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0

莲花落图书

An Anthropological Restudy of the Villages along Mantetus in North China

SSAPID:101-8037-0022-07
ISBN:978-7-5097-3180-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运用满铁(日本满铁调查株式会社的简称)调查资料,结合田野工作素材,在政治人类学的概念框架下,开展多点民族志实践,对70年前满铁调查过的一些华北村落进行追踪调查人类学再研究。在考察华北村落性质,探寻历史变迁轨迹,探索村落发展路径,洞察村落领袖的类型、参政动机、治理行为特征的基础上,就村落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的内在逻辑关联进行深度研究,并与黄宗智、杜赞奇的华北宗族解说展开学术对话。因此,本书在研究方法、研究路径、研究模式等方面均有创新,提炼出同姓不同宗与同宗不同盟的本土见解,代表华北宗族人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田野中国
作 者: 兰林友
编 辑:赵敏;秦静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导言

 第一章 华北满铁调查村落概况之一:河北二村

  一 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村

   1.社区背景

   2.村落历史与移民传说

   3.人口与姓氏

   4.姓氏空间分布与居住格局

   5.生计与集市

   6.村落里的公共空间

   7.村落里的公共活动

   8.东坑与西坑映衬的村落治理与村落记忆

  二 河北栾城县寺北柴*

   1.社区背景

   2.生计

   3.姓氏分布与同姓不同宗

   4.村落治理、社会治安与公共服务设施

   5.庙宇、民间信仰与外来宗教

 第二章 华北满铁调查村落概况之二:山东二村

  一 山东省平原县后夏寨*

   1.社区背景

   2.村落来源与洪洞移民传说

   3.满铁调查与满铁调查村落的再调查

   4.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回访

  二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冷水沟

   1.社区概况

   2.村落来历与姓氏空间

   3.民间信仰与外来宗教

   4.满铁记录的祈雨仪式及其过程

   5.公共服务设施

   6.公共教育资源

   7.奶牛小区建设:村落现代化进程的内源动力

   8.工业园区:村落现代化进程的外源动力

 第三章 宗族组织及其结构差异:同姓不同宗的细部观察

  一 华北宗族组织及其构成要素

   1.宗族的空间分布与宗族类型

   2.一家子、同宗同族与门股

   3.祭祀仪式、集体表征与祭祀组织

   4.私塾教育与公共空间

   5.宗族组织的其他功能性表达

  二 村落、宗族与自我区隔

   (一)在血缘与地缘之间

   (二)老侯家与老候家之分:宗族认同的内部差异

   (三)同姓不同宗

   (四)同姓不同宗现象的普遍性:华北其他满铁调查村落

    1.河北省栾城县寺北柴:不同宗的起因与表达

    2.山东省平原县后夏寨:不同宗的类型与形成机制

    3.山东省济南市冷水沟:不同宗的谱系证明

 第四章 历史情境下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

  一 村落领袖的当选条件及其参政动机

   1.村公会的选举机制

   2.参与村落政治的动机与目的

  二 宗族与政治:阶级分化后的宗族关系

  三 村落领袖类型

   1.保护型村落领袖

   2.赢利型村落领袖:国家政权渗透的必然产物

   3.傀儡型村落领袖

   4.吃庄护庄型村落领袖

  四 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历史人类学的几点结论

 第五章 国家代理人:权与利的纠结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村落领袖

  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村落群雄

  三 改革开放后的村落领袖

 第六章 当下村落选举过程中的当选逻辑:同宗不同盟的深度洞察

  一 村支书选举及其成败得失

   1.村支书选举的竞选动员机制

   2.小姓当选逻辑

   3.小姓当选的主位解释——支书刘ZF的访谈纪要

   4.村民眼里的村支书:刘ZF

   5.落选者侯DH的败选原因——选票,还是权力决定最终人选

   6.村民心目中的侯DH

   7.败选者沉浮的主位解释——侯DH访谈纪要

  二 村主任选举:同宗同门竞争,鹿死谁手

   1.村落当家人白描式自画像——侯SX自述

   2.他人眼里的村主任

  三 村长与支书的权力博弈

   1.支书选举与村长选举的选举策略差异及其竞选动机

   2.村落政治中的实权:支书,还是村长说了算?

   3.刘XF之家,不是村委会的村委会:村长、书记是当家人,还是傀儡?

 第七章 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说

  一 满铁调查村落的历史与现状透视

   1.满铁调查村落:社会结构与组织原理的探讨

   2.历史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封闭与开放

   3.村落性质与村落类型:宗族、村落与政治

   4.当下情境中的华北村落:发展路径及趋势

  二 村落领袖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一)村落领袖的参政动机与目的

   (二)村落领袖的任职资格与当选条件

   (三)村落治理与领袖类型:历史的、过程的情境性考察

    1.历史上村落领袖的治理行为与保长类型

    2.当下村落治理与村落领袖类型

     (1)村落治理与社会安全

     (2)村落领袖类型

  三 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的本土解说

   1.移民传说与外部力量:多姓村的发生学原理

   2.华北宗族特征及弱化趋势

   3.同姓不同宗的普遍性:细部观察

   4.历史情境下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

   5.当下情境中的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同姓不同宗与同宗不同盟

    (1)一姓独大与村落政治

    (2)村落选举:同姓不同宗与同宗不同盟

    (3)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

    (4)同宗、异姓与政治

   6.宗族、社会与国家:夹缝现象与原子裂变

    (1)历史情境中的国家与社会:多元力量的互动

    (2)当下情境中的国家与社会

    (3)黑势力坐大的社会根源:又一个原子裂变时期

    (4)黑社会坐大的内部因素:流氓说了算

  四 情境性社会关系解说模式:乡村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探索

   (一)满铁调查村落的追踪调查再研究

    1.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乡村人类学的一种研究路径

    2.多点民族志实践:村落研究的一种替代模式

   (二)情境性社会关系解说模式

    1.历史的、过程的、想象的情境

    2.古今的、暗含的、象征的情境

   (三)追踪调查再研究与情境性解说模式:乡村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探索

 附录 谱系图

本书通过运用满铁调查资料,选择六个华北满铁调查村落作为田野工作点,在政治人类学的概念框架下,进行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的内在逻辑关联研究。从历史与当下情境的脉络,探究华北村落的性质,探寻发展路径及趋势,深入考察村落领袖类型。本书深度探讨宗族组织与村落政治的关系。研究发现,不仅同姓不同宗是一个普遍现象,而且在同一宗族内部还存在认同差异与自我区隔。因此,在村落政治中呈现出同宗不同盟的事实和特点,村落政治并非以宗族势力范围为主。这一发现对于认识村落运作的本质、村落选举中的当选逻辑以及学术对话,具有特殊意义。此外,从历史的、过程的、想象的、古今的、暗含的、象征的情境,提炼出情境性社会关系解说模式,进行乡村人类学研究的理论探索。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为特征的多点民族志实践,无疑是村落研究的一种替代模式,代表华北宗族研究的最新进展。

马克·阿伯勒:《政治人类学:新的挑战、新的目标》,《国际社会科学杂志》1998年第3期。

丁世良、赵放主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北卷》,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费孝通:《江村经济——农村生活及其变迁》,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费孝通:《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7。

弗里曼、毕克伟、赛尔登著《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陶鹤山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龚书铎总主编《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

迈克尔·C.霍华德著《文化人类学》,李茂兴、蓝美华译,台北:弘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1997。

黄树民:《林村的故事——一九四九年的中国农村变革》,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兰林友:《义序与中国宗族研究范式》,《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兰林友:《华北村落的人类学研究方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2年第6期。

兰林友:《华北村落的追踪》,载庄孔韶主编《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兰林友:《追踪调查再研究模式:研究取向的探讨》,《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兰林友:《论华北宗族的典型特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兰林友:《村落研究——解说模式与社会事实》,《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1期。

兰林友:《人类学再研究及其方法论意义》,《民族研究》2005年1期。

兰林友:《同姓不同宗——对黄宗智、杜赞奇华北宗族研究的商榷》,《广西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兰林友:《国家与地方社会关系的一种解说》,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兰林友:《性行为数据品质与艾滋病行为干预——P市T社区小姐群体性实践的个案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兰林友:《常在金沙江边走》,《读书》2010年第1期。

兰林友:《小姐群体特征与艾滋病防治:趋势、挑战与对策》,《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兰林友:《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安全套使用意愿的人群分类及其影响因素》,《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0年第4期。

兰林友:《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行为的分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兰林友:《中国艾滋病防治的人类学研究: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知识KAP调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6期。

兰林友:《政治组织与社会控制》,《人类学概论》(庄孔韶主编)第10章,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兰林友:《庙无寻处——华北满铁调查村落的人类学再研究》,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林耀华:《义序的宗族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明恩溥:《中国人的性格》,北京:学苑出版社,1997。

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北京:时事出版社,1998。

乔志强主编《近代华北农村社会变迁》,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陶宗奇:《昌黎县志》卷一,北京: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

王静:《侯家营追踪调查——家族与村落社会》,载郑也夫、沈原、潘绥铭主编《北大清华人大社会学硕士论文选编2006》,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王维宝、王会元:《王氏族谱》(未刊稿),1999。

魏宏运:《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冀东农村社会调查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吴家虎:《近代华北乡村人口的流动迁移——以河北省侯家营村为个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解学诗:《满铁与华北经济(1935~1945)》,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杨乾:《近代以来华北村落乡村权力秩序的变迁——以侯家营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2009。

袁磊:《村落经济对宗族凝聚力的影响——以寺北柴村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未刊稿,2009。

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张思:《国家渗透与乡村过滤:昌黎县侯家营文书所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张思:《近代华北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农耕结合习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章英华:《清末民初华北农村的村落组织和村际关系》,《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1991年第72期。

张玉吉等:《洪洞古大槐树志》,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8。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郑伟等:《冷水沟村调查报告》,2008。

周锡瑞:《义和团运动的起源》,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庄孔韶:《银翅:〈金翅〉的本土研究续篇》,台北:桂冠图书,1996。

庄孔韶、兰林友:《我国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前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Ahern,Emily Martin(1973). The Cult of the Dead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derick G.Bailey(1969). Stratagems and Spoils:A Social Anthropology of Politics.New York:Schocken.

Georges Balandier(1970). Political Anthropology.New York:Pantheon Books.

Barnard,Alan,and Jonathan Spencer(ed.)(1996). Encyclopedia of Social and Cultural Anthropology.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Chan,Anita,etc.,Chen Village:the recent history of a peasant community in Mao’s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4.

Y.A.Cohen(1968). Man in Adaptation:The Cultural Present. Chicago:Aldine.

Donald Donham(1999). History,Power,Ideology:Central Issues in Marxism and Anthropolog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rasenjit Duara(1988). Culture,Power,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llen Feldman(1991). Formations of Violence:The Narrative of the Body and Political Terror in Northern Ireland.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aurice Freedman(1958). Lineage Organization in Southeastern China. London:The Athlone.

M.H.Fried(1967). The Evolution of Political Society:An Essay in Political Anthropology. New York:Random House.

Baker,Hugh(1968). A Chinese Lineage Village:Sheung Shui.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L.K.Francis Hsu(1949). Under the Ancestor’s Shadow:Chinese Culture and Personality.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Philip Huang(1985). The Peasant Economy and Social Change in North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Potter,Jack(1968). Capitalism and the Chinese Peasant.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0). “Land and Lineage in Traditional China,” in Maurice Freedman,ed.,Family and Kinship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onald V.Kurtz(2001). Political Anthropology:Power and Paradigms. Boulder,Colo.:Westview.

David Levinson and Melvin Ember(ed.) (1996). Encyclopedia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Cynthia Keppley Mahmood(1996). Fighting for Faith and Nation:Dialogues with Sikh Militants.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eorge E.Marcus and Michael J.Fischer,Anthropology as cultural critique:an experimental moment in the human sciences. 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June Nash(1979). We Eat the Mines and the Mines Eat Us:Dependency and Exploitation in Bolivian Tin Min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Carolyn Nordstrom(1997). A Different Kind of War Story.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Karl Polanyi,Conrad W.Arensberg,and Harry W.Pearson(eds)(1957). Trade and Market in the Early Empires. New York:The Free Press.

Abraham Rosman and Paul G.Rubel(2001). The Tapestry of Culture:An Introduction to Cultural Anthropology. Seventh Edition. New York:McGraw-Hill.

Marshall Sahlins(1972). Stone Age Economics. Chicago:Aldine.

Elman Service(1962). Primitive Social Organization: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 New York:Random House.

Helen Siu(1989).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Accomplices in Rural Revolu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Jeffrey Sluka(ed.)(2000). Death Squad:The Anthropology of State Terror.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Susan Slyomovics(1998). The Object of Memory:Arab and Jew Narrate the Palestinian Village. 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Marc J.Swartz,Victor W.Turner,and Arthur Tuden,(ed.)(1966). The Political Anthropology. Chicago:Aldine.

Victor W.Tuner(1957). Schism and Continuity. Manchester.England: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Max Weber,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958.

Eric Wolf(1982).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athways of Power:Building an Anthropology of the Modern World. Berk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2001.

http://www.bokee.net/companymodule/weblog_viewEntry.do?id=540415.

http://news.sina.com.cn/s/l/2007-11-26/021614384750.

柏祜贤:《北支的农村经济社会》,东京:弘文堂,1944。

旗田巍:《中国村落与共同体理论》,东京:岩波书店,1973。

路遥、佐佐木卫:《中国的家庭·村庄·诸神》,东京:东方书店,1990。

内山雅生:《华北农村社会研究》,载《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东京:汲古书院,1992。

内田智雄:《中国农村的家族与信仰》,东京:弘文堂,1948。

仁井田陞:《中国的农村家族》,东京:东京大学出版会,1952。

三谷孝主编《中国农村变革与家族·村落·国家》(二卷),东京:汲古书院,1999、2000。

山本斌:《中国的民间传承》,东京:太平出版社,1975。

石田浩:《中国农村社会经济构造的研究》,东京:晃洋书房,1986。

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编《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六卷),东京:岩波书店,1952~1958。

中生胜美:《中国农村的权力构造与社会变化》,东京:アヅア政经学会,1990。

中生胜美:《殖民主义与日本民族学》,载纳日碧力戈等《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中西功:《北支农业的特质》,《满铁调查月报》,1937年第18卷第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