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励耘学刊(2018年第1辑,总第二十七辑)图书

SSAPID:101-8010-9669-86
ISBN:978-7-5201-2895-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学术集刊,每年2辑,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中国古典文献学、比较文学、民俗学等。本书已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17-2018)来源期刊。书中主要刊发海内外具有原创性的文学研究论著,旨在交流学术信息,展示学术精品,维护学术规范,推动学术健康发展。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杜桂萍
编 辑:李建廷;程丽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I2 中国文学

 《励耘学刊》稿约

 文学与文化研究

  社祀用乐与《豳风·七月》的形成机制*

   一、四时龡豳用于周之社祀

   二、《七月》结构与籥章祀社的用乐情形

   三、协风作乐与社祀授时劝农的运行

  甲骨卜辞的代言问题

   一、卜辞系统所体现的宗教代言

   二、卜辞所见职官系统与政治代言

   小结

  汉代“采诗”诸说的古史承传、话语来源与文本再建

   一、古史基础与“再叙述”:《尚书大传》“大师陈诗以观民风俗”的文本形成

   二、理想之治与现实观照:《汉书》《春秋公羊传解诂》“采诗”“求诗”的文本形成

   三、不再言说的叙述:“瞽献曲”“瞽为诗”的文本失语

   小结

  元代特殊的政治文化环境与元代文学发展*

   一

   二

   三

  “以诗品花”:《清代燕都梨园史料》之伶人评点体系的生成*

   一、花雅之争与《燕兰小谱》的奠基之功

    (一)花部品题

    (二)雅部品题

    (三)杂咏品题

    (四)《燕兰小谱》的奠基之功

   二、“一字定品”与品花标准的确立

    (一)《昙波》

    (二)《撷华小录》

    (三)一字定品与品题标准的确立

   三、《情天外史》与品花之风的演进

    (一)《情天外史》正册

    (二)《情天外史》续册

    (三)《情天外史》与品花之风的演进

   四 品花文化渊源探析

    (一)“花谱”与“花榜”的延续

    (二)诗学思想的承继

    (三)人物评点的审美来源

    (四)技艺评点的审美来源

   结论 美的呈现与“以诗品花”的局限

 现当代文学研究

  零碎感与系统化:民国学人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观察与整理*

   一

   二

   三

   四

  民国邮政与中国现代文学

   一、民国时期的邮政扩张及其对文化工业的促进

   二、邮政支持下的文化和文学传播

   三、邮政纽带与现代文学空间

   结语

  近现代“散文”来路寻踪:从一个名词的“误认”说起

   一、近代“散文”名词重返:始于一次跨语际的误认

   二、“散文”“さんぶん”与“prose”的对译旅程

  科学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者的“容忍”与“合作”*

   一

   二

   三

   四

   结语

  郭沫若《女神》的创作过程*

   一

   二

   三

   四

  抗战诗歌的正面书写及其复杂化*

   一、臧克家与抗战诗歌的“结缘”

   二、民族国家主题的正面书写

   三、叙事诗及其多样化实践

   四、另一种风格的表达

 文学史研究

  《莺莺传》中的转折复句及其心理表达趋向*

   一、《莺莺传》中的转折复句

   二、转折复句的叙事功能

    (一)增强叙事的曲折性

    (二)塑造个性化人物

     1.凸显“善自持”的张生

     2.有个性而纠结的莺莺

    (三)提升意蕴功能

     1.隐含张生形象的“成长”主题

     2.莺莺的耽于“自省”

     3.自省中的“迷思”

     4.自省与自误

     5.两个主人公的“性不苟合”之间有所异同

   三、《莺莺传》表达诸多转折和矛盾的根本原因

  “君子九能”考*

   一、“君子九能”与“可以为大夫”辨析

    (一)“君子九能”考辨

    (二)“可以为大夫”之说分析

   二、“登高能赋”及其在赋体发展史中的意义

    (一)“登高”的双重内涵

    (二)“登高能赋”说在赋体发展史中的意义

  草原诗歌的诗学特质与空间表征*

   一、《敕勒歌》的意义:草原诗歌溯源与特质指认

   二、草原作为空间的意义与草原诗歌的内涵

   三、草原诗歌的美学特质与空间诗学特征

  论元结散文文体的创新性*

   一、杂文

   二、杂记

    (一)亭阁记

    (二)山水游记

    (三)厅壁记

   三、山水铭

  自我凸显与自我认识:苏轼文学作品中的自称

   一、第一人称:“发声点”与自我剖析的标志

   二、第三人称:客位审视中的自我

    (一)“置身事外”的“苏子”与戏谑化的自我定义

    (二)黄州记忆与自我反思语境中的“东坡”

    (三)孤清之境中孤高自许的“幽人”

   结语

  朱熹墓志铭书写的文体新变及其成就

   一、“即文以讲道”:朱熹墓志铭书写的文体功能

   二、“删取其大者”:朱熹墓志铭书写的艺术策略

   三、守统与冲破:朱熹墓志铭书写中的女性世界

    (一)出身与教育

    (二)婚嫁与孝亲

    (三)佐夫与治家

    (四)孕育与训教

    (五)信仰与生命观

   余论

  “鸿博待试”期间陈维崧的文体选择与“应酬诗”*

   一、陈维崧诗歌创作的衰减与再兴

   二、“鸿博待试”期间的“应酬诗”

    (一)宴饮应酬诗

    (二)酬赠应酬诗

   三、应酬文字中文体选择分野的消弭

  王玉辉的追求与悲剧

   一、“嘉惠来学”三部书:王玉辉的名山事业

   二、从程襄龙《唐烈妇传》看吴敬梓重写殉夫悲剧

  论晚清《满江红》词Ci and the Practice of Cishi Reconsidered(1840-1911)”。">*

   一、《满江红》与军事主题及豪放词风

   二、战火与流离

   三、悼念岳飞与呼唤英雄

   四、结语

 文献考辨

  《霍小玉传》版本考论

   一、从《异闻集》到《太平广记》:钞刻错误之可能

   二、《类说》中的两份《霍传》梗概

   三、内证:《异闻集》与《霍小玉传》之关系

   四、外证:郑氏与李益及卢氏墓志铭

  《全元文》补遗14篇

   一、张雨《跋康里子山书李白古风卷》

   二、倪瓒《赠袁寓斋书画卷》

   三、倪瓒《跋唐人临右军帖》

   四、倪瓒《呈久成札》

   五、黄公望《跋赵孟頫临黄庭经卷》

   六、柳贯《跋褚遂良书倪宽传赞》

   七、陆继善《跋唐摹兰亭序册》

   八、钱惟善《正月致郎中尺牍》

   九、陈绎曾《静春先生诗集后序》

   十、王蒙《跋赵孟頫兰亭十六跋卷》

   十一、陈基《致伯行契兄尺牍》

   十二、陶宗仪《题马琬秋林钓艇图》

   十三、陈世昌《慎独道人说》

   十四、沈右《致伯行翰撰尺牍》

  八旗文学文献视域下的《八旗文经》与《雪桥诗话》*

   一、《雪桥诗话》对《八旗文经》的承传

    (一)编选初衷相同

    (二)创作主旨相同

    (三)收录方式相同

    (四)《雪桥诗话》对《八旗文经》的征引

     1.二者互相参看

     2.借鉴已有成果

     3.辑录八旗人士

    (五)《雪桥诗话》对《八旗文经》的补充

     1.补充《八旗文经》未收录之文

     2.收录与《八旗文经》不同版本之文

   二、《雪桥诗话》与《八旗文经》的不同

    (一)收录体裁不同

    (二)编撰目的不同

    (三)选取作家不同

    (四)保存内容不同

    (五)表现形式不同

 品书录

  从“大通”的研究到“大有”的境界

   一、文体研究:筚路蓝缕的建构与示范

   二、文人心态:以心绘心的现代诠释

   三、文学史论:多元视角的立体呈现

   四、文学史学:堂庑深广的高屋建瓴

   五、结语——探寻中国趣味

  域外汉籍与中国古典文学综合研究的新创获

   一、视域融合:作为眼光介入宋代文学研究的“域外汉籍”

   二、与古为新:研究方法与范式的转变

   三、延伸拓展:域外汉籍与宋代文学研究之反思

 《励耘学刊》编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