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6

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图书

SSAPID:101-8012-3095-56
ISBN:978-7-5097-327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佛教的护国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创教弘法时期,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护国思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佛教曾经是许多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在其护国思想中,不仅浸透着多民族信众期盼故乡家园得到佑护的宗教情感,而且凝聚着他们渴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世俗追求,更蕴含着他们在爱国、卫国和建国实践中开发出的政治智慧。佛教护国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强调善世利人、报恩酬德和无私奉献,始终倡导热爱祖国、护卫疆土和建设美好家园。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世界宗教研究丛书
作 者: 魏道儒 纪华传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后记

 总序

 中国佛教协会释传印会长贺信

 序

 佛陀护国理念蠡测

  一 佛陀护国理念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

  二 佛陀护国理念的思想根源

  三 佛陀的护国理念和实践

   (一)对婆罗门神权的思想批判和组织瓦解

   (二)佛陀护国理念的理论建树

    1.保卫国家的方略“王城七事”

    2.维护社会稳定的“七个要素”*

   (三)佛陀护国理念的成功实践

    1.王舍城居民信奉佛教后的变化

    2.国王的皈依

  四 结论

 汉译经典中的“护国”

  一 “护国”起因

  二 “护国”性质

  三 “护国”法事

 从《仁王经》看佛教的护国观念与般若思想

  一 “护国”的主要含义

  二 般若思想对“护国”的作用

  三 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以教护政,以政护教

  一 《仁王经》之结构与内容

  二 以教护政,以政护教

   1.自恃破灭诫

   2.国土破灭诫

   3.法灭不久诫

   4.随因感果诫

   5.佛法不久诫

   6.受邪横制诫

   7.自作破国诫

 古今佛教护国经典事迹略谈

  一 古代社会中的佛教护国事论

   (一)护国三经

    2.天王护国

  二 近代社会与佛教护国

 护国与治世

  一 佛教护国与中国文化的治世品格

  二 中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忠孝文化的维护

  三 国家对佛教治世作用的引导

 佛教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 倡导和平,以护国利生为己任

  二 “礼敬六方”,倡和谐关系风尚

  三 南传佛教中的护国利民思想

  四 北传佛教中的护国利民思想

  五 结语

 从护国思想到爱国爱教思想的发展历程

  一 护国即是般若

  二 中国佛教“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矣”的实践观

  三 近代佛教界的爱国爱教的思想

  四 结语

 佛教的护国爱国传统

  一 释迦牟尼的爱国事迹及其护国思想

  二 中国佛教在劝善教化、维护社会安定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 中国佛教的护国事迹

 当真言遭遇王权

  一 真言何为?

  二 婆罗门至上——婆罗门教中的真言与王权

  三 人主不化则道不行——印度佛教中的真言(陀罗尼)与王权

  四 皇基永固,庶类同占——汉传佛教中的真言(陀罗尼)与王权

  五 结语

 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一 唐密佛教经典体系以护国利民为基本思想构架

  二 唐密历代祖师护国利生事迹

   善无畏三藏

   金刚智三藏

   不空三藏

   一行禅师

   惠果和尚

  三 唐密在当前对于佛法弘扬的意义

 永明延寿大师的护国思想及其实践

  一 永明延寿大师的护国佑民思想

  二 延寿大师以佛法护国佑民的实践及其贡献

 《金光明经》护国思想与宋代的护国实践

  一 《金光明经》护国思想

  二 《金光明经》护国的学术实践

  三 金光明忏仪和道场(忏殿)

 中国佛教的爱国护国精神

 禅宗之“护国”思想初探

  一 印度、中土、日本——历史溯源

  二 公之维度与众之广度——多层次体现

   (一)救国困

   (二)为国师

   (三)报国恩

   (四)化众生

  三 世间觉与自性净土——理论基础及延伸

  四 小结

 清初以佛法护国的思想和实践探讨

  一 引言

  二 满洲崛起:确定以佛法护国的方略

  三 丰富和深化:以宏佛教,以护国祚

  四 清入关前佛教政策的形成

  五 结语

 三世章嘉呼图克图与“撤驿之变”

  一

  二

  三

 如何看待佛教护国安民的政治作用?

 佛教信仰与权力关系

  一 佛教经典中的“护国”理念

  二 佛教信仰的不同实践模式

  三 作为民间秩序的佛教信仰

  四 民间教派及其信仰差异

  五 佛教“心”世界及其实践逻辑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一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护国思想的形成

   1.强调佛教徒的公民责任

   2.中国佛教护国理论的建立

  二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护国实践的主要类型

   1.以传统的护国息灾法会表达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祈愿

   2.利用佛教自身国际性优势对抗战的舆论支持

   3.募集物资支援抗战

   4.参与抗战后勤工作和直接参战

  三 抗战时期中国佛教护国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僧众护国活动的佛理考察

  关于“护国”的考辨

  抗日战争时期佛教界诸多积极行动再探

  矛与盾:僧众对护国活动和自我修行的看法

 救国与救教: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佛教与政治

  一

  二

  三

  四

 藏语系文化的中华民族大一统历史观与护国行迹略考贡

 关于蒙藏地区佛教护国思想的思考

  引言

  一 阿育王的护国理念的动机

  二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的护国理念

   文成公主对藏传佛教文化和藏地的贡献

  三 成吉思汗与耶律楚材的护国的理念

  四 藏传佛教高僧对护国的理念

   元朝时期蒙藏佛教护国理念的思考

  五 雍和宫历代蒙古族高僧的护国理念

   1.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第一任堪布噶拉藏呼图克图

   2.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第二任堪布伯云乌力吉法师

   3.新中国成立后雍和宫第三任堪布嘉木扬·图布丹大师

  结语

 喜饶嘉措的佛学思想与爱国爱教之情怀

  一 生平事迹简述

  二 和平慈悲理念

  三 爱国爱教思想

  结语

 中国南传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一 20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南传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一)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以政治认同的方式来实现宗教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和谐

   (二)中国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制度认同的方式来实现宗教与国家制度之间的和谐

  二 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南传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三 结论

 日本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一 护国思想流行是日本佛教的重要特色之一

  二 护国思想在日本流行的原因

  三 日本护国思想的基本特点

   1.大力宣扬护国经典的护国神力,注重典籍的实践效用而非义理诠释

   2.国分寺制度是护国思想的具体体现

   3.护国思想与密教结合

   4.护国思想与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相结合

   5.护国思想对日本社会、文化和国民生活发生了广泛影响

 朝鲜—韩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一 佛教的传入及其护国性

  二 新罗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三 高丽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四 朝鲜朝佛教的护国思想与实践

  五 朝鲜—韩国佛教的护国特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曹中建书记致辞

佛教的护国思想起源于释迦牟尼创教弘法时期,伴随着大乘佛教的兴起而不断得到充实丰富。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其护国思想获得进一步发展。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漫长历史中,佛教曾经是许多民族的共同宗教信仰。在其护国思想中,不仅浸透着多民族信众期盼故乡家园得到佑护的宗教情感,而且凝聚着他们渴望国泰民安、政通人和的世俗追求,更蕴含着他们在爱国、卫国和建国实践中生发出的政治智慧。佛教护国思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始终强调善世利人、报恩酬德和无私奉献,始终倡导热爱祖国、护卫疆土和建设美好家园。

《摩奴法论》( ),蒋忠新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马香雪据法文转译本,商务印书馆,1982。

《奥义书》,黄宝生译,商务印书馆,2010。

《大正藏》电子本,CBETA电子佛典2008版。

Speech Acts and Kings’ Edicts:Vedic Words and Rulership in Taxonomical Perspective,Laurie L. Patton Source,History of Religions,Vol. 34,No. 4,Representations of Rulers(May,1995),pp. 329-350.

THE PHILOSOPHY OF THE GRAMMARIANS,Encyclopedia of Indian Philosophy,Vol. 5,EdT. Harold G. Coward & K. Kunjunni Raja,Motilal Banarsidass Publishers,Delhi,1990.

Vāc,The Concept of the Word in Selected Hindu Tantras,Andre Padoux,Translated by Jacques Gontier,Sri Satguru Publications,Delhi,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