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8

儿童福利社会化重构—“昆明模式”图书

The socialized reconstruction of juvenile welfare

SSAPID:101-8099-5109-53
ISBN:7-80230-189-0
DOI:
ISSN:
关键词:

儿童福利 研究 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对“昆明模式”研究的过程中提出三个关键词:“失依儿童”、“人的社会化”和“福利社会化”,认为目前昆明儿童福利院所采用的家庭寄养养育方式,正是使失依儿童能够在社会中有所“依”的一种社会方式,这种模式使失依儿童的两个“社会化”实现了有效的契合。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王彦斌
编 辑:程秦;亚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撰写委员会

 后记

 附录一 实证调查的问卷

 绪论 失依儿童与家庭寄养及其“昆明模式”

  绪论 失依儿童与家庭寄养及其“昆明模式”

   一

   二

   三

   四

 第一编 失依儿童两个“社会化”的理论及其必然性

  第一章 失依儿童社会化与福利社会化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第一节 个人的社会化与福利社会化的基本理论

    一 关于个人的社会化理论

     (一)社会学的相关理论

      1.韦伯的社会行动理论

      2.杜尔克姆的社会化理论

      3.符号互动论的社会化理论

     (二)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1.精神分析学说

      2.认知发展理论

      3.社会学习论

      4.成熟势力说

     (三)儿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

      1.儿童社会化过程的几种理论模式

      2.人类发展生态学模型

    二 关于福利社会化的理论

     (一)社会福利理论

      1.以经济学为基础的社会福利理论

      2.社会主义流派的社会福利思想

      3.新兴流派中的社会福利思想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1.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2.新福利经济学理论

   第二节 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实施的实践

    一 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起始与发展

     (一)国外一些国家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起始与发展

     (二)香港地区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起始与发展

     (三)中国内地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起始与发展

    二 中国内地失依儿童家庭寄养的起始与发展

     (一)山西大同家庭寄养模式的兴起

      1.大同市福利院实施失依儿童家庭寄养的背景

      2.大同市福利院失依儿童家庭寄养的尝试

      3.大同市福利院家庭寄养的成熟

     (二)家庭寄养的两种基本方式

      1.城市家庭寄养及其特点

      2.农村家庭寄养及其特点

  第二章 家庭寄养是实现失依儿童两个“社会化”有效契合的必然途径

   第一节 社会化是社会人形成的基本途径和有效途径

    一 社会化是社会人形成的基本方式

     (一)社会化的含义

     (二)社会化对个人的意义

     (三)社会化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历程

    二 社会化的主要方面和基本途径

     (一)社会化的主要方面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三 家庭生活和人的社会化

     (一)亲缘关系的影响

     (二)生活习惯的影响

    四 院舍养育模式在失依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困惑

     (一)失依儿童心理发展方面

     (二)失依儿童的行为表现方面

   第二节 家庭寄养是实现失依儿童福利社会化的必然途径

    一 福利社会化是推进失依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一)儿童福利院已难以承受失依儿童日趋增加的压力

      1.设施方面

      2.人力方面

      3.经费方面

     (二)福利社会化是推进失依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根本出路

    二 家庭寄养是实现失依儿童两个“社会化”的有效方式

     (一)家庭寄养是失依儿童福利事业改革的重要方式

      1.有利于失依儿童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

      3.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协调发展

     (二)家庭寄养能促进失依儿童两个“社会化”得以实现

 第二编 “昆明模式”家庭寄养的实践与分析

  第三章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工作的拓展与转换

   第一节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的基本状况

    一 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

    二 失依儿童数量和结构

    三 人员编制及结构

    四 经费拨付及使用

    五 福利院单纯的院舍养育模式无法适应失依儿童福利事业发展的需要

     1.单纯的福利院院舍养育模式造成儿童福利院工作人员严重不足

     2.单纯的福利院院舍养育模式使儿童福利院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财力负担沉重

   第二节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由院舍养育到家庭寄养的工作转换

    一 改革失依儿童福利事业的背景条件

     (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

     (二)社会保障体制的发展与完善

     (三)国家政策的倡导与国家法律的支持

    二 家庭寄养工作的探索

     (一)国内外考察

     (二)昆明市儿童福利院福利社会化工作的探索

     (三)适宜昆明家庭寄养模式的探索

     (四)农村家庭寄养地的寻求与落实

    三 寄养办公室及其工作内容

     (一)寄养办公室的成立

     (二)寄养办公室的工作

    四 家庭寄养工作的实施流程

     (一)家庭寄养的宣传

     (二)寄养家庭的选择及培训

     (三)失依儿童的选择与寄养家庭的配对

     (四)寄养的实施

    五 家庭寄养由实验到深化的过程

     (一)王家滩的寄养试验

      1.三级监护体系在王家滩的建立

      2.寄养民主管理机制在王家滩的实验

      3.规范管理在王家滩的寄养实验

     (二)羊角村的寄养拓展

      1.社区评估

      2.适合安置失依儿童的社区特点分析

      3.寄养工作的前期准备

      4.正式实施寄养

     (三)杨家村的寄养深化

      1.杨家村的社区情况

      2.寄养残疾儿童前的准备

      3.寄养后的管理

      4.残疾儿童在寄养社区的变化

      5.在寄养村兴建福利设施,促进残疾儿童寄养的可持续发展

     (四)家庭寄养的成熟

      1.寄养办公室及其自身管理

      2.构建三级监护网络

      3.规范寄养工作流程

      4.对寄养家庭的管理和服务

      5.建立寄养应急机制

  第四章 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家庭寄养点社区状况及被寄养儿童的分布

    一 自然状况

     (一)羊角村

     (二)王家滩村

     (三)杨家村

    二 经济状况

     (一)羊角村

     (二)王家滩

     (三)杨家村

    三 文化特点

     (一)羊角村

     (二)王家滩村

     (三)杨家村

   第二节 被寄养儿童的基本情况

    一 数量、年龄和性别

    二 身体状况

    三 受教育情况

     (一)安宁寄养点被寄养儿童接受教育情况

     (二)杨家村寄养点失依儿童接受教育情况

    四 心理特征

     (一)感知活动方面

     (二)情绪活动方面

     (三)认知活动方面

     (四)语言能力方面

     (五)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五 行为习惯

     (一)情绪障碍行为

     (二)多动症特质行为

     (三)品行障碍行为

     (四) 交往障碍行为

     (五)刻板特质行为

   第三节 寄养家庭的基本情况

    一 寄养家庭住房情况

    二 寄养户的家庭结构

    三 寄养家庭主要成员受教育状况

    四 寄养家庭收入状况

   第四节 家庭寄养的管理

    一 管理组织

     (一)实体组织

     (二)联体组织

    二 主要管理制度

     (一)家庭评估制度

      1.寄养前的开户评估制度

      2.三个月试寄养评估制度

      3.一年期寄养评估

     (二)寄养家庭培训制度

      1.寄养前基本培训制度

      2.寄养后针对性培训制度

     (三)被寄养儿童安置制度

     (四)岗位责任制度

     (五)入户回访制度

     (六)考核整改制度

     (七)经费拨付制度

     (八)后续服务制度

     (九)后期的管理制度

    三 主要管理程序

     (一)被寄养儿童安置程序

      1.家庭申请

      2.实地评估

      3.实际安置

     (二)寄养监控程序

      1.村委会和村民小组监控

      2.乡镇监督

      3.儿童福利院监控

     (三)失依儿童回收程序

      1.被寄养儿童达到国家规定的年龄,应予社会安置

      2.被寄养儿童被收养需要回收

      3.家庭不愿继续寄养,福利院被动回收

      4.家庭履职不称,福利院强行回收

      5.被寄养儿童不再符合寄养要求,福利院主动回收

   第五节 家庭寄养工作的社会支持

    一 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

    二 寄养地政府和社区的支持

    三 广大爱心人士及外国慈善机构的支持

  第五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养中的失依儿童身心发展分析

   第一节 家庭寄养对失依儿童认知表现发展的影响

    一 感觉的发展

     (一)视觉的发展

     (二)听觉的发展

     (三)运动觉的发展

      1.手的动作发展

      2.躯体动作发展

    二 知觉的发展

     (一)空间知觉

      1.形状知觉

      2.方位知觉

     (二)时间知觉

     (三)颜色知觉

     (四)性别知觉

     (五)数字知觉

    三 注意和坚持性的发展

    四 记忆和学习性的发展

     (一)记忆的发展

     (二)学习性的发展

    五 思维的发展

    六 语言的发展

   第二节 家庭寄养对失依儿童情感发展的影响

    一 各种情感的发展

     (一)失依儿童与周围人的情感联系

      1.1岁以下失依儿童

      2.1~3岁失依儿童

      3.4~6岁失依儿童

      4.6岁以上失依儿童

     (二)失依儿童的同情感发展

     (三)失依儿童的理智感发展

     (四)失依儿童的害怕感发展

    二 对情感的控制力

   第三节 家庭寄养对失依儿童道德发展的影响

    一 道德判断

    二 道德情感

     (一)羞愧感

     (二)喜欢与憎恶感

    三 道德意识

     (一)文明和守信意识

     (二)助人意识

     (三)纪律意识

    四 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

     (一)失依儿童对自己学习成绩的评价和满意度

     (二)失依儿童对自己行为的批判意识

   第四节 家庭寄养对失依儿童社会交往以及社会适应性发展的影响

    一 社会交往

     (一)被寄养儿童与寄养家庭成员(院内儿童与工作人员)的交往与情感联系

     (二)失依儿童与同伴群体的交往

      1.失依儿童对与同伴群体交往的愿望和取向

      2.失依儿童在同伴群体中的受欢迎程度

      3.失依儿童与同伴群体相处的融洽程度

     (三)对失依儿童怯生现象的分析

    二 社会适应性

     (一)失依儿童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1.失依儿童与寄养家庭或福利院的融合

      2.失依儿童与学校的融合

     (二)失依儿童生活能力、独立性的发展

      1.生活活动能力的发展

      2.独立性的发展

    三 对未来生活的愿望和打算

     (一)求学愿望

     (二)对未来职业的设想

   第五节 当前家庭寄养实施的效果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一 “昆明模式”家庭寄养对失依儿童身心发展影响效果的评价

     (一)认知发展

     (二)情感发展

     (三)道德发展

     (四)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性发展

    二 当前家庭寄养的优势

     (一)家庭寄养为儿童提供了一个正常的家庭生活环境

     (二)家庭寄养扩大了儿童的社会交往范围

     (三)家庭寄养为儿童提供了温暖的亲情关怀,增强了儿童的情感体验

     (四)家庭寄养促进了被寄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五)家庭寄养为被寄养儿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

    三 当前家庭寄养模式的不足

     (一)缺乏专业的照顾

     (二)如果寄养家庭的整体素质不高则有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第六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养中的寄养家长态度与行为分析

   第一节 寄养家长对家庭寄养的认识

    一 寄养家长对寄养工作的认识

     (一)寄养家长获得申请寄养的信息的方式

     (二)寄养家长申请寄养的动机

     (三)寄养家长对寄养条件的认识

     (四)寄养家长对寄养中的困难的认识

     (五)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意愿

    二 寄养家长对其与福利院关系的认识

     (一)寄养家长与寄养办工作人员的合作

     (二)寄养家长对寄养管理的认识

     (三)寄养家长对寄养工作的建议

   第二节 寄养家长对失依儿童的态度与行为

    一 寄养家长与被寄养儿童相处的情况

    二 寄养家长与被寄养儿童的相互影响

     (一)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影响

     (二)被寄养儿童对寄养家庭的影响

    三 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教育行为

     (一)教育方式

     (二)对被寄养儿童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三)对就学的关心程度

    四 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照料

    五 寄养期满后寄养家长对继续寄养或领养被寄养儿童的态度

     (一)寄养家长对继续实施寄养的态度

     (二)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由寄养转领养的态度

   第三节 关于寄养家长态度与行为表现的初步结论

    一 寄养家长对家庭寄养的认识

    二 寄养家长对与福利院的关系的认识

    三 寄养家长与被寄养儿童的相处及相互影响

    四 寄养家长对被寄养儿童的教育和生活照料

    五 寄养期满后寄养家长对继续寄养或领养被寄养儿童的态度

  第七章 “昆明模式”家庭寄养工作个案分析

   第一节 被寄养儿童个案分析

    一 官望祥个案

     (一)被寄养前简况

     (二)寄养家庭简况

     (三)被寄养过程中的情况

     (四)官望祥个案小结

    二 西安辉个案

     (一)被寄养前简况

     (二)寄养家庭简况

     (三)被寄养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四)西安辉个案小结

    三 武阿桥个案

     (一)被寄养前简况

     (二)寄养家庭简况

     (三)被寄养过程中的基本情况

     (四)武阿桥个案小结

    四 被寄养儿童个案小结

     (一)生活自理方面

      1.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2.口语发展迅速,表达能力增强

      3.形成良好的排泄习惯

      4.体质增强,生活有规律

     (二)心理行为方面

      1.情绪稳定性增强

      2.性格发展趋势良好

      3.学龄失依儿童独立生活能力有所提高

      4.亲社会行为增强

   第二节 寄养家庭个案分析

    一 郭阿德家庭个案

     (一)寄养家庭的基本情况

     (二)家庭寄养工作情况

     (三)寄养过程中家庭存在的问题

     (四)工作人员给予家庭的建议和支持

     (五)郭阿德家庭个案小结

    二 蒋志龙家庭个案

     (一)寄养家庭基本情况

     (二)家庭寄养情况

     (三)在寄养过程中家庭的变化

      1.卫生状况的改善

      2.生活习惯的改良

      3.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蒋志龙家庭个案小结

    三 刘晓勇家庭个案

     (一)寄养家庭基本情况

     (二)家庭寄养情况

     (三)家庭在寄养过程中的适应情况

     (四)刘晓勇家庭个案小结

    四 寄养家庭个案分析小结

     (一)寄养家庭的特点和主要矛盾

     (二)对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寄养工作人员的启示

   第三节 寄养社区个案分析

    一 王家滩寄养社区个案

     (一)社区环境与社区资源

     (二)寄养家庭意愿与家庭条件

     (三)家庭培训与失依儿童安置

      1.对寄养家庭的培训

      2.失依儿童安置个案

     (四)家庭寄养的日常管理

      1.对寄养家庭回访

      2.对寄养工作评估

      3.对寄养家庭存在问题的整改

     (五)被寄养儿童的就学就医问题

      1.被寄养儿童在当地的就学

      2.被寄养儿童在当地的就医

     (六)社会扶持

      1.社会慈善机构的资助和技术支持

      2.社会个人及家庭资助

      3.当地政府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

     (七)王家滩寄养社区个案小结

    二 杨家村寄养社区个案

     (一)社区环境与资源

     (二)家庭意愿与家庭条件

     (三)家庭培训与失依儿童安置

      1.对寄养家庭的培训

      2.失依儿童的寄养安置案例

     (四)家庭寄养工作的日常管理

     (五)就学就医问题

      1.被寄养儿童的在当地的教育

      2.被寄养儿童在当地的就医

     (六)社会扶持

     (七)杨家村寄养社区个案小结

    三 寄养社区个案分析基本结论

  第八章 寄养主体间的互动关系及其变化

   第一节 失依儿童与寄养家庭的适应与调整

    一 失依儿童对新生活环境的适应与调整

    二 人际关系的适应与调整

     (一)失依儿童对寄养家庭成员关系的适应与调整

     (二)寄养家庭对寄养关系的适应与调整

    三 生活方式的适应与调整

     (一)失依儿童对寄养家庭生活方式的适应

     (二)寄养家庭改变生活习惯的适应与调整

     (三)被寄养儿童适应寄养家庭生活的衡量标准

   第二节 儿童福利院与寄养家庭的适应与调整

    一 儿童福利院管理方式的适应与调整

    二 寄养家庭抚育方式的适应与调整

   第三节 儿童福利院与寄养社区的相互支持与促进

    一 儿童福利院在福利事业拓展中得到社区支持

     (一)社区政府的支持

     (二)社区组织的支持

     (三)农村干部和农民家庭的支持

    二 儿童福利院在家庭寄养工作中促进社区发展

     (一)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培养社区的民主精神

     (二)促进农村社区的文明生活建设

     (三)就地转移剩余劳动力为农村社区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推动农村社区幼儿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昆明模式”的特点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一 寄养为主、院养为辅的失依儿童供养模式

     (一)家庭寄养的主体地位

      1.农村家庭寄养实现了失依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最大化

      2.农村家庭寄养失依儿童比重过半

      3.农村家庭寄养将长期存在和稳步发展

     (二)院舍供养的辅助作用

      1.院舍集中养育是体弱婴幼儿和重病、传染病儿童必需的照料模式

      2.院舍集中养育是严重残疾儿童最好的照料模式

      3.院舍养育起着从入院到寄养安置的“中转站”的作用

    二 家庭寄养工作取得的经济效益

     (一)儿童福利院的经济效益

     (二)寄养家庭的经济效益。

    三 寄养经济效益的形成分析

     (一)儿童福利资本使用的最大效益

     (二)机会成本的较好收益

     (三)政府的国家资本投入与资源的优化配置效益

 第三编 “昆明模式”的一般化意义

  第九章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的管理控制机制

   第一节 家庭寄养管理控制机制建立的依据和管理控制关系

    一 家庭寄养管理控制机制建立的根本目的

    二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管理控制机制建立的依据

    三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管理控制机制的主体与对象及其关系

   第二节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管理控制机制的手段

    一 组织控制手段

    二 制度与规范手段

    三 文化和社会舆论控制手段

    四 经济利益制约手段

   第三节 家庭寄养养育模式管理控制机制的实施过程

    一 决策环节

    二 实施环节

    三 监督管理环节

    四 反馈环节

  第十章 实施家庭寄养必须考虑的内外部因素

   第一节 家庭寄养的家庭内部影响因素

    一 家庭的经济因素

    二 人口因素

     (一)寄养家庭的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

     (二)寄养家庭的孩子的年龄与性别

     (三)寄养父母的受教育程度

    三 抚育观念与能力因素

   第二节 家庭寄养的外部影响因素

    一 家庭寄养地经济发展状况

    二 风俗习惯等文化因素

    三 家庭寄养地社区资源

    四 家庭寄养相关的国家政策与法规法律

     (一)国家有关家庭寄养的政策

     (二)国家相关法律对家庭寄养的规定

    五 家庭寄养的社会支持程度

     (一)社会支持的广度

     (二)社会支持的多样性

     (三)社会支持的力度

  第十一章 家庭寄养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讨论

   第一节 进一步完善家庭寄养的主要问题

    一 寄养社区资源的有限性问题

    二 寄养儿童的福利资金来源单一问题

    三 被寄养儿童监护权问题

    四 被寄养儿童的社区归属问题

   第二节 家庭寄养实施中政府应该帮助解决的问题

    一 强化舆论宣传

    二 制定法规支持

    三 给予政策优惠

    四 行为积极协调

   第三节 家庭寄养本身存在的局限

    一 家庭本身作为社会化的单位存在着局限性

    二 家庭寄养有可能会发生中断

    三 家庭寄养难以从根本上解决被寄养儿童存在的心理行为问题

 附录二 实证调查样本情况

〔美〕戴安·E.帕普利,萨莉·W.奥尔兹著《儿童世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

陈红霞:《社会福利思想》,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戴维·波普诺著,李强等译《社会学》(第十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丁冰:《现代西方经济学说》,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5。

窦玉沛:《重构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探索》,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费梅萍:《社会保障概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2。

侯力、左伟清编著《新编社会学》,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华红琴、翁定军等:《人生发展心理学》,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林闵钢:《现代社会保障》,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8。

刘豪兴、朱少华:《人的社会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陆士桢、任伟、常晶晶:《儿童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庞树奇、范明林:《普通社会学理论》(第三版),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0。

全国13所高等院校《社会心理学》编写组:《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

沈亚平:《社会秩序及其转型研究》,石家庄,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史柏年、罗观翠:《儿童社会工作》,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魏新武:《社会保障世纪回眸》,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吴增基、吴鹏森、苏振芳:《现代社会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许政援、沈家鲜等:《儿童发展心理学》,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2002。

阎青春:《社会福利与弱势群体》,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赵曼:《社会保障制度结构与运行分析》,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内涵及其实施原则》,1998年《社会福利社会化座谈会》民政部资料。

陈军:《家庭寄养的可持续发展要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的保证》,“2002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崔丽娟、秦茵:《家庭被寄养儿童的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崔丽娟、吴明证:《家庭被寄养儿童家庭属性因素与生活满意度研究》,“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崔丽娟、杨志勇:《家庭寄养对孤儿社会成长作用的研究》,《心理科学》2002年第1期。

答会明:《家庭文化氛围与儿童社会化论略》,《甘肃高师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多吉才让:《关于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工作》1998年第4期。

冯立伟、张克林:《家庭寄养的优势与延伸问题探析》,“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侯春在:《非社会性行为:儿童社会化研究的新视角》,《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李宝库:《积极开展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全面推进儿童福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在全国家庭寄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2003年10月19日。

李幼穗:《儿童社会化与非智力因素》,《天津师大学报》1997年第6期。

鲁容芳、张诚学、林蕾:《32例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安置中断解析》,《社会福利》2002年第8期。

乔先华、于兆民、高娜:《家庭寄养模式研究》,《社会福利》2003年第5期。

失依儿童家庭寄养机制研究课题组:《昆明市儿童福利院家庭寄养调查报告》,2004。

施德容:《推进专业化发展,提升家庭寄养工作水平》,“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施德容:《完善孤残儿童照料体系积极开展家庭寄养工作》,“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王晨光:《轻残儿童家庭寄养转收养的实践探索》,《社会福利》2002年第4期。

王国钧:《寄养家庭对孤残儿童的生活教育》,“2000年孤残儿童照料与家庭寄养”研讨会材料汇编,上海,2000。

王素英:《家庭寄养——儿童福利事业的发展趋势》,《社会福利》2002年第7期。

王素英:《家庭养育模式的现状及对策发展研究》,《社会福利》2002年第1期。

卫根泉:《论家庭因素对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影响》,《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第4期。

阎青春:《如何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中国民政》1994年第4期。

臧羽青:《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化》,《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

曾凡林、季玉华、鲁容芳:《寄养孤残儿童的特殊教育状况调查》,《首届儿童发展与照料专题研讨会》,上海,2002年。

曾凡林、昝飞:《孤残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1年第5期。

曾凡林:《儿童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调研总报告》,民政部资料,2003。

曾凡林:《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政策制定的基础》,《社会福利》2002年第7期。

〔美〕查尔斯·H.扎斯特罗:《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导论》(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限银娥、潘胜文:《中国福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南京民政局www.Nanjing.gov.cn网站:《南京市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