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卷·村庄类第5卷·华南区域第5卷)图书

China Rural Survey

SSAPID:101-8209-7587-65
ISBN:978-7-5201-1154-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安徽歙县雄村乡雄村、广东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三溪村、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浦源村三个村庄的调查结果,分别从村庄的由来与沿革、村庄自然形态与实态、村庄经济形态与实态、村庄社会形态与实态、村庄文化形态与实态、村庄治理形态与实态对各调查村庄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剖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徐勇 邓大才
编 辑:赵慧英;吴良良;杨鑫磊;马甜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文前辅文

 凡例

 总序

 村庄类分序

 制锦储才:商宦大族的兴盛之道

  第一章 雄村的由来与沿革

   第一节 雄村的由来

    一 传说中的梅家庄

    二 洪氏主导下的洪村

    三 曹氏主导下的雄村

   第二节 曹氏先祖的迁徙历程

    一 曹氏先祖乃北方望族

    二 曹全晸伐黄巢而留后新安

    三 曹永卿投舅亲而落户雄村

   第三节 曹氏始祖开基后的世代延续

    一 一祖两祠七房

    二 子孙繁衍世序

    三 流芳子孙图录

   第四节 雄村建制变迁及当下概况

    一 1949年之前的村庄建制演变

    二 1949年之后的村庄建制变化

    三 雄村当下基本概况

  第二章 雄村曹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气候

     (一)气候概况

     (二)灾害

      1.灾害情况

      2.宗族救灾

      3.灾害与宗族生存空间置换

    二 自然地理

     (一)地理概况

     (二)自然村与族人分布

    三 水资源

     (一)渐江

     (二)西溪

     (三)水塘

     (四)堨

    四 土壤

    五 交通

     (一)水路交通

      1.水路概况

      2.水路与宗族

     (二)陆路交通

      1.陆路概况

      2.陆路与宗族

     (三)桥梁设施

      1.桥梁概况

      2.桥梁与宗族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村庄布局

    二 芋头田与风水轮转

    三 宗族建筑

     (一)祠堂风水

     (二)南厅风水

     (三)书院风水

    四 祖坟

    五 神庙建筑

     (一)慈光庵

     (二)雄村上社

     (三)各种小庙

    六 民居建筑

     (一)选择“热地”的风水观念

     (二)门户相通的造房理念

   第三节 雄村自然实态

    一 政府主导自然资源利用

    二 地理优势消失

    三 村外力量建设道路

    四 风水格局让位于现代建设

  第三章 雄村曹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经营方式

     (一)以农为主、以商为辅

     (二)农商并重

     (三)以商为主、以农为辅

     (四)外出的大宗投资

     (五)外出的糊口经营

    二 土地资源

     (一)明初到清中期:总量逐渐增加,私田多于公田

     (二)清中期到民国时期:增量趋向稳定,公田多于私田

    三 生产能力

     (一)劳动力较充足

     (二)个人经营能力较强

     (三)互助意识较强

     (四)生产工具和水利设施较为齐全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有产权及其变更

     (一)共有产权概况

      1.共有产权来源

      2.共有产权数量

     (二)共有产权类型

      1.阖族类产权

      2.祠支类产权

      3.房支类产权

    二 家庭私有产权及其变更

     (一)涉及先祖的私有财产

      1.房屋

      2.田产

      3.祖宗荣誉、画像和墨宝

     (二)无涉先祖的私有财产

      1.田地

      2.房屋

      3.庵堂

      4.钱财

      5.商产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有财产的经营

     (一)阖族类财产经营

      1.经营主体

      2.经营方式

      3.经营规则

     (二)祠支类财产经营

      1.经营主体

      2.经营方式

      3.经营规则

     (三)房支类财产经营

      1.经营主体

      2.经营方式

      3.经营规则

    二 家庭经营

     (一)田产经营

      1.自耕自营

      2.互助经营

      3.雇佣经营

      4.出租经营

     (二)商产经营

      1.独资独营

      2.帮带经营

      3.合作经营

     (三)农商官分工经营

   第四节 分配

    一 族产经营成果的分配

     (一)学田和书院经营所得分配

      1.分配总量

      2.分配权威

      3.分配主体与事项

     (二)祠堂田经营所得分配

      1.分配总量

      2.分配权威

      3.分配主体与事项

     (三)团体田经营所得分配

    二 家庭经营成果的分配

     (一)田产所得

     (二)经商所得

    三 国家赋税的分配

   第五节 消费

    一 宗族共同消费

     (一)阖族类消费

      1.阖族祭祖

      2.阖族聚餐和娱乐

      3.阖族祀神和娱神

      4.紧急事件处理

     (二)祠支类消费

      1.祭祖消费

      2.修谱消费

      3.修缮和管理消费

     (三)房支类消费

      1.房支祭祖

      2.房支祀神

     (四)团体类消费

    二 家庭日常消费

     (一)日常消费事项

      1.红喜事:以家为主

      2.白喜事:以房为主

      3.家庭祭祖

     (二)消费额度

     (三)消费理念

     (四)消费圈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宗族共有财产的继承

     (一)阖族公共财产

      1.村内族产

      2.村外族产

     (二)房支公共财产

    二 家庭私有财产的继承

     (一)分祖产而不分私产

     (二)传男不传女

     (三)象征性的差等继承

     (四)亲族见证的文书契约

   第七节 雄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经济单位的变迁

     (一)宗族经济单位的式微和消解

     (二)社队经济单位的组建与努力

      1.身份转变

      2.合队经营

      3.工分管理

      4.提成制度

    二 家庭经济单位的变迁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集体企业的兴衰

     (三)再现帮带式的外出打工形态

   第八节 雄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一)田地

     (二)民居

     (三)祠堂

     (四)书院

     (五)社屋

    二 经营

     (一)旅游经济

     (二)农业生产

     (三)商业经济

     (四)外出务工

    三 分配

     (一)集体分配

     (二)家庭分配

    四 消费

     (一)消费事项与额度

     (二)消费理念

     (三)消费范围

    五 继承

     (一)继承人丁减少

     (二)继承规则简化

     (三)继承差异转变

  第四章 雄村曹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传统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分布

    二 人口情况

    三 世代延续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

     (一)资格问题

      1.性别之分

      2.生母身份之分

      3.血统之分

     (二)被认可族人间的关系

      1.辈分之分

      2.官衔之分

      3.功名之分

      4.德行之分

     (三)被认可族人与不被认可族人间的关系

     (四)子嗣问题的解决

    二 婚姻

     (一)婚姻规则

      1.门当户对

      2.同族禁婚

     (二)婚姻形式

      1.迎娶正室

      2.再娶侧室

      3.纳妾

      4.休妻

      5.改嫁

    三 家庭

     (一)父子关系

     (二)夫妻关系

     (三)嫡庶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阖族类团体

     (一)仁礼膳概况

     (二)仁礼膳的运行机制

      1.授权文会

      2.分工合作

    二 祠支类团体

    三 房支类团体

     (一)房支类团体概况

     (二)房支类团体的运行机制

      1.轮值机制

      2.合议机制

      3.公产机制

    四 团体参股的团体

     (一)参股团体概况

     (二)参股团体的运行机制

      1.合议参股

      2.共推管会

      3.开放运行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一)房际交往

      1.同祠堂各房交往

      2.跨祠堂各房交往

     (二)房内交往

    二 族外交往

     (一)村内交往

      1.与大姓交往

      2.与小姓交往

      3.与杂姓交往

     (二)村外交往

      1.文会交往

      2.房头老爹交往

      3.亲族交往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一)嫡庶分化

     (二)辈分分化

     (三)长幼分化

    二 职业分化

     (一)官员

      1.有功名的官员

      2.无功名的官员

     (二)商人

     (三)雇佣工

     (四)农民

    三 分化的抑制

     (一)孩童教育:力争起点公平

     (二)荣誉标准:树立多元榜样

     (三)房支合议:规避一家独大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宗族内部冲突

     (一)仁礼两祠的冲突

      1.冲突概况

      2.冲突的缓解

     (二)家庭冲突

    二 宗族外部冲突

     (一)整体性冲突

      1.冲突概况

      2.冲突对曹氏宗族的影响

     (二)个体性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族内救济

     (一)寡妇救济

     (二)教育救济

     (三)老人救济

    二 族内庇护

     (一)商会庇护

     (二)官威庇护

     (三)族房庇护

    三 仗义护族

   第八节 雄村社会变迁

    (一)个人利益追求造成宗族进一步分化

    (二)宗族观念弥合选举导致的村庄割裂

   第九节 雄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一)人口分布

     (二)姓氏结构

    二 社会组织

     (一)森林防火巡逻队

     (二)农业协会

     (三)雄村曹氏文化研究会

    三 社会交往

     (一)婚姻圈

     (二)村内交往

      1.亲戚交往

      2.牌友交往

      3.同事交往

      4.“义气”交往

     (三)村外交往

      1.走亲戚

      2.购物

      3.打工

    四 社会分化

     (一)职业分化

     (二)同姓分化

     (三)年龄分化

    五 社会保障

  第五章 雄村曹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宗族信仰

    一 祖先崇拜

     (一)祠堂布置与祭拜

      1.祠堂布置

      2.祠堂祭拜

     (二)祖坟保护与祭扫

      1.祖坟保护

      2.祖坟祭扫

     (三)家挂祖物与祭香

    二 生育崇拜

     (一)生育仪式

      1.孕期禁忌

      2.娘家催生

      3.松关降生

      4.生男报喜

      5.三朝酒宴

      6.取名冠丁

      7.满月酒宴

      8.移窝外婆家

      9.周岁抓礼

     (二)续娶与过继

    三 神灵崇拜

   第二节 文化观念

    一 长幼有序

     (一)不同辈分

     (二)同一辈分

    二 光宗耀祖

    三 经商致富

    四 读书至上

   第三节 文化习俗

    一 节庆习俗

    二 生活习俗

     (一)婚嫁习俗

      1.媒婆牵线

      2.男女互探

      3.六礼步骤

      4.三天酒宴

      5.同辈闹房

      6.三朝回门

     (二)丧葬习俗

      1.报丧

      2.寿材

      3.丧服

      4.入殓

      5.下葬

      6.做七

   第四节 文娱活动

    一 保安膳会

     (一)议事筹备

     (二)选日订约

     (三)建坛起首

     (四)迎神入坛

     (五)迎接观音

     (六)解客免灾

     (七)小游收瘟

     (八)大游送圣

    二 徽戏进京

   第五节 文化教育

    一 精英引领

     (一)严格的家教

     (二)共推的族教

    二 私塾林立

     (一)私塾的设立

     (二)私塾的学生

     (三)私塾的数量

     (四)私塾间的关系

    三 文会统管

     (一)文会的成立

     (二)文会的地位

     (三)文会的教育职能

   第六节 雄村文化变迁

   第七节 雄村文化实态

    一 文化信仰

     (一)祭祖实态

     (二)生育实态

     (三)祀神实态

    二 文化观念

     (一)能力权威

     (二)彰显个人

    三 习俗

     (一)节日习俗实态

     (二)生活习俗实态

      1.婚嫁

      2.丧葬

    四 文化娱乐

    五 教育

  第六章 雄村曹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国家治理概况

    二 宗族治理概况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族务”治理主体

     (一)房头老爹

      1.房头老爹的资格

      2.房头老爹的任期

      3.房头老爹的职责

     (二)“祠长”

      1.“祠长”的资格

      2.“祠长”的任期

      3.“祠长”的职能

     (三)文会会长

      1.文会会长的资格

      2.文会会长的任期

      3.文会会长的职能

     (四)膳容负责人

      1.膳容负责人的产生

      2.膳容负责人的权限

    二 “家务”治理主体

     (一)“家长”

     (二)“户主”

    三 国家治理主体

     (一)村董

     (二)地保

     (三)图捕

     (四)保、甲长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宗族公共事务

     (一)阖族祭祖

     (二)维护秩序

     (三)宗族救济

     (四)族人教育

     (五)管理公产

     (六)文化活动

     (七)公益建设

    二 族管家庭私务

     (一)红白喜事

      1.红喜事

      2.白喜事

     (二)家庭纷争

    三 宗族协办赋税征收

     (一)书差催征与宗族协办

     (二)村董催征与宗族协办

     (三)保甲催征与宗族协办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族规

     (一)不孝者不许入谱

     (二)族内、大小姓之间不准通婚

     (三)参加功考者可获资助

    二 祠规

     (一)禁入祠堂的规定

      1.非明媒正娶者所生子不得入祠

      2.欠祠银者不得入祠

     (二)可入官祠的规定

     (三)祠堂填簿规则

    三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一)决策机制

     (二)决策效能

    二 管理

    三 监督

     (一)横向监督

     (二)纵向监督

    四 参与

     (一)参与祭祖

     (二)参与娱乐

     (三)参与建设

   第六节 治理方式

    一 宗族奖励

     (一)对房头老爹的奖励

     (二)对榜样式族人的奖励

     (三)对考取功名者的奖励

    二 族内规训

     (一)教育识矩

     (二)长辈训斥

    三 官府治理

     (一)义官:对乡绅的奖励

     (二)寿官:对高寿者的崇敬

     (三)节烈:对守节女性的褒扬

   第七节 雄村治理变迁

    一 集体化时期的雄村治理

    二 村民自治时期的雄村治理

   第八节 雄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主体

    二 治理内容

    三 治理规则

    四 治理过程

  附录1 雄村崇德报功祠人名录

  附录2 “大中丞”牌坊正反两面上的文字

  雄村调查小记

  雄村调查日记(部分)

   2015年7月28日 周二 晴

   2015年7月29日 周三 晴

   2015年7月30日 周四 阴雨

   2015年7月31日 周五 晴

   2015年8月1日 周六 晴

   2015年8月2日 周日 晴

   2015年8月3日 周一 晴

   2015年8月4日 周二 晴

   2015年8月5日 周三 晴

   2015年8月6日 周四 阴雨

   2015年8月16日 周日 阴

   2015年8月17日 周一 多云

   2015年8月18日 周二 晴

   2015年8月19日 周三 阵雨

   2015年8月20日 周四 阵雨

   2015年8月21日 周五 阴雨

   2015年8月22日 周六 阴雨

   2015年8月23日 周日 阴雨

   2015年8月24日 周一 多云

   2015年8月25日 周二 多云

   2015年8月26日 周三 晴

   2015年8月27日 周四 晴

   2015年8月28日 周五 阵雨

   2015年8月29日 周六 阵雨

   2015年8月30日 周日 多云

   2015年8月31日 周一 多云

   2015年9月1日 周二 晴

   2015年9月2日 周三 多云

   2015年9月3日 周四 晴

   2015年9月4日 周五 多云

   2015年9月5日 周六 阴雨

   2015年9月6日 周日 晴

   2015年9月7日 周一 晴

   2015年9月8日 周二 晴

   2015年9月9日 周三 晴

   2015年9月10日 周四 晴

   2015年9月11日 周五 晴

   2015年9月12日 周六 晴

   2015年9月13日 周日 阴

   2015年9月14日 周一 阴雨

   2015年9月15日 周二 阵雨

   2015年9月16日 周三 阴

   2015年9月17日 周四 晴

   2015年9月18日 周五 阴

   2015年9月19日 周六 阴

   2015年9月20日 周日 晴

   2015年9月21日 周一 小雨

   2015年9月22日 周二 大雨

   2015年9月23日 周三 大雨

   2015年9月24日 周四 小雨

   2015年10月14日 周三 晴

   2015年10月15日 周四 晴

   2015年10月16日 周五 晴

   2015年10月17日 周六 晴

   2015年10月18日 周日 晴

   2015年10月19日 周一 晴

   2015年10月20日 周二 晴

   2015年10月21日 周三 多云

   2015年10月22日 周四 多云

   2015年10月23日 周五 多云

   2015年10月24日 周六 多云

   2015年10月25日 周日 多云

   2015年10月29日 周四 多云转小雨

   2015年10月31日 周六 阴

 定规聚族:贫弱分化小族的整合与治理

  第一章 村庄的由来与沿革

   第一节 刘氏宗族的来源

    一 客从何来

    二 始入大埔

    三 开枝散叶

   第二节 刘氏宗族的兴起

    一 再次迁徙

    二 定名三溪

    三 缓慢发展

   第三节 刘氏宗族的繁衍

    一 日渐茁壮

    二 分房而居

    三 “称霸”三溪

   第四节 1949年前村庄建制

   第五节 当下村庄建制

   第六节 村庄概况

  第二章 三溪村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形态

    一 气候特征

    二 地理特征

    三 水资源特征

    四 土壤特征

   第二节 人文自然

    一 交通特征

     (一)道路概况

     (二)道路修建与维护

    二 边界形成

     (一)南面边界形成

     (二)北面边界形成

     (三)房系边界形成

    三 建筑布局

     (一)居住格局

     (二)祠堂布局

     (三)庙宇分布

   第三节 宗族自然实态

    一 交通特征

    二 居住格局

    三 祠堂重建

    四 庙宇重整

  第三章 三溪村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概况

    一 世世代代的少地宗族

    二 生产能力

     (一)富裕程度

     (二)生产工具

   第二节 产权

    一 宗族共同产权

     (一)族田:以房为单位共有

      1.族田分布

      2.族田由来

      3.族田功能

     (二)会田:产权归属差异化

      1.会田分布

      2.会田由来

      3.会田功能

     (三)族林:族和房双层所有

      1.族林分布

      2.族林由来

      3.族林功能

     (四)祖屋:以“大房”为单位共有

      1.祖屋分布

      2.祖屋功能

      3.祖屋分配

     (五)祠堂:以供奉祖先为标准判定产权

      1.土地及房屋

      2.实物性财产

    二 家庭私有产权

     (一)私有土地来源

     (二)房外私有产权边界

     (三)房内私有产权边界

    三 产权变更

     (一)共有产权变更

     (二)私有产权变更

      1.家庭私有产权变卖权归属

      2.私有财产变卖范围

      3.私有财产变卖原则

      4.私产产权与公有产权间的转化

     (三)财产典当

   第三节 经营

    一 共同财产经营

     (一)族田

      1.族田管理者

      2.族田耕种规则

      3.族田耕种租金

     (二)会田

      1.会田管理者

      2.会田耕种规则

      3.会田耕种租金

     (三)族林

     (四)祠堂

    二 家庭经营关系

     (一)家庭经营模式

     (二)家庭经营权归属

     (三)私有土地租赁

     (四)家庭共有财产分配

    三 合作经营

     (一)换工

     (二)请工

     (三)帮工

     (四)合伙养牛

   第四节 交换

    一 族内交换

    二 族外交换

   第五节 分配

    一 族内分配

     (一)祠堂分配

     (二)族田经营收入分配

     (三)会田经营收入分配

    二 家内分配

     (一)日常家庭收入分配

     (二)坚持平均的分家机制

      1.分家的基本原则

      2.财务的具体分配方式

     (三)分家的步骤和参与者

    三 养老分配

    四 税收分配

   第六节 产业

    一 农业生产

     (一)租赁他人土地为主

     (二)租赁烝尝为辅

    二 打工经济

     (一)祖传砌石手艺

     (二)传统农业经济的补充

     (三)宗族成员间的互帮互助

    三 陶瓷加工业

   第七节 消费

    一 共同消费

     (一)什么时候吃“大锅饭”

     (二)“大锅饭”资金筹集

     (三)“大锅饭”的参与者

     (四)吃“大锅饭”地点

     (五)由谁来做“大锅饭”

    二 家庭消费

     (一)分家与分灶

     (二)红事宴请族人

   第八节 继承

    一 共有财产继承

     (一)祖屋和老屋的继承

     (二)祠堂的继承

     (三)族田与会田继承

    二 家庭财产继承

     (一)继承的顺序

     (二)继承的原则

     (三)具体财产的继承

   第九节 三溪村经济变迁

    一 宗族共有产权的瓦解

     (一)族田与会田

     (二)族林

     (三)祠堂与祖屋

    二 集体产权与经营的确立

     (一)集体产权的确立

      1.集体化运动的开端

      2.集体产权改革完成

      3.集体经营的推行

    三 家庭经济单位的塑造

   第十节 三溪村经济实态

    一 产权

     (一)祠堂

     (二)族林

     (三)土地、林地、宅基地

    二 经营

     (一)现有宗族共同财产的经营

      1.祠堂

      2.族林

     (二)家庭经营

    三 交换

     (一)族内交换

     (二)族外交换

    四 村内商业

    五 家庭分配

     (一)分家后的分配规则

     (二)分家的程序和参与者

     (三)分家后的赡养分配

    六 集体消费

  第四章 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姓氏概况

     (一)十世祖回村之前:各姓相互独立

     (二)祖德堂建成之后:各姓互动增加

     (三)清末民初:各姓日益融合

    二 人口概况

    三 世代繁衍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一)男女有别

     (二)尊卑有序

     (三)以丁为本

    二 婚姻关系

     (一)结婚对象

      1.禁止同姓通婚

      2.由近向远扩展

      3.对象甄选过程

     (二)婚姻形式

      1.明媒正娶

      2.童养媳

      3.入赘

      4.娶二房

      5.续弦

     (三)婚姻关系的结束

      1.宗族默许离婚

      2.改嫁与守寡

      3.婚姻结束后女性与宗族关系的分割与延续

    三 家庭关系

     (一)家庭类型

     (二)家庭成员身份获得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房长会

     (一)房长会的功能

     (二)房长会的组成

     (三)房长会的组织与运行

    二 初一会

     (一)初一会的功能

     (二)初一会的组成

     (三)初一会的组织与运行

    三 孝子会

     (一)孝子会的功能

     (二)孝子会的组成

     (三)孝子会的组织与运行

    四 临时性组织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一)房系交往:以祭祀为纽带

     (二)房内交往:以礼俗为平台

     (三)个人交往:以互助为原则

    二 族外交往

     (一)以婚姻为媒介

     (二)以宗教为媒介

     (三)以务工为媒介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社会地位分化

    二 财富分化

    三 职业分化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外冲突

     (一)请神引发的冲突

      1.冲突缘由

      2.冲突化解

     (二)因兄弟世系引发的矛盾

      1.矛盾缘由

      2.矛盾化解

    二 房系冲突

     (一)因尊卑秩序而引发的冲突

      1.冲突缘由

      2.冲突化解

     (二)因学校命名而引发的冲突

      1.冲突缘由

      2.冲突化解

     (三)生产中产生的冲突

      1.冲突缘由

      2.冲突化解

    三 房内冲突

     (一)冲突类型

     (二)冲突化解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族内保障

     (一)宗族提供的保障

      1.提供住房的保障

      2.提供学业的保障

      3.提供香火的保障

      4.提供丧葬(仪式性)的保障

      5.提供借贷的保障

     (二)富裕族人提供的保障

      1.提供仪式资金的保障

      2.提供养老的保障

      3.提供丧葬(棺材及地坟)的保障

      4.提供教育保障

    二 族内保护

     (一)人身保护

     (二)官司保护

   第八节 三溪村社会变迁

   第九节 三溪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构成

     (一)人口关系

     (二)婚姻关系

     (三)家庭关系

    二 社会组织

    三 社会交往

     (一)村内交往

     (二)村外交往

    四 社会分化

    五 社会保障

  第五章 宗族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文化观念概况

     (一)风水崇拜

      1.房屋中的风水考虑

      2.分家时的风水因素

      3.坟地选择中的风水要素

      4.良辰吉日的选择

     (二)祖先崇拜

     (三)神明崇拜

    二 文化活动概况

     (一)以宗族为单位的文化活动

     (二)以房支为单位的文化活动

     (三)以大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

     (四)以小家庭为单位的文化活动

    三 文化教育概况

   第二节 宗族信仰形态

    一 祖先崇拜

     (一)祠堂:祖先与子孙灵魂的连接

      1.祠堂布置与祖先崇拜

      2.祠堂日常的祭拜仪式

      3.进入祠堂的仪式

      4.节日的祭拜仪式

      5.修祠与建祠仪式

      6.上牌位仪式

     (二)家谱:谱系关系的传承

     (三)墓地:庇护子孙的风水宝地

      1.选址的考量

      2.建坟的资格与规模

      3.迁坟

    二 生育崇拜

     (一)添丁

     (二)“上丁”

     (三)“做丁”

     (四)过房

     (五)收养

    三 神灵崇拜

     (一)以家为单位的日常祭拜

     (二)以族为单位的节日祭拜

     (三)以族为单位的请神活动

   第三节 宗族观念形态

    一 尊老敬长

    二 礼让贤德

    三 光宗耀祖

   第四节 宗族习俗形态

    一 婚姻习俗

     (一)婚姻前的准备阶段

      1.“食甜”:通告族人

      2.“辞神”:告别祖先

     (二)迎亲

      1.祈求早日开枝散叶

      2.女方宗族送亲

     (三)婚礼的祭拜仪式

      1.先拜祠堂

      2.再拜家祖

      3.仪式的司仪

     (四)婚宴

      1.婚宴的举办地

      2.婚宴的参与者

      3.婚宴的座次

     (五)拜族亲

    二 丧事礼仪

     (一)辞世的差异

      1.停尸位置的差异

      2.丧具置办上的差异

     (二)通告族人

     (三)丧礼的基本流程

     (四)丧礼的参与者

     (五)酬谢族人

     (六)服丧的等级之分

    三 节日习俗

     (一)春节

      1.祠堂掌灯

      2.祭拜祠堂与家祖

      3.吃年夜饭

      4.拜见长辈

      5.舞龙舞狮

      6.春祭

     (二)元宵节

     (三)清明节

     (四)中元节

     (五)中秋节

   第五节 宗族文化娱乐形态

    一 作福

     (一)作福的日期

     (二)作福的流程

     (三)作福的组织

    二 春祭请神

     (一)请神的日期

     (二)请神的流程

     (三)请神的组织

    三 还神

     (一)还神日期

     (二)还神的流程

     (三)还神的组织程序

    四 打醮

     (一)打醮日期

     (二)打醮的流程

     (三)打醮的组织程序

   第六节 宗族教育形态

    一 族内私塾

     (一)学校概括

     (二)入学资格

     (三)授课老师

     (四)授课内容

    二 族外私塾与新学

     (一)周边私塾及学校

     (二)族人村外读书概况

     (三)村外教育资助

    三 家庭教育

   第七节 三溪村文化变迁

    (一)修缮祠堂

    (二)编制族谱

    (三)重修庙宇

   第八节 三溪村文化实态

    一 宗族信仰

     (一)祖先崇拜

     (二)生育崇拜

     (三)神明崇拜

    二 宗族观念

    三 文化习俗

    四 娱乐活动

    五 文化教育

  第六章 宗族治理形态和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民国之前的治理概况

     (一)官府管理

     (二)宗族自治

    二 民国时期的治理概况

     (一)政府管理

     (二)宗族自治

   第二节 宗族治理主体形态

    一 族:以房长会为核心的“无头治理”

     (一)房长会的历史演进

      1.族老统领阶段

      2.“话事人”协调阶段

      3.“无头治理”阶段

     (二)“话事人”的变迁

     (三)房长会议的召开

    二 房:以房长为中心的多元治理

     (一)房长的标准

     (二)房长的产生

     (三)房长的职责

     (四)房长的权威

    三 家:以大家长为纽带的一元治理

     (一)大家长的资格

     (二)大家长的职责

    四 政权与族权的结合

     (一)保长

     (二)甲长

     (三)保长与甲长的协同

   第三节 治理内容形态

    一 宗族公共事务:相对空泛

     (一)组织祭祀

     (二)协调矛盾

     (三)共同财产管理

     (四)对外交往

    二 房系公共事务:较为具体

     (一)保障生产

     (二)维持秩序

     (三)社会救济

     (四)批准婚姻

     (五)组织祭祀

     (六)管理共同财产

     (七)发展教育

     (八)协调矛盾

     (九)“上丁”和“做丁”

     (十)参与分家

     (十一)红白喜事

    三 家内事务

     (一)负责生产

     (二)生儿育女

     (三)处置家产

     (四)教化子孙

    四 国家事务

   第四节 宗族规则形态

    一 祖训

    二 族规

    三 习俗

    四 家训

    五 国法

   第五节 治理过程形态

    一 宗族决策

     (一)决策者

      1.族:房长会决策

      2.房:族老集体决策

      3.家:家长决策为主

     (二)决策内容

      1.宗族决策内容

      2.房系决策内容

      3.家庭决策内容

     (三)决策方式

     (四)决策结果

    二 族人参与

     (一)参与的基本资格

     (二)族:严禁房长以外族人参与

     (三)房:有限度的参与

    三 监督

     (一)族人行为监督

     (二)族内事务监督

   第六节 治理方式形态

    一 柔性教化

     (一)教化主体

     (二)教化地点

     (三)教化内容

    二 硬性处罚

     (一)“冷暴力”

     (二)“热暴力”

    三 国家治理

   第七节 三溪村治理变迁

   第八节 三溪村治理实态

    一 村委会与“刘氏宗亲会”

    二 党员与村庄治理

    三 宗族自治与村民自治

  三溪村调查小记

   一 进村之难

   二 选村之惑

   三 初次调研的迷茫

   四 重回三溪

   五 调研感想

  三溪村调查日记(部分)

   8月15日 周六 雨

   8月16日 周日 雨

   8月17日 周一 中雨

   8月18日 周二 晴

   8月19日 周三 晴

   8月20日 周四 晴

   8月21日 周五 晴

   8月22日 周六 晴

   8月23日 周日 晴

   8月24日 周一 多云

   8月25日 周二 晴

   8月26日 周三 晴

   8月27日 周四 多云转暴雨

   8月28日 周五 阴

   8月29日 周六 中雨

   8月30日 周日 阴

   8月31日 周一 暴雨

   9月1日 周二 暴雨

   9月2日 周三 小雨

   9月3日 周四 中雨

   9月4日 周五 小雨

   9月5日 周六 晴

   9月6日 周日 晴

   9月7日 周一 晴

   9月8日 周二 晴

   9月9日 周三 晴

   9月10日 周四 晴

   9月11日 周五 多云

   9月12日 周六 晴

   9月13日 周日 晴

   9月14日 周一 晴

   9月15日 周二 晴

   9月16日 周三 晴

   9月17日 周四 晴

   9月18日 周五 晴

   9月19日 周六 小雨

   9月20日 周日 晴

   9月21日 周一 多云

   9月22日 周二 小雨

   9月23日 周三 暴雨

   9月24日 周四 大雨

   9月25日 周五 暴雨

   9月26日 周六 晴

   9月27日 周日 晴

   9月28日 周一 晴

   9月29日 周二 晴

 政商护族:偏乡大族的延续与发展

  第一章 浦源村的由来与沿革

   第一节 追根溯源

    一 来自荥阳

    二 郑人南下

     (一)庠公入浙

     (二)昭公入闽

     (三)迁居谷口

   第二节 奠基发展

    一 朝奉公奠基

    二 八世祖扩张

     (一)始建郑氏宗祠

     (二)确立乡规民约

     (三)三房格局初具

   第三节 村制变迁

    一 1949年以前的村庄建制

    二 1949年以后的村庄建制

   第四节 村庄实态

    一 人口发展

    二 教育现状

    三 公共服务

     (一)休闲娱乐

     (二)农家书屋

     (三)水利及饮水设施建设

    四 鲤鱼溪保护与开发

     (一)族人爱鱼如爱己

     (二)企业斥巨资开发

     (三)开发后矛盾重重

    五 村落市场

  第二章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自然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 自然特征

     (一)气候温润

     (二)水源丰富

     (三)山多田少

    二 自然灾害

     (一)洪灾

     (二)其他灾害

   第二节 人文环境

    一 风水布局

     (一)村庄八卦阵

     (二)首尾修庙庵

      1.关公庙

      2.林公宫

      3.通天圣母庙

      4.文昌阁

      5.万福庵

      6.八字庵

      7.土地公庙

     (三)七星池与七星渠

     (四)村尾风水树

    二 祠堂众厅

     (一)祖祠:郑氏宗祠

     (二)支祠:三公祠

     (三)议事:众厅

    三 三房格局

    四 安全保障

     (一)筑门楼

     (二)七透弄

    五 族内交通

   第三节 浦源村自然实态

    一 村庄格局

    二 民房建筑

    三 通信建设

  第三章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经济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经济形态概况

    一 人多田少:1949年前的土地占有

     (一)租佃为主

     (二)开垦山场

    二 以商补农:1949年前的村庄产业

     (一)制茶业与祠董会

     (二)铸造业与挑担郎

   第二节 产权

    一 公有产权

     (一)公田

     (二)众山

     (三)祠堂与众厅

      1.祖祠产权

      2.支祠产权

      3.众厅:议事厅

     (四)学堂

     (五)鲤鱼溪

     (六)义仓

     (七)义冢

    二 私有产权

     (一)私有土地

      1.私有土地的占有

      2.私有土地的产权变更

     (二)私有山场

     (三)私有房屋

   第三节 经营

    一 公有财产的经营

     (一)公田的经营

      1.祠堂田

      2.庙庵田

      3.灯油田

      4.公轮田

      5.祭田

     (二)众山的经营

     (三)鲤鱼溪的经营

    二 私有财产的经营

     (一)家户经营种类

      1.私有土地的交易

      2.商品经营

     (二)家户经营分工

     (三)互助与合作

      1.经商家庭的合作

      2.务农家庭的合作

   第四节 分配

    一 公产的分配

     (一)公田的分配

      1.祠堂田的分配

      2.灯油田的分配

      3.祭田的分配

     (二)众山的分配

    二 家庭财产的分配

     (一)分配内容

     (二)赡养义务的分配

    三 国家负担的分配

     (一)苛捐杂税的分配

      1.赋税

      2.捐费

     (二)抓丁摊派

   第五节 消费

    一 宗族共同消费

     (一)三月三祭祖消费

      1.聚餐费用

      2.参加人员

      3.聚餐地点

     (二)冬福祭拜消费

      1.祭祀时间

      2.祭品种类

     (三)迎神福首消费

     (四)修谱消费

    二 家庭日常消费

     (一)日常消费

     (二)生命礼仪消费

      1.红白寿事,本房聚

      2.满月礼仪,亲友聚

   第六节 财产继承

    一 公有财产的继承

    二 家庭财产的继承

     (一)继承主体有差异

     (二)分家内容有差别

     (三)分家程序较多

   第七节 浦源村经济变迁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村落经济

    二 集体化时期的经济单位

     (一)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三)人民公社

    三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经济单位

   第八节 浦源村经济实态

    一 集体经济

     (一)众山依旧在

     (二)土地被出租

     (三)祠堂开放化

     (四)鲤鱼溪私人化

    二 私营经济

     (一)私营商店发展快速

     (二)钢贸失败返乡创业

  第四章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一 1949年前浦源郑氏的人口

    二 1949年前浦源郑氏的世代发展

   第二节 社会构成

    一 人口关系

     (一)男丁为重

      1.男尊女卑

      2.男丁等级

     (二)宗族认同

      1.上谱规则

      2.保谱规则

    二 婚姻关系

     (一)正式的婚姻关系

      1.同族不婚

      2.族当户对

     (二)非正式的婚姻关系

      1.纳妾

      2.屯家婆

      3.上门男

      4.招弟婚

      5.帮腿婚

     (三)婚姻关系变更

      1.休妻

      2.改嫁

    三 家庭关系

     (一)本家成员

     (二)家庭矛盾

    四 房支关系

   第三节 社会组织

    一 祠董会

     (一)何以产生

     (二)任职资格

     (三)职责内容

    二 向善社

    三 义会社

     (一)何以产生

     (二)任职资格

     (三)职责内容

   第四节 社会交往

    一 族内交往

     (一)房支交往

     (二)族人交往

    二 族间交往

     (一)族间互助

     (二)族间矛盾

   第五节 社会分化

    一 血缘分化

     (一)辈分之别

     (二)性别之异

    二 财富分化

     (一)依商致富

     (二)以商助农

    三 职业分化

     (一)从政者

      1.推动编纂《周敦区志》

      2.呈请修建孝子坊

      3.捐资创办国民学校

     (二)从教者

      1.经商者后代的教育者

      2.从政者后代的教育者

      3.知识分子后代的教育者

     (三)经商者

     (四)务农者

   第六节 社会冲突

    一 族内冲突

     (一)房支矛盾

     (二)家庭矛盾

    二 族外冲突

     (一)族间和睦

     (二)匪患冲突

   第七节 社会保障

    一 灾害救助

     (一)开放积谷仓

      1.族内积谷仓

      2.房内积谷仓

     (二)帮助纳税赋

      1.族内救助

      2.房内救助

    二 救济穷困

     (一)寡妇救济

     (二)孤儿救济

     (三)老人救济

   第八节 浦源村社会变迁

    一 保障机制变迁

    二 族民身份的变迁

   第九节 浦源村社会实态

    一 社会组织

     (一)商会

     (二)个体劳动者浦源分会

     (三)老人福利互助会

     (四)禁约协会

    二 人口状况

     (一)重男轻女依旧

     (二)村庄老龄化

    三 婚姻与家庭

  第五章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文化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文化形态概况

    一 观念概况

    二 教育概况

    三 信仰概况

     (一)祖先崇拜

     (二)神灵崇拜

   第二节 观念

    一 孝敬

     (一)因孝立坊

     (二)因孝入谱

     (三)无后不孝

    二 和气

     (一)睦族

     (二)戒讼

    三 守节

    四 仁义

   第三节 信仰

    一 祖先信仰

     (一)族祭

      1.清明祭祖

      2.三月三祭祖

     (二)家祭

    二 神灵信仰

     (一)神灵保平安

     (二)求诸神降雨

     (三)土主保丰收

   第四节 文化习俗

    一 生命礼俗

     (一)添丁进口

      1.取名重五行

      2.祭祖祭神

      3.满岁为喜头

     (二)婚嫁“大喜”

      1.结婚自家事

      2.出嫁告先祖

      3.娶亲拜祖神

     (三)仁人多寿

     (四)入土为安

      1.丧礼有秩序

      2.女性不上山

      3.理事平民有差别

    二 习俗与禁忌

     (一)红白对联

     (二)薪火相传

     (三)祭拜鲤鱼

     (四)生活禁忌

    三 文娱习俗

     (一)板龙灯会

     (二)迎神回村

   第五节 文化教育

    一 教育观念

     (一)族法重士

     (二)习俗重师

    二 私塾教育

     (一)私塾老师

     (二)私塾费用

     (三)本族独享

     (四)教育内容

     (五)教育目的

    三 家庭教育

   第六节 浦源村文化变迁

    一 宗族信仰的变迁

     (一)祖祠:从神圣到普通

     (二)祭祀:从繁到简

     (三)众厅:从公到私

    二 宗教信仰的变迁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年:从族管到自管

     (二)1957年到改革开放前:从毁灭到重建

     (三)改革开放至今:复兴到繁荣

   第七节 浦源村文化实态

    一 教育

     (一)教育设施较全

     (二)教育水平提高

    二 宗族精神

     (一)变味的宗族精神

     (二)残存的宗族凝聚力

  第六章 浦源村郑氏宗族的治理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治理形态概况

    一 国家治理

    二 宗族治理

     (一)宗族组织结构

     (二)宗族功能作用

   第二节 治理主体

    一 宗族自治主体

     (一)族内治理:祠董会

     (二)房内治理:房长

     (三)家内自治:男性家长

    二 官方治理主体

     (一)保甲治理

     (二)政党建立

   第三节 治理内容

    一 族内事务

     (一)祠董会治理

      1.协助官方治理

      2.协助抓壮丁

      3.组织祭祀活动

      4.重整族内风气

      5.救济族内穷人

      6.保护族内公产

     (二)房内治理

      1.调解本房纠纷

      2.主持房内公事

     (三)家内治理

    二 国家事务

     (一)市场管理

     (二)抓丁摊派

     (三)征收杂税

   第四节 治理规则

    一 国法

    二 族规民约

     (一)显性自治规则

      1.恪守孝道

      2.重视等级

      3.绵延子嗣

      4.耕读传家

      5.勤俭务实

      6.睦族反诉

     (二)隐性的自治规则

   第五节 治理过程

    一 决策

     (一)族长负责制

     (二)会首负责制

     (三)祠董会负责制

    二 管理

     (一)公共财产管理

     (二)祖祠管理

     (三)鲤鱼溪管理

    三 参与

     (一)参与主体的等级性

     (二)参与方式的差别性

    四 监督

     (一)监督的次序性

     (二)监督的公开性

     (三)监督的大众性

   第六节 浦源村治理变迁

    一 治理区划变迁

    二 宗族意识变迁

    三 治理主体变迁

   第七节 浦源村治理实态

    一 治理主体:博弈互伤

     (一)治理四主体

     (二)博弈与合作

      1.博弈

      2.合作

    二 治理规则:亦法亦情

    三 祠堂管理

  附录1 宗祠法规十条

   肃祠

   孝悌

   睦族

   嗣续

   业儒

   业农

   完课

   茔葬

   吉礼

   凶礼

   禁毒

   戒讼

  附录2 郑氏家训(谱头文选)

  附录3 禁约

  附录4 祠堂楹联

  附录5 孝子坊楹联

  浦源村调查小记

   一 认识与准备

   二 体验与经历

   三 收获与反思

   四 感恩与铭记

  浦源村调查日记(部分)

   8月18日 周二 阴雨

    年青一代返乡工作

    忙碌的乡镇干部

    浦源村之初印象

   8月20日 周四 阵雨

   8月21日 周五 阵雨

    古村建筑

    老祠堂

   8月22日 周六 阵雨

    祠董会

    山林纠纷

   8月23日 周日 阵雨

   8月24日 周一 晴天

   8月25日 周二 阴雨

   8月29日 周六 阴雨

   8月30日 周日 阴雨

   8月31日 周一 阴雨

   9月1日 周二 大雨

   9月7日 周一 多云

   10月24日 周六 多云

   10月25日 周日

   10月29日 周四 大雨

   10月30日 周五 阵雨

   10月31日 周六

   11月2日 周一 多云

   11月6日 周五 阴天

   11月7日 周六 晴天

   11月10日 周二 阵雨

 后记

 《中国农村调查》编辑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