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8

神话与古史:中国现代学术的建构与认同图书

SSAPID:101-8170-0539-59
ISBN:978-7-5097-873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将上古区分为神话和信史,并加以科学性和实证性的研究,这是中国现代学术转型最重要的实践之一。“神话—古史”话语系统对立互补、缠绕共生的关系及发展过程是中国现代学术建构与认同中非常重要的面相,但遗憾的是,历来对中国现代学术史的研究大都关注史学、哲学、政治思想方面,忽略甚至遗忘了神话学。本书在重勘“神话”进入中国学术界过程的基础上,探寻“神话—古史”话语的呈现方式、研究方法及历史价值,挖掘其潜藏的思想性因子及可反思之处。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文明起源的神话学研究丛书
作 者: 谭佳
编 辑:高雁;黄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文学理论

 引言

 绪论

  第一节 作为学术话语的“神话—古史”

   一 理解上古的三种话语

    (一)信仰话语

    (二)信仰—实证话语

    (三)实证话语

   二 “神话—古史”的联袂互补

   三 神话与历史

    (一)从神话中找信史

    (二)神话就是历史

  第二节 神话学与中华文明探源研究

   一 基于“神话—古史”的中国考古学

    (一)从“神话—古史”到考古学

    (二)“神话—古史”对中国考古学的制约

   二 中华文明起源特性与神话学研究

    (一)“文明”的要素及中国文明特色

    (二)玉器时代与神话学研究的新空间

 第一章 文化渊源:“神话”的土壤和引进

  第一节 晚明与晚清的西学分类及启示

   一 “天”与“神”:晚明的西学认知关键

   二 晚清的延续与观念危机

  第二节 “神话”的偶现和最初引进

   一 “神话”的偶然出现

   二 “话”体影响及“神话”特征

   三 1897年:“神话”最早被引进

 第二章 建构方式:神话—古史的对立交织

  第一节 “神话—古史”范式的奠基者:章太炎

   一 章太炎的神话观念

   二 神话与古史的剥离

    (一)巫史与神话

    (二)“六经皆史”与排斥神话

   三 神话与语言问题

  第二节 神话与文明溯源:梁启超和蒋观云的范式开拓

   一 梁启超的神话观及诉求

    (一)梁氏的民族主义诉求

    (二)神话:文明勘定与古史溯源

    (三)“神话—古史”的对立与缠绕

   二 蒋观云的神话溯源路径

    (一)《中国人种考》:最早的神话学著作

    (二)蒋观云对“西来说”的挪用

  第三节 “神话—古史”的强化及影响:从夏曾佑到古史辨

   一 夏曾佑:“传疑之期”无信史

   二 中国与他者:文化错位与嫁接

    (一)对日本“文明史”“文学”的嫁接

    (二)以谢六逸为例

    (三)欧美神话学界的“遗留物”影响

   三 “神话—古史”的对立:古史辨

    (一)摧毁古史:顾颉刚的神话学路径

    (二)杨宽:比较视野中的“分化”论

    (三)童书业:彻底的“剥离”方式

 第三章 认同方式:中国神话学的现代性与民族主义

  第一节 中国神话的文化性及现代性纠偏——以鲁迅为讨论中心

   一 鲁迅的神话研究诉求

   二 超越文学:神话的文化性

   三 中国文化的神话性及现代性纠偏

    (一)反思物质性:为宗教和迷信辩护

    (二)有别于“中国神话”的“神话中国”

  第二节 神话研究与现代性诉求——以周作人为讨论中心

   一 从神话比较到文化反思

   二 作为最高人文追求的神话

    (一)优美的神话与迷信的神话

    (二)无功利的纯人文神话诉求

   三 在两种现代性之间的方案

  第三节 中国神话学建构中的民族主义

   一 现代民族主义的两种建构方式

   二 神话与民族起源/文明溯源

    (一)巴比伦说

    (二)印度说

    (三)环太平洋文化说

   三 神话与共同信仰:以闻一多的研究为例

    (一)神话:记述→信仰→团结

    (二)集体还是个人?——闻氏的“理论旅行”

   四 神话与民族精神建构:以茅盾的研究为例

    (一)视野参照与学术资源

    (二)文化修葺与神话再造

 第四章 “神话—古史”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第一节 近现代人文学术转型中的证据法嬗变

   一 嬗变的土壤:考据学的内在危机与外部冲撞

   二 嬗变的内在节奏:新史学与证据法创新

    (一)第一阶段:信仰危机与观念转型

    (二)第二阶段:古史反思与证据拓展

     1.西方科学主义的熏染

     2.整体性诉求中的多元观念

     3.经典的史料化与“二重证据”

     4. 整体观诉求:“二重证据法”的深化

    (三)第三阶段:从三重到四重证据

     1.第三重证据:人类学的视域及实践

     2.“物”之再反思与突破:第四重证据

  第二节 古史实证的材料拓展及其观念矛盾

   一 实证材料的拓展与整合

   二 “尊德性”与“道学问”:以王国维为讨论中心

    (一)上古的实证化处理

    (二)对“古”之精神寄托与向往

   三 疑古与尚古:顾颉刚的观念矛盾

    (一)疑古和毁史

    (二)尚古和“信”史

   四 在观念与现实诉求之中的“实证”

  第三节 神话学视域的合理性及其限度问题

   一 被运用或质疑的神话学资源

   二 神话学资源的意义及限度

    (一)神话学资源的意义:接近研究对象的文化语境

    (二)神话学资源的限度

   三 神话阐释的可靠性与可行性

    (一)以张光直的研究为例

    (二)以叶舒宪的研究为例

    (三)以王明珂的研究为例

 尾声

 后记

白寿彝:《中国史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编《考古学研究》(十),科学出版社,2012。

常乃德:《中华民族小史》,爱文书局,1928。

陈平原:《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适之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陈寅恪:《金明馆丛稿二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陈恒主编《历史与当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陈来:《陈来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陈赟:《困境中的中国现代性意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历史与当下》,上海三联书店,2005。

陈建宪:《神话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

陈连山:《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外文出版社,1999。

陈泳超:《尧舜传说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程憬:《中国古代神话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蔡尚思、方行编《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1。

常金仓:《二十世纪古史研究反思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丁山:《中国古代宗教与神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方东树:《汉学商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2008。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傅斯年全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0。

傅斯年:《史料论略及其他》,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冯天瑜:《上古神话纵横谈》,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葛兆光:《宅兹中国:重建有关“中国”的历史论述》,中华书局,2011。

顾潮:《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顾颉刚:《我与〈古史辨〉》,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顾颉刚主编《古史辨》(1-7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

顾颉刚、钟敬文编《孟姜女故事研究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顾颉刚:《走在历史的路上:顾颉刚自述》,(台北)远流出版社,1989。

顾颉刚编《当代中国史学》,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郭沫若全集》,科学出版社,1982。

郭双林、王续添编《中国近代史读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高亨、董治安:《上古神话》,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何刚德:《春明梦录·客座偶谈》,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何新:《诸神的起源——中国远古太阳神崇拜》,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

何兆武、陈啟能主编《当代西方史学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贺学君、樱井龙彦编《中日学者中国神话研究论著目录总汇》,名古屋大学国际开发研究科,1999。

胡适:《胡适自传》,黄山书社,1992。

胡万川:《真实与想象——神话传说探微》,(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黄宗智主编《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黄克武:《一个被放弃的选择:梁启超调适思想之研究》,新星出版社,2006。

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文集·社会与精神文化卷(1)》,科学出版社,2009。

康乐、彭明辉主编《史学方法与历史解释》,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

李孟符:《春冰室野乘》,上海世界书局,1922。

李欧梵:《现代性的追求》,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李培林:《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学勤、郭志坤:《中国古史寻证》,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

李泽厚:《己卯五说》,中国电影出版社,1999。

李天纲编校《弢园文新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林惠祥:《神话论》,商务印书馆,1933。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中华书局,1989。

雷海宗:《中国通史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茅盾《茅盾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江林昌主编《中国古代文明研究与学术史》,河北大学出版社,2006。

江湄:《创造“传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蒋智由:《中国人种考》,华通书局,1929。

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8。

凌纯声:《中国边疆民族与环太平洋文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

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民族出版社,2003。

刘起釪:《顾颉刚先生学述》,中华书局,1986。

刘锡诚:《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刘德重、张寅彭:《诗话概说》,安徽教育出版社,2009。

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

刘魁立:《神话新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7。

刘小枫:《现代性社会理论绪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陆思贤:《神话考古》,文物出版社,1995。

罗振玉:《罗振玉学术论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1998。

罗厚立:《从思想史角度看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

吕微:《神话何为——神圣叙事的传承与阐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林毓生:《中国传统的创造性转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茅盾:《中国神话研究初探》,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茅盾:《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

马勇编《章太炎讲演集》,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

马昌仪选编《中国神话学百年文论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梅新林:《仙话:神人之间的魔幻世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蒙文通:《古史甄微》,商务印书馆,1933。

牟宗三:《生命的学问》,(台北)三民书局,1970。

牟宗三:《心体与性体》,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闵杰:《近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录》,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钱理群:《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讲》,中华书局,2004。

钱穆:《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钱穆:《国史大纲》,商务印书馆,1996。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

潜明兹:《中国神话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潜明兹:《神话学的历程》,北方文艺出版社,1989。

裘锡圭:《中国出土古文献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祁连休,程蔷,吕微主编《中国民间文学史》,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饶宗颐:《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3。

阮元等:《十三经注疏》影印本,中华书局,1982。

舒新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陕西省文物局等编《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三秦出版社,2003。

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孙歌:《主体弥散的空间》,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

孙尚扬、〔比利时〕钟鸣旦:《一八四○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学苑出版社,2004。

孙广德:《政治神话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宋兆麟等:《中国原始社会史》,文物出版社,1983。

史宗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石元康:《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的转移?》,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谭佳:《断裂中的神圣重构——〈春秋〉的神话隐喻》,南方日报出版社,2010。

谭佳:《叙事的神话——晚明叙事的现代性话语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谭汝谦:《中国译日本书综合目录》,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0。

谭达先:《中国神话研究》,(台湾)商务印书馆,1990。

田兆元:《神话与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汤显祖等原辑,(明)袁宏道等评注,柯愈春编纂《说海》(第1册),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汤志钧:《章太炎政论选集》,中华书局,1977。

陶阳、牟钟秀:《中国创世神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童书业:《春秋史》,中华书局,2006。

童书业:《春秋左传研究》,中华书局,2006。

汪晖:《汪晖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汪晖:《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4。

王汎森:《执拗的低音——一些历史思考方式的反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王汎森:《章太炎的思想——兼论其对儒学思想的冲击》,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王汎森:《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的系谱》,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汉藏之间:一个华夏边缘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8。

王明珂:《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根基历史的文本与情境》,中华书局,2009。

王明珂:《游牧者的抉择:面对汉帝国的北亚游牧民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王明珂:《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文本与表征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实业有限公司,2015。

王小盾:《中国早期思想与符号研究——关于四神的起源及其体系形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王以欣:《神话与历史——古希腊英雄故事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商务印书馆,2006年。

王庆祥、萧立文校注《罗振玉王国维往来书信》,东方出版社,2000。

王宪昭:《中国各民族神话研究外文论著目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王孝廉:《中国的神话世界——各民族的创世神话及信仰》,(台湾)时报出版公司,1987。

王昕:《话本小说的历史与叙事》,中华书局,2002。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王学典、孙延杰:《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王钟麒:《本国史·新时代教科书》,新时代教育社,1927。

王尔敏:《中国近代思想史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青:《中国神话研究》,中华书局,2010。

吴天明:《中国神话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武世珍:《神话学论纲》,敦煌文艺出版社,1993。

尹荣方:《神话求原》,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卫聚贤:《古史研究》(第1辑),新月书店,1928。

卫聚贤:《古史研究》,(第2辑),商务印书馆,1934。

卫聚贤:《古史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温儒敏:《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万书元:《神话探幽》,东南大学出版社,1995。

闻一多:《闻一多全集》,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

夏晓虹辑《〈饮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夏晓虹:《晚清社会与文化》,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萧兵:《楚辞新探》,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

萧兵:《中国上古图饰的文化判读——建构饕餮的多面相》,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萧兵:《中国文化的精英——太阳英雄神话比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萧兵:《中庸的文化省察——一个字的思想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

萧兵:《神话学引论》,(台湾)文津出版社,2001。

刘岱总主编《中国文化新论·根源篇:永恒的巨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熊十力:《读经示要》,(台北)明文书局,1984。

谢维扬、房鑫编《王国维全集》,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谢六逸:《谢六逸文集》,商务印书馆,1995。

谢选骏:《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

玄珠等《神话三家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徐坚:《暗流:1949年之前安阳之外的中国考古学传统》,科学出版社,2012。

徐珂编撰《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

徐苹芳:《中国历史考古学论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徐苹芳、张光直:《中国文明的形成》,新世界出版社,2004。

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文物出版社,1985

徐一士:《一士类稿》,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许宏:《最早的中国》,科学出版社,2009。

许纪霖:《另一种启蒙》,花城出版社,1999。

杨利慧:《女娲的神话与信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杨利慧:《神话与神话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徐光启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台北)学生书局,1965。

杨向奎:《中国古代社会与古代思想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杨春时、俞兆平:《现代性与20世纪中国文学思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叶舒宪、彭兆荣、纳日碧力戈:《人类学关键词》,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叶舒宪主编《文化与文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叶舒宪:《文学与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叶舒宪:《高唐神女与维纳斯》,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老子与神话》,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诗经的文化阐释》,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英雄与太阳》,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中国神话哲学》,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庄子的文化解析》,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叶舒宪:《熊图腾:中华祖先神话探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叶舒宪:《神话意象》,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

叶舒宪:《现代性危机与文化寻根》,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

叶舒宪、唐启翠编《儒家神话》,南方日报出版社,2011。

叶舒宪:《金枝玉叶——比较神话学的中国视角》,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叶舒宪:《图说中华文明发生史》,南方日报出版社,2015。

叶舒宪:《中华文明探源的神话学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易华:《夷夏先后说》,民族出版社,2012。

余英时:《现代危机与思想人物》,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余英时:《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余英时:《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俞伟超:《古史的考古学探索》,文物出版社,2002。

袁清舫、晏海澜编《西学三通》,上海文盛堂,1902。

袁珂:《中国神话资料萃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

袁珂:《山海经校注》,巴蜀书社,1993。

袁珂:《中国神话史》,华夏出版社,1994。

袁珂:《中国神话传说:从盘古到秦始皇》,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出版社,2007。

苑利编《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经典·神话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扎拉嘎:《展开4000年前折叠的历史——共工传说与良渚文化平行关系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张大东:《中华民族发展史大纲》,文化供应社,1942。

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张光直主编《李济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光直:《中国考古学论文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张光直:《古代中国考古学》,印群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张光直:《青铜挥麈》,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张宏彦:《中国史前考古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11。

张辉:《审美现代性批判》,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张京华:《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厦门大学出版社,2009。

张忠培:《中国考古学:走向与推进文明的历程》,紫禁城出版社,2004。

张文杰编《历史的话语: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臧振华主编《中国考古学与历史学之整合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7。

章炳麟著、徐复注《訄书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考古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钟阿城:《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中华书局,2014。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朱维铮主编《周予同经学史论著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朱崇才:《词话史》,中华书局,2006。

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

朱狄:《信仰时代的文明——中西文化的趋同与差异》,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

钟叔河编订《周作人散文全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郑大华整理《胡适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美〕阿兰·邓迪斯编《西方神话学读本》,朝戈金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英〕埃里·凯杜里:《民族主义》,张明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埃里克·霍布斯鲍姆:《民族与民族主义》,李金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爱德华·希尔斯:《论传统》,傅铿、吕乐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论文化守成主义》,贵州人民出版社,1991。

〔日〕安万侣:《古事记》,周作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文化》,加地伸行等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

〔日〕白川静:《金文的世界:殷周社会史》,温天河、蔡哲茂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0。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民俗》,何乃英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日〕白川静:《中国古代文化》,加地伸行、范月娇译,(台北)文津出版社,1983。

〔日〕白川静:《中国神话》,王孝廉译,(台北)长安出版社,1983年。

〔加〕布鲁斯·G.崔格尔:《理解早期文明:比较研究》,徐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日〕大林太良:《神话学人门》,林相泰、贾福水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8。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

〔美〕戴维·林德伯格:《西方科学的起源》,王珺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德〕恩斯特·卡西尔:《符号·神话·文化》,李小兵译,东方出版社,1988。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

〔德〕恩斯特·卡西尔:《神话思维》,黄龙保、周振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英〕菲奥纳·鲍伊:《宗教人类学导论》,金泽、何其敏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张沛译,世界知识出版界,1993。

〔英〕格林·丹尼尔:《考古学一百五十年》,黄其煦译,文物出版社,2009。

〔日〕沟口雄三:《日本人视野中的中国学》,李苏平、龚颖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日〕沟口雄三:《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演变》,索介然、龚颖译,中华书局,1997。

〔美〕郭颖颐:《中国现代思想中的唯科学主义1900—1950》,雷颐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9。

〔美〕格里德:《胡适与中国的文艺复兴——中国革命中的自由主义(1917-1937)》,鲁奇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美〕赫伯特·芬格莱特:《孔子:即凡而圣》,彭国翔、张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美〕亨利·富兰克弗特《王权与神祗》,郭子林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英〕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中国社会出版社,1986。

〔美〕塞·诺·克雷默编《世界古代神话》,魏庆征译,华夏出版社,1989。

〔德〕卡尔·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雷颐、罗检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林同奇译,中华书局,2000。

〔英〕乔治·弗兰克:《心灵考古》,褚振飞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英〕拉德克利夫·布朗:《安达曼岛人》,梁粤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美〕林乐知:《中西关系略论》,上海格致书室,1892。

〔英〕罗伯特·A. 西格尔:《神话理论》,刘象愚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英〕杰西卡·罗森:《祖先与永恒》,邓菲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意〕利玛窦:《利玛窦全集》,(台北)光启出版社、辅仁出版社,1986。

〔意〕利玛窦:《天主实义今注》,〔法〕梅谦立注,谭杰校勘,商务印书馆,2014。

〔美〕刘禾:《跨语际实践——文学,民族文化与被译介的现代性(中国,1900-1937)》,宋伟杰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容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现代主义、先锋派、颓废、媚俗艺术、后现代主义》,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2。

〔英〕马林诺夫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美〕麦克洛斯基:《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英〕麦克斯·缪勒:《比较神话学》,金泽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法〕马伯乐:《书经中的神话》,冯沅君译,商务印书馆,1939。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与世俗》,王建光译,华夏出版社,2002。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神圣的存在》,晏可佳、姚蓓琴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宗教思想史》,晏可佳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瑜伽》,武锡申译,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

〔罗马尼亚〕米尔恰·伊利亚德:《宇宙与历史——永恒回归的神话》,杨儒宾译,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

〔意〕马利亚苏塞·达瓦马尼:《宗教现象学》,高秉江译,人民出版社,2006。

〔法〕让-皮埃尔·韦尔南:《神话与政治之间》,余中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美〕浦嘉珉:《中国与达尔文》,钟永强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英〕皮特.J.鲍勒:《进化思想史》,田洺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英〕史密斯·安东尼:《民族主义:理论、意识形态、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日〕上山安敏:《神话与理性: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的知识界》,孙传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英〕特里·伊格尔顿:《后现代主义的幻象》,华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

〔美〕唐纳德·R.凯利:《多面的历史:从希罗多德到赫尔德的历史探询》,陈桓、宋立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日〕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中华书局,2006。

〔英〕约翰·伯雷:《进步的观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美〕巫鸿:《武梁祠——中国古代画像艺术的思想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美〕汪荣祖:《史通传说——中西史学之比较》,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

〔美〕詹腓力:《审判达尔文》,钱锟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施密特:《启蒙与现代性——18世纪与20世纪的对话》,徐向东、卢华萍译,世纪出版集团,2005。

〔美〕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美〕张灏:《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于意义》,,高力克、王跃译,新星出版社,2006。

Armstrong,Karen. A Short History of Myth. Edinburgh:Canongate Books Ltd,2005.

Bellwood,Peter. First Farmers: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al Societies. Malden(MA):Blackwell,2005.

Carolyne Larrington,The Feminist Companion to Mythology,London:Pandora Press,1992.

Day,John V. Indo-European Origins:The Anthropological Evidence. Washington D.C.:The 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Man,2001.

Flood,Christtopher. Myth and Ideology,in Kevin,Schilbrack ed.,Thinking Through Myth.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2.

Golan,Ariel. Prehistoric Religion:Mythology·Symbolism. Jerusalem,2003.

Johannes Fabian,Time and the Other:How Anthropology Makes Its Object,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83.

Joseph Mali,Mythistory:The Making of a Modern Historiography. The Univercity of Chicago Press,2003.

Lacouperie,T. De,Western Origin of the Early Chinese Civilization from 2300B.C.to 200A.D. Osanabrück:,Otto Zeller,1966.

Lincoln,Bruce. Theorizing Myth:Narrative,Ideology,and Scholarship,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9.

Liverani,Mario. Myth and Politics in Ancient Near Eastern Historiography. London:Equinox Press,2007.

Margaret T. Hodgen,Early Anthropology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Philade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64.

Michael A. Cremo,Richard L. Thompson. Forbidden Archeology:The Hidden History of the Human Race,Bhaktivedanta Book Publishing,1998.

Mithen,B. The Prehistory of the Mind:The Cognitive Origins of Art,Religion and Science. London:Thames and Hudson,1997.

Mithen,Steven. After the Ice—A Global Human History 20000-5000 BC.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6.

Michael Loewe,Edward L. Shaughnessy.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Ancient China:From the Origins of Civilization to 221 B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9.

Schrempp,Gregory and William Hansen,eds. MythA New Symposium. Bloomington & Indianapolis:Indiana University Press,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