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581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研究图书

A Study of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the West

SSAPID:101-8053-0881-06
ISBN:978-7-5097-8738-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兴起谈起,介绍了此思潮兴起的学术与社会背景;沿着建构论经典理论、符号互动论、现象学社会学、常人方法论、知识社会学等源流展开陈述;重点剖析了表征方法、话语研究、实践转向、时空研究的意涵与特点,以及它们在建构论研究转向中的作用与影响;对照西方理论,提出了应有的理论反思,对展望了未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方向。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林聚任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索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后记

 作者简介

 导论

  一 社会建构论与西方社会学理论的新发展

  二 国内外研究回顾

   (一)国外相关研究

   (二)国内相关研究

  三 本书分析框架

 第一章 西方社会建构论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社会建构论新思潮

   一 关于建构主义与建构论

   二 如何认识社会建构论

    (一)建构与社会建构

    (二)关于建构主义的争论

     1.由建构主义引发的“科学大战”(science wars)

     2.方法论之争

     3.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

  第二节 建构论思潮兴起的学术背景

   一 建构主义的现象学社会学传统

   二 建构主义的心理学传统

   三 建构主义与科学知识社会学

    (一)知识社会学转向

    (二)微观研究转向

    (三)实践论转向

   四 建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建构论思潮兴起的社会背景

   一 从现代到后现代社会的转型

   二 全球化与多元化社会新发展

 第二章 社会学思想谱系中的建构论源流

  第一节 经典社会学家的建构论思想

   一 韦伯的“理解社会学”:个体行动及其主观意义的建构性

   二 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社会通过互动建构而成

   三 小结

  第二节 符号互动论与意义的建构

   一 米德:自我何以可能

   二 布鲁默:意义何以可能

   三 小结

  第三节 现象学社会学与多重实在的建构

   一 社会世界的意义构造

   二 多重实在

   三 知识问题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四 小结

  第四节 常人方法论与日常生活的建构

   一 行动与秩序、规则的关系

   二 日常生活中的实践行动

   三 “问题化”的方法论

   四 小结

  第五节 知识社会学与现实的社会建构

   一 社会是客观现实与主观现实的复合体

   二 制度化与合法化:作为客观现实的社会的建构

   三 内在化与社会化:作为主观现实的社会的建构

   四 小结

 第三章 表征危机与社会建构论

  第一节 表征方法论与科学

   一 科学与表征方法论的形成

   二 表征方法论与科学的逻辑关联

  第二节 表征危机及其当代发展

   一 科学的祛魅与表征危机的产生

   二 表征思想及方法论面临的批评

   三 表征思想的当代发展

    (一)莫斯科维奇的社会表征理论

    (二)斯波博的表征流行病学

    (三)斯图尔特·霍尔的文化表征理论

    (四)科学表征的相关研究

   四 小结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方法论的表征取向及其困境

   一 表征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基本要求与特点

   二 表征取向的社会学研究面临的困境

   三 小结

  第四节 社会学研究的建构论转向及其风险

   一 建构论转向的发生

   二 建构取向的社会学研究基本要求和特点

   三 社会建构论在方法论方面面临的困境

  第五节 表征与建构的整合

   一 科学的社会建构论的实践转向及其启示

   二 对社会学研究中表征与建构两种方法论的比较反思

   三 社会学研究实践中表征与建构的整合

   四 一个简单的研究案例:艾滋病的表征与建构

   五 小结

 第四章 话语研究与社会建构论

  第一节 话语研究的兴起

   一 社会研究进路与话语转向

   二 话语研究的核心概念

  第二节 话语建构论观点

   一 话语建构的理论基础

   二 话语与社会建构

    (一)话语的社会功能

    (二)话语、话语实践与建构

  第三节 话语分析与社会研究范式转变

   一 话语分析源流及主要派别

    (一)研究的语言学转向与话语分析

    (二)福柯与话语分析

    (三)微观研究转向与社会互动学派

    (四)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话语分析派

    (五)新发展——跨领域的话语分析

   二 话语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论变革

    (一)话语分析及其方法论上的优先性

    (二)话语分析的基本假定

    (三)话语分析与“表征危机”

 第五章 实践转向与社会建构论

  第一节 社会理论发展的实践转向

   一 过程性与解构:实践建构的理论视角

   二 与境性与地方性:实践建构的分析路径

   三 一元化:实践建构的主客体弥合

  第二节 实验室研究与秩序重构

   一 实验室研究:关注知识生产的范式转向

    (一)实验与实验室

    (二)实验室研究的兴起

   二 超越“二分”:科学实践的主体建构

    (一)多元主体与科学知识的与境性建构

    (二)广义对称性与行动者网络理论

  第三节 后分析的常人方法论

   一 常人方法论:实践的方法与描述的策略

   二 实践建构的方式:索引性与地方性生产

   三 后分析的常人方法论:走向一种对原始的认识论话题的研究

  第四节 科学的操作性与“实践冲撞”

   一 科学实践:具体的与操作性的

   二 筑模过程:科学文化的扩展

   三 后人类主义视角:对传统认识论的超越

  第五节 场域与实践建构论

   一 社会如何可能——实践理论的建构

   二 社会世界的实践建构与再生产

   三 作为一种社会建构的社会学

 第六章 时空研究与社会建构论

  第一节 时间的社会建构

   一 社会学研究中的时间维度及其理论意蕴

   二 论时间的社会建构性

  第二节 空间的社会建构

   一 理论的“空间化”问题

   二 后现代主义与新的社会空间观

   三 空间及其社会性要义

   四 未来研究议题

 第七章 理论反思与理论创新

  第一节 社会建构论与社会理论的变革

   一 社会认识论危机还是知识的进步?

   二 知识生产与社会研究的新转向

  第二节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发展

   一 反思性与社会学的发展

   二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未来

〔瑞典〕麦茨·埃尔弗森:《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研究》,甘会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美〕艾尔维森、〔美〕舍尔德贝里:《质性研究的理论视角:一种反身性的方法论》,陈仁仁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安维复:《科学哲学的最新走向——社会建构主义》,《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6期。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后现代知识论的“终结”》,《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安维复:《社会建构主义的“更多转向”——超越后现代科学哲学的最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安维复:《科学哲学新进展:从证实到建构》,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英〕C.K.奥格登、〔美〕I.A.理查兹:《意义之意义:关于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及记号使用理论科学的研究》,白人立、国庆祝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J.L.奥斯汀:《如何以言行事——1955年哈佛大学威廉·詹姆斯讲座》,杨玉成、赵京超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白小瑜:《社会性的终结?》,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大学社会学系,2011年。

〔英〕齐格蒙特·鲍曼:《全球化:人类的后果》,郭国良、徐建华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英〕齐格蒙·鲍曼:《后现代性及其缺憾》,郇建立、李静韬译,学林出版社2002年版。

〔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第10版),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英〕巴里·巴恩斯:《科学知识与社会学理论》,鲁旭东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英〕巴里·巴恩斯等:《科学知识:一种社会学的分析》,邢冬梅、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法〕加斯东·巴什拉:《科学精神的形成》,钱培鑫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美〕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高铦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英〕安东尼·吉登斯、〔英〕斯科特·拉什:《自反性现代化》,赵文书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斯蒂文·贝斯特、道格拉斯·凯尔纳:《后现代理论:批判性的质疑》,张志斌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版。

〔美〕斯蒂芬·贝斯特、道格拉斯·科尔纳:《后现代转向》,陈刚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英〕迈克尔·毕利希:《论辩与思考》,李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边燕杰主编《关系社会学:理论与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法〕让·波德里亚:《象征交换与死亡》,车槿山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詹姆斯·博曼:《社会科学的新哲学》,李霞等译,苏国勋等校,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乔纳森·波特、玛格丽特·韦斯雷尔:《话语和社会心理学:超越态度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李康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法〕皮埃尔·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12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言语意味着什么——语言交换的经济》,褚思真、刘晖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的社会用途——写给科学场的临床社会学》,刘成富、张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法〕皮埃尔·布尔迪厄:《科学之科学与反观性》,陈圣生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英〕大卫·布鲁尔:《知识和社会意象》,艾彦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蔡锦昌:《涂尔干社会学方法论正义》,台北唐山出版社2005年版。

蔡萍:《环境建构论的方法论意义》,《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辞与权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蔡仲:《社会建构主义述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蔡仲:《现代科学何以能普遍化?——科学实践哲学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蔡仲、郑玮:《从“社会建构”到“科学实践”》,《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4期。

曹天予:《社会建构论意味着什么?——一个批判性的评论》,《自然辩证法通讯》1994年第4期。

曹天予主编《现代化、全球化与中国道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英〕查尔默斯:《科学究竟是什么——对科学的性质和地位及其方法的评价》,查汝强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常春兰:《科学哲学中的相对主义及其超越》,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0期。

陈其荣、曹志平:《科学基础方法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陈瑞麟:《社会建构中的“实在”》,《台湾政治大学哲学学报》2001年第7期。

陈涛:《人造社会,亦或自然社会——涂尔干对社会契约论的批判》,《社会学研究》2013年第3期。

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成素梅:《拉图尔的科学哲学观——在巴黎对拉图尔的专访》,《哲学动态》2006年第9期。

〔英〕吉尔德·德兰逖:《社会科学:超越建构论和实在论》,张茂元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美〕彼得·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张星岩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美〕邓津、林肯主编《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第1卷),风笑天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法〕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丁东红选编《米德文选》,丁东红、霍桂桓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

丁建新、沈文静主编《边缘话语分析》,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杜严勇、吴红:《社会建构主义与科学史》,《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6期。

〔荷〕梵·迪克:《话语分析——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徐赳赳译,《国外语言学》1990年第2期。

〔荷〕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荷〕范·戴克:《精英话语与种族歧视》,齐月娜、陈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保罗·法伊尔阿本德:《反对方法——无政府主义知识论纲要》,周昌忠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版。

方卫华:《科学知识社会学评述——对建构主义的分析》,《自然辩证法研究》1992年第1期。

〔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

〔美〕保罗·费耶阿本德:《告别理性》,陈健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英〕哈维·弗格森:《现象学社会学》,刘聪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法〕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琛、林莉、范千红等译,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89年版。

高宣扬:《布迪厄的社会理论》,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肯尼迪·格根:《社会构建的邀请》,许婧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肯尼迪·格根:《语境中的社会建构》,郭慧玲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法〕A.J.格雷马斯:《符号学与社会科学》,徐伟民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

〔美〕大卫·格里芬编《后现代科学:科学魅力的再现》,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美〕大卫·雷·格里芬编《后现代精神》,王成兵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

〔英〕德雷克·格利高里、约翰·厄里编《社会关系与空间结构》,谢礼圣、吕增奎等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美〕保罗·格罗斯、诺曼·莱维特:《高级迷信:学术左派及其关于科学的争论》(第二版),孙雍君、张锦志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葛忠明:《长度访谈:经验社会研究的一种质性方法》,《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葛忠明:《“他者”的身份:农民和残疾人的社会建构》,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法〕乔治·古尔维奇:《社会时间的频谱》,朱红文、高宁、范璐璐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管健:《社会表征理论的起源与发展——对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社会心理学探索〉的解读》,《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郭爱妹:《社会性别:从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江海学刊》2006年第5期。

郭大水:《“社会的”单一侧面研究方法论——探讨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新进路与新定义》,《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郭贵春:《后现代科学哲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郭贵春、魏屹东主编《科学大战与后现代主义科学观》,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郭俊立:《巴黎学派的行动者网络理论及其哲学意蕴评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2期。

郭强:《双重抛弃:社会与社会学的张力——兼与肖瑛商榷》,《社会》2010年第3期。

郭树勇:《试论建构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前途》,《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7期。

郭兴华、翟源静:《视角的转换:从实验到实验室——兼论卡琳·诺尔·塞蒂娜的实践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9期。

〔英〕弗里德里希·A.哈耶克:《科学的反革命》,冯克利译,译林出版社2003年版。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曹卫东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4年版。

〔加〕伊恩·哈金:《表征与干预:自然科学哲学主题导论》,王巍、孟强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约翰·哈萨德编《时间社会学》,朱红文、李捷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戴维·哈维:《后现代的状况——对文化变迁之缘起的探究》,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韩东屏:《实践:问题、知识、标准》,《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6期。

〔英〕斯图尔特·霍尔编《表征——文化表象与意指实践》,徐亮、陆兴华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贺建芹:《行动者的能动性观念及其适当性反思》,博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1年。

〔瑞典〕彼得·赫斯特洛姆:《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陈云松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胡春阳:《话语分析:传播研究的新路径》,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法〕华康德:《“一切都是社会的”:皮埃尔·布迪厄》,载陶东风主编《文化研究》第4辑,李怀亮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

〔美〕华勒斯坦等:《开放社会科学:重建社会科学报告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美〕鲁思·华莱士、〔英〕艾莉森·沃尔夫:《当代社会学理论——对古典理论的扩展》(第六版),刘少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奥〕弗利兹·华尔纳:《建构实在论》,王荣麟、王超群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黄宗智、高原:《社会科学和法学应该模仿自然科学吗?》,《开放时代》2015年第2期。

〔英〕理查德·惠普、芭芭拉·亚当、艾达·萨伯里斯编《建构时间:现代组织中的时间与管理》,冯周卓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贾云:《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反思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理论界》2010年第10期。

〔美〕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杨炳钧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英〕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版。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张家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

金耀基:《全球化、文化转向与多元现代性》,载张立升主编《社会学家茶座》(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景天魁、何健、邓万春、顾金土:《时空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西〕米格尔·卡夫雷拉:《后社会史初探》,〔美〕玛丽·麦克马洪英译,李康中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西〕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夏铸九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文科学的逻辑》,关子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

〔美〕杰罗姆·凯根:《三种文化:21世纪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王加风、宋严萍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年版。

〔德〕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美〕威廉·考克汉姆:《医学社会学》,高水平、杨渤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美〕S.科尔:《巫毒社会学:科学社会学最近的发展》,刘华杰译,《哲学译丛》2000年第2期。

〔英〕罗宾·科恩、保罗·肯尼迪:《全球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英〕哈里·柯林斯:《改变秩序:科学实践中的复制与归纳》,成素梅、张帆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英〕哈里·柯林斯、〔英〕特雷弗·平奇:《勾勒姆医生:作为科学的医学与作为救助手段的医学》,雷瑞鹏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美〕诺里塔·克瑞杰主编《沙滩上的房子——后现代主义者的科学神话曝光》,蔡仲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刘易斯·A.科塞:《社会学思想名家》,石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美〕杰伊·A.拉宾格尔、哈里·柯林斯主编《一种文化?——关于科学的对话》,张增一等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法〕布鲁诺·拉图尔、〔英〕史蒂夫·伍尔加:《实验室生活:科学事实的建构过程》,张伯霖、刁小英译,东方出版社2004年版。

〔法〕布鲁诺·拉图尔:《科学在行动:怎样在社会中跟随科学家和工程师》,刘文旋、郑开译,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

〔法〕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对称性人类学论集》,刘鹏、安涅思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加〕大卫·莱昂:《后现代性》,郭为桂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约瑟夫·劳斯:《涉入科学:如何从哲学上理解科学实践》,戴建平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勒菲弗:《空间与政治》,李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梁展编选:《全球化话语》,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法〕利奥塔尔:《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车槿山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德〕H.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李猛:《“社会”的构成:自然法与现代社会理论的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李三虎:《当代西方建构主义研究述评》,《国外社会科学》1997年第5期。

李淑英:《事实与建构——从诺尔·塞蒂纳的实验室研究看理论实体的实在性与非实在性》,《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年第2期。

李英飞:《涂尔干早期社会理论中的“社会”概念》,《社会》2013年第6期。

李幼蒸:《理论符号学导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李正风:《实践建构论:对一种科学观的初步探讨》,《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林聚任:《从话语分析到反思性——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向》,《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2期。

林聚任:《话语分析与社会实在的建构——马尔凯观点简评》,《科学文化评论》2007年第6期。

林聚任:《论多元现代性及其社会文化意义》,《文史哲》2008年第6期。

林聚任:《林聚任讲默顿》,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林聚任:《默顿与科学社会学——科学社会学在美国的发展回顾与展望》,《科学与社会》2012年第3期。

林聚任:《社会建构论的兴起与社会理论重建》,《天津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林聚任:《时空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意蕴——社会建构论视角》,《人文杂志》2015年第7期。

林聚任:《论空间的社会性——一个理论议题的探讨》,《开放时代》2015年6期。

〔美〕迈克尔·林奇:《科学实践与日常活动:常人方法论对科学的社会研究》,邢冬梅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刘保、肖峰:《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哲学范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刘长林:《媒体建构:自杀社会意义的赋予 以中国1919—1928年社会运动中自杀事件报道为例》,《社会》2010年第3期。

刘翠霞、林聚任:《表征危机与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从对“科学大战”的反思谈起》,《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刘翠霞、林聚任:《科学的社会表征:本土化科学意象的生成与建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刘翠霞、林聚任:《表征与建构:两种理念还是一种实践?——研究的方法论之争》,《科学与社会》2013年第1期。

刘珺珺:《科学社会学》,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刘珺珺:《科学技术人类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的新领域》,《南开学报》1999年第2期。

刘立华:《社会建构主义视角下的话语分析》,《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刘鹏、蔡仲:《从“认识论的鸡”之争看社会建构主义研究进路的分野》,《自然辩证法通讯》2007年第4期。

刘森林:《“实践”解释的方法论思考:从一种主体性到另一种主体性》,《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刘少杰主编《国外社会学理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刘世风:《试论拉图尔的科学实践观》,《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第2期。

刘拥华:《布迪厄的终生问题》,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版。

〔美〕詹姆斯·鲁尔:《社会科学理论及其发展进步》,郝名玮、章士嵘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陆益龙:《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学海》2009年第2期。

陆益龙:《定性社会研究方法》,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梁光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骆传伟:《专名的涵义与指称——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语言认知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后形而上学希望——新实用主义社会、政治和法律哲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美〕理查德·罗蒂:《哲学和自然之镜》,李幼蒸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美〕波林·罗斯诺:《后现代主义与社会科学》,张国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

吕炳强:《行动历程中的叙事与筹划》,《社会》2011年第4期。

吕小康:《从工具到范式:假设检验争议的知识社会学反思》,《社会》2014年第6期。

吕新雨:《“价值无涉”与学术公共领域:重读韦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笔记》,《开放时代》2011年第1期。

〔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林聚任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英〕迈克尔·马尔凯:《科学与知识社会学》,林聚任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英〕迈克尔·马尔凯:《词语与世界:社会学分析形式的探索》,李永梅译,林聚任校,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马光川、林聚任:《常人方法论与科学社会学研究传统的继承创新》,《科学与社会》2015年第1期。

马来平:《科学的社会性和自主性:以默顿科学社会学为中心》,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英〕多琳·马西:《劳动的空间分工:社会结构与生产地理学》,梁光严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马姝:《被建构的“男孩”》,《青年研究》2010年第4期。

〔美〕格雷格·迈尔斯:《书写生物学——科学知识的社会建构文本》,孙雍君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美〕麦克洛斯基等:《社会科学的措辞》,许宝强等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年,香港岭南学院翻译系,2000年版。

〔英〕菲利普·梅勒:《理解社会》,赵亮员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英〕提姆·梅伊、詹森·L.鲍威尔:《社会理论的定位》(第二版),姚伟、王璐雅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孟强:《从表象到介入:科学实践的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美〕罗伯特·默顿:《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林聚任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

〔美〕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鲁旭东、林聚任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美〕罗伯特·默顿:《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唐少杰、齐心等译,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

〔法〕塞尔日·莫斯科维奇:《社会表征》,管健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奥〕奥托·纽拉特:《社会科学基础》,杨富斌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潘睿:《科学表述的社会建构》,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05年。

潘绥铭等:《论方法:社会学调查的本土实践与升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潘绥铭、黄盈盈:《“主体建构”:性社会学研究视角的革命及本土发展空间》,《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美〕安德鲁·皮克林:《实践的冲撞——时间、力量与科学》,邢冬梅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美〕安德鲁·皮克林:《建构夸克——粒子物理学的社会学史》,王文浩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版。

〔美〕安德鲁·皮克林编著《作为实践和文化的科学》,柯文、伊梅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美〕W.D.珀杜:《西方社会学——人物·学派·思想》,贾春增、李强等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美〕希拉里·普特南:《事实与价值二分法的崩溃》,应奇译,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编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秦亚青:《文化与国际社会: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主编《布莱克维尔社会理论家指南》,凌琪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当代社会学理论及其古典根源》(英文影印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美〕乔治·瑞泽尔:《古典社会学理论》(第6版),王建民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美〕萨莱诺:《超越启蒙时代:社会理论家的生平和思想》,傅永军、刘岱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美〕史蒂文·塞德曼:《有争议的知识——后现代时代的社会理论》,刘北成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美〕卡琳·诺尔·塞蒂纳:《制造知识:建构主义与科学的与境性》,王善博等译,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

〔美〕约翰·R.赛尔:《社会实在的建构》,李步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美〕苏珊·桑塔格:《疾病的隐喻》,程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版。

尚新建:《美国世俗化的宗教与威廉·詹姆斯的彻底经验主义》,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邵迎生:《话语与心灵的社会建构——对当下话语社会建构论演进的初步考量》,《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美〕舍格斯特尔编《超越科学大战——科学与社会关系中迷失了的话语》,黄颖、赵玉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盛晓明:《巴黎学派与实验室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年第3期。

盛晓明:《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语用学维度》,学林出版社2009年版。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默顿学术思想评传》,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波〕彼得·什托姆普卡:《社会变迁的社会学》,林聚任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施旭:《文化话语研究:探索中国的理论、方法与问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舒茨:《社会世界的意义构成》,游淙祺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舒炜光、邱仁宗主编《当代西方科学哲学述评》(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Barry Smart:《后现代性》,李衣云等译,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97年版。

〔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主编《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苏国勋:《社会学与社会建构论》,《国外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苏国勋:《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苏国勋编《当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

〔美〕爱德华·W.苏贾:《后现代地理学——重申批判社会理论中的空间》,王文斌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美〕Edward W.Soja:《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孙周兴选编《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版。

〔美〕索卡尔、德里达、罗蒂等:《“索卡尔事件”与科学大战: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的冲突》,蔡仲、邢冬梅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田海龙:《语篇研究:范畴、视角、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英〕布赖恩·特纳编《Blackwell社会理论指南》(第2版),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6年版。

〔美〕乔纳森·特纳、勒奥纳德·毕福勒、查尔斯·鲍尔斯:《社会学理论的兴起》(第五版),侯钧生等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美〕斯蒂芬·P.特纳等编《社会科学哲学》,杨富斌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德〕彼得·瓦格纳:《并非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社会科学的历史与理论一探》,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第1卷)·新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王华平、盛晓明:《社会建构论的三个思想渊源》,《科学学研究》2005年第5期。

王娜:《实验室研究:从科学哲学到社会学范式的转变》,《云南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王鹏、林聚任:《话语分析与社会研究方法论变革》,《天津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王小章:《社会建构论和社会心理学研究》,《浙江学刊》1997年第4期。

王小章:《社会的客观知识是否有效及如何可能》,《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

王昕:《社会性别形象的主体建构》,《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王彦雨、林聚任:《科学世界的话语建构:马尔凯话语分析研究纲领探析》,《自然辩证法研究》2010年第6期。

王治河:《论后现代主义的三种形态》,《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第1期。

王至元、陈晓希:《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介绍之一》,《国内哲学动态》1983年第2期。

〔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刘建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德〕罗尔夫·魏格豪夫:《法兰克福学派:历史、理论及政治影响》,孟登迎、赵文、刘凯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版。

〔德〕马克斯·韦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 经济行动与社会团体》,顾忠华、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魏屹东:《表征概念的起源、理论演变及本质特征》,《哲学分析》2012年第3期。

文军:《传承与创新: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学理论的变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文军主编《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英〕彼得·温奇:《社会科学的观念及其与哲学的关系》,张庆雄、张缨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所知世界的终结——二十一世纪的社会科学》,冯炳昆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否思社会科学——19世纪范式的局限》,刘琦岩、叶萌芽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年版。

〔澳〕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杨善华、李康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吴彩强:《从表征到行动:意向性的自然主义进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建刚:《论批评话语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英〕威廉·乌思怀特:《社会的未来》,沈晖、田蓉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吴彤等:《复归科学实践——一种科学哲学的新反思》,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吴畏:《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发展的三种态势》,《哲学动态》2008年第7期。

吴莹、卢雨霞、陈家建、王一鸽:《跟随行动者重组社会——读拉图尔的〈重组社会:行动者网络理论〉》,《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夏光:《后结构主义思潮与后现代社会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英〕史蒂文·夏平:《真理的社会史——17世纪英国的文明与科学》,赵万里等译,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美〕西奥多·夏兹金、〔美〕卡琳·诺尔·塞蒂纳、〔德〕埃克·冯·萨维尼编《当代理论的实践转向》,柯文、石诚译,苏州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美〕伊曼纽尔·谢格罗夫:《对话中的序列组织》,马文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谢立中、阮新邦主编《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诠释与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谢立中:《社会现实的话语建构——以“罗斯福新政”为例》,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英〕克里斯·希林、菲利普·梅勒:《社会学何为?》,李康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邢冬梅:《实践的科学与客观性回归》,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邢怀滨、陈凡:《社会建构论的思想演变及其本质意含》,《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年第5期。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实在问题》,霍桂桓、索昕译,华夏出版社2001年版。

〔奥〕阿尔弗雷德·许茨:《社会理论研究》,霍桂桓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许放明:《社会建构主义:渊源、理论与意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英〕芭芭拉·亚当:《时间与社会理论》,金梦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美〕J.C.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贾春增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年版。

〔美〕J.C.亚历山大:《世纪末社会理论》,张旅平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美〕J.C.亚历山大:《社会学的理论逻辑(第一卷):实证主义、预设与当前的争论》,于晓、唐少杰、蒋和明译,商务印书馆2008年版。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视角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农民工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

严翅君、韩丹、刘钊:《后现代理论家关键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杨莉萍:《社会建构论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杨莉萍:《心理学中话语分析的立场与方法》,《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第3期。

杨莉萍、Kenneth J.Gergen:《社会建构论心理学及其发展:对话科尼斯·格根》,《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年第4期。

杨善华主编《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叶浩生:《第二次认知革命与社会建构论的产生》,《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1期。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西方心理学的后现代取向》,《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第2期。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视野中的心理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年第2期。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及其心理学的方法论蕴含》,《社会科学》2008年第12期。

叶浩生:《社会建构论与心理学理论的未来发展》,《心理学报》2009年第6期。

殷杰:《当代西方的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现状、趋势和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詹明信:《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张旭东编,陈清侨、严锋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版。

张虎彪:《风险的社会建构——风险社会理论的认识论研究》,《兰州学刊》2008年第3期。

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4期。

张庆雄:《社会科学的哲学——实证主义、诠释学和维特根斯坦的转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张一兵:《科学实践场与社会历史构境:兼评皮克林〈实践的冲撞〉》,《哲学研究》2010年第6期。

赵超:《反身性视野下的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知识、社会与行动》,《科学技术哲学》2015年第2期。

赵鼎新:《社会科学研究的困境:从与自然科学的区别谈起》,《社会学评论》2015年第4期。

赵万里:《科学的社会建构》,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赵万里、蔡萍:《建构论视角下的环境与社会——西方环境社会学的发展走向》,《国外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赵万里、李路彬:《情境知识与社会互动——符号互动论的知识社会学思想评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郑杭生等:《社会转型与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郑玮:《实践与文化的科学观》,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郑震:《另类视野——论西方建构主义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郑作彧:《齐美尔的自由理论——以关系主义为主轴的诠释》,《社会学研究》2015年第3期。

周丽昀:《当代西方科学观比较研究:实在、建构和实践》,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版。

朱国华:《权力的文化逻辑》,上海三联书店2004年版。

Agassi,J. 2003. Science and Culture. London:Springer.

Agger,B. 1991. Critical Theory,Poststructuralism,Postmodernism:Their Sociological Releva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17.

Albrow,M. 1990. Max Weber’s Construction of Social Theory. London:Macmillan.

Alexander,J.C. 1985. Neofunctionalism. Beverly Hills:Sage Publications.

Alexander,J.C. 1988. “The New Theoretical Movement.” In N.Smelser.(ed.). Handbook of Sociology. Newbury Park:Sage Publications.

Alvesson,M. & K.Sk?ldberg. 2000. Reflexive Methodology:New Vistas for Qualitative Resear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Alvesson,M. & D.K?rreman. 2000. “Varieties of Discourse:On the Study of Organizations through Discourse Analysis.” Human Relations. Vol.53,No.9.

Ashley,D. & D.M.Orenstein. 1998. Sociological Theory:Classical Statements. London:Allyn & Bacon.

Ashmore,M. 1989. The Reflexive Thesis:Wrighting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udi,R. 1999. The Cambridge Dictionary of Philosophy.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ustin,J.L. 1962/1975.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Barnes,B. 1974.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

Barnes,B. 2015. Interests and the Growth of Knowledge. Routledge.

Barnes,B.,David Bloor,& John Henry. 1996. Scientific Knowledge:A Sociological Analysi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auman,Z. 1992. Intimations of Postmodernity. London:Routledge.

Bauman,Z. 2006. Liquid Fear.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nin,S.I. & Mortimore,G.W. Rationality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Routledge,2015.

Berger,P.L. & T.Luckm ann. 1966.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ality:A Treatise of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New York:Doubleday.

Best,J. 2002. “Constructing the Sociology of Social Problems:Spector and Kitsuse Twenty-five Years Later.” Sociological Forum. Vol.17,No.4.

Best,S. & D.Kellner. 1991. Postmodern Theory:Critical Interrogations. London:Macmillan.

Best,S. & D.Kellner. 1997. The Postmodern Turn. New York:Guilford Press.

Billig,M.. 2012. “Undisciplined Beginning,Academic Success,and Discursive Psych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Bloor,D. 1991. 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2nd ed.).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lumer,H. 1969. Symbolic Interactionism:Perspective and Method. New Jersey:Prentice-Hall.

Boden,D. & D.H.Zimmerman (eds.). 1993. Talk and Social Structure: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and Conversation Analysis.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Bourdieu,P. 1986/1990. “Social Space and Symbolic Power.” See In Other Words:Essays Towards a Reflexive Sociology.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 1991.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P. 1993.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Bourdieu,P. 1998. Practical Reason: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Bourdieu,P. 2004. Science of Science and Reflexivity.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Bourdieu,P.,J.C.Chamberon,and J.C.Passeron. 1991. The Craft of Sociology:Epistemological Preliminaries. Berlin:Walter de Gruyter.

Bourdieu,P. and L.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wlin,J.R. & P.G.Stromberg. 1997. “Representation and Reality in the Study of Culture.”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 Vol.99. No.1.

Brown,G. & G.Yule.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own,J.R.(ed.). 1984. Scientific Rationality:The Sociological Turn. D.Reidel Publishing Company.

Brown,R.H. 1990. “Rhetoric,Textuality,and the Postmodern Turn in Sociological Theory.” Sociological Theory. Vol.8,No.2.

Bueno,O. 2008.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and Nominalism:An Empiricist View.” Principia,Vol.12,No.2.

Bunnin,N. & Yu Jiyuan. 2004.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Western Philosophy.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Burr,V. 1995/2003.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ism. London:Routledge.

Button,G.(ed.). 1991. Ethnomethodology and the Human Science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lhoun,C.,C.Rojek & B.S.Turner(eds.). 2006. Handbook of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allon,M. 1997. Representing Nature,Representing Culture. Paris:CSI.

Chafetz,J.S. 1997. “Feminist Theory and Sociology:Underutilized Contributions for Mainstream Theor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23.

Chomsky,N. 1980. Rules and Representation. Oxford:Blackwell.

Chouliaraki,Lilie and Norman Fairclough. 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ohen,B.R. 2001. “Science and Humanities:Across Two Cultures and into Science Studies.” Endeavour. Vol.25,No.1.

Cole,Stephen. 1992. Making Science:Between Nature and Society.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ole,Stephen (ed.). 2001. What’s Wrong with Sociology?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Collins,H. 1981. “Stages in the Empirical Programme of Relativism.”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11,No.1.

Collins,H. 1992. Changing Order:Replication and Induc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ollins,R. 1989. “Sociology:Proscience or Antiscie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54.

Coulter,J. 197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Mind: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and Lingusitic Philosophy. London:Macmillan.

Crook,S.,Pakulski,J. & M.Waters. 1992. Postmodernization:Change in Advanced Socie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Dawe,A. 1970. “The Two Sociologie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21.

Delanty,Gerard. 1997. Social Science:Beyond Constructivism and Realism. 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Delanty,Gerard. 2002. “Constructivism,Sociology and the New Genetics.” New Genetics and Society. Vol.21,No.3.

Denzin,N. & Y.Lincoln (eds.). 2005.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3nd Ed.). London:Sage Publication.

Derber,C. 2013. Sociopathic Society:A People’s Sociology of the United States. Paradigm Publishers.

Dewey,J. 1929. The Quest for Certainty:A Study for the Relation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New York:Minton,Balch & Company.

Dreyfus,H. & P.Rabinow(eds.). 1982. Michel Foucault: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Durkheim,E. 1951. Suicid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Durkheim,E. 1938. The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 New York:The Free Press.

Edwards,D. 2012. “Discursive and Scientific Psychology No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Elder-Vass,Dave. 2012. The Reality of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mbree,L.(ed.). 1988. Worldly Phenomenology:The Continuing Influence of Alfred Schutz on North American Human Science. Washington,D.C.: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an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Fairclough,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Fairclough,N. 2001. Language and Power(2nd Ed.). London:Longman.

Fairclough,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Routledge.

Farr,R.M. 1993. “Common Sense,Science and Social Representations.”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No.2.

Ferrara,A. 1998. Reflective Authenticity:Rethinking the Project of Modernity. London:Routledge.

Foucault,M. 1980. “Questions on Geography.” In C.Gordon(ed.). Power/Knowledge: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Foucault,M. 2002. The Order of Things. London:Routledge.

Fuller,Steve. 2004. Philosophy,Rhetoric,and the End of Knowledge:A New Beginning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2nd Ed.). 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Fusari,A. 2014. Methodological Misconception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Springer.

Gane,M.(ed.). The Future of Social Theory. London:Continuum.

Garfinkel,H. 1967. Studies in Ethnomethodology. 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

Gee,James P. 1999/2005. An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Theory and Method. London:Routledge.

Gergen,K.J. 1985. “The Social Constructionist Movement in Modern Psych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Vol.40,No.3.

Gergen,K.J. 1994. Reality and Relationships:Soundings in Social Construction.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ergen,K.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Gergen,K.J. 2001. Social Construction in Context.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Gergen,M. & K.J.Gergen(ed.). 2003. Social Construction:A Rea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Ghins,M. 2010. Bas van Fraassen on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 Analysis. Vol.70,No.36.

Gieryn,Thomas F. 2000. “A space for Place in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Vol.26.

Gilbert,G.N. and M.Mulkay. 1984. Opening Pandora’s Box: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Scientists’ Discours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A.(ed.). 1974. Positivism and Sociology. London:Heinemann.

Giddens,A. 1976. New Rules of Sociological Method:A Positive Critiqu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ies. London:Hutchinson.

Giddens,A.. 1990. 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Stanford,C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Giddens,A. and J.Turner (eds.). 1987. Social Theory Today.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Gieryn,T.F. 1982. “Relativist/Constructivist Programmes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Redundance and Retreat.”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12,No.2.

Gould,S.J. 2000. “Deconstructing the ‘Science Wars’ by Reconstructing an Old Mold.” Science. Vol.287.

Gouldner,A.W. 1970. The Coming Crisis of Western Sociology. New York:Basic Books.

Gray,J. 1995. Enlightenment’s Wake. London:Routledge.

Gross,P.R. & N.Levitt. 1994. Higher Superstitions:The Academic Left and its Quarrel with Science. 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Jurgen.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 Boston:Beacon Press.

Habermas,Jurgen. 1987. “Modernity—An Incomplete Project.” In P.Rainbow and W.Sullivan(eds.). Interpretive Social Science:A Second Look.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Habermas,Jurgen. 1996. Between Facts and Norms:Contributions to a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Hackett,Edward J.,Olga Amsterdamska,Michael Lynch,Judy Wajcman.(eds.). 2008. The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3nd Ed.). Cambridge,Ma.:MIT Press.

Hacking,I. 199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hat?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cking,I. 2010. Representing and Intervening:Introductory Topics in the Philosophy of Natural Scienc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Science Press.

Halliday,M.A.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Edward Arnold.

Harding,S.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Harrington,A.(ed.). 2005. Contemporary Social Theory. Oxford:Blackwell.

Harris,S.R. 2010. What is Constructionism?Navigating Its Use in Sociology. Boulder,Colorado: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Harvey,D. 1990. 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 Oxford:Blackwell.

Hibberd,F.J. 2005. Unfold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 New York:Springer.

Hillier,Bill. 2008. “Space and Spatiality:What the Built Environment Needs from Social Theory.”,Building Research & Information. Vol.36.

Hollinger,R. 1994.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A Thematic Approach.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Holstein,James A. and Gale Miller (eds.). 1993. Reconsidering Social Constructionism:Debates in Social Problems Theory.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Holstein,J.A. & J.F.Gubrium (eds.). 2008.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ist Research.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Hutchby,Ian and Robin Wooffitt. 1998. Conversation Analysis:Principles,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s.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Jameson,F. 1991. Postmodernism,or,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Jasanoff,Sheila et al.(eds.). 1995. Hand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2nd ed.). New York:Sage Publication.

Jaworski,A. and N.Coupland (eds.). 1999. The Discourse Reader. London:Routledge.

Jones,M.P. 1996. Posthuman Agency:Between Theoretical Traditions. Sociological Theory. Vol.14,No.3.

Keat,R. & J.Urry. 1975. Social Theory as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Keller,Reiner. 2011.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pproach to Discourse.” Hum Stu. No.34.

Keller,Reiner. 2013. Doing Discourse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for Social Scientist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norr-Cetina,K. 1981. The Manufacture of Knowledge:An Essay on the Constructivist and Contextual Nature of Science. Oxford:Pergamon.

Knorr-Cetina,K. 1999. Epistemic Culture:How the Science Make Knowledge.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norr-Cetina,K.D. & A.V.Cicourel(eds.). 1981. Advances in Social Theory and Methodology:Toward an Integration of Micro- and Macro-Sociologies. Boston,MA.:Routledge & Kegan Paul.

Knorr-Cetina,K. and M.Mulkay (eds.). 1983. Science Observed: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Kukla,Andre. 2000. 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Kuhn,T.S. 196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binger,Jay A. and Harry Collins (eds.). 2001. The One Culture?A Conversation about Scien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sh,S. 1990. Sociology of Postmodernism. London:Routledge.

Latour,B. 1987. Science in Action.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Latour,B. 1993.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 Translated by Catherine Porter.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B. 2005. Reassembling the So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atour,B. & S.Woolgar. 1979/1986. Laboratory Life:The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 Princeton,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yder,D. 2006. Understanding Social Theory(2nd ed.).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eeuwen,Theo van. 2008. Discourse and Practice:New Tools for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efebvre,Henry. 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Malden:Blackwell Publishers.

Lefebvre,Henry. 1979. “Space:Social Product and Use Value.” In J.W.Freiberg(edited),Critical Sociology:European Perspectives,New York:Irvington.

Lemert,C. 2004. Sociology after the Crisis. Paradigm Publishers.

Lewis,J.D. & R.L.Smith. 1980. American Sociology and Pragmatism:Mead,Chicago Sociology and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Chicago,IL: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ewis,J.David & Andrew J.Weigart. 1981. “The Structures and Meanings of Social Time.” Social Forces. Vol.60(2)

Lindermann,G. 2011. “On Latour’s Social Theory and Theory of Society,and His Contribution to Saving the World.” Hum Stu. No.34.

Lock,Andy & Tom Strong. 2010. Social constructionism:Sources and Stirrings in Theory and Prac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ogan,John R. 2012. “Making a Place for Space:Spatial Thinking in Social Science.” Annual Review Sociology. Vol.38.

Loseke,D.R. 1999. Thinking about Social Problems:An Introduction to Constructionists Perspectives. NY:Aldine de Gruyter.

Lynch,M. 1982. Art and Artefact in Laboratory Scienc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Lynch,M. 1993. Scientific Practice and Ordinary Ac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ynch,M. & S.Woolgar (eds.). 1990. Representation in Scientific Practice. Cambridge,Ma.:The MIT Press.

Lynch,M. 2000. “Against Reflexivity as an Academic Virtue and Source of Privileged Knowledge.” Theory,Culture & Society. Vol.17,No.3.

Lyotard,Jean-Francois. 1984. The Postmodern Condition: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Macdonell,Diane. 1986. Theories of Discourse:An Introduction. Oxford:Basil Blackwell.

Maines,D.R. 2003. Interactionism’s Place. Symbolic Interaction. No.26.

Mannheim,K. 1952. Essays o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Marshall,B. & A.Witz. 2004. Engendering the Social. Maidenhead:Open University Press.

Martini,C. & M.Boumans.(eds). Experts and Consensus in Social Science. Springer,2014.

May,T. 1998. Reflexivity in the Age of Reconstructive Social Scie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Research Methodology:Theory and Practice. Vol.1,No.1.

Meltzer,B.,J.Petras & L.Reynolds. 1975.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London:Routledge.

Merton,Robert K. 1967. On Theoretical Sociology:Five Essays,Old and New. New York:The Free Press.

Merton,Robert K. 1968.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The Free Press. 1957.

Merton,Robert K. 1970. Science,Technology and Society in Seventeenth Century England. New York:Howard Fertig.

Merton,Robert K. 1979.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An Episodic Memoir. Carbondale:University of Southern Illinois Press.

Merton,Robert K. 1984. “Socially Expected Durations:A Case Study of Concept Formation in Sociology.” In W.W.Powell And Richard Robbins(eds.). Conflict and Consensus:In Honor of Lewis A.Coser. New York:The Free Press.

Moscovici,S. 2000. Social Representations:Explorations in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UK.:Polity Press.

Mulkay,M. 1979.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Mulkay,M. 1985. The Word and the World:Explorations in the Form of Sociological Analysis. 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

Mulkay,M. 1991. Sociology of Science:A Sociological Pilgrimage. 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Mulkay,M.,J.Potter,and S.Yearley. 1983. “Why an Analysis of Scientific Discourse is Needed.” In Science Observed: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edited by K.Knorr-Cetina and M.Mulka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Nash,R. 1999. “Bourdieu,‘Habitus’,and Educational Research:Is it all worth the candl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of Education. Vol.20,No.2.

Norris,C. 1988. The Deconstructive Turn:Essays in the Rhetoric of Philosophy. London:Open University Press.

Parker,I.(ed.). 1998. Social Constructionism,Discourse and Realis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arker,I. 2012. “Discursive Social Psychology Now.”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Pelz,W. 2015. The Scope of Understanding in Sociology. Routledge.

Phillips,Nelson and Cynthia Hardy. 2002. Discourse Analysis:Investing Processes of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ickering,A. 1984. Constructing Quarks:A Sociological History of Particle Physic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ckering,A.(ed.). 1992. Science as Practice and Culture.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ckering,A. 1995. The Mangle of Practice:Time,Agency and Science.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ickering,A. 2005. “Decentering Sociology:Synthetic Dyes and Social Theory.” Perspectives on Science. Vol.13,No.3.

Pickering,A. & K.Guzik(eds.). 2008. The Mangle in Practice:Science,Society and Becoming. 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Pollner,M. 2012. “The End(s) of Ethnomethodology.” American Sociologist. Vol.43,No.2.

Potter,J. 1996. Representing Reality:Discourse,Rhetoric and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otter,J. 2004. “Discourse Analysis.” In M.Hardy & A.Brymanceds.). Handbook of Data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

Potter,J. 2007. “Discourse Analysis and Discursive Psychology.” Qualitative Research 2(Vol.4,edited by Alan Bryman). London:Sage Publication.

Potter,J. 2012. “Re-reading 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Transforming Social Psychology.”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Potter,J. and A.Hepburn. 2008. “Discursive Constructionism.” In J.A.Holstein & J.F.Gubrium(eds.). Handbook of Constructionist Research. 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

Potter,J. and M.Wetherell. 1987. Discourse and Social Psychology:Beyond Attitudes and Behaviou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Potter,J.,M.Wetherell,Ros Gill & D.Edwards. 1990. “Discourse:Noun,Verb or Social Practice?”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Vol.3. No.2.

Powell,J.L. & T.Owen (eds.). 2007. Reconstructing Postmodernism. New York:Nova Science.

Powell,J.L. 2007. Rethinking Social Theory and Later Life. New York:Nova Science.

Raven,Diederick,Lieteke van Vucht Tijssen,Jan de Wolf (eds.). 1992. Cognitive Relativism and Social Science. 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Publishers.

Remmling,G.W. 2015. The Sociology of Karl Mannheim. Routledge & Kegan Paul.

Renkema,Jan. 2004.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Studies. Amsterdam:Benjamins.

Risjord,M. 2014. Philosophy of Social Science:A Contemporary Introduction. Routledge.

Ritzer,G. 1990. Frontiers of Social Theory:The New Syntheses.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Ritzer,G.(ed.). 1992. Metatheorizing.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Ritzer,G. 1997. Postmodern Social Theory. MaGraw-Hill.

Ritzer,G.(ed.). 2005. Encyclopedia of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Rorty,R. 1991. Objectivity,Relativism,and Trut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osenau,P.M. 1992. Post-modernism and the Social Sciences:Insights,Inroads and Intrusions. 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ule,James B. 1997. Theory and Progress in Social Scie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arton,G. 1931/1962.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he New Humanism.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Sayer,A. 1992. Method in Social Science:A Realist Approach(2nd ed.). London:Routledge.

Schatzki,T.R.et al(eds.). 2001. The Practice Turn in Contemporary Theory. London:Routledge.

Scheurich,J. 1997. Research Method in the Postmodern. London:Falmer.

Schutz,A. 1967. 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 Evanston,IL.: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Schiffrin,D.,D.Tannen,and H.Hamilton(eds.). 2001.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Blackwell Publishing.

Seidman,S. and David G.Wagner(sds.). 1992. Postmodernism and Social Theory. Oxford:Blackwell.

Seidman,S.(ed.). 1994. The Postmodern Turn:New Perspectives on Social Theor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idman,S. 2004. Contested Knowledge:Social Theory Today(3rd ed.). Oxford:Blackwell.

Shekeris,H. 2014. Science,Democracy and Relativism.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Shields,Rob. 2013. Spatial Questions:Cultural Topologies and Social Spatialisation. Thousand Oaks,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

Shotter,J. 1992.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Realism:Adequacy or Accuracy?” Theory & Psychology. No.2.

Sibeon,R. 2004. Rethinking Soci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immel,G. 1950. The Sociology of Georg Simmel.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K.Wolff. New York:Free Press.

Sismondo,S. 1993. “Some Social Construction.”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Vol.23,No.3.

Sismondo,S. 1996. Science Without Myth:On Construction,Reality,and Social Knowledge.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Skeggs,B. 1997. Formations of Class and Gen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locum-bradley,Nikki. 2009. “The Positioning Diamond:A Trans-Disciplinary Framework for Discourse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Vol.40,No.1.

Smelser,N.J. 2014. Getting Sociology Right.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mith,D.E. 1990. Texts,Facts,and Femininity:Exploring the Relations of Ruling. New York:Routledge.

Smith,D.E. 1999. Writing the Social:Critique,Theory and Investigations.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Smith,N. 1993. “Putting Practice into Theory:A Review Essay.” Radical Philosophy. Vol.63.

Snow,C.P. 1959. The Two Cultures and the Scientific Revolu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orokin,Pitirim A. & R.K.Merton. 1937. Social Time:A Methodological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2.

Soja,E. 1980. “The Socio-spatial Dialectic.”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Vol.70:207-225.

Soja,E. 2010. Seeking Spatial Justice.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ontag,S. 1991. 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 London:Penguin.

Spector,Malcolm,and John I.Kitsuse. 1977/1987. Constructing Social Problems. 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Sperber,D. 1996. Explaining Culture:A Naturalistic Approach. Oxford:Blackwell.

Sperber,D. 1985. “Anthropology and Psychology:Towards an Epidemiology of Representations.” Man(New Series).Vol.20,No.1.

Steier,F.(ed.). 1991. Research and Reflexiv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Strasser,H. 2015. 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ociology. Routledge.

Strasser,S. 1985. Understanding and Explanation:Basic Ideas Concerning the Humanity of the Human Sciences. Pittsburgh,PA: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

Strydom,Piet. 2000. Discourse and Knowledge:The Making of Enlightenment Sociology. Liverpool:Liverpool University Press.

Swedberg,R. 2014. Theorizing in Social Science:The Context of Discovery.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herborn,G. 2000. “At the Birth of Second Century Sociology:Times of Reflexivity,Space of Identity,and Nodes of Knowledg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51. No.1.

Toolan,M.(ed.). 2002.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vol.1-4). London:Routledge.

Turner,B.(ed.). 1990. Theories of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Turner,B.S.(ed.). 1996. A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Oxford:Blackwell.

Turner,B.S.(ed.). 2009. The New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Oxford:Blackwell.

Turner,J. 2003. The Structure of Sociological Theory(7th ed.). Belmont,CA.:Wadsworth.

Turner,S. 1991. “Social Constructionism and Social Theory.” Sociological Theory. Vol.9,No1.

Turner,S.P. 1996. Social Theory and Sociology:The Classics and Beyond. Oxford:Blackwell.

Urry,J. 2000. 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Routledge.

Van Fraassen,B.C. 2008. Scientific Representation:Paradoxes of Perspective.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Van Maanen,J.(ed.). 1995. Representation in Ethnography. Thousand Oaks,CA.: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Teun A. 2008. Discourse and Context:A Sociocognitive Approach.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Van Dijk,Teun A.(ed.). 2011. Discourse Studies:A Multidisciplinary Introduction(second edi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Van Dijk,Teun A. 2012. “A Note on Epistem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Vol.51.

Van leeuwen,T. 1993. “Genre and Field in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A Synopsis.” Discourse & Society. Vol.4,No.2.

Velody,I. & R.Williams(eds.). 1998. The Politics of Constructionism.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agner,W.,G.Duveen,R.Farr,S.Jovchelovitch,F.Lorenzi-Cioldi,I.Markova,D.Rose. 1999. “Theory and Method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No.2.

Wallace,R.A.(ed.). 1989. Feminism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allace,R.A. & A.Wolf. 2006. Contemporary Sociological Theory:Expanding the Classical Tradition(6th ed.). 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Education.

Waters,Malcolm. 1994.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ebb,J.,T.Schirato,and G.Danaher. 2002. Understanding Bourdieu.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Weber,M. 1978. Economy and Society. G.Roth & C.Wittich(ed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inberg,Darin. 2009. “Social Constructionism.” In B.S.Turner (ed.). The New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Oxford:Blackwell.

Weinberg,Darin. 2014. Contemporary Social Constructionism. Philadelphia. Penn.:Temple University Press.

Wetherell,M.,Stephanie Taylor and Simeon J.Yates. 2001. Discourse Theory and Practice:A Reader.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illiams,M. & T.May. 1996.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Social Research. London:UCL Press.

Winch,P. 1990. The Idea of a Social Science and its Relation to Philosophy(2nd ed.). London:Routledge.

Wodak,Ruth.(ed.). 201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Vol.1.).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odak,R. and Michal Krzyzanowski. 2008. Qualitative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algrave Macmillan.

Wodak,R. and Michael Meyer. 2009.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ood,Linda A. and Rolf O.Kroger. 2000. Doing Discourse Analysis:Methods for Studying Actions in Talk and Text.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ooffitt,R. 2005. Conversation Analysis and Discourse Analysis:A Comparative and Critical Introduc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oolgar,S.(ed.). 1988. Knowledge and Reflexivity:New Frontiers in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Yearley,S. 2005. Making Sense of Science:Understanding the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London: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