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6

现代国家建构与妇女公共参与图书

Modern-state Building and Women Public Participation :Perspective on Organization Transition

SSAPID:101-8036-0362-69
ISBN:978-7-5097-2802-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从民族国家单向发展到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发展,一种形态的妇女组织必然由多种组织形态的妇女组织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结构来取代。 在回溯了民族国家建构时期妇女组织的形成、流变之后,探讨了以国家社会关系转型为契机的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建构时期,妇联组织做出回应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妇女问题的协同治理机制,并指出中国妇女组织改革必须纳入到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程。通过改革,使妇女组织回归到社会,让社会性妇女组织完全依靠培育自身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土壤获得更为广大而健康的发展空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陈琼
编 辑:徐小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的问题

   (一)问题提出

   (二)问题表述

   (三)问题意义

  二 研究背景

   (一)实践困惑

    1.认同性危机

    2.组织性危机

    3.运行性危机

   (二)理论支撑

    1.国家与社会理论

     现代国家建构理论

     非政府组织理论

     “国家-社会”关系理论

    2.认同理论

   (三)相关研究

  三 研究思路

   (一)研究假设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框架

 第一章 民族国家建构时期的妇女组织——回溯*

  一 民族国家危难与女界组织的民族认同

   (一)20世纪早期民族危机与女界组织生成

    1.1840年鸦片战争至戊戌维新

    2.20世纪初至辛亥革命

    3.五四时期至1949年

   (二)民族统一战线与妇女组织从分散到积聚

   (三)女国民与合群——妇女组织民族认同意义分析

  二 民族国家独立与妇女组织的政党认同

   (一)国民党党国体制中的妇女机构演变*

    1.国民党妇女部演变

    2.国民党外妇女团体

   (二)共产党党内妇女机构演变*

   (三)阶级与同盟——妇女组织政党认同意义分析

 第二章 民族民主国家建构早期的妇联组织——实然

  一 人民民主专政与妇联组织的国家认同

   (一)新生政权政治协商制度安排与民主妇联人民团体化

   (二)行政权力的全面渗透与妇联行政性功能泛化

    1.妇联章程规定的基本职能与党的工作中心相一致

    2.妇联主要活动围绕政府的重心工作展开

    3.行政官僚仪式性工作方式

   (三)妇联结构由横向会员式到“横边纵点”伞状网络式*

    1.相关文件分析

    2.组织设置进程

   (四)人民与科层——妇联组织国家认同意义分析

  二 协商民主制度与妇联组织的民主认同

   (一)国家协商民主与全国妇联人格化参与

   (二)社会草根民主与基层妇联压力型参与

    1.村一级妇女组织参与情况

    2.县乡一级妇联参与情况

    3.市级妇联参与情况

   (三)精英公民与功能团体——妇联组织民主认同意义分析

 第三章 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建构时期的妇女组织——应然

  一 国家社会关系转型与妇联组织危机

   (一)国家逻辑:政权核心功能转变与妇联组织结构性冲突

   (二)社会逻辑:妇女群体分化与妇联社会代表性不足

    1.妇联组织发展分析

    2.妇联组织行为分析

  二 协同治理与妇联组织裂变

   (一)妇女问题的协同治理机制

   (二)党政职能分开:回归党内妇女组织

   (三)政社分离:由虚而实的政府性别机构

   (四)社会自治:完全独立的非政府妇女组织

   (五)组织变革之路径选择

 第四章 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中的妇女组织模式——思辨

  一 原子型民间非正式组织:民族主义主导下的混沌化模式*

   (一)民族救亡压倒女性启蒙

   (二)政党实行动员策略*

   (三)政府采取功利政策

   (四)妇女组织的离散结构与随机行动

  二 准政府党群组织:国家主义主导下的一元化统合模式*

   (一)社会国家化统摄群体意识

   (二)政党实行组织吸纳策略

   (三)政府采取管制政策

   (四)妇联组织网罗结构与服从行为

  三 非政府的社团组织:国家法团主义主导下的多元化整合模式

   (一)国家社会促动性别诉求

   (二)政党实行组织分离策略

   (三)政府采取合作政策

   (四)妇女组织法人治理结构与自主行动

 结论 从民族国家的组织妇女到民族民主国家的妇女组织

 后记

现代国家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一个核心标志。中国现代国家建构导源于中华民族危难。尽管这段历史只有近百年,但它成功的以中国特色的路径呈现出来,成为世界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构成了思考现代中国社会一切问题的宏观背景。把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视为政党、政府、社会组织、社会个体之间集体行动的结果,是本研究的主线。在社会组织大家族中选择妇女组织,研究她与政党、政府、其他社会组织、妇女个体之间的关系结构及其变迁是本研究的主题。研究思路如下:围绕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理路及其如何影响各种社会力量推动中国妇女组织生成、流变、融合,以及发展这两个问题,从现代国家建构的两个面向切入,即,体现国家权威的社会控制和体现社会权威的公民社会自主性,以民族、政党、国家、民主为核心要素展开论证。本书分为六个部分:导论,介绍了研究的问题、背景、思路。提出了研究假设:从民族国家单向发展到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发展,一种形态的妇女组织必然由多种组织形态的妇女组织形成一种相对均衡的结构来取代。第一章,回溯了民族国家建构时期妇女组织的形成、流变。本书指出,中国妇女组织导源于民族国家危难,救亡压倒启蒙的国家建构特征决定了早期妇女组织生成于民族认同,民族性强、自主性弱成为早期妇女组织的基本特点。政党因素的介入,诱发早期妇女组织在政党认同过程中进行了三次大的组织形态探索:从国民党领导下的妇女部到国民党指导下的“妇指会”,到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妇女联盟,妇女组织形态实现了从原子状态到稳定的联盟状态的转变。第二章,分析了民族民主国家建构早期妇女组织的统合。1949年以前的民主妇联通过“民主”来统一对未来政权处于观望状态的社会各界进步妇女组织,致使其在组织结构上采取松散的团体会员制,等级色彩较弱,社团性较强。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这个阶级色彩极浓的概念很快就被移植到妇联组织中,与先前的“民主”和亲,民主妇联实现了人民团体化的转向,被正式纳入到共产党改造社会的“党群组织网络”中。“民主妇联”改为“人民妇联”既是一种强烈的国家认同符号,也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民主认同”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妇联组织的政治化路径是:组织上科层化先行,到人员、编制、经费上的行政化,最后形成了以纵向科层为内核、以横向组织网络为外围的“横边纵点”式航母型组织。第三章,探讨了以国家社会关系转型为契机的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建构时期,妇联组织做出回应的必要性、可能性,提出了妇女问题的协同治理机制。在这种机制下,集党、政、社一体的妇联组织应该一分为三:通过党政职能的分开,妇联党组回归党内妇女组织形态;通过政社分离,设置在妇联内部的妇儿工委成为正规的政府性别机构,实现由虚而实的身份转变;通过社会自治,团体会员归位于社会团体,妇女个体自愿结成或加入新的组织,成为实质意义上的非政府组织。组织变革的路径在宏观思路上实行局部试验的渐进方式,在微观试验过程中采取一步到位的激进方式。组织变革的最大阻力在于现有妇联下属事业单位的分流,这必须纳入国家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进程。第四章,探索性地解读了中国现代国家建构进程主导性的三种主流意识,以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为逻辑起点,通过考察政党对妇女组织的政治策略、政府的妇女组织政策、妇女组织自身的结构与应对行动,归结出妇女组织发展的三个模式:民族主义主导下的原子型非正式组织形态、国家主义主导下的准政府党群组织形态和国家法团主义主导下的多元化整合形态。民族主义主导下的民族国家建构的探索时期,即1949年以前妇女组织的民族性压倒自组织性,而由于政局动荡,妇女组织受国家力量的支配也较弱。这一阶段妇女组织特点是“社会性弱-政治性弱”,具体表现为非正式组织、分散、松散、短命、无稳定党派取向、无政府状态;国家主义主导的民族民主国家建构的早期,即1949年至改革开放前,妇联是妇女组织唯一的合法形态,其他社会性妇女组织都被网罗进一个正式、单一、科层、稳定的组织结构中,作为国家的“准行政组织”,是一个典型的“社会性弱-政治性强”的组织;国家法团主义主导的民族民主国家均衡建构时期,为了巩固民主政权,为民主社会奠定基础,妇女组织必然要经历一个双强阶段,即政治性强和社会性强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妇女组织形态是多元的,由党内妇女组织和政府性别部门构成妇女组织的政治性力量,由多样的非政府妇女组织构成妇女组织的社会性力量,形成相对稳定的力量结构。在未来现代国家稳定发展时期,即民族民主国家进入一个民主力量增进民族性,民族力量保护民主性的时期。随着公民社会的培育和完善、社会性别意识的增强,政治性的妇女组织逐渐地消亡,或者远离政治机构而回归社会;社会性妇女组织完全依靠培育自身生成和发展的社会土壤,获得更为广大而健康的发展空间。这一时期的妇女组织整体上呈一个社会性强、政治性弱的形态。结论部分,以贯穿中国现代国家建构的两种相互衔接的逻辑——革命和改革为主线,对妇女组织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在革命逻辑的支配下,国家通过强制性的力量和权威使得妇女按照国家规定的轨迹行动,从而达成国家目标,国家意志成为支配妇女行动的压制性力量,妇女组织只能是国家塑造妇女“革命者”、“建设者”的组织工具。在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改革逻辑支配下,妇女组织在国家和社会这两个结构力量之间轮流或同时充当两者的代理人,扮演着相互冲突的角色,组织身份的选择更大程度上遵循的依然是国家意志,妇女基本可以视为“被组织者”。在以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为导向的新改革思路下,国家既是目的更是工具,妇女把国家视为实现自身目标的工具,同时也达成国家目标,社会力量的凸显要求妇女组织起来,成为国家的“服务者”和“被服务者”。本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在内容上,厘清了中国妇女组织的发展史,对妇女组织的产生、发展、变迁的内在脉络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考察,为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弥补了一些不足。二是从视角上看,选择了现代国家建构的框架,研究妇女组织这个微观个体的相关文本和具体行动。在微观层面,可以通过国家建构理论来探寻妇女组织内在的逻辑机理,洞悉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在宏观层面,可以通过对妇女组织生动素材的解读,反观国家建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陈迈之:《政治教育引论》,商务印书馆,1938。

崔之清:《国民党政治与社会结构之演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邓正来、亚历山大:《国家与市民社会》,世纪出版集团,2006。

邓国胜:《公益项目评估——以“幸福工程”为案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革》,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范丽珠:《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与非政府组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顾秀莲:《亲历妇联这十年(1998~2008)》,中国妇女出版社,2008。

郭定平:《政党与政府》,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何增科:《公民社会与第三部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1992。

哈佛燕京学社、三联书店:《公共理性与现代学术》,三联书店,2000。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三联书店,1997。

李永:《何香凝传》,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3。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泽厚:《现代思想史论》,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李友梅:《社会认同:一种结构视野的分析》,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林毅夫:《制度、技术与中国农业发展》,三联书店,1994。

林毅夫等:《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

彭勃:《乡村治理:国家介入与体制选择》,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秦晖:《政府与企业之外的现代化——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荣孟源:《中国国民党历次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资料(下册)》,光明日报出版社,1986。

宋庆龄:《宋庆龄选集》,人民出版社,1992。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孙立平:《动员与参与——第三部门捐募机制个案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石光树:《迎来新曙光——新政治协商会议亲历记》,中国文史出版社,1987。

田湘波:《中国国民党党政体制剖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

王长江:《政党现代化论》,江苏出版集团,2004。

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王名:《中国社团改革——从政府选择到社会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三联书店,1997。

王健英:《中共中央机关历史演变考实(1921~1949)》,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

王绍光:《安邦之道:国家转型的目标与路径》,三联书店,2007。

王绍光:《多元与统一——第三部门国家比较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王颖、折晓叶、孙炳耀:《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1993。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前沿报告(2005~2006)》,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

杨念群:《中层理论——东西方思想会通下的中国史研究》,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俞可平:《全球化与国家主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叶娟丽:《行为主义政治学方法论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杨宏山:《当代中国政治关系》,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

张光宇:《中国社团党派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张静:《国家与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张仲礼:《中国士绅》,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

张晋藩:《中国法制通史第九卷清末·中华民国》,法律出版社,2000。

张玉法:《民国初年的政党》,岳麓书社,200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五星红旗从这里升起——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诞生记事暨资料选编》,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

《“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陈顺馨、戴锦华:《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蔡畅、邓颖超、康克清妇女解放问题文选》,人民出版社,1988。

贺正时:《妇女组织工作管理》,湖南出版社,1991。

《罗琼文集》,中国妇女出版社,2000。

李小江:《女性?主义?——文化冲突与身份认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李小江:《性别与中国》,三联书店,1994。

李小江:《文化、教育与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陆鸣:《社会转型期妇联组织体制改革的思考》,硕士论文未刊稿,2006。

孙晓梅:《中外妇女研究透视》,中国妇女出版社,1998。

苏力:《规制与发展:第三部门的法律环境》,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谭琳:《中国妇女组织理论与实践》,中国妇女出版社,2007。

谈志英:《中国妇女运动通史》[缩微品],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北京国家图书馆,2001。

汪琦:《妇女组织与妇女工作》,中国妇女出版社,1992。

王政:《百年中国女权思潮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夏晓虹:《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徐家良:《全国妇联体制创新的趋势》,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郑大华、邹小铭主编《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复旦公共政策评论》,上海辞书出版社,2005。

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史研究室:《“一大”前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前后资料选编(一)》,人民出版社,1980。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组:《五四爱国运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中国青年发展基金会发展委员会:《处于十字路口的中国社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二次至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1。

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1995~200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中华妇女联合会:《妇联年度报表》,2004年,内部资料。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史》,春秋出版社,1989。

中华妇女联合会:《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1901~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史研究室:《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840~1918)》,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史研究室:《中国妇运资料(1921~1927)》,中国妇女出版社,1986。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27~1937)》,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37~194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国近代妇女运动历史资料(1945.10~1949.9)》,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全国妇联妇女运动历史研究室:《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四十年》,中国妇女出版社,1991。

全国妇联妇女所:《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1~1995)》,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

全国妇联妇女所:《中国妇女研究年鉴(1996~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4。

全国妇联妇女所:《中国妇女研究年鉴(2001~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上海市妇联妇运史编撰委员会:《上海妇女运动史(1919~1949)》,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湖南省妇女联合会:《湖南妇女工作五十年(1953.2~2003.2)》,内部资料,2004。

藏健、董乃强:《近百年中国妇女论著总目提要》,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5。

计荣:《中国妇女运动史》,湖南出版社,1992。

吕美颐、郑永福:《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

林苏:《妇女运动简史》,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刘巨才:《中国妇女运动史》,中国妇女出版社,1989。

青长蓉:《中国妇女运动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89。

《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

张光宇:《中国社团党派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潘小娟等:《当代西方政治学新词典》,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中国近现代女性期刊汇编》,线装书局,2006。

徐友渔:《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

〔英〕戴维·米勒著《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修订版)》,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

严强:《国家治理与政策变迁:迈向经验解释的中国政治学》,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唐娟:《政府治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德〕马克斯·韦伯著《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三联书店,1998。

〔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等译,三联书店,1998。

〔美〕杜赞奇著《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杜赞奇著《文化、权力与国家》,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美〕巴林顿·摩尔著《民主与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美〕西达·斯科克波著《国家与社会革命》,何俊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美〕莱斯特·M.萨拉蒙著《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德〕哈贝马斯著《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2。

〔美〕戴维·波普诺著《社会学(第10版)》,李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德〕埃米尔·涂尔干著《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英〕戴维·赫尔德著《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美〕詹姆斯·R.汤森、布兰特利·沃马克著《中国政治》,顾速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英〕道格拉斯·柯尔著《社会学说》,李平佢译,商务印书馆,1959。

〔英〕戴维·赫尔德著《民主的模式》,燕继荣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美〕乔·萨托利著《民主新论》,冯克利等译,东方出版社,1993。

〔美〕道格拉斯·拉米斯:《激进民主》,刘元琪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本杰明·巴伯著《强势民主》,彭斌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美〕菲利克斯·格罗斯著《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译,新华出版社,2003。

〔美〕吉甫伯特·罗兹曼著《中国的现代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比较现代化”课题组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法〕皮埃尔·卡默蓝著《破碎的民主:试论治理的革命》,高凌瀚译,三联书店,2005。

〔美〕施密特·谢利巴迪斯著《美国政府与政治》,梅然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挪威〕斯坦因·U.拉尔森著《政治学理论与方法》,任晓等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德〕黑格尔著《法哲学原理》,范扬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美〕切斯特·巴纳德著《经理人员的职能》,王永贵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美〕戴维·伊斯顿著《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王浦劬译,华夏出版社,1999。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党史委员会:《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妇女工作》,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

江明修:《非赢利管理》,台北,智胜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2。

李云汉:《中国国民党党务发展史料——中央常务委员会报告》,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94。

李又宁:《中国妇女史论文集》,台北,商务印书馆,2009。

李小江:《妇女运动研究:中国个案》,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论》,台北,扬智文化事业公司,1996。

吕芳上:《近代中国的妇女与国家(1600~1950)》,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罗志田:《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国思想》,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6。

石之瑜:《中国大陆的国家与社会》,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4。

王振轩:《非政府组织议题与发展》,台北,鼎茂图书出版公司,2005。

游鉴明:《共和国时代的中国妇女》,台北,左岸文化公司,2007。

郑攒源:《非政府组织》,台北,商鼎文化出版公司,2001。

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学: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邹谠:《中国革命再阐释》,牛津大学出版社,2002。

张灏:《时代的探索》,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04。

Elizabeth J. Perry,Labor’s Battle for Political Space:The Role of Worker Associ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In Davis,Kraus,Naughton,and Perry,(eds.)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1995.

Shue Vivienne. The Reach of the State. Stanfoed University Press. 1988.

Qi,Jean. Rural China Takes Off:Institutiongal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Reform.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Augus Campbell,Philip E. Converse,Warren E. Miller,Donald E. Stokes. The American Voter,New York:Wiley,1960.

Louise Edwaeds,Policing the Modern Woman in Republican China’ Modern China,26:2,(April,2000).

Phlippe C.Schmitter,“Still the Century of Corporatism?” in P.C.Schimitter and G.Lehmbruch,eds.,Trends toward Corporatist Intermediation,Beverly Hills:Sage,1979.

《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

《邓小平理论(一至三卷)》,人民出版社,1994。

《江泽民三个代表(一至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电子资源],北京金报电子出版中心,2007。

《一至十届妇女联合会章程》,http://www.wsic.ac.cn//InfoMain/List_Browse.aspx?ModuleId=SM-42.

《一至十届妇女大会工作报告》,http://www.wsic.ac.cn//InfoMain/List_Browse.aspx?ModuleId=SM-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