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64

中国乡村研究(第三辑)图书

Rural China: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istory and Social Science

SSAPID:101-8227-5681-90
ISBN:7-80190-543-1
DOI:
ISSN:
关键词:

农村 问题 研究 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生态关系》、《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与江南的比较》等共8篇文章。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编 辑:章绍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稿约

 编委会

 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

  一 引言

  二 江汉平原的环境变迁

  三 江汉农民对环境的反应

   作物选择

   作物选择的局限与渍灾

   改变谋生方式

   生活在葑田上

  四 环境驱动与市场驱动

   棉花生产与相宜的经济行为

   市场驱动与环境驱动

  五 结论

 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

  一 从黄宗智过密化理论的一个重大缺陷谈起

  二 产品市场:对小农家庭市场依赖性的南北考量

  三 要素市场:市场约束条件的比较分析

  四 大市场:过密化抑或资本主义化?

  五 结论

 冀南农民家庭*子女数量变动考察:1930~1990年代*

  一 简单说明

   1.问卷调查数据

   2.档案资料

  二 土改前*家庭成年子女数量考察

   (一)70岁以上调查对象父亲和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1.父亲兄弟姐妹数量

    2.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二)60~69岁调查对象父亲和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1.父亲兄弟姐妹数量

    2.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三)50~59岁调查对象父亲兄弟姐妹数量

    1.父亲兄弟姐妹数量

    2.本人兄弟姐妹数量

   (四)相关研究的考察

  三 土改后不同时期家庭子女数量

   (一)土改前结婚妇女生育子女数量及其性别构成

    1.土改前结婚夫妇的子女数量

   (二)1947~1956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三)1957~1965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四)1966~1970年间结婚夫妇生育数量

   (五)1971~1980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況

   (六)1981~1996年结婚妇女子女数量状况

  四 村落家庭子女的构成状况

   (一)问卷调查资料对家庭子女结构状态的反映

   (二)传统时代村落家庭子女构成

    1.土改前完成生育夫妇的成活子女性别构成

    2.20世纪50年代结束生育夫妇的子女构成

  五 讨论

   (一)传统时代的子女数量特征

   (二)土改后农民生存环境的改变与子女数量的增加

   (三)1970年代后期以来的家庭子女数量的改变

   (四)关于多子多福观念的阐释

  结语

 图像再现与历史书写

  华北农村的“写真通信”

  “到民间去”的文化运动

  “来自田间”的自我表述

  “唤起舆论”的社会沟通

  结语

  附录一 《赵望云农村写生集》(1933年)目录

  附录二 《高邑县志》(1933年)目录

 北方土改中的“翻身”与“生产”

  “翻身”与“生产”:北方土改的一个话语—历史矛盾

  “吴满有方向”与“革命的富农”

  “发动贫雇”与“翻身英雄”

  “穷人打腰”与“生产情绪”

  “落后分子”与翻身“误工”

  “从土地斗争转入生产斗争”

  “发展生产”与“继续革命”*

  附论:关于“话语—历史矛盾”的分析策略

 村庄的家族政治:权威、利益与秩序

  引子

  我的解释起点

  权力更替的理论解释

   1.村庄的“自治”空间

   2.不败的权威:法理权威、传统权威抑或报偿性权威

  不败的权威:实例分析

   1.权威界说与认同

   2.权威合法性的获得方式

   3.领袖魅力权威之特征:我的几点思考

  “差序格局”:讨论与结论

 宗族对乡村社区公共权力的影响与作用*

  一 村民和乡村干部对宗族在乡村社会的影响与作用的认识和理解

  二 姓氏结构与宗族意识

  三 宗族结构与房支对乡村社区公共权力的影响

  四 宗族与村级公共权力的互动

  五 总结

  附录

 王权神话与生育仪式*

  一 “三公主金姑”的神话和大理朝圣仪式

   (一)“三公主金姑”的神话

   (二)“接金姑”和“送驸马”

   (三)“绕三灵”

  二 神话和仪式的两个脉络

   (一)大理地方史与神话的关系

   (二)被历史忽略的朝圣仪式

  三 大理神话和仪式的可能关系

   (一)初步的解释

   (二)作为“外部神圣王权”的三公主神话

   (三)生育:朝圣仪式的主题

  四 结论

本书收录《环境、市场与农民选择——清代及民国时期江汉平原的生态关系》、《近代华北农村市场发育性质新探——与江南的比较》等共8篇文章。

光绪《汉川图记征实》,复印件。

同治《汉川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湖北府县志辑,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巴蜀书社(以下简称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乾隆《汉阳县志》,稀见中国地方志汇刊,中国书店1992年版。

同治《监利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乾隆《江陵县志》,台北:学生书局1970年版。

光绪《荆州府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荆江堤志》,1937年,出版者不详。

光绪《沔阳州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同治《石首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光绪《孝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同治《枝江县志》中国地方志集成版2000年版。

《公安县志》,汉语大辞典出版社1990年版。

《汉川县简志》,出版者不详1959年版。

《汉川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2年版。

《汉阳县志》,武汉出版社1989年版。

《洪湖县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湖北省志·农业(上)》,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湖北省志·地理(上、下)》,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监利县志》,无出版者1959年。

《荆江大堤志》,河海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荆州地区志》,红旗出版社1996年版。

《沔阳县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潜江县志》,中国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石首县志》,红旗出版社1990年版。

《枝江县志》,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90年版。

曹幸穗(1996):《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程鹏举(1990):《荆江大堤的决溢及重要修筑的初步分析》,载中国水利史学会编《长江水利史论文集》,河海大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2001):《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龚胜生(1996):《清代两湖农业地理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清代两湖地区人口压力下的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策》,《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期。

(道光)《湖北安襄郧道水道集案》,复印件。

本书编委会编(1980):《湖北农业地理》,湖北人民出版社。

《湖北近代农村副业资料选辑(1840~1949)》(湖北省乡镇企业管理局《乡镇企业志》编辑室编)1987,出版者不详。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2):《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蒋玲、龚胜生(1998):《近代长江流域血吸虫病的流行变迁及规律》,《中华医史杂志》第2期。

李文治编(1957):《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一)》,三联书店。

刘翠溶、伊懋可编(1995):《积渐所至——中国环境史论文集(上下)》,台湾“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

陆游:《入蜀记》,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3。

梅莉(1993):《江汉平原葑田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第1期。

梅莉、张国雄、晏昌贵(1995):《两湖平原开发探源》,江西教育出版社。

彭雨新、张建民(1992):《明清长江流域农业水利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森田明(1974):《清代水利史研究》,东京:亚纪书房。

水利水电部水管司科技司、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编(1991):《清代长江流域西南国际河流洪涝档案史料》,中华书局。

宋平安(1989):《清代江汉平原水灾害多元化特征剖析》,《农业考古》第2期。

吴承明(2001):《经济史:历史观与方法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夏明方(2000a):《生态变迁与斯密型动力、过密化理论——多元视野下的旧中国农村商品化问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卷。

夏明方(2000b):《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

徐凯希(1991):《近代湖北植棉业初谈》,《中国农史》第2期。

徐凯希(1990)《近代荆沙地区植棉业的发展和演变》,《荆州师专学报(哲社版)》第3期。

徐仁璋、杨明丽:《江汉平原湖区生态农业梯度开发模式初探》,《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徐新吾主编(1992):《江南土布史》,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续行水金鉴》(黎世序、潘西恩编),台北文海出版社。

曾兆祥主编(1984):《湖北近代经济贸易资料选辑》(一至五辑),湖北省贸易志编辑室(内部资料)。

张国旺(2003):《近年来中国环境史研究综述》,《中国史研究动态》第3期。

张国雄(1995):《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湖北人民出版社。

张国雄(1989)《江汉平原垸田的特征及其在明清时期的发展》,《农业考古》第1、2期。

张建民(2001):《明清时期的洪涝灾害与江汉平原农村生活》,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张建民(1999):《湖北通史——明清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建民(1987):《清代江汉——洞庭湖区堤垸农田的发展及其综合考查》,《中国农史》第3期。

张家炎(2001):《清代江汉平原垸田农业经济特性分析》,《中国史研究》第1期。

张家炎(1993):《清代中后期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研究若干问题刍议》,《中国农史》第3期。

张家炎(1992):《明清江汉平原的移民及其阶段性人口增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1期。

张家炎(1991):《清代江汉平原水稻生产详析》,《中国农史》1991年第2期。

张修桂、左鹏(2001):《明清时期的洪涝灾害与江汉社会》,载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编《自然灾害与中国社会历史结构》,复旦大学出版社。

本书编委会编(1995):《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农业出版社。

Esherick,Joseph. 1987.The origins of the Boxer Uprising.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lvin,Mark.1993. “Three Thousand Years of Unsustainable Growth:China’s Environment from Archaic Times to the Present”,East Asian History 6:7~46.

Geertz,Clifford.1963. 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e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ipton,Michael.1968. The Theory of the Optimising Peasant.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4.3:327~51.

Marks,Robert. 1998.Tigers,Rice,Silk,and Silt: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 Latelmperial South China.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boren,Ann.1994.“The Local Politics of Land reclamation in the Lower Yangzi Highlands”,Late Imperial China vol. 15,no. 1:1~46.

Perdue,Peter.1987. Exhausting the Earth:State and Peasant in Hunan,1500~1850.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rdue,Peter.1982. “ Official Goals and Local Interests:Water Control in the Dong-ting Lake Region During the Ming-Qing Period”,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41.4:747~765.

Perry,Elizabeth.1980.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meranz,Kenneth. 2000. The Great Divergency:Europe,China,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choppa,Keith.1989. Xiang Lake:Nine Centuries of Chinese Lif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chultz,Theodore.1964. Trans 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James. 1976.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Smith,Adam. 1976. The Wealth of Nations (Ⅰ),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brata Ghatak,Ken Ingersent. 1984. Agri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Will,Pierre-Etienne 魏玉信.1985.“State Intervention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a Hydraulic Infrastructure:the Example of Hubei Province in Late Imperial Times”,pp. 295~337,in Stuart Schram(ed.) The scope of state power in China,London:School of Orient and African Studies.

Wu Chengming(ed).2000. Chinese Capitalism,1522~1840,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Zhou Qiren. 2000.Population Pressure on Land in China:the Origins at the Village and Household Level 1900~1950,Dissertation of UCLA.

博兰尼著、黄树民等译(1990):《巨变:当代政治、经济的起源》,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卜凯(1937):《中国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

卜凯(1941):《中国土地利用》,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系出版。

曹幸穗(1992):《旧中国苏南家庭农场农产品商品率研究》,《中国农史》第3期。

曹幸穗(1996):《旧中国苏南农家经济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慈鸿飞(1998):《二十世纪前期华北地区的农村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陈翰笙(1984):《帝国主义工业资本与中国农民》,复旦大学出版社。池子华(2001):《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

从翰香主编(1995):《近代冀鲁豫乡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崔晓黎(1990):《家庭·市场·社区——无锡清苑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邓玉娜(2003):《清代河南的粮食贸易及其对城镇化的影响》,陕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丁长清、慈鸿飞(2000):《中国农业现代化之路——近代中国农业结构、商品经济与农村市场》,商务印书馆。

F.A.冯·哈耶克(2003):《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三联书店。

方显廷、毕相辉(1936):《由宝坻手织工业观察工业制度之演变》,《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第2期,第261~330页。

方行(2001):《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2期。

方行、经君健、魏金玉主编(2000):《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上、中、下)》,经济日报出版社。

国民党中央土地委员会编(1937):《全国土地调查报告纲要》,全国经济委员会印行。

韩德章(1932):《浙西农村之借贷制度》,《社会科学杂志》第3卷第2期。

侯建新(2002):《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华东军政委员会土地改革委员会编(1952):《安徽省农村调查》,出版者不详。

黄宗智(1994):《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2):《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规范认识危机及出路》,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

黄宗智(2000):《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1):《清代的法律、社会与文化:民法的表达与实践》,上海书店出版社。

黄宗智(2003):《法典、习俗与司法实践:清代与民国的比较》,上海书店出版社。

姜守鹏(1996):《明清北方市场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江太新(2003):《明清时期土地股份所有制萌生及其对地权的分割》,《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李伯重(1996):《“最低生活水准”与“人口压力”质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1期。

李伯重(2000):《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伯重(2002):《理论、方法与发展趋势:中国经济史研究新探》,清华大学出版社。

李金铮(2000):《借贷关系与乡村变动——民国时期华北乡村借贷之研究》,河北大学出版社。

李金铮(2003):《民国乡村借贷关系研究》,人民出版社。

李景汉(1936a):《定县土地调查(上)》,《社会科学》第1卷第2期。

李景汉(1936b):《定县土地调查(下)》,《社会科学》第1卷第3期。

李文海等著(1994):《中国近代十大灾荒》,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文治、江太新(2000):《中国宗法宗族制和族田义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有义(1936):《山西徐沟县农村社会组织》,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毕业论文。

刘大均(1939):《吴兴农村经济》,文瑞印书馆。

龙登高(2003):《江南市场史——十一至十九世纪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

罗仑主编,范金民、夏维中著(1998):《苏州地区社会经济史(明清卷)》,南京大学出版社。

马俊亚(2002):《近代江南地区劳动力市场层次与劳动力循环》,《中国经济史研究》第3期。

马若孟,史建云译(1999):《中国农民经济:河北和山东的农业发展,1890~1949》,江苏人民出版社。

南京国民政府司法行政部编,胡旭晟、夏新华、李交发点校(2000):《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内山雅生著、李恩民、邢丽荃译(2001):《二十世纪华北农村社会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裴宜理著、刘平译(2001):《上海罢工:中国工人政治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

彭慕兰著、史建云译(2003a):《世界经济史研究中的近世江南:比较与综合观察》,《历史研究》第4期。

彭慕兰(2003b):《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江苏人民出版社。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

史建云(1998a):《商品生产、社会分工与生产力进步——近代华北农村手工业的变革》,《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第4期。

史建云(1998b):《浅述近代华北平原的农业劳动力市场》,《中国经济史研究》第4期。

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1989):《近代中国农村经济史论文集》,编者自刊。

田培栋(2000):《明清时代陕西社会经济》,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建革(1995):《小农与环境——以生态系统的观点透视传统农业生产的历史过程》,《中国农史》第3期。

王建革(2000):《河北平原水利与社会分析(13681949)》,《中国农史》第2期。

王先明,郭卫民主编(2002):《乡村社会文化与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华北乡村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

王亚南(1957):《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

汪敬虞主编(2000):《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人民出版社。

吴知(1935):《乡村织布工业的一个研究》,商务印书馆。

西奥多·W.舒尔茨(1999):《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

夏明方(1998):《被肢解的过密化理论》,《书品》第4、5期。

夏明方(2000a):《生态变迁与斯密型动力、过密化理论——多元视野下的旧中国农村商品化问题》,《中国社会历史评论》第2期。

夏明方(2000b):《民国时期自然灾害与乡村社会》,中华书局。

夏明方(2002):《发展的幻象——近代华北农村农户收入状况与农民生活水平辨析》,《近代史研究》第2期。

萧正洪(1999):《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农田灌溉中的水权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第1期。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江苏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

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1934):《浙江省农村调查》,商务印书馆。

许涤新、吴承明主编(1990):《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人民出版社。

许檀(1998):《明清时期山东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许檀(2000):《明清时期城乡市场网络体系的形成及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薛暮桥(1935):《农产商品化和农村市场》,《中国农村》第2卷第7期。

薛暮桥、冯和法主编(1983):《〈中国农村〉论文选》,人民出版社。严中平等编(1955):《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科学出版社。杨国祯(1988):《明清土地契约文书研究》,人民出版社。

叶汉明(2000):《成长与滞化:抗战前山东潍县纱、布商的例子》,华中师范大学“经济发展与社会变迁”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

俞扬(1999):《泰州旧事摭拾》,江苏古籍出版社。

苑书义、任恒俊、董丛林(1997):《艰难的转轨历程——近代华北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人民出版社。

张培刚(1936a):《清苑的农家经济(上)》,《社会科学杂志》第7卷第1期。

张培刚(1936b):《清苑的农家经济(中)》,《社会科学杂志》第7卷第2期。

张佩国(2002):《近代江南乡村地权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

张世文(1936):《定县农村工业调查》,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印行。

张折桂(?):《290家土地及农作物调查的分析(一)》,《社会研究》第65期。

赵冈(2001):《农业经济史论集——产权、人口与农业生产》,中国农业出版社。

赵晓力(1999):《中国近代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与国家法》,载《北大法律评论》第1卷第2辑,法律出版社。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岩波书店1981年版。

中央人民政府农林部编印(1950):《华北典型村调查》(1949年度),编者自刊。

朱庆葆、蒋秋明、张士杰(1995):《鸦片与近代中国》,江苏教育出版社。

滋贺秀三等(1998):《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间契约》,法律出版社。

薄一波(1993):《若干重大决策和事件的回顾》,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曹锦清等(1995):《当代浙北乡村的社会文化变迁》,上海远东出版社。盖尔·约翰逊(1994):《中国现行制度和政策对农村人口增长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1986):《全国千分之一人口生育率抽样调查公报》(1983年4月8日),见《中国人口年鉴(198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民政府实业部(1936):《中国经济年鉴》。

国民政府主计处统计局(1978):《中国租佃制度之统计分析》,华世出版社。

胡燕鸣主编(2001):《平峰村的文化转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李景汉(1986):《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李中清、王丰(2000):《人类的四分之一:马尔萨斯的神话与中国的现实(1700~2000)》,三联书店。

理查德·伊斯特林(1992):《生育分析的经济学框架》,见顾宝昌编:《社会人口学的视野》,商务印书馆。

罗梅君(2000):《北京的生育婚姻和丧葬——19世纪至当代的民间文化和上层文化》,中华书局。

马尔萨斯(1996):《人口原理》,商务印书馆。

诺斯(2002):《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跃生(2000):《十八世纪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建立在1781~1791年个案基础上的分析》,法律出版社。

张瑞、任立忠、赵晓茂(1990):《清光绪年间出生妇女婚育状况——河北省90~94岁妇女婚育状况的回顾性调查》,《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Harrel,Stevan and Thomas W.Pullum.1995.“Marriage,Mortality,and Development Cycle in Three Xiaoshan Lineages”,in Stevan Harrel ed. Chinese Historical Micro-Demograph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ouston,P.A.1992.The Population History of Britain and Ireland 1500~1750.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Huppert,George.1986. After the Black Death—A Social History of Early Modern Europe,Indiana.

Lang,Olga. 1946.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iu Ts’ui-jung. 1995.“A Comparison of Lineage Population in South China,1300~1900”,in Stevan Harrel ed. Chinese Historical Micro-Demograph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yling,S. J. 1992.“Social Mobility Demographic Change,and Landed Society in Late Medieval England”,Economic History Review,XLVI.

Parish,William. 1978.Village and Family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elford,Ted. 1995.“Fertility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Lineages of Tongcheng County,1520~1661”,in Stevan Harrel ed. Chinese Historical Micro—Demograph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Arthur. 1985.“Fertility in Prerevolutionary Rural China”,in Susan Hanley and Arthur Wolfeds.Family and Population in East Asian History,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8):《写在艺刊的前边—为中西画会第二次展览作—》,《大公报》 (天津)7月21日。

(1928):《中西画会整个的表现》,《大公报》(天津)7月21日。

(1929):《教育部全国美术展览会特刊》,出版单位不详。

(1930):《中国文明在哪里》,《大公报》(天津)11月2日。

冰翁(1932):《到民间去》,《北洋画报》(天津)10月29日。

陈独秀(1917/1993):《文学革命论》,《陈独秀著作选》,第260~263页,上海人民出版社;原载《新青年》第2卷,第6期。

陈衡恪/陈师曾(1986):《北京风俗图》,北京古籍出版社。

陈纪滢(1974):《胡政之与大公报》,香港掌故月刊社。

厨川白村著、鲁迅译(1973):《苦闷的象征》,《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邓中夏(1983):《邓中夏文集》,人民出版社。

方汉奇(1991):《我国早期报刊上的新闻照片》,收入《报史与报人》,第209~212页,新华出版社。

冯伊湄(1978):《未完成的画》,人民文学出版社。

冯玉祥(1949):《冯玉祥回忆录》,上海文化出版社。

含沙(1936):《从望云画展说起》,《中央日报》2月4日。

韩一德、王树隶(1984):《李大钊研究综述》,收入韩一德、王树隶编:《李大钊研究论文集》,第619~637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

江周(1993):《赵望云年谱》,《朵云》第3期,第93~103页。

李景汉等(1934):《定县经济调查一部分报告书》,河北省县政建设研究院。

李龙牧(1984):《试论李大钊同志五四时期“到农村去”的主张》,收入韩一德、王树隶编:《李大钊研究论文集》,第114~121页,河北人民出版社。

李清芳(1991):《发行工作四十年》,收入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第41~49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李树声(1995):《访问林风眠的笔记》,收入郑朝选编:《林风眠研究文集》,第167~171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李松(1985):《徐悲鸿年谱》,人民美术出版社。

李燕(1985):《风雨砚边缘——李苦禅及其艺术》,上海书画出版社。林风眠(1936):《艺术丛论》,南京正中书局。

令狐彪(1985):《赵望云年表》,收入《赵望云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凌宇(1985):《从边城走向世界:对作为文学家的沈从文的研究》,三联书店。

刘曦林(1995):《林风眠与美术教育》,收入郑朝选编:《林风眠研究文集》,第18~34页,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刘艺(1994):《刘锦堂的生平与艺术》,收入台北市立美术馆编:《刘锦堂百年纪念展》,第15~19页,台北市立美术馆。

鲁迅(1973):《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吕一川(1993):《赵望云传略》,《朵云》第3期,第104~114页。齐白石(2000):《白石老人自述》,山东画报出版社社。

容肇祖(1928/2002):《北大歌谣研究会及风俗调查会的经过》,收入苑利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学术史卷》,第274~291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鲁迅纪念馆编(1991):《版画纪程:鲁迅藏中国现代木刻全集》,江苏古籍出版社。

上海摄影家学会、上海大学文学院(1992):《上海摄影史》,上海人民文学出版社。

沈雁冰/茅盾(1989):《茅盾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瘦鹏(1928):《赵望云与国民革命》,《大公报》(天津)10月26日。

舒庆春/老舍(1942):《抗战以来文艺发展的情形》。《国文月刊》第14、15期。

王崇民(1978):《大公报和我》,收入香港大公报编辑部:《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第645~647页,香港大公报社。

王森然/乔青(1928):《国画鳞爪》,《大公报》(天津)3月17日。王森然(1928):《森答史书轩的信》,《大公报》(天津)3月17日。

王森然/僧岩(1928):《赠艺术家们》,《大公报》(天津)8月24日。王森然(1934):《近代二十家评传》,北平华实出版社。

王森然(1983):《悼念苦禅》,《文汇报》7月13日。

王天杰等修、宋文华等纂(1933/1968):《高邑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魏守中、管绍熙(1991):《上海大公报的摄影工作》,收入周雨编:《大公报人忆旧》,第233~235页,中国文史出版社。

吴秋尘/秋尘(1930):《行“云”记》,《北洋画报》(天津)10月9日。吴秋尘(1931):《记“艺术家”》,《北洋画报》(天津)8月1日。

吴秋尘(1932):《描写乡村的赵望云》,《北洋画报》(天津)10月29日。

吴组缃(1936):《谈赵望云先生写意画》,《中央日报》2月4日。

许君远(1928):《国画改革与赵望云》,《大公报》(天津)7月7日。

杨明生编(1989):《中国现代画家传》,河南美术出版社。

叶浅予(1985):《中国画闯将赵望云》,收入《赵望云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

瀛仙(1928a):《新艺术的提倡》,《大公报》(天津)10月5日。

瀛仙(1928b):《阶级与艺术》,《大公报》(天津)10月12日。

张炽章/张季鸾(1947):《季鸾文存》,大公报社。

张炽章/张季鸾张福谦修、赵鼎铭纂(1934/1976):《清河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

赵望云/史书轩(1928a):《乡间艺术家的来信》,《大公报》(天津)9月19、20日。

赵望云/史书轩(1928b):《乡间艺术家的来信(续)》,《大公报》(天津)9月28日。

赵望云/史书轩(1928c):《苦闷与艺术》,《大公报》(天津)10月12日。

赵望云/史书轩(1928d):《艺术家从乡下来的信》,《大公报》(天津)11月2日。赵望云/望云(1928e):《国画之传统思想与今后之改造观》,《大公报》(天津)11月30日。

赵望云(1930):《写在画展开幕以前》,《北洋画报》(天津)10月2日。——(1932a):《来自田间》,《北洋画报》(天津)10月29日。

赵望云(1932b):《田园集》,作者自印。

赵望云(1933/1999):《赵望云农村旅行写生集》,山东画报出版社。

赵望云(1934):《赵望云塞上写生集》,大公报社。

郑大华(2000):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1992):《冯玉祥日记》,江苏古籍出版社。

周雨(1993):《大公报史》,江苏古籍出版社。

Bann,Stephen(1995)Romanticism and the Rise of History. 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Burckhardt,Jacob(1860/1990)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Middlemore,S. G. C.(trans.). London & New York:Penguin Books.

Freedberg,David and De Vries,Jan(eds.)(1991)Art in History,History in Art:Studies in Seventeenth-Century Dutch Culture. Santa Monica,CA:Getty Center for the History of Art and the Humanities.

Gamble,Sidney D.(1954)Ting Hsien:A North China Rural Community.New York:International Secretariat 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

Gamble,Sidney D.(1963)North China Villages:Social,Political,and Economic Activities before 1933. Berkeley &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skell,Francis(1993)History and Its Images:Art 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Pas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Huang,Philip C. C.(1985)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izinga,Johan(1924)The Waning of the Middle Ages,Hopman,Frederik Jan (trans.). London:E.Arnold & Co.

Hung,Chang-tai(1985)Going to the People:Chinese Intellectual and Folk Literature 1918~1937.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ggers,George G. and Powell,James M.(1990)Leopold von Ranke and the Shaping of the Historical Discipline. Syracuse,NY: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Kultermann,Udo(1993)The History of Art History.New York:Abaris Books.

Morrison,Karl F.(1990)History as a Visual Art in the Twelfth-Century Renassance. Princeton:Princeton Unviversity Press.

Myers,Ramon H.(1970)The Chinese Peasant Economy: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opei and Shantung,1890~1949.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aret,Peter(1988)Art as History:Episodes in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Nineteenth-Century Germany.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anke,Leopold von(1973)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ry,Iggers,Wilma A.and Moltke,Konrad von(trans.). Indianapolis:Bobbs-Merrill.

Rotberg,Robert I.,Rabb,Theodore K.and Brown,Jonathan(eds.)(1988)Art and History:Images and Their Meaning.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ridan,James E.(1966)Chinese Warlord:The Career of Feng Yhsiang.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Arthur Henderson(1889)Village Life in China:A Study in Sociology.New York:F. H. Revell Company.

Wang,David Der-wei(1992)Fictional Realism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Mao Dun,Lao She,Shen Congwe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offlin,Heinrich(1932/1950)Principles of Art History.The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Hottinger,M. D.(trans.). 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

薄一波(1996):《七十年奋斗与思考(上卷):战争岁月》,中共党史出版社。

《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编(1996):《邓子恢传》,人民出版社。

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辽宁省档案馆等编(1987):《东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辑》第一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董必武(1985):《董必武选集》,人民出版社。

董志凯(1987):《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改革》,北京大学出版社。

杜润生主编(1996):《中国的土地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

杜润生(1998):《杜润生文集》[下],山西人民出版社。

方慧容(2001):《“无事件境”与生活世界中的“真实”—西村农民土地改革时期社会生活的记忆》,载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467~586。

郭于华、孙立平(2003):《诉苦:一种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中介机制》,载《中国学术》第12期。

韩丁(1980):《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韩惊等译),北京出版社。

河北省档案馆(1990):《河北土地改革档案史料选编》,河北人民出版社。

《红色中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1931~34)。

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编辑组、山西省档案馆等编(1996):《华北解放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第一辑),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胡乔木(1994):《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

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山西省档案馆编,刘欣主编(1986):《晋绥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编(农业编)》,山西人民出版社。

金一鸿(1951):《地租与地权》,香港自由出版社。

伊莎贝尔·柯鲁克、大卫·柯鲁克(1982):《十里店——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安强等译),北京出版社。

李昌远编著(2002):《彭真与土改》,人民出版社。

李放春(2000):《历史、命运与分化的心灵——陕北骥村土改的大众记忆》(硕士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李康(1999):《西村十五年:从革命走向革命(1938~1952)》(博士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李锐(1998):《李锐论说文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李维汉(1986):《回忆与研究》,中共党史资料出版社。

李雪峰(1998):《李雪峰回忆录(上):太行十年》,中共党史出版社。

刘少奇(1981):《刘少奇选集》[上、下],人民出版社。

刘晓枫(1997):《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上海三联书店。

刘一皋(1995):《抗日战争与中国北方农村社会发展——战时华北抗日根据地社会变革及其影响》,载《中共党史研究》第4期。

卢辉临(2003):《革命前后中国乡村社会分化模式及其变迁:社区研究的发现》,载《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罗红光(2000):《不等价交换:围绕财富的劳动与消费》,浙江人民出版社。

马光华(1947):《米脂县杨家沟清算斗争的前后》[1947/7/25],米脂县档案馆藏。

毛泽东(1991):《毛泽东选集》第一、四卷,人民出版社。

毛泽东(1999[1993]):《毛泽东文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第四、五卷,人民出版社。

南开大学历史系编(1978):《五公人民的战斗历程》,中华书局。

彭真(1991):《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

齐武(1995):《晋冀鲁豫边区史》,当代中国出版社。

秦晖、苏文(1996):《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的再认识》,中央编译出版社。

任弼时(1987):《任弼时选集》,人民出版社。

陕北骥村口述史访谈资料(1997~2000)。

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编写组等编(1989):《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资料选辑》,西安三秦出版社。

太行革命根据地史总编委会编,邓辰西主编(1987):《财政经济建设》[上、下],山西人民出版社。

天児彗(1984):《中国革命と基層干部:内戰期の政治動態》,東京研文出版。

田中恭子(1996):《土地と權力:中国の農村革命》,東京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习仲勋(1995):《习仲勋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

张鸣(2003):《华北地区土地改革运动的运作(1946~1949)》,载《二十一世纪》总第76期。

张佩国(2003):《山东“老区”土地改革与农民日常生活》,载《二十一世纪》总第76期。

张闻天(1985):《张闻天选集》,人民出版社。

张闻天(1994):《张闻天晋陕调查文集》(张闻天选集传记组等编),中共党史出版社。

赵树理(1980):《赵树理文集》第一、四卷,工人出版社。

周恩来(1980):《周恩来选集》[下],人民出版社。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资料室编:《康生言论选编》(一)(非正式出版物)。

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1998):《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前后》,中共党史出版社。

中共河南省委党史工作委员会(1991):《河南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河南人民出版社。

中共米脂县委(1947):《白书记的传达报告》(47/12/5),米脂县档案馆藏。

中共米脂县委(1947):《白书记在米脂土地会议上的总结报告》(47/12/22),米脂县档案馆藏。

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编(1986):《中共山东党史大事记》,山东人民出版社。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1989):《晋绥革命根据地大事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共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编(1989):《太岳革命根据地大事记》,山西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书记处编(1980[1941]):《六大以来》(上),中央档案馆重印。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一册,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1996):《刘少奇年谱》[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编、逄先知主编(199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下],中央文献出版社。

《中国的土地改革》编辑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现代经济史组编(1988):《中国土地改革史料选编》,国防大学出版社。

中国经济论文选编辑委员会(1951):《一九五零年中国经济论文选》第二辑,三联书店。

中央档案馆编(1981):《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编(1945~1949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中央档案馆编(1989):《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九册(一九三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Ash,Robert. 1976.“Economic Aspects of Land Reform in Kiangsu,1949~1952,”The China Quarterly,67:519~545.

Bramall,Chris.2000.“Inequality,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Growth in China,1952~55:A Preliminary Treatment,”The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27,3(April):30~54.

Chao,Kang.1970.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 Communist China,1949~1965. Madison: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Crook,Isabel,and David Crook. 1959.Revolution in a Chinese Village,Ten Mile Inn. London:Routledge and Paul.

Esherick,Joseph. 1981.“Number Games:A Note on Land Distribution in Prerevolutionary China,”Modern China,7,4,387~411.

Esherick,Joseph.1998.“Revolution in a Feudal Fortress:Yangjiagou,Mizhi County,

Shaanxi,1937~1948,”Modern China,24,4,339~377.

Foucault,Michel. 1972.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translated by A. M. Sheridan Smith.New York:Pantheon Books.

Friedman,Edward,Paul G. Pickowicz,Mark Selden and Kay Ann Johnson. 1991.Chinese Village,Socialist State. 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Geertz,Clifford. 1983.“From the Native’s Point of View’:On the Nature of Anthropological Understanding,” in Local Kncrwledge. New York:Basic Books.

Giddens,Anthony.1979. Central Problems in Social Theory:Action;Structure and Contradiction in Social Analysis,Chapter 4. London and Basingstoke:The Macmillan Press LTD.

Hinton,William.1998.“The Importance of Land Reform in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a,”Monthly Review,50,3:147~160.

Huang,Philip C. C.1985.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Stanford,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Huang,Philip C. C.1995.“Class Struggle in Rural China:Representational and Objective Realities from the Land Reform to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odern China 21,1:105~40.

Lippit,Victor D. 1974. Land Refor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a Stud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Finance.White Plains,N. Y.:International Arts and Sciences Press.

Lockwood,David. 1976[1964].“Social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in Social Change:Explorations,Diagnoses,and Conjectures,edited by George K. Zollschan and Walter Hirsch. Cambridge,Mass.:Schenkman Pub. Co.

Pepper,Suzanne. 1999[1978].Civil War in China:the Political Struggle,1945~1949.Lanham,MD.:Ro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Perkins,Dwight H.1969.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1368~1968.Chicago:Aldine Pub. Co.

Perry,Elizabeth. 1980. Rebels and Revolutionaries in North China,1845~1945.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llner,Melvin,and Robert Emerson. 2001.“Ethnomethodology and Ethnography.”In Paul Atkinson et al(eds.),Handbook of Ethnography,London:Sage,118~135.

Schurmann,Franz. 1971[1968].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2nd ed.,enl.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elden,Mark.1971. The Yenan Way in Revolutionary China.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hue,Vivienne. 1980.Peasant China in Transition:The Dynamics of Development towards Socialism,1949~1956.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ng,John.1973.Land Refor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Institutional Transformation in Agriculture. New York:Praeger.

Bendix,Reinhard(1977):Max Weber:An Intellectual Portrait,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中译本(1998)《韦伯:思想与学说》,台北: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Chan,Anita and Richard Madsen,et al(1992):Chen Village Under Mao and Deng,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emsetz,H.(1967):‘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7,2:347~59.

Durkheim,Emile(1984):The Division of Labour in Society,Trans. W. D. Halls,London:Macmillian.

Esherick,Joseph & Mary Rankin. Ed.(1990):Chinese Local Elits and Patterns of Domina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Etzioni,Amitai,(1961):Complex Organizations:A Sociological Reader,New York:Holt,Rinehart and Winston,Inc..

Etzioni,Amitai(1964):Modern Organizations,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Etzioni,Amitai(1988):The Moral Dimension:toward a New Economics,NewYork:The Free Press.

Fukuyama,Francis(1999):The Great Disruption:Human Nature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Order.

Geertz,Clifford(1983)“Centers,Kings,and Charisma:Reflections on the Symbolics of Power”,Local Knowledge,Basic Books,Pp. 147~166.

Giddens,Anthony(1999)The Third Way: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Taibei:Linking Publishing Company.

Konrad,George and Ivan Szelenyi(1991)“Intellectuals and Domination in Post-Communist Societies.”pp. 337~361 In Pierre Bourdieu and James S. ed. Social Theory for A Changing Society. Coleman,Boulder/Colo.:West-view.

North,Dougglas C.(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i,Jean C.(1992)“Fiscal Reform and 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Local State Corporatism in China,”World Politics 45:99~126.

Oi,Jean C.(1989)State and Peasant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Village Government,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Olson,Mancur(1971)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eng,Yusheng.(2001)“Chinese Villages and Townships as Industrial Corporations:Ownership,Governance,and Market Disciplin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106. No. 5:1338~1370.

Redding,S. Gordon(1990)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New York:W. De Gruyter.

Szelenyi,Ivan(1988)Socialist Entrepreneurs:Embourgeoisement in Rural Hungary,Madison:University of Visconsin Press.

Tonnies,Ferdinand(1957)Community and Society,East Lansing,Mich:Miching State University Press. New material this edition copy 1988 by Transaction,Inc.,New Jersey 08903

Walder,Andrew(1986)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der,Andrew(1995)“Local Governments as Industrial Firms:A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of China’s Transitional Econom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1:263~301.

Wank,David L(1995)“Bureaucratic Patronage and Private Business:Changing Networks of Power in Urban China.”pp. 153~83 In Andrew G.Walder ed.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ber,Max(1999)Essays In Economic Sociology,ed. By Richard Swedberg,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ber,Max(1968)The Religion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New York:The Free Press.

冯治(1995):《吴仁宝评传》,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

李金龙(2000):《华西村》,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李雅萍(2003):《吴仁宝掏出心里话》,载《经济日报》2003年7月31日,第3版。

黄道霞(1999):《五个“中央一号文件”诞生的经过》,载《中国农村改革决策记事》,中央文献出版社。

黄宗智(1986):《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2):《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1994):《中国研究的规范认识危机》,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折晓叶(1997):《再造的村庄》,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金耀基(1993a):《中国社会与文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金耀基(1993b):《中国社会和政治》,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86):《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

彭玉声、折晓叶、陈婴婴(2003):《中国乡村的宗教网络、工业化与制度选择》,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北京:商务印书馆。Simmel,G.(2000):《金钱、性别、现代生活风格》,北京:学林出版社。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2000):《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出版社。

孙立平(1993):《改革前后中国大陆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间互动关系的演变》,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冬季卷)。

甘阳编选(1997)《经济、诸社会领域及权力》(韦伯文选第二卷),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王铭铭(1998):《中国民间传统与现代化》,载周晓虹主编《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农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第38~65页。

王颖(1996):《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的再组织》,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杨善华(2000):《家族政治与农村基层政治精英的选拔、角色定位和精英更替》,载阮新邦主编《当代中国农村研究》(下册),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第1~62页。

袁养和(2003):《水往低处流》,北京:新华出版社。

《华西村大事记》。

《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资料》(内部资料),1969~2003年卷。

《华士志》上下篇。

《华士镇党史大事记》。

《江阴年鉴》,方志出版社2002年。

《新时期无锡农村的变革》,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0年。

《江阴市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吴仁宝:《落实20项工程,实现100亿目标》,在党委成员会议上的讲话提纲,2003年2月13日。

孙海燕(2003):《吴仁宝一家人》,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2月。

陈吉元、胡必亮主编(1996):《当代中国的村庄经济与村落文化》,山西经济出版社。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黄宗智(1992):《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

郭正林(200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项目“中国农村权力结构研究”的阶段姓成果《中国农村权力结构中的家族因素》。

李连江、郭正林、肖唐镖(2001):《村委会选举观察》,天津人民出版社。

彭玉生、折晓叶、陈婴婴(2003):《中国乡村的宗族网络、工业化与制度选择》,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钱杭(1995):《传统与转型:江西泰和农村宗族形态——一项社会人类学的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钱杭(1998):《家族重建的意义》,载刘青峰、关小春编:《90年代中国农村状况:机会与困境》,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孙龙(2000):《家庭文化背景下的村级治理——湖南省秀村调查》;华中师范大学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中国农村村级治理——22个村的调查与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峡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1995):《峡江县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肖唐镖(1998):《农村宗族势力与国家权力的互动关系分析》,《探索与争鸣》第7期。

肖唐镖(2001):《村治中的宗族》,上海书店出版社。

肖唐镖(2002):《宗族、乡村权力与选举》,西北大学出版社。

肖唐镖(2002):《宗族在村之权力分配与运行中的影响分析》,《北京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肖唐镖、邱新有等(2001):《多维视角中的村民直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肖唐镖、幸珍宁(1997):《江西农村宗族情况考察》,《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沪宁(1991):《当代中国家族村落文化——对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项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

朱秋霞(1998):《家族、网络家族和家族网络在村庄行政权力分配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23)。

《白族简史》编写组(1988):《白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

方国瑜主编(1998):《云南史料丛刊》(第十一卷),云南大学出版社。

侯冲(2002):《白族心史——〈白古通记〉研究》,云南民族出版社。

黄元治(1937):《康熙大理府志》,民国二十六年严镇圭重印版。

格尔兹(1999):《作为文化体系的宗教》,载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莱维—施特劳斯(1995):《对神话的结构主义研究》,载莱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一卷),谢维扬、俞宣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莱维—施特劳斯(1999):《人类学的范围》,载莱维—施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第二卷),俞宣孟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李亦园(1994):《一则中国古代神话与仪式的结构学研究》,载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粹》,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连瑞枝(2002),《王权、系谱与婚姻——从云南洱海地区佛教传说的结构谈名家的形成(初稿)》,台湾清华大学博士候选人论文,(台北)“中央研究院”网络版,网址,http://ultra.ihp.sinica.edu.tw/~origins/pages/read0103.doc

毛斯(2003):《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实际的和实践的关系》,载毛斯:《社会学与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

萨林斯(2003):《历史之岛》,蓝达居、张宏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宁生(1998),《西南访古卅五年》,山东画报出版社。

徐嘉瑞(1978),《大理古代文化史稿》,中华书局。

薛琳(1997):《史志研究文集》,德宏民族出版社。

杨念群(2003):《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载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杨政业(1994):《白族本主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

《彝族简史》编写组(1987),《彝族简史》,云南人民出版社。

尤中(1989):《僰古通记浅述校注》,云南人民出版社。

赵丙祥(2002):《卫城门外的船队:14世纪以来的地方史进程与殖民遭遇》,载《施密特:政治的剩余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

赵冠三(1999[1947]):《龙湖诗草》,载赵冠三:《龙湖文录》,私人印行。

周锡瑞(2000):《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中国学术》第一辑,商务印书馆。

周钟岳(1916):《大理县志稿》,民国五年排字版。

Dumont,Louis. 1970.“Caste,Racism and ‘Stratification’,Reflections of a Social Anthropologist”,Homo Hierarchicu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ranet,Marcel.1932. Festivals and Songs of Ancient China. George Routledge & Sons,Ltd.

Hsu,Francis.1948.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each,Edmund. 1982.Social Anthropology,Glasgow:Fontana Press;

Malinowski,Bronislaw.1992(1948). “Myth in Primitive Psychology”,in his Magic,Science and Religion and Other Essays. Waveland Press,Inc.

Propp,Vladmir.1984. “Oedipus in the Light of Folklore”,pp. 76~121,in Lowell Edmunds and Alan Dundes,eds. Oedipus:A Folklore Casebook,Garland Press.

Robertson-Smith,William. 1969(1927).Lectures on the Religion of the Semites. The Fundamental Institutions,KTAV Publishing House.

Scott,James C.1990.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Hidden Transcripts. Yale University Press.

Turner,Victor.1969. The Ritual Process—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Chicago: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Turner,Victor and Edith Turner. 1978.Image and Pilgrimage in Christian Culture—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