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3 !

参考文献

0

农业社会学图书

Rural Sociology

SSAPID:101-7999-3816-58
ISBN:978-7-5097-0731-9
DOI:
ISSN:
关键词:

农村社会学

[内容简介] 农业社会学的研究成果是农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重要依据,因为农业问题不仅是自然科学和经济学问题,而是更多的表现为社会问题。本书运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对农业的性质、特点、功能等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并从农业的社会特点出发对农民的特点、农业组织的形式与发展趋势、农业文化的功能与保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政府的农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目前中国第一本农业社会学著作。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农业大学"985工程"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系列丛书
作 者: 朱启臻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言

 第一章 研究对象及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社会学对农业问题的探讨

   (一)农民增收的探讨

   (二)农民组织的探讨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探讨

   (四)农业多功能性的提出

  二 农业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对农业价值的认识

    1.农业的经济价值阶段

    2.农业的生态价值的提出与发展

    3.农业社会价值的发现

   (二)农业社会学的含义

   (三)农业社会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1.农业社会学与普通社会学的关系

    2.农业社会学与农业经济学的关系

    3.农业社会学与农学的关系

    4.农业社会学与农村社会学的关系

    5.农业社会学与农业生态学的关系

    6.农业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的关系

  三 农业社会学的研究内容

   (一)农业的自然特性及其农业经营方式的研究

   (二)农业的外部性与农民利益的思考

   (三)农业的公共产品性与政府责任的思考

  四 农业社会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农业社会学的产生

   (二)农业社会学的发展

   (三)中国学者对农业社会学的思考

  五 农业社会学研究的意义

   (一)农业社会学研究的理论意义

    1.把握农业及其发展规律和特点

    2.丰富和促进社会学学科发展

   (二)农业社会学研究的实践意义

    1.农业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探求解决“三农”问题的方法与途径

    2.农业社会学的研究有助于农业综合价值的实现

    3.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依据

 第二章 农业社会学的渊源及主要理论问题

  一 农村社会学脉络下的农业社会学

  二 农业社会学的发展历程及其主要议题

   (一)1990年之前:农业社会学的兴起

   (二)1990年:农业社会学的标志性进展

   (三)21世纪:农业社会学的新议题

  三 农业社会学的主要理论问题

   (一)关于家庭农场的争论

   (二)关于国家农业政策研究的两种相对立的理论

   (三)关于地区不平等的理论流派

   (四)关于农业生态学的理论问题

 第三章 农业的特性与发展趋势

  一 人们对农业认识的发展

   (一)农业发展阶段

    1.原始农业

    2.古代农业

    3.近代农业

    4.现代农业

   (二)对农业的认识

   (三)对农业性质认识的几个误区

    1.农业生计产业论

    2.农业辅助产业论

    3.农业增收论

  二 农业的本质

   (一)自然科学的农业

    1.土地的特殊重要性

    2.农业生产的自然特性

    3.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季节性及固定性

   (二)经济学的农业

    1.食品贡献

    2.原料与市场贡献

    3.要素贡献

    4.资金与外汇贡献

   (三)社会学的农业

    1.农业的弱质性

    2.农业具有公益性

    3.农业的多功能性

    4.农业产品的提供具有社会性

   (四)全面地看待农业的功能

  三 未来农业的发展趋势

   (一)规模化农业

   (二)设施化农业

   (三)可持续农业

    1.综合性

    2.多样性

    3.社会性

    4.持续性

 第四章 农业科技及其应用

  一 农业科技的作用及特点

   (一)农业科技与农业科技成果

    1.科学与技术

    2.农业科技

    3.农业科技成果

   (二)农业科技的功能

    1.农业科技对农民的作用

    2.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3.农业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三)农业科技的特点

    1.农业科技研究周期长

    2.农业研究成果的难以垄断性

    3.农业成果转化过程的复杂性

    4.农业成果直接经济效益低

  二 农业科技推广

   (一)农业推广的概念

   (二)农业推广的作用

    1.农业推广的社会视角

    2.农业推广的政府视角

    3.农业推广的农民视角

   (三)农业推广组织

    1.政府主导型农业推广组织

    2.教育机构主导型农业推广组织

    3.企业主导型农业推广组织

    4.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的农业推广

   (四)农业推广方法

    1.大众传播法

    2.群体指导法

    3.个别指导法

  三 政府在农业推广中的责任

   (一)农业推广的国际经验

    1.完善稳定的法规体系和财政支持

    2.强化政府对农业推广的管理

    3.农民参与程度加深

    4.农业推广体系向多元化发展

    5.推广队伍素质高

   (二)中国政府的农业推广政策

 第五章 农业文化

  一 农业文化的原生态属性

   (一)自然周期与农业生产制度的生成

   (二)生态环境与经济文化类型的划分

   (三)农事祭祀与农耕民族的信仰心理

  二 农业社会的文化格局

   (一)人与“土”的循环模式

   (二)农业文化区位:家庭、村落与集镇

   (三)村落仪式与社会空间:庙会与祭祖

  三 乡村社会转型与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

   (一)现代化与农民生活世界的重构

   (二)乡土文化资源的开掘与农业的永续发展

   (三)留住技艺: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1.农业生产经验的失落

    2.农业生活方式的处境

    3.农业文化传承与农民生活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第六章 农业与农民

  一 学术界对农民概念的探讨

   (一)农民概念的语义学含义

   (二)农民的学理性含义

    1.农民是一种职业

    2.农民生活在农村

  二 传统农业与传统农民

   (一)农业与农民

   (二)传统农业的特点

    1.传统农业的多风险特征

    2.传统农业的低收入特征

    3.传统农业的高劳动强度特征

   (三)传统农民的特点

    1.农民的社会行为

    2.农民的经济行为

    3.农民的政治行为

  三 现代农业与现代农民

   (一)现代农业的特点与趋势

    1.全球经济一体化

    2.生产集约化

    3.农业模式多元化

    4.农业数字化与信息化

   (二)现代农业对农民的要求

    1.现代农民的特点*

    2.现代农民的主要类型

   (三)现代农民的培养

    1.综合农民教育

    2.促进农民的流动

    3.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

  四 农业与农民生活

   (一)农业活动中人性的完整体现

    1.农业活动的循环性

    2.农业活动的多样性

    3.农业活动中与自然的互动

    4.农业生产的自我创造性

   (二)农民生活方式

    1.生产方式的变化

    2.农民消费的发展阶段*

    3.农民的消费水平增加

    4.消费结构的变化

    5.浪费现象严重

    6.现代消费与传统消费的冲突

 第七章 农业组织

  一 农业组织概述

   (一)农业组织的含义

    1.农业组织是由多个人组成的

    2.农业组织具有特定的目标

    3.农业组织通过分工协作来完成目标

    4.农业组织具有特定的规范和章程

   (二)农业组织的类型

   (三)农业组织的作用

   (四)农业组织的变迁

    1.互助组

    2.合作社

    3.人民公社

    4.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

  二 家庭经营的确立及农业组织的创新

   (一)家庭经营的确立

    1.家庭经营确立的背景

    2.家庭经营的绩效表现

   (二)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的最适合形式

    1.家庭经营的经济学解释*

    2.家庭经营的社会学解释

   (三)农业组织的发展创新

    1.农业组织创新的原因

    2.农业组织创新的主要类型

     (1)龙头企业带动型

     (2)农户自组织型

     (3)专业市场带动型

     (4)混合型

   (四)农业组织的发展趋势

    1.农业组织形式多样化

    2.农业组织与农户关系日趋紧密

    3.农业组织效益较为显著

    4.家庭农场正在形成

  三 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

   (一)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及问题

    1.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现状

    2.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存在的问题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国外经验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思路

    1.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2.合作服务体系建设

    3.公司服务体系建设

  四 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农民合作条件的理论分析

   (二)开放的社区合作是专业合作社的基本单元

   (三)进行专业化生产是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条件

   (四)企业家带动与国家的支持

 第八章 农业问题

  一 农业问题的表现

   (一)耕地保护问题

    1.我国耕地现状

    2.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二)粮食安全问题

    1.粮食安全的概念

    2.粮食安全状况

    3.中国粮食安全潜在的危险

   (三)农业生态问题

    1.化肥污染

    2.农药污染

    3.地膜污染

    4.农业废弃物污染

   (四)耕地问题、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生态问题的关系

  二 农业问题是社会问题

   (一)农业问题的自然原因

   (二)农业问题的经济原因

   (三)农业问题的社会因素

  三 农业问题的解决

   (一)解决农业问题的条件

    1.农业问题解决的认识基础

    2.农业问题解决的物质基础

    3.农业问题解决的社会基础

   (二)解决农业问题的原则

    1.遵守规律的原则

    2.突出综合效益的原则

    3.公众参与的原则

    4.解决问题的措施相对稳定性的原则

   (三)解决农业问题的方案

    1.农业问题的认定

    2.确定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的方法

    3.解决农业问题措施的选择

    4.农业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方法

 第九章 农业制度与政策

  一 制度与农业制度

   (一)什么是制度

    1.价值系统

    2.规则体系

    3.组织系统

    4.设备系统

   (二)农业制度及其功能

    1.农业制度的整合功能

    2.农业制度的规范功能

    3.农业制度的导向功能

    4.农业制度的动员功能

   (三)农业政策

    1.制度和政策的稳定程度不同

    2.制度与政策的实施机制不同

    3.制度与政策产生的方式不同

   (四)关于农业制度的创新

  二 农业土地制度

   (一)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二)当前我国农业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与问题

    1.农村土地产权关系不明晰

    2.农地流转不畅

   (三)农业土地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1.土地制度创新的原则

    2.当前土地制度创新的内容

    3.未来土地制度的再创新

  三 农业补贴政策

   (一)我国粮食政策的演变

   (二)农业补贴的理论依据

   (三)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1.补贴范围广,相对分散

    2.以间接补贴为主,补贴结构不合理

    3.农业补贴法律制度不健全

   (四)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1.完善我国农业补贴政策体系

    2.促进农业综合发展

    3.完善农业直接补贴政策

    4.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制度

  四 农业保险制度

   (一)农业保险的特点及管理特色

    1.农业保险的分类

    2.农业保险的特点

    3.农业保险的制度与管理特色

   (二)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状况

    1.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2.我国农业保险的主要模式

   (三)我国农业保险存在的问题

    1.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政策导向不明确

    2.农业保险经济保障功能弱化

    3.政府补贴及其他政策性支持力度不足

    4.农业保险人才缺乏再保险市场尚未发育

   (四)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建议

    1.完善的农业保险制度

    2.加大政府对农业保险的补贴支持力度

    3.提高农业保险参保率

    4.提高农业保险经营管理水平

  五 农业制度与政策的国际经验

   (一)国外农业土地制度

    1.日本农地制度

    2.英国农地制度

    3.美国农地制度

   (二)国外农业补贴政策

    1.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2.欧盟农业补贴政策

    3.日本农业补贴政策

   (三)国外农业保险制度

    1.国外农业保险立法

    2.组织体系与制度安排

    3.税收优惠、保费补贴与经营费用补贴

    4.农业保险实施方式及再保险

 附录

  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

   (三)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

   (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物质条件

   (五)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六)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体制保障

   (七)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

   (八)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党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建立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

    1.大幅度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2.健全农业支持补贴制度

    3.建立农业风险防范机制

    4.鼓励农民和社会力量投资现代农业

   (二)加快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

    1.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

    2.切实提高耕地质量

    3.加快发展农村清洁能源

    4.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5.发展新型农用工业

    6.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2.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

    3.大力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

    4.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

    5.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

   (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

    1.促进粮食稳定发展

    2.发展健康养殖业

    3.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4.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

    5.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

   (五)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

    1.建设农产品流通设施和发展新型流通业态

    2.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

    3.加强农产品进出口调控

    4.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

   (六)培养新型农民,造就建设现代农业的人才队伍

    1.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2.加强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和权益保护

    3.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4.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人员能力

   (七)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体制机制

    1.深化农村综合改革

    2.统筹推进农村其他改革

    3.清理化解乡村债务

    4.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八)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现代农业建设取得实效

    1.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

    2.加强和改进农村社会管理

    3.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一)加快构建强化农业基础的长效机制

    1.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

    2.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

    3.形成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良性互动格局

    4.探索建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基本供给

    1.高度重视发展粮食生产

    2.切实抓好“菜篮子”产品生产

    3.加强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

    4.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

    5.加强和改善农产品市场调控

   (三)突出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

    2.大力发展节水灌溉

    3.抓紧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4.加强耕地保护和土壤改良

    5.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

    6.继续加强生态建设

   (四)着力强化农业科技和服务体系基本支撑

    1.加快推进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应用

    2.建立健全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

    3.大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4.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村服务组织

    5.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6.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

   (五)逐步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

    2.增强农村基本医疗服务能力

    3.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

    4.繁荣农村公共文化

    5.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6.不断提高扶贫开发水平

   (六)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

    1.坚持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2.切实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3.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

    4.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5.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

    6.妥善处置乡村债务

    7.全面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

   (七)扎实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1.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

    2.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探索乡村有效治理机制

   (八)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1.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和农村工作

    2.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3.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氛围

  四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一)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二)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大原则

   (三)火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

    1.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2.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3.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4.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

    5.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6.健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

   (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3.加快农业科技创新

    4.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5.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6.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7.扩大农业对外开放

   (五)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1.繁荣发展农村文化

    2.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

    3.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4.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5.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

    6.推进农村扶贫开发

    7.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8.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1.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

    2.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3.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5.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后记

本书运用社会学的思维方式对农业的性质、特点、功能等进行了全面审视。并从农业特点出发对农民的特点、农业组织的形式与发展趋势、农业文化的功能与保存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特别是对政府的农业责任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是目前中国第一本农业社会学著作。“农户分散经营与现代农业矛盾吗?”“为什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给农民带来普遍收益?”“为什么规模经营不能取代政府的补贴?”“为什么农民不能靠农业科技普遍致富?”“为什么工业要反哺农业?”农业社会学试图解释这一系列问题。在价值取向上,本书主张破除对农业和农村的偏见,发现农业的趣味和乡村的魅力,培养人们对农业的科学认识和对农业、农村的兴趣与感情,激发公众关爱农业的积极性。

简 介:本书以农业治理为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总体观点是:中国的现代化和城市化只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可能只是规模经营基础上的农业现代化,而必须是以小农经营为主的现代化。中国农业将长期保持小农经营格局。农业现代化必须首先回应小农生产与生活的需要。国家政策要回应农民的需要,解决小农经营中存在的小农户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

作者: 赵晓峰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选取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燎原村和东衡村作为“中国百村经济社会调查”的研究对象,不仅有意于“发掘承继昨日乡建的旧痕陈迹”,更有心于“上下求索今日乡建的何去何从”,以及在此期间,城镇和乡村、国家和社会,还有乡村土地、产业与人的关系何近十来年,浙江德清县乡村建设可圈可点。从2009年以来的“中国和美家园建设”到2015年成...

作者: 李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简 介:推动产业转型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路径。本书以皖南首圩——大公圩为研究区域,以河蟹产业转型的社会文化机制和效应为基本线索,深入考察大公圩河蟹产业转型的历程,通过对适用技术、组织体系、生态资本和民间实践等维度的分析,提示产业转型背后的社会逻辑,为破解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两难论”及“无工不富”论提供新思路。

作者: 陈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