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3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研究图书

Study on Urbanization Resettlement for Rural Displaced Persons of Reservoir Project

SSAPID:101-8228-3773-39
ISBN:978-7-5201-3487-3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以水库移民安置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环境容量、就业与制度安排三个关键要素在由农业安置向城镇化安置过渡时发生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环境容量一就业一制度安排”的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对宁夏D工程移民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了就业方案,对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移民研究文库·水库移民系列
编 辑:胡亮;王春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附录

 后记

 丛书总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水库移民

   1.2.2 城镇化安置

   1.2.3 城市环境容量

   1.2.4 制度安排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研究

    1.3.1.1 环境容量理论的演变

    1.3.1.2 城市环境容量研究

    1.3.1.3 国内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研究

   1.3.2 水库移民非农就业研究

    1.3.2.1 一般农业人口的劳动力转移研究

    1.3.2.2 国内水库移民的劳动力转移研究

   1.3.3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研究

    1.3.3.1 一般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制度安排研究

    1.3.3.2 国内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研究

   1.3.4 简要述评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1.5.1 技术路线

   1.5.2 创新点

 第2章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要素与分析框架

  2.1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要素

   2.1.1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基本要素

   2.1.2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关键要素

  2.2 关键要素在城镇化安置下的演变

   2.2.1 环境容量的演变

    2.2.1.1 农业安置下的环境容量

    2.2.1.2 城镇化安置下的环境容量

   2.2.2 就业的演变

    2.2.2.1 农业安置下的就业

    2.2.2.2 城镇化安置下的就业

   2.2.3 制度安排的演变

    2.2.3.1 农业安置下的制度安排

    2.2.3.2 城镇化安置下的制度安排

  2.3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分析框架

  2.4 小结

 第3章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的环境容量分析

  3.1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分析的理论基础

   3.1.1 复杂系统的含义与构成

    3.1.1.1 复杂系统的含义

    3.1.1.2 复杂系统的构成

   3.1.2 复杂系统的特性

  3.2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的概念与内涵

   3.2.1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的概念

   3.2.2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的内涵

  3.3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的特征与结构

   3.3.1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的特征

   3.3.2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的分析框架

  3.4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3.4.1 系统动力学的概述

   3.4.2 系统动力学的方程

   3.4.3 系统动力学的函数

   3.4.4 系统动力学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3.5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3.5.1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分析

   3.5.2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系统模型构建

    3.5.2.1 模型的构成

    3.5.2.2 模型的运行

  3.6 小结

 第4章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就业分析

  4.1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1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就业现状

   4.1.2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就业存在的问题

  4.2 城市规模、劳动异质性与移民的就业

   4.2.1 城市规模与移民就业

   4.2.2 劳动异质性与移民就业

  4.3 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移民城镇就业模型分析

   4.3.1 城市化与劳动力技能分布

   4.3.2 模型构建

   4.3.3 数值模拟

   4.3.4 对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就业的启示

  4.4 小结

 第5章 水库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分析

  5.1 制度安排分析的理论基础

   5.1.1 制度安排:正式与非正式

   5.1.2 交易费用

   5.1.3 制度变迁:三种观点

  5.2 水库移民安置制度的变迁、路径依赖与城镇化安置障碍

   5.2.1 水库移民安置制度变迁

   5.2.2 水库移民安置制度的路径依赖分析

   5.2.3 现阶段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障碍

    5.2.3.1 补偿安置: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脱钩

    5.2.3.2 户籍管理:农转非的混乱

    5.2.3.3 社区管理:管理机构的缺失

    5.2.3.4 就业扶持:从规划到实施的滞后

  5.3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制度创新分析

   5.3.1 正式制度安排:不完全合约下的交易费用最小化

    5.3.1.1 正式制度安排创新的理论逻辑

    5.3.1.2 不完全合约模型

   5.3.2 非正式制度安排:演化博弈分析

    5.3.2.1 演化博弈的优势

    5.3.2.2 移民由“依赖型”向“非依赖型”转变的演化博弈分析

  5.4 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制度安排建议

   5.4.1 补偿安置制度

   5.4.2 社会保障制度

   5.4.3 就业扶持制度

   5.4.4 社会管理制度

  5.5 小结

 第6章 案例研究:宁夏D工程农村移民城镇化安置

  6.1 D工程背景

   6.1.1 D工程概况

   6.1.2 D工程移民情况

  6.2 D工程移民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分析

   6.2.1 宁夏城镇化水平分析

   6.2.2 城镇化安置环境容量分析:中卫市沙坡头区

  6.3 D工程移民城镇化安置就业分析

   6.3.1 宁夏回族自治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转变情况

   6.3.2 城镇化安置就业方案设计:中卫沙坡头区

  6.4 D工程移民城镇化安置制度安排分析

   6.4.1 现有的移民安置制度安排

   6.4.2 城镇化安置制度安排设计建议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书以水库移民安置的基本要素为切入点,深入分析环境容量、就业与制度安排三个关键要素在由农业安置向城镇化安置过渡时发生的变化,以此为基础构建了“环境容量-就业-制度安排”的分析框架,基于该分析框架对宁夏D工程移民案例进行分析,并根据地方产业发展规划设计了就业方案,对城镇化安置的制度安排提出了详细的建议。

〔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商务印书馆,1996。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美〕迈克尔·M.塞尼:《移民与发展:世界银行移民政策与经验研究》,河海大学水库移民中心编译,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7。

巴娜:《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研究》,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蔡昉:《二元经济作为一个发展阶段的形成过程》,《经济研究》2015年第7期。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蔡昉:《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1995年第6期。

蔡昉:《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转向全要素生产率驱动型》,《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蔡继明、王成伟:《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同样要起决定性作用》,《经济纵横》2014年第7期。

陈绍军、葛小波、李如春:《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水库移民农业安置环境容量分析》,《水利经济》2011年第2期。

陈学法、丁浩:《走出农民市民化的困境:户籍与土地管理制度创新》,《江苏社会科学》 2015年第3期。

陈印军、肖碧林、方琳娜等:《中国耕地质量状况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11年第17期。

陈悦:《库区农村移民就业转移途径及对策》,《重庆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程燕、王顺克:《基于生态补偿的三峡移民社会保险构建研究》,《改革与战略》2011年第7期。

丛旭文:《中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崔凤军:《环境承载力论初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1期。

崔万田、周晔馨:《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关系探析》,《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8期。

丁小浩、于红霞、余秋梅:《中国城镇居民各级教育收益率及其变化研究:2002~2009年》,《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2年第3期。

杜云素、李飞:《城镇化背景下农村水库移民的安置策略》,《农村经济》2014年第6期。

段龙龙、李涛、叶子荣:《中国式耕地质量保护之谜:从市场逻辑到政策规制》,《农村经济》 2016年第4期。

段跃芳:《开发性移民政策:概念框架、应用及发展》,《江汉论坛》2007年第7期。

段跃芳:《水库移民补偿理论与实证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段跃芳:《水库移民补偿理论与实证研究》,武汉出版社,2005。

段跃芳、窦春锋:《水库移民城镇化安置模式:基本要素、制度障碍及体制安排》,《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高君:《推进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与市民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第1期。

辜胜阻、张永生:《三峡库区农村城镇化与移民安置》,《湖北社会科学》1992年第12期。

郭士国:《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成因、影响及对策分析》,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韩光辉:《实行非农化转移是库区移民工程的根本出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何一鸣、罗必良、高少慧:《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基于制度供求视角的实证分析》,《经济评论》2014年第5期。

洪伟:《城市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胡宝柱、谢怡然、张志勇:《水库移民社区安置模式探讨》,《人民黄河》2012年第12期。

黄锟:《中国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a)。

黄锟:《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创新的总体思路和阶段性制度安排》,《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黄锟:《城乡二元制度对农民工市民化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b)年第3期。

黄廷政、段跃芳:《水库移民进城安置新模式探索》,《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1年第2期。

贾永飞、施国庆:《水库移民安置人口优化配置》,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贾永飞、施国庆、王慧娟:《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环境容量评价研究——以云南省糯札渡水电站水库移民安置区为例》,《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郎永建:《三峡库区城镇移民的就业与生活现状》,《统计与决策》2005年第7期。

黎智洪:《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困局与策略选择》,《人民论坛》2013年第20期。

李国柱、牛叔文、杨振等:《陇中黄土丘陵地区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的环境经济成本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8年第1期。

李明月、胡竹枝:《失地农民内涵与数量估算——以广东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12年第4期。

李青龙、王路光、张焕帧等:《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与展望》,《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4年第1期。

李王鸣、潘蓉、祁巍锋:《基于良好环境理念下的城市人口容量研究——以杭州城市为例》,《经济地理》2003年第1期。

李祥飞、阎耀军:《复杂系统脆性视角下的公共危机预控研究》,《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

梁磊:《云南省水电项目移民城镇化安置经济融入问题研究——以向家坝水电站移民安置为例》,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廖蔚:《水库移民经济论》,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刘传江、程建林:《双重“户籍墙”对农民工市民化的影响》,《经济学家》2009年第10期。

刘慧芳、冯继康:《“三农”难题视域下的农民工市民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3期。

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吕斌、孙莉、谭文垦:《中原城市群城市承载力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第5期。

马桂萍、王芳:《促进农民工市民化制度安排探析》,《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苗东升:《系统科学精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宁大同、晏晓林:《三峡工程开县移民安置环境系统的多目标优化决策》,《中国环境科学》1994年第4期。

漆向东:《中国农民市民化的制度安排》,《中国经济问题》2006年第5期。

齐文虎:《资源承载力计算的系统动力学模型》,《自然资源学报》1987年第1期。

钱学森、于景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自然杂志》1990年第1期。

邱桢耀:《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系统分析》,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曲玥、蔡昉、张晓波:《 “飞雁模式”发生了吗?——对1998—2008年中国制造业的分析》,《经济学》2013年第3期。

任致远:《兰州城市容量试析》,《兰州学刊》1982年第4期。

沈际勇、强茂山:《交易费用、信息费用与农村水库移民合约的使用条款》,《中国农村观察》2009年第2期。

沈清基:《城市人口容量问题的探讨》,《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S1期。

施国庆:《东风水电站黔西库区移民环境容量分析》,河海大学出版社,1991。

施国庆:《移民学探讨》,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库经济专业委员会年会,2005。

施国庆、余芳梅、徐元刚等:《水利水电工程移民群体性事件类型探讨——基于QW省水电移民社会稳定调查》,《西北人口》2010年第5期。

施国庆、周潇君:《农民接受行蓄洪区土地征收与利用方式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淮河干流行蓄洪区为例》,《江淮论坛》2016年第5期。

石忆邵、尹昌应、王贺封等:《城市综合承载力的研究进展及展望》,《地理研究》2013年第1期。

史雅娟、朱永彬、黄金川:《北京市基础设施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地理科学进展》 2016年第4期。

宋悦华、雷洪:《三峡移民安居住宅及其社会适应性的意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孙海兵:《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水库移民非农化研究》,《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4年第3期。

孙晶琪、冷媛、李春杰:《基于复杂系统的电力市场运营状态识别研究》,《管理科学》2012年第6期。

孙中艮、施国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民市民化的要素及其演变:一个社会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唐传利:《中国水库移民政策与实践》,载《移民与社会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2002。

童玉芬:《人口承载力研究的演进、问题与展望》,《人口研究》2012年第5期。

童玉芬、刘广俊:《基于可能—满意度方法的城市人口承载力研究——以北京为例》,《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1期。

王必良:《迁移·植根:楚雄青山嘴水库“城市楼房安置”移民群体的生计转型与城市适应》,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王承云:《三峡库区移民就业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王承云、蒋杰、熊军:《人力资源评价与水库移民环境容量分析》,《人民长江》2006年第7期。

王春超:《转型时期中国农户经济决策行为研究中的基本理论假设》,《经济学家》2011年第1期。

王恩涌:《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就业问题的几点看法》,《地理学报》1996年第2期。

王国恩、胡敏:《城市容量研究的趋势与展望》,《城市问题》2016年第1期。

王灏晨、夏国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广西区域创新系统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8年第6期。

王浣尘、余峰、梅松林、李旗:《城市合理人口规模的系统分析》,《城市规划汇刊》1995年第1期。

王娜:《基于生态足迹的城市容量分析——以珠海市为例》,《陕西林业科技》2007年第1期。

王小鲁:《中国城市化路径与城市规模的经济学分析》,《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王晓刚:《失地农民就业:现状、困境与安置模式》,《学术论坛》2012年第10期。

王应政:《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的水工程移民生存与发展关键问题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王应政:《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

王志凯:《小浪底农村水库移民人力资本开发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魏宏森:《钱学森构建系统论的基本设想》,《系统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温涛、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7期。

文军:《 “被市民化”及其问题——对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再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吴华安、王崇举、石智雷:《基于城市容量的农民工深度城市化探析》,《西北人口》2010年第6期。

吴业苗:《城郊农民市民化的困境与应对:一个公共服务视角的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2012年第3期。

伍黎芝:《三峡工程开发性移民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0。

熊建立:《三峡库区城镇搬迁中的就业问题——以万州库区为例》,《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期。

熊鹰、姜妮、李静芝等:《基于水资源承载的长株潭城市群适度规模研究》,《经济地理》 2016年第1期。

徐旌、陈丽晖、李科:《水电开发移民非农就业研究——以向家坝电站绥江县为例》,《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9年第4期。

许抄军、陈四辉、王亚新:《非正式制度视角的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及障碍——以湛江市为例》,《经济地理》2015年第12期。

荀厚平、施国庆:《水库移民环境容量的理论、方法及应用》,《环境科学》1993年第6期。

杨定国:《三峡库区农村移民城镇安置刍论》,《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5年第3期。

杨锐:《风景区环境容量初探——建立风景区环境容量概念体系》,《城市规划学刊》1996年第6期。

杨瑞龙:《论制度供给》,《经济研究》1993年第8期。

杨涛、施国庆:《我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综述》,《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7期。

杨文健:《中国水库农村移民安置模式研究》,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杨雪梅、石培基、董翰蓉等:《水资源约束下的干旱内陆河流域城市适度规模研究》,《经济地理》2011年第12期。

杨云辉:《水库移民安置区环境容量分析方法》,《人民长江》1998年第9期。

余振国、胡小平:《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与质量关系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3期。

曾芳钰:《论城市化的本质与“农民工”的终结》,《 当代经济研究》2003年第10期。

张鸿雁:《中国新型城镇化理论与实践创新》,《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张健、李文军、黄刘芳:《基于产业分析的移民安置环境容量确定方法探讨》,《人民长江》 2013年第2期。

张勰:《中国西部人口素质评价及发展策略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张馨:《城乡居民家庭能源消费及其生存现状的多维视角分析》,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张馨、牛叔文:《城乡居民家庭生活能源消费需求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年第S1期。

张耀军、岑俏:《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人口研究》2014年第5期。

张占斌:《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章友德:《我国失地农民问题十年研究回顾》,《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郑瑞强、张春美、施国庆:《水库移民“城市楼房安置”模式创新机理思考——以青山嘴水库工程移民安置实践为例》,《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1(a)年第6期。

郑瑞强、张春美、施国庆:《水库移民“多样化组合”安置模式创新机理探讨》,《水力发电》 2011(b)年第9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5》,中国统计出版社,2015。

钟世坚:《区域资源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以珠海市为例》,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周干峙:《城市及其区域——一个典型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城市发展研究》2002年第2期。

周静:《当前我国水库移民安置问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周潇君、施国庆、黄健元:《人口转变、产业与就业结构调整视角下劳动力供求关系预测——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年第11期。

朱东恺:《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制度研究》,河海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朱农:《三峡工程移民与库区发展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

朱喜钢:《城市容量问题的几点思考》,《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 ·社会科学)2000年第5期。

Ardehali M.M.,“Rural Energy Development in Iran,”Renewable Energy,2006,31(5).

Arrow K.,Bolin B.,Costanza R.,“Economic Growth,Carrying Capacity,and the Environment,”Science,1995,268.

Arrow K.J.,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 n(New York:W.W.Norton,1974).

Ashforth B.E.,Role Transitions in Organizational Life:An Identity-Based Perspective(Mahwah: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d,Inc.,2000).

Banister J.,Taylor J.R.,“China:Surplus Labour and Migration,”Asia-Pacific Population Journal,1989,4(4).

Barzel Y.,Economics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Baum-snow N.,Paven R.,“Understanding the City Size Wage Gap,”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2,79.

Buchanan J.M.,“The Pure Theory of Government Finance:A Suggested Approa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9,57(6):496-505.

Carey D.I.,“Development Based on Carrying Capacity:A Strategy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1993,3(2).

Cernea M.,Hydropower Dams and Social Impact: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1997.

Cernea M.,“Risks,Safeguards and Reconstruction:A Modelfor Population Displacement and Resettlement,”Economic & Political Weekly,2000,35(41).

Coase R.H.,“The Narure of the Firm,”Economica,1937,4(16).

Coase R.H.,“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60(3):1-44.

Combes P.P.,Duranton G.,Gobillon L.,“Spital Wage Disparities:Sorting Matte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3(2).

Combes P.P.,Duranton G.,Gobillon L.,“The Identification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0,11(2).

Commons J.R.,Institutional Economics(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34).

Costinot A.,Vogel J.,“Matching and Inequality in the World Econom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10,118(4).

Coyle D.,GDP:A Brief But Affectionate Histor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2014).

Davies J.C.,“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62,27(1).

Davis D.R.,Dingel J.I.,“The Comparitive Advantage of Cities,”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14.

Deleon P.,“Policy Evaluation and Program Termination,”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1983,2(4).

Demsetz H.,“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3).

Dietrich M.,“Strategic Lock-in as a Human Issue:The Role o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in Magnusson,L.,Ottosson,J.,eds.,Evolutionary Economics and Path Dependence(Cheltenham:Edward Elgar,1997).

Fang C.,“Is There a ‘Middle-income Trap' Theory,Experience and Relevance to China,”China & Amp;World Economy,2012,40(1).

Freedman M.L.,“Hopping,Earning Dynamics,and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in the Software Publishing Industry,”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4(3).

Friedmann J.,“Four Theses in the Study of China's Urbanizatio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2006,30(2).

Furubton E.G.,Pejovich S.,“Property Rights and Economic Theory:A Survey of Research Literature,”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1972,10(10).

Giddens A.,“Modenity and Self-identity:Self and Society in the Late Modern Age,” Social Forces,1991,44(3).

Glaeser E.L.,“Learning in C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99,46(2).

Glaeser E.L.,Resseger M.G.,“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Skills,”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50(1).

Gottlieb M.,“The Theory of Optimum Population for a Closed Econom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45,53.

Grossman S.J.,Hart O.D.,“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Ownership:A Theory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Integra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4).

Hadwen S.,Palmer L.J.,Reindeer in Alaska(Washington D.C.: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Bulletin,1922).

Haken H.,Synergetics(Berlin:Springer,1978).

Hansen G.D.,Prescott E.C.,“Malthus to Solow,”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4).

Henderson V.,“Efficiency of Resource Usage and City Size,”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1986,63(1).

Herberle R.,“The Causes of Rural-Urban Migration:A Survey of German Theories,”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3.

Hering L.,Paillacar R.,“Market Access and Individual Wages:Evidence from China,”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0,92(1).

Hirschman A.Q.,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58).

Hochman O.,Thissee J.F.,“On the Optimal Structure of Local Government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5,85(5).

Hoover E.M.,Fisher J.L.,Research in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Problems in the Study of Economic Growth(New York:National Bureaus of Economic Research,1949).

Huibregts M.A.J.,Hellweg S.,Frischknecht R.,et al.,“Ecological Footprint Accounting in the Life Cycyle Assessment of Products,”Ecological Economics,2008,64(4).

Jedwab R.,Vollrath D.,“Urbanization without Growth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Exploration in Economic History,2015,58(1).

Joardar S.D.,“Carrying Capacities and Standards as Bases towards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nning in India:A Case of Urban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on,”Habitat International,1998,22(3).

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ing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

Lee E.S.,“A Theory of Migration,”Demography,1966,3(1).

Lewis A.,“A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Manchester School,1954,22(2).

Lichtenberg E.,Ding C.,“Assessing Farmland Protection Policy in China,”Land Use Policy,2008,25(1).

Liebig J.V.,Organic Chemistry in its Applications to Agriculture and Physiology(London:Taylor and Walton,1840).

Lin J.Y.,“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nduced and Impact Change,”Cato Journal,1989,9(1):1-33.

Liu H.,“Comprehensiv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Urban Agglomeration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Habitat International,2012,36(4).

Malthus T.R.,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London:Pickering,1986).

Marshall A.,Principles of Economics(London:Macmillan,1890).

Meadows D.H.,Meadows D.L.,Randers J.,The Limits to Growth(New York:Universe Books,1972).

Mumford L.,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and Its Prospects(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1961).

Murphy R.,“Turning Peasants into Modern Chinese Citizens:‘Population Quality' Discours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and Primary Education,”China Quarterly,2004,177(177).

Nguyen T.D.,Olliaro P.,Dondorp A.M.,“Optimum Population-level Use of 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ies:A Modelling Study,”Lancet Global Health,2015,3(12).

Northam R.M.,Urban Geography(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5).

North D.C.,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North D.C.,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W.W.Norton & Co.,1975).

North D.C.,Structure and Chinese in Economic History(New York:W.W.Norton & Co.,1981).

Oh K.,Jeong Y.,Lee D.,“Determining Development Density Using the Urban Carrying Capacity Assessment System,”Landscape & Urban Planning,2005,73(1).

Ohlin G.,Population Contro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Paris: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Development,1967).

Olson M.,The Exploitation and Subsidization of Agriculture in the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19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gricultural Economists,Malaga,Spain,1985.

Onishi T.,“A Capacity Approach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Regional Studies,1994,28(1).

Park R.F.,Burgess E.W.,An Introduction to the Science of Sociology(Chicago:Greenwood Press,1921).

Pearl R.,Reed L.J.,“On the Rate of Growth of the Population of the US since 1790 and its Mathematical Representation,”Proceeding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1920,6(6).

Petersen W.,“A General Typology of Migr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58,23(3).

Pitchford J.D.,Population in Economic Growth(Amsterdam:North Holland,1974).

Polanyi B.K.,“The Economy as an Instituted Process,”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1957(1).

Ravenstein E.G.,“The Law of Migration,”Journal of the Statistical Society of London,1885,48(2).

Risenthal S.S.,Strange W.C.,“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4(2).

Rosen H,Gayer T.,Public Finance(Cloumbus:McGraw-Hill Eduction,2013).

Rozelle S.,Guo L.,Shen M.,“Leaving China's Farms:Survey Results of New Paths and Remaining Hurdles to Rural Migration,”The China Quarterly,1999,June(158).

Ruttan V.W.,Hayyami Y.,“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84,20(4).

Sauvy A.,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New York:Basic Books,Inc.,1966).

Seidl I.,Tisdell C.A.,“Carrying Capacity Reconsidered from Malthus′ Population Theory to Cultural Carrying Capacity,”Ecological Economics,1999,31(3).

Simon H.A.,Models of Man(New York:Wiley,1957).

Solinger D.J.,“Citizenship Issues in China's Internal Migration:Comparison with Germany and Japan,”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9,114(3).

Solow R.M.,“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6,70(1).

Stark O.,Bloom D.E.,“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5,75(2).

Stigler G.J.,“The Law and Economics of Public Policy:A Plea to Scholars,”Journal of Legal Studie s,1972,1(1).

Sumrada R.,Ferlan M.,Lisec A.,“Acquisition and Exporation of Real Property for the Public Benefits in Slovenia,”Land Use Policy,2013,32(5).

Tordaro M.P.,“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9,59(1).

Ty P.H.,Westen A.C.M.V.,Zoomers A.,“A Compensation and Resettlement Policies after Compulsory Land Acquisition for Hydropower Development in Vietnam:Policy and Practice,” Land,2013,2(4).

Venables A.J.,“Productivity in Cities,”Journal of Economic Geography,2011,11(2).

Vendryes T.,“Migration Constrains and Development:Hukou and Capital Accumulation in China,”China Economic Review,2011,22(4).

Wei Y.G.,Huang C.,Lam P.T.L.,“Using Urban-Carrying Capacity as a Benchmark for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An Empirical Study of Beijing,”Sustainability,2015,7.

Wilhere G.F.,“Adaptive Management in Habitat Conservation Plans,”Conservation Biology,2010,16(1).

Williamson O.E.,Markets and Hierarchies:Analysis and Antitrust Implications(New York:Free Press,1975).

Williamson 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Free Press,1985).

Wirth L.,“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38,44(1).

World Bank,Involuntary Resettlement Sources Book: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ment Projects,Washington D.C.: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2004.

World Commission on Dams,Dams and Development:A New Framwork for Decision Making-Overview,World Commission on Dams,2003.

Zhao X.,Li N.,Ma C.,“Residenti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Urban China:A Decomposition Analysis,”Energy Policy,201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