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7

我国突发事件应对与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研究图书

Emergency response and social policy-making Model

SSAPID:101-8107-7686-83
ISBN:978-7-5097-1427-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突发事件应对,在微观层面上表现为突发事件、公共舆论、政府回应三个核心要素的相互作用,在宏观层面上表现为社会转型、大众传媒发展及传媒市场化、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在我国当前,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依然有其存在的现实空间,研究这一模式有利于更准确地把握突发事件应对的特点和规律,为政府部门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政策能力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关信息

丛书名:现代化论坛
作 者: 韩丽丽
编 辑:宋培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后记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国外政策制定相关理论研究

    1.政策制定过程研究:政策过程阶段论及其发展

    2.政策制定模型研究

   二 国内政策制定及相关问题的研究

    1.关于政策制定的研究

    2.关于政策制定模式的研究

    3.西方学者的视角

   三 突发事件与政策制定的相关研究

   四 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反思性认识

    1.政策制定理论模式研究的匮乏

    2.重视常态下的政策制定研究,非常态下的政策制定研究匮乏

    3.学界对社会政策制定的理论研究缺乏足够的关注

  第三节 基本概念和分析框架

   一 社会政策制定

   二 突发事件

   三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及其二元分析框架

    1.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界定

    2.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二元分析框架

  第四节 研究范围、内容、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

   一 研究范围

    1.时间维度的界定

    2.空间维度的界定

   二 研究内容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案例分析

    3.访谈法

   四 研究的创新点

    1.在研究视角方面

    2.在理论观点方面

 第二章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原因、特征及影响分析

  第一节 案例分析

   一 案例过程描述

    案例1 非典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应急出台*

    案例2 孙志刚事件与流乞救助政策的变革*

   二 案例选择的意义

    1.案例具有典型性

    2.案例结构明晰

    3.选择两个案例而非一个展开研究,是期待能够提供足够的空间来全方位展示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全貌

  第二节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呈现及原因分析

   一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呈现

   二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呈现的必然性

  第三节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特征

   一 适用情境:突发事件发生及其对社会政策制定的特殊要求

    1.社会政策制定的及时性

    2.社会政策制定的针对性

    3.社会政策制定的有效性

   二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特点

    1.政策制定核心要素:非常规因素与常规因素的交织

    2.政策制定目标:应对突发事件与追求社会公正的兼顾

    3.政策制定程序: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4.政策制定过程: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结合

  第四节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对我国社会政策实践的影响

   一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对我国社会政策实践的积极影响

    1.快速解决当前急迫的社会问题

    2.有利于提升政府形象

    3.支持和促进社会政策创新

    4.有利于政策制定者加强政策学习,提升政策能力

   二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局限性分析

    1.适用范围的有限性

    2.容易产生示范性效应

    3.应急倾向带来的政策质量缺陷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突发事件:社会政策制定的触发机制

  第一节 中国转型期所面临的突发事件

   1.经济发展不均衡所产生的利益冲突

   2.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

   3.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尚未达到理想的状态*

  第二节 突发事件在社会政策制定中的角色

   一 突发事件:社会政策制定的触发机制

   二 触发机制的影响因素

    1.触发时间

    2.范围

    3.强度

  第三节 突发事件对社会政策制定的促进作用

   一 突发事件的凸镜效应:暴露政策缺陷

    1.社会问题的明朗化

    2.社会政策供给滞后的显性化

   二 突发事件的聚焦效应:引发政策需求

    1.公众对突发事件的关注、看法和反应会带来政策需求的表达,并构成政策制定的压力

    2.突发事件及其民众反应会引发政府的关注和行动

   三 突发事件的机遇效应:推动政策完善

   四 突发事件的启示效应:优化政策环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公共舆论:社会政策制定的助推器

  第一节 公共舆论的政策功能

   一 公共舆论的特征

   二 公共舆论的政策功能

    1.公共舆论是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2.公共舆论是社会政策制定的助推器

    3.公共舆论是社会政策制定效果的试金石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与公共舆论空间

   一 突发事件中公共舆论的形成

   二 突发事件中公共舆论空间的构成

    1.媒体舆论

    2.民众舆论

    3.精英舆论

  第三节 公共舆论在突发事件后政府政策行为中的推动作用

   一 舆论的关注性:提升政策问题的可见度

    1.传媒舆论对政策问题起到发现机制的作用

    2.传媒舆论在某种意义上构建了政策问题

   二 舆论的聚集性:推动政策议程确立

   三 舆论的导向性:影响决策指向

    1.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

    2.知识精英的舆论引导

  第四节 科学看待公共舆论对社会政策制定的影响和作用

   一 公共舆论对社会政策制定的积极意义

    1.为社会政策制定营造空前的舆论氛围和环境

    2.为社会政策制定注入民主、科学的因素

   二 公共舆论影响社会政策制定的局限性

    1.公共舆论形成能力不平衡、形成机制不完善

    2.公共舆论的规范性不足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政府回应:社会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 政府回应是社会政策制定的必然现象

   一 我国政府回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

   二 政府回应是社会政策制定的必然现象

    1.社会政策的性质使然

    2.政策供给与需求的现实差距的要求

    3.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的挑战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回应

   一 政府回应的必要性和主导性

    1.基于政府自身责任的选择

    2.政府具有作为回应主体的比较优势

   二 政府回应的特殊性

    1.政府回应的迅捷性

    2.政府回应的透明性

    3.政府回应的全面性

    4.政府回应的灵活性

  第三节 政府回应是社会政策制定的关键因素

   一 社会政策是政府回应的重要形式

    1.社会政策的发展性特征符合应对突发事件的要求

    2.社会政策的形式特征有助于突发事件的解决

    3.社会政策的制定出台能够满足政府和民众的政策需求

   二 政府回应的行为选择:突发事件后社会政策制定完善的关键因素

    1.塑造社会政策制定的有利氛围

    2.加速社会政策制定进程

   三 政策制定策略的运用和突破创新

    1.排除干扰

    2.依托权威

    3.借用外脑

    4.突破创新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社会基础

  第一节 社会转型

   一 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性

   二 社会转型为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出现提供现实动因和资源保障

  第二节 大众传媒的发展及传媒市场化

   一 改革开放后我国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

    1.大众传媒的量的扩张

    2.大众传媒的质的变化

   二 大众传媒功能角色的变化及其在政策过程中的作用转向

   三 大众传媒在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中的政策功能

    1.大众传媒强化了突发事件在政策制定中的触发机制的角色

    2.大众传媒呈现放大了公共舆论在社会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影响力

  第三节 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

   一 我国政府执政理念的转变过程

   二 政府执政理念转变在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中的体现

    1.正视突发事件,让突发事件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

    2.关注公共舆论,政府与民意的新内涵

    3.重视社会政策的作用和力量,体现以人为本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发展优化

  第一节 当前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存在的现实空间

   一 基于风险社会的社会政策挑战

   二 我国社会政策体系的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第二节 当前优化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现实选择

   一 优化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二 当前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所面临的制约因素

    1.内部制约因素:政府社会政策能力有待提高

    2.外部制约因素:机构、制度尚不完备和健全

   三 当前优化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路径选择

    1.优化模式的关键:强化政府突发事件应对社会政策能力建设

    2.优化模式的基点:加强舆论监督

    3.优化模式的保障:机构、制度的完善

  第三节 未来中国社会政策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 突发事件应对型社会政策制定模式的背后:政策制定的路径依赖

   二 未来中国社会政策建设的战略选择:从突发事件应对型向发展型模式的转变

    1.前瞻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创新性原则

  本章小结

 结论

 附录A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一:民政部门官员

  访谈提纲二:社会政策研究人员

  访谈提纲三: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

 附录B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

 附录C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附录D 《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

 附录E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预防与应急准备

  第三章 报告与信息发布

  第四章 应急处理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六章 附则

[1]〔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2]班燕平:《网络舆论与社会控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6。

[3]〔美〕保罗·A.萨巴蒂尔:《政策过程理论》,彭宗超、钟开斌等译,三联书店,2004。

[4]蔡仁赐:《教育政策的理性决策模式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05。

[5]曹俊汉:《公共政策》,[台北]三民书局,1990。

[6]〔美〕查尔斯·E.林德布洛姆:《决策过程》,竺乾威、胡君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7]陈彪、蒋华林、邵泽义:《风险社会视阈下公共危机的应因之策论析》,《兰州学刊》2008年第9期。

[8]陈佳贵、王延中:《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报告(2001~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陈俊宏:《创新执政理念构建和谐社会》,2007年1月13日《光明日报》。

[10]陈亮、董晓常:《互联网中国的新民意时代:意见也是“财富”》,2005年3月31日《互联网周刊》。

[11]陈力丹:《关于舆论监督的几个认识问题》,展江主编《舆论监督紫皮书》,南方日报出版社,2004。

[12]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

[13]陈庆云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陈堂发:《大众媒介在政府政策行为中的作用》,《新闻界》2006年第2期。

[15]陈水秘:《政府回应的理论分析与启迪》,《地方政府管理》2000年第11期。

[16]陈学飞:《理性导向型的政策制定——985工程政策过程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第1期。

[17]陈振明主编《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8]崔丽:《三位中国公民依法上书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对〈收容遣送办法〉进行违宪审查》,2003年5月16日《中国青年报》。

[19]崔丽:《应急条例火速出台并非万事大吉》,2003年5月14日《中国青年报》。

[20]〔美〕戴维·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等译,华夏出版社,1999。

[21]〔美〕道格拉斯·C.诺斯:《绪论》,约翰·N.德勒巴克、约翰·V.C.奈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张宇燕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2]邓子滨:《绝不能出第二个孙志刚》,2003年6月6日《南方周末》。

[23]刁田丁、兰秉洁、冯静编著《政策学》,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24]丁煌:《听证制度: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1期。

[25]董瑞丰、杨桃源:《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瞭望》2006年第11期。

[26]杜本峰:《基于风险社会的社会政策思考》,《中州学刊》2004年第4期。

[27]段继业:《事件推动改革——当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一种常见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

[28]段伟文:《面向风险社会的公共政策架构》,《求是学刊》2003年第5期。

[29]冯惠玲主编《公共危机启示录——对SARS的多维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0]龚向光:《从公共卫生内涵看我国公共卫生走向》,《卫生经济研究》2003年第9期。

[31]关信平主编《社会政策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2]关信平:《农民工与社会政策模式选择》,郑功成、黄黎若莲编《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33]郭瑞鹏、孔昭君:《危机决策的特点、方法及对策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8期。

[34]郭伟和:《社会政策的立法理念、程序和执行——以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的演变为例》,《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35]郭巍青、朱亚鹏、李莉:《SARS危机应对政策:从灾难中学习》,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亚洲管制研究中心编《中国公共政策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36]〔美〕H.A.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杨烁、徐立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37]韩大元、莫于川主编《应急法制论》,法律出版社,2005。

[38]韩俊:《从农民到市民的壁垒》,2004年8月9日《南方周末》。

[39]何兵:《实现公正,即使天塌下来》,2003年6月19日《南方周末》。

[40]何林生:《我国政府应急决策能力建设思考》,《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4年第10期。

[41]何祖坤:《关注政府回应》,《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7期。

[42]胡伟:《政府过程》,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3]黄晨熹:《社会政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44]黄乔松:《论响应性行政和和谐执政理念的内在契合》,《理论研究》2006年第6期。

[45]黄小勇:《行政的正义——兼对“回应”性概念的阐释》,《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第12期。

[46]〔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延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

[47]季卫东:《灾异与反思——重新审视法律制度的理性与人性》,2003年6月16日《雅典学园》。

[48]〔美〕拉雷·N.格斯顿:《公共政策的制定——程序与原理》,朱子文译,重庆出版社,2001。

[49]〔美〕伦斯·巴顿:《组织危机管理》,符彩霞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0]李朝智:《探索政府公共决策的多元化机制提高公众的参与能力》,《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51]李健:《中国转型时期公共政策决策的走向分析》,《黑龙江对外经贸》2007年第5期。

[52]李杰、吴永辉:《我国决策模式剖析》,《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第6期。

[53]李培林:《从现代社会到风险社会》,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4]李伟权:《“互动决策”: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探索》2002年第3期。

[55]李伟权:《简论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建设》,《学术论坛》2002年第4期。

[56]李伟权:《政府回应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1期。

[57]李伟权、曹琨:《政府决策可行性分析过程中的回应问题研究》,《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8]李伟权、曹琨:《简论我国政府公共决策回应机制的实践与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59]李侠、蒋美仕:《论科技政策制定中的伦理基础缺失问题》,《中国科技论坛》2006年第4期。

[60]李艳红:《弱势社群的公共表达:当代中国市场化条件下的城市报业对“农民工”收容遣送议题的报导》,http://mumford.albany.edu/chinanet/shanghai2005/liyanhong_ch.doc。

[61]李银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保障分析》(硕士学位论文),黑龙江大学,2008。

[62]李迎生:《社会政策与社会和谐》,《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12期。

[63]李朝霞:《我国政府回应功能研究》(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2007。

[64]梁波:《新时期中国公共政策制定研究》,兰州大学出版社,2007。

[65]林楚方、赵凌:《网络舆论的光荣与梦想》,2003年6月5日《南方周末》。

[66]林双川:《中央领导高度重视网络舆论》,《民意汇入中南海》,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6204/10/cont-ent_4404242.htm。

[67]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2。

[68]林水波:《公共政策论衡》,(台北)智胜文化事业出版社,2001。

[69]林志鹏:《我国公共决策制度创新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05。

[70]刘洪波:《促使疫情扩大的三种因素》,2003年6月12日《南方周末》。

[71]刘建明:《社会舆论原理》,华夏出版社,2002。

[72]刘小年:《“孙志刚事件”背后的公共政策过程分析》,《理论探讨》2004年第3期。

[73]刘翔:《网络舆论对我国政府行为的影响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07。

[74]刘旭明:《从收容遣送到救助管理——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分析》(硕士学位论文),中山大学,2005。

[75]卢锐、黄强:《公共危机决策的影响因素与化解思路》,《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12期。

[76]卢涛编《应对突发事件能力》,人民出版社,2005。

[77]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1996。

[78]鲁小彬:《义务教育主体分析——武汉为例》(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6。

[79]陆学艺:《三农论——当代中国农业、农村、农民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0]〔澳〕罗伯特·希斯:《危机管理》,王成、宋炳辉、金瑛译,中信出版社,2004。

[81]〔英〕洛克:《政府论》(下),叶启芳、瞿菊农译,商务印书馆,1964。

[82]吕冰:《抗击SARS: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火速出台》,2003年5月8日《南方周末》。

[83]马长山:《公共舆论与和谐社会的法治秩序》,《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84]〔美〕迈克尔·罗斯金等:《政治科学》,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85]迈克尔·豪利特、M.拉米什:《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庞诗等译,三联书店,2006。

[86]毛寿龙:《西方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之路及其对本土化研究的启示》,《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87]苗兴壮:《超越无常——突发事件应急静态系统建构》,人民出版社,2006。

[88]宁骚主编《公共政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9]〔美〕诺曼·R.奥古斯丁等:《危机管理》,北京新华信商业风险管理有限责任公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90]彭志国:《从理性、权力到官僚政治视角的转变——对西方学者关于中国政策制定过程研究的述评》,《理论探讨》2005年第2期。

[91]〔美〕乔恩·谢泼德、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乔寿宁、刘云霞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92]戚攻:《论共同治理中的社会回应》,《探索》2004年第4期。

[93]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关于教育政策的决策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03。

[94]丘昌泰:《公共政策:当代政策科学理论之研究》,(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9。

[95]饶瑶:《“家乐福事件”中网络舆论的形成机制》,《商业环境》2008年第7期。

[96]沈刘红:《网络舆论的形成与引导》,《传媒观察》2004年第5期。

[97]盛华宇:《“摸着石头过河”:一种有效的非程序化决策模式》,《领导科学》1998年第6期。

[98]石路:《当代中国政府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7。

[99]宋功德、李娟娟:《直面公共危机——突发公共事件政府防治的实证分析》,罗豪才主编《行政法论丛》,第7卷,法律出版社,2004。

[100]苏天旺:《谈公共政策短期化倾向及其价值取向的影响》,《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101]孙崇勇、秦启文:《突发事件的两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02]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03]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1期。

[104]谭亦玲:《浅析政府回应性及中国政府回应面临的挑战》,《社科纵横》2004年第2期。

[105]滕彪:《孙志刚事件:知识、媒介与权力》,http://law-thinker.com/news.php?id=5162005-05-16。

[106]童之伟:《孙志刚案提出的几个学理性问题》,《法学》2003年第7期。

[107]〔美〕托马斯·R.戴伊:《自上而下的政策制定》,鞠方安、吴忧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8]〔美〕托马斯·R.戴伊:《理解公共政策》,彭勃等译,华夏出版社,2004。

[109]汪凯:《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2004。

[110]王波:《多源流视角下的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政策转型研究》,《前沿》2008年第1期。

[111]王晨光:《非典突发事件冲击下的法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112]王成兰、刘富春等:《回应性政府:构建和谐社会对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要求》,《探索》2005年第5期。

[113]王枫云:《提升我国县级政府回应能力的途径研究》,《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114]王雷、陈峰:《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2003年4月25日《南方都市报》。

[115]王满船:《公共政策制定:择优过程与机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

[116]王庆宇:《论中国公共危机决策机制的构建》(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2005。

[117]王绍光:《人民的健康也是硬道理》,《读书》2003年第7期。

[118]王绍光:《从经济政策到社会政策的历史性转变》,http://www.sachina.edu.cn/Htmldata/article/2009/02/1813.html。

[119]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120]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开放时代》2008年第2期。

[121]王淑军:《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媒体角色分析》(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5。

[122]王树人:《危机管理背景下的政府决策模式和政策制定过程》,政治学研究网.http://www.pssw.net/essays.asp?id=201,2004-04-17。

[123]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年第6期。

[124]王思斌:《从管制到救助——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分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7期。

[125]王思斌:《改革中弱势群体的政策支持》,《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6期。

[126]王思斌:《社会政策时代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

[127]王振耀:《社会政策制定——以中国问题为重点的探讨》,www.chinasocialpolicy.org/Uploads/%7B3903C1EC-82FE-455E-B774-679AA8F62C04%7D_2006.8.26。

[128]〔美〕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二版),谢明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29]魏淑艳:《试论当代中国的决策模式转换方向》,《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第3期。

[130]魏淑艳、刘振军:《构建我国的危机决策和应急机制》,《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31]温志强:《风险社会中突发事件的特征与处置理念分析》,《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4期。

[132]〔德〕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4。

[133]伍启元:《公共政策》,[香港]商务印书馆,1989。

[134]吴忠民:《应高度重视社会政策对执政党的重大意义》,《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第9期。

[135]向玉琼:《公共政策供给滞后的理论及原因探讨》,《理论探讨》2007年第5期。

[136]肖金明、张宇:《另一类法制:紧急状态法制》,《山东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

[137]谢志强、李慧英主编《社会政策概论》,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138]徐峰:《社会和谐、社会政策与科学执政》,《毛泽东与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3期。

[139]徐卫东:《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社会政策能力建设》,《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3期。

[140]薛佃涛:《论公共舆论对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推进作用》(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04。

[141]薛澜、陈玲:《中国公共政策过程的研究:西方学者的视角及其启示》,《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7期。

[142]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143]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中国行政管理》2005年第2期。

[144]严强、陈东进:《当代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危机管理》,《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145]杨冠琼:《危机性事件的特征、类别与政府危机管理》,《新视野》2003年第6期。

[146]杨团:《中国社会政策演进、焦点与建构》,《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11期。

[147]杨伟民:《中国社会政策制定中的路径依赖》,见景天魁、张志敏编《中国社会政策特点与经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48]〔以〕叶海卡·德罗尔:《逆境中的政策制定》,王满传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6。

[149]殷晓飞:《转型期我国政府回应能力提升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重庆大学,2007。

[150]应松年主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法律制度研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04。

[151]袁辉:《重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决策研究》,《安全》1996年第2期。

[152]袁小红:《试析公众舆论的表现形式》,《理论探索》2006年第5期。

[153]袁辛奋、胡子林:《浅析突发事件的特征、分类及意义》,《科技与管理》2005年第2期。

[154]〔美〕约翰·W.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第二版),丁煌、方兴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55]〔美〕詹姆斯·E.安德森:《公共决策》,唐亮译,华夏出版社,1990。

[156]张富强、孙珏明:《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与我国政府法治》,《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5期。

[157]张国兵、陈学飞:《我国教育政策过程的内输入特征——基于对“211工程”的实证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

[158]张国庆主编《公共政策分析》,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159]张金马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概念、过程、方法》,人民出版社,2004。

[160]张丽红:《试论舆情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理论月刊》2007年第1期。

[161]张世贤:《公共政策析论》,(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6。

[162]张秀兰、徐月宾:《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张秀兰、徐月宾、梅志里编《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63]张莹:《公共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孙志刚事件”为例》,《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64]赵成根:《民主与公共决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165]赵凌、沈颖:《流乞救助办法决策历程》,2003年6月26日《南方周末》。

[166]赵颖:《突发事件应对法治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6。

[167]赵子聿、贤峰礼:《国家安全危机决策》,时事出版社,2006。

[168]〔美〕珍妮特·V.登哈特、罗伯特·B.登哈特:《新公共服务:服务,而不是掌舵》,丁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69]郑功成、黄黎若莲:《中国农民工问题与社会保护》,人民出版社,2007。

[170]郑杭生、洪大用:《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总论)》,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4——走向更加安全的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71]郑文静:《论政府回应的公众环境》,《理论探索》2001年第2期。

[172]周超、颜学勇:《从强制收容到无偿救助——基于多源流理论的政策分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6期。

[173]朱力:《突发事件的概念、要素与类型》,《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11期。

[174]朱文轶:《废止“收容法”》,2003年7月7日《三联生活周刊》。

[175]朱志宏:《公共政策》,(台北)三民书局,1995。

[1]Amitai Etzioni.(1967). “The Mixed Scanning:A Third Approach to Decision Making”,Public Admininstration Review,Vol.24 No.4:389.

[2]Andrew Weiss and Edward Woodhouse.(1992). “Reframing Incrementalism:A Constructive Response to Critics”,Policy Sciences 25,3:255-273

[3]Birkland,T.A.(1998). Focusing Events,Mobilization,and Agenda Setting.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18(1):55-56.

[4]Charles E.Lindblom.(1958). Policy Analysi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48:300-301.

[5]Charles E. Lindblom.(1968). The Policy-making Process,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6]Charles O.Jones.(1984).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Public Policy(3rd.,Ed.),Monterey,California:Brooks/Cole Publishing Company:27-29.

[7]Cobb,Roger W. and Charles D.Elder.(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Politics:The Dynamics of Agenda-Building,Baltimore,MD:Johns Hopkins Press.

[8]David Truman.(1951).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New York.

[9]Earl Latham.(1965). The Group Basis of Politics,New York.

[10]Geston,Larry N.(1997). Public Policy Making:Process and Principles,New York:M.E.Sharpe.:8-11.

[11]Harold D.Lasswell.(1956). The Decision Process:Seven Categories of Funcitional Analysis,College Park:University of Maryland.

[12]Harold D.Lasswell.(1971). A PreView of Policy Sciences,New York:American Elsevier.

[13]Kemshall,Hazel.(2002). Risk,social policy and welfare,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4]Lowery,William.(2006). Potential Focusing Projects and Policy Change,The Policy Studies Journal. Vol.34(3):313-326.

[15]McCombs,M.E.(2004). Setting the Agenda. The Mass Media and Publics. 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No.2.

[16]Rrssel C.Ackof.(1974). Redesigning the Future:A System Approach to Social Problem,N.Y.Willey.

[17]Sabatier,P.A and Hank C. Jenkins-smith.(1993). The Advocacy Coalition Framework:Assessment,Revision,and Implications for Scholars and Practitioners. In Sabatier,Paul and Jenkins-Smith,Hark C.Boulder(Eds.)Policy Change and Learning. CO:Westview,pp.211-235.

[18]Thomas R.Dye.(1975).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N.J.:Prentice-Hall,Inc.:18.

[19]Thomas R.Dye.(2001). Top Down Policymaking,New York: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20]Ulrch Beck.(1992). Risk Society:Towards a New Modernity,London:Sage Publications:21.

[21]Yehezkel Dror.(1964). “Muddling Through ‘Science’ or Inertia?”,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Vol. 24 No. 3,September:155-156.

[22]Yehezkel Dror.(1986). Policymaking Under Adversity,New Brunswick,USA:Transaction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