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7

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No3图书

同皮书系列

SSAPID:101-8159-2703-17
ISBN:7-80190-410-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总体上研究了“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目标与体制、政策保障等一系列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并提出了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财经蓝皮书
编 辑:张大伟;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相关链接

 作者名单

 总报告

  “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

   一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一)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1.促进生产和消费协调发展

     2.促进改善投资和消费比例

     3.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4.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二)是扩大就业的主要行业

    (三)能显著提升我国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服务业比重偏低,发展滞后

     1.服务业供给不能满足需求

     2.服务业比重明显偏低

    (二)服务业发展滞后的影响因素

     1.改革滞后的影响

     2.就业压力和企业体制抑制服务专业化

     3.产业性质定位的影响

     4.低消费率的影响

     5.开放程度较低

     6.观念和政策的影响

    (三)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

     1.内部结构的变化基本符合规律

     2.行业间就业弹性差异明显

   三 “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目标、指导思想及主要指标预测

    (一)总体目标和增长速度

    (二)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从产业导向转向功能导向

     1.促进服务业充分发挥吸纳就业的功能

     2.服务业要促进新发展观的实现

     3.服务业资源配置要以市场导向为主

     4.区别对待市场化服务和公共服务

     5.利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三)加快增长的有利环境

     1.需求方面的有利因素

     2.供给方面的因素

    (四)2010年服务业发展的预测模型及其结果

     1.模型设计

     2.主要因素测算

     3.预测结果

   四 加快服务业发展的体制与政策措施

    1.制定宏观政策和结构政策时,要将促进服务业发展摆在重要地位

    2.千方百计鼓励服务业增加就业能力

    3.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性服务行业的改革

    4.加快推进国有服务企业的改革改组

    5.加快服务业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制定和完善

    6.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

    7.支付改革成本,加速改革进程

    8.加强监管,促进服务业健康发展

    9.加强服务业发展基础条件的建设与完善

    10.保障和加强基础公共服务供给

    11.加大科技投入,保障作为公共品的技术供给

   五 若干服务行业增长前景预测

    (一)影响不同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1.基本思路和方法

     2.几点初步结论

    (二)金融服务业

     1.有利于加快发展的因素

     2.增长、比重及结构变化

     3.完善体制和政策保障

    (三)流通服务业

     1.速度、结构、规模和就业预测

     2.促进发展的若干战略思路和政策措施

    (四)房地产服务业

     1.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

     2.增长速度和比重预测

     3.制定和完善政策措施

    (五)旅游服务业

     1.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

     2.增长与就业目标

     3.建设旅游强国的目标及几项措施

    (六)信息服务业

     1.电信运营业

     2.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

     3.信息技术服务业

     4.互联网和增值业务服务业

    (七)科教文卫服务业

     1.发展面临的有利环境

     2.重点发展领域

     3.体制政策保证

 主要行业报告

  “十一五”期间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

   一 近年来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其原因

   二 “十一五”期间影响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变动趋势

    1.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经济政策调整对金融服务业的影响依然显著

    2.城市化进程加速,城镇规模扩大,为金融服务创造更大的需求空间

    3.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完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将迅速增加

    4.金融体制改革深化对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5.金融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对金融服务业发展将产生双重影响

    6.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影响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三 金融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以美国为例*

   四 “十一五”期间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战略

    1.银行业的发展战略

    2.证券业的发展战略

    3.保险业的发展战略

   五 “十一五”期间中国金融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六 “十一五”期间促进中国金融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选择

    1.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坚持稳定的金融政策

    2.建立健全金融服务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

    3.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种金融风险

    4.继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制

    5.逐步消除体制性障碍,强化竞争意识

    6.注重金融服务业的均衡协调发展

    7.大力培养金融人才,建立科学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8.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制,较好满足农村金融服务需求

  “十一五”期间中国住宅与房地产业的发展

   一 房地产(服务)业发展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房地产(服务)业发展基本状况

    (二)房地产(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二 “十一五”期间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探讨

    (一)住宅与房地产业“十五”计划执行情况

     1.房地产投资与住宅建设高速发展

     2.城乡居民居住水平进一步大幅度提高

     3.新的住房体制运行良好,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适应

    (二)“十一五”期间影响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

     2.“十一五”期间影响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的新因素

    (三)“十一五”期间住宅建设与房地产业发展的目标和措施

     1.“十一五”期间住宅与房地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目标

     2.为实现计划目标应采取的政策措施

  “十一五”期间中国流通产业发展的趋势预测、规划思路和政策要点

   一 本报告中“流通产业”所涉及的范围与口径

   二 关于中国流通产业以往发展规划的简要评述

   三 “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增长速度、结构变化、产业规模和就业规模趋势分析

    1.流通产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2.“十五”期末会达到何种状况(结合国际比较)

     3.“十一五”期间流通产业发展预测

   四 编制“十一五”中国流通产业发展规划的战略思路

    1.“十一五”发展规划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流通产业

    2.“十一五”规划要突出强调“第三个转变”

    3.“十一五”规划要注重“两个兼顾”

   五 编制“十一五”流通产业规划的部分政策性要点

    1.进一步完善流通产业的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

    2.进一步打破内外贸分割的局面

    3.关注国际市场动态和国际巨头动向

    4.发展民间流通产业协会组织,提高流通产业的自组织程度

    5.注重农村现代商业网点建设

    6.深度开拓农村市场,切实唤醒农民创建自己的商业购销组织

    7.细化流通产业政策,加快流通产业立法,优化流通产业结构,积极培育有竞争实力的现代流通产业集团,同时促进中小企业的创新与繁荣

    8.指导各个地区科学制订覆盖全社会的流通产业发展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

    9.要注重促成原内外贸企业的合资合作

  “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行业的改革与发展

   一 “九五”与“十五”期间对外贸易行业发展的总体状况

    (一)宏观经济背景

     1.国民经济稳定增长

     2.加入世贸组织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助推作用明显

     3.全球贸易继续增长,世界经济进入稳定增长通道

    (二)“十五”期间我国外贸行业的基本状况

     1.外贸行业的市场化格局初步形成

     2.对外贸易的变化

   二 “十五”后半期及“十一五”期间对外贸易行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一)登记制下的主体效率

     1.登记制取代审批制

     2.对外贸易行业迅速扩张的可能性

     3.政府指导与服务的领域

    (二)对外依存度与行业的主体支撑力

    (三)发展我国对外贸易行业的总体建议

     1.继续深化外贸体制改革

     2.发挥政府的服务作用

     3.加强法规建设,完善和构建良好的行业运行环境

  “十一五”期间中国信息服务业发展战略

   一 “信息服务业”的界定

    1.电信运营业

    2.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

    3.信息技术服务业

    4.互联网及增值业务服务业

   二 “十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信运营业

     1.发展状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

     1.发展状况

     2.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信息技术服务业

    (四)互联网及增值业务服务业

   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预期目标

    (一)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1.将“信息服务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通盘考虑

     2.从全局的角度出发确定重点领域、制定相关政策

     3.通过有效的市场监管和宏观调控,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促进“信息服务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4.为国家经济振兴和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贡献力量

    (二)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预期目标

     1.电信运营业

     2.软件和系统集成服务业

     3.信息技术服务业

     4.互联网和增值业务服务业

   四 “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体制政策保证

    (一)重点发展领域

     1.电信运营业

     2.软件及系统集成服务业

     3.信息技术服务业

     4.互联网及增值业务服务业

    (二)体制政策保证

     1.对于产业的总体来讲

     2.对于具体的领域来讲

  “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与政策建议

   一 “九五”、“十五”前期我国旅游业的简要回顾

    (一)旅游业全面快速发展

     1.旅游市场全面发展

     2.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增强

     3.旅游业已经形成了巨大的产业规模

     4.旅游产业进一步完善

    (二)不可忽视的问题

   二 “十一五”期间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有利形势

    (二)新形势下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三 “十一五”期间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目标

    (一)旅游收入目标

    (二)旅游市场目标

    (三)其他

    (四)建设旅游强国目标

   四 促进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三大市场开发重点导向

    (二)改革旅游管理体制,加快旅游立法工作

    (三)用带薪假代替“黄金周”

    (四)重视区域旅游均衡发展和重点旅游区联合

    (五)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的治理

    (六)建立完善的旅游统计指标体系

   附件1 关于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的建议

    一 不平衡发展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二 我国国际旅游业已经沦为花汇产业,且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 我国出境旅游超前发展的经济分析*

    四 减缓出境旅游过快增长的难题

    五 如何看待我国国际旅游业逆差的过快增长

    六 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的建议

    七 征收出境旅游消费税的可行性和意义

   附件2 关于向有组织接待旅游者发放《旅游服务标准》的建议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解决上述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三 《旅游服务标准》的内容

    四 《标准》的实施管理办法

    五 实施此办法的好处

  “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国餐饮业的对策研究

   一 当前我国餐饮业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2004年上半年餐饮市场的主要特点

     1.春节等节假日市场对餐饮业的拉动作用较强

     2.禽流感对餐饮业造成一定影响

     3.旅游市场对餐饮业的拉动作用有所减弱

     4.消费理性化、经营特色化和市场细分化的特点增强

     5.集团合并重组的趋势加强,企业改制的步伐加快

    (二)“十五”期间我国餐饮业发展的背景

     1.餐饮业的重要性日渐显现

     2.餐饮业的国际化趋势是经济全球化的一项新内容

     3.餐饮业竞争的信息比较优势日益突出

     4.我国餐饮业已取得显著成效

    (三)餐饮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行业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2.企业制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3.餐饮业的科技水平不高,劳动生产率较低

     4.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5.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产业竞争力不强

     6.行业的保障措施不到位

   二 “十一五”期间发展餐饮业的重要战略意义

    (一)发展餐饮业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二)发展餐饮业是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

    (三)发展餐饮业有利于扩大社会就业

    (四)发展餐饮业可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五)发展餐饮业有助于扩大内需、拉动市场潜在消费

    (六)发展餐饮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三 “十一五”期间我国餐饮业的变化预测

    (一)饮食消费更趋文明

    (二)行业的现代化将不断推进

    (三)企业改革进一步深化

    (四)从业人员综合素质继续提高

    (五)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

    (六)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更加突出

   四 发展餐饮业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继续提高认识,积极扶持餐饮业的发展

    (二)必须引导餐饮业加快创新步伐

    (三)必须为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要高度重视餐饮业对未来的影响

    (五)发展餐饮业仍需理性

   五 “十一五”期间加快餐饮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深化改革,推进餐饮产业化

    (二)以市场为导向,提高餐饮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以加强交流为纽带,促进餐饮产品的借鉴和融合

    (四)实行科学管理,优化企业组织结构

    (五)调整餐饮业结构,实现规模效益

    (六)弘扬传统文化,实施名牌战略

    (七)融入国际资本,实施全球化战略

    (八)政府扶持、协会推进,实现政府对餐饮业的宏观调控

    (九)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实现餐饮业上台阶

    (十)科教先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技教育文化卫生服务业发展战略

   一 “十五”期间中国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概况

    (一)“十五”中前期科教文卫服务业的发展概况

     1.科教文卫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不断上升,就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2.科教文卫服务业总量投入保持增长,结构调整有待改善

    (二)“十五”后期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 “十一五”期间影响中国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科教文卫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对科教文卫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三)科教文卫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的影响

    (四)消费需求增长与结构升级对科教文卫服务业的直接影响

   三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战略

    (一)明确战略目标

    (二)突出战略重点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科教文卫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 “十一五”期间中国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科技服务业

     1.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国家创新能力

     2.促进高技术产业化,发挥高技术产业在产业升级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

    (二)教育服务业

     1.重视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

     2.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

    (三)文化服务业

     1.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促进文化产业的重组

     2.促进现代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培育新的文化增长点

    (四)卫生服务业

     1.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预防控制机制和应急处理机制

     2.提高公共卫生服务的水平和效率

     3.缩小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差距

   五 “十一五”期间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政策保证

    (一)深化科教文卫体制改革,为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二)加大国家财政对科教文卫的投入,明确财政支持方向

    (三)利用政府采购支持和规范科教文卫服务业发展

    (四)注重发挥税收政策的调节和激励作用

 专题报告

  “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研究

   一 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现状与竞争力综合评价

    (一)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整体发展水平与发展瓶颈

    (二)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竞争力综合评价

   二 “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省市服务业发展前景预测

    (一)考察城市的选择

    (二)考察变量的选择

    (三)预测模型的选择

     1.天津服务业增长速度回归模型

     2.上海服务业增加值比例回归模型

     3.山东服务业就业比例回归模型

    (四)结果分析

     1.服务业的增加值情况

     2.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情况

     3.服务业的就业比例情况

   三 “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一)“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

    (二)“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战略思路

     1.改变观念,正确认识发展服务业与国际化制造业的关系

     2.结合实际,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城市化进程

     3.大胆探索,推进服务领域的产业化

     4.改组改造传统服务业,整体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5.扩大服务业的对外开放,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

     6.构建现代服务业市场区域合作与战略协同体系

   四 “十一五”期间东部沿海省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东部沿海地区服务业发展的行业政策重点

    (二)东部沿海地区三大城市群服务业特色定位

     1.珠三角都市经济圈:制度竞争力最高

     2.长三角都市经济圈:区位竞争力最高

     3.京津唐都市经济圈:聚集竞争力最高

  “十一五”期间中国发展服务业的价格政策

   一 “十五”时期中国服务业价格改革的总体判断

    (一)“十五”期间服务业价格改革情况

     1.探索服务价格形成机制的转换

     2.完善政府定价形成机制,规范政府定价行为

     3.逐步理顺政府定价的服务价格水平

     4.建立和完善服务价格的管理制度,加强了法制建设,规范服务价格秩序

    (二)服务价格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作用

    (三)服务业价格中存在的问题

     1.价格形成机制不科学、不合理

     2.价格管理制度方面的问题

     3.价格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十一五”期间服务价格改革的任务与要求

    (一)要求

    (二)服务价格水平

    (三)服务价格的作用

   三 “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价格政策

    (一)“十一五”期间发展服务业的价格政策

     1.政策目标

     2.扶持重点

     3.建立和完善公益服务价格补偿机制

    (二)深化服务价格改革:任务与重点

     1.建立和完善服务价格模式

     2.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

     3.对政府定价的服务业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制度和成本约束机制,以确保定价的科学、透明和合理

     4.理顺服务价格关系

     5.建立和完善服务价格监管的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立法、司法、行政、舆论等多方面的监督制衡机制

   四 发挥服务价格作用的相关对策思路

  中国服务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现状、问题与改革思路

   一 我国服务业财税政策的现状

    1.建立了涵盖整个服务领域的复合税制体系,初步形成了以营业税和所得税为主体的服务业税收制度框架

    2.确立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专项财税政策

    3.在财政支出政策上,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

    4.涉及服务业的税种逐渐成为地方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我国服务业财税政策存在的问题

    1.财政预算变化较大,影响了纳税人对宏观税负的准确预期

    2.财税政策调整过于频繁,影响了服务业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行为

    3.地方税体系日渐萎缩,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促进服务业发展的积极性

    4.中央与地方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财政缺口较大,缺乏发展公共服务业的支撑力

    5.税收制度某些自身的缺陷,妨碍了服务业的公平竞争和规范有序发展

    6.服务业的财税政策散见于各相关税种的补充规定,政策取向缺乏系统性的梳理与归纳

    7.财税政策对高端服务产业的倾斜力度不够,削弱了我国新兴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8.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对西部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

   三 完善我国服务业财税政策的若干建议

    1.打造“阳光财政”,提高财税政策的透明度,改善微观经济个体的政策预期

    2.财政投资适当向服务业倾斜并引导其他社会资本投向服务业

    3.以“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严征管”的基本思路为主线,打造我国服务业的税收政策体系

    4.顺应加入WTO后的形势变化,运用财税政策促进高端服务业发展,实现我国服务业的结构转换

    5.鼓励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地制定地方性财税政策

    6.实行财税扶持政策,改革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收益分配方式,促进科技事业迅速发展

    7.合理划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公共服务职权和责任

    8.规范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服务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9.整顿规范公共服务收费问题

    10.积极规范和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拓展服务类政府采购的规模和范围

    11.优化财政性教育支出结构,支持职业教育发展,为服务业打造合格人才

 计量分析报告

  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中国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前景

   一 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理论回顾

   二 决定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因素分析

    (一)考察变量

    (二)控制变量

   三 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收入组别的考察*

   四 对我国服务业发展的预测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分析

   一 中国:服务业与城市

    1.城市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2.中国服务业主要集中在地级以上城市里发展

   二 中国城市服务业发展的分析方法说明

    1.需求因素

    2.供给因素

    3.供求因素

   三 城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四 根据人均收入对城市服务业比重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人均GDP2000美元以上的城市

    2.人均GDP1000~2000美元之间的城市

    3.人均GDP1000美元以下的城市

   五 根据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对影响城市服务业的因素进行分析

    1.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30%以下的城市

    2.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30%~40%之间的城市

    3.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40%~50%之间的城市

    4.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在50%以上的城市

   六 服务业规模的影响因素分析

   七 服务业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八 服务业比重增长的影响因素分析

   九 结论、预测与政策建议

    1.总体结论、预测与建议

    2.分类结论、预测与建议

  中国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已有的研究回顾及本文的研究思路

   二 基本模型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说明*

   三 分析结果

    (一)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的相对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

    (二)服务业内部各个行业占GDP比重的影响因素分析

    (三)几点结论

  我国地区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一 文献回顾

   二 对我国2002年数据的分析

   三 动态模型的样本与设定

   四 估计结果

   五 结论

 附录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促进服务业发展

   一 世界服务业发展的一般轨迹

   二 服务业比重不断增长的原因

    1.经济发展与服务业增长

    2.信息化与服务业增长

    3.生产者服务的发展

    4.服务业价格水平的影响

   三 完善市场经济制度是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1.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制度

    2.政府管制及其改革

    3.近年来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四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服务业发展

 编委会组成人员

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十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规划》,2001。

调研组:《金融需求与供给互动研究》,《金融研究》2003年第6期。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三次产业划分规定〉的通知》,2003。

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调查制度(1994)》,199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1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潜在产出与产出缺口的估算》,《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

何德旭、王朝阳:《金融服务业:国际比较与中国的实践》,《中国经济运行与政策报告No.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胡关金等:《测算中国证券业对GDP的贡献》,《证券业》2001年第3期。

课题组:《我国金融服务业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国家统计局网站。

栾存存:《我国保险业增长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马凯:《科学的发展观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求是》2004年第8期。

唐双宁:《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的战略选择》,《中国金融》2003年第24期。

田力、胡改导、王东方:《中国农村金融融量问题研究》,《金融研究》2004年第3期。

吴定富:《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保险业》,《保险研究》2004年第3期。

许宪春:《GDP核算中金融媒介服务的处理方法》,《统计与信息论坛》2002年第4期。

许宪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宋则:《新世纪新主题:流通现代化》,第三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论坛”论文。

唐纳德·J.鲍尔索克斯、戴维·J.克劳斯:《物流管理——供应链过程的一体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年鉴2003》,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

南开大学现代物流研究中心:《中国现代物流发展报告2002年》,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孙朝苑:《2002年中美第三方物流发展态势比较》,《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14期。

王佐:《物流成本到底怎么算》,《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年第4期。

Martin Christopher. 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Strategies for Reducing Costs and Improving Services. Financial Times/ Pitman Publishing. 1994.

Mentzer,John T.,and John Firman.. Logistics Control Systems in the 21st Century.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vol.15,no.1(1994).

郭冬乐、宋则:《中国商业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姜玉山、朱孔来:《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统计方法》2002年第1期。

方宽:《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的沿革及与国际标准的比较》,《统计方法》2002年第7期。

中国商业联合会信息部、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中国零售商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国零售业白皮书(2002)》。

国家经贸委市场流通局:《中国连锁经营现状、问题和趋势研究》、《中国连锁经营年鉴(1999~2000)》、《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1)》、《中国连锁经营年鉴(2002)》,中国商业出版社。

《中国统计年鉴》(2002)(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商业联合会、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全国大型零售企业和消费品市场2001年度监测报告》。

J.卡布尔:《产业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2000。

杨蕙馨:《企业的进入退出与产业组织政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徐从才:《现代商品流通转型与发展》,人民出版社,2000。

江小涓等:《体制转轨中的增长、绩效与产业组织变化——对中国若干行业的实证研究》,上海三联书店,1999。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62。

〔日〕林周二:《流通革命:产品、路径及消费者》,华夏出版社,2000。

路易斯·普特曼、兰德尔·克罗茨纳:《企业的经济性质》,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许英杰:《流通经营未来》,(台北)书华出版事业有限公司,1997。

〔美〕马歇尔·C.霍华德:《美国反托拉斯法与贸易法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张旭宏:《改善流通环境加速资本周转提高流通效益》,国家计委《经贸情况与研究》2002年2月9日。

方虹:《中国流通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与政策选择》,《财贸经济》2002年第3期。

张弘:《立足中国国情加快流通创新》,《财贸经济》2002年第4期。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历年《通信业发展统计公报》,www.mii.gov.cn.

信息产业部:《2002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2003年通信行业运行状况分析》,《人民邮电报》2004年2月20日。

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中国信息产业“十五”发展规划》,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历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www.cnnic.com.cn.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辛勇飞:《国内电信企业的差距在哪里?》,《人民邮电报》2004年3月3日。

江小涓:《财经蓝皮书No.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邹家坛:《信息产业“十五”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回顾分析》,《邮电规划》2004年第1期。

中国信息年鉴编辑部:《中国信息年鉴2003》,2003。

国家旅游局各年《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各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各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戴学锋:《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的设想》,《中国财政》2004年第8期。

杜江等:《中国出境旅游变动趋势分析》,《旅游学刊》2002第3期。

金镇坤:《中韩旅游宏观管理体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

中国烹饪协会:《五一黄金周餐饮市场出现新气象》,《餐饮世界》2004年第11期。

观察员:《“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对策研究》,《领导决策信息》2004年9月。

杨铭铎:《餐饮业发展的目标、趋势与重点》,《商业时代》2003年第11期。

邢颖:《餐饮经济学导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钱明:《上海餐饮业:回顾与前瞻》,《中外饭店》2003年第4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我国餐饮业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例逐年递增》,商务部网站2004年7月20日。

欧新黔:《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吕薇、李志军、马名杰:《政府对产业技术研究开发的资助与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高技术产业司:《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报告2000——“十五”重大问题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杨之刚:《公共财政学:理论与实践》,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OECD: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1997.

WHO:《2000年世界卫生报告》,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财政年鉴(2002)》,中国财政杂志社,2002。

《中国统计年鉴(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2002年中国通信统计年度报告》。

《公共财政在产业技术进步中的作用》,《经济活页文选》,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李江帆、曾国军:《中国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升级趋势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3期。

杨德广、张兴:《论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高教文摘》2000年第11期。

刘军:《21世纪产业化调整中税收政策取向》,《财政研究》2001年第8期。

黄国胜:《美国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启示》,《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2期。

朱耀华:《优化服务业结构加快服务业发展》,《调查研究》2003年第4期。

王靖:《上海服务业的大格局》,《上海综合经济》2003年第2期。

黄敏:《研究发展高新技术知识服务业》,《科技与经济》2003年第1期。

段杰、阎小培:《粤港生产性服务业合作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6期。

叶先宝:《沿海城市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沿海经济》1998年第2期。

张素珍、徐江林:《论我国服务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4期。

吴士元:《我国省级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统计观察》2003年第5期。

李江帆:《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服务价格模式》,《学术月刊》1996年第5期。

邓于君:《当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呈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国家发改委、中国价格协会课题组:《中国价格改革的进程、举措和主要成效》2003年6月16日打印稿。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3。

哈维·罗森:《财政学》(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金人庆:《关于200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经济日报》2004年3月15日。

项怀诚:《国家财政在10年改革中与时俱进》,在“中国财税论坛2003”上的讲话,2003年11月15日。

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基本法规》(2001年版),中国税务出版社,2001。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北京市税收优惠政策汇编》,内部资料,2002。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结构转换和加快增长的潜力》,载《财经蓝皮书№.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高培勇、马蔡琛:《政府与公共服务:顺应公共管理变革的时代潮流》,载《财经蓝皮书№.2: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夏杰长:《经济发展与财税政策》,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夏杰长:《大力发展服务业是解决“增长型失业”的有效途径》,《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1期。

马蔡琛:《免除经济性重复征税的主要方式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马蔡琛:《我国证券市场税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上海会计》2000年第9期。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杨瑞龙:《我国制度变迁方式转换的三阶段论》,《经济研究》1998年第1期。

邓海云:《现代服务业:展现市场魅力》,《光明日报》2003年1月27日。

易杳:《中国服务业:淘不尽的金矿》,《瞭望新闻周刊》2002年第32期。

许江萍等:《我国新兴服务业发展政策研究》,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迟福林:《改革行政审批制度 建设服务型政府》,《经济日报》2004年1月5日。

段华治等:《公共服务收费问题初探》,《乡镇经济》2002年第9期。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M. A. 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acmillan & Co. Ltd,1951.

Hollis B. Chenery etc.:Development Patterns:Among Countries and Over Time,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Vol.L,Nov.1968.

Daniel Bell:The Coming of Post-industrial Society;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Ltd,1974.

Fuchs,V.R.,The Service Economy,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1968.

Baumol,William J.,Macroeconomics of Unbalanced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1967.

许宪春:《中国未来经济增长及其国际经济地位展望》,《经济研究》2002第3期。

李京文:《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预测与分析(2000~2050年)》,载张卓元主编《21世纪中国经济问题专家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许宪春:《90年代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分析》,《管理世界》2000年第6期。

侯永志、陈波:《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国研网,2001。

李善同、陈波:《世界服务业发展趋势》,《经济研究参考》2002年第11期。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结构转换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3、2002、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国家统计局:1991~2001统计数据,来自于:www.stat.gov.cn.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李冠霖:《第三产业投入产出分析》,中国物价出版社,2002。

Nanno Mulder(2002),Economic Performance in the Americas.

M.Sirat etc.:Production Services in Cities of the Asia Pacific Economic Region,Edward Elgar,2002.

Thij ten Raa and Ronald Schettkat:The Growth of Service Industries,Edward Elgar,2001.

许核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及其存在的问题研究》,《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许宪春、李文政:《中国房地产业核算的体系亟待改革》,《工作研究》1999年第3期。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与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李勇坚:《2004~2015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定量分析:收入差距与GDP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工作论文。

陈宝敏、张蕴如:《南京新兴服务业发展实证分析》,《软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何金耿:《第三产业发展与江苏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江苏经济探讨》1999年第11期。

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

魏作磊:《第三产业发展对广东就业促进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文荟》2003年第5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3),中国统计出版社。

黄少军:《服务业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李善同、华而诚:《21世纪初的中国服务业》,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黄维兵:《现代服务经济理论与中国服务业发展》,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维克托·R.富克斯:《服务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7。

〔加〕赫伯特·G.格鲁伯、迈克尔·A.沃克:《服务业的增长原因与影响》,上海三联书店,199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1992年年6月16日。

《中国将采取五项措施推进服务业发展》,《中国第三产业》2004年第7期。

欧国立:《美国铁路产业管制的产生与变迁》,《产业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