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路径探析·李向平文集图书

SSAPID:101-8070-7179-71
ISBN:978-7-5097-367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为了纪念辽宁社会科学院建院50周年,该院决定出版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李向平文集》为其中之一。《李向平文集》为作者从事经济研究32年来撰写的论文和调查报告选编成册,作者作为一名以东北及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即中国老工业基地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者,其研究的视角始终着眼于辽宁老工业基地,这使得本研究的理论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实证具有坚固的经验基础,政策具有牢靠的工作基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
作 者: 李向平
编 辑:吴敏;任文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序论

 作者简介

 第一篇 国有企业改革与培育生产资料市场

  辽中南经济区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设想*

   一 建立生产资料市场对搞活企业的意义

    (一)没有生产资料市场流通传统,只有行政调拨经验

    (二)企业缺乏经营自主权

    (三)行政直接控制减弱,可能出现某种程度的垄断

    (四)经济机制失衡,形成外倾斜型流通态势

    (五)改变总供给和总需求不平衡状况的困难大,实现有益于市场发育的“买方市场”还需要做出不懈的努力

   二 怎样建立生产资料市场

    (一)目标

    (二)重点

    (三)前提条件

   三 发展期货市场 完善流通网络

    (一)关于期货市场问题

    (二)关于环节协调问题

   四 形成全国性的经济区生产资料市场

    (一)统一性和内在差异性

    (二)辽中南经济区可能成为全国性生产资料中心市场

     1.形成生产资料市场的起点高

     2.物资集散中心地位和新兴的物资企业,使辽中南经济区具备较强的经销能力

     3.体制摩擦较小

    (三)变物流中心为中心市场

     1.有计划地控制、安排企业更新改造次序

     2.强化对横向联合的支持,继续拆除地方设置的行政“壁垒”

     3.制定有助于强化两条输出主渠道的产业政策,提高区域市场扩张能力

  东北经济区生产资料流通体制改革*

   一 传统运行模式的形成和转轨的必然性

   二 改革中的区域生产资料流通态势和体制摩擦

   三 东北经济区生产资料运行体制的改革模式

   四 市场化实施方针:建立区域市场和分区推进改革

  价格上涨对辽宁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

   一 价格上涨与产业结构变动

   二 价格上涨对产业结构调节作用不显著的原因

   三 强化价格机制调节作用的措施和方法

  各具特色的市场体系发育之路*

   一 市场发育的“土壤”

    1.规模经济因素

    2.企业联合与生产集中程度

    3.产品差别性

    4.进入行业的障碍

    5.地区间流通障碍

    6.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因素

   二 组织结构各异的市场模式

    1.完全竞争(或纯粹竞争)市场

    2.完全垄断市场(独家垄断市场)

    3.垄断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

    4.共同垄断市场(少数大企业垄断市场)

   三 “中国是一个世界”

   四 90年代市场体系发育前景展望

  企业重组与工业结构调整新主体的培育*

  辽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调整*

   一 辽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调整的背景和意义

   二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调整政策及其在辽宁的实施

   三 辽宁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调整效果评价

   四 国有大中型工业企业产权结构调整中的问题与趋势

  跨国公司独资倾向和国有企业引资改制路径*

   一 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引资改制的政策及实践

   二 境外跨国公司的独资化倾向与国企引资改制愿望的矛盾

   三 结论

 第二篇 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结构优化

  区域经济的经济运行结构和调控机制*

   一 区域经济利益和地方利益

   二 促成经济区合理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区域市场

    1.商品双向循环,以综合性市场为基础,以专业化市场为主导

    2.经济运行机制具有相对独立的区域特征,需要经过一定的转换机制才能够与统一市场机制衔接起来,达到区际经济均衡运转

   三 区域经济模式多元化和宏观区域经济政策体系

  辽宁工业发展的内在矛盾及政策协调*

   一

   二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中的“南北”问题*

   一 “南北”差异——中国地区经济增长格局中新的不平衡

   二 发达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对发展中地区的扩散效应

   三 “东西”问题转变为“南北”问题和“南北”关系失调

   四 未来“南北”关系格局的变化趋势

  辽宁工业结构现状及调整政策*

   一 辽宁工业结构现状及增长因素分析

    1.工业部门结构和技术结构现状

    2.增长因素分析

    3.工业结构问题的实质

   二 “八五”时期辽宁工业结构调整政策及其实效

   三 培育辽宁工业结构调整新主体

   四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政府政策选择

    1.增加政府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量

    2.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加速支柱产业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

    4.对资不抵债企业实行兼并和破产

    5.建立生产要素进入和退出产业的奖惩制度

  辽宁工业结构调整方向、策略及政策选择*

   一 工业结构调整方向

    1.辽宁工业结构调整应立足于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新的支柱产业两个基本方面

    2.未来辽宁工业支柱行业技术和产品的选择方向必须与市场需求水平和结构相适应

    3.降低产品成本和价格也是辽宁工业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目标

   二 辽宁工业结构调整中的策略问题

    1.侧重投入结构调整

    2.渐进调整和集中调整相结合

    3.保持工业结构的全方位开放

    4.重视发挥信息协调作用

   三 促进工业结构调整的政府政策选择

    1.增加政府直接控制的社会资源量

    2.加速政府职能转变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3.加速支柱产业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开发

    4.对资不抵债企业实行兼并和破产

    5.建立生产要素进入和退出产业的奖惩制度

  辽宁工业组织结构分析和调整政策建议*

   1.收缩支柱产业涵盖领域,以支柱产业部门中的瓶颈产品的生产部门为主导产业

   2.争取建立老工业基地改造管理区(试验区)和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支柱产业改造基金,为产业结构趋同釜底抽薪

   3.企业组织结构调整要以具体产业的特定规模标准为据,有所为、有所不为

   4.以模拟市场方式建立省级区域产业组织结构调控基金,支持结构调整政策落实

   5.制定企业组织结构调整政策。

  辽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中长期对策研究*

   一 20世纪90年代辽宁产业结构演进态势

    1.形成了三次产业优化和升级的态势,但加工业畸重、第三产业仍有较大落差

    2.传统主导产业基本格局未变,新兴主导产业初露端倪,区域企业组织结构有所改善,但仍未改变“小而散”的传统格局

    3.产业结构矛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所缓解,但产业结构转换速率相对较慢

   二 产业政策成效评价及启迪

    1.贯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结合的原则,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2.政府产业政策应以战略性调整为对象,逐步从适应性调整方面退出

    3.对于老工业基地结构性衰退的再认识

   三 辽宁传统产业改造方向与途径选择

    1.工业技术改造的核心——着力改善和优化传统产业的供给结构

    2.辽宁工业产业技术改造的总体目标和重点行业目标

    3.产业重组和企业整合是工业技术改造的基础

    4.依靠不断创新,培植辽宁传统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转轨时期辽宁区域产业结构及中央区域政策*

   一 区域产业政策特征及其政策含义

   二 辽宁的区域产业结构衰退及其成因

   三 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基础及意义

   四 实施针对老工业基地的宏观区域经济政策

  提升主导产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重塑辽宁产业创新能力*

  增强工业创新能力*

   一 建立新的技术体系,推进工业结构升级和深化发展

   二 建立新的组织体系,促进企业网络化和产业集群化

   三 综合发挥政府在推动工业创新中的作用

  路径依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

   一 东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绩评价

    (一)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成效

     1.生产要素向东北沿海、沿边等优势区位集聚

     2.出现企业跨行政区域兼并高潮

     3.加强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保护协作

     4.大城市经济区发展方兴未艾

    (二)影响东北跨省区产业集群发育的主要问题

     1.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影响生产要素合理配置

     2.以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国有企业为主体,区域市场缺乏有效竞争

     3.支柱产业集聚度低,综合竞争力较弱

     4.区域中小企业发育不足,难以同大企业形成有效关联

     5.生产加工业强,设计研发和销售服务业弱,综合竞争力不足

   二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和思路

    (一)形成路径依赖的历史积淀

    (二)路径依赖因素持续左右东北经济发展

    (三)路径依赖分析方法及其现实意义

   三 区域经济一体化基本途径:大企业主导的产业集群

   四 促进东北区域产业集群发育的若干对策

    (一)明晰区域产业集群发育中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二)敦促和支持相关中央企业加快体制改革进度,培育有市场扩张力的区域产业集群主体

    (三)吸引以民资和外资为主的大型企业进入区域支柱产业市场,创造有效竞争的区域市场结构

    (四)强化区域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保障

    (五)建立跨区投资收益分享制度

  建设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目标及途径*

   1.关于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标准

   2.实现装备制造业基地目标的对策建议

 第三篇 东北及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与发展规划研究

  “第二次创业”与辽宁老工业基地改造*

   一 区域经济结构性衰退与反衰退斗争

    1.依赖资源赋存形成的发展重化工业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2.生产要素存量、特别是技术要素存量趋于老化,开发创新的潜力远不及新兴工业区域广阔

    3.外资引进和东南沿海新工业区崛起极大削弱了辽宁产品在全国市场的优势

    4.传统体制使辽宁产业结构矛盾“早熟”,又束缚了区域经济结构转换力,加剧了结构性衰退

   二 战略重心:选育新兴主导产业

   三 “第二次创业”实现机制:以产业政策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

  跨越2000年辽宁经济发展战略思路研究*

   一 经济发展阶段、基本矛盾和发展因素

    (一)辽宁工业化阶段

    (二)结构性矛盾导致增长衰退

    (三)影响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

     1.需求与竞争同步升温的重化工产品市场

     2.动态比较优势

     3.新经济增长点对主体结构的改造与侵蚀

     4.体制因素的影响

   二 基本战略、战略重点和战略目标

   三 战略措施

    (一)经济体制改革政策

    (二)产业政策

    (三)人口、教育、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

  关于制定“十五”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建议*

   一 计划方法论:转轨计划的过渡性和有限性

    1.计划和规划要立足于经济体制二元性特征,具备促进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性质

    2.利用有限的可控资源,实施有限的战略任务,争取有限的发展目标

   二 关于“十五”计划的发展目标

   三 “十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抉择

  辽宁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反思与前瞻*

   一 “萧条区域”与老工业基地

   二 对辽沈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再认识

   三 加速辽沈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设想和建议

  全面建设辽宁省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对策*

   一 小康社会是指国际通行的中等发达水平还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二 关于辽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想中的两个战略问题

    1.优先发展加工制造业还是第三产业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是以省、还是以市县为基本单位

   三 关于辽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四 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举措

    1.提高投资率,增强资本驱动力

    2.发展创业和创新经济,形成内生和自主发展能力

    3.创新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加速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和发展混合经济,激发微观经济主体的活力

    4.实施有实效的区域产业政策,推动新型工业化所需要的主导产业成长

    5.培育沈大都市经济圈,改革宏观区域经济管理体制

    6.建立全方位、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推进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和深化

  辽宁经济增长的衰退及其面临的财政困境*

   一 沦为增长持续性衰退地区

    (一)增长持续性衰退的表征

     1.自身增长速度持续低于长期增长率

     2.增长速度与全国比由过去的正差变为负差

     3.与沿海其他发达地区背道而驰的增长趋势

    (二)增长衰退的客观因素

     1.体制性因素,因国有企业集中和比重大而制约了经济快速增长

     2.结构性因素,因资源性产业衰退而使经济增长减慢

     3.政策性因素,因国家保护政策改变而使一些产业丧失了竞争力

    (三)辽宁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1.国有制经济转轨的困难

     2.资源型产业和城市调整困难

     3.区域收入分配问题

     4.产业结构升级问题

     5.财政增长乏力问题

   二 地区财力衰退和财政收支缺口扩大

    (一)地区财力衰退和财源萎缩

    (二)财政显性公共支出非正常增加

     1.经常性支出经费缺口扩大

     2.社会保障经常性支出压力增大

     3.国有企业转制成本较高

     4.生态保护支出加大

    (三)财政潜在公共支出压力巨大

     1.国有企业债务负担

     2.政府对外债务负担

    (四)财政总量的失衡

   三 重建辽宁经济的自生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

    1.内部条件

    2.必要的外部条件

  2003~2020年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基本目标和战略选择*

   一 全面、辩证地理解主要依靠市场配置资源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

   二 关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目标体系选择

   三 政府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应重点支持主导产业发展

   四 以信息化带动传统产业现代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五 深化改革攻坚战的重点:特大型国有企业产权制度开放和军工企业体制改革

    1.进行军工企业改革试点

    2.加快支柱产业中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六 建议中央实行配套的老企业复兴政策

    1.增加给予自然资源枯竭企业的援助政策

    2.老企业非市场性功能转移政策

    3.完善老企业市场功能政策

    4.产权多元化政策

    5.生产要素流动、重组和整合政策

   七 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推进临港工业发展

   八 重化工业两头在外,拓宽辽宁经济发展空间

   九 更加充分地发挥大连在老工业基地开放及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形成中的作用

   十 充分发挥中心城市在哈大经济带的龙头地位,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辽宁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研究*

   一 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评价

    (一)辽宁老工业基地问题的历史根源

    (二)“十五”以来辽宁老工业基地的反衰退斗争

    (三)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

   二 “十一五”期间辽宁经济与社会发展环境预测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趋势

    (二)国内经济环境的基本态势

     1.我国工业化进入新型重化工业主导的发展时期

     2.改革进入对传统体制攻坚和体制全面创新阶段

     3.对外开放将进入生产要素和商品输出入平衡的新阶段

     4.面临着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艰难抉择

    (三)辽宁省经济发展潜能和约束条件

   三 “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思路

    (一)关于指导方针

    (二)关于战略目标

     1.基本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

     2.基本实现全面小康

     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关于战略任务

    (四)关于战略重点

     1.针对体制性矛盾,努力推进两个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

     2.针对结构性矛盾,重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产业素质和竞争力

     3.针对严重的失业和贫困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努力提高社保水平

     4.针对城乡差距和“三农”问题,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城市现代化

   四 “十一五”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新型产业基地

     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2.全面优化产业结构

    (二)统筹城乡发展

     1.注重完善城市的功能,提高承载能力

     2.注重整合现有城市资源,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

     3.注重产业牵动,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产业集群促进城市集群

     4.注重城乡协调发展,走多元城镇化道路

     5.注重制度创新,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步伐

     6.促进农村繁荣发展,构建和谐农村

    (三)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1.做大沈阳经济区

     2.加快构筑沿海经济带

     3.推进欠发达的辽西北发展

     4.综合开发辽东山区

    (四)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

     1.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2.加强人口控制,应对老龄化挑战

     3.加快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提高全民素质

     4.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5.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建设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五)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六)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加快贸易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对外贸易结构

     2.实施重点项目牵动,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

     3.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跨国投资经营

     4.营造良好的对外开放环境,建立和完善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

     5.积极推进对内开放,形成区域竞争优势

    (七)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高度重视就业这一民生之本,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3.健全完善新型社会保护体系,促进社会融合

     4.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水平

     5.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

     6.转变政府职能,全面优化发展环境

     7.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全面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

   一 背离科学发展道路导致老工业基地陷入发展困境

   二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辽宁步入振兴轨道

    1.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深化,工业企业联合重组步伐加快

    2.资源型城市转型取得新进展,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3.固定资产投资大幅度增长,外商进入步伐加快

    4.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地区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5.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

    6.布局调整与环境治理密切结合 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显著

   三 贯彻科学发展观克服振兴中的不和谐因素

    1.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率提高并未带来就业状况的显著改善

    2.政策性投资增加和外资流入,并没有引发商业贷款规模扩大

    3.少数大企业占用了更多的发展资源,而大量的中小企业则难以获得同等的发展条件

    4.参与剥离办社会职能的国有企业数量骤增,地方政府难以负担重组成本

    5.建设“生态安全辽宁”面临巨大挑战

    6.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仍十分艰巨,社会保障面临新的挑战

   四 实现辽宁全面振兴的思路与建议

    1.平衡投资技术结构,提高投资的就业率

    2.加快不良资产存量证券化进程,不断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3.构建东北三省一区(包括内蒙古东部)协调合作机制和平台,提高投资项目和政策安排的区域经济效应

    4.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引进非国有大型企业,优化区域市场竞争氛围

  “十一五”期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任务和主要政策*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综合竞争力评价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比较优势产业

   三 东北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四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重塑东北产业创新能力

   五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关键:加快中直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步伐

   六 东北三省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七 发展临港产业和港口经济 建设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

   八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形成区域社会保障体系

   九 构建东北老工业基地新的增长机制

    1.新的动力:建立有效竞争的统一市场

    2.新的微观经济基础:混合经济

    3.新的公共服务体制:政府与社会整合

    4.体制创新战略及条件

  突破路径依赖 推进整体转型*

   一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践的回顾与评价

    1.东北地区综合经济竞争力维持在全国六大区的中间位置

    2.发展基础(由基础设施和政府作用两类指标构成)落差明显

    3.东北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基本保持不变,排在华东、华南之后的第3位

   二 开辟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道路

   三 加快振兴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及其对策

    1.产业结构调整

    2.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3.推进工业创新

    4.加快农业产业化

    5.县域经济发展(以辽宁为例)

    6.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

    7.改善金融环境

    8.扩大对外开放

    9.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10.建设环境友好区域

    11.建设和谐东北

    12.区域典型解析:沈阳市铁西老工业区振兴道路

    13.企业典型解析:辽宁国有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大问题及其对策》序*

   一 立题宗旨和研究方法

   二 发达国家有关“问题区域”的理论和政策

   三 我国对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问题的研究和政策

   四 突出问题和研究重点

  主体功能区发展定位与战略构想*

   一 辽宁区域功能、布局及其功能评价

    1.东北区域经济活动中心

    2.辽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供给基地之一

    3.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4.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

    5.东北地区的人居中心

   二 辽宁未来区域功能定位

    1.在世界的功能定位

    2.在东北亚的功能定位

    3.在中国的功能定位

    4.在东北的功能定位

   三 区域发展战略构想

    1.未来2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基本因素分析

    2.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

    3.未来25年辽宁省经济增长前景预测

    4.近期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要点

    5.中远期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构想

  辽宁省“十二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一 “十一五”时期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与总结

   二 “十二五”期间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和持续发展基础

    1.国际经济发展环境

    2.国内经济发展环境

    3.确保辽宁省持续发展的综合竞争力评价

    4.辽宁经济增长趋势预测

   三 “十二五”辽宁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基本思路

    1.指导思想

    2.基本方针

    3.发展目标

   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思路

   五 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思路

   六 工业发展思路

   七 市场深化是推动辽宁服务业发展的关键

   八 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布局思路

   九 辽宁城镇化发展思路

   十 科学技术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思路

   十一 经济体制改革思路研究

   十二 金融市场发育思路

   十三 开放型经济发展思路研究

   十四 建立公平分享经济增长的新机制

   十五 社会事业发展思路研究

   十六 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思路

 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编委会

 总序

本书为作者李向平从事经济研究32年来撰写的论文和调查报告选编成册,作者作为一名以东北及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即中国老工业基地问题为研究对象的经济学者,其研究的视角始终着眼于辽宁老工业基地,这使得本研究的理论具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实证具有坚固的经验基础,政策具有牢靠的工作基础,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