结婚,我想去做公益”

  B.17 张女士的“飞来横财”

   “最怕拖欠工资”

   “只要孩子能顺顺利利地上学”

   “北京的非典都是外地人带进来的”

   “拆迁补偿让我们一夜致富”

  B.18 北京,北京

   “我从小到大最大的梦想,就是来北京”

   “上大学了,我才发现:有些东西,一辈子都没法改变”

   “我真觉得有时多少年的书,白念了”

   “我希望,我能让人们感觉到我的存在”

  B.19 如果这不是北京,我会更高兴

   “当时班里31个人,有12个都来了北京”

   “公司简直是‘供着’员工”

   “他们挺好,我们挺累”

   “如果把户籍制度放开,可能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理论上的党员”

   “我们就不该算人才”

   “也想换个城市,但没有目标”

  B.20 我女朋友就是新生代农民工

   “我变了,我自然而然地接受他们了”

   “我爸妈就怕我娶了她,她七大姑八大姨全过来了”

   “保险,我觉得外省人员比北京人的应该要高”

   “学历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力”

 BⅤ 附录

  B.21 自发性社会调查的困境与路径选择

   一 抽样精度与调查资源间的妥协

   二 严谨学术与丰满社会间的平衡

   三 价值中立与媒体宣传间的调适

  B.22 后记

 序言 “拐点一代”新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Abstract

首部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No.1》由廉思课题组经过大量社会调查撰写而成。围绕当代中国面临的三大转折点,第一次提出“拐点一代”的时代论断。并以“城市新移民的崛起”为主题,在实地调研、文献研究和政策梳理的基础上,对城市新移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对我国青年研究和移民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全书由总报告、群体篇、专题篇、深访篇和附录五大部分构成。总报告为《转型“三峡”中的新移民宣言》,本文结合课题组六年五次大规模实地调研,综合分析了城市新移民所处的时代背景,提出了“城市新移民”这一青年社会群体的概念,提炼出“双重边缘人、农民盟友”等八大群体特征,并对其中的典型群体进行了简要介绍。文章研判了城市新移民未来发展的定位,从人口城镇化等方面认为他们是建构中国社会的积极力量,发出了生产推动融入、消费彰显力量、教育实现流动、新媒体发出声音、创造性塑造文化、参与保障权利六大宣言。群体篇是对城市新移民中典型群体的细化分析与解读,共有三篇文章。其中,《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中国流动知识青年群体的走向——“蚁族”发展新态势及若干思考》是课题组利用2013年最新调查数据,分析得出“蚁族”的八个变化与八个不变,并认为“蚁族”是人口城市化的先行军、大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供给者、大都市圈和城市群建设的纽带与载体,以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要对象,应当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中国社会新三元结构——“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困境与出路》认为,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城镇化的主体,而我国城镇化战略中社会结构调整存在的问题,使新生代农民工的城镇化呈现出工作在大城市、子女教育在中小城市、父母赡养与保障在农村的现实格局,课题组称之为城镇化过程中的新三元结构。《演化的产物,融合的先锋,都市的支点——“新生代白领”社会融入研究》一文,构建了以城市新移民为对象的社会融合体系,全面剖析了我国大城市中“白领”的社会融合状况,并认为,“白领”作为其中具有高学历、高收入的精英群体,业已成为融入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先锋,在城市化深度推进的历史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撬动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点。专题篇从生产、消费、教育、话语权、精神文化、政治参与六个方面论述了城市新移民的崛起,其中《打破再生产壁垒的历史机遇——用生产推动我们的融入》一文从就业价值观、劳动力存在及维持、劳动力发展三个维度解读城市新移民群体突破壁垒的机遇,进一步分析了该群体对于就业结构性矛盾的化解作用。《掌舵未来中国居民消费的新力量——用消费彰显我们的力量》一文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城市新移民收入高于同辈年轻群体,内部分层明显;城市新移民消费水平低于城市同辈户籍群体,主要是被动的城市“捆绑”消费;城市新移民家庭消费结构趋向合理,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需求和倾向高;城市新移民月均消费占收入比重最低,基本消费占实际消费支出比重较高,消费提升空间大。《刘易斯拐点后的时代——用教育实现我们的流动》一文认为,目前中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我国的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城市新移民为代表的青年人从无限供给的状态变得相对稀缺,“民工荒”“罢工潮”和“涨薪潮”的出现意味着城市新移民的谈判能力的增强,城市新移民的进一步崛起将有赖于人力资本的积累。《城市话语权的争取与策略——用新媒体发出我们的声音》一文认为当前城市新移民在整体上依然处于话语弱势地位并承受着“污名化”形象之痛,但是从趋势上讲,他们采取积极话语策略,其话语数量不断增多,话语分量也有显著加大,群体关注度得到不断提升,已成为不可忽视的民意代表和话语群体。《再燃城市文化活力——用创造性塑造我们的文化》一文认为,城市新移民在文化上具有“山寨性”“快餐性”“开放性”特征。这些特征既是他们“扎根城市生活”中的生活写照,也显示了他们“永不言弃的奋斗精神”之下潜伏着的集体张力,“新移民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再次点燃了城市的文化活力。《一种可能的新兴政治力量——用参与保障我们的权利》一文认为,在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新移民的政治参与对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和老一代城市移民相比,还是和城市市民相比,城市新移民的政治参与都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他们政治参与的意识、能力和质量上看,城市新移民很可能成为一种新兴政治力量,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顺利通过“历史的三峡”。深访篇从课题组百余篇深访报告中精选十篇,这十篇文章从微观层面入手,分别从“蚁族”“新生代农民工”“新生代白领”和城市市民的角度讲述城市新移民的感人故事和成长经历,十篇文章坚持“主位”研究立场,进入城市新移民的日常生活世界,让他们自己站出来说话,成为叙事的实践主体。十篇文章关注他们切身的体验和感受,记录他们社会记忆的消解和变化,把握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逻辑和心理状态,从而尽可能地展现城市新移民的全景图式,以为前面的实证研究作一个有益补充。附录全面回顾了课题组六年来组织自发性社会调查的艰辛历程,从抽样精度与调查资源间的妥协、严谨学术与丰满社会间的平衡,以及价值中立与媒体宣传间的调适三个维度对自发性社会调查的困境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就自发性社会调查的特点及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1]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郑佳明:《中国社会转型与价值变迁》.[OL].爱思想.[2011-12-5].http://www.aisixiang.com/data/47622.html。

[3]国家发改委城市与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课题组:《我国城市化的现状、障碍与推进策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第1期。

[4]孙立平:《走出转型陷阱》,[N/OL].凤凰网.[2012-2-4].http://finance.ifeng.com/opinion/macro/20120224/5656835.shtml。

[5]潘维:《论人类生产方式的第二次转折》,《研究报告》(北京大学中国与世界研究中心内部资料)2012年第4期。

[6]殷格:《全球化时代性与青年问题》,《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

[7]苟人民:《从城乡入学机会看高等教育公平》,《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第9期。

[8]柯兰君、李汉林:《都市里的村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经济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夏建中:《我国城市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社会学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11]许辉:《三次移民潮带美国走向强大》,《环球时报》2005年12月19日第23版。

[12]《李光耀:如果日本再拒绝引进移民,国家就会灭亡》.[N/OL].凤凰网.[2013-3-21].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3_03/21/23350426_0.shtml。

[13]风笑天:《社会变迁背景中的青年问题与青年研究》,《中州学刊》2013年第1期。

[1]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No.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法〕布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杨亚平译,商务印书馆,2004。

[4]李春玲:《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5]李路路:《制度转型与阶层化机制的变迁——从“间接再生产”到“间接与直接再生产”并存》,《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

[6]刘云杉:《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0期。

[7]芦恒:《“工作贫困”及其社会风险探析——以韩国青年贫困现象为例》,《青年研究》2012年第3期。

[8]田毅鹏、吕方:《社会原子化:理论谱系及其问题表达》,《天津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9]罗忆源:《农民工流动对其社会关系网络的影响》,《青年研究》2003年第11期。

[10]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10]廉思主编《蚁族Ⅱ——谁的时代》,中信出版社,2010。

[11]潘石:《中国“高学历失业”研究述评》,《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3期。

[1]崔海燕、范纪珍:《内部和外部习惯形成与中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基于生机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1年第7期。

[2]黄国龙:《论人口消费红利:成因、依据及对策》,《宏观经济研究》2011年第10期。

[3]段成荣、马学阳:《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状况分析》,《劳动经济评论》2011年第3期。

[4]宋健:《中国流动人口的就业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与留守人口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2010年第6期。

[5]刘传江、徐建玲:《第二代农民工及其市民化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年第17期。

[6]蔡昉:《农民工市民化将创造“消费巨人”》,《传承》2011年第1期。

[7]严翊君:《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7期。

[8]余晓敏、潘毅:《消费社会与“新生代打工妹”主体性再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9]唐有财:《新生代农民工消费研究》,《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12期。

[10]李晓峰、王晓芳、高旺盛:《基于ELES模型的北京市农民工消费结构实证研究》,《农业经济问题(月刊)》2008年第4期。

[11]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数据》2011年第4期。

[1]Lewis,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The Manchester School.1954 Vol.22.pp.139~192.

[2]蔡昉:《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与就业变化》,《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3]刘建进:《一个农户劳动力模型及有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1997年第6期。

[4]侯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3期。

[5]谢培秀:《关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年第1期。

[6]王检贵、丁守海:《中国究竟还有多少农业剩余劳动力》,《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7]郭金兴:《1996~2005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基于随机前沿模型的分析》,《南开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8]周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与估算方法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8期。

[9]马晓河、马建蕾:《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中国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10]钟钰、蓝海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及剩余状况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11]李世尊、周月新:《2000~2010年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分析》,《特区经济》2012年第3期。

[12]李稻葵、徐翔:《从人口红利消失到中国经济再平衡》,《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3]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14]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15]张晓波、杨进、王生林:《中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了吗?——来自贫困地区的证据》,《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16]侯风云:《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17]武向荣:《中国农民工人力资本收益率研究》,《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18]钱雪亚、张小蒂:《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及其收益特征》,《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第3期。

[1]杨善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楮思真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3]〔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的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

[4] Clifford,J.Traveling Cultures.in Grossberg,L.,Nelson,C.& Treichler,P.A.(eds.),Cultural Studies,NewYork:Routledge,1992.

[5]Hogg,M.A.& Mullin,B.A.,Social Identifications:A 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and Group Processes,London:Routledge,1988.

[6]〔奥地利〕路得维希·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九州出版社,2007。

[7]法制网舆情监测中心:《2012年群体性事件研究报告》,2012。

[8]《富士康江西工厂千人不满薪资待遇上街游行》[N/OL].网易财经,[2013-01-13]http://money.163.com/photoview/251H0025/7293.html#p=8L43O4O9251 H0025。

[9]《重庆微博讨薪第一人成焦点,相关部门介入调查》[N/OL].大渝网,[2013-03-17] http://cq.qq.com/a/20111210/000044.htm。

[10]戴欣明:《评说董藩学者的话语权胜似我们的信仰》[N/OL].搜狐网(2006-12-5),[2013-03-18]http://house.focus.cn/showarticle/4651/534952.html。

[12]《中国13家媒体联合发声呼吁改革户籍制度》[N/OL].《华尔街日报》.[2013-03-10],http://www.cn.wsj.com/gb/20100302/bch093614.asp。

[13]〔德〕哈贝马斯:《包容他者》,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任远、邬民乐:《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2]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3]马德峰、李风啸:《近十年来我国城市新移民问题研究述评》,《学术界》2010年第11期。

[4]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5]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6]朱力:《从流动人口的精神文化生活看城市适应》,《河海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7]雷开春:《城市新移民的社会认同——感性依恋与理性策略》,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1。

[8]张文宏、雷开春:《城市新移民认同的结构模型》,《社会学研究》2009年。

[9]〔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艾媒咨询:《2010~2011年度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状况研究报告》。

[11]郑俊娜:《说一说农民工兄弟为何钟爱山寨手机》,广东新闻网,2010-08。http://www.shanzhaiji.cn/talk/20100801/19107.html。

[12]张晓辉、许健等:《“山寨现象”走俏扎根尚待创新》,《经济参考报》2008年12月。

[13]〔美〕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后资本主义社会》,东方出版社,2009。

[14]〔美〕迪克·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陆道夫、胡疆锋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5]〔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弗·詹姆逊教授访谈录》,唐小兵译,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16]Lyotard,Jean 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1]王浦劬:《政治学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2]吴志华主编《政治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房宁主编《中国政治参与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廉思主编《“蚁族”——大学毕业生聚居村实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廉思主编《“蚁族”Ⅱ——谁的时代》,中信出版社,2010。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美〕塞缪尔·亨廷顿等:《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汪晓寿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8]〔加〕马歇尔·麦克卢汉:《人的延伸——媒介通论》,何道宽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9]谢志岿等:《城市化与民主政治:关系及路径选择》,《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10]陈振云、李云东:《“政治参与”概念辨析》,《东南学术》2008年第4期。

[11]邓秀华:《长沙、广州两地农民工政治参与问卷调查分析》,《政治学研究》2009年第2期。

[12]邓秀华:《“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研究》,《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13]陈赵阳:《当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心理研究》,《青年研究》2007年第4期。

[14]李尚旗:《论青年的网络化政治参与》,《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2期。

[15]黄永炎、陈成才:《21世纪网络技术对中国政治参与的影响》,《理论与改革》2001年第1期。

[16]罗迪:《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7]翟彬:《我国微博政治参与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18]罗迪:《青年网络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中国青年研究》2007年第3期。

[19]聂运麟:《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20]陈成文、彭国胜:《社会学视野中农民工组织化》,《理论月刊》2006年第11期。

[21]徐旭初:《农民工维权组织及组织化问题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22]刘传江、程建林:《我国农民工的代际差异与市民化》,《经济纵横》2007年第4期。

[23]王春光:《农民工:一个正在崛起的新工人阶层》,《学习与探索》2005年第1期。

[24]汪勇:《从自发走向自觉: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嬗变》,《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7期。

[25]吴端:《青年的崛起与近代文明的形成》,《当代青年研究》201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