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Economy(2015)

SSAPID:101-8002-1261-05
ISBN:978-7-5097-756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由总报告、宏观经济篇、行业分析篇、转型发展篇、湾区经济篇、专题研讨篇组成,书中回顾了2014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深圳经济运行特点,阐述2014年深圳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2015年深圳经济走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深圳蓝皮书
编 辑:宋静;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主编简介

 Abstract

 《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15)》

 摘要

 BⅠ 总报告

  B.1 深圳市经济2014年运行情况和2015年展望

   一 2014年深圳市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经济规模不断扩大

    (二)经济增速逐季稳步提高

    (三)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四)财政收入增长迅猛

    (五)固定资产投资状况良好

    (六)消费市场平稳增长

    (七)进出口总额下滑严重

    (八)物价运行平稳

    (九)金融业业绩可观

    (十)交通运输业务量回升较快

    (十一)海外旅客降、国内旅客升

    (十二)邮电业务快速增长

    (十三)民营经济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二 深圳经济“新常态”

    (一)经济增长保持较快速度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三)发展质量稳步提高

    (四)内生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三 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

    (二)消费增速有所回落,低于全国

    (三)工业运行压力较大

    (四)土地紧约束制约经济发展

   四 深圳与北京、上海、广州、天津、苏州和重庆的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一)生产总值位居第四

    (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第四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第五

    (四)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位居第四

    (五)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位居第一

    (六)外商直接投资额位居第五

    (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均位居第三

   五 2015年深圳经济形势展望

    (一)深圳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依然较好

    (二)改革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三)“前海+蛇口”自贸区发展可期

    (四)技术创新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五)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

    (六)“深圳质量”进一步提升

   六 对策建议

    (一)加快出口结构升级,优化外贸结构

    (二)挖掘消费增长潜力,促进消费平稳增长

    (三)扩大公共投资,保持投资增速

    (四)鼓励发展新兴业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五)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人口的有序置换

    (六)协调推进各项改革,尽快释放改革红利

    (七)抢抓“一带一路”和自贸区战略新机遇,努力当好全方位开放的排头兵

    (八)加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九)高标准推进国际化城市建设

 BⅡ 宏观经济篇

  B.2 深圳市2014年工业商贸和信息化运行情况

   一 当前深圳工业商贸和信息化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工业经济规模稳步上涨,工业效益大幅提升

     1.电子信息产业拉动全市工业保持较快增长

     2.工业百强企业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3.内销比重持续提高,出口交货值增速回升

     4.工业效益不断提高,大幅领先于全国水平

     5.PMI、PPI指数总体运行平稳,波动幅度较小

    (二)货物贸易进出口额回落,但出口额连续22年全国领先

    (三)服务贸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四)前海开发拉动合同外资高速增长

    (五)对外投资和对外工程是广东省对外合作的主要力量

    (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回落

    (七)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八)供电量增速较快

   二 当前深圳工业商贸经济面临的发展环境

   三 2015年主要指标预测

    (一)工业增速将进一步回落

    (二)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将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将创近年新低

  B.3 深圳市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分析及2015年调控思路

   一 2014年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一)主要特点

     1.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稳中趋快

     2.工业投资增长迅猛

     3.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稳定

     4.宏观投资效益保持较好水平

     5.特区一体化建设推进有力

     6.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设施投资增长持续力下降

     2.房地产后续增长支撑减弱

     3.土地供应及征地拆迁问题较为突出

   二 2015年投资运行趋势研判

   三 政策措施及建议

    (一)进一步激发社会投资活力

    (二)进一步强化政府投资管理

    (三)进一步突出民生领域项目建设

    (四)进一步突出重点区域发展

    (五)进一步加强部分重点行业引导调控

    (六)进一步加大项目培育协调力度

    (七)进一步加强统计分析和考核督办

  B.4 2014年深圳市社会商品零售业与消费品市场运行状况及趋势分析

   一 全市社会商品零售业整体运行状况

    (一)社会商品零售额总量继续扩大,全年呈现总体前低后升平稳增长态势

    (二)零售消费市场结构发生新变化,全市零售业、餐饮业增长较快而批发业与住宿业出现下降

    (三)深圳中心区的“商贸老大”地位日益稳固,新区增长较为迅猛

   二 全年消费品市场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网购消费成为消费品市场变化中最大的亮点

    (二)批发业商品销售辐射作用不断增强

    (三)全市各专业市场“大个体”发展稳步增长

     1.华强北专业市场“大个体”规模大,占主导地位

     2.“大个体”对全市餐饮业的增长贡献功不可没

     3.各行业协会“大个体”贡献大小出现新变化

   三 值得引起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小汽车限购影响巨大

    (二)赴港消费影响不容小觑

    (三)大型百货超市等实体门店受网购消费强烈冲击

    (四)零售交易平台知名度不高、规模较小

    (五)住宿企业面对市场变化尤显被动

   四 2015年趋势展望与建议

    (一)趋势展望

    (二)主要建议

  B.5 2014年深圳物价形势分析及2015年展望

   一 2014年物价运行形势和特征分析

    (一)消费价格涨幅回落

    (二)生产价格降幅缩小

    (三)房价上涨趋势放缓

   二 全国、广东省及相关城市与深圳物价变动的比较

   三 影响物价变动的主要因素

   四 2015年基本形势判断

   五 政策建议

  B.6 2014年深圳地方税收情况及全面构建现代税收管理模式

   一 2014年深圳地方税收收入情况分析

    (一)质量型增长成为经济税收发展新常态

    (二)创新型经济为产业税收增长提供新动力

    (三)税种结构趋于均衡

     1.营业税增收主要来源于银行、保险、证券等多元金融业

     2.高新技术重点企业对企业所得税的整体贡献率较高

     3.工资薪金、股息红利以及财产转让项目构成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量和增量的主体

    (四)多领域税收发展新活力得到激发

    (五)结构调整带来了税源的多元发展

    (六)产业升级带动辖区税收新突破

    (七)税收服务实现新拓展

   二 推行以风险为导向的现代税收管理模式

    (一)加强收入预测和统筹管理

    (二)全面构建现代税收征管体制

    (三)信息管税向更深层次拓展

    (四)风险管理实践推动了税收生产力

   三 2015年税收形势分析

   四 2015年工作重点

  B.7 深圳市2014年财政资金运行效率与质量分析

   一 全市2014年财政收入主要状况和特征分析

    (一)改革举措激发收入增长新活力,财政收入总量稳中有升

    (二)主要税种收入比重趋于均衡,折射财政收入新变化

    (三)各区收入可持续增长能力加强,原特区外收入占比有所提高

   二 全市2014年财政支出主要情况及质量分析

   三 全市2014年财政收支形势的分析研判

   四 对全市2015年财政工作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BⅢ 行业分析篇

  B.8 2014年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与2015年发展趋势

   一 深圳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一)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快速增长

    (二)市场供应规模保持稳定

    (三)全年市场成交有所下降,第四季度回升明显

    (四)房价涨幅持续回落,年底出现企稳回升

    (五)房地产贷款呈现增长态势,贷款重点支持普通自住需求

   二 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

    (一)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回落

    (二)主要城市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三)一线城市运行态势比较

   三 深圳房地产市场调控情况

    (一)加强市场监测,积极落实国家分类调控精神

    (二)加强行业监管,创新市场监管体系

    (三)落实房地产投资目标,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四)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创新研究,构建长效机制

    (五)加强部门协作,协同开展市场调控

    (六)落实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

   四 未来房地产市场形势与政策研判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回暖

    (二)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住房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房地产市场新的发展机遇

     1.当前中国住房发展的特征

     2.新型城镇化对中国城镇住房需求的影响

    (三)明确发展目标,继续发挥房地产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

     1.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作用

     2.房地产市场政策将以“稳增长”为目标

    (四)深化住房制度改革,逐步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

     1.未来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思路

     2.房地产市场深化改革的措施

     3.创新共有产权住房制度

     4.完善住房保障制度

     5.创新住房开发模式

     6.创新住房金融支持模式

     7.加快住房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

  B.9 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企业统计调查分析

   一 反映产业状况的主要指标规模大、增速稳

   二 重点企业增加值三年累计量超过10年前全市GDP同期累计量,支柱产业的地位突出

    (一)重点企业增加值三年累计量超过10年前全市GDP同期累计量

    (二)重点企业连续三年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接近1/4,支柱产业地位明显

   三 从国民经济行业结构看,工业增加值超过八成,增速最快

   四 从产业角度看,互联网和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增加值占七成以上,生物产业年均增长速度最快

   五 从区域结构看,企业的集聚效应十分明显

   六 从企业结构看,增加值排名前十企业地位十分突出,前三名华为、中兴和腾讯占半壁江山

   七 经济效益好,特别是增加值率接近全市水平的两倍

   八 引领深圳市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加速器,科研活动硕果累累

  B.10 深圳物流业发展形势与展望

   一 新阶段新特征

    (一)物流功能:由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主向以生产组织为主转变

    (二)组织运作:由低端环节激烈竞争向企业集聚整合转变

    (三)运输方式:由海运为主的方式向海、陆、空、铁并举转变

    (四)物流业态:由基础性物流服务为主向高附加值增值服务为主转变

    (五)产业载体:由港口码头、低层仓库为主的形态向多层仓库、商务中心、供应链基地等多元形态并存转变

   二 产业政策演变

    (一)以重大项目带动

    (二)以扶持政策促进

    (三)以企业主体拓展

   三 发展前景展望

    (一)对物流业发展规模的展望

    (二)对未来发展重点展望

  B.11 坪山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研究

   一 全国主要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情况

    (一)全国生物产业基地发展概况

    (二)全国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主要模式

     1.研发主导型模式

     2.制造主导型模式

     3.综合发展型模式

   二 武汉、上海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经验借鉴

    (一)领导重视、部门协同,举全省、全市(区)之力建设基地

    (二)组建班子、专人专职,形成一套灵活高效的运营模式

    (三)找准定位,注重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

    (四)园区服务高效,大幅度缩短项目落地周期

   三 坪山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发展条件分析

    (一)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基本情况

     1.规划建设顺利开展

     2.土地整备成果显著

     3.招商引资初见成效

     4.平台搭建稳步推进

    (二)优势与劣势分析

     1.发展优势和条件

     2.发展劣势与不足

    (三)机遇与挑战分析

     1.发展机遇

     2.挑战和风险

   四 加快发展坪山新区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完善组织架构

     2.建立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二)加大政策资源倾斜

     1.尽快制定促进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

      (1)财税支持

      (2)用地用房

      (3)总部发展

     2.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资源倾斜

    (三)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

     1.引进、培育一批高素质人才

     2.完善人才服务环境

     3.营造高端家庭宜居环境

    (四)强化园区服务能力

     1.创新园区开发运营模式

     2.健全园区服务机制

  B.12 城市治理结构、治理行为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研究

   一 问题提出

   二 深圳城市治理结构的阶段特征

    (一)服装产业起步阶段(1979~1987年)

    (二)从OEM向ODM升级阶段(1988~1997年)

    (三)从ODM向OBM升级阶段(1998~2007年)

    (四)从OBM向时尚创意产业升级阶段(2008年至今)

   三 深圳城市治理行为的阶段特征

    (一)服装产业起步阶段(1979~1987年)

    (二)从OEM向ODM升级阶段(1988~1997年)

    (三)从ODM向OBM升级阶段(1998~2007年)

    (四)从OBM到时尚创意产业(2008年至今)

   四 深圳服装产业发展的阶段特征

    (一)服装产业起步阶段(1979~1987年)

    (二)从OEM向ODM升级阶段(1988~1997年)

    (三)从ODM向OBM升级阶段(1998~2007年)

    (四)从OBM到时尚创意产业(2008年至今)

   五 主要启示

    (一)深圳服装等传统产业经历了“OEM-ODM-OBM-时尚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

    (二)“以政府为主导”的复合治理模式是城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保证

    (三)“强政府+强市场+强社会”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最佳城市治理结构

    (四)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政府、市场和社会形成了互助合作伙伴关系

    (五)充分发挥政府的“培育、监管、服务”作用,这是后发地区建立强大市场机制的最优途径

    (六)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政府、市场、社会三大治理机制高效运转的重要保障

  B.13 南山区健康服务业情况调研及发展对策研究

   一 南山区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南山区医疗性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1.医院

     2.社区健康服务中心

     3.诊所

     4.门诊部

    (二)南山区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业发展现状

     1.生命信息服务

     2.高端医疗服务

     3.健康管理服务

     4.照护康复服务

     5.养生保健服务

     6.健身休闲服务

   二 南山区健康服务业需求及面临的挑战

    (一)南山区健康服务业需求分析

     1.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主观上对健康服务业的需求明显增加

     2.人口数量增加及其老龄化,客观上对健康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提出更大需求

     3.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上升,促进健康服务业较快发展

    (二)南山区健康服务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医疗性健康服务未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管理的新需求

     2.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业面临机制体制障碍

   三 南山区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策略与措施建议

    (一)南山区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1.坚持市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

     2.坚持关键突破,提高服务水平

     3.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生态

    (二)南山区推动健康服务业发展的措施建议

     1.制订健康服务业发展规划

     2.培育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业

     3.充分发挥支撑产业的作用

     4.实施全民健康管理与教育

     5.搭建健康服务在线网络平台

     6.加快健康服务业人才队伍建设

     7.培育新业态和新模式

 BⅣ 转型发展篇

  B.14 深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 深圳质量总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二 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三 社会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四 文化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五 城市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六 生态发展质量指数变化趋势分析

   七 结语

  B.15 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评估报告

   一 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一)基本框架

   二 2013年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基本情况

    (一)总的评价

    (二)2013年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的特点

     1.经济转型取得了长足进步

     2.社会转型成效明显

     3.人的转型进展甚微

     4.治理转型异军突起、一跃领先

     5.城市转型稳中有进

     6.生态转型进展明显

   三 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经济转型领域

     1.第三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持续优化

     2.创新环境不断完善,转型发展动力逐步增强

     3.产业转型加快推进,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

    (二)社会转型领域

     1.公共服务水平快速提升,民生福利明显改善

     2.社会活力明显增强

    (三)人的转型领域

     1.外来务工人员加快融合新区社会

     2.原村民融入城市生活的意识和能力有所增强

    (四)治理转型领域

     1.行政效能创新提速增效,政府治理能力显著提高

     2.社会安全水平大幅度提升

    (五)城市转型领域

     1.产业用地有序供应,城区规范化建设稳中有进

     2.道路通行环境有所改善,公交出行环境逐步优化

     3.市政设施建设进展较快,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逐步增强

    (六)生态转型领域

     1.生态文明示范项目加快推进,低碳节能取得初步成效

     2.环境污染治理有序推进,市容综合考核排名位居原特区外前列

   四 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工业经济总量持续下降,整体产业附加值偏低

     1.区内重点企业产能持续外迁,拉低了整体经济增速

     2.产业附加值率明显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二)面临资源环境瓶颈,优质产业载体尤其稀缺

     1.面临资源环境瓶颈

     2.缺乏优质产业载体

    (三)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组织发展仍处在初级阶段

     1.公共服务能力仍需提速增效

     2.社会组织数量偏少,结构不合理

    (四)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问题,高技能人才匮乏

     1.高素质人才所占比例偏低

     2.人才分布不均衡

    (五)基层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社区自治的参与性不足

     1.社区管辖面积过大,不利于精细化治理

     2.社区服务设施布局不合理

    (六)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城市服务功能亟待完善

   五 加快推动龙华新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策略建议

    (一)打造智能制造和新兴服务业高地,增强产业转型升级的牵引力

     1.推动“龙华制造”向“龙华智造”提升

     2.加快布局具备高成长性的新兴服务业态

    (二)支持草根创新和大众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

     1.鼓励支持草根创新和大众创新

     2.培育良好的科技金融服务环境

    (三)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1.优化公共服务的空间布局

     2.推动公共服务从政府直接供给向多元供给模式转变

    (四)人才引进与培育并重,推动从“工人红利”向“工程师红利”转变

     1.引进和培育与新区产业转型密切相关的高端创新人才

     2.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

    (五)建立政府治理的“三化一平台”*,全面提升政府治理能力

     1.打造社会治理大数据公共技术平台

     2.以智能社区建设推动基层治理的“共建共享共治”

     3.推动法治城区建设

    (六)探索城市土地二次开发模式创新,提升城市高端综合服务能力

     1.探索更有利于城市转型发展的土地二次开发模式

     2.通过轨道交通和高等级服务设施建设带动新区高端综合服务功能提升

  B.16 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绩效评估研究

   一 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定位与主要内涵

    (一)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定位

     1.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依据

      (1)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划分法

      (2)产业结构变动所反映的工业化阶段

     2.宝安区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

     3.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目标定位

    (二)当前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的含义

     1.经济运行行为的转型升级

     2.发展动力的转型升级

     3.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发展约束适应的转变

   二 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评估指标体系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二)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指标体系

   三 宝安区产业转型升级评估分析

    (一)全区产业转型升级整体评估分析

    (二)宝安区各街道产业转型升级评估比较分析

     1.宝安区各街道产业转型升级指数分析

     2.宝安区各街道产业转型升级水平综合比较分析

  B.17 龙岗区产业转型升级效益研究

   一 龙岗区产业税收效益的特征

    (一)龙岗区的总体宏观产业税收效益较高

    (二)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效益的同时,仍然不够稳定

    (三)计算机通信行业在全区产业整体中具有绝对占优的比重和明显的税收效益优势

    (四)通信设备制造业子行业是龙岗区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行业的头号支柱和税收效益先锋

    (五)园区转型升级促进了产业税收效益的提升

   二 影响龙岗区产业转型升级效益的若干因素

    (一)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影响

    (二)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办前后的波动影响

    (三)房地产投资增长的非对称影响

    (四)营改增税收政策变化的影响

    (五)出口依存度及外贸结构变化的影响

    (六)产业结构调整与变化的影响

   三 进一步提高产业税收效益的对策措施与建议

    (一)开展常态化的年度税收效益调查分析和产业扶持资金评估工作

    (二)用好、用活政策,提高公共资源的科学配置效益

    (三)建立全区税收管理的综合协调机制

    (四)建立税收效益评价和引导机制

    (五)多管齐下,大力巩固和提升先进制造业基础

    (六)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七)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八)开拓思路、积极发展先进现代服务业

    (九)大力发展总部经济

    (十)明确重点方向,努力培育税收新的增长点

    (十一)适度控制房地产投资规模,合理调整区域布局

    (十二)依法淘汰税收效益差的低端企业

  B.18 全球第四代科技园区的主要特征与深圳科技园区转型升级对策

   一 第四代科技园区的十大特征与典型案例

    (一)产业高端化

    (二)高端人才聚集化

    (三)科技生态化

    (四)绿色低碳化

    (五)城区智慧化

    (六)要素国际化

    (七)管理现代化

    (八)产城融合

    (九)“三生”融合

    (十)“四区”融合

   二 深圳市科技园(产业园区)的发展现状与主要存在问题

    (一)整体规划建设水平不高,基础配套设施现代化程度低

    (二)高端产业链、科技生态链配套不足,集聚效应不明显

    (三)园区生态建设、绿色低碳和智慧化步伐有待加快

    (四)三种融合模式尚未得到全面应用

    (五)园区管理现代化、国际化步伐缓慢

    (六)社区和街道的旧工业区升级困难,进程缓慢

   三 深圳市建设新一代科技园区的对策与建议

    (一)全面统筹和系统构建全市科技园区的建设规划

    (二)全面提高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配套标准,打造新一代科技园区新平台

    (三)全力加快高端产业链、科技生态链的建设,促进细分行业技术、产品和企业的专业化集聚

    (四)打造一批高水准的生态化、低碳化、智慧化和国际化新型科技园区

    (五)大力推进科技园区的产城融合、“四区”融合和“三生”融合

    (六)整体提升科技园区现代化管理水平

 BⅤ 湾区经济篇

  B.19 南山区打造深圳湾区经济前沿门户区研究报告

   一 世界三大湾区的发展经验和启示

    (一)旧金山湾区的发展经验

    (二)纽约湾区的发展经验

    (三)东京湾区的发展经验

   二 南山区打造湾区经济前沿门户区的条件和基础

    (一)有利条件

     1.优越的区位条件

     2.雄厚的经济基础

     3.强大的创新实力

    (二)制约因素

     1.空间约束

     2.体制约束

     3.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三 南山区打造湾区经济前沿门户区的策略建议

    (一)要以宽广的国际视野,借鉴其他湾区的成功经验,选择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二)要以合作开放的理念,主动融入深圳湾区经济及粤港澳大湾区

    (三)要以改革创新的勇气,探索完善发展湾区经济的体制机制

  B.20 发挥宝安优势,服务湾区经济战略

   一 深刻认识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重要意义

    (一)融入湾区经济,是顺应世界经济地理深刻变化的必然要求

    (二)融入湾区经济,是服务全市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

    (三)融入湾区经济,是宝安加快转型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湾区新城建设的迫切需要

   二 深刻认识湾区经济的发展规律

   三 宝安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中的突出优势

    (一)独特的地理优势

    (二)独特的交通优势

    (三)雄厚的产业优势

    (四)发达的开放经济

    (五)开放的文化优势

   四 宝安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的发展思路

    (一)构建高效的湾区交通网络,提升宝安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交通枢纽地位

    (二)构建现代的湾区产业体系,提升宝安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三)构建开放的湾区创新网络,提升宝安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服务能力

    (四)构建合理的湾区空间布局,着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化湾区新城

    (五)构建多层次的湾区开放格局,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B.21 盐田区发展湾区经济的战略思考和建议

   一 深圳发展湾区经济的战略意图

    (一)湾区经济的内涵

    (二)湾区经济的特征

    (三)国际著名湾区介绍

     1.旧金山湾区

     2.纽约湾区(New York Bay Area)

    (四)深圳打造湾区经济的重大意义

   二 盐田必须抓住湾区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

   三 盐田发展湾区经济的条件和优势

   四 发展湾区经济的战略思考

    (一)总体目标

    (二)具体设想

     1.全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远洋主枢纽港

     2.全力建设盐田河临港现代服务业产业带

     3.全力争创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4.全力打造盐田国际化滨海港城

     5.加快构建高端化特色产业体系

     6.努力营造良好的综合发展环境

  B.22 打造深圳国际化城市之芯

   一 打造国际化城市之芯的重大意义

    (一)打造国际化城市之芯是深圳建设世界级城市的基本要求

    (二)打造国际化城市之芯是深圳承担特区新使命的必然选择

    (三)打造国际化城市之芯是深圳打造特区经济升级版的重要路径

   二 打造国际化城市之芯的选择对象分析

    (一)深圳主要中心区域发展现状

    (二)福田打造城市之芯的基础条件

    (三)中心区发展遇到的瓶颈问题

    (四)打造福田作为深圳国际化城市之芯的成效预期

   三 打造福田作为深圳国际化城市之芯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二)策略原则

    (三)发展目标

   四 打造深圳国际化城市之芯的具体设想及建议

    (一)打造发展层级高端的国际化产业之芯

     1.打造国际化生产服务中心

     2.打造新兴业态集聚发展中心

     3.打造总部经济集聚中心

     4.打造深港合作对接中心

    (二)打造基础支撑强大的国际化功能之芯

     1.建设国际化中央活力区

     2.全面提升口岸服务功能

     3.集聚整合创新、创意、创业、创客资源

    (三)打造资源配置高效的市场之芯

     1.打造国际高端要素交易中心

     2.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交流空间

     3.建设国际化优质商圈

    (四)打造质量、标准领先的环境之芯

     1.把打造高品质综合环境作为核心指标

     2.打造国际化生活服务环境

     3.推动深圳质量、深圳标准先行示范

 BⅥ 专题研讨篇

  B.23 对深圳金融包容程度的测算及分析*

   一 有关金融包容研究的概述

   二 金融包容指标说明

   三 深圳金融包容程度的测算和分析

    (一)衡量金融包容程度的维度及具体指标说明

    (二)IFI指数构造和测算方法

    (三)测算结果和分析

   四 深圳各区金融包容程度的测算和分析

    1.各区金融包容程度与人均收入水平和GDP基本一致

    2.金融包容程度与服务业发展程度一致,与第二产业发展存在一定的背离

    3.金融包容程度与高新技术企业集聚程度存在一定的背离

   五 总结和建议

  B.24 深圳低碳发展实践和对策建议

   一 深圳低碳发展实践

    1.立法实践*

    2.绿色生态实践

    3.财政实践

    4.产业实践

    5.交通实践

    6.社会实践

    7.建筑实践

    8.金融实践

   二 深圳低碳发展对策建议

    1.设计总体规划,为绿色低碳发展奠定基础

    2.优化低碳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

    3.发展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4.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

    5.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

    6.广泛宣传教育,提高领导和公众的认知水平

    7.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确保组织保障

    8.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三 总结

  B.25 科技型小微企业创新影响因素调研分析*

   引言

   一 调查问卷分析

    1.面向群众的问卷

    2.面向公司企业问卷

   二 问题阐述与解决

  B.26 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路径研究**

   一 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现状

    (一)证券市场开放情况

    (二)证券服务开放情况

   二 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背景

    (一)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情况

    (二)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优势

   三 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路径

    (一)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几种模式

    (二)深圳资本市场国际化路径选择

     1.以前海为基点,深化深港资本市场融合

     2.利用先行先试政策,推出与构建国际化金融基础设施

     3.沿“一带一路”,以东盟、中亚重要节点为方向,从开展培训、合作研究、参股和初级产品双边挂牌等逐步过渡到互联互通

  B.27 深圳市新能源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研究

   一 引言

   二 促推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应用

   三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四 稳定地开放利用核能

   五 生物质能发电领跑全国

   六 积极配套发展智能电网

   七 开发储能电站新模式

   八 普及应用天然气

   九 起步发展风能发电

  B.28 2014年深圳市WTO工作情况及2015年展望

   一 2014年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适应新形势,强化职能,拓展新领域

    (二)做好深圳主要出口市场的贸易监测和预警工作,推动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建设

    (三)深入开展地方经贸政策及规范性文件合规工作,积极动员业界参与WTO贸易政策审议

    (四)主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维护国际市场份额

    (五)强化跨部门联合工作机制建设,提高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工作水平和能力

    (六)理论结合实际,努力发挥课题研究成果对业务工作的经验指导和智力支持作用

    (七)配合商务部开展反垄断调查工作,配合全市做好外贸稳增长及自贸区申报等工作

   二 2015年深圳市WTO事务工作面临的形势

   三 2015年工作思路和工作计划

    (一)加速构建WTO事务工作新机制和服务体系

    (二)进一步切实做好贸易摩擦案件应对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国际贸易摩擦形势的预警监测工作,继续大力推进贸易安全与产业损害预警系统建设

    (四)进一步做好深圳市贸易政策合规性审查工作

    (五)探索在深建立“337调查研究中心”

    (六)推进深圳市促进进出口公平贸易研究专项资金的设立和相关管理办法的制定实施

    (七)继续组织好WTO事务难点、热点培训,加强WTO事务工作交流

    (八)加强对国际贸易新问题、新热点的跟踪研究

  B.29 城市更新对人口影响研究

   一 导言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样本选取及样本基本情况

     1.城市更新项目初始状态

     2.城市更新项目规划容积率分布

     3.城市更新项目功能变化状况

     4.城市更新项目规模状况

    (三)模型与假设

    (四)数据收集

   四 分析与结果

    (一)对人口总量的影响

    (二)对人口再分布的影响

    (三)对人口构成的影响

   五 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建议

 皮书数据库

《深圳经济发展报告(2015)》是由深圳市社会科学院组织编撰的年度性报告,是深圳蓝皮书系列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年度报告主要回顾2014年深圳经济运行情况,分析深圳经济运行特点,阐述2014年深圳经济运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2015年深圳经济走势,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由总报告、宏观经济篇、行业分析篇、转型发展篇、湾区经济篇、专题研讨篇组成。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最早面临转型压力并率先进行转型发展的先行地区。深圳的转型发展,在全国都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本年度报告特增加了“转型发展篇”这一新栏目。相关研究报告通过运用多项客观指标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种赋权方法确定权重,测算结果表明,深圳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深圳各区的转型也颇有进展。2014年初,深圳市政府把握全球城市和经济发展趋势,因势利导首次提出“聚焦湾区经济,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优势”,把“发展湾区经济”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打造世界一流湾区名城的战略目标。聚焦湾区经济,是深圳市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动深圳更高质量更高层级发展的战略举措。结合深圳经济发展实际,本年度报告特别增加了“湾区经济篇”这部分内容。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深圳牢牢把握“三化一平台”改革方向,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突出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攻坚克难中实现了全市经济有质量的稳定增长和可持续的全面发展。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开局之年,是深圳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展望2015年,深圳既要牢牢把握机遇、增强战略自信,又要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努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深圳改革发展稳定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