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5

供给侧改革的逻辑与路径图书

The Reform Logic and Path of the Supply Side

SSAPID:101-8027-1683-07
ISBN:978-7-5097-916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新常态阶段过渡,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曾经隐藏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日益显露。这不仅导致了短期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从而威胁经济稳定运行,而且阻碍了结构调整从而影响到经济长期发展。因此,主要从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对与新常态阶段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或调整,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和长期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重大经济任务之一。本书就是围绕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的论述的。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吕风勇
编 辑:高启;王凤兰;高振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内容提要

 第一章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需求与供给管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本质是供给侧改革

   一 产权制度改革与市场主体活力

    (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国有企业现代产权制度

   二 所有制经济改革与市场主体多元化

   三 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

   四 财税体制改革与收入分配再调节

  第二节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中的需求管理

   一 中国宏观经济波动的基本事实

   二 中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原因

    (一)投资过热型经济周期

    (二)通胀推动型经济周期

    (三)外部冲击型经济周期

    (四)结构升级型经济周期

    (五)政策诱导型经济周期

   三 中国发展阶段对周期需求管理的影响

  第三节 当前阶段需求管理与供给管理的关系

   一 政府需求管理能力的变化

   二 当前经济周期的主要特点

    (一)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

    (二)需求不足型周期与供给过剩型周期叠加

    (三)通货紧缩特征较为突出,工业企业赢利能力受到较大程度的侵害

    (四)经济周期呈现结构性危机特征,工业生产增速过快下滑,服务业发展基本平稳

    (五)经济运行中的杠杆率过高,企业负债上升和地方债务居高不下加剧金融风险隐忧

    (六)市场退出机制不畅,迟滞了经济复苏的进程

    (七)结构转换导致的经济增速下滑抑制了经济复苏步伐

    (八)局部地区受到经济增速下降的影响出现区域性经济风险

   三 供给侧改革:治理经济周期衰退的主要途径

 第二章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背景与意义

  第一节 中国“新常态”经济的主要特征

   一 宏观调控四大目标的再平衡

    (一)宏观调控目标变量的走势变化

     1.经济增长由“超高速”向“中高速”转换,逐步逼近长期潜在水平

     2.物价水平结构性分化,通货膨胀更多体现为成本推动而非需求拉动

     3.城镇失业率将继续维持低位水平,但结构性失业现象将有所加重

     4.国际收支“双顺差”局面将维持,但“双顺差”规模将逐渐缩小

    (二)宏观调控目标变量的关系变化

     1.服务业发展速度相对提升,单位经济增长率的就业带动能力趋于增强

     2.投资过热的倾向将得到抑制,经济增长的通货膨胀效应将降低

     3.内需日益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外贸易依存度将持续降低

   二 社会需求的变化状况

    (一)总需求增速将略有放缓,但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

    (二)需求结构将持续优化,消费在扩大内需中的作用将不断提升

   三 社会供给的变化状况

    (一)总供给受需求结构转换影响增速出现下降,但全要素生产率将有所提高

    (二)城市化和工业化差距将缩小,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和供给结构的轻型化

   四 供需关系变化与影响因素

    (一)“三化叠加”带来的需求效应逐渐衰减,供给结构性过剩将成经济“新常态”

    (二)体制改革增强市场决定性作用,投资“潮涌”效应趋弱将抑制需求过度波动

    (三)“萨伊定律”适用性增强,供给创造需求能力上升将会有效化解供需内在矛盾

  第二节 走向“新常态”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一 结构性供给过剩与市场退出机制不畅的矛盾

   二 财务去杠杆与现金流不足的矛盾

   三 住宅去库存与居民需求不足的矛盾

   四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财政收入增速放慢的矛盾

   五 投资增速放缓与消费提升不足的矛盾

   六 城乡差别过大与城乡流动机制僵化的矛盾

   七 劳动力供给减少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缓慢的矛盾

   八 经济规模增加与贸易结构高度化的矛盾

   九 要素成本上升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矛盾

   十 市场进出障碍繁多与市场决定性作用的矛盾

   十一 企业税费负担偏重与创新创业的矛盾

   十二 所有制歧视与发展混合所有制的矛盾

  第三节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和基本框架

   一 供给侧改革的意义

    (一)供给侧改革概念的提出有利于突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对经济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全局性的挈领作用

    (二)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宏观调控创新方式的改变,特别是促使其由需求管理为主向供给管理为主转变

    (三)供给侧改革有利于通过改革全面清理各类影响社会供给的障碍因素,以此促进长期供给结构改善和供给效率的提高,培育和壮大新的增长动力

    (四)供给侧改革能够促进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早日完善

   二 供给侧改革的基本框架

    (一)促进资源节约 提升交易效率

    (二)促进资源流动 提升宏观效率

    (三)促进企业市场化 改善微观效率

    (四)促进技术创新 改善供给效率

    (五)推动税费减免 扩大供给能力

    (六)推动产能去化加快结构调整

    (七)调整产业政策 培育增长新动力

    (八)释放长期需求 拉动供给增长

 第三章 资源节约、交易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交易费用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一 交易费用测度的文献回顾

   二 交易费用的作用

  第二节 行业交易费用的估测与评价

   一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行业发展与交易费用

    (二)交易效率与非市场交易费用

   二 批发零售业

    (一)行业发展和交易费用

    (二)交易效率与非市场交易费用

   三 金融业

    (一)行业发展和交易费用

    (二)交易效率与非市场交易费用

   四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一)行业发展和交易费用

    (二)交易效率与非市场交易费用

  第三节 供给侧改革与交易效率提高

   一 重新审视行业发展战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二 加强地区发展协调,降低协调成本

   三 放宽交易部门市场准入,减少垄断成本

   四 促进区域均衡发展,缩小人口迁徙规模

   五 提高交易部门投融资效率,完善基础设施

   六 加强对交易部门监管,降低交易部门各类收费

   七 促进契约有效履行,降低市场摩擦成本

   八 提高公共组织运行效率,提高交易效率

   九 增强政策法规的有效性,减少政策决策和执行成本

 第四章 资源流动、配置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资源流动壁垒与配置效率

   一 资源流动与配置效率的关系

   二 要素资源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之间的流动壁垒

   三 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的流动壁垒

   四 要素资源在不同区域之间的流动壁垒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资源自由流动

   一 产权资本要素的自由流动

    (一)消除所有制歧视

    (二)破除地方保护

    (三)弱化行政区划的经济影响

    (四)进一步完善产权市场

    (五)加大对产权资本交易的金融支持

   二 劳动力要素的自由流动

    (一)推动城乡户籍制度改革

    (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三)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四)推广劳动力技能培训

   三 技术要素的自由流动

    (一)明晰产权所有,突出技术的商品属性

    (二)建立多种层次的技术市场,发挥技术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和信息互通功能

    (三)促进人才的自由流动,发挥人才作为技术要素载体的作用

    (四)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率,提高技术要素的交易效率

   四 土地要素的自由流动

    (一)加强城乡统一规划

    (二)制定土地流转的区别对待政策

    (三)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

    (四)建立农村住房保障体制

 第五章 企业市场化、经营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企业经营效率状况及影响因素

   一 企业经营效率的状况

    (一)投资效率

    (二)生产效率

   二 企业经营效率的影响因素

    (一)委托代理问题的存在

    (二)过度的补贴政策

    (三)企业市场预期的盲目性和不稳定性

    (四)市场的进入和退出障碍

    (五)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

    (六)特定时期投资机会的缺乏带来重复投资和过度竞争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企业经营效率提升

   一 推动国有企业改革,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一)委托代理是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然选择

    (二)成立资本控股公司是实现委托代理的有效方式

     1.资本控股公司要去行政化,推行经理人职业化

     2.赋予资本控股公司完整的人事权和资产处置权,减少对资本控股公司的不正当干预

     3.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应以某种形式继续存在,其主要职责是监管资本控股公司管理者行为和组织竞聘资本控股公司管理层

   二 完善财政补贴政策,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一)要尽可能精简财政补贴项目,避免财政补贴过多导致价格体系扭曲和补贴效率下降

    (二)要对财政补贴政策进行精准设计,充分体现全局性和动态性,避免主观简单带来的不良影响

    (三)财政补贴政策应该保持稳定连续,避免剧烈变动可能导致的投资损失

    (四)必须对享受补贴企业的行为严格监督,严厉打击骗补行为的发生

   三 加强企业市场预期引导,避免投资失误

    (一)政府应该对战略规划、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等列明一个相对详细的时间表和实施步骤

    (二)政府应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为企业形成正确市场预期提供宏观指导

    (三)政府应增强宏观调控职能,引导企业避免重复投资和过度投资

   四 建立市场自由进入和退出机制,推动优胜劣汰

    (一)要有效破除各种垄断,使资本自由流动

    (二)推动公平竞争,促使各类资本优胜劣汰

    (三)减少对特定对象的过度保护,健全市场退出机制

   五 矫正政府与企业关系,促使企业公平竞争

    (一)提高政策信息的透明度,使企业拥有公平获得信息的机会

    (二)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过度干预,特别是限定相关部门的自由裁量权

    (三)加强法治,建立政府与企业平等契约关系

 第六章 创新驱动、供给效率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当前阶段中国供给效率现状及成因

   一 当前阶段供给效率的现状

    (一)生产效率

    (二)交易效率

   二 影响供给效率提高的因素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创新战略体系重建

   一 建立技术分类体系,实行差别创新政策

   二 调整产业政策,强化自主技术保护

   三 倡导民间创新,推动国家、企业和民间创新能力共同提高

    (一)培养非功利化的民间创新精神

    (二)鼓励和资助各类民间科技研究团体的设立

    (三)鼓励事业科研机构人员的兴趣引领型创新

   四 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机制

   五 建立更具激励性的创新政策体系,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一)建立形式多样的创新平台,提高创新活动的集聚程度

    (二)加大创新活动的金融支持,降低创新活动的资金门槛

    (三)对创新活动实行更加优惠的财税政策

 第七章 降成本、扩产出与税费体系改革

  第一节 宏观税负及其经济效应

   一 中国宏观税负的演变

   二 宏观税负对供给的影响

    (一)税负与供给的关系

     1.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与短期经济增长

     2.税负与长期经济增长

    (二)税负结构与供给的关系

  第二节 促进税费改革扩大供给的政策建议

   一 当前阶段中国税负比重及其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税负水平上升过快,居民和企业负担偏重

    (二)政府性基金收入比重过大,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三)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比重偏高,特别是缴费个体负担过重

    (四)区域发展不平衡助推“分税制”沦为“分钱制”

    (五)经济下行压力较重,减税政策面临财政减收威胁

   二 当前经济发展阶段的特征与税费改革

    (一)促进专业化分工深入发展,全面推行“营改增”

    (二)增强收入分配调节,加快个人所得税结构化改革

    (三)推动地方财政收入稳步增长,适时开征财产税

    (四)减少和清理各类收费,降低企业缴费负担

    (五)构建间接税和直接税双主体的税收体系,并逐渐过渡到直接税为主体

 第八章 去产能、结构调整与有效供给

  第一节 产能结构性过剩的现状与形成机制

   一 产能过剩的现状

    (一)需求的趋势性转变与产能绝对过剩

    (二)供需关系的短期错配与产能相对过剩

    (三)供给结构失衡与产能结构过剩

   二 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

    (一)发展阶段的更替更容易导致供需结构错配

    (二)企业普遍缺乏具有一定垄断性质的核心竞争力

    (三)地方无序竞争加重了“潮涌现象”问题

    (四)财政过度补贴生产促使产能过快扩张

    (五)退出机制缺乏及由此带来的过度生产加大了产能过剩

    (六)区域成本差异吸引的新进入者加剧供求失衡

    (七)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也会削弱需求对产能的消化能力

  第二节 供给侧改革与结构性“去产能”

   一 关停低效企业,减少市场冲击和资源浪费

   二 增强行业协调,倡导过剩行业实行限产

   三 加强宏观调控,合理开发新产能

   四 深化改革创造需求,有效疏解过剩产能

   五 鼓励行业转型升级,加快开拓国际市场

 第九章 供给与需求管理相协调的产业政策

  第一节 需求结构变动与产业发展趋势

   一 当前中国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历史演变

   二 新阶段需求结构变动的动力来源

    (一)收入提高与生活性服务需求的提升

    (二)分工深化与生产性服务需求的增长

    (三)技术突破与潜在性需求的转化

    (四)生产替代与竞争性需求的转移

   三 需求结构变动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一)生活性服务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

    (四)高端装备制造业

  第二节 产业发展政策与供给结构调整

   一 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少预防性储蓄和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

    (二)降低企业经营成本,鼓励企业提供更多价低质优的服务产品

    (三)破除存在垄断现象的生活性服务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提高行业自由进入程度

    (四)进一步增强行业管理,防范生活性服务业经营风险

   二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策

    (一)放开市场准入和简化审批程序

    (二)建立各类交易市场和信息平台,有效沟通供需双方

    (三)降低咨询、管理、营销策划和研发设计等生产性服务业的成本

    (四)鼓励各类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将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业务进行外包

    (五)增强行业管理,促进各种性质的企业公平竞争

   三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

    (一)持续提高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二)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率

    (三)营造更宽松的政策环境,鼓励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化应用

    (四)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制度,减少低水平重复建设

    (五)拓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

   四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政策

    (一)推行高端装备制造业“进口替代”战略

    (二)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中外合资或者外商独资企业适当限制,避免对国内企业带来过大的冲击

    (三)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创新多方合作研究机制

    (四)要加强政策支持,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

 第十章 体制改革下的长期消费需求与供给

  第一节 消费需求抑制及其成因

   一 消费需求抑制与需求结构

   二 消费需求抑制的成因

    (一)促生产抑消费的发展模式导致投资消费结构失衡

    (二)不确定支出风险较大,预防性储蓄比重居高不下

    (三)收入差距趋于扩大,降低了社会总体边际消费倾向

    (四)消费金融不足使储蓄呈现刚性并对消费产生压制作用

  第二节 消费结构扭曲及其成因

   一 消费结构的特征

    (一)消费结构演变迅速

    (二)新型消费品消费占比上升

    (三)梯次消费阶层逐渐形成

    (四)消费品国际化特征日益明显

   二 消费结构的扭曲问题

    (一)“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突出

    (二)过分重视学历教育,教育存在“过度消费”问题

    (三)交通和通信消费比重增长过快,垄断性供给推高消费价格

    (四)扭曲的风俗习惯和人情往来加剧了消费畸形

    (五)过分追求国外消费品牌,消费者“崇洋”心理严重

  第三节 提升长期消费需求,扩大有效供给

   一 调整“促生产、抑消费”的发展模式,推动消费型社会的形成

   二 完善社会保障和改善就业环境,诱使预防性储蓄下降

   三 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结构

   四 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消费金融,破除消费的金融约束

   五 倡导新的消费模式,推动绿色消费和文化消费

   六 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服务提供体系,推动公共服务消费合理增长

   七 提高供给效率,推动消费成本降低和消费质量提升

   八 反对奢靡攀比之风,培养理性消费观念

 第十一章 去杠杆、金融稳定与供给侧改革

  第一节 中国部门杠杆率的测算及可持续性

   一 中国部门杠杆率的测算

    (一)非金融部门企业的杠杆率

    (二)金融部门企业杠杆率

    (三)政府部门的杠杆率

    (四)居民部门杠杆率

   二 中国部门杠杆率的可持续性

  第二节 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影响与供给侧改革

   一 高杠杆率的形成机制与影响

   二 “去杠杆”的原则与途径

    (一)“去杠杆”的原则

     1.“去杠杆”应该有利于“稳增长”

     2.“去杠杆”应该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

     3.“去杠杆”应该重视宏观调控对市场力量的再调节作用

     4.“去杠杆”应该强调结构性,对不同类型的“去杠杆”要区别对待

     5.“去杠杆”应该重视创造新的投资渠道并发挥其对“去杠杆”的疏导作用

    (二)“去杠杆”与供给侧改革

     1.市场退出机制改革

     2.行业协调机制改革

     3.债务发行和管理体制改革

     4.中央地方财力分配体制改革

     5.资金信贷管理体制改革

     6.产业创新体系改革

随着中国经济逐渐向新常态阶段过渡,经济快速发展时期曾经隐藏的一些问题和矛盾日益显露,不仅导致短期供求关系的严重失衡从而威胁经济稳定运行,而且也阻碍了结构调整从而影响经济长期发展。因此,主要从供给侧而不是需求侧对与新常态阶段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和政策进行改革或调整,促进经济稳定运行和长期发展,就成为当下最为紧迫的重大经济任务之一。本书就是围绕供给侧改革和经济发展之间的逻辑关系展开系统深入的论述的。本书第一章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供给侧改革与需求管理进行回顾、总结和评价。第二章对新常态阶段中国经济的特征、矛盾和供给侧改革的意义进行研究。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分别对资源节约与交易效率、资源流动与配置效率、企业市场化与经营效率、创新驱动与供给效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给出相关方面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从降成本和去产能的角度论述了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以及提出相关的供给侧改革的建议。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主要研究了如何通过协调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来稳定经济和促进发展,其中,第九章研究了如何根据长期需求变化趋势进行产业政策调整来扩大有效供给,第十章研究了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来释放长期消费需求并以此带动有效供给,第十一章则研究了如何通过供给侧改革来促进经济平稳去杠杆,有效规避潜在的金融风险。

毕泗锋:《经济效率理论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8年第6期。

陈志昂、缪仁炳:《中国交易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商业经济与管理》2000年第9期。

董志勇、邓丽:《我国宏观税负的经济影响分析》,《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4期。

范广军:《我国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分析》,《经济师》2004年第2期。

范恒山:《30年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经验和展望》,《改革》2008年第9期。

何茵、沈明高:《政府收入、税收结构与中国经济增长》,《金融研究》2009年第9期。

贺正楚、吴艳:《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5期。

胡日东、钱明辉、郑永冰:《中国城乡收入差距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基于LA/AIDS拓展模型的实证分析》,《财经研究》2014年第5期。

江飞涛、耿强、吕大国、李晓萍:《地区竞争、体制扭曲与产能过剩的形成机理》,《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6期。

金玉国:《中国交易费用水平的地区差异及其形成机制》,《当代财经》2005年第6期。

金玉国、崔友平:《经济发展、体制转型与交易费用的实证分析》,《财经科学》2006年第2期。

雷星晖、张柯:《基于企业关系分析的供应链交易成本研究》,《经济经纬》2008年第5期。

李俊霖:《宏观税负、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经济科学》2007年第4期。

李涛、黄纯纯、周业安:《税收、税收竞争与中国经济增长山》,《世界经济》2011年第4期。

李永友:《我国税收负担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经验分析》,《财经研究》2004年第12期。

廖艳嫔:《论我国国有企业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

刘澄、顾强:《产业政策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的作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年第1期。

刘海庆、高凌江:《税制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税务研究》2011年第4期。

刘航、孙早:《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11期。

刘溶沧、马拴友:《论税收与经济增长——对中国劳动、资本和消费征税的效应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刘迎秋、吕风勇:《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3~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陆国庆、王舟:《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府创新补贴的绩效研究》,《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

吕风勇:《市场抑制、体制改革与市场决定性作用》,《经济体制改革》2014年第4期。

马拴友:《宏观税负、投资与经济增长:中国最优税率的估计》,《世界经济》2001年第9期。

马拴友:《税收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兼论我国的最优直接税/间接税结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7期。

茅锐、徐建炜:《人口转型、消费结构差异和产业发展》,《人口研究》2014年第5期。

缪仁炳、陈志昂:《中国交易费用测度与经济增长》,《统计研究》2002年第8期。

世界银行集团:《2008年中国营商环境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宋璐:《美国金融危机中银行的去杠杆化——机制、过程和监管》,《理论界》2013年第5期。

宋则、常东亮:《中国物流成本前沿问题考察报告》,《财贸经济》2005年第7、8期。

苏明、徐利君:《基于面板数据的地方税收与经济差异性研究》,《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年第3期。

孙国峰:《交易成本与制度成本的关系分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孙玉栋:《税收竞争、税收负担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及政策选择》,《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唐未兵、傅元海:《技术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研究》2014年第7期。

王春峰、黄凝:《债务与经济的周期关系研究及国际比较》,《经济体制改革》2015年第4期。

王麒麟:《生产性公共支出、最优税收与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第5期。

王小华、温涛:《城乡居民消费行为及结构演化的差异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10期。

魏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及不同阶段的任务》,《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4期。

武靖国:《从拉弗曲线变异看我国企业税负差异》,《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肖永清、王稼琼:《家庭生产函数视角下的交易效率经济解释》,《中国流通经济》2011年第4期。

许庆瑞、吴志岩:《转型经济中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演化路径及驱动因素分析》,《管理世界》2013年第4期。

许召元、张文魁:《国企改革对经济增速的提振效应研究》,《经济研究》2015年第4期。

严成樑、龚六堂:《财政支出、税收与长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9年第6期。

〔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货币和利息通论》,陆梦龙译,商务印书馆,2005。

袁志刚、夏林锋、樊潇彦:《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迁及其成因分析》,《世界经济文汇》2009年第4期。

张五常:《定义与量度的困难——交易费用的争议之三》,《IT经理世界》2003年第18期。

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

张晓雯:《基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视角的中国税负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赵红军:《半个世纪中国城乡差距的历史考察——交易效率视角分析》,《中国经济问题》2005年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体制改革30年研究课题组:《论中国特色经济体制改革道路》,《经济研究》2008年第9、10期。

朱博文、倪晓静:《我国省际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研究》,《经济论坛》2008年第10期。

朱富强:《效率原则是否为指导制度改革的合理原则》,《制度经济学研究》2010年第6期。

Aiyagari,S.R.,“Optimal Capital Income Taxation with Incomplete Markets,Borrowing Constraints,and Constant Discounting,”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6(1995).

Angelopoulos,K.,Eeonomioles,G. and P.Kammas,“Tax-Spending Policies and Economic Growth: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and Evidence from the OECD,”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3(2007).

Branson,J.,“A Growth Maximising Tax Structure for New Zealand,” International Tax and Public Finance 8(2001).

Burns,A.F. and W.C.Mitchell.,“Measuring Business Cycles”(NBER,New York,1946).

Carlton,Dennis W.,“The Location and Employment Choices of New Firms:an Economic Model with Discrete and Continuous Endogenous Variable,”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3(1983).

Chandler,Alfred D.,Jr.,The Visible Hand(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ss 1977).

Dagnino-Pastore,J.M. and P.E.Farina,“Transaction Costs in Argentina”,Paper Presented at the Third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Washington(1999).

Devereux,M.B. and D.R.Love,“The Effects of Taxation in a two SectorModel of Endogenous Growth,”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27(1994).

Dolley,B. and W.H.Leong,“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ustralian Economy:1911-1991,” Australian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3(1998).

Domeij,D. and J.Heathcote,“On The Distributional Effect of Reducing Capital Taxe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2(2004).

Easterly,W. and S.Rebelo,“Fiscal Policy and Economic Growth: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1993).

Ghertman,M.,“Measuring Macro-economic Transaction Cost: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and Possible Policy Implication”,Paris,1998.

Harberger,A.C.,“Taxation,Resource Allocation and Welfare”,In J.Due(ed.),The Role of Direct and Indirect Taxes in the Federal Revenue System(Princeton,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4).

Jones,L.E. and R.E.Manuelli,“Finite Lifetimes and Growth”,NEBR Working Papers(1992).

Karras,G.,“Taxes and Growth:Testing the Neoclassical and Endogenous Growth Models,”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2(1999).

Koester,Reinchard B. and Roger C.Komendi,“Taxation,Aggregate Activity and Economic Growth:Further Cross-Country Evidence on some Supply-Side Hypotheses,” Economic Inquiry 27(1989).

Lee,Y. and R.G.Gordon,“Tax Structure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89(2005).

Leibfritz,W.,Thornton,J. and A.Bibbee,“Taxation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OECD Economics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s No.176,(1997).

Marsden,K.,“Links Between Taxes and Economic Growth:Some Empirical Evidence”,World Bank Working Paper Series,No.605(1983).

McCann,L. and K.W.Easter,“Estimates of Public Sector Transaction Costs in NRCS Program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Applied Economics 3(2000).

Mendoza,E.G.,Milesi-Ferretti,G.M. and P.Asea,“On the Ineffectiveness of Tax Policy in Altering Long-Run Growth:Harberger’s Superneutrality Conjecture,” Journal of Police Economic 66(1997).

Milesi-Ferretti,G.M.,and N.Roubini,“On the Taxa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Physical Capital in Models of Endogenous Growth”,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70(1998).

Oakland,W.H.,“Local Tax and Intra-Urban Industrial Location”,Metropolitan Financing and Growth Management(1978).

Pecorino,P.,“Tax Structure and Growth in A Model with Human Capital”,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 52(1993).

Peden,E.A.,“Productiv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Government Activity:An Analysis of 57 Years:1929-1986”(Public Choice,1991).

Plosser,C.I.,“The Search for Growth”,in Federal Reserve of Kansas City Symposium Series,Policies for Long-Run Economic Growth(1992).

Rebelo,S.,“Long-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Run Growth,”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y 3(1991).

Scully,Gerald W.,“Tax Rates,Tax Revenues and Economic Growth”,NCPA Policy Report,No.159(1991).

Slemrod.J.B. and S.Yitzhak,“The Costs of Taxation and Marginal Cost of Fund”,IMF Working Papers,No.83(1995).

Stoll,H.R. and R.E.Whaley,“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Small Firm Effect,”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1983).

Wallis,J.J. and D.C.North,“Measuring the Transaction Sector in the American Economy,1870-1970”,In Engerman,S.L. and R.E.,Gallman,(eds.),Long-Term Factors in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6).

Widmalm,F.,“Tax Structure and Growth:Are Some Taxes Better Than Others?,” Public Choice 107(2001).

Williamson,O.E.,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