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99

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与基层政治图书

Sichuan Tithing System and Politics of Grass Roots

SSAPID:101-7982-3601-03
ISBN:978-7-5097-1420-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渊源,川政统一后和新县制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不同特点,四川乡镇保甲各级民意机构的建立,乡镇保甲长群体、袍哥、士绅与四川基层权力运作的关系,四川保甲的职能、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民国史研究系列
作 者: 冉绵惠
编 辑:宋培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附录

 绪论

  一 选题的缘起

  二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 保甲制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保甲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推行*

  第一节 保甲制度的沿革

   一 保甲制度的萌生、确立和发展

   二 保甲制度在民国时期的重建

  第二节 保甲组织在四川的建立和整理

   一 从防区制到川政统一

   二 1935~1936年保甲组织在四川的初步建立和整理

   三 1937~1939年四川省整理保甲概况

   四 保甲长培训:中央与地方的争夺

  第三节 新县制下的四川保甲制度

   一 1940~1941年四川省编查保甲概况

   二 1943~1944年四川编查保甲概况

   三 国民党在四川统治的结束及保甲制度在四川的寿终正寝

   四 新县制实行前后四川保甲的不同特点

 第二章 保甲制度与四川基层权力的运作

  第一节 民意机构的建立与基层自治

   一 保甲民意机构的建立与废止

   二 四川保甲民意机构与基层自治

  第二节 基层政权中的乡镇保甲长群体

   一 新县制推行前基层政权中的乡镇(联保)保甲长群体

   二 新县制推行时期基层政权中的乡镇保甲长群体

  第三节 袍哥、士绅与乡镇保甲权力运作

   一 四川袍哥的起源和组织构成

   二 基层权力争夺中的袍哥与士绅

 第三章 四川保甲的职能和作用

  第一节 保甲在四川建立初期的职能和作用

   一 保甲的法定职能

   二 保甲的实际职能和作用

  第二节 四川保甲在全面抗战时期的职能和贡献

   一 保甲的法定职能

   二 保甲在全面抗战中的实际作用和贡献

 第四章 保甲制度的弊端及失败原因

  第一节 保甲制度推行中存在的弊端及危害

   一 编查不实,弊端丛生

   二 强拉壮丁,贻害无穷

   三 勒派捐款,贪污中饱

   四 违法舞弊,横行乡里

  第二节 保甲制度与基层自治的失败及其原因

   一 制度本身的缺失

   二 频繁的战争环境

   三 人才极其缺乏

   四 经费严重不足

 结语

本书对民国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渊源,川政统一初期和新县制实行时期四川保甲制度的推行及其不同特点,四川乡镇保甲各级民意机构的建立,乡镇保甲长群体、袍哥、士绅与四川基层权力运作的关系,四川保甲的职能、作用及其失败的原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者利用到多家档案馆和图书馆发掘的大量丰富具体的保甲档案资料和地方报刊资料,结合访问资料,在保甲制度的理论构想、政策规定与实际推行所存在的差距,以及乡镇保甲与基层社会的关系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1.《列宁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84。

2.《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

1.《巴县仁厚乡公所造呈民三十四年度民选各保正保长履历表》和《巴县仁厚乡公所造呈民三十四年度民选各保副保长履历表》,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民国档案,档案号J1-5-81。

2.《巴县石庙乡第五保9名保民代表1942年2月向巴县县政府递交的呈文诉状》,巴南区档案馆,民国档案,案卷号J1-6-60。

3.《保甲行政研究会侯拯亚缕陈整理保甲行政意见》,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市府,目录号2,案卷号555。

4.《本省实施新县制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67/3。

5.《本市保甲工作现况与改进意见》,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10,目录号16,案卷号3467-2;《本市最近保甲工作实施概况》,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市府,案卷号580/2。

6.《本市最近保甲工作实施概况》,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市府,案卷号580/2。

7.《成都市第一区造报正副保长年贯姓名册》,成都市档案馆,全宗号38,目录号2,卷号2914。

8.《各省市编查保甲户口办法及户籍登记情形》(1946~1949),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十二,案卷号723。

9.《各省市实施保甲制度及变动情形》,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十二(2),案卷号724。

10.《各县保甲概况表四种》、《四川省政府派员抽查各县保甲概况表》,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175/3。

11.何应钦:《八年抗战之经过》,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军警特宪类,案卷号3 281(1)/1。

12.《后方各省市严密保甲要点》,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四区公所,案卷号73。

13.胡次威:《四川省实施新县制成绩总检讨》,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全宗号5·112/3。

14.《简阳县政府委任状》,简阳市档案馆,全宗县政府,案卷号092。

15.《江津县政府第二区区署召开第三次区务会议纪录》,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980。

16.《江津县政府奉巴县团管区司令部役管字第477号训令案转四川省军管区司令部训令》,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318号-2。

17.《江津县政府三十一年下期乡镇人员考核奖惩表》,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462-1号。

18.《江津县政府训令令第二区查酌办理,1939年役字100号》,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318-1。

19.蒋兼主席《劝告四川各县贤良士绅服务地方自治电》,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党团类,案卷号2 39/1(1)。

20.《金堂县县政考察报告书》,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245/3。

21.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关于四川省办理保甲案》,全宗号十二(2),案卷号1544。

22.《内政部保甲户口统计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十二,案卷号2434。

23.《内政部保甲户口统计表》(1948~1949),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十二,案卷号2434。

24.1945年《巴县各乡镇保甲长奖惩处分登记表》,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民国档案,档案号J1-5-8。

25.1947年《四川省江北县第三区龙安乡镇保甲编查册》,重庆渝北区档案馆,全宗号江北县民01,案卷号1947年550卷。

26.1941年5月《巴县保甲编查册》,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民国档案,档案号J1-6-441。

27.1938年2月《成都市政府联保主任、副主任简明履历表》,成都市档案馆,全宗号38,目录号2,卷号2898。

28.1938年10月邓翔海《县政抉要》,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84/3。

29.193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编印战时内务行政应用统计专刊第二种《保甲统计》,四川省档案馆,全宗号5·180/3。

30.1948年6月30日《成都市第二区区长向成都市长呈报该区第三届甲长改选名册》,成都市档案馆,全宗号38,目录号2,卷号2927。

31.1941年6月28日《江北县政府训令》,重庆渝北区档案馆,江北县政府民08全宗1941年74卷。

32.1945年3月4日《江津县双河乡公所训令河军役字第53号》,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54。

33.1945年2月28日《江津县县长萧烈手令》,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54。

34.1938年1月22日《江津县政府训令保字第1号训令——令第二区区长》,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号109。

35.1942年5月25日《江津县政府训令》,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案卷号488。

36.1937年2月9日《快邮代电》,双流县档案馆,历史档案540卷。

37.1937年6月23日《双流县县长孙为呈报省府及第二专署办理保甲长训练情形请鉴核由》,双流县档案馆,历史档案541卷。

38.1937年6月23日《双流县县长孙为呈报(省府及第二专署)办理保甲长训练情形请鉴核由》,双流县档案馆,双流县历史档案540卷。

39.《1938年7月18日四川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转四川省政府训令》,新津县档案馆,新津县政府兵役科1938年,归档号230。

40.1939年12月四川省政府民政厅编印《四川省保甲概况》,成都市档案馆,全宗号38,目录2,卷号176。

41.1936年11月《四川省政府训令》,双流县档案馆,历史档案539卷。

42.1940年《重庆市区镇长名册》,重庆市档案馆,全宗财政局,目录刁人,卷号349。

43.《全国各省市乡镇保甲户口总表》,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全宗号一(2),案卷号1427。

44.《三区太平联保第三十保呈文》,新津县档案馆,新津县政府兵役科1938年,归档号218。

45.《省临时参议会第二届第三次大会民政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综合类,案卷号1 20-35/4。

46.《双流县第三区1937年6月份以前保甲人员变动报告表》,双流县档案馆,双流县历史档案547卷。

47.《(双流县政府令区长)为令饬依限选举联保主任来府核委由》,双流县历史档案396卷。

48.《双流县中心镇各保当选甲长名册》,双流县档案馆,双流县历史档案434卷。

49.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兼永川县县长沈鹏编述《永川县二十七年整理保甲概况》,重庆市档案馆,全宗政务,案卷号123。

50.四川省第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转四川省政府训令,新津县档案馆,新津县政府民政科1938年,归档号55。

51.《四川省各县保长甄选任免暂行办法》,江北县政府民03全宗1940年15卷。

52.《四川省各县乡镇保甲人员防匪保境奖惩办法》,重庆渝北区档案馆,全宗号江北县政府民03,案卷号322卷。

53.《四川省临时参议会县政考察团第二组第十三组考察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综合类,案卷号1 20-38/4。

54.四川省民政厅丛刊——民卷之九《四川省三十年度编查保甲户口纲要》,四川省民政厅,1942年4月,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121/3。

55.《四川省训练团第九期考训员十八县县政调查总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军警特宪类,案卷号3 74/3。

56.《四川省政府二十五年行政总报告》,资中市档案馆,全宗号2,目录号5,案卷号1557。

57.四川省政府印《各县实施新县制现阶段特应注意事项》,新津县档案馆XJ档案馆图书——法规类E-001-137。

58.《四川省重庆市联保主任考核报告表》,重庆市档案馆,全宗渝府,目录2,卷号46/2。

59.《为摘转四川省政府民政厅胡厅长次威函整饬乡镇保甲贪污要点函□力加改义由》,江津市档案局全宗号1(101),江津县政府案卷号602。

60.《县政视察报告三种——政治总报告》,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97/3。

61.《县政意见书》(二)《保甲制度推进概况及其问题之商榷》(1939年1月),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77/3。

62.肖文哲:《县政制度研究》,1942年11月,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153/3。

63.卸任广汉政府第一科科长娄和亮《报告》,《县政意见书》(一),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司法行政类,案卷号5 76/3。

64.《新都、金堂、广汉、什邡、德阳、罗江、绵阳、三台、中江、彰明、江油、绵竹县政民情报告》,因文中提到自民国33年起要怎样,所以估计大约调查时间为1943年,四川省档案馆,历史资料综合类,案卷号1 30/3。

65.《新津县第一区区署为奉令办理甲长训练谨将办理情形报备仰祈鉴核由》,新津县档案馆,新津县政府民政科1938年,归档号112。

66.《新津县龙马乡公所造具当选保长姓名票数清册》和《新津县龙马乡公所造具当选副保长姓名票数清册》,新津县档案馆,新津县政府民政科(第一科)1938年归档号178。

67.《重庆警备司令部代电》,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北碚管理局,目录号4,案卷号4968。

68.《重庆市保甲人员训练班各科时间分配表》,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10,目录号16,案卷号3630。

69.《重庆市第六区保甲户口壮丁调查统计月报表》,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六区公所,目录号10,案卷号163。

70.《重庆市第六区正副区长暨正副保长姓名简历表》,重庆市档案馆,全宗号0057,目录号10,案卷号018。

71.《重庆市第五区保甲长名册》,重庆市档案馆,全宗五区公所,目录号9,案卷号60。

72.《资中县政府三十七年度工作报告》,资中市档案馆、全宗号2,目录号5,案卷号1557。

1.(国民党)中央训练团编《县各级组织纲要及地方自治参考材料》,1940,出版者不详。

2.胡次威:《地方自治实施方案法规汇编》上册,大东书局,1947。

3.季啸凤、沈友益主编《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共100册),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4.刘振东、焦如桥:《县政资料汇编》下册,1939,出版者不详。

5.《内政法规汇编》民政类,1942,此书无出版社说明。

6.沈云龙主编《中国近代史料丛刊》,台北,文海出版社,1968年11月到2003年7月已出版930册。

7.四川省文史研究馆编《四川军阀史料》(第一至四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1987。

8.四川省政府秘书处法制室编《四川省现行法规汇编》第二册民政,1940,出版者不详。

9.万庆元、方庆秋:《中华民国史史料长编》(共70册),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10.章伯锋、庄建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史学会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之十三《抗日战争》,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

11.郑季、贤国梁编《四川省现行法规》,1936,出版者不详。

12.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一至五辑(每辑分一到三编),江苏人民出版社,1979~2000。

13.朱汇森主编《中华民国史事纪要》,台北“国史馆”,各册主要于20世纪70~80年代陆续出版。

1.陈义钟编《海瑞集》,中华书局,1962。

2.《汉书》,中华书局,1962。

3.《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4.《皇朝文献通考》,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32册。

5.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

6.《明会典》,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618册。

7.《明史》,中华书局,1974。

8.(明)王守仁撰、钱德洪原编、谢廷杰汇集《王文成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265册。

9.《清朝续文献通考》。

10.(清)顾炎武:《日知录集释》,花山文艺出版社,1990。

11.《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卷43,中华书局,1985。

12.《清史稿》,中华书局,1976。

13.(清)孙诒让撰《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

14.(清)徐栋所辑《保甲书》,课吏馆官书,清朝道光年间刻印。

15.《史记》,中华书局,1959

16.《宋会要辑稿》,中华书局,1957。

17.(宋)吕南公撰《灌园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23册。

18.《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19.《宋史》,中华书局,1977。

20.(宋)苏颂撰、苏携编《苏魏公文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092册。

21.《隋书》,中华书局,1973

22.《通典》,中华书局,1988,校点本。

23.王安石:《临川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1105册。

24.《续资治通鉴长编》,中华书局,1986。

1.陈雁翚:《四川县训集团内幕回忆》,《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9辑。

2.刘德钧:《观紫今昔》(观紫即四川仪陇县观紫区,位于仪陇县西北,距仪陇县城15公里),1999。

3.《刘湘主川开办的“七训”》,《四川文史资料选辑》第36辑。

4.米庆云:《抗战时期国民党的县政改革》,《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20辑。

5.米庆云:《张群先生主川见闻》,《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18辑。

6.牟国章、樊叔翔:《大邑征地征工修建桑园机场始末》,《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17辑。

7.任昭国:《剿匪“情报”的由来》,《巴县文史资料》第10辑。

8.四川省崇庆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崇庆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9.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四川省志 政务志》,2000。

10.四川省广汉市广汉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广汉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

11.四川省开江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开江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2.四川省新津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新津县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13.四川省宜宾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宜宾县志》,巴蜀书社,1991。

14.四川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四川文史资料集粹》第6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15.万金裕:《抗战八年四川人民在征兵服役上之贡献》,《成都文史资料选辑》第11辑。

1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达县委员会《达县解放初期的回顾》,1988。

1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西南地区文史资料协作会议编《西南民众对抗战的贡献》,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保甲训练》。

2.《北碚月刊》。

3.成都《地方自治》。

4.《成都市》。

5.《成都市政府公报》。

6.《成都市政府周报》。

7.《成都市政月刊》。

8.《大公报》。

9.《江北县县政公报》。

10.《江北县政刊》。

11.《江苏民政》。

12.《抗战行动》。

13.《民族杂志》。

14.南京《地方自治》。

15.南京《内政消息》。

16.《内江县政旬刊》。

17.《农村建设》。

18.《农村月刊》。

19.《农村周报》

20.《农民月刊》。

21.《农民周刊》。

22.《农声》。

23.《前途杂志》。

24.上海《地方自治》。

25.《申报》。

26.《是非公论》。

27.《双流县政周刊》。

28.《四川兵役》。

29.《四川省政府公报》。

30.《四川统计》。

31.《四川统计月刊》。

32.《县乡自治》。

33.《县训》。

34.《县政》。

35.《县政公报》。

36.《县政学报》。

37.《乡政月刊》。

38.《新都实验县县政月报》。

39.《新都实验县县政周刊》。

40.《新四川》。

41.《新四川月刊》。

42.《新新新闻》。

43.《新政治》。

44.《新中华》。

45.《新重庆月刊》。

46.《行政研究》。

47.《浙江民政》。

48.《政声》。

49.《政治建设》。

50.《政治评论》。

51.《中国农村》。

52.《中国农民》。

53.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公报》。

54.《重庆市政府公报》。

55.重庆《新华日报》。

1.白钢:《中国农民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1993。

2.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人民出版社,1996。

3.曹成建:《地方自治与县政改革》(1920~1949),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4.陈柏心:《中国县制改造》,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

5.陈廷湘主编《中国现代史》,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6.程方:《中国县政概论》,1939,出版者不详。

7.程懋型讲述《现行保甲制度》,四川县政人员训练所编印,出版者不详。

8.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10.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群言出版社,1999。

11.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12.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华民国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13.付况鳞主编四川地方实际问题研究会丛刊之五《一个良好保甲长之作法》,1941,编辑与发行者:四川地方实际问题研究会。

14.傅崇矩:《成都通览》,巴蜀书社,1987。

15.侯德础主编《抗战时期四川及周边地区的经济与文教》,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16.胡次威:《地方行政问题》,上海昌明书屋,1949。

17.胡次威:《乡自治提要》,大东书局,1947。

18.胡次威:《怎样实施新县制》,大东书局,1948。

19.黄强:《中国保甲实验新编》,正中书局,1935。

20.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21.金太军、施从美:《乡村关系与村民自治》,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

22.李德芳:《民国乡村自治问题研究》,人民出版社,2001。

23.李德英:《民国时期成都平原租佃制度新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4.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

25.李宗黄:《现行保甲制度》,重庆中华书局,1943。

26.李宗黄:《新县制之理论与实际》,1945,出版者不详。

27.梁漱溟:《我的努力与反省》,漓江出版社,1987。

28.刘亚伟编《无声的革命——村民直选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9.吕亚力:《政治学方法论》,台北,三民书局,1994。

30.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三联书店,1997。

31.马戎、刘世定、邱泽奇主编《中国乡镇组织变迁研究》,华夏出版社,2000。

32.1944年内务部编纂《编整保甲须知》,出版者不详。

33.1948年6月南京市政府编印《首都市政》,出版者不详。

34.1935年10月~1936年12月《四川合江县县政年刊》,出版者不详。

35.1944年3月四川省训练团编印《建立乡镇实录》,出版者不详。

36.1942年8月四川省训练团编印《县各级组织纲要及四川省县各级组织纲要实施计划辑要》,出版者不详。

37.钱端升、萨师炯:《民国政制史》,商务印书馆,1946。

38.秦和平:《四川鸭片问题与禁烟运动》,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39.上海汗血月刊社编《新县政研究》,汗血书店,1935。

40.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叶光庭等译,中华书局,2000。

41.四川省实际问题研究会丛刊之三,付况鳞主编,宋仲堪、唐步祖、刘宗烈执笔《四川哥老会改善之商榷》,出版时间不详。

42.《四川省统计年鉴》(1946年)第1册,出版者不详。

43.《四川省统计年鉴》(1946年)第1册,出版者及出版时间不详。

44.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编《四川大事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

45.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编《四川大事记》(解放战争时期),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

46.“台湾教育部”主编《中华民国建国史》,台北,“国立编译馆”分五编于1985~1991年出版。

47.“台湾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主编《中国近代现代史论集》,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48.王笛:《街头文化——成都公共空间、下层民众与地方政治,1870~1930》,李德英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9.王锦华编著《保甲手册》,新新新闻报馆,1942。

50.王怡柯:《农村自卫研究》,河南村治学院同学会发行,开封建华印刷局印刷,1932。

51.王云骏:《民国南京城市社会管理》,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

52.隗瀛涛:《辛亥革命与四川社会》,成都出版社,1991。

53.隗瀛涛主编《近代重庆城市史》,四川大学出版社,1991。

54.温贤美主编《四川通史》第7册,四川大学出版社,1994。

55.闻均天:《中国保甲制度》,商务印书馆,1935。

56.闻钧天:《警保联系之理论与设施》,商务印书馆,1942。

57.吴晗、费孝通编著《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9。

58.吴绍田:《解读村民自治:关于牛溪埠镇村民自治的观察与阐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59.西北研究社《保甲制度研究》,1941。

60.县训丛刊民政类第一种,王次甫:《保甲述要》,1936年江西省县政人员训练所印。

61.肖唐镖、史天健:《当代中国农村宗族与乡村治理》,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62.叶木青:《中国保甲制度之发展与运用》,世界书局,1936。

63.曾业英主编《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64.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1903~1953),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65.张鸣:《乡土心路八十年——中国近代化过程中农民意识的变迁》,上海三联书社,1997。

66.张治中:《张治中回忆录》,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

67.赵清:《袍哥与土匪》,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

68.赵秀玲:《中国的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

69.中共四川省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国共产党四川历史大事记》(1950~1978),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

70.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学》(一至三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2004。

71.周开庆编《民国川事纪要》第2卷,台北四川文献研究社,1972。

72.朱德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河南冀东保甲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1.蔡易达:《台湾总督府基层统治组织之研究——保甲制度与警察》,1977年台北中国文化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范国权:《论新县制时期的保甲制度》,《档案与史学》1999年第2期。

3.洪秋芬:《日据初期台湾的保甲制度(1895~190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

4.洪秋芬:《日治初期葫芦墩区保甲实施的情形及保正角色的探讨(1895~1909)》,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4期。

5.黄细嘉:《近代的团练和团练制度》,《历史教学》1997年第10期。

6.黄志繁:《乡约与保甲:以明代赣南为中心的分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年第2期。

7.金世忠:《民国保甲制度之研究:以抗战前后的四川省为例,1935~1945》,1979年台湾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8.李天亮:《抗战时期湖北基层政权建设研究》,2005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9.李伟中:《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新探——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乡村制度的变迁》,《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4期。

10.《理想与现实的两难:论国民政府的地方自治与保甲制度》,《福建论坛》2004年第12期。

11.卢毅彬:《国民政府时期甘肃保甲制度推行透析》,《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12.罗远道:《试论清代的保甲制和宗法制》,《中州学刊》1988年第3期。

13.牛贯杰:《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中国农史》2004年第1期。

14.绍云:《成都“袍哥”史略》,《成都志通讯》,1988年第1期。

15.沈成飞:《国家权力和乡村势力间的调试与冲突——抗战时期广东黄冈保甲示范乡透视》,《中山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6.沈松侨:《从自治到保甲:近代河南地方基层政治的演变,1908~1935》,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8期。

17.沈松侨:《地方精英与国家权力——民国时期的宛西自治,1930~1943》,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1期。

18.孙海泉:《论清代从里甲到保甲的演变》,《中国史研究》1994年第2期。

19.孙宅惟、韩海浪:《现代中国社会基层组织的历史变迁》,《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20.汪毅夫:《明清乡约制度与闽台乡土社会》,《台湾研究集刊》2001年第3期。

21.王春英:《民国时期的县级行政权力与地方社会控制——以1928~1949年四川县政整改为例》,2005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2.王开玺:《嘉道年间的京城保甲制度与社会治安》,《历史档案》2002年第2期。

23.王奇生:《国民党基层权力群体研究——以1929~1949年长江流域省份为重点》,1997年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4.王先明、常书红:《晚清保甲制的历史演变与乡村权利结构——国家与社会在乡村社会控制中的关系变化》,《史学月刊》2000年第5期。

25.王先明:《辛亥革命后中国乡村控制体制的演变——民国初期的乡制演变与保甲的复活》,《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6期。

26.王晓琳、吴吉远:《清代保甲制度探论》,《社会科学缉刊》2000年第3期。

27.王云骏:《民国保甲制度兴起的历史考察》,《江海学刊》1997年第2期。

28.魏华伟:《国民政府时期河南保长的群体分析——以1932~1949年辉县、汝南县为重点》,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9.吴燕:《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四川基层司法审判的现代转型》,2007年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30.武乾:《南京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与地方自治》,《法商研究》2001年第6期。

31.肖如平:《从自卫到自治——论国民政府的保甲制度》,《历史档案》2005年第1期。

32.谢增寿:《国民党南京政府保甲制度述论》,《南充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

33.杨德华:《保甲制度》,葛兆光选编《学术薪火——三十年代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科毕业生论文选》,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4.杨焕鹏:《论抗战后杭州地区保甲运作中的保长与保干事》,《历史档案》2004年第4期。

35.姚建平:《清代两湖地区社仓的管理及其与常平仓的关系》,《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第4期。

36.张济顺:《沦陷时期上海的保甲制度》,《历史研究》1996年第1期。

37.张继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38.赵丽娜:《民国时期湖北保甲制度研究》(1927~1937),2005年武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9.赵小平:《国民党保甲制述论》,《许昌师专学报》1990年第3期。

1.1998年2月第一次访问张仲良记录。被访问者张仲良,1939~1949年担任成都市紫东镇第11保保长,1913年出生,2009年11月30日去世。时年85岁,家住成都望平街。

2.2006年9月24日第二次访问张仲良记录。

3.2005年7月访问曾任简阳县禾丰乡公所32保保长蔡廷璧的两个女儿蔡宏恕(1928年生,2005年77岁)、蔡国清(1930年生,2005年75岁)记录。

4.2007年10月11日访问何世珍回忆民国时期云阳县云安镇镇长汪国宾记录。被访问者何世珍,四川云阳人,1926年出生,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四川从事地下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共西南局宣传部秘书,成都锦水书画院院长,时年81岁,仍任成都锦水书画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