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9

环境污染与农民环境抗争图书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RURAL PEOPLE'S ENVIRONMENTAL PROTEST : A Study Based on Case of N Village in North Jiangsu Province

SSAPID:101-8176-1895-07
ISBN:978-7-5097-4545-8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年来,中国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呈现出“内殖民”与“农村化”的趋势。随着农村环境状况的恶化,因污染而导致的环境纠纷和集体行动事件越来越多,媒体的相关报道亦日趋频繁。本书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两个维度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根源,阐述了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背景、历史与现状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建构了农民环境抗争的初步描述类型学。本书以2008年苏北N村的铅中毒事件为个案,在两个层面上深化了农民环境抗争这一“抗争政治”的特定类型的研究,一是借用西方社会运动领域中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首次对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外部政治环境进行了分析;二是对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如污染危险的认知特点、动员机制、抗争心态与情感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风险灾害危机管理丛书
作 者: 朱海忠
编 辑:周映希;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附录1 N村铅中毒儿童名单及血铅含量表

 风险灾害危机管理丛书编委会

 附录2 N村维权精英访谈摘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污染的“内殖民”与“农村化”趋势

   二 “生存权的危机”:环境污染给农民带来的伤害

   三 “庄稼人的呐喊”:环境污染诱发了农民的环境抗争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突出社会风险的环境面向

   二 推进环境污染与环境冲突事件的治理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 相关概念辨析

    (一)“维权行动”“社会运动”与“集体行动”

    (二)“群体性事件”与“集群行为”

    (三)“抗争政治”与“环境抗争”

   二 研究视角与方法

    (一)研究视角

     1.底层研究视角

     2.社会运动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视角

    (二)个案研究方法

   三 主要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美国学术界关于草根环境抗争问题的研究

   一 有关草根环境组织的探讨

   二 草根环境抗争的内部动力机制与外部政治环境

   三 妇女与草根环境抗争

   四 简要评论

  第二节 国内相关研究

   一 关于农民维权的研究

   二 关于环保自力救济的研究

   三 关于草根环境抗争的研究

 第三章 环境污染的生成机制:一个二维分析框架

  第一节 社会变迁维度:工业化是环境污染的根源

  第二节 社会转型维度:“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是环境污染的催化剂

   一 西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关系

   二 中国特色的“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的形成

 第四章 农民环境抗争:一个初步的描述类型学

  第一节 农民环境抗争的类型描述

   一 农民环境抗争的基本形式

   二 农民环境抗争的主要行动方式

    (一)环境诉讼

    (二)环境上访

    (三)制度外抗争

    (四)多种行动方式的复合运用

   三 农民环境抗争的特征

  第二节 农民环境抗争与城市民众环境抗争的比较

   一 城市居民的环境抗争

    (一)“集体散步”: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

    (二)环境行政诉讼:北京百旺家苑小区居民环境维权*

   二 城市居民与农民环境抗争的比较

 第五章 农民环境抗争的政治环境:基于政治机会结构的理论观照

  第一节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研究概述

   一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产生

   二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广泛运用与专门化

   三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研究困境及其解决尝试

   四 政治机会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第二节 政治机会结构:一个本土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分析框架的初步运用:苏北N村铅中毒事件的个案分析

   一 N村铅中毒事件始末

   二 结构性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一)选举与村民自治、环境诉讼、专家学者、民间环保组织作用的缺失

    (二)信访的作用不明显

    (三)媒体的关键性作用

   三 象征性机会与N村村民的环境抗争

    (一)中央政府对“三农”问题的强调及其与基层政府之间的张力

    (二)被镇压危险的明显减少

    (三)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及颁布了多项环保法律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以N村铅中毒事件为例

  第一节 环境危险的认知

   一 “日常生活的扰乱”

   二 微弱的“大众流行病学”

   三 “权衡后果的群体”的认知解构

   四 结论

  第二节 农民环境维权与抗争过程中的动员机制

   一 学术界关于草根维权中动员问题的讨论

    (一)组织动员—草根动员—群体动员

    (二)渐进动员—快速动员

    (三)现实性动员—非现实性动员

   二 N村铅中毒事件中的动员

    (一)非典型的“草根动员”+部分“群体动员”特征

    (二)由“现实性群体动员”向“非现实性群体动员”转变

    (三)利益对动员的解构

  第三节 环境抗争中农民的心态与情感

   一 “这种结果吧,是没有预料到的!”

   二 “事情越大越好”?

   三 “画皮”般的嘴脸:地方政府官员的妖魔化

  第四节 几个问题的讨论

   一 村民们如何能够克服法律与信息盲区?

    (一)P市N村村民关于“天正公司”化工厂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法权益情况反映

    (二)P市N村村民向P市国土资源局递交的举报信

   二 维权精英为何没有被收编?

   三 组织在维权行动中是否必要?

 第七章 农村环境冲突的防范与治理

  第一节 环境冲突事件的风险预防

   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结构,尽快走向生态现代化

   二 完善公众环境参与机制,打破政经一体化格局

    (一)消除导致公众“非参与”的诱因

    (二)减少公众参与的象征性特征,增加参与的实质性内容

    (三)扩大公众参与范围,努力推进政府—企业—民众三方合作伙伴关系

   三 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建立环境社会风险与健康风险评估机制

    (一)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二)建立环境社会风险和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机制

  第二节 环境冲突事件的治理

   一 完善环境利益诉求的政治机会结构

    (一)改革信访制度

    (二)改革环境污染诉讼制度,提升司法救济的功能

     1.加强司法独立性,使司法领域成为独立的社会空间

     2.简化环境利益诉讼程序,或者建立专门的审理程序

     3.突破传统民事诉讼对环境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

     4.建立农民环境利益诉讼的财政与法律援助体系

    (三)草根环境维权组织合法化

   二 保障农民的环境权利

   三 构建污染受害者的社会救助与社会保障机制

 后记

本书从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两个维度讨论了环境污染的根源,阐述了农民环境抗争的社会背景、历史与现状及其引发的社会风险,建构了农民环境抗争的初步描述类型学。书中以2008年苏北N村的铅中毒事件为个案,借用西方社会运动领域中的政治机会结构理论,首次对中国农民环境抗争的外部政治环境进行了分析,并对农民环境抗争的内在动力机制,如污染危险的认知特点、动员机制、抗争心态与情感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英〕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失控的世界》,周红云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安贞元:《人民公社化运动研究》,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陈泉生:《环境法原理》,法律出版社,1997。

〔日〕饭岛伸子:《环境社会学》,包智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瑞士〕汉斯彼得·克里西等:《西欧新社会运动——比较分析》,张峰译,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6。

〔比利时〕亨利·皮雷纳:《中世纪的城市》,陈国樑译,商务印书馆,1985。

贺雪峰:《新乡土中国——转型期乡村社会调查笔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洪大用:《中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基于华南P县一起环境诉讼案件的分析》,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6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美〕杰里米·里夫金、特德·霍华德:《熵——一种新的世界观》,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晋文:《桑弘羊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英〕克莱夫·庞廷:《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张学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德〕罗伯特·米歇尔斯:《寡头统治铁律——现代民主制度中的政党社会学》,任军锋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吕忠梅:《沟通与协调之途——论公民环境权的民法保护》,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偶正涛:《暗访淮河》,新华出版社,2005。

潘宗亿:《论心态史的历史解释:以布洛克〈国王神迹〉为中心探讨》,陈恒、耿相新主编《新史学》,第四辑,大象出版社,2005。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童星:《世纪末的挑战——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童星、张海波:《中国转型期的社会风险及识别——理论探讨与经验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童星、张海波:《中国应急管理:理论、实践、政策》,电子版。

汪澎:《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自然之友编《2006年:中国环境的转型与博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美〕威廉·费尔丁·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吴慧:《桑弘羊研究》,齐鲁书社,1981。

〔法〕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

〔法〕亚力克西·德·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姚开建主编《经济学说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法〕伊曼纽埃尔·勒鲁瓦·拉迪里:《历史学家的思想和方法》,杨豫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应星:《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应星:《“气”与抗争政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0。

〔加〕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美〕詹姆斯·汉斯林:《社会学入门——一种现实的分析方法》,林聚仁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显、刘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詹姆斯·C.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张兢兢、梁晓燕:《北京百旺家苑小区环境维权事件》,梁从诫主编《2005:中国的环境危局与突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张玉林:《中国农村环境恶化与冲突加剧的动力机制——从三起“群体性事件”看“政经一体化”》,吴敬琏、江平主编《洪范评论》第9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赵鼎新:《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永康编《环境纠纷案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左玉辉主编《环境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蔡禾、李超海、冯建华:《利益受损农民工的利益抗争行为研究——基于珠三角企业的调查》,《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蔡守秋:《环境权初论》,《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

陈阿江、程鹏立:《“癌症—污染”的认知与风险应对——基于若干“癌症村”的经验研究》,《学海》2011年第3期。

陈华:《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探讨》,《科技资讯》2009年第34期。

陈磊:《“风险社会”理论与“和谐社会”建设》,《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陈茂云:《论公民环境权》,《政法论坛》1990年第6期。

陈鹏:《当代中国城市业主的法权抗争》,《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陈映芳:《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6期。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高恩新:《社会关系网络与集体维权行动——以Z省H镇的环境维权行动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郭熙保、杨开泰:《生态现代化理论评述》,《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4期。

何艳玲:《后单位制时期街区集体抗争的产生及其逻辑:对一次街区集体抗争事件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第3期。

洪大用:《西方环境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洪大用、龚文娟:《环境公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述评》,《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洪大用、马芳馨:《二元社会结构的再生产——中国农村面源污染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洪大用、肖晨阳:《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黄英娜、叶平:《20世纪末西方生态现代化思想述评》,《国外社会科学》2001年第4期。

晋文:《从西汉抑商政策看官僚地主的经商》,《中国史研究》1991年第4期。

晋文:《关于秦代抑商政策的若干问题》,《中国经济史研究》1994年第3期。

晋文:《也谈秦代的工商业政策》,《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6期。

景军:《认知与自觉:一个西北乡村的环境抗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郎友兴:《商议性民主与公众参与环境治理:以浙江农民抗议环境污染事件为例》,广州“转型社会中的公共政策与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2005。

李路路:《社会变迁:风险与社会控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2期。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廉如鉴:《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中引入第三方的思考》,《前进》2011年第10期。

刘超:《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的价值转向和制度重构——从血铅超标事件切入》,《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罗典荣、陈茂云:《环境权初探》,《法学研究》1988年第3期。

罗亚娟:《乡村工业污染中的环境抗争——东井村个案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吕涛:《环境社会学研究综述——对环境社会学学科定位问题的讨论》,《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4期。

裴宜理:《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阎小骏译,《东南学术》2008年第3期。

钱水苗:《论环保自力救济》,《浙江大学学报》2001年第5期。

饶世权:《环境保护的公众参与制度研究》,《资源与人居环境》2007年第8期。

施芸卿:《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宋林飞:《中国社会风险预警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东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童星:《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风险》,《社会科学研究》1994年第3期。

童星:《公共政策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学习与实践》2010年第9期。

童星:《对重大政策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探索与争鸣》2011年第2期。

童星、张海波:《基于中国问题的灾害管理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童星、张海波:《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信访制度的政策建议》,电子版。

童志锋:《历程与特点:社会转型期下的环境抗争研究》,《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6期。

童志锋:《认同建构与农民集体行动——以环境抗争事件为例》,《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王慧:《中美海上石油泄露应急机制的比较研究——以墨西哥湾石油泄露事件和大连湾石油泄露事件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吴狄、武春友:《建国以来中国环境政策的演进分析》,《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吴国刚:《环保自力救济研究》,《科技与法律》2004年第2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吴宇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苏美尔文明的灭亡》,《世界历史》2001年第3期。

熊易寒:《市场“脱嵌”与环境冲突》,《读书》2007年第9期。

郇庆治:《环境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关系:以自然之友为例》,《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杨仁泰:《信息公开化解环境冲突》,《绿叶》2005年第12期。

应星:《作为特殊行政救济的信访救济》,《法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应星:《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应星:《“气”与中国乡村集体行动的再生产》,《开放时代》2007年第5期。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于建嵘:《农民有组织抗争及其政治风险》,《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于建嵘:《当前农民维权活动的一个解释框架》,《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2期。

于建嵘:《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农民的维权抗争》,《二十一世纪》2004年第5期。

于建嵘:《中国信访制度批判》,《中国改革》2005年第2期。

于建嵘:《集体行动的原动力机制研究——基于H县农民维权抗争的观察》,《学海》2006年第2期。

于建嵘:《当前农村环境污染冲突的主要特征及对策》,《世界环境》2008年第1期。

张高陵:《华夏第一相——世界重商主义创始人》,《中国商人》2011年第5期。

张高陵:《开创官商联姻的历史先河》,《中国商人》2010年第11期。

张海波、童星:《战略性治理:应对突发事件的新思维》,《天府新论》2009年第6期。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张泰苏:《中国人在行政纠纷中为何偏好信访?》,《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张玉林、顾金土:《环境污染背景下的“三农问题”》,《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3期。

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张玉林:《环境抗争的中国经验》,《学海》2010年第2期。

郑少华:《环保自力救济:台湾民众参与环保运动的途径》,《宁夏社会科学》1994年第4期。

周纪昌:《构建我国农村流域水污染受害者社会救助机制》,《生态经济》2009年第12期。

周晓虹:《国家、市场与社会——秦淮河污染治理的多维动因》,《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周志家:《环境保护、群体压力还是利益波及:厦门居民PX环境运动参与行为的动机分析》,《社会》2011年第1期。

周作翰、张英洪:《当代中国农民的环境权》,《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祝天智:《农村维权精英的博弈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祝天智:《政治机会结构视野中的农民维权行为及其优化》,《理论与改革》2010年第6期。

庄晓春:《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及其制度保障》,《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

北京电视台:《江苏大丰一村庄大批儿童血铅中毒,政府表示严肃调查追究》,2010年1月6日。

丁志军:《山西:450万农民期盼安全饮用水(记者调查)》,《人民日报》2005年11月25日,第16版。

东方卫视:《河南:免费救治血铅超标儿童》,2009年10月18日。

东方卫视:《四川隆昌:94名村民血铅异常,责任企业停产》,2010年3月15日。

东方卫视:《陕西凤翔血铅超标儿童增至851名》,2009年8月19日。

东方卫视:《江苏大丰:儿童血铅中毒“祸首”为蓄电池厂》,2010年1月6日。

傅丕毅:《警惕产业转移背后隐藏的“污染接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1月14日,第5版。

吕明合:《肃铅风暴》,《南方周末》2011年6月2日,C15版。

吕忠梅:《根治血铅顽疾须回归法治》,《南方周末》2011年5月26日,B9~10版。

苏杨:《中国农村环境污染调查》,《经济参考报》2006年1月15日,第3版。

王鉴强:《“弱势部门”再掀环保风暴,潘岳誓言决不虎头蛇尾》,《南方周末》2006年2月9日,A1版。

武卫政:《环境维权亟待走出困境》,《人民日版》2008年1月22日,第5版。

徐楠:《中国环境污染“拐点”在哪里?》,《南方周末》2010年8月5日,C10版。

于建嵘、斯科特:《底层政治与社会稳定》,《南方周末》2008年1月24日,E31版。

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云南鹤庆北衙村儿童铅中毒事件调查》,2010年7月23日。

中央电视台《经济与法》“环境保护系列节目”,2009年6月。

中央电视台《新闻1+1》:《铅中毒:招商莫成招伤》,2009年8月14日。

Alimi,Eitan Y.,William A.Gamson,and Charlotte Ryan,2006.“Knowing your adversary:Israeli structure of political opportunity and the inception of the Palestinian Intifada”,Sociological Forum,Vol.21,No.4,pp.535-557.

Alley,Kate,CharlesFaupel,and Conner Bailey,1995.“The historical transformation of a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group”,Human Organization,Vol.54,No.4,pp.410-416.

Almeida,Paul and Linda Brewster Stearns,1998.“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local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vements:The case of Minamata”,Social Problems,Vol.45,No.1,pp.37-60.

Amenta,Edwin and Yvonne Zylan,1991.“It happened here:Political opportunity,the new institutionalism,and the townsend movement”,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6,No.2,pp.250-265.

Arzheimer,Kai & Elisabeth Carter,2006.“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right-wing extremist party success”,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Vol.45,pp.419-443.

Auyero,Javier and Debora Swistun,2008.“The social production of toxic uncertainty”,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73,No.3,pp.357-379.

Baum,A.,R.& L.M.Davidson 1983.“Natural hazards and technological catastrophes”,Environment and Behavior,Vol.15,No.3,pp.333-354.

Beamish,Thomas,2001,“Environmental hazard and institutional betrayal”,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Vol.14,pp.5-33.

Blocker,T.Jean and Douglas LeeEckberg,1989.“Environmental issues as women’s issues:General concerns and local hazard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70,pp.586-593.

Borland,Elizabeth & Barbara Sutton,2007.“Quotidian disruption and women’s activism in times of crisis,Argentina 2002-2003”,Gender & Society,Vol.21,No.5,pp.700-722.

Brown,Phil,1987.“Popular epidemiology:Community response to toxic waste-Induced disease in Woburn,Massachusetts”,Science,Technology,& Human Values,Vol.12,Issues 3 & 4,pp.78-85.

Brown,Phil,1992.“Popular epidemiology and toxic waste contamination:Lay and professional ways of knowing”,Journal of Health and Social Behavior,Vol.33,No.3,pp.267-281.

Brown,Phil,1997.“Popular epidemiology revisted”,Current Sociology,Vol.45,No.3,pp.137-156.

Brown,Phil and Edwin J.Mikkelsen,1990.No Safe Place:Toxic Waste,Leukemia,and Community Ac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rown,Phil and Faith I.T.Ferguson,1995.“‘Making a big stink’:Women’s work,women’s relationships,and toxic waste activism”,Gender and Society,Vol.9,No.2,pp.145-172.

Bullard,Robert,1990.Dumping in Dixie:Race,clas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Boulder:Westview Press.

Burningham,Kate,1998.“A noisy road or noisy resident?A demonstration of the uti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for analys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The Sociological Review,Vol.46,No.3,pp.536-563.

Buttel,F.H.,1987.“New directions in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3,pp.465-488.

Cable,Sherry,1992.“Women’s social movement involvement:The role of structural availability in recruitment and participation processes”,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33,No.1,pp.35-50.

Cable,Sherry,and Charles Cable,1995.Environmental Problems Grassroots Solutions.New York:St.Martin’s Press.

Cable,Sherry,and Michael Benson,1993.“Acting locally:Environmental injustice and the emergence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organizations”,Social Problems,Vol.40,No.4,pp.464-477.

Clapp,Brian W.,1994.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Britain:Since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Longman.

Cohen,Maurie J,1997.“Risk society and ecological modernisation:Alternative visions for post-industiral nations”,Futures,Vol.29,No.2,pp.105-119.

Couch,Stephen Robert and Stephen Kroll-Smith,1991.Communities at Risk,New York:Peter Lang.

Couto,Richard A,1986.“Failing health and new prescriptions:Community-based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risks”,in Carole E.Hill,ed.,Current Health Policy Issues and Alternatives:A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Athens: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Edelstein,Michael R.,1988.Contaminated Communities:The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mpacts of Residential Toxic Exposure,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

Edwards,Bob,1995.“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The emergence and challenge of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ism in the United States”,In Ecological Resistance Movements:The Global Emergence of Radical and Popular Environmentalism,ed.Bron Raymond Taylor,Albany,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pp.35-55.

Eisinger,P.K.,1973.“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7,No.1,pp.11-28.

Fell,Dafydd,2006.“The rise and decline of the new party:Ideology,resources and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East Asia,Vol.23,No.1,pp.47-67.

Foster,John Bellamy,1999.“Marx’s theory of metabolic rift:Classical found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sociolog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5,No.2,pp.366-405.

Foster,Sheila,1998.“Justice from the ground up:Distributive inequities,grassroots resistance,and the transformative politics of the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California Law Review,Vol.86,No.4,pp.775-841.

Freudenberg,Nicholas,and CarolSteinspar,1992.“Not in our backyards:The grassroots environmental movement”,In American Environmentalism:The U.S.Environmental Movement,1970-1990,eds.Riley Dunlap and Angela Mertig,Philadelphia:Taylor and Francis,pp.27-37.

Gardner,Florence and Simon Greer,1996.“Crossing the river:How local struggles build a broader movement”,Antipode,Vol.28,No.2,pp.175-192.

Gaventa,J.,1980.Power and Powerlessness:Quiescence and Rebellion in an Appalachian Valley,Chicago: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Goldstone Jack A.and Charles Tilly,2001.“Threat(and opportunity):Popular action and state response in the dynamics of contentious action”,in Ronald R.Aminzade etc.ed.,Silence and Voice in the Study of Contentious Politic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79-194.

Goodwin,Jeff and James M.Jasper,1999.“Caught in a winding,snarling vine:The structural bias of political process theory”,Sociological Forum,Vol.14,No.1,pp.27-54.

Gotham,Kevin Fox,1999.“Political opportunity,community identity,and the emergence of a local anti-expressway movement”,Social Problems,Vol.46,No.3,pp.332-354.

Gould,Kenneth,AllenSchnaiberg and Adam Weinberg,1996.Local Environmental Struggles:Citizen Activism in 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milton,Lawrence C.,1985.“Concern about toxic waste:Three demographic predictors”,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28,No.4,pp.463-486.

Hamilton,Lawrence C.,1985.“Who cares about water pollution?Opinions in a small town crisis”,Sociological Inquiry,Vol.55,No.2,pp.170-181.

Hooghe,Marc.2005.“Ethnic organizations and social movement theory: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for ethnic mobilization in Flanders”,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Vol.31,No.5,pp.975-990.

Jenkins,J.Craig and CharlesPerrow,1977.“Insurgency of the powerless:Farm worker movements(1946-1972)”,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2,No.2,pp.249-268.

Jenkins,J.Craig and KurtSchock,1992.“Global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cesses in the study of domestic political conflict”,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8,pp.161-185.

Jeydel,Alana S.,2000.“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elites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The case of the woman suffrage movement from 1890-1920”,Congress & The Presidency,Vol.27,No.1,pp.15-40.

Kitschelt,Herbert P.,1986.“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Anti-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16,No.1,pp.57-85.

Klandermans,Bert.1984.“Mobilization and participation:Social-psychological expansions of resource mobilization theory”.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49,No.5,pp.583-600.

Koopmans,Ruud,2004.“Migrant mobilisation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ies:Variation among German cities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United Kingdom and the Netherlands”,Journal of Ethnic and Migration Studies,Vol.30,No.3,pp.449-470.

Kowalchuk,Lisa,2003.“Peasant struggle,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the unfinished Agrarian reform in El Salvador”,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28,No.3,pp.309-340.

Krauss,Celene,1988.“Grass-root consumer protests and toxic wastes:Developing a critical political view”,Community Development Journal,Vol.23,No.4,pp.258-265.

Krauss,Celene,1989.“Community struggles and the shaping of democratic consciousness”,Sociological Forum,Vol.4,No.2,pp.227-239.

Krauss,Celene,1993.“Women and toxic waste protests:Race,class and gender as resources of resistance”,Qualitative Sociology,Vol.16,No.3,pp.247-262.

Lemos,Maria Carmen De Mello,1998.“The politics of pollution control in Brazil:State actors and social movements cleaning up Cubatao”,World Development,Vol.26,No.1,pp.75-87.

Lerner,Steve,2005,Diamond:A Struggle for Environmental Justice in Louisiana’s Chemical Corridor,Cambridge:MIT Press.

McAdam,Doug,1982.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1930-1970,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Doug,John D.McCarthy and Mayer N.Zald,1996.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Cambridge,England: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Stay,J.R.and R.E.Dunlap,1983.“Male-female differences in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quali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Women’s Studies,Vol.6,No.2,pp.291-301.

Meyer,David S.,1993a.“Protest cycles and political process:American peace movements in the nuclear age”,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Vol.46,No.3,pp.451-479.

Meyer,David S.,1993b.“Institutionalization dissent:The United States structure of political opportunity and the end of the nuclear freeze movement”,Sociological Forum,Vol.8,No.2,pp.157-179.

Meyer,David S.,2003.“Political opportunity and nested institutions”,Social Movement Studies,Vol.2,No.1,pp.17-34.

Meyer,David S.and Debra C.Minkoff,2004.“Conceptualiz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Social Forces,Vol.82,No.4,pp.1457-1492.

Molotch,Harvey,1970.“Oil in Santa Barbara and power in America”,Sociological Inquiry,Vol.40,No.1,pp.131-144.

Murphree,David W.,1996.“Toxic waste siting and community resistance:How cooptation of local citizen opposition failed”,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39,No.4,pp.447-463.

Noonan,Rita K.,1995.“Women against the state: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collective action frames in Chile’s transition to democracy”,Sociological Forum,Vol.10,No.1,pp.81-111.

Norris,G.Lachelle & Sherry Cable,1994.“The seeds of protest:From Elite initiation to grassroots mobilization”,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37,No.2,pp.247-268.

Piven,Frances Fox & Richard Cloward,1977.Poor People’s Movements.New York:Pantheon.

Ramos,Howard,2008.“Opportunity for whom?Political opportunity and Gritical events in Canadian aboriginal mobilization,1951-2000”,Social Forces Vol.87,No.2,pp.795-823.

Schnaiberg,Allan,1975.“Social syntheses of the societal-environmental dialectic:the role of distributional impacts”,Social Science Quarterly,Vol.56,No.1,pp.5-20.

Schock,Kurt,1999.“People power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ies:Social movement mobilization and outcomes in the Philippines and Burma”,Social Problems,Vol.46,No.3,pp.355-375.

Selznick,Philip,1948.“Foundations of th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3,No.1,pp.25-35.

Snow D.A.,1998.“‘Disrupting the quotidian’:Reconceptuali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reakdown and the emergence of collective action”,Mobiliz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Vol.3,No.1,pp.1-22.

Suh,Doowon,2001.“How do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atter for social movements?Political opportunity,misframing,pseudosuccess,and pseudofailure”,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Vol.42,No.3,pp.437-460.

Szasz,Andrew,1994.Eco-Populism:Toxic Waste and the Movement for Eco-Justice,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arrow,Sidney,1988.“National politics and collective action: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Vol.14,pp.421-440.

Taylor,Bron Raymond,ed.1995.Ecological Resistance Movements:The Global Emergence of Radical and Popular Environmentalism.New York: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Tierney,Kathleen,1999.“Toward a critical sociology of risk”,Sociological Forum,Vol.14,No.2,pp.215-242.

Van Dyke,Nella and Ronda Cress,2006.“Political opportunities and collective identity in Ohio’s gay and lesbian movement,1970 to 2000”,Sociological Perspectives,Vol.49,No.4,pp.503-526.

Varga,Mihai,2008.“How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strengthen the far right:Understanding the rise in far-right militancy in Russia”,Europe-Asia Studies,Vol.60,No.4,pp.561-579.

Vyner,Henry,1988.Invisible Trauma:The Psychosocial Effects of the Invisible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Lexington Books.

Walsh,Edward,RexWarland,D.Clayton Smith,1993.“Backyards,NIMBYs,and incinerator sitings:Implications for social movement theory”,Social Problems,Vol.40,No.1,pp.25-38.

Yun,Seongyi,1997.“Democratization in South Korea:Social movements and their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Asian Perspective,Vol.21,No.3,pp.14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