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5

杭州研究(2014年第4期)图书

Hangzhou Researches

SSAPID:101-7989-3755-59
ISBN:978-7-5097-681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杭州市社会科学院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杭州研究》2014年总目录

 汇聚全国研究智慧 构建杭州城市智库

 编委会

 《杭州研究》投稿须知

 要论特刊

  杭州企业外迁原因分析及环境优化研究

   一 杭州市企业外迁基本情况分析

    (一)整体外迁情况分析

     1.外迁企业规模小且数量呈上升态势

     2.传统制造业和类金融业企业占多数

     3.外迁地主要集中在省内地市

    (二)部分外迁情况分析

     1.大企业大集团部分外迁情况

     2.中小企业部分外迁情况

    (三)隐性外迁情况

     1.生产基地在杭州,销售总部在外地,税收流向外地

     2.管理总部在杭州,生产基地在外地,主要税种在外地缴纳

   二 杭州市企业外迁原因分析

    (一)地区之间政策竞争,导致资本和税收流失

    (二)生产要素制约发展,企业外拓以降低成本

    (三)创新创业环境有待改善,高端要素难以集聚

   三 优化杭州市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的对策建议

    (一)实施规模以上企业高新化行动

    (二)加快总部企业在杭发展

    (三)引导资本回归实业

    (四)强化政府管理和服务

    (五)优化宜业宜居环境

  民营经济“杭州指数”的创建与发布

   一 杭州民营经济现状及创建民营经济“杭州指数”的意义

    (一)杭州民营经济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二)创建民营经济“杭州指数”的意义

     1.创建“杭州指数”,可以翔实地反映杭州民营经济运行规模和运行质量

     2.创建“杭州指数”,可以指导和服务杭州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

     3.创建“杭州指数”,可以为杭州民营经济可能出现的危机提供预警

     4.创建“杭州指数”,有利于直观分析杭州民营经济波动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

   二 “杭州指数”体系创建思路

    (一)“杭州指数”体系内在功能

    (二)“杭州指数”体系设计原则

    (三)“杭州指数”体系研究模型

    (四)“杭州指数”体系创建思路

     1.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2.指标选择要求

     3.指标体系构建

     4.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

     5.指标权重确定

     6.指标体系数学合成

   三 “杭州指数”体系基本框架与相关建议

    (一)“杭州指数”体系基本框架

     1.发展基础指标

     2.外部环境指数(E)

     3.企业成长指数(G)

     4.行业景气指数(PMI)

     5.企业信用指数(T)

     6.融资效率指数(F)

     7.竞争力指数(Cp)

     8.企业家指数(En)

     9.生态绩效指数(Ec)

     10.社会责任指数(R)

    (二)建立“杭州指数”体系的对策建议

     1.建立“杭州指数”数据库

     2.加快“杭州指数”上线测试

     3.加快“杭州指数”课题研究

     4.建立“杭州指数”发布制度

 专家视点

  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思路研究

   一 杭州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杭州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现行部门规划体系矛盾突出

     2.国土空间利用效率不高

     3.资源环境约束日趋紧张

     4.区域城乡发展极不平衡

    (二)杭州市国土空间开发利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未充分考虑空间开发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未做到城市和农村在空间上的统筹规划

     3.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

   二 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价值与可行性

    (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意义

     1.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2.提高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3.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4.优化政府规划管控和依法行政

    (二)编制杭州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可行性

     1.各级政府的理念和职能逐渐转变

     2.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步入调整期

     3.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

     4.国土空间规划是发达国家政府管控的通行做法

   三 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难点与编制思路

    (一)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难点

     1.缺乏法律支撑

     2.各职能部门缺乏共识

     3.缺乏专业编制队伍

     4.国内尚无成熟的经验可借鉴

    (二)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思路

     1.规划目标

     2.规划定位

     3.编制原则

     4.编制方法

     5.主要任务

  杭州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实践与思考

   一 杭州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的做法与成效

    (一)加强组织保障

    (二)完善政策体系

    (三)强化工作服务

    (四)加强宣传培训

    (五)完善考核措施

   二 促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经验借鉴

    (一)重庆市五项措施提速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微型企业

    (二)天津市工商局出新规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

    (三)温州出台10条优惠政策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

   三 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一)对税收政策的顾虑

    (二)担心管理成本上升

    (三)经营场所受到限制

    (四)字号名称保留难

    (五)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烦琐

   四 进一步加快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的建议

    (一)加强对转型升级后企业的扶持

    (二)重点解决场所和字号问题

    (三)分类有序地推进转型升级

    (四)做好“个转企”推进服务

    (五)简化“个转企”审批手续

 新形势下杭州法制建设研究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审理与预防

   一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

    (一)发案量总体上升,人员范围逐步扩大,基层组织骨干人员涉案多

    (二)以贪污和挪用两种类型为主,案发领域集中,违法所得多被用于经营活动

    (三)以轻罪为主,犯罪情节一般,但社会影响大

    (四)法律适用存在若干分歧

   二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发案原因

    (一)农村的经济规模扩张及管理跨度增大

    (二)权力的集中和滥用

    (三)法律意识淡薄

    (四)贪图权力和利益

    (五)监管机制缺乏力度

   三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审理中的几个问题

    (一)人员范围具有开放性

    (二)对“协助”应如何理解

     1.受委托可以产生同样的法律效果

     2.村基层组织人员有依法直接从事行政管理工作的可能

    (三)行政管理工作与集体事务如何区分

     1.判断行为性质

     2.判断财物性质

   四 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预防对策

    (一)推动科学管理

    (二)改革村民自治制度

    (三)重视选拔教育

     1.重视村基层组织人员队伍建设

     2.重视对村基层组织人员的日常教育

     3.丰富宣教形式,着重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文化氛围

    (四)加强监督制约

     1.强化群众监督

     2.完善内部制约机制

     3.落实财务监督制度

     4.建立村镇公共建设项目监督管理机制

    (五)做好特殊预防

     1.深入群众执法办案,提高办案工作透明度

     2.投入更多司法资源,做好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审判

     3.充分运用行为人与案件的不同情况,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

  法律援助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问题和对策

   一 法律援助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保障人权:帮助社会弱势群体实现基本权利

    (二)促进平等:实施法律资源再分配

    (三)实现正义:促进司法活动公正实施

    (四)注重效率:低成本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 法律援助的杭州实践

    (一)完善惠民便民工作机制,全力维护各类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二)扩大范围,降低“门槛”,合理调配法律资源,实现“应援尽援”

    (三)积极引导弱势群体走法律途径理性维权,促进司法公正和“法律权威”的树立

    (四)加强保障,严把案件质量关,努力实现低成本、高质量,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三 当前法律援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体制不顺

     1.缺乏统一指挥、统筹协调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2.法律援助机构设置不合理

     3.人员配置不统一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

    (三)保障机制不完善

     1.经费保障不到位

     2.基础设施保障不足

    (四)工作规范化程度不高

    (五)职能作用发挥不充分

     1.法律援助职能作用总体发挥不充分

     2.法律援助工作站、联系点作用发挥不明显

   四 对法律援助的思考和建议

    (一)确定法律援助的工作目标和工作原则

     1.工作目标

     2.工作原则

    (二)明确法律援助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定位

     1.收集研判社情民意,对重大社会问题发挥预警作用

     2.宣传解释法律,疏导社会不良情绪

     3.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

     4.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5.使社会矛盾纠纷得到“终结”解决

    (三)建立法律援助参与社会治理的工作机制

     1.领导机制

     2.联动机制

     3.保障机制

  缓刑裁量与社区矫正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一 缓刑适用与社区矫正衔接的问题及原因

    (一)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把握不一

    (二)判前调查意见与委托调查的初衷存在一定脱节

    (三)“人户分离”导致判前调查程序衔接不畅

    (四)审限难以满足判前调查的需要

    (五)判前调查的委托主体过于单一并滞后

    (六)对社区概念的理解过于狭窄

   二 厘清几个相关认识问题

    (一)判前调查报告是依据还是证据

     1.判前调查报告作为品格证据有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

     2.判前调查报告作为证据材料使用有助于公正司法

    (二)正确理解和把握“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1.合理确定“居住社区”

     2.合理扩展“居住社区”的外延

     3.全面准确把握“无重大不良影响”的标准

   三 若干对策建议

    (一)完善前置程序

     1.检察机关建议宣告缓刑时,应提交社会调查报告

     2.法院对判前调查工作应尽可能前移

    (二)由司法行政机关查实或被告方出具无重大不良影响的证据材料

     1.明确规定被告方(辩护人)有提供相关材料的义务

     2.明确规定司法行政机关是被告人对居住社区有无重大不良影响的评估主体

    (三)几种特殊情形的例外处理

     1.被告人为未成年人

     2.同案中相同情况的被告人

     3.危险驾驶犯罪中的被告人

     4.外籍人士犯罪

     5.高校学生犯罪

     6.大中型企业职员犯罪

  基层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设置的路径选择

   一 基层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的四种模式

    (一)内设分工型

    (二)内设不分工型

    (三)外设不分工型

    (四)外设联合服务型

   二 基层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机构设置模式评析

    (一)内设分工型的优劣

    (二)内设不分工型的优劣

    (三)外设不分工型的优劣

    (四)外设联合服务型的优劣

   三 基层检察院知识产权保护专门机构设置路径选择

    (一)基本原则

    (二)近景规划:因需而设,多种模式并存

    (三)远景展望:设立知识产权检察院

 社会转型时期民生改善与市民心理调适研究

  杭州市公众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及对策

   一 公众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以及对杭州的调查分析

    (一)公众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模型

    (二)杭州公众亲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1.数据收集情况

     2.杭州公众亲环境行为的自我评价

     3.杭州公众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的自我评价

      (1)环境意识的自我评价

      (2)城市依恋的自我评价

   二 杭州公众亲环境行为形成机制分析

    (一)环境意识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二)城市依恋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三)情境变量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1.个体实施成本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2.社会参照规范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四)中国文化背景变量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1.群体一致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2.面子观念对公众亲环境行为的驱动效应

   三 引导提升杭州公众亲环境行为的对策

    (一)多元主体共同治理

     1.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2.民间环保组织应发挥中介平台的整合优势

    (二)加强环境宣传教育

     1.提高公众的环境情感水平

     2.提升公众的环境保护知识

     3.增强公众的环境责任感

     4.促进物质主义观念转变

     5.遏制不良社会风气传播,营造积极的社会压力氛围

    (三)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1.促进公众产生城市依恋

     2.优化亲环境行为的外部便利性

    (四)采取奖惩措施

  城市化进程中拆迁致富农民的适应性调查及对策

   一 杭州市拆迁致富农民的适应性现状

    (一)调查对象的选取

    (二)问卷的编制

    (三)问卷调查分析

     1.拆迁致富农民的整体适应性水平较低

     2.拆迁致富农民经济适应性的特点

     3.拆迁致富农民社会适应性的特点

     4.拆迁致富农民心理适应性的特点

   二 拆迁致富农民产生适应性问题的原因

    (一)生活方式剧变,拆迁农民无所适从

    (二)政府的管理和教育引导缺位

    (三)缺乏理财的意识和能力

    (四)自身素质和观念上的缺陷

   三 提高拆迁致富农民适应性的对策

    (一)重视政策导向和制度设计,尽快健全职业培训体系

    (二)加强引导,让拆迁农民不是“富裕一阵子”,而是“幸福一辈子”

    (三)强化社区管理,提升社区支持功能

    (四)帮助拆迁农民树立现代生活意识

    (五)健全拆迁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及应对策略

   一 对群体性事件的几点认识

    (一)群体性事件的定义

    (二)群体性事件的特征

   二 群体性事件爆发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普遍的社会不公平感

    (二)严重的社会不信任感

    (三)深切的失望无助感

    (四)广泛的社会怨愤心理

   三 群体性事件的群体心理分析

    (一)群体心理机制

    (二)群体心理趋向

    (三)群体心理过程

   四 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的策略

    (一)矛盾纠纷排查化解

    (二)社会不良心态预警

    (三)畅通民意表达渠道

    (四)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五)强化建构社会信任

    (六)加强临阵心理干预

 经济经纬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在我国的发展

    (一)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概况

    (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运作模式

   二 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模式的实践

    (一)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概况

    (二)杭州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的运作情况

     1.财政资金运用情况

     2.项目投向的行业分布

     3.项目退出情况

    (三)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的运行成效

     1.鼓励创业投资投向初创期企业,基本实现政策初衷

     2.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投向“十大产业”,推动产业升级发展

     3.全方位服务初创期企业,帮助企业快速成长

    (四)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1.国有股权模式带来较多负面影响

     2.跟进投资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

     3.跟进投资的评价机制不健全

   三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模式的对策建议

    (一)适时推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跟进投资的债权模式

    (二)降低回购行权价格,加大跟进投资的扶持力度

    (三)扩大跟进投资业务的规模,加大推广力度

    (四)建立权责利统一的制度

    (五)推行购买服务模式,提高财政资金运作效率

    (六)建立合格投资机构制度

  基于股权激励的国企技术人员激励机制研究

   一 数源科技技术人员基本情况

    (一)技术人员人力资本特点

    (二)技术人员激励现状

   二 数源科技技术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激励现状特征

     1.薪酬结构单一

     2.薪酬与长期绩效关联性不强

     3.核心技术人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激励效果评价

     1.长期性的激励机制不足

     2.薪酬体系缺乏弹性

     3.绩效考评体系不够健全

     4.吸引并留住人才的激励方式不多

   三 数源科技实施股权激励的必要性

    (一)人力资源战略的需要

    (二)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

    (三)企业规模和行业性质的需要

   四 数源科技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机制构建

    (一)股权激励目标

    (二)股权激励机制设计原则

     1.有效性原则

     2.可操作性原则

     3.可持续性原则

     4.公平公正原则

    (三)股权激励的模式选择

     1.股权激励模式比较

     2.股权激励模式选择

    (四)技术人员股权激励方案设计

     1.股票期权来源

     2.资金来源

     3.激励对象

     4.激励额度

     5.行权期限

     6.行权价格

    (五)绩效考评体系

     1.健全绩效考评体系

     2.规范设计和执行

     3.坚持公开、公平、公正

     4.考核内容细化

     5.充分利用考核成果

    (六)股权激励退出机制

    (七)股权激励管理机构

  需求与对策: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养老地产研究

   一 养老地产的内涵与需求动因

    (一)居住观念转变催生养老地产需求

    (二)家庭规模缩小带动养老地产需求

    (三)收入增长激发养老地产有效需求

    (四)自有住房率提升增加了潜在需求

   二 养老地产需求特征与发展趋势

    (一)养老地产需求特征分析

     1.养老地产消费人群特征

     2.养老地产产品需求特征

    (二)养老地产需求趋势分析

     1.浙江省未来老龄人口规模

     2.浙江省养老地产需求趋势测算

   三 浙江省发展养老地产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战略规划,有步骤地扩大养老地产规模

    (二)优化市场环境,增加养老地产供给

    (三)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养老地产发展

 城市建设

  杭州城区水环境提升工程的实践与对策

   一 杭州城区水环境治理现状

    (一)加快污水处理能力建设

    (二)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

    (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力度

    (四)加大基础投入

   二 城区水环境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区治水部门协调机制尚未完全理顺

    (二)水环境设施建设滞后

    (三)财力跟不上治水需要

    (四)饮用水水源安全的风险

   三 国外城市治水经验对杭州的启示

    (一)依法管理,严格治水

    (二)可持续发展观的治水理念

    (三)加大投入,保护水资源

   四 实施杭州城区水环境提升工程的建议

    (一)创新管理,理顺体制

    (二)系统性治水,加快工程建设

    (三)抓好水源保护,防控上游污染

    (四)推进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完善收费制度

    (五)生态修复,补充水源

    (六)引导公众参与治水

  杭州灰霾治理:现状、困境及对策

   一 灰霾天气及其主要危害

    (一)灰霾天气及其形成原因

     1.“雾”“霾”“灰霾天气”概念辨析

     2.灰霾天气的主要成因分析

    (二)灰霾天气的主要危害

   二 杭州的灰霾天气及其治理困境

    (一)杭州灰霾问题:形势不容乐观

     1.污染来源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其中机动车尾气尘贡献率最高

     2.污染浓度日变化幅度较大,并呈现冬高夏低的季候特征

    (二)杭州灰霾污染治理:任重而道远

     1.现行的治理措施

     2.面临的“四大困境”

   三 破解杭州灰霾治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城市规划和项目建设的气候可行性论证,从而优化城市气候环境,提升大气自净能力

    (二)采取以机动车尾气治理为重点的多污染物综合控制策略,以尽快改变污染物刚性排放的现状

    (三)加大对灰霾特别是对PM2.5科研和监测工作的支持力度,为有效治理灰霾天气提供科学依据

    (四)建立健全灰霾预报预警机制和应急响应机制,尽可能减少灰霾污染的社会危害

    (五)探索实践城际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着力打造市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

    (六)通过创新宣传形式、拓宽沟通渠道,营造低碳环保的社会氛围,培育灰霾治理的社会力量

  城镇化进程中村改居拆迁社区的配套建设问题分析

   一 村改居拆迁社区个案概况

   二 杭州市社区配套建设的特点

   三 杭州市村改居拆迁社区配套问题

    (一)社区配套规划往往把社区等同于居住(小)区

    (二)社区管理措施不到位

    (三)村改居小区存在物业管理费难收取、物业公司难以维持正常经营活动的情况

    (四)村改居小区教育设施不配套导致人户分离现象

    (五)有些拆迁社区未预留建设用地

    (六)社区管理权限配套政策不清晰

   四 改善村改居社区配套建设的基本路径

    (一)要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执法机构进社区以完善社区治理

    (二)强化拆迁小区住房原建设单位的房屋质量检查责任

    (三)在居住区配套服务设施规划构成中,要让社区提前介入参与规划

    (四)建设体育文化活动场所要有国际视野

    (五)拆迁社区的物业管理政策可以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可以赋予其准物业管理政策

    (六)社区服务的软件配套政策应及时跟上

    (七)强化拆迁社区的警务管理

 社会文明

  杭州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契合度探析

   一 杭州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二 杭州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杭州地区高职院校概况

     1.规模概况

     2.专业分布概况

    (二)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结构与三次产业结构基本适应,但契合度不高

     2.专业设置覆盖面较广,但尚不能充分满足支柱产业的需求

     3.专业设置重复度较高,专业特色不明显

     4.专业设置中低投入的较多,高投入的较少

     5.专业设置的前瞻性不足,与产业发展需求不同步

   三 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需加强对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宏观调控

     1.政府需加强宏观调控和引导,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谋篇布局

     2.加大对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的投入力度

     3.落实高校的办学自主权,把专业设置权限下放给学校

     4.积极为学校与行业、企业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5.积极为高职院校提供良好的服务,做好信息传递工作

    (二)高职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设置

     1.重视专业设置建设规划,确保专业设置的科学性

     2.努力培育和扶持紧缺专业,大力发展产业支撑型专业

    (三)努力打造具有行业特色的品牌专业

    (四)建立专业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五)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实现校企共赢

  志愿服务在杭州发展城市休闲文化中的功能、特点与对策

   一 志愿服务与城市休闲文化的关系

    (一)志愿服务符合城市休闲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志愿服务是实施“民主促民生”社会管理战略的客观要求*

    (三)志愿服务是发展城市休闲文化的有效途径

    (四)志愿服务是杭州市共建共享“东方休闲之都”的重要载体

   二 志愿服务在杭州市发展城市休闲文化中的功能

    (一)价值导向功能

    (二)社会动员功能

    (三)社会保障功能

    (四)城市展示功能

   三 志愿服务在杭州市发展城市休闲文化中的特点

    (一)与杭州的历史文化相契合

    (二)倡导“参与志愿服务就是休闲生活”的理念

    (二)建立和完善评价、激励和经验分享机制

   四 制约志愿服务发展的因素

    (一)对志愿服务宣传和认识不足

    (二)志愿服务项目单一

    (三)志愿者的主体比较单一

    (四)志愿服务的保障、激励机制较为欠缺

    (五)志愿服务组织的行政色彩比较浓厚

   五 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功能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志愿服务文化”的舆论宣传,充分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

    (二)完善相关政府政策扶持,形成合力

    (三)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完善服务网络

    (四)打造志愿服务品牌,使之成为城市休闲文化的金名片

  杭州就业质量测度及提升对策

   一 研究杭州就业质量测度的意义

    (一)有利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

    (二)有利于杭州劳动力需求和供给趋于均衡

     1.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

     2.杭州人口现状决定未来劳动力供给趋紧

   二 杭州就业质量测度体系构建和测度

    (一)杭州就业质量测度体系构建

    (二)杭州就业质量测度

     1.就业环境测度

     2.就业能力测度

     3.就业状况测度

     4.劳动者报酬测度

     5.社会保护测度

     6.劳动关系测度

   三 提升杭州就业质量的对策

    (一)在产业结构优化中降低求人倍率

     1.通过“机器换人”降低对低端劳动力的需求

     2.通过引进人才增加高端劳动力的供给

    (二)在收入分配调整中促进劳动收入的合理增长

     1.应继续完善和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2.应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3.政府应保持生产税净额的合理增长

    (三)通过继续强化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的技能

     1.应引导和强化高职院校的教育和培训功能

     2.应引导一般高校向应用转型

     3.应引导和支持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对劳动者进行培训

    (四)在加强劳动者权益保护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1.应大力培植劳动者及其组织工会,使劳动者及其组织拥有真正的话语权

     2.应增强政府在“三方机制”中的作用

     3.应建立和完善劳资利益诉求的通道

  新媒体环境下杭州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分析

   一 杭州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现状

    (一)杭州城市形象定位明晰,市民认知度较高

    (二)杭州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手段多样,传播效应明显

     1.政务微博与微信

     2.移动微门户与移动电视

     3.城市网络论坛与社交平台

     4.微电影及游戏传播

    (三)杭州市民对新媒体的接受度高,利用新媒体传播城市形象的意愿强

   二 杭州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媒体合作的层次不深

    (二)分众传播的观念不强

    (三)深层次的互动不足

   三 杭州新媒体城市形象传播的策略

    (一)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强媒体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二)注重传播分众化和互动化,实现城市形象精准、高效传播

    (三)紧跟杭州城市建设发展实际,实现重点突出的可持续传播

    (四)充分发挥微传播和意见领袖功能,提高新媒体舆论引导能力

    (五)提高传播主体的媒介素养,增强城市形象传播效果

《杭州研究》主要有要论特刊、专家视点、政务创新与改革研究、经济经纬、城市发展、社会文明、历史文化等栏目,探讨杭州城市领域的理论与实际问题,跟踪城市学研究的国际学术前沿,特别关注在杭州城市经济、管理、社会、法律、文化等发展进程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亦关注杭州都市圈发展与合作为杭州市委、市政府及所属部门的专题性工作调研的成果发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广东省中山市工商学会:《进一步推动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工商管理》2011年第10期。

Bamberg S.,Moser G.,“Twenty Years after Hines,Hungerford and Tomera:A New Meta-analysis of Psychosocial Determinant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07,1.

Lee Y.K.,Kim S.,Kim M.S.,Choi J.G.,“Antecedents And interrelationships of Three Types of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r”,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14,4.

Onwezen M.C.,Antonides G.,Bartels J.,“The Norm Activation Model:An Exploration of the Functions of Anticipated Pride and Guilt in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3,7.

Straughan R.D.,Roberts J.A.,Environmental Segmentation Alternatives:A Look at Green Consumer Behavior in the New Millennium”,Journal of Consumer Marketing,1999,6.

彭远春:《国外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述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第8期。

武春友、孙岩:《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预测》2006年第4期。

武永春、刘欣葵、许联锋:《试论女性环境责任行为形成的影响因素与路径》,《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1期。

王建明:《资源节约意识对资源节约行为的影响——中国文化背景下一个交互效应和调节效应模型》,《管理世界》2013年第8期。

严友良、房雅倩:《拆迁暴富魔咒:一旧楼倒下去,一群富豪站起来》,http://news.sohu.com/201208l0/n350302023.shtml。

赵守诚、刘旌:《农民因地拆迁暴富迷失自己,再因染毒赌博返贫》,http://www.fangchan.com/news/l/2013-07-07/350209.html。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衣玉梅:《城市化进程中哈尔滨市松北镇失地农民社会适应问题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李飞、钟涨宝:《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研究》,《青年研究》2010年第2期。

孙香:《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王利:《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城市适应性调查研究》,《理论研究》2012年第2期。

谈小燕:《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失地农民角色适应调查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王淞陶、杜陈胜:《论失地农民的城市化适应》,《北方文学》2011年第9期。

黄辛隐、刘金光:《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特征探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孟祥斐、华学成:《被动城市化群体的转型适应与社会认同》,《学海》2008年第2期。

李凤兰、李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社会学分析》,《改革与战略》2009年第1期;

姚昕辰:《政府诚信视角下的征地拆迁纠纷调处问题研究》,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赵庆伟:《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社会学分析》,《传承》2012年第6期。

王莹:《城市化进程中城郊拆迁致富农民社会适应研究——以北京市长阳镇为例》,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王慧敏、冯益华:《请关注城郊村农民拆迁后的一夜暴富》,《北京农业》2012年第23期。

雷五明、陶慧芬:《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分析》,《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梅珍生、胡静:《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心理机制分析》,《社会心理科学》2006年第6期。

卢兴亚:《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第9期。

林维业、刘汉民:《公安机关应对群体性事件实务与策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阎力:《当代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胡联合、胡鞍钢、何胜红、过勇:《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红旗出版社,2009。

杨丽:《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动因解析》,《南方论刊》2010年第7期。

储召红:《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公安研究》2010年第9期。

何显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理及其应急处置——基于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学林出版社,2010。

夏征农:《大辞海》(政治学·社会学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中国政治社会学基本问题》,人民出版社,2011

〔美〕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的圣经》,梁永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严雪莉译,凤凰出版社,2011。

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美〕罗伯特·A.巴隆等:《社会心理学》(第十二版),邹智敏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胡印斌:《从瓮安到孟连,如何化解民怨》,《中国青年报》2011年10月27日。

《中国家庭基尼系数达0.61高于全球平均水平》,新浪网,2013年1月7日,http://news.sina.com.cn/o/2012-12-10/181125776229.shtml。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指标已跌破及格线》,凤凰网,2013年1月8日,http://news.ifeng.com/mainland/detail_2013_01/08/20932137_0.shtml。

王庆功、张宗亮、王林松:《社会心理冲突:群体性事件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新华文摘》2013年第2期。

上海投中咨询有限公司:《2013年政府引导基金专题报告》,2014

陆铭、尤建新、周文泳:《引导基金投资模式的比较研究》,《中国软科学》年第S2期

王川:《创业投资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潮流》,《中关村》2012年第4期

王利明:《引导基金对私人资本、创业投资企业和创业投资家的激励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庞国存:《中国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运作模式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刘群红、周玮:《老年地产:市场需求与对策》,《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建设部、民政部:《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1999

《87.6%的人希望父母住进养老地产》,新华网,2013年1月9日。

国家统计局:《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

浙江省民政厅:《浙江省2013年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统计公报》,2014

浙江省统计局:《2013年浙江经济发展告》,2014。

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老龄办:《浙江省老龄产业发展研究调查报告》,2013。

高建中:《江阴市实施调水改善城区水环境的实践与思考》,《江苏水利》2006年第5期。

辛志伟:《实施碧水工程改善天津水环境质量》,《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第2期。

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报告(2000~2010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马树超、郭扬:《高职教育跨越转型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丁金昌:《高职教育对接区域经济的现状分析与路径选择》,《高等教育研究》2013年第3期。

邓光、杨晓燕:《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规模的区域性探究》,《中国高教研究》年第10期。

肖称萍:《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探析》,《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年第4期。

陈旭东、樊登柱:《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吻合度研究——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为例》,《职业技术教育》)12年第29期。

Anke,“Measuring Decent Work with Statistical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Vol.2.

Bangkok,“ILO.Decent work indicators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a guidebook for policy-makers and researchers/International Labour Office”,“Regional Office for Asia and the Pacific”,2008.

Geneva,“General report,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Labour Statisticians”,2008.

Ghai,D,“Decent Work:Concept and Indicators”,“International Labor Review”,2003,Vol.2.

Schroede,F,“Workplace Issues and Placement:WhatisHighQualityEmployment?”,Work,2007(4).

李长安,《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的核心是提高就业质量》,《北京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

赖德胜等:《中国各地区就业质量测算与评价》,《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第11期。

赖德胜主编:《2011中国劳动力市场报告》,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宋国学:《就业能力开发的绩效衡量与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曾湘泉:《深化对就业质量问题的理论探讨和政策研究》,《中国劳动保障报》2012年12月22日,第003版。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中文互联网数据研究资讯中心网站,http://www.199it.com/。

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NO.3(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杭州移动电视官网,http://about.hzmotv.com/?id=9&ac=关于我们。

谢征:《移动互联网上的城市形象宣传》,《对外传播》2012年第6期。

《全国首款城市旅游益智游戏〈玩转南京〉3月17日上线》,http://newtown.gov.cn/njszfnew/szf/201302/t20130221_1177987.html。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2014上半年度腾讯政务微博发展研究报告》,2014。

《15家副省级城市党报联手城市形象联播平台在汉成立》,http://www.chinadaily.com.cn/hqgj/jryw/2013-10-16/content_10335537.html。

张军、米如群:《新媒体环境下公众媒介素养的养成》,《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

秦振云、蒋丽红:《网络论坛中的语言暴力分析——以杭州飙车案为例》,《新闻世界》2009年第11期。

戴元初:《媒体形象构建:城市品牌管理的核心环节》,《青年记者》2012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