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6

社会建设研究(第七辑)图书

Social Empowerment Studies No.7

SSAPID:101-8125-3366-36
ISBN:978-7-5201-2981-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社会建设研究》是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创办的院刊。本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在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集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名 陈健秋
编 辑:黄金平;江小青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稿约

 卷首语

 《社会建设研究》编辑委员会名单

 主题对话:基层政府与社会治理

  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制度张力

   一 背景与问题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一)治理理论与社会治理

    (二)基层政府社会治理的结构与行动

    (三)“运动式”治理的可信度及其“制度张力”区间

    (四)农民工欠薪讨薪中的治理难题

   三 进入田野:浙江玉环“清薪办”

    (一)“清薪办”模式概况

     1.机构简史

     2.人员组成、部门结构与机构职能

    (二)“清薪办”模式的运作特点

    (三)清薪办模式的成效

   四 “清薪办”模式的运作逻辑及其制度张力

    (一)清薪办成立之前政府处理讨薪问题的瓶颈

    (二)部门定位:从政务沟通渠道到政务解决机构

    (三)农民工群体:底层利益诉求的制度化渠道

    (四)组织结构:权威、层级与制度张力

   五 结论与讨论

  苏南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的村级治理嬗变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工业化时期招商引资和土地兼并相互推动下的经济发展及村治模式

   三 合村并组: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村级治理嬗变的逻辑起点

    (一)合村并组改变了镇政府—村委会—村民之间原有关系状态

    (二)合村并组后原来的村落共同体向经济共同体转变

   四 项目捆绑资源:治权上移与事权下沉

   五 结论和讨论

  项目制与社区政治:基层政府主导下的社区生态治理

   引言

   一 社区项目制的衍生逻辑解释

   二 社区政治的应然价值:政府社会合作治理的项目制

   三 社区政治的实际形态:依附于科层体系的项目制

   四 项目制与社区治理的共嵌:社区多元治理主体的博弈与合作

   五 小结与展望

 案例论文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管理及储备金机制研究

   一 引言

   二 医疗保险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一)医疗保险风险储备金定义及特征

    (二)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管理的研究综述

    (三)建立医疗费用支付风险储备基金的实践

   三 职工医疗保险基金风险储备金运行机制设计

    (一)职工医疗保险基金建立风险储备金的必要性分析

    (二)职工医疗保险风险储备金运行机制

     1.职工医保基金风险级别识别及评估

     2.职工医保的风险储备金机制

   四 加强医疗保险风险管理的建议

    (一)尽快建立职工医保风险储备金制度

    (二)建立医疗服务综合治理机制

  生态位视角下医疗系统的态势评价

   一 引言

   二 文献回顾

    (一)生态位的研究综述

    (二)医疗体制研究视角的综述

   三 医疗生态位的概念

   四 生态位态势理论及医疗系统态势的界定

   五 医疗系统生态位实证评价

    (一)医疗生态位态势模型评价体系的构建

     1.医疗生态位评价的作用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3.评价指标的选取

     4.数据标准化

    (二)医疗生态位的数据采集、测算和评价

     1.医疗生态位的数据来源和指标测算

     2.省份医疗综合生态位评价

    (三)医疗生态位评价结果聚类分析

     1.医疗基础设施维度生态位聚类分析

     2.医疗服务维度生态位聚类分析

     3.人民健康维度生态位聚类分析

     4.经济发展维度生态位聚类分析

   六 政策建议:医疗行业发展的生态位扩充战略

    (一)合理布局医疗机构

    (二)发展特色医疗事业

    (三)重视人民健康管理

  政治参与与制度合法性:人为什么会变“坏”

   一 引子:集体林地何以被毁?

   二 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地悲剧能否避免?

   三 善恶之争:人真的变坏了吗?

   四 合法性危机:新制度何以失败?

    (一)压力传递与目标分解:制度何以重构?

    (二)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制度何以失效?

   五 政治参与与政策制定:民主何以运转?

    (一)政治参与:什么样的民主形式才是有效的?

    (二)政策制定:政治参与如何影响制度绩效?

   六 结论与讨论:差序格局中的集体行动

  “来龙”和“去脉”孰重孰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S市案例:成为“任务”的垃圾分类工作

    (一)S市垃圾分类管理主体

    (二)S市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现状

    (三)S市垃圾分类政策法规体系

   三 缺位的多元主体治理:影响垃圾分类成效的核心因素

    (一)政府的参与程度

    (二)非正式收集群体的参与程度

    (三)普通公民的参与程度

   四 常规应对:精细化治理视角下的处理方法

    (一)精方法,科学合理改进收集方式

    (二)臻机制,促进诱导型-强制型机制结合

    (三)抓重点,认识垃圾分类的主要推力

   五 深层的垃圾分类治理困境:未形成配套分类的处理终点

   六 结论

 探索争鸣

  新时期少数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实务创新

   一 国内外民族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一)国外民族社会工作

    (二)国内民族社会工作

   二 新时期发展民族社会工作的必要性

    1.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面临着亟待解决的社会性问题

    2.现有民族工作体系难以满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需求

    3.民族社会工作具有其“相对独立性”

   三 新时期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和价值理念

    (一)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内涵

    (二)民族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

   四 新时期民族社会工作的实务创新路径

 地方实践

  城市管理与东莞城市品质提升问题研究

   一 引言

   二 东莞城市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一)东莞城市管理的现状

     1.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深化

     2.城市管理法律体系日趋完善

     3.城市管理专项行动广泛开展

     4.“数字城管”建设初见成效

     5.城市管理部门职能逐步健全

    (二)东莞城市管理与城市品质提升面临的主要问题

     1.城市管理的强制性与法律法规滞后的矛盾

     2.城市管理的专业化与综合性行政执法的矛盾

     3.市城管委统筹协调与现有执法力度的矛盾

     4.“数字城管”建设与运用效能的矛盾

     5.执法力量与执法强度之间的矛盾

   三 国内外城市管理经验与做法

    1.南京“城市治理”模式

    2.杭州“互联网+城市管理”模式

    3.无锡“行政协作”执法模式

    4.香港“法治”城市管理模式

    5.新加坡“多主体议事机制”城市管理模式

   四 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品质对策建议

    (一)理顺城市管理职能

     1.制定权责清单

     2.加强职能衔接

    (二)创新城市管理执法机制

     1.探索建立城管执法与公安保障的合作机制

     2.探索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制度

     3.探索建立失信的执法模式

    (三)强化执法法律支撑力度

     1.规范行政执法程序

     2.加大行政法规的修订完善工作

    (四)强化城市管理组织领导

     1.强化城市管理组织协调

     2.优化设置市、镇(街道、园区)两级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机构

    (五)加强城市管理执法队伍建设

     1.规范队伍配备标准

     2.规范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工作

    (六)构建城市管理“互联网+”平台

     1.创新“数字城管”建设

     2.建立“互联网+城市管理”工作机制

    (七)加大城市管理宣传力度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 引言

   二 研究方法及数据来源

   三 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香港青年发展的机遇

    (一)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青年走向世界的重要平台

    (二)粤港澳大湾区是香港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机遇

   四 香港青年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挑战

    (一)香港青年发展最大的“痛点”尚未解决

    (二)香港青年创新创业意识薄弱

    (三)香港青年对粤港澳大湾区认识缺乏

   五 在粤香港青年的创业就业生活现状

    (一)香港青年在粤发展意愿日趋强烈

    (二)香港青年在粤发展遇到的困境

   六 对策建议

    (一)引进来

    (二)能安居

    (三)发展好

 来稿体例

本刊由东莞社会建设研究院同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研究院、明德公益研究中心合作,邀请清华大学在校博士生团队编辑出版。该刊坚持理论研究、实践创新、决策咨询并重,致力于办成国内社会建设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业性学术期刊,搭建一个社会建设学术成果的交流平台,为社会建设领域的理论工作者和实践工作者构筑一个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阵地,为党政部门和社会各界人士提供有关社会建设的文献参考。

卡尔·波兰尼,冯钢等译(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陈丽梅(2007):《从农民工欠薪问题看地方基层组织在政策执行中的两难困境及对策》,《农村经济》,(02),80-83。

陈映芳(2005):《“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03),119-132,244。

程又中,张勇:《城乡基层治理:使之走出困境的政府责任》,《社会主义研究》,(04),1-9。

樊红敏,周勇振(2009):《县域政府动员式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制度化逻辑》,《中国行政管理》,(07),64-69。

冯仕政(2011):《中国国家运动的形成与变异:基于政体的整体性解释》,《开放时代》,(01),73-97。

韩志明(2013):《实践、制度与理念之间的互动及其张力——基于中国行政问责十年历程的理论思考》,《政治学研究》,(01),94-103。

胡斌,姚锋平(2005):《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法律制度建构》,《理论月刊》,(07),176-178。

姜晓萍(2014):《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国行政管理》,(02),24-28。

李广德(2016):《抑制与张扬:法律解释活动中的张力现象》,《法学杂志》,37(12),134-140。

李海明(2011):《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河北法学》,29(07),26-37。

李强、杨艳文:《“十二五”期间我国社会发展、社会建设与社会学研究的创新之路》,《社会学研究》,31(02),18-33+241-242。

李占宾:《基层治理的现实困境及法治化路径》,《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01),16-21。

刘锐:《基层治理:在危机中面向未来——读〈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2),187-190。

罗许生(2005):《从运动式执法到制度性执法》,《重庆社会科学》,(07),89-92。

孙柏瑛(2014):《开放性、社会建构与基层政府社会治理创新》,《行政科学论坛》,(04),10-15。

唐贤兴(2009):《中国治理困境下政策工具的选择——对“运动式执法”的一种解释》,《探索与争鸣》,(02),31-35。

王浦劬(2014):《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社会学评论》,2(03),12-20。

王伦刚(2010):《法治进程中当代中国农民工非正式的利益抗争》,西南财经大学。

徐承云,傅蕾:《建筑业“连环套”欠薪的法律思考》,《中国劳动》(11),11-12。

徐选国,徐永祥(2016):《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三社联动”:内涵、机制及其实践逻辑——基于深圳市H社区的探索》,《社会科学》,(07),87-96。

徐勇(2003):《乡村治理结构改革的走向——强村、精乡、简县》,《战略与管理》,(04),90-97。

杨树凯(2010):《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北京:商务印书馆。

杨宜勇(2010):《运动式维稳是不可取的》,《人民论坛》,(19),25。

杨志军、彭勃(2013):《有限否定与类型化承认:评判运动式治理的价值取向》,《社会科学》,(03),15-24。

袁立华(2006):《NGO视野下农民工欠薪问题解决路径探究》,《消费导刊》,(11),401-402。

俞可平(1999):《治理和善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05),37-41。

俞可平(2001):《治理和善治:一种新的政治分析框架》,《南京社会科学》,(09),40-44。

赵振军:《社区治理:制度张力与体制冲突》,《社会科学报》,2008-10-09(002)。

张建明(2007):《根治农民工欠薪的政府责任及法律对策》,《法治研究》,(08),76-80。

张克中(2009):《公共治理之道: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理论述评》,《政治学研究》,(06),83-93。

张立荣,冷向明(2008):《协同治理与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模式创新——基于协同理论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02),11-19。

张书林(2014):《党联系群众制度创新的张力探析》,《领导科学》,(08),30-33。

张翼飞、郑莉(2017):《“社会”为何需要“治理”——西方社会治理问题的起源及其启示》,《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46(04),102-109。

张玉磊(2013):《整体性治理:当前我国公共危机治理的模式选择》,《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05),105-110。

郑风田(2017):《农民工欠薪绝不能成为过年的“标配”》,《人民论坛》,(03),62-63。

周庆智(2016):《代理治理模式:一种统治类型的讨论——以基层政府治理体系为分析单位》,《北京行政学院学报》,(03),1-10。

周雪光(2012):《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09),105-125。

周雪光,练宏(2012):《中国政府的治理模式:一个“控制权”理论》,《社会学研究》,27(05),69-93+243。

Chan,C.,& Ngai,P.(2009).The Making of a New Working Class? A Study of Collective Actions of Migrant Workers in South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198,287-303.

Ostrom,E.(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strom,E.(2009).A General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Sustainability of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Science ,325(5939),419-22.

Peter Ho.(2015).Unmaking China's Development.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avy,B.(2017).After Form:The Credibility Thesis Meets Property Theory. Land Use Policy,2-36.

Scott,J.C.(1985).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美〕杜赞奇(2013):《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64-80。

冯猛(2009):《后农业税费时代乡镇政府的项目包装行为——以东北特拉河镇为例》,《社会》,(4),59-79。

江亚洲,施从美(2017):《利益连带:集体经济模式下村庄治理秩序的形成——基于苏州W镇X村的实地调研》,《晋阳学刊》,(3),112-117。

金江峰(2016):《项目制背景下的乡村关系——制度主义的视角》,《天府新论》,(4),104-112。

李祖佩(2013):《项目进村与乡村治理重构——一项基于村庄本位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4),2-14。

刘日照(2002):《村落共同体、基层市场共同体与基层生产共同体——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及其变迁》,《社会科学战线》,(5),193-205。

卢福营(2002):《传统与嬗变——集体企业改制后的苏南农村村级治理》,《社会学研究》,(1),10-16。

卢福营(2013):《论经济能人主导的村庄经营性管理》,《天津社会科学》,(3),78-84。

申端锋(2009):《维权与治权:和平乡农民上访与乡村治理1978-2008》,博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12。

宋婧,杨善华(2005):《经济体制变革与村庄公共权威的蜕变——以苏南某村为案例》,《中国社会科学》,(6),129-143。

王丽慧(2015):《控制的自治:村级治理半行政化的形成机制与内在困境——以城乡一体化为背景的问题讨论》,《中国农村观察》,(2),57-69。

吴叶苗(2013):《农村基层社会管理与“社区化”体制建构——基于城乡一体化视角》,《社会科学》,(8),80-89。

张雨林(1988):《论城乡一体化》,《社会学研究》,(5),25-32。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2015):《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家建(2013):《项目制与基层政府动员——对社会管理项目化运作的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2),64-79。

陈家建(2017):《项目化治理的组织形式及其演变机制——基于一个国家项目的历史过程分析》,《社会学研究》,32(2):150-173。

陈家建,张琼文,胡俞(2015):《项目制与政府间权责关系演变:机制及其影响》,《社会》,(5),1-24。

陈伟东,李雪萍(2004):《社区治理主体:利益相关者》,《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71-74。

杜春林,张新文(2015):《从制度安排到实际运行:项目制的生存逻辑与两难处境》,《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85-88。

胡薇(2013):《双轨制:中国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路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6)16-21。

李祖佩(2015):《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政治学研究》,(5),111-122。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5),113-130。

王清(2017):《项目制与社会组织服务供给困境: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化运作的分析》,《中国行政管理》,(4),59-65。

王向民(2014):《中国社会组织的项目制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5),132-135。

尹广文,李树武(2015):《合作中的伙伴关系:社会组织参与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关系策略研究》,《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0),68-70。

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4),126-148。

周雪光(2015):《项目制:一个“控制权”理论视角》,《开放时代》,(2),82-102。

邓大松,杨红燕(2003):《老龄化趋势下基本医疗保险筹资费率测算》,《财经研究》,29(12),39-44。

何文炯,徐林荣,傅可昂,刘晓婷,杨一心(2009):《基本医疗保险“系统老龄化”及其对策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74-83。

李军(2008):《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基金收支趋势》,《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66-69。

彭俊,宋世斌,冯羽(2006):《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医疗保险基金影响的实证分析——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南方人口》,21(2),5-11。

宋世斌(2010):《我国社会医疗保险体系的隐性债务和基金运行状况的精算评估》,《管理世界》,(8),169-170。

徐丽(2005):《老龄化趋势给医保基金带来的挑战及对策分析——以上海为例》,《经济问题探索》,(12),56-60。

宇文佳子,温小霓(2008):《陕西省人口老龄化下的医保基金平衡测试及对策分析》,《医学与社会》,21(3),1-3。

朱祝霞,杨燕绥,王天雨(2013):《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收支平衡研究——基于C市数据的实证分析》,《公共管理评论》,(1)。

Foster,R.S.(2000).“Trends in Medicare Expenditures and Financial Status,1966-2000.”Health Care Financing Review ,22(1),35-51.

Grinnell J.(1928).Presence and Absence of Animal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Chronicle Press.

朱志宏(2006):《生态位及区域经济组织生态位的特点》,《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1),32-33。

Elton C.S.(1927).Animal Ecology.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tchinson G.E.(1957).Concluding Remarks. Cold Spring Harb Sym.

张润涛,郭健(2008):《浅谈生态位理论的意义及应用》,《林业科技情报》,40(4),64-66。

郭妍,徐向艺(2009):《企业生态位研究综述:概念、测度及战略运用》,《产业经济评论》,(6),105-119。

成雁瑛,孙焕良(2015):《论生态位视域下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湖湘论坛》,(5),88-92。

阿什比(1983):《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张小雁(2013):《生态位理论视域下的教育生态系统研究》,《中国成人教育》,(24),73-74。

陈娟娟(2007):《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位战略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6。

陈钊,刘晓峰,汪汇(2008):《服务价格市场化: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未尽之路》,《管理世界》,(8),52-58。

宋月萍,谭琳(2006):《卫生医疗资源的可及性与农村儿童的健康问题》,《中国人口科学》,(6),43-48+95-96。

俞乔,杜修立,赵昌文,林一心,高先海(2013):《有限医疗资源在全病种范围配置的有效性分析》,《中国社会科学》,(10),61-85+205-206。

李军,张建,刘一,苗京楠(2015):《生态位理论对医疗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性》,《中国医药导报》,12(8),165-168。

李军,袁项卿,高钰迪,王夏青,谢金星,刘建,谢学勤,潘岳松,苗京楠,张建(2016):《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公立医疗机构平衡发展评价体系的概念模型构建》,《中国医药导报》,13(13),153-157。

朱春全(1997):《生态位态势理论与扩充假说》,《生态学报》,(5),324-332。

范国睿(2000):《教育生态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安小兰译注(2007):《荀子:国学经典藏书》,北京:中华书局。

陈振明(1997):《政策科学的“研究纲领”》,《中国社会科学》,(4),48-61。

邓晓芒(2006):《康德哲学诸问题》,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费孝通(2012):《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冯国超译注(2015):《三字经:国学经典规范读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焦循(1987):《孟子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景跃进(2010):《政治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苏竣,郭跃,汝鹏(2014):《从精英决策到大众参与:理性视角下的科技决策模式变迁研究》,《中国行政管理》,(3),90-94。

肖唐镖,王欣(2010):《中国农民政治信任的变迁——对五省份60个村的跟踪研究(1999~2008)》,《管理世界》,(9),88-94。

俞可平(2006):《民主是个好东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维为,石一话(2008):《中国模式回应世界挑战》,《当代中国史研究》,(2),118-1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002),北京:人民出版社。

Barzelay,M.,&Armajani,B.J.(1992).Breaking through Bureaucracy:A New Vision for Managing in Governmen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nnis,W.G.(1966).“Training Requirements for Organizations of the Future.”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 ,20(7),4.

Cooley,C.H.,& Angell,R.C.(1956).The Two Major Works of Charles H.Cooley. Free Press.

Cooley,C.H.(1983).Human Nature and the Social Order. Doctoral Dissertation,Transaction Books.

Dahl,R.,&Stinebrickner,B.(2002).Modern Political Analysis.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mir,T.(2009).“The Complementarity View:Exploring a Continuum in Political-Administrative Relations.”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69(5),876-888.

Demsetz,H.(1967).“Toward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7(3),347-359.

Dye T R.(2012).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4th Edition). Pearson Press.

Goodnow F J.(1900).“Politics and Administration.”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 ,207(1),1-6.

Greif,A.(2006).“Family Structure,Institutions,and Growth:The Origins and Implications of Western Corporation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6(2),308-312.

Hardin G.(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 ,162(3859),1243-1248.

Heilbroner,R.L.(1974).An Inquiry into the Human Prospect. Norton.

Hobbes T.(2014).Leviathan. Hertfordshire:Wordsworth Editions Ltd.

Howlett,M.,& Ramesh,M.(2003).Studying Public Policy:Policy Cycles and Policy Subsystems.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untington,S.P.,& Nelson,J.M.(1976).No Easy Choice: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U M I Books on Demand.

Huntington,S.P.,& Fukuyama,F.(1968).“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Foreign Affairs,63(3),149–152.

Merton,R.K.(1940).“Bureaucratic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Social Forces,18(4),560-568.

North,D.C.(1990).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lson,M.(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Good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Daly,H.E.(1973).“Toward a Steady-state Economy.”Rachels Democracy & Health News,54(5),945-954.

Osborne,& David/Gaebler.(1993).Reiventing Government:How the Entrepreunarial Spirit is Transforming the Public Sector. Penguin Press.

Ostrom,E.,& Gardner,J.W.R.(1992).“Covenants with and without a Sword:Self-governance is Possible.”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6(2),404-17.

Ostrom,E.(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usseau,J.J.(1971).A Discourse upon the Origin and Foundation of the Inequality among Mankind . NuvisionPublications.

Schumpeter,J.A.(1979).“Capitalism,Socialism,and Democracy.”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27(4),594-602.

Scott,W.R.(2008).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Interests,and Identities. Sage.

R.,F.T.(1963).The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Hobbe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chman,M.C.(1995).“Managing Legitimacy:Strategic and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3),571-610.

Surhone L.M.,Tennoe M.T.,Henssonow S.F.,et al.(2013).Prisoner's Dilemma. Betascript Publishing.

Tolbert,P.S.,&Zucker,L.G.(1997).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Institutional Theory.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 Studies.

Nie,N.H.,Verba,S.,& Kim,J.O.(1974).“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the Life Cycle.”Comparative Politics,6(3),319-340.

Weber,M.(1946).Bureaucrac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lter,S.J.(1998).Weber,Political Writings,edited by Peter Lassman and Ronald Speirs. German History.

Welch,W.P.(1983).“The Political Feasibility of Full Ownership Property Rights:The Cases of Pollution and Fisheries.”Policy Sciences,16(2),165-180.

陈那波,蔡荣(2017):《“试点”何以失败——A市生活垃圾“计量收费”政策试行过程研究》,《社会学研究》,(2),174-198+245。

陈晓运,张婷婷(2015):《地方政府的政策营销——以广州市垃圾分类为例》,《公共行政评论》,(6),134-153+188。

陈宗兴,刘燕华(2007):《循环经济面面观》,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邓俊,徐琬莹,周传斌(2013):《北京市社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实效调查及其长效管理机制研究》,《环境科学》,(1),395-400。

江源(2002):《中国城市环境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生活垃圾管理中新政策的可导入性分析》,《管理世界》,(2),65-73。

蓝煜昕,李朔严(2015):《社区纽带、资源分配与社区自治——基于S市“居站分设”实践的反思》,《公共管理评论》,(3),29-40。

孙其昂,孙旭友,张虎彪(2014):《为何不能与何以可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难以实施的“结”与“解”》,《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63-67。

谭文柱(2011):《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城市发展研究》,(7),95-101。

田华文,魏淑艳(2015):《政策论坛:未来我国政策变迁的重要动力——基于广州市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政策变迁的案例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24-33+154。

徐林,凌卯亮,卢昱杰(2017):《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公共管理学报》,(1),142-153+160。

徐晓霞,张岩松,李爱民(2007):《城市生活垃圾系统化管理模式初探》,《环境卫生工程》,(6),39-41。

薛立强,范文宇(2017):《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公共行政评论》,(1),172-196+209-210。

叶岚(2017):《北欧如何冲出“垃圾围城”》,《理论导报》,(7),44-45。

叶岚,陈奇星(201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政策分析与路径选择——以上海实践为例》,《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69-77。

张莉萍,张中华(2016):《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中居民集体行动的困境及克服》,《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6),50-56。

Schaerer,E.A.(1988).U.S.Patent No.4,750,639.Washington,DC: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

柏贵喜,龙运荣(2007):《社会工作与新时期民族事务管理的创新》,《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5(4)。

曹彦(2012):《论城市社区民族社工工作及拓展建议》,《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6)。

查尔斯·H.扎斯特罗(2005):《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孙唐水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陈菲(2010):《回良玉致信民族地区社会工作与社会建设论坛 要求做好民族地区社会工作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国政府网。

都永浩(2011):《民族问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重要课题》,《黑龙江民族丛刊》,(4)。

古学斌,张和清,杨锡聪(2007):《专业限制与文化识盲:农村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文化问题》,《社会学研究》,(6)。

韩家炳(2006):《多元文化、文化多元主义、多元文化主义辨析——以美国为例》,《史林》,(5)。

胡日查(2010):《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与和谐社会建设》,《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1)。

龚永辉(2010):《关于民族问题的两重属性——三十年来民族问题概念广义、狭义之争的学理反思》,《民族研究》,(1)。

胡冰冰(2010):《社会工作介入民族地区的空间及特殊性探讨》,《四川行政学院学报》,(4)。

黄大远,牟成娟(2008):《社会工作:构建多民族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新思路》,《新疆大学学报》。

黄慧(2010):《试析民族社会工作在西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发展中的运用》,《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3)。

李安宅(1994):《边疆社会工作》,中华书局。

李林凤(2007):《论社会工作者的族群文化敏感性——多元文化背景下社会工作本土化的一种探索》,《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马尔科姆·派恩(2005):《现代社会工作理论》,冯丽亚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305-308。

马尔科姆·派恩(2008):《现代社会工作理论》,何雪松等译,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60。

潘英海(1997):《文化识盲与文化纠结——本土田野工作者的文化问题》,(台北)《本土心理学研究》,(8)。

任国英,焦开山(2012):《论民族社会工作的基本意涵、价值、理念和实务体系》,《民族研究》,(4)。

汪冬冬,王华(2014):《转型时期民族融合与民族社会工作》,《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王思斌(2012):《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民族研究》,(4)。

王希恩(2005):《不断提高驾驭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的能力》,《民族研究》,(4)。

王旭辉(2013):《民族社会工作的合法性、实践价值及策略性发展重点》,《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4)。

王旭辉,柴玲,包智明(2012):《中国民族社会工作发展路径:“边界跨越”与“文化敏感”》,《民族研究》,(4)。

杨晶,杨传堂(2009):《光辉的实践 正确的道路——新中国民族工作60年的成就和经验》,《求是》,(19)。

张丽剑,王艳萍(2006):《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中南民族大学学报》,(6)。

张景怡(2013):《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综述》,《社会福利(理论版)》,(4)。

郑杭生(2005):《民族社会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周少青(2012):《多元文化主义视阈下的少数民族权利问题》,《民族研究》,(1)。

〔美〕罗伯特·E.帕克(2011):《移民报刊及其控制》,陈静静、展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美〕威廉·富特·怀特(1994):《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Conard William Watson(2000).Concepts in the Social Science:Multiculturalism,Buckingham: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Farley,Larry Lorenzo Smith,Scott W.Boyle(2006).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10th Ed.).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Fong,R.and Furuto,S.(2005).Culturally Competent Practice:Skills,Interventions,and Evaluations. CA:Newbury Park,Sage.

陈友青(2002):《从城市管理到城市治理》,博士学位论文,厦门大学。

迟小华(2005):《论城市管理理论的历史演进》,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

韩健(2005):《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嘉兴为例》,博士学位论文,湘潭大学。

罗翔,曹广忠(2006):《日本城市管理中的地方自治及对中国的启示——以东京为例》,《城市发展研究》,13(2),29-33。

刘春燕(2013):《香港城市管理的经验、启示及借鉴》,《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3),44-48。

李杰义,卢旭佩(2015):《“互联网+”背景下城市管理创新的实践模式及路径依赖——基于宁波市城市管理的运行经验》,《上海城市管理》,(5),76-79。

莫于川,雷振(2015):《从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南京市城市治理条例〉的理念与制度创新》,《行政法学研究》,83(3),56-62。

马彦琳(2005):《现代城市管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王旭(2013):《东京、新加坡、台北城市管理经验一瞥》,《城市管理与科技》,(5),74-77。

王黎锋:《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历次城市工作会议》,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6-08-01。

王辉,吴越编著(2010):《智慧城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2-14。

杨小波,吴庆书(2016):《城市生态学》,北京:科学出版社。

胡迎春,曹大贵(2009):《南京提升城市品质战略研究》,《现代城市研究》,(6)。

冯晓英(2009):《公共治理视角下的城市管理》,《北京社会科学》,(6)。

《将大湾区当成港人的家》,《香港商报》,2018年1月5日。

《马兴瑞:粤港合作为两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注入强大动力》,人民网(港澳),2017年5月20日。

《2016年中期人口统计》,香港特区政府,2017。

《调查显示:香港30岁之前已婚人士中85%婚后未置业》,中国青年网,2017年12月8日。

《香港青少年政治情绪与倾向研究报告》,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4月10日。

《在粤香港青年发展指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7年9月。

《报告显示:“经验因素”对港青认知国家、大湾区非常重要》,新华社,2017年11月24日。

《建议推出大湾区青年卡 方便港澳青年入粤就业》,金羊网(广州),2018年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