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91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Socical Governance Development of Beijing (2015-2016)

SSAPID:101-8179-5177-58
ISBN:978-7-5097-891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总报告、社会组织治理篇、人口问题治理篇、网络社会治理篇、社会矛盾治理篇、基层社会治理篇、违法犯罪治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北京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京蓝皮书
编 辑:周映希;梅玫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Z1 丛书

 摘要

 Abstract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Contents

 法律声明

 皮书数据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5~2016)》编委会

 Ⅰ 总报告

  B.1 2015年北京社会治理的主要成绩、问题和建议

   一 2015年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概览

    (一)社会治理的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1.重视律师队伍党建工作

     2.普法工作进入新阶段

     3.建立全国首家案例指导研究基地

     4.重视公安队伍廉洁性建设

    (二)社会治理的精细化程度进一步推进

     1.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日程确定

     2.网格化体系建设确立新的发展规划

     3.智慧社区建设进入新篇章

     4.法院诉讼服务更加人性化

     5.涉刑案物品管理实现了电子化跟踪

    (三)社会治理的社会化工作进一步拓展

     1.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治安防控的社会参与形式不断创新

     3.公共参与消防的组织形式不断巩固

     4.建立打击网络诈骗犯罪公众平台

     5.法律援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社会治理的立法保障有待健全

    2.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独立性有待提高

    3.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有待优化

   三 提升北京社会治理水平的基本思路和若干建议

    1.深入调研,尽快起草相关立法或者立法草案

    2.普及细化法律顾问制度

    3.重视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功能

    4.积极探索在社会治理中运用新兴理念和技术

    5.提升培育社会组织的自主能力

    6.提高政府对社会参与的反馈力度

 Ⅱ 社会组织治理篇

  B.2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现状研究

   一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运行情况和管理现状

    (一)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流程日益规范

    (三)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模式日益多元化

   二 北京市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在管理思维方面,存在“重管理、轻发展”“重项目、弱组织”的偏差,社会组织发展空间不足

    (二)在管理环节上,部分程序过于繁杂、部分环节又存在缺失,政府与社会组织信任合作模式还未形成

    (三)在资金管理上,投入小、限制多,难以实现社会组织发展目标

    (四)在管理模式上,市场化程度低,社会组织筹资和服务能力不足

   三 促进社会组织发展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在社会组织方面的基本立法

    (二)发展多元化的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模式

    (三)优化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流程

    (四)逐步改革以单位成本模式为主的项目化管理机制,探索引入“整笔拨款制度”

    (五)进一步理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财务管理体系

    (六)大力发展社会企业,推动建设社会组织多元筹资体系

  B.3 北京社会组织创新公共服务供给的案例研究*

   一 感恩基金会案例

    (一)组织成立

    (二)组织运行

   二 感恩基金会在创新公共服务供给上的经验

    (一)通过培养公民集体精神创新公共服务理念

    (二)为增加公共服务的供给动员社会资源

    (三)为改善公共服务效果创新供给方式

    (四)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的公平程度

   三 感恩基金会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原因

    (一)现行人才体制机制不利于吸引和留住专业人才

    (二)社会志愿精神氛围不利于感恩基金会招募志愿者

    (三)政府职能转变的相对滞后限制了感恩基金会的发展空间

   四 进一步创新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对策建议

    (一)从国家战略高度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

    (二)更好地运用法律规范公权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

    (三)将社会组织专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人才规划

    (四)将社会组织能力建设纳入北京社会治理改革进程

  B.4 一种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新型“孵化器”*

   一 为什么要加强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创新

    (一)市场失灵

    (二)政府失灵

    (三)社会组织

   二 综合服务体是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的新型孵化器

   三 关于新型“孵化器”的一些经验与启示

    (一)指导思想

    (二)总体思路

    (三)推进形式

    (四)发展重点

 Ⅲ 人口问题治理篇

  B.5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分析报告

   一 引言

   二 样本基本情况与特点

    (一)样本基本情况

    (二)样本基本特点

   三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

    (一)中产阶层的比例小

    (二)商业服务业人员阶层的质量低

    (三)社会阶层地位比较低

    (四)社会阶层区域分布失衡

   四 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阶层结构的治理对策

    (一)提高社会阶层质量,壮大中产阶层规模

    (二)创造下层向上流动机制,提升北京市常住外来人口社会地位

    (三)合理配置区域资源,优化社会阶层结构

  B.6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都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及发展趋势

   一 京津冀三地区人口规模和分布特征

    (一)京津冀三地人口规模大,北京人口分布密度最高

    (二)京津冀三地流动人口数量多,北京“虹吸”性最强

    (三)京津冀三地间人口流动频繁,在京河北籍人口总量大、占比高且呈持续上升趋势

    (四)从北京的情况看,流动人口分布呈现从核心区到京冀交界地带扩散的片状外散型分布趋势

   二 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对首都人口发展的影响

    (一)从经济发展水平看,京津冀都市圈城市间过大的收入差距导致中心城市“虹吸”性增强

    (二)从城市体系发展看,京津冀都市圈500万人口的次中心城市缺失

    (三)从北京自身的发展看,城市功能重叠、产业结构不合理导致的人口聚集效应明显

   三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都人口规模调控的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在国家层面统筹制定京津冀人口协调发展方案

    (二)创新三地联动的京津冀人口合理分布与协调发展机制

    (三)以重点问题为突破口在京津冀大背景下探寻解决首都人口难题的新路径

  B.7 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新策略

   一 “社区青年汇”的建设与发展

    (一)建设背景:城市化进程中流动分化的青年

    (二)成立与发展阶段:一个好玩的俱乐部,一个靠谱的朋友圈

   二 “社区青年汇”的创新实践

    (一)青年汇的选址与布局

    (二)组织架构与工作模式

     1.组织架构:总干事+专职社工+志愿者

     2.工作模式:“整体推进”与“属地特色”相结合

    (三)“社区青年汇”服务模式的特点

   三 “社区青年汇”的工作成效

   四 问题与展望

  B.8 公益组织对北京流动儿童教育的促进

   一 北京流动儿童的幼升小入学条件分析

   二 公益组织担当起支持民办子弟学校发展的重任

   三 新公民计划对流动儿童教育环境的改善

    (一)设立新公民园丁奖和小额教师基金

    (二)学校社工开展种类多样的主题项目

    (三)开展新公民父母学堂项目

    (四)新公民社工的工作模式和角色定位

    (五)新公民社工本身成为流动儿童的榜样

   四 公益组织在资助打工子弟学校中存在的问题

 Ⅳ 网络社会治理篇

  B.9 北京市多元共治保障网络安全

   一 北京市网络安全的现状

   二 北京市应对网络安全的实践

    (一)互联网安全治理中的政府行动

     1.完善互联网安全治理的行政架构

     2.出台互联网安全治理的地方性规定

     3.构建政、企、民、社会组织四级联动的机制

     4.开展专项行动,重点打击对威胁互联网信息安全的行为

    (二)有效发挥企业在互联网安全治理中的作用

     1.技术上勇于创新,筑牢网络安全的防护线

     2.设置不良信息检查员,净化网络空间

     3.政企联动,防止网络犯罪

     4.发布网络安全报告,增强市民对网络安全的认知水平

     5.政企合作加强对市民网络安全教育

    (三)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在互联网安全治理领域的作用

     1.引导建立行业规范

     2.倡导志愿者服务

     3.为中外安全领域的学术交流提供平台

   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网络安全的建议

    (一)政府应发挥牵头作用

    (二)企业应负起社会责任

    (三)把社会组织与公民志愿服务作为互联网安全治理的强力支柱

    (四)强化居民的互联网安全意识

  B.10 首都地区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风险与刑法应对

   一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与表现

    (一)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界定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具体表现

   二 首都地区面临的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风险

   三 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对及完善

    (一)当前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对

    (二)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刑事应对完善

  B.11 2015年北京市网络诈骗犯罪的规律分析与治理对策

   一 2015年北京市网络诈骗犯罪事实解读

    (一)总体情况:形势严峻,呈滋生蔓延态势

    (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呈现出特有犯罪时间规律和犯罪组织化的新动向

    (三)已经突破单纯的诈骗犯罪,往往与其他犯罪交织在一起

   二 网络诈骗犯罪的发生机理

   三 新形势下北京市网络诈骗犯罪治理对策

    (一)官方层面:政府在网络诈骗犯罪治理中应定位为“掌舵”而不是“划桨”

    (二)企业层面:通过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引领和规范网络行为

    (三)社会层面:引导民间力量参与网络诈骗治理

    (四)个体层面:加强被害预防,防止自己上当受骗

  B.12 北京市网络辟谣信息的构成要素及其理论效果

   一 辟谣来源

   二 谣言介绍

   三 谣言反驳与真相陈述

   四 反向情愫唤起

   五 总结与建议

 Ⅴ 社会矛盾治理篇

  B.13 北京律师行业发展与管理研究报告*

   一 引言

   二 北京律师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一)北京律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加,但增速有所放缓

    (二)大型律所相对集中,但中小规模律所仍占主流

    (三)律师人数不断增加,执业收入持续提升

   三 北京律师服务管理模式分析

    (一)律师服务管理模式的演变

     1.“行政独享”阶段

     2.“行政主导”阶段

     3.“两结合”阶段

    (二)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模式

    (三)律师服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四 完善北京律师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B.14 北京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一 北京医患纠纷的总体形势

   二 北京医患纠纷专业调解的工作机制与成效

    (一)北京市医疗纠纷专业调解工作的主要成绩

    (二)2015年北京医疗纠纷专业调解的主要做法

     1.树品牌强管理,调解质量上升

     2.建立完善有关制度,推进制度化管理

     3.新增昌平调解分站,便利区域内医患纠纷的解决

     4.坚持“回访”制度,确保服务质量

     5.开展各项培训,提升调解员业务能力

     6.多部门联动,现场解决医疗纠纷

     7.围绕医疗纠纷立法课题,开展多方调研

     8.筹备“北京医患和谐促进会”,维护首都医疗秩序稳定

   三 北京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程序知晓率与程序容量之间的矛盾

    (二)人才专业性与队伍规模化之间的矛盾

    (三)调解规范化与调解灵活性之间的矛盾

    (四)调解自愿性与强制性需求之间的矛盾

   四 北京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调解的专业性、中立性,提升调解的公信力

     1.确保调解的中立性

     2.提升调解的专业性

     3.强化调解基础的事实性和程序的公开性

    (二)提升调解的规范性,促进调解依据的统一性

    (三)提升专业调解程序的容量,促进调解程序的规模化

    (四)试点探索部分医患纠纷的强制性调解

    (五)强化专业调解与其他纠纷解决机制的联动

  B.15 关于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一 西城区人民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背景和意义

    (一)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二)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确保司法体制改革取得实效的重要保障

    (三)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是优化区域发展制度环境和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二 西城区人民法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运行情况和取得的工作成效

    (一)在思路确立上明确了“早、专、实”的工作方针

    (二)运用多种方式构建完善矛盾多元化解的机制体系

    (三)通过优化升级,打造“四位一体”大诉服新平台

   三 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一)纠纷资源的统筹难度大、整合程度不高

    (二)关键领域调解组织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还不强

    (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的物质经费保障不足

   四 关于继续全面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努力方向和工作建议

    (一)内部挖掘潜能

     1.输出司法资源,促进专业化、类型化解纷机制的发展

     2.加强大诉服新平台建设,提升多元解纷资源的整合利用水平

     3.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运行效率

    (二)外部加强保障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动员

     2.加强整合,夯实工作基础

     3.加强保障,确保改革持续

     4.加强预防,强化源头治理

 Ⅵ 基层社会治理篇

  B.16 多元参与,协商治理

   一 北京市基层协商民主探索与创新

   二 多元参与的基层协商民主作用评价

    (一)探索了基层社会治理新途径

    (二)提高了基层政权社会治理能力

    (三)促进了基层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三 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协商民主的思考与建议

    (一)通过基层协商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的理念还要进一步加强

    (二)在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不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建设

    (三)高度重视基层协商成果的办理和反馈

    (四)切实提高动员社会、组织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B.17 “十二五”时期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一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实践及特点

   二 北京市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对实行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认识模糊不清

    (二)相关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法律法规滞后

    (三)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的监督评价机制不健全

    (四)网格管理员的业务素质不高

    (五)社会组织和社会单位参与不够

    (六)在信息系统建设方面缺乏全市统一的标准

   三 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的几点思考

    (一)创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理念

    (二)加快与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相关的立法进程

    (三)创新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监督评价体系

    (四)加强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推进服务管理职能有序融入

    (五)创新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的社会参与机制

    (六)建立全市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标准

  B.18 顺义区村级巡防队职业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一 顺义区村级巡防队发展现状与工作成效

    (一)发展现状

     1.理顺组织体系

     2.统一工作标准

     3.实行网格化管理

     4.健全工作机制

     5.提供资金保障

     6.分级严格考核

    (二)工作成效

     1.农村矛盾纠纷明显减少

     2.村庄服务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3.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4.村庄环境、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二 存在问题及差距

    (一)专业程度不高,业务技能不强,职业化素养有待提高

    (二)人员流动性大,队伍结构不稳,职业化意识淡薄

    (三)日常管理松散,监管渠道不畅,职业化运行机制不完善

    (四)补贴待遇偏低,权益保护不够,职业化保障机制不健全

   三 进一步推进村级巡防队职业化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一)按照职业化标准,建立巡防队员优选机制

    (二)丰富职业化内涵,打造农民“绿色就业”岗位

    (三)突出职业化特点,健全岗位教育培训体系

    (四)体现职业化要求,完善巡防队员监督考核体系

    (五)优化职业化环境,健全队伍发展长效保障机制

  B.19 大栅栏街道创新网格化管理模式的实践探索

   一 大栅栏街道创新网格化管理的背景及缘起

   二 大栅栏街道创新网格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创新网格运行机制

     1.创新信息采集维护机制

     2.创新问题源头发现机制

     3.创新任务协调处置机制

     4.创新问题分层处理机制

     5.创新考评及责任追究机制

    (二)创新网格党建工作

    (三)创新网格居民自治模式

   三 大栅栏街道创新网格化管理取得的主要成效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主要成效

    (二)现存问题

   四 对进一步完善大栅栏街道网格化管理的思考和建议

    (一)发挥网格支部优势,加强党组织的核心领导

    (二)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提高社区服务供给能力

    (三)把握自治方向,积极培育社区文化

  B.20 “互联网+”时代的京郊农村基层社会服务和治理实践

   一 “互联网+”为农村社会服务和治理带来的机遇

   二 漷县书院微信平台的运行模式剖析

    (一)突出文化历史,构建身份认同

    (二)民间视角运营,不做行政干预

    (三)贴近百姓生活,内容丰富多样

    (四)建立互动机制,助推社会治理

   三 漷县书院微信平台的工作成绩

   四 对“互联网+”时代农村乡镇政府社会服务治理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网络,勇于机制创新

    (二)挖掘文化元素,构建社区认同

    (三)真正放低姿态,服务百姓生活

    (四)以服务为导向,推动合作治理

 Ⅶ 违法犯罪治理篇

  B.21 北京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发生原因与应对策略

   一 北京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特点

    (一)所涉人数众多、数额巨大

    (二)犯罪手段不断翻新

    (三)欺骗方式隐蔽、诱惑性极大

   二 北京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产生原因

    (一)体制原因

    (二)立法原因

    (三)当事人原因

     1.犯罪人原因

     2.被害人原因

   三 北京市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应对策略

    (一)推动金融体制改革

    (二)完善相关立法

    (三)加强综合治理

  B.22 北京市集资诈骗犯罪实证分析及防控对策

   一 北京市集资诈骗犯罪的实证分析

    (一)犯罪主体情况

     1.性别情况

     2.年龄情况

     3.户籍情况

     4.学历情况

     5.职业状况

    (二)犯罪发生情况

     1.持续时间长

     2.共同犯罪多

     3.以公司名义犯罪率高

    (三)犯罪结果情况

     1.犯罪数额高

     2.受骗人数多

     3.地域范围广

    (四)案件审理情况

     1.审理年度

     2.审理法院

     3.认罪态度

     4.判决结果

   二 北京市集资诈骗犯罪主要特点

    (一)案件数量不多,但危害严重

    (二)欺骗性较强,上当受骗率高

    (三)犯罪手法多样,侦破难度大

    (四)诱发因素增多,防控压力加大

   三 北京市集资诈骗犯罪防控对策

    (一)完善金融市场

    (二)加强市场监管

    (三)提高侦破效率

    (四)扩大宣传力度

  B.23 首都电信诈骗犯罪的司法适用与防范措施

   一 首都电信诈骗犯罪的状况

    (一)电信诈骗发案率居高不下

    (二)社会危害性普遍较大

    (三)犯罪组织化程度较高

    (四)犯罪类型不断翻新

    (五)犯罪隐蔽性高,侦破难度大

   二 首都电信诈骗犯罪的司法适用

    (一)共同犯罪的成立范围与主从犯的认定问题

     1.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范围

     2.关于主从犯的认定

    (二)既遂、未遂认定

    (三)犯罪数额认定

   三 首都电信诈骗犯罪的防范对策

    (一)堵塞管理漏洞

    (二)加强部门配合

    (三)提高技侦水平

    (四)密切国际协作

    (五)加大宣传力度

  B.24 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实践调查研究

   一 概述

   二 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的实践

    (一)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的立法工作

    (二)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条件

    (三)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帮教平台

    (四)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的考察帮教做法

   三 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实践的特点

    (一)为司法实践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较为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三)利用成熟的社区和社区组织考验监管

   四 当前北京市附条件不起诉实践的不足

    (一)法律规范透明度不高

    (二)适用的罪名范围失当

    (三)监督考察的内容有待完善

    (四)考察监管的管理体制有待研究

   五 附条件不起诉的改进与建议

    (一)进一步调整适用范围

    (二)进一步明确监督考察的内容

    (三)进一步完善监督考察的管理体制

  B.25 北京市戒毒措施的实施现状与制度完善*

   一 北京市吸毒人员的概况

    (一)外地籍吸毒人员占比较大

    (二)青少年吸毒现象严重

    (三)滥用合成毒品现象突出

    (四)复吸率较高

    (五)吸毒人员受教育程度较低

   二 北京市戒毒措施的实施现状

    (一)较为全面地执行措施

    (二)社会化参与度较高

    (三)措施执行有一定创新

   三 北京市戒毒措施实施中的缺陷

    (一)戒毒措施中的制度性缺陷

     1.戒毒制度设计偏向严厉

     2.戒毒措施缺乏救济渠道

     3.公权力介入导致戒毒措施社会化程度较低

    (二)戒毒措施的适用缺陷

     1.难以契合当前的毒情形势

     2.法律规范存在空白地带

     3.执行中的具体问题

   四 当前戒毒措施的完善路径

    (一)制度性的完善

     1.司法裁量的介入

     2.引入第三方诊断评估

    (二)执行面的完善

     1.制定相应的规范

     2.完善当前的工作内容

   五 结语

  B.26 对卖淫嫖娼人员处置方式的思考

   一 对卖淫嫖娼人员的处置现状

   二 对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存在的问题

   三 对卖淫嫖娼人员处置方式的未来选择

   四 我国未来应当实现收容教育制度的司法化

 中国皮书网

 北京蓝皮书编委会

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是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主持编撰的年度系列报告,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首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所联合北京市相关政府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相关专家及社会组织从业人员撰写的关于北京社会治理发展的研究成果。本书分为总报告、社会组织治理篇、人口问题治理篇、网络社会治理篇、社会矛盾治理篇、基层社会治理篇、违法犯罪治理篇,运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对2015年北京社会治理各领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阐述,并对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发展的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2015年,北京社会治理发展主要呈现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确立的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方针开始在各个社会治理领域得到贯彻落实,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正逐步健全,依法治理的治理优势开始体现;二是2015年处在“十二五”规划收官和“十三五”规划孕育的承接点上,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此次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确立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明确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实现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的历史任务,为社会治理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调。总体来说,这一年来北京社会治理工作在法治化、精细化、社会化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培育居民法律意识、提高法律服务水平、加大法律监督力度,已悄然成为北京社会治理的自然状态,在治理过程中更加注重细节、注重人文关怀、注重流程和技术创新,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参与式治理有序开展。但同时也必须认识到,社会治理的部分领域立法保障亟待完善,参与社会治理的社会组织独立性有待提高,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治理技术有待运用,这些都是当前北京社会治理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为此,建议尽快起草相关立法或者立法草案,填补治理无法律依据的空缺,普及细化法律顾问制度,发挥前置审查作用,在政策制定阶段更加重视社会治理的人文关怀功能,积极探索在社会治理中运用新兴理念和技术,提高治理效率,通过完善《慈善法》等立法提升培育社会组织的自主能力,加大政府对社会参与的反馈力度,完善政府绩效的公众评价机制。

周红云、俞可平:《社会治理》,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李培林:《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张国清:《社会治理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2013。

包心鉴:《社会治理创新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人民出版社,2014。

张康之:《合作的社会及其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东莞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东府办〔2014〕116号)。

张汝立等:《外国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刘康慧、李咏怡:《香港社会福利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公共行政评论》2011年第5期。

上海市民政局文件:《上海市民政局关于规范上海社区公益招投标(创投)项目财务核算管理的通知》(沪民计发〔2011〕28号)。

林亚芬:《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作用、困境和对策》,《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许芸:《从政府包办到政府购买——中国社会福利服务供给的新路径》,《南京社会科学》2009年第7期。

齐海丽:《我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研究综述》,《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NGO研究所、明德公益研究中心:《中国非营利评论(第9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苏明、贾西津、孙洁、韩俊魁:《中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财政研究》2010年第1期。

﹝美﹞萨拉蒙:《公共服务中的伙伴:现代福利国家中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田凯译,商务印书馆,2008。

康晓光、冯利:《中国第三部门观察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美﹞帕特南:《独自打保龄球——美国社区的衰落与复兴》,刘波、祝乃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王名:《社会组织论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夏建中、﹝美﹞特里·克拉克等:《社区社会组织发展模式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2011。

尹志刚:《社会组织培育与社会建设制度框架构建》,《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0期。

吴军、王雪梅:《转型社区的特征与治理模式分析:以北京大兴区庞各庄镇御佳园社区为例》,载于燕燕主编《中国社区发展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吴军、喻珍珍:《枢纽型社会组织的实践探索、问题及对策思考:以中关村社会组织联合会为例》,载殷星辰主编《北京社会治理发展报告(2014~201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洪小良、潘建雷、吴军:《社会组织培育与管理研究》,载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编《北京人口发展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马庆钰等:《中国社会组织发展战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焦俊锋:《犯罪控制模式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郑杰:《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王志勤:《诈骗犯罪与防范》,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

朱洪超:《律师在上海法治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吕红兵:《和谐社会与律师职责》,上海书店出版社,2007。

陈海:《律师职业的本质属性与律师职业定位的应然性思考》,《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王隽、冉井富:《北京律师发展报告No.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胡婧:《我国律师管理体制的反思与重构》,硕士学位论文,河北师范大学,2012。

郑春乃:《我国律师行业管理探析》,《中国司法》2006年第1期。

吴洪淇:《从纪律到规则:律师行业规范的演进逻辑——兼评〈美国律师职业行为规则:理论与实践〉》,《法治研究》2009年第3期。

陈彤:《在自治与他治、管制与竞争的对立中寻求平衡》,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6。

孙文胜:《论我国律师的角色定位》,《河北法学》2005年第4期。

黄振中:《论新中国律师的性质变化与转型期之定位》,《法学评论》2010年第4期。

张志铭:《回眸和展望:百年中国律师的发展轨迹》,《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

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医疗纠纷的处理与索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侯学梅:《患者的权利》,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林文学:《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2008。

刑学毅:《医疗纠纷处理现状分析报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华:《我国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优化策略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第三军医大学,2012。

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

沈恒斌主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原理与务实》,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范愉:《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国人民法学出版社,2000。

范愉:《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法治文明与法律发展:转型期中国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专题讨论之一)》,《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1期。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2015年2月。

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北京市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的意见》2015年8月。

陈煦:《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探索——以北京市为例》,《新华月报》2014年12月上期。

秦朝钧、冯方、邹文娜:《职业化养成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赵玉霞、杨明洪:《我国农村人力资本现状分析及策略思考》,《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李超、钤青莲:《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存在的实践及制度完善》,《市场论坛》2009年第11期。

唐晓清、刘杰:《农村基层干部职业化管理的理论分析与措施建议》,《学习论坛》2012年第2期。

范晓莉:《保安职业化建设途径探析》,《河南警察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郭太生、张阿虎:《浅议保安职业化——关于保安职业化及其实现途径的分析》,《中国保安》2004年第11期。

丁秀玲:《略论我国员工职业化的管理》,《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尹保华:《试论中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社会主义研究》2008年第1期。

仇立平、张虎祥:《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转型及其逻辑》,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社会科学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社会治理:理念与经验 第一届社会学前沿论坛(论文)》,2014年11月14日。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王铭铭:《国家与社会关系史视野中的中国乡镇政府》,《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8年总第24期。

付伟、焦长权:《“协调型”政权:项目制运作下的乡镇政府》,《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2期。

许章润:《犯罪学》,法律出版社,2004。

赵秉志:《防治金融欺诈——基于刑事一体化的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4。

张明楷:《刑法学(第四版)》,法律出版社,2011。

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赖修桂、赵学军:《女性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2013。

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马克昌:《外国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于志刚:《共同犯罪的网络异化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10。

赵秉志:《侵犯财产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9。

周旋:《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之财产概念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3。

陈旭等:《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如何适用法律》,《人民检察》2012年第10期。

李晓辉:《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年第11期。

彭玉伟:《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探析》,《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年第5期。

郭斐飞:《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中国刑事法杂志》2012年第2期。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公诉课题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实证研究》,《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

李辞:《论附条件不起诉与酌定不起诉的关系》,《法学论坛》2014年第7期。

张伯宏、黄玲晃:《毒品戒治学》,台北五南出版社,2011。

施亦晖:《施用毒品行为刑事政策与除罪化之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国立”中正大学犯罪防治研究所,2013。

台湾地区“法务部、教育部、外交部、行政院卫生署”:《102年反毒报告书》。

黄风译:《意大利刑法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时延安:《劳动教养制度的终止与保安处分的法治化》,《中国法学》2013年第1期。

中国国家禁毒委员会:《中国禁毒报告(2014)》。

许佩诗:《“我国”毒品管理法制之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2013。

冯文林:《当前卖淫嫖娼屡禁不止的原因及对策》,《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郭建安、郑霞泽:《限制对人身自由的限制——中国行政性限制人身自由法律处分的法治建设》,法律出版社,2005。

卢建平:《犯罪门槛下降及其对刑法体系的挑战》,《法学评论》201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