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8) 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Pharmaceutical Distribution Industry (2018)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的指导下,由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组织国内外业界专家、学者撰写的药品流通行业年度报告,分为总报告、行业发展篇、专题报告篇、智能化医药供应链篇、中国药店篇、智能化医药电商篇、区域篇及附录,围绕药品流通行业的相关政策和热点、难点问题,从行业整体运行状况、各业态创新发展情况、企业转型升级趋势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
Ⅰ 总报告
B.1 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运行统计分析报告
一 发展概况
(一)整体规模情况
(二)企业效益情况
(三)销售品类与渠道
(四)销售区域分布
(五)所有制情况
(六)医药物流配送
(七)医药电商
(八)企业上市
(九)注册执业药师
(十)社会经济贡献情况
二 运行特点
(一)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增长有所放缓
(二)药品零售企业连锁率进一步提高
(三)医药电商开启资源整合的平台化发展之路
(四)医药物流市场竞争明显加剧
三 趋势展望
(一)药品流通市场销售规模稳步增长
(二)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进入结构调整期
(三)资本成为改变药品流通行业格局的重要力量
(四)医药电商发展模式日新月异
(五)智慧供应链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六)专业化服务成为药品零售企业核心竞争力
(七)药品流通行业和企业软实力日益增强
B.2 关于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研究
一 中国药品流通行业现状与发展方向
(一)行业结构
(二)专业服务能力
(三)新兴业态与商业模式
二 国际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经验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政策放开促进行业集中,市场化竞争加速行业集中
(二)第三方机构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引领稳步发展
三 我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面临的监管政策障碍
四 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发展的监管政策建议
(一)支持药品流通企业异地建仓、多仓协作、跨区域配送,推动医药第三方物流发展
(二)鼓励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破除地方保护
(三)完善落实零售药店分类分级标准,提高准入要求
(四)鼓励第三方机构发挥积极作用,形成社会共治的监管体系
Ⅱ 行业发展篇
B.3 新格局下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发展的方向与对策
一 主要医改政策
(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二)医药分开综合改革
(三)创仿结合
二 医改政策的综合影响以及现实约束
(一)消费端的综合影响
(二)研发端的现实约束
三 新格局下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发展的机会所在
(一)转型逻辑
(二)可能的转型方向
1.供方药房管理、药房托管以及医药电商等相关业务
2.GPO与PBM
3.利用慢病、健康管理数据参与药物研发
四 医药商业、工业转型发展的治本之策
B.4 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改革与创新发展综述
一 深化医改的新政策促进药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二 落实各项改革政策,推动药品流通行业结构调整
三 加快资源整合,推动第三方医药物流发展
四 推进医药分开多种形式承接医院处方外流
五 社会资本大举进入药品流通领域参与兼并重组
六 “互联网+药品流通”推动医药电商持续发展
七 零售药店适应新零售趋势,探索健康服务新模式
B.5 2017~2018年新医改的进展与展望
一 2017年医疗卫生资源和服务情况
二 2017年中央层面的改革进展
三 2017年地方层面的创新性实践
四 总结
B.6 2017年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运行情况分析
一 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收入增长情况分析
二 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盈利情况分析
三 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费用控制情况分析
四 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资本运作情况分析
五 医药流通行业上市公司战略实施情况分析
(一)医药分销类企业
1.区域和产品的布局整合
2.运营效率持续优化
3.业务模式不断创新
(二)医药零售类企业
1.持续并购扩张
2.创新经营模式
3.提高运营效率
六 小结
B.7 关于药品批发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与转型发展
一 药品批发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药品批发企业的社会价值实现
(一)药品批发企业根据社会需求进行功能定位
(二)药品批发企业在为社会服务中体现价值
(三)药品经营质量保证是药品批发企业发挥社会价值的基础
三 药品批发企业的自身转型发展
(一)当前药品批发企业面临的发展空间
(二)药品批发企业的多元化发展之路
四 结论和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当有效引导行业进行规划发展
(二)提升行业集中度是药品批发企业发展的方向
(三)完善全面服务功能应当成为药品批发企业的主营业务
(四)落实《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仍然是药品批发企业必尽的义务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仍然是药品批发企业必尽的义务,这就需要药品批发企业加强自律,自觉保证其所经营药品的质量,不断加强质量管理人员的内部审计,包括对异地设仓的跨区域配送实施严格管理。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是药品批发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Ⅲ 专题报告篇
B.8 独立第三方的兴起、培育与规制
一 药品安全从“监管模式”向“治理模式”
二 培育第三方力量参与药品安全治理的可行性
三 “独立第三方”参与药品安全治理的
B.9 2017年典型药品批发企业品类市场分析报告
一 概述
(一)销售总体情况
(二)各大类医药商品销售情况
(三)药品销售渠道结构
(四)化学药、中成药和生物制品品种、品规和生产企业数量统计
(五)非处方药(OTC)销售情况
二 化学药、生物制品和中成药生产企业构成情况
(一)本土和跨国生产企业销售额占比
(二)三大类药品生产企业销售结构
(三)药品生产企业销售排名
三 主要治疗领域(TA)药品销售情况
(一)TA各类药品销售额占比和排名
(二)TA药品的本土和跨国生产企业份额
四 不同销售渠道药品销售情况
(一)各销售渠道构成比变化
(二)化学药销售渠道构成
(三)中成药销售渠道构成
(四)药品销售渠道生产企业份额结构
(五)对医院销售品种排序
(六)对基层医疗机构销售品种排序
五 国家基本药物及医保药品销售情况
(一)国家基本药物销售情况
(二)国家医保药品销售情况
六 重点品种市场分析
(一)我国慢病人群及主要疾病现状
(二)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物分析
1.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物总体情况
2.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物品种排名
3.心脑血管系统用药物生产企业结构
七 结论
(一)药品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九大类医药商品销售结构相对稳定
(二)跨国企业销售增速明显放缓,业务架构调整和本土化创新或能实现持续增长
(三)“两票制”的推进加速药企洗牌,大批“中间商”将被淘汰
(四)医保政策推动整体产品结构发生大的变化
(五)心脑血管用药物市场持续扩容,本土生产企业逐渐发力
(六)抗肿瘤药品市场活跃,制药企业需合理布局
(七)儿童用药市场不断升温,企业需加强社会责任,迎接新机遇
B.10 临床短缺药品市场调研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临床短缺药品市场调查的基本情况
(一)2017年调研范围与时间
(二)调查品种情况
1.报送品种及企业简况
2.报送品种的医保、基药及低价药分类情况
3.报送品种频次分析
4.报送品种剂型分析
(三)药品短缺程度分析
(四)药品短缺时间分析
1.短缺时间的总体分析
2.短缺时间与短缺程度相关分析
(五)购销毛利率分析
(六)短缺原因分析
(七)重点类别药品的短缺情况分析
1.短缺的基本情况
2.购销毛利率分析
二 药品短缺原因的深度分析
(一)主要短缺原因的确认
(二)短缺程度转化的风险分析
(三)重点类别药品的深度分析
三 2015~2017年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一)报送企业、地区及及品种剂型的基本情况对比
(二)短缺时间和短缺程度对比
1.短缺时间
2.短缺程度
(三)平均毛利水平对比
四 短缺原因与特征的深度对比分析
(一)短缺程度与短缺原因关系的对比分析
1.原因大类
2.原因小类
(二)重点类别药品短缺原因对比分析
1.短缺原因特征
2.短缺原因深度分析对比
五 短缺药品信息监测发布平台必要性调查分析
六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1.短缺问题依然存在
2.政策效果有所显现
3.短缺情况有所缓解
4.短缺原因相对集中
5.短缺特征较为明显
(二)解决药品短缺问题的若干建议
1.采取有力措施,缓解原料供需矛盾
2.坚持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
3.完善相关政策,注重配套排除障碍
4.强化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秩序
5.构建信息发布平台,促进供需衔接
B.11 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研究及第三方追溯平台试点成果
一 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研究课题的有关情况
二 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相关政策文件
三 研究课题报告提出药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附录 案例:北京英克科技药品第三方“云联”
追溯平台试点成果介绍
(一)建设背景与建设思路
(二)“云联”系统架构
(三)“云联”系统架构说明
(四)“云联”系统的特点
(五)“云联”系统介绍
(六)“云联”系统技术体系
(七)系统试点与使用情况
(八)“云联”系统的创新点
(九)“云联”系统发展和展望
B.12 创新的中国版医药福利管理(C-PBM)模式
一 PBM是实践检验有效的科技与制度创新模式
(一)PBM是一种高效的慢病管理和医保控费模式
1.健康管理
2.处方监控
3.药品流通
4.医疗费用控制
(二)国际医疗与保险联动主流模式
二 中国药品流通体制应着眼需求侧发力供给侧
(一)寻找市场与政府再平衡是未来医改的基调
1.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2.改革孕育期(1978~1984年)
3.放权让利期(1984~1992年)
4.市场导向期(1992~2005年)
5.回归公益期(2005~2016年)
6.健康中国战略期(2016年至今)
(二)以医药分开为核心的制度重构是改革大势
1.高度集中期(1949~1984年)
2.改革萌芽期(1984~1999年)
3.过度竞争期(1999~2004年)
4.政府调控期(2004~2009年)
5.制度重构期(2009~2018年)
6.医改新时期(2018年以来)
(三)中国药品流通行业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 PBM是中国医药流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入点
(一)中国版的PBM(C-PBM)逐步完善成型
(二)目前仍有障碍但不影响模式整体可行性
(三)C-PBM有助于实质性地推动“医药分开”
四 C-PBM助力中国医药流通行业转型升级
(一)发展目标
1.二零成型(至2020年)
2.二五成网(至2025年)
3.三零成熟(至2030年)
(二)实现路径
(三)主要措施
1.将C-PBM纳入国家新医改战略
2. C-PBM要对接国家重要方针和新机构重要职能
3.宣传推广地方C-PBM试点经验
4.制定C-PBM行业标准与规范
5.组织C-PBM模式学习培训活动
B.13 打造以医生集团为主体、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为两翼的新模式
一 概述
二 政策背景
三 核心内容
(一)主体落地:国耀明医医生集团
1.医生集团和大型医院的合作
2.医生集团和中小型医院的合作
3.医生集团和基层医院的合作
4.医生集团和自营医院的合作
5.其他项目
(二)左翼落地:国耀明医医院
(三)右翼落地:国耀健康管理公司
四 实施步骤
五 价值与意义
Ⅳ 智能化医药供应链篇
B.14 2017年中国医药物流发展分析报告
一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的宏观环境概述
二 中国医药物流整体情况分析
(一)医药物流资源情况
(二)网点覆盖及配送客户数情况
(三)医药物流运营水平情况
(四)医药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五)各业态分析
三 中国医药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一)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提升医药物流集中度
(二)“互联网+”助力医药供应链及医药物流发展
(三)医药流通与电商结合,跨界平台进入医药物流已成常态
(四)第三方物流配送市场竞争升温,各物流巨头纷纷进入医药物流领域
四 医药物流发展展望
(一)医药供应链扁平化对医药物流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医药物流市场集中度和服务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三)第三方医药物流将乘势崛起,社会化、专业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
(四)行业监管政策进一步明朗,需要制订涉药物流行业标准,规范市场秩序
(五)物流技术应用将拉大竞争差距,有望出现一批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企业
B.15 2017年全国中药材现代物流体系建设进展情况综述
一 制定完善中药材物流体系建设相关标准和相关基地评审办法
二 加强中药材物流基地规划咨询和做好建设方案评审及实验基地现场评审
三 采取多种措施指导推动中药材物流基地稳步健康发展
B.16 技术驱动高效物流供应链
一 平台化技术是物流供应链高效管理的基础
二 智能化技术是物流供应链高效运行的保障
(一)全国并网管控,统一数据服务,全国数据集中
(二)物流供应链各应用单元信息互联互通
(三)平台智能一体调度,多级、多段、多任务协同
(四)精益透明管控,可视可追溯
(五)智能仓储为作业赋能
三 总结
B.17 基于“两票制”的全国可视化药品运输网络
一 “两票制”下第三方医药物流的机遇
(一)“两票制”对医药生产企业在物流运输方面的挑战
(二)政策与市场的驱动为第三方医药物流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 医药运输可视化应用的现状及未来展望
(一)市场需求催生第三方专业化物流企业
(二)医药物流网络规划及可视化应用案例
(三)智慧医药物流是运输可视化的未来
Ⅴ 中国药店篇
B.18 2017年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分析
一 药品零售市场发展概述
(一)药品零售市场整体情况
1.药品零售市场整体规模
2.前100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经济效益情况
3.前100位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区域分布结构
4.上市公司的药品零售业务发展状况
(二)药品零售企业门店分布情况
1.药品零售企业直营门店结构情况
2.医保定点药店区域分布情况
(三)药品零售市场品类销售结构
1.品类销售结构
2.品种销售结构
(四)零售药店执业药师现状
二 药品零售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药品零售连锁企业销售规模持续增长
(二)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
(三)资本推动药品零售上市公司快速发展
三 药品零售业未来走势预测
(一)分类分级管理助力药店规范化发展
(二)药品零售行业连锁率继续攀升
(三)药房专业化服务作用凸显
(四)以“药店+诊所”、中医馆等为特色的多元化经营成为新增长点
(五)运用大数据管理,零售药店开展精准营销服务
(六)“药品+互联网”销售模式快速发展
B.19 社会药房药师专业化发展趋势
一 社会药房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一)社会药房日益壮大、模式多元
(二)大健康战略对社会药房药学服务提出新发展要求
二 药师的定位和作用
(一)药师的定位及发展规划
(二)我国药师队伍数量发展概况
(三)社会药店药师发展现状
1.数量
2.分布
3.素质与结构
(四)药师队伍发展及作用的国际对比
三 社会药房药师专业化
(一)社会药房药师专业化趋势
(二)未来社会药房承担现在门诊药房职能的趋势
B.20 中国特药专业药房发展研究报告
一 政策背景
二 中国特药专业药房的现状
(一)中国特药专业药房的发展现状
(二)中国医保定点特药药房的发展现状
三 国际对标
四 中国特药专业药房的发展建议
(一)特药专业药房的价值主张
(二)特药专业药房的标准
1.特药目录
2.流程
3.服务
4.基础设施与运营
5.考核与监督
五 总结
B.21 建立处方信息共享平台 探索医药分开新模式
一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有助于完善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
二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梧州模式”试点案例
(一)平台通过与医院HIS系统对接确保处方来源真实性
(二)平台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患者提供处方信息
(三)平台与药店的库存及销售系统对接确保处方购药便捷可及
(四)平台为药店提供药事服务培训
(五)平台为政府智能部门设置运营监管与数据管理端
三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可有效解决医药分开改革难题
四 推进医药分开,探索院外处方药销售新模式
五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助力探索零售药店分级管理办法
六 处方信息共享平台有利于实现社会药店医保统筹基金支付
B.22 构筑专业药房新生态
一 处方药零售的市场机会
二 专业药房的实践
(一)院内便民药房
(二)院前药房
(三)DTP药房
(四)福利药房
(五)社区药房
三 专业药房服务体系
四 结语
B.23 药品新零售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探索与应用
一 药品新零售整体解决方案的创新应用与成果
二 新零售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内容
(一)五大应用系统
1.购物互动平台服务系统
2.连锁门店内部协作系统
3.精准数据营销服务系统
4.智能管理培训服务系统
5.辅助决策支持服务系统
(二)落地实施服务
三 新零售整体解决方案的展望
Ⅵ 智能化医药电商篇
B.24 进化中的中国医药商业
B.25 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信息化应用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一 调研的基本情况
二 调查数据分析
(一)企业信息化战略与投入情况
(二)企业信息化规划与选型情况
(三)药品追溯系统建设情况
(四)业务创新系统应用情况
(五)企业移动化应用情况
(六)企业信息化适应新医改情况
(七)未来三年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重点投入
1.新零售
2.集团化业务整合
3.供应链创新服务
4.移动应用
5.全渠道会员服务
6.大数据和云计算
(八)希望未来获得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的支持
1.资金支持
2.政策支持
3.学习和交流
4.参与和贡献
5.标准化
6.电子处方平台
三 结论
(一)企业信息战略和信息化规划相对明确
(二)业务创新应用和移动化应用活跃
(三)药品追溯系统建设还需努力
(四)新零售业务创新需要政策、技术和资金支持
(五)服务型信息系统需求量大
B.26 融贯电商打造知名医药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
一 融贯电商打造重度垂直的医药全产业链整合服务平台
(一)融贯电商“S2B2C”再造产业价值链
(二)“我的医药网”赋能供应链,助推全产业链整合服务
1.打破信息壁垒,使信息流在产业链中直达目标
2.打破渠道壁垒,帮助工业、商业拓容市场
3.创新运营方式,构建产品全渠道新营销体系
4.建立信用评价机制,维护医药线上交易诚信体系
5.打造百亿级金融产品,加快行业资金运转效率
(三)“菲加云”助力药店新零售转型,布局产业稳步协同
1.重塑业态结构与生态圈,优化“人本”价值服务
2.专业系统服务升级,赋能基层零售终端
3.保持药店独立性,转型“健康”新零售
4.“菲加健康”打造全新消费者体验
(四)“我的诊所”服务基层非公立医疗机构及诊所
1.打通商业、直连工业,提供一站式药品采购
2.创新运营方式,助推诊所高效拓展客流渠道
3.整合互联网医疗信息,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二 “创盟”打造大健康产业国际化发展创新模式
(一)“医药+互联网”,“创盟”打造产业升级朋友圈
(二)“创盟+APEC”,力推大健康产业升级的“中国方案”
B.27 好药商网践行“互联网+药品流通” 助力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一 推动“互联网+药品流通”
(一)ERP+B2B定制服务,助力商业公司跨越式发展
(二)实时控销系统,实现企业精细化销售管理
(三)工业产品(非控销品)快速布局全国市场
(四)集团化管理平台,提高集团企业核心竞争力
(五)打造用药服务平台,加强科学用药管理
(六)CRM会员管理系统,全面提升客户体验
二 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运营资金压力
三 大数据解决方案,为企业经营管理创造价值
四 创新移动销售管理模式
(一)提升工业以及商业销售管理效率
(二)创新终端采购移动办公模式
(三)大幅提升门店销量,实时掌控销售信息
B.28 “两票制”在企业中的智能合规管理与实践成果
一 项目背景
(一)政策背景
(二)行业背景
二 “两票制”在医药配送企业的现状
三 “两票制”智能合规管理平台
(一)“两票制”平台服务模式
(二)两票系统框架
1.票据信息的数字智慧化
2.平台业务智能合规管理
四 实践成果
(一)项目落地
(二)实施效果
五 未来展望
Ⅶ 区域篇
B.29 2017年上海市药品流通行业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一 上海市药品流通行业概况
(一)销售规模
(二)行业结构
(三)销售品类和渠道
(四)医药物流
(五)企业效益
(六)从业人员结构
(七)社会经济贡献
二 2017年上海市药品流通行业运行主要特点
(一)销售增长压力加大,批发零售有增有减
(二)药品流通行业兼并重组加快,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三)零售市场稳中有升,注重结构调整
(四)医药物流持续发展,仓储扩容效能提升
(五)创新业务模式,“互联网+医药”新突破
三 药品流通发展展望
(一)大健康战略推进药品流通行业发展
(二)药品流通行业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
(三)资源整合模式创新医药供应链服务升级
(四)药品零售服务传承与创新
(五)“互联网+医疗健康”推进药品流通发展
B.30 2017年四川省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
一 经济和卫生资源概况
(一)经济和人口
(二)社会消费水平和医疗保障资源
二 行业发展概况
(一)整体规模
(二)企业效益
(三)社会经济贡献和协同发展
(四)与全国和其他地区发展水平比较
(五)经营品类结构
三 行业运行特点
(一)深化医改全面推进,产业政策促进发展
(二)行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三)零售经营模式创新,新兴市场三分天下
(四)医药电商加速发展,协会引领共同发展
(五)确立中药强省战略,资源优势蓄势崛起
(六)抓住机遇做大增量,开创行业发展新篇
Ⅷ 附录
B.31 2017年药品流通行业相关数据
摘要
序言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药品流通蓝皮书编委会
付明仲、朱恒鹏、温再兴、邓金栋、唐民皓:《中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报告》,2017。
熊平:《中国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0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6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6-04/26/content_5068131.htm,2016年4月26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7-02/09/content_5166743.htm,2017年2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