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1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Guangzhou (2022)

SSAPID:101-8061-2289-75
ISBN:978-7-5228-0291-6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回顾了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成效、亮点和短板,对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进行测评,对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进行研判;并就促进广州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提质增效,促进广州种业、花卉产业、蔬菜产业、水产业高质量发展,发展新型集体经济,乡村民宿产业集聚,扶持促进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发展农民合作社,开展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实现乡村振兴农民奔富,强化治理城乡生态环境、水环境,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进广州乡村善治等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力求为政府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贡献关于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问题的思考及实践探索。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作 者: 张跃国 郭艳华
编 辑:郭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2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2)》编辑委员会

 皮书

 摘要

 基本子库

 Abstract

 Ⅰ 总报告

  B.1 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与对策研究

   一 农业现代化理论的简要综述

    (一)西方理论视角下的农业现代化理论

     1.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关于传统农业改造的理论

     2.约翰·梅勒(John W.Mellor)农业发展理论对农业现代化的解释*

     3.《农业发展:国际前景》: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

    (二)中国经济学界对农业现代化的诠释

     1.关于农业现代化内涵的研究

     2.农业现代化衡量标准的研究

     3.农业现代化评价体系的研究

     4.关于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研究

   二 广州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条件

    (一)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1.重要农产品保供能力提高

     2.“菜篮子”保供给能力增强

     3.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格局全面形成

    (二)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

     1.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2.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

     3.农机装备转型升级加快推进

    (三)产业布局和创新水平深入发展

     1.农业产业布局持续优化

     2.主导优势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3.都市农业稳步发展*

     4.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构建

    (五)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

    (六)农业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

     1.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持续提升

     2.农业品牌建设卓有成效

    (七)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

     1.持续巩固农地经营制度基础

     2.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发展

     3.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健全

   三 广州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短板和不足

    (一)农业资源约束效应明显

    (二)农林牧渔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三)农业投入水平相对不足

    (四)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值差距持续加大

    (五)农业全产业链发展水平滞后

    (六)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和劳动参与率有待提高

    (七)农业科技创新的产业引领能力不强

    (八)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竞争力不强

    (九)农村居民食物支出结构与中心城市地位不相匹配

    (十)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创新力度有待加强

   四 广州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测评

    (一)构建广州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

     1.建立原则*

     2.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的确定

     3.指标解释及计算方法

     4.数据标准化处理

    (二)广州农业现代化评价的实证分析

     1.数据提取

     2.标准化处理

     3.指标权重的确定

     4.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的阶段划分

     5.测算结果

   五 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研判

    (一)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农业现代化革命性动力

    (二)制度创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动力

    (三)市场化变革力量推动农业现代化跨区域资源配置

    (四)市场主体创新活力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标尺

    (五)农业现代化推动产业发展融合化、集群化

    (六)农业现代化继续成为构建新时期经济循环的枢纽

    (七)农业现代化蓬勃发展要求形成产业治理新机制

   六 广州农业实现现代化的对策建议

    (一)技术引领:提升广州农业科技水平

     1.打造国际领先科研平台

     2.建设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大平台

     3.创新高素质科技队伍激励机制

    (二)结构优化:推动广州农业结构升级

     1.优化广州农业产业结构

     2.推动数字化产业转型升级

    (三)固本培元:完善广州农业农村基础设施

     1.体系化培育,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2.加大资金投入,恢复和提升农村水利设施

     3.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发展农业设施

    (四)实施“农业+”:激发广州乡村各种资源价值倍增

     1.发展农产品加工,提升附加值

     2.拓展乡村旅游,活化农村历史资源

     3.持续建设好新农村和特色小镇

    (五)制度设计:完善广州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引领

     1.发展家庭农场,强化农业经营主体

     2.强化金融创新,拓宽农业现代化的资金渠道

    (六)以人为本:强化农业现代化的保障体系

     1.强化发展用地政策保障,有效盘活农村土地资源

     2.打造农产品销售流通新体系

     3.加强人才劳动力培训,加快农业人才集聚

 Ⅱ 产业振兴篇

  B.2 聚焦“六条链”,推动广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 广州乡村产业发展主要成效

    (一)围绕“稳”字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二)围绕“强”字推进“菜篮子”工程建设

    (三)围绕“优”字丰富乡村产业形态

    (四)围绕“融”字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五)围绕“实”字强化产业服务保障

   二 广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融合发展不够深入

    (二)经营主体实力不够雄厚

    (三)要素保障机制不够完善

    (四)农业科技支撑不够有力

    (五)产业富民效果不够理想

   三 推动广州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在延伸产业链上下功夫

    (二)在筑牢生态链上下功夫

    (三)在提升价值链上下功夫

    (四)在完善利益链上下功夫

    (五)在畅通流通链上下功夫

    (六)在完善保障链上下功夫

  B.3 迈向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关键制约与建设路径

   一 广州国家种业中心建设初显成效

    (一)种业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一批全国优势领域和知名品牌

    (二)种业功能不断健全,规划建成一批种业发展新平台

    (三)资本支持多维推进,专项设立了政府种业发展基金

   二 广州建设国际种业中心的优势与主要制约

    (一)条件与优势

     1.雄厚经济实力支持

     2.良好科研条件保障

     3.产业基础实力突出

     4.种质资源丰富多样

     5.自然资源优势明显

     6.开放领先发展环境

    (二)问题与制约

     1.现行科研管理模式与种业创新发展规律不相符,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未形成

     2.市场主体亟须培育壮大,缺乏国际标志性种业品牌

     3.资本支持相对薄弱,政府种业发展基金管理有待改善

     4.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科研组织结构单一化

     5.种业小镇建设面临诸多难题而举步维艰

     6.种业发展基础保障体系亟须完善

   三 广州高质量建设国际种业中心的路径与举措

    (一)强化对种业战略地位的认识

    (二)实施战略聚焦,突出种业优势领域和特色品牌

    (三)改进种业科研立项管理,集中资源加大支持育种工程

    (四)优化科研创新体系,设立核心技术联合育种攻关机制

    (五)培育壮大企业主体,重点扶植育繁推一体化种业龙头企业

    (六)进一步改善政府种业基金运作管理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安全发展

  B.4 促进广州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建议

   一 广州花卉产业发展现状

    (一)花卉产业渐成规模,品种渐具特色

    (二)科技驱动日益显现,创新赋能催生“智慧花”

    (三)区域布局日趋合理,产业集群逐渐形成

    (四)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行业影响力不断扩大

    (五)产业融合不断深化,花卉提质增效发展

   二 广州花卉产业发展的短板与制约

    (一)生产要素瓶颈突出,花卉发展空间受限

    (二)科技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自主知识产权品种不多

    (三)规模化、组织化发展程度不高,基础设施装备偏弱

    (四)新零售模式占比不高,传统批发市场亟待升级

    (五)品牌意识薄弱,营销策划能力有待加强

   三 促进广州花卉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科学统筹规划,完善扶持和保障政策

    (二)科技创新赋能,促进花卉产业提质增效

    (三)加快建设产业园,打造花卉生产标准化示范区

    (四)创新商业模式,打造现代花卉市场流通体系

    (五)建设功能平台,完善花卉专业服务体系

    (六)营造浓郁氛围,强化“花城文化”品牌推广

  B.5 加快广州蔬菜产业发展 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一 广州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一)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比重逐年上升

     1.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2.蔬菜产值较快增长,产出水平逐年提高

     3.劳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

    (二)蔬菜品种多样,叶菜种植规模最大

    (三)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显著

    (四)蔬菜生产区域化格局凸显

   二 广州与全省、全国重点城市蔬菜生产情况对比

    (一)广州与全省其他城市对比

    (二)广州与全国重点城市对比

   三 广州市蔬菜产业发展优势

    (一)自然条件优势

    (二)产业扶持高位推动

    (三)技术支撑产业提效

    (四)国家中心城市向蔬菜产业赋能

   四 广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瓶颈

    (一)土地资源制约蔬菜产业发展

    (二)生产要素投入偏低,蔬菜单产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蔬菜产品竞争优势不高影响蔬菜生产收益

    (四)蔬菜产业全产业链通能力相对较弱

   五 广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统筹规划扩展蔬菜种植空间

    (二)积极培育高质量品牌蔬菜产品

    (三)加快建设冷链仓储物流设施,打通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

    (四)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力度,促进蔬菜全产业链融合

     1.加大对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

     2.加强产业融合

     3.创新“互联网+蔬菜”新模式

    (五)满足合理用地需求,完善土地流转和设施用地政策

    (六)助力蔬菜小生产经营主体生产提档升级

  B.6 加强科技创新 推动广州水产业现代化发展

   一 世界养殖渔业格局以及中国概况

    (一)世界渔业处于以捕捞为主的阶段

    (二)中国养殖渔业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三)中国已经形成了水产养殖产业链

    (四)养殖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二 广州水产养殖稳定发展

    (一)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创新

    (二)捕捞渔业理性发展,远洋渔业增幅可观

    (三)不断培植优质品种,提高养殖水平

    (四)加快养殖方式调整,推广绿色健康养殖模式

    (五)抓好养殖水治理,保护碧水蓝天

    (六)科学布局,促进渔业产业集聚发展

    (七)狠抓水产品质,保证质量安全

   三 渔业发展的未来趋势、挑战和机遇

    (一)水产业发展的国内外形势

    (二)未来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趋势

    (三)未来水产业面临的挑战

    (四)水产行业发展存在的机遇

   四 发展广州水产业的对策思路

    (一)大力推广和发展绿色渔业

    (二)落实水生野生动物管理,建设现代渔业产业园

    (三)发展远洋远海渔业,推动渔港建设

    (四)发展优势品种和特色品种,打造水产种业名片

    (五)利用现代技术,发展数字渔业

    (六)打造交易新业态,提升保险覆盖面

  B.7 以农民合作社为抓手,促进广州乡村民宿集聚发展

   一 广州市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和特点

    (一)民宿需求旺盛,精品民宿标杆引领

    (二)运营发展模式多样,形式创新

    (三)重视产业政策指引

   二 以农民合作社为抓手,促进广州乡村民宿集聚发展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农民权益

    (二)有利于统一经营融合互促

    (三)有利于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四)有利于规范乡村民宿经营行为

    (五)有利于盘活乡村资源要素

    (六)有利于传统村落文化保护

   三 广州乡村民宿发展存在的短板与制约

    (一)乡村民宿产业管理体系不完善

    (二)农民合作社运营能力不强

    (三)民宿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

    (四)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深入

    (五)集聚化发展程度不高

    (六)融资能力不强

   四 广州乡村民宿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积极发展多模式乡村民宿,打造乡村民宿集群

    (二)以乡村旅游为核心,丰富乡村民宿业态内涵

    (三)提高乡村民宿组织化程度,构建利益联结机制

    (四)完善建设乡村民宿的政策支撑体系

    (五)创新融资手段,强化金融服务

 Ⅲ 综合研究篇

  B.8 广州农村居民收入比较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 广州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一)农民收入连年快速增长,水平尚需提高

     1.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珠三角城市中位居第四

     2.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全国GDP前十城市中位居第四

     3.广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国内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二

    (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但绝对差值在扩大

    (三)工资性收入是农民收入最主要来源,财产净收入待挖潜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大

   二 广州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主要成效

    (一)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拉动农民经营净收入持续增长

    (二)扩大就业空间是农民最稳定也是最主要收入来源

    (三)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激活农民财产收入

    (四)惠农政策有效落实保障农民转移收入稳定

   三 广州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存在的问题与深层分析

    (一)产业不发达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

    (二)就业不充分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

    (三)财产权利不完整是束缚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

    (四)农村公共服务不完善是掣肘农民增收的隐性因素

   四 广州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对策建议

    (一)大力发展富民兴村产业

    (二)完善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三)促进农民转移就业

    (四)盘活农村“三块地”

    (五)壮大村集体经济

    (六)加快农村保险市场发展

  B.9 发展广州新型集体经济,推进城乡共同富裕

   一 广州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举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全面建立新型治理体系

    (一)尊重历史、回应关切,确立包容性集体经济产权制度

    (二)量化确权、股份合作,建构农村集体经济新型治理结构

    (三)赋权予能、特殊法人,塑造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地位

    (四)农户集体、分配有序,建设包容性分配机制

    (五)财务透明、三资监管,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活动监管

   二 新时期广州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社会经济影响

    (一)制度效应:为民生兜底和共同富裕奠定制度基础

    (二)治理效应:是推进乡村治理创新的重要路径

    (三)经济效应:促进了资源集约利用、多元化收入和包容性分配秩序的形成

   三 当前广州市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

    (一)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区域不均衡和支持不足并存

    (二)农村集体经济资产结构单一与产权瑕疵并存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社会性事务繁多与税负高并存

    (四)产业融合化发展用地瓶颈和留用地兑现难并存

    (五)新时期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渴望与农村能力人才市场缺失并存

   四 新时期广州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

    (一)科学界定集体经济发展定位

    (二)提高集体产权开放性,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

    (三)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变革相互促进

    (四)既要增强集体经济组织内生能力建设,又要优化发展环境

   五 新时期广州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设立农村集体经济支持专项

    (二)整顿农村集体经济市场秩序

    (三)探索集体经济参与保障型城乡住房供给机制

    (四)构筑集体经济发展的风险规避机制

    (五)统筹政策协调,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管理服务

  B.10 “六稳六保”背景下农业发展提质增效对策研究

   一 农林牧渔业生产主要成效*

    (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逐季提高,渔业生产势头最猛

    (二)10个区农业实现正增长,4个农业主产区增速超10%

    (三)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蔬菜自给率超过100%

    (四)园林水果喜获丰收,荔枝适逢大年量价齐升

    (五)生猪补给加快,畜牧业产值增速由负转正

    (六)渔业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速为24年来最高

    (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快速增长,有效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八)农业增加值增速居国内六大城市首位,农林牧渔业及辅助性活动显优势

   二 广州实现农业生产扩量、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一)全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增强农业防灾减灾意识,提高灾害防范能力

    (三)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升农业生产科技水平

    (四)深化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全面提升农业信息化水平

    (五)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六)深化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升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

  B.11 发挥高速公路服务网点共享优势 畅通国内大循环

   一 影响网络型基础设施共享优势发挥的堵点分析

    (一)网络型基础设施效能提升的关键因素

    (二)网络共享终端不足导致高速虹吸效应

    (三)地铁客流网络正效应与高铁高速的虹吸效应分析

   二 高速高铁效能提升和建设全国性高速服务网点的战略意义

    (一)我国高速公路和高铁效能提升空间极为巨大

    (二)建设全国性高速服务网点具有六大重要战略意义

   三 高速公路服务网点将强化网络增值效应三大功能

    (一)客运功能

    (二)快件物流功能

    (三)综合市场交易功能

   四 建设全国性服务网络,畅通国内大循环

   五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服务网,畅通广东双循环

    (一)将服务网点纳入“十四五”规划

    (二)服务网点建设直接有效投资效应明显

    (三)聚焦培育世界级大公司,助力广东高质量发展

    (四)珠三角地区服务网点以满足城市居民消费为主

    (五)非珠地区服务网点面向过路消费和本地产品输出

  B.12 广州特色农业支撑平台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一 引言

   二 广州特色农业支撑平台发展现状

    (一)各类型支撑平台发展现状

    (二)支撑平台主导产业分布情况

    (三)特色农业品牌建设情况

   三 广州特色农业支撑平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原因探析

   四 广州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一)加大乡镇特色农业支撑平台建设力度

    (二)培育多元化优势主导产业

    (三)拓展支撑平台品牌创建服务功能

 Ⅳ 城乡治理篇

  B.13 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积极推进广州乡村治理

   一 以党的全面领导为牵引,确保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正确方向

    (一)聚焦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全面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二)聚焦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确保党的领导落实到乡村治理每一个角落

    (三)聚焦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坚强战斗堡垒

    (四)聚焦正风反腐、监督问效,全面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二 以构建统一监管体系为依托,强化集体“三资”管理,筑牢城乡共同富裕和乡村治理现代化的制度基础

    (一)围绕股权做文章,全面完成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

    (二)围绕严管立规矩,构建全方位立体化“三资”监管体系

    (三)围绕增效出实招,多措并举促进集体资产增值、集体经济增效

   三 以搭建协商议事平台为支撑强化村民“自治”,激发乡村治理现代化动力源

    (一)搭建协商议事平台,确保“群众事群众议”

    (二)调动村民参与热情,确保“群众事群众办”

    (三)加强村级权力监督,确保“群众事群众管”

   四 以优化法律服务体系为重点强化乡村“法治”,凸显乡村治理现代化时代特征

    (一)完善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乡村法治基础

    (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提升源头治理能力

    (三)完善联防联控联治体系,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五 以弘扬时代新风尚为主题强化乡村“德治”,推动乡村治理优秀文化有效传承

    (一)深化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时代新风

    (二)深化示范创建活动,大力培育文明乡风

    (三)深化移风易俗行动,大力滋养淳朴民风

   六 以数字乡村建设为手段强化乡村“智治”,提升乡村治理智慧化水平

    (一)推动“智慧政务网”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农村群众办事更加便利

    (二)推动“智慧基建网”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城乡信息联通更为顺畅

    (三)推动“智慧防控网”向农村延伸覆盖,让农村安全稳定更有保障

   七 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强化治理融合,推动乡村治理向现代城市治理转型

    (一)推进城乡产业和市场一体化,为乡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补齐乡村发展短板

    (三)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不断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B.14 加强水环境治理,创新广州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路径

   一 广州水环境治理的有益经验

    (一)探索形成水环境治理长效机制

    (二)转变治水理念,形成全过程防控水污染治水模式

    (三)注重生态修复,在顺应自然基础上进行良性改造

    (四)鼓励开门治水,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治水实践

    (五)文化治水,传承和发扬岭南特色的水文化

   二 水环境治理带来的综合效益评价

    (一)水环境治理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分析

     1.水环境治理促进了土地价值的增值效应

     2.水环境治理促进房地产业增长

     3.水环境治理推动旅游业发展

    (二)水环境治理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1.水环境治理有力促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2.水环境治理有效降低涉水疾病发生率

    (三)水环境治理进一步优化了生态环境

     1.水环境治理成就了碧道建设

     2.创新了黑臭水体的生态修复模式

     3.水环境质量实现根本性改善

     4.海绵城市建设初见成效

     5.污水处理能力不断提高

   三 下一阶段优化提升广州水环境的战略思路

    (一)加强水系空间保护

    (二)加快管网设施建设,强化污染源管控

    (三)高质量推进碧道建设

    (四)进一步加强海绵城市建设

    (五)不断推进广州节水型城市建设

    (六)进一步提高智慧水务建设水平

  B.15 新时期广州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思考

   一 新时期广州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意义

    (一)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将有效破解城乡二元结构

    (二)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将推动城乡生态服务均等化

    (三)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将构建城乡环境共治共享新格局

   二 广州市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的现状特征

    (一)城乡生态环境空间布局不断优化

    (二)城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明显提升

    (三)城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四)城乡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三 新时期广州市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挑战

    (一)存在城区规模扩张与环境资源有限的矛盾

    (二)建成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难度大

    (三)乡村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亟须强化

    (四)城乡生态环境多元化治理机制有待健全

   四 新时期广州市强化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的战略思考

    (一)持续筑牢绿色生态网络

     1.优化城市绿色生态空间

     2.培养活力农业空间

    (二)加强源头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

     1.推动城乡生态系统融合

     2.加强山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三)促进城乡生态服务供给均衡

     1.严守生态红线

     2.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

     3.增加生态产品的市场供给

    (四)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1.建立绿色环保信用大数据平台

     2.建立流域区域污染联防联治机制

     3.增强生态环境治理的科技支撑

  B.16 广州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和管理研究

   一 广州市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要成效

    (一)注重政策先行

     1.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

     2.提供奖补支持

     3.助力涉农保险

    (二)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三)建设助农服务综合平台

    (四)兼顾发展质量

   二 广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二)农业科技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不高

    (三)农业金融保险服务不完善

    (四)整合各方资源的力度不足

    (五)农业社会化服务人才匮乏

    (六)政策支持有待进一步加强

   三 国内农业社会化服务先进经验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企业带动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

    (三)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引导

   四 广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建议

    (一)明确广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战略定位

    (二)推动以农业生产托管为核心的组织化进程

    (三)加大重点领域的资金、政策支持力度

    (四)促进农资、农机、农技、研发的融合

    (五)加强相关部门的协同配合

 Ⅴ 调查报告篇

  B.17 广州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就业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二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样本特征

    (一)调查的主要内容

    (二)调查样本特征

   三 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就业调查分析

    (一)农村地区的创业范围较宽泛,“直播+电商”模式获认可

     1.农村居民大多选择在本区就业创业,并集中在农、林、牧、渔等种养殖业领域

     2.四成受访村民或家人考虑在批发零售业和旅游餐饮业创业

     3.近七成受访村民表示直播电商对促进就业有作用

    (二)农村居民对本地创业氛围评价中最认可创业环境中的政策支持

     1.政策支持在本地创业环境中最受好评

     2.三成受访村民表示所在村的创业氛围浓厚

    (三)农村居民最需要政策及专业技术能力方面的培训指导

     1.六成以上农村居民需要创业政策和技术应用相关培训和指导

     2.七成农村居民认为加强宣传是进一步做好创业培训指导的重点

   四 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就业调查反馈的主要问题

    (一)资金短缺是农民创业面临的最大困难,且技术和市场信息获取方式较少

    (二)用地支持在当前各项创业环境中较为薄弱,且创业氛围不太浓厚

    (三)创业培训和指导宣传不够,且培训和指导内容与需求衔接不当

   五 推动农村居民返乡创业就业的对策建议

    (一)健全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二)落实返乡入乡人员创业用地空间保障

    (三)强化创业培训并优化人才培养各项服务

  B.18 广州推进乡村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一 研究背景和目的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二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调查样本特征

    (一)调查主要内容

    (二)调查样本特征

   三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村民评价

    (一)乡村产业类型丰富,生活性服务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要类型

    (二)乡村产业发展各具优势,超七成村民期盼乡村产业由政府投资开发

    (三)近八成的村民认可乡村产业发展对环境建设的改善

    (四)超七成受访村民满意所在村乡村产业的发展

    (五)乡村产业带动村民就业,超五成受访者表示自己或亲朋好友在本村就业

    (六)近六成受访村民认为乡村产业发展有效提高家庭收入水平

   四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乡村产业发展仍缺少投资项目和龙头企业

    (二)乡村产业发展吸引村民就业仍然不足

    (三)乡村产业推动农村就业和医疗环境改善较为迟滞

   五 推进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产业资金应加强政府财政支持和利用好村集体收入多策并举

    (二)人才建设应坚持本地培训和城市人才下乡多管齐下

    (三)产业发展应对特色品牌打造、龙头企业培育等多点着力

  B.19 广州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调查报告

   一 广州市农村基层医疗服务调查结果分析

    (一)基层乡镇医疗机构是绝大多数村民就医首选

    (二)基层乡镇医疗机构为村民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基础服务

    (三)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基本能满足村民医疗需求

    (四)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在有效推动村民日常健康习惯养成

    (五)基层医疗机构在各村积极开展宣传、除害、消杀等卫生运动

   二 受访村民对基层医疗服务的评价分析

    (一)对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和就医环境评价最高

    (二)认可基层乡镇机构在疾病预防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对基层医疗机构在疫情防控服务及相关举措感到满意

    (四)全力支持基层乡镇医疗机构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

   三 农村基层医疗存在的问题及受访村民的期待

    (一)存在医疗设备老旧、候诊时间长、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村民对重大疾病免费筛查、上门服务等服务优化期待较高

    (三)村民对加强基础卫生知识和防疫知识宣传等呼声较高

    (四)村民对加大药械投入力度、提供便民就医服务等服务期待较高

   四 优化农村基层医疗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做好健康“第一守门人”

    (二)补齐基层医疗设施和人才短板,为农村居民医疗健康保驾护航

    (三)织密织牢农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络,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能力

    (四)深入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营造健康广州良好氛围

  B.20 荔枝龙眼投入产出与成本收益调查报告

   一 荔枝龙眼生产及收入基本情况

    (一)荔枝生产及收入基本情况

    (二)龙眼生产及收入基本情况

   二 荔枝龙眼投入产出调查分析

    (一)荔枝投入产出分析

     1.分品种投入产出分析

     2.分地区投入产出分析

    (二)龙眼投入产出分析

     1.分品种投入产出分析

     2.分地区投入产出情况

   三 荔枝龙眼投入产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种植品种集中度高

    (二)流通销售渠道不畅通

    (三)大小年现象突出

    (四)区域品牌意识待提高

   四 优化荔枝龙眼投入产出的对策建议

    (一)依托“互联网+”,大力拓宽供应链渠道

    (二)推动社会资本助农,构建市场导向的农业技术体系

    (三)加强核心技术集中攻关,破解荔枝龙眼“大小年”问题

    (四)推动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荔枝龙眼品牌

    (五)基于岭南文化,打造农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

 Ⅵ 区域发展篇

  B.21 基于乡村振兴视角下农村居民增收问题研究

   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居民增收成效显著

    (一)有效就业带动工资收入增长

     1.近九成农村居民实现市内就业

     2.劳动力人数占比提高

     3.过半农村劳动力接受学历或技能培训

     4.青年人才返乡就业创业意愿强

    (二)农村家庭经营性净收入稳步增长

     1.惠农支持力度大,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

     2.专业化平台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农村居民财产性净收入增幅快

     1.城市化进程加快,红利收入快速增长

     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推动农村土地流转

     3.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农民房屋出租收入平稳增长

    (四)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增幅明显

   二 制约农村居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一)多重因素制约,工资性收入增长后劲不足

     1.四成家庭有未就业劳动力

     2.企业和个人双重因素影响工资增长

    (二)农业生产项目落地难,农民经营性收入受制约

     1.项目落地指引与配套服务不到位

     2.粗放式经营普遍存在

    (三)土地整合流转难度较大,财产性收入持续增收存在阻力

    (四)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兜底完善

   三 促进农村居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施策保障就业,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1.加强就业指导帮扶,全力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

     2.加大乡村育才引才力度,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二)构建农村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农民经营性收入持续增长

     1.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带动农业生产经营收入增长

     2.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拓宽农民收入增长渠道

    (三)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持续促进农民财产性收入平稳增长

    (四)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动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

  B.22 广州市增城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量质同升,带动农户增收致富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涵盖领域宽泛,产业分布不断扩大

    (三)内部运作逐步规范化,创建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四)经营模式多样化,服务内容进一步扩大

   二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规模偏小,带动能力弱

    (二)制度不完善,运作不规范

    (三)服务层次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

    (四)管理人才缺乏,发展后劲不足

    (五)合作社与成员利益联结度不高

   三 进一步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思考和建议

    (一)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完善合作社基础管理和服务

    (二)加大财政资金扶持力度,促进合作社提质增效

    (三)培育扶持示范社,打造升级特色农民专业合作社

    (四)推进产加销一体化,培育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B.23 探索村企共建模式 实现乡村产业振兴农民奔富

   一 南平村的蝶变

   二 产业共建,打造富裕南平

   三 生态共建,打造美丽南平

   四 文化共建,打造书香南平

   五 组织共建,打造和谐南平

  B.24 “十三五”时期广州市增城区城乡居民收入与支出分析研究*

   一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收入差距不断缩小

    (一)农村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乡差距逐年缩小

    (二)坚持稳就业保民生,城乡居民工资性收入稳步增长

    (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城乡居民经营净收入总体向好

    (四)建设美丽宜居增城,城乡居民财产净收入快速增长

    (五)发展民生社会事业,城乡居民转移净收入得到保障

   二 城乡居民消费持续增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型消费保持稳定增长

    (二)生活消费扩容提质,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

   三 增城区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制约因素

    (一)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

    (二)工资性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三)生产经营持续增收存在阻力

    (四)居民财产净收入增长乏力

   四 增城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速城乡融合发展

    (二)稳定和扩大就业,增加居民工资收入

    (三)落实各项政策支持,提高生产经营质量

    (四)盘活家庭闲置资源,拓宽居民增收渠道

    (五)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法律声明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日〕速水佑次郎、〔美〕弗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修订扩充版),郭熙保、张进铭、王松茂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邓启明:《基于循环经济的现代农业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蒋和平、辛岭等:《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研究》(第1辑),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范晋明:《农村现代化研究的几个理论支点》,《经济问题》1997年第3期。

牛若峰:《要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农业现代化》,《农业经济问题》1999年第10期。

顾益康:《沿海地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战略对策》,《农业技术经济》1999年第4期。

顾益康:《浙江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对策研究》,《政策瞭望》2006年第2期。

张仲威:《中国农业现代化若干问题的探讨》,《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年第3期。

梅方权:《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分析》,《调研世界》1999年第11期。

祝华军、楼江:《基于“四化”同步视角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数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2017年第6期。

夏四友、文琦、赵媛等:《榆林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与效率的时空演变》,《经济地理》2017年第37期。

杜宇能、潘驰宇、宋淑芳:《中国分地区农业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基于各省份农业统计数据》,《农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3期。

张晓山:《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工作通讯》2007年第12期。

孔祥智、赵昶:《论我国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教学与研究》2021年第4期。

陈国生、萧烽、黄鑫:《湖南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现代化耦合协调发展》,《经济地理》2020年第10期。

卢新:《乡村产业振兴:困境与突破》,《科技视界》2021年第30期。

李昱霖:《品牌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一把金钥匙》,《中国发展观察》2021年第18期。

吴晓曦:《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西南金融》2021年第10期。

张天佐:《乡村产业发展的思路和重点》,《中国乡村发现》2021年第1期。

张岩:《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实践问题与应对策略》,《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年第2期。

鄢远会、李城辉、朱英明:《广州建设国际种业中心打造大种业产业集群》,《农业经济研究》2017年第6期。

李启华:《加快广州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与对策》,《中国种业》2021年第2期。

陈建飞:《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现代农业特色小镇探索——以广州种业小镇为例》,《规划与设计》2018年第7期。

薛江华:《推动广东种业振兴 实施“粤强种芯”工程》,《羊城晚报》2021年12月28日。

李先锋:《关于农发行支持现代种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江南时报》2021年12月2日。

陈文君:《广州迎春花市品牌提升对策探讨》,《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第8卷第2期。

范月青:《广州市花卉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热带农业工程》2018年第4期。

连青龙:《中国花卉产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和战略》,《温室园艺》2018年第5期。

路覃坦:《中国花卉产业发展问题探讨》,《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6期。

唐灿:《我国花卉电子商务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6。

万春利:《培育和激活“美丽经济”推动上海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海农村经济》2021年第2期。

王钰:《我国花卉产业现状和发展刍议》,《现代农业研究》2020年第7期。

王智汛、黄颖瑶、朱敏炫:《广州从化搭建花卉产业“上云”新轨道》,《中国花卉园艺》2020年第16期。

吴波:《花卉文创,让广州更多幸福感》,《广州日报》2020年9月29日。

郑岩松、陈翠兰:《促进广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路径》,载《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陈有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必然与实践路径——以赣州蔬菜产业为例》,《安徽农学通报》2021年第4期。

刘钦:《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蔬菜产业发展分析》,《北方园艺》2020年第4期。

周荣:《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蔬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贵州省毕节市为例》,《贵阳市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6期。

李庆、徐光耀:《江西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对策与问题研究》,《江西农业学报》2020年第2期。

王振忠、任鹏、赵红光等:《中国水产种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7年第1期。

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中国水产学会:《2020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唐启升、丁晓明、刘世禄等:《我国水产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任务》,《中国渔业经济》2014年第1期。

刘子飞:《中国渔业经济改革逻辑、成效与方向——纪念改革开放40年》,《世界农业》2019年第1期。

李清:《日本渔业资源现状分析》,《世界渔业》2012年第9期。

孙子淇、王传会:《我国海洋渔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统计学与应用》2019年第8期。

刘子飞、赵文武:《我国水产养殖40年:改革、成效、问题与对策》(上),《科学养鱼》2018年第12期。

操建华、桑霏儿:《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理论、模式及评价方法思考》,《生态经济》2020年第8期。

董亚:《基于管理学的新型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探索》,《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1年第10期。

廖小静、邓衡山、沈贵银:《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

刘后平、张荣莉、王丽英:《新中国农民合作社70年:政策、功能及演进》,《农村经济》2020年第4期。

尤琳、魏日盛:《“村党支部”+“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运行成效、实践困境与政策建议》,《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王忠林:《以“空壳社”清理行动为契机 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农业经济与管理》2019年第4期。

唐丽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不规范现象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向红霞、杨孝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产业链延伸中的地位及发展对策》,《商业经济研究》2018年第8期。

王海南、杜晓山、宁爱照:《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农村金融研究》2018年第2期。

赵晓峰:《信任建构、制度变迁与农民合作组织发展——一个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的策略与实践》,《中国农村观察》2018年第1期。

徐旭初、吴彬:《异化抑或创新?——对中国农民合作社特殊性的理论思考》,《中国农村经济》2017年第12期。

黄宗智:《中国农业发展三大模式:行政、放任与合作的利与弊》,《开放时代》2017年第1期。

王通林:《在全面变革中再创三农事业新辉煌》,《农村工作通讯》2021年第18期。

邹一南:《全面小康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农业经济》2021年第1期。

孙良、张颖:《完善创新机制 促进农民增收》,《中国农业会计》2020年第1期。

孙永朋、王美青、于祥龙等:《新时期浙江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思考》,《浙江经济》2019年第21期。

王洪波、谢正飞、曹刚:《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路径思考》,《江苏农村经济》2018年第12期。

李伟:《农民增收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7年第66期。

程恩富等:《壮大集体经济要处理好“统”“分”关系》,《北京日报》2018年4月23日。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新华网,http://www.xinhua net.com/politics/2018-02/04/c_1122366449.htm。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课题组:《持续推进广州农业生产高质量发展的对策研究》,载《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国晖:《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问题研究》,《农业经济》2021年第11期。

杨睿:《乡村循环经济模式下农业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南方农业》2021年第35期。

赵建华、欧阳浩宇、李钰涵:《多功能农业理论下广州乡村振兴策略研究》,《现代农业科技》2021年第23期。

李东生:《城乡融合发展视野下超大城市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研究——以广州市为例》,《中国集体经济》2020年第21期。

罗光洁、王焱:《以农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云南“六稳六保”》,《社会主义论坛》2020年第9期。

周晓津:《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与城市地铁融资租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

周晓津:《基于大数据的人口流动流量、流向新变化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20。

周晓津:《中国城市地铁建设准入标准研究》,《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9期。

周晓津:《高质量打通全国高速公路服务网点,服务国内大循环》,《广东省信息通报》2020年第10期。

周晓津:《关于建设高速公路多功能服务区 构建国内大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对策建议》,《南方智库专报》2020年第347期。

周晓津:《构建“多机场+快速轨道”体系,建设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领导参阅》2017年第8期。

周晓津等:《基于大数据的中国人口流动研究报告》(上\下册),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20。

张强、刘江华、周晓津:《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研究:理论、实证与广州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万俊毅、徐静:《以发展包容性特色农业促进共同富裕》,《南方日报》2021年9月6日。

郭景福、田宇:《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减贫与高质量发展的机制与对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杨志龙、陈卫强:《特色农业产业成长的逻辑理路研究》,《农业经济与管理》2021年第6期。

熊德斌、欧阳洪姝、李佳欢:《政府有为、市场有效与特色农业发展机制——赣南脐橙产业升级历史变迁考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陈荣、杨程景:《特色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广东省清远市为例》,《广东经济》2021年第12期。

蒋辉、刘兆阳:《乡村产业振兴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困境——以湖南千村调研为例》,《求索》2020年第2期。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典型经验(广东篇)》,中山大学出版社,2020。

刘泽峰、陈彬:《我国乡村治理的基本逻辑与发展路径——基于近十年“中央一号文件”相关内容的分析》,《党政干部学刊》2022年第1期。

黄博:《“三治融合”视域下乡村治理能力提升的三维审视》,《求实》2022年第1期。

广州市水务局:《广州市水务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16~2021,中国统计出版社。

广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广州市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5、2020,广东科技出版社。

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中国地价信息服务平台”,http://www. landvalue. com.cn/。

张万辉、安关峰、周律:《广州市水环境现状与治理对策》,《市政技术》2016年第3期。

刘畅等:《粤港澳大湾区水环境状况分析及治理对策初探》,《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年第6期。

张彤华:《城乡生态环境治理与法规政策的推进》,《环境工程》2021年第11期。

郝锐:《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水平评价与实现路径》,博士学位论文,西北大学,2019。

赵津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城乡生态文明建设统筹推进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20。

张志旺:《多元共治: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创新模式》,《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罗锋、吴梦珠:《广东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构建探讨》,《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5期。

唐诚、方伟、康乐:《广州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热带农业工程》2021年第1期。

思雨:《中央财政已下发45亿元支持农业生产托管项目》,《中国食品》2020年第20期。

冀名峰、李琳:《农业生产托管:农业服务规模经营的主要形式》,《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1期。

车文斌:《返乡创业 激发农村新活力》,《当代县域经济》2019年第3期。

王轶、熊文:《返乡创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年第6期。

李茂平、禇欣逸:《乡村振兴背景下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乡村社会融入研究》,《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3期。

武凤平:《以农村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措施探析》,《山西农经》2020年第17期。

张兴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产业发展的建议》,《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张强、张怀超、刘占芳:《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经济与管理》2018年第1期。

王亚华、苏毅清:《乡村振兴——中国农村发展新战略》,《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6期。

李强:《影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服务基层因素研究及对策分析》,《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年第12期。

曹晓婧、戴力辉、王燕、李思琦、李雅姣:《基于混合Logit模型的我国农村居民就医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卫生软科学》2022年第3期。

华旻:《关于新时期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活力》2021年第19期。

赵东:《基层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中国农村卫生》2021年第21期。

张耘堂、李东:《原产地形象对农产品电商品牌化的影响路径研究》,《中国软科学》2016年第5期。

马锞、赖旭辉、胡锐清、罗诗:《2000—2018年我国审(认)定的荔枝品种及分析》,《现代农业科技》2019年第6期。

汪旭晖、张其林:《基于物联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构建:框架、机理与路径》,《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

陈厚彬、苏钻贤、陈浩磊:《荔枝“大小年”结果现象及秋冬季关键技术对策建议》,《中国热带农业》2020年第5期。

庞隽、楚燕来、李梦琳、焦腾啸:《新冠疫情下的产地歧视效应、机制和对策》,《南开管理评论》2021年第1期。

王海南、宁爱照、马九杰:《疫情后我国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的优化路径与策略》,《农村经济》2020年第10期。

李实、陈基平、滕阳川:《共同富裕路上的乡村振兴:问题、挑战与建议》,《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

陆树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径》,《现代交际》2020年第8期。

曲阳阳:《黑龙江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Z1期。

张丽:《乡村振兴下哈密农民稳步增收问题的思考》,《农村青年》2019年第2期。

谢天成、王大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路径研究》,《新视野》2019年第6期。

冯喜娥、邓桂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农家科技》2019年第11期。

王兰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1期。

田小娟:《浅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农村科学实验》2019年第8期。

王佳月:《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对策以及建议》,《时代金融》2018年第20期。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

张长剑:《开封杞县一个普通乡村依靠“党建促扶贫”实现华丽蝶变》,中原经济网,2020年7月20日。

沈费伟:《乡村技术赋能: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策略选择》,《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冯兴振:《高质量党建领航国企高质量发展》,《群众》2020年第13期。

孙鹏:《融入中心创新推进“党建+3+X”工作模式》,《中国煤炭工业》2018年第3期。

周志刚:《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探索》,《中国金属通报》2020年第7期。

钟惠敏、周斯琪:《广州市增城区城乡居民收支情况分析及对策建议》,《广州城乡融合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刘玉娴:《开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增城日报》2020年12月24日。

杨林:《广东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现状及问题分析》,《时代经贸》201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