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4

中国传统城市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图书

The Popularization of Marxis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Cities

SSAPID:101-8006-9363-61
ISBN:978-7-5201-1178-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考察马克思主义影响并作用于传统城市的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工作展开历史的连贯性叙述。以扬州这一传统城市工作实践为案例,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传统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特点以及经验教训,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城市实践路径和运行机制,为城市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城市思想工作创新提供经验。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陈晓梅
编 辑: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后记

 绪论

  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概况

   1.国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状况

   2.国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状况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历史研究法

    3.比较研究法

    4.跨学科研究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传统城市文化资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 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 琼花观社区的文化脉络

   (一)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 传统城市的历史文化遗产

   (一)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近代扬州教育转型

   (四)近代扬州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近代扬州旧资本的转化

  四 革命遗产:新中国成立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1.马克思主义与扬州的联系

   2.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正式传播

   3.抗战时期扬州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4.解放战争时期扬州的马克思主义传播

 第二章 前30年的城市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 “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街居制的形成

   (二)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1.1958年后,城市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生产功能被强化,“街居制”行政色彩进一步加强

    2.“文化大革命”时期城市基层组织遭到严重扭曲和破坏

  二 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1.传统城市环境的更新

    2.传统城市街区的利用与改造

   (二)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1.建立系统性的宣传网络

     (1)建立社会基层宣传员制度

     (2)建立大众传播媒介体系

    2.开展广泛的思想理论学习运动

   (三)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1.清洗社会不良风气

    2.废除封建婚姻制度

    3.扫盲运动

    4.爱国卫生运动

    5.文艺工作

    6.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

  三 本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1.全面确立、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

   2.围绕中心任务,全面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三章 新时期传统城市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 本阶段的城市建设

   (一)新时期城市物态文化的变迁

    1.80年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区面貌

    2.90年代的城市建设与城区面貌

   (二)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城市文化建设

    1.开展大规模的持续性的精神文明群众性创建活动,有效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2.积极开展思想理论、社会主义道德模范和爱国主义等宣传教育活动

    3.积极推进城市治安综合治理,保障城市社会秩序

    4.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城市创建活动

    5.推进社区党建,加强对社区文化建设的领导

  三 本阶段城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1.改革开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物质基础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3.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

 第四章 新世纪的传统城市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

  一 城市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建立社区居委会

    1.推进社区干部的职业化

    2.落实社区运转经费

    3.改善社区基础条件

    4.探索社区治理的新方式

    5.推进社区党建

   (二)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1.实行社区民主选举

    2.推进居民自治

    3.建立和培育社会组织

   (三)深化社区服务

    1.健全社区服务体系

    2.开展多样化的社区服务

     (1)社区医疗卫生服务

     (2)开展社区志愿者服务

     (3)开展针对困难群众、外来务工人员的社区服务

  二 古城保护下城市街区的复兴

  三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1.创新社区文化,探索治理新模式

    (1)探索社区法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2)创新社区治理模式

    (3)推进居民的有序社区参与

    (4)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

   2.开展“四进”社区活动

   3.开展以创建文明城市为中心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

  四 本阶段城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1.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带动力

   2.改进民生,提升福利,用发展的事实,形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影响力

   3.加强城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形成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力

   4.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建设,在社区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 历史规律总结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精神观念文化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制度文化的影响

   3.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城市物质文化的影响

  二 未来路径探讨

   (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富有营养的土壤

   (二)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摘要

美国学者芒德福说:“城市是改造人类提高人类的场所——人类凭借城市发展这一阶梯逐步提高自己、丰富自己。”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引领者和主要阵地。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传统城市的发展变迁不仅完整地承载着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和实践经验,也积淀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结合而形成的共同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其实质是一个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传统城市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传统城市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积淀。传统城市作为历史的重要的真实载体,是历史各时期各种动力因素作用下的物质形态变化的累积结果。传统城市受近代化影响巨大,记录了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并开始大众化的完整的历史过程。琼花观社区是扬州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保护最为完好的城市街区,面积占扬州传统老城区近八分之一,是扬州这一传统城市的代表。它作为一个城市发展变迁的承载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具有历史连贯性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实践样本,清晰生动地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城市工作思路和全新的意识形态对传统城市基层社会的影响轨迹,是传统城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典型样本。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这里见证了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早期传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在城市废除保甲制度,建立了基层社会自治组织——居民委员会。居委会作为城市管理末梢,党各个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都是通过它贯彻、执行、落实。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城市区域在各方面建设中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走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社区建设之路,先后获得“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江苏省文明社区”、“江苏省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光荣称号。本书以纵向的历史研究视角,以扬州这一传统城市建设实践为案例,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落地生根所借助的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建设工作,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各个时期的影响,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研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城市实践路径和运行机制,为城市开展意识形态工作,推进城市思想工作创新提供经验。本书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书共有六个部分。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扬州这一传统城市的文化资源、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扬州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以及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传统城市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得以开展的丰厚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近30年的传统城市建设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展开,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左”的思想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核心作用,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21世纪,城市工作以社区建设为主题全面展开。在传统城市扬州古城保护工作中,传统城市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以及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有力的助推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善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第五章,作为全书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传统城市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城市建设工作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人民出版社,197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2009。

7.《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

8.《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

10.《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

11.《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

12.《毛泽东早期文稿》,湖南出版社,1990。

13.《毛泽东文集与毛泽东思想》,人民出版社,2003。

14.《周恩来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0。

15.《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1。

16.《彭真文选》,人民出版社,1991。

17.《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

18.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1卷上册),中共党史出版社,2002。

20.《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

21.《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5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0。

22.《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3.《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2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2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蔡宏进:《社区原理》,(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

2.成龙:《海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3.陈伟东:《社区自治: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陈元晖:《中国现代教育史》,人民出版社,1979。

5.陈占安主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2012。

6.邓正来、〔英〕J.C.亚历山大编《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邓敏杰:《创新社区》,中国社会出版社,2002。

8.丁晓强:《20世纪的文化变革——毛泽东、邓小平思想研究的一个重要视角》,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

9.董文华编写《春风化雨——全国广泛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

10.杜蒲:《极左思潮的历史考察》,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11.段云章、倪俊明编《陈炯明集》上卷,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12.冯刚、张东刚主编《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研究(2012)》,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3.富振声:《东北区建立宣传网的经验》,人民出版社,1951。

14.高华:《历史笔记》(1~2),牛津大学出版社,2014。

15.戈公振:《中国报学史》,三联书店,1955。

16.郝雨:《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关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传播学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

17.胡韫玉辑《包慎伯先生年谱》,民国十二年。

18.江苏省中共党史学会规划项目:《江苏抗日战争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7。

19.《建国初期政策法令汇编目录复印件》,华东军政委员会参事室1952年编印。

20.况周颐:《选巷丛谭》。

21.李全华:《史记疑案》,湖南大学出版社,2010。

22.李凡:《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

23.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24.刘坤一:《刘坤一遗集》册一。

25.刘伯奎:《中华文化与中国社区》,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

26.刘伟红:《社区治理——基层组织运行机制研究》,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

27.茅家琦等著《横看成岭侧成峰——长江中下游城市近代化的轨迹》,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

28.唐士其:《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国家的理论与实践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9.陶澍:《陶文毅公全集》(卷十八)。

30.屠基远:《城市居民委员会工作》,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

31.汪波、苗月霞、梁莹:《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创新研究——行政、统筹、自治之三元复合体制》,载《社区体制创新——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32.王庆云:《石渠余记》(卷五)。

33.王青山:《社区建设与发展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

34.王蔚:《现代化视野中的当代中国政治运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5.王振忠:《明清徽商与淮扬社会变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

36.魏源:《筹鹾篇》。

37.韦明铧:《扬州文化谈片》,三联书店,1994

38.韦明铧点校《评说:〈扬州旧闻〉》,古吴轩出版社,2003。

39.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40.徐琦、Larry Lyon:《社区社会学》,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41.徐卓云:《大国霸业的兴衰》,上海文化出版社,2012。

42.徐素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应用、形态、前景》,北京出版社,2002。

43.许纪磷、陈凯达主编《中国现代化史1800~1949》,上海三联书店,1995。

44.夏建中:《美国社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45.薛平、朱宗宙、黄继林、帅国华:《盐都十二圩》,广陵书社,2007。

46.《扬州历代诗词》第1~4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7.叶美兰:《柔橹轻篙:扬州早起城市现代化之路》,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

48.余冰:《街坊变迁——城市社区组织的国家性与社会性》,人民出版社,2012。

49.袁德:《社区文化论》,中国社会出版社,2010。

50.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51.张义生主编《当代中国改革与发展的思考》,河海大学出版社,1999。

52.赵昌智主编《扬州文化通论》,广陵书社,2011。

53.赵永红、何永红、詹国彬:《城市社区治理机制:行政主导、自治与合作》,载《社区体制创新——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理论与实践》,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组织编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

54.郑永富:《群众文化学》,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3。

55.周宇豪:《权利与博弈——信息时代的国际政治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56.《朱执信集》(上集),中华书局,1979。

57.《中国近代文学大系》,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1.〔美〕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下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2.〔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3.〔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美〕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上海三联书店,1989。

5.〔澳大利亚〕安东篱:《说扬州——1550—1850年的一座中国城市》,李霞译,中华书局,2007。

6.〔美〕刘易斯·芒德福:《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宋俊岭、倪文彦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美〕詹姆斯·罗尔:《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商务印书馆,2005。

8.〔美〕彼得·伯格、托马斯·卢克曼:《现实的社会构建》,汪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9.〔美〕阿列克斯·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

10.〔英〕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11.〔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商务印书馆,1999。

12.〔德〕托马斯·海贝勒、君特·舒耕德:《从群众到公民——中国的政治参与》,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13.〔日〕竹内郁郎编《大众传播社会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89。

14.Raymond Williams,Culture and Societ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58.

15.Craig Clunas,Fruitful Site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1966.

16.Claude,S.,Fischer,Network and Places:Social Relations in the Urban Setting,Free Press,1977.

17.Coleman,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8.Pierre Bourdieu,Loic Wacquant,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19.Putnam,R.,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lTraditionin Modern Ital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3.

20.Dewey,John,O.J.,The Public and Its Problemes,Athens,George Allen Unwin,Ltd.,1900,p.213.

21.Carole Pateman,Participation and Democratic Theory,London,New York,1970.

1.《乾隆江都县志》。

2.《光绪江都县续志》。

3.《光绪再续高邮州志》。

4.《新修甘泉县志》。

5.《民国江都县志》。

6.《扬州市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7.《广陵区志》,中华书局,1993。

8.《扬州文化志》,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

9.《扬州商业志》。

10.《扬州城乡建设志》编审委员会:《扬州城乡建设志》,黄山书社,1993。

11.扬州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扬州市郊区志》,方志出版社,1996。

12.扬州市档案局、扬州市档案馆编印《扬州大事记(1949-1988)》。

13.扬州市统计局:《江苏省扬州市统计年鉴(1987)》,1988。

14.《扬州文史资料》(第7辑)。

15.《扬州文史资料》(总第10辑),1991。

16.《扬州文史资料》(第15辑),1996。

17.《扬州史志》1992年第2期。

18.《扬州史志》1993年第2期。

19.《扬州史志》2001年第1期。

20.《江苏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

21.《镇江文史资料》(第9辑),1985。

1.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研究室、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解放区广播历史资料选编(1940—1949)》,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5。

2.《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六)。

3.《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洋务运动》(七)。

4.《中国近代史资料》第2辑,上册。

5.《城市的接管与社会改造》(江苏卷·苏南苏北分册),中共党史出版社,1997。

6.北京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的黎明》,北京出版社,1988。

7.《中共党史文摘年刊》(1982年)。

1.《上海市居民委员会调查综合报告》,上海市档案馆B168—1—773

2.《关于区以下建立与不建立一级政权组织》,上海市民政局档案34—18。

3.《申报》,光绪七年四月初六日。

4.《独立评论》第77号,1933年11月19日。

5.《人民日报》1953年1月3日。

6.《人民日报》1999年1月21日。

7.《人民日报》2004年10月10日

8.《人民日报》2004年11月22日。

9.《扬州日报》。

10.《扬州晚报》。

1.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课题组:《新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江淮论坛》2001年第2期。

2.曹峰:《论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重路径》,《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3.陈金龙:《试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理论的社会传播路径——兼议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选择》,《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5期。

4.成林萍:《群众路线与群众运动——对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反思》,《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1期。

5.程玉申、周敏:《国外有关城市社区的研究述评》,《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4期。

6.崔克锐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前提问题分析》,《长白学刊》2010年第2期。

7.邓野:《王揖唐的“社会主义”演说和“问题与主义”论战的缘起》,《近代史研究》1985年第6期。

8.丁彬:《真理如何走近大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新长征》2012年第1期。

9.董卉、胡丽亚:《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方向》,《社区》2000年第2期。

10.洪建设、赵麟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解读》,《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11.樊瑞科:《关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若干条件的辩证认识》,《南方论刊》2010年第1期。

12.房华强,郁顺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生活世界”视角》,《长白学刊》2011年第1期。

13.方世南:《澄清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一个重大认识误区》,《理论视野》2010年第6期。

14.冯志军、郭志芹:《阶层分化视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4期。

15.高奇、周向军、史衍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十四个原则》,《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16.龚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推进途径》,《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17.郭庆光:《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和基本问题》(上),《新闻界》1998年第2期。

18.郭圣莉、王一侬:《从里委会到革委会——“文革”十年中居委会的考察与思考》,《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19.郭烽、朱隆斌:《基于社区参与的传统街区复兴——以扬州老城文化里改造社区行动规划(CAP)为例》,《城市建筑》2009年第2期。

20.韩全永:《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诞生始末——建国初期城市居民组织的发现及启示(之一)》,《社区》2006年第5期(下)。

21.何怀远:《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个问题》,《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22.何红连:《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路径》,《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23.洪建设、赵麟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整体性解读》,《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6期。

24.侯松涛:《十年内战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5期。

25.胡丰顺、左亚文:《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9期。

26.华雷:《关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三个关键问题的思考》,《黑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27.华伟:《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战略与管理》2000年第1期。

28.黄宝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范式转换》,《理论探索》2012年第2期。

29.贾绘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机制探析》,《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年第1期。

30.靳婕、吴满意:《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双向互动过程》,《理论观察》2010年第6期。

31.寇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政策视角分析》,《前沿》2010年第11期。

32.李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探析》,《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9年第7期。

33.李梅丽、刘华、乔中国:《群众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教育研究》2010年第6期。

34.黎恒:《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几点认识》,《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3期。

35.黎见春:《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特点论析》,《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36.林国标:《两种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学习论坛》2010年第12期。

37.刘继同:《组织性动员与政治经济运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城市社区工作模式》,《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

38.刘妍、王滨:《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个维度》,《社会主义研究》2010年第1期。

39.刘书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工作新任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8年第1期。

40.刘庆丰、张盈:《找准中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必然选择——一种认识论向度下的微观考察》,《长白学刊》2011年第1期。

41.罗会德:《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三维解读》,《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0期。

42.汪勇:《利益分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不良影响及应对》,《前沿》2010年第21期。

43.罗忠荣:《试论大众文化语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文化学刊》2010年第6期。

44.罗晓蓉:《社区工作站: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新探索》,《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45.罗志田:《近代中国社会权势的转移——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与边缘知识分子的兴起》,《开放时代》1999年第4期。

46.倪赤丹、苏敏:《英国社区发展经验及对当代中国的借鉴》,《理论界》2013年第1期。

47.邱柏生:《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和过程》,《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5期。

48.樊瑞科:《十七大以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综述》,《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1期。

49.潘泽泉:《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50.彭先兵、何鹏举:《“灌输”抑或“互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模式的抉择——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理论导刊》2012年第4期。

51.祁海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中的理论创新、舆论宣传与社会传播》,《学习论坛》2011年第1期。

52.任平:《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出场者的身份辨识与路径选择》,《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53.任云兰:《国外历史街区的保护》,《城市问题》2007年第7期。

54.邵军:《从客体角度解读“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2期。

55.石寅、赵硕:《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途径研究》,《学理论》2010年第16期。

56.孙玉娟、周蕊、孙婉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选择》,《唯实》2011年第4期。

57.孙慧民:《社区文化发展的三个层次都要加强指导和管理》,《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58.孙立平:《改革前后中国国家、民间统治精英及民众互动关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季刊》1993年第6期。

59.王国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路径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3期。

60.王国敏、薛一飞:《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由基本特征到理论路径的思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8年第11期。

61.王让新、吴满意、宋歌:《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方式》,《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第6期。

62.王善中:《论镇压反革命运动》,《党的文献》1996年第6期。

63.王永贵、郭晓禄:《经典作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思想及其当代启示》,《理论探讨》2011年第6期。

64.王炎:《试论建国初期政治社会化的初步尝试与历史经验》,《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9期。

65.魏怡勤:《扬州中共组织的创始人曹起溍》,《档案与建设》2012年第8期。

66.文木、郑兴刚:《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基于主体间性的视角》,《大连干部学刊》2012年第3期。

67.文晓明、杨建新:《国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特点及趋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6期。

68.武东生、孙晓华:《“大众”视角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刍论》,《理论学刊》2010年第9期。

69.吴丽霞:《建国初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考察与特点论析》,《群文天地》2012年第3期。

70.夏建中:《现代西方城市社区研究中的主要理论和方法》,《燕山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71.夏建中:《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迁》,《黑龙江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72.谢晓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体现人民的主体性》,《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年第11期。

73.徐柳凡:《转型时期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初探》,《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74.徐贵权:《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族文化路径的承接与拓展》,《理论探讨》2011年第6期。

75.徐剑雄:《论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6期。

76.徐中振:《培育公共参与的志愿服务精神》,《探索与争鸣》2000年第10期。

77.薛瑞汉:《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理论探索》2011年第2期。

78.杨东、齐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究竟在何种程度上是可能的——以民主革命时期的实践为例》,《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1期。

79.杨骅骁:《从传媒语言看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短板》,《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0.杨谦、杨文圣:《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81.叶南客:《21世纪中国社区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方略》,《学习与实践》2006年第4期。

82.查志强:《试论中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变迁与创新》,《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第1期。

83.张灏:《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转型时代》,香港《二十一世纪》杂志1999年4月号。

84.张福平、张云平:《共创共享: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模式选》,《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85.张永光:《灌输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兼谈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认识》,《理论视野》2010年第3期。

86.张永光、谭桂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阶段性》,《唯实》2010年第6期。

87.张艳国:《新概括新认识新要求——对“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解》,《学习月刊》2008年第3期。

88.张志永:《建国初期华北农村婚姻制度的改革》,《当代中国史研究》2002年第5期。

89.赵勇:《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实现路径》,《思想理论教育》2008年第7期。

90.曾红路:《再论“大跃进”的历史成因》,《南京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91.郑晓云:《日本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其启示》,《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92.朱晨静:《论马克思主义对日常生活的介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视角》,《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1.邱少明:《民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翻译史(1912至1949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博士学位论文。

2.郭圣莉:《城市社会重构与新生国家政权建设:建国初期国家政权建设分析》,复旦大学2005年博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