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前景、战略与政策》,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城镇化战略选择政策研究》,201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课题组:《“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中国城镇化建设读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李铁、乔润令:《城镇化改革的地方实践》,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李铁:《城镇化是一次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发展出版社,2013。
李从军主编《中国新城镇化战略》,新华出版社,2013。
李从军主编《迁徙风暴——城镇化建设启示录》,新华出版社,2013。
张宝秀等主编《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北京卷(2012~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主编《人的城镇化——40余位经济学家把脉新型城镇化》,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
吴季松:《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路线图和时间表——百国城镇化实地考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3。
王国平:《中国城市化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2013。
顾朝林等:《省域城镇化战略规划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
新玉言主编《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新玉言主编《新型城镇化比较研究与经验启示》,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新玉言主编《新型城镇化格局规划与资源配置》,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新玉言主编《新型城镇化理论发展与前景透析》,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课题组:《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
陈文魁主编《城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3。
吴振兴主编《绿色城镇化——城镇化案例》,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简新华等:《中国城镇化与特色城镇化道路》,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孟祥林、王印传:《新型城镇化形态下的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中国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编委会编《中国城镇化与村镇建设科技发展战略》,科学出版社,2010。
辛薇等主编《构建长江三角洲幸福生活城市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胡雅龙:《世界第六大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崛起之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长三角研究院:《中浦长三角论坛·杭州2012——选择·转型·创新论文集》,2012。
城市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等:《中浦长三角论坛·杭州2013——高铁时代长三角城市群转型发展》,2013。
刘志彪等主编《2012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长三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刘志彪等主编《201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屠启宇等主编《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辛薇等主编《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7~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国务院:《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10。
浙江省人民政府:《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2011。
杭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杭州市工程咨询中心:《杭州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期评估报告(征求意见稿)》,2014。
牛文元主编《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2013》,科学出版社,2013。
郭克莎:《中国改革中的经济增长与结构变动》,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美〕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戴睿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周叔莲等:《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史晋川等:《空间转型:浙江的城市化进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周一星等:《中国城镇化水平值的修补和城市规模分布研究》,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嘉兴市统计局、嘉兴市人口普查办编《嘉兴人口发展报告》(2000年、2010年)。
金花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趋势分析及战略思考》,中国城市发展网,2010年11月12日。
嘉兴市人民政府:《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成都市统筹城乡涉农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与经验》,2011。
付敏英、汪波:《城镇化大型产业园区开发融资模式选择与方案设计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7期。
孙富霞:《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是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的关键环节》,《求知》2010年第2期。
黄勇、谢朝华:《城镇化建设中的金融支持效应分析》,《理论探索》2008年第3期。
刘莉亚:《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探讨》,《河北金融》2007年第1期。
许丽英:《中国金融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殷庆坎:《注重科学开发中心城市地下空间》,《浙江经济》2012年第11期。
贾玲芝:《大都市圈背景下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经济师》2010年第11期。
朱李鸣:《新型城市化需要明确战略着力点》,《浙江经济》2012年第11期。
王亮:《杭州都市圈产业集聚与整合研究》,《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甘小文、黄小勇、胡宾:《城镇化对农民消费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企业经济》2011年第6期。
宁越敏:《新城市化进程——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征探讨》,《地理学报》1998年第5期。
王国刚:《城镇化: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心所在》,《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方辉振:《城镇化创造国内需求的机理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3期。
李健、宁越敏、石崧:《长江三角洲城市化发展与大都市圈圈层重构》,《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3期。
叶磊、欧向军、卿圆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梯度分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年第1期。
马永俊、张艳明: 《县域生态环境质量演化过程的定量评价研究——以浙江义乌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洪银兴:《城市功能意义的城市化及其产业支持》,《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葛宝琴:《城市化、集聚增长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薛国琴:《城市化模式探析——一个后发优势视角》,《经济学家》2007年第3期。
赵培红、孙久文:《城市型社会背景下的城镇化:他国的经验与中国的选择》,《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9期。
孙虹乔:《中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实证检验》,《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7期。
吕景春、胡钧浪:《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作用机理——兼谈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基本路径》,《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8期。
刘庆龙:《切实推进杭州都市圈商贸业协同发展》,《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
林国蛟:《中国城市化的动力机制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刘小青:《城市化的经济动力与作用机理研究——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张东霞:《城市化动力及其机制研究——以广州市为例》,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宫玉波:《世界城市发展特点之浅析》,《现代商业》2007年第21期。
徐绍史:《将全面放开小城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新京报》2013年6月27日。
张艳明、章旭健、马永俊:《城市边缘区村庄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以江浙经济发达地区为例》,《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第3期。
〔美〕希尔等:《战略管理》(中国版),孙忠译,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
辛薇主编《杭州都市圈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07~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课题组:《杭州都市圈公交一体化研究》,《现代城市》2011年第1期。
主要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全国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规划(2011~2020)》《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推进金融IC卡应用工作的意见》《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二五”规划》《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11~2020)》《浙江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2010~2015年)》《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杭州市“十二五”城乡区域统筹发展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发展规划》《杭州都市经济圈综合交通规划》《“智慧杭州”建设总体规划(2012~2015)》《杭州市“十二五”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杭州市市民卡管理办法》。
洪银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后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当代经济研究》2010年第12期。
杨娜:《县域城乡统筹发展综合评价研究——以河南省偃师市为例》,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0。
郑春华:《转型时期的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
完世伟:《区域城乡一体化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周尔銮、张雨林:《中国城乡协调发展研究》,(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杨荫凯:《中国县域经济发展论——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出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徐同文:《地市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柳思维、晏国祥、唐红涛:《国外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研究述评》,《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6期。
王洋:《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国际理论借鉴》,《科技资讯》2006年第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