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6

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 NO.4图书

China's TourismDevelopment:Analysis and Forecast (2003-2005)

SSAPID:101-7956-2875-62
ISBN:7-80190-40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大陆和港台研究旅游问题的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约40万字,他们通过对我国旅游形势及国际环境的回顾、分析,对我国2005年的旅游形势作出了分析和预测,全面翔实而又客观公正。

相关信息

丛书名:旅游绿皮书
编 辑:任文武;张大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相关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旅游绿皮书》编委会

 《皮书系列》主要编辑出版发行人

 主报告

  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的分析与预测

   一 2003~2004年我国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总体状况

     1.2003年的发展状况

     2.2004年的发展状况

    (二)三大市场

     1.入境市场

     2.国内市场

     3.出境市场

    (三)热点问题

     1.几大热点问题

     2.热点问题背后

   二 2005年及其未来旅游业发展趋势

    (一)影响未来旅游发展的四个宏观因素

     1.国际政治经济发展形势有忧有喜

     2.构建和谐社会为旅游发展赋予了新思路

     3.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旅游发展开阔了新视野

     4.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调整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二)产业运行的五个关键问题

     1.旅游产业功能的全面发挥

     2.正确处理三大市场的关系

     3.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的突破

     4.旅游企业制度的改革创新

     5.和谐旅游环境的全面营造

    (三)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

     1.2005年旅游发展的基本判断

     2.未来一段时间内旅游发展中的重大事项

  2004年中国旅游热点问题析评

   一 出境旅游新突破*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出境人数大幅度增长

     2.高层领导介入谈判

     3.目的地增加异常迅速

    (二)重要提示*

     1.出境旅游政策需要调整*

     2.出境旅游市场需要净化*

     3.赌博诱惑值得注意*

     4.旅游保险意识需要加强*

     5.印度洋海啸影响将会改变出游方向*

   二 港澳自由行火暴*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人数增长迅猛

     2.消费引人注目

     3.旅行社业竞争格局出现变数

     4.促进港澳经济的振兴与繁荣

    (三)重要提示*

     1.2005年增势更加迅猛*

     2.自由行的模式引起关注*

     3.相关政策有待调整*

   三 区域旅游合作掀高潮*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开放市场、减少障碍为区域合作的主线

     2.南方较北方积极,京津冀反应不够突出

    (三)重要提示*

     1.区域旅游合作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

     2.区域旅游合作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四 红色旅游应运而生*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三)重要提示*

     1.从市场需求的角度开发产品*

     2.不要把红色旅游搞成变相的公费旅游*

     3.注意开发适合海外旅游市场的红色旅游产品*

   五 嘉年华搅动城市旅游*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嘉年华活动的主要特色在于其独特的运营模式*

     2.嘉年华进入中国,为含蓄的中国人引入了一种新的娱乐概念*

     3.嘉年华进入中国,无疑对国内游乐园和主题公园提出了的挑战*

    (三)重要提示*

   六 遗产保护与利用之争*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申遗热”出现的动因

     2.遗产的属性与功用

     3.世界遗产的管理与经营

     4.门票价格的涨落

     5.法律、制度与其他

    (三)重要提示*

   七 外资旅行社进军势猛*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进入地点扩散

     2.投资方实力雄厚

     3.经营业务范围各异

    (三)重要提示*

     1.国内旅行社必须考虑审视自身的发展战略*

     2.中国的旅游经营商也要做走出去的谋划*

   八 经济型饭店蓄势待发*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国际品牌大举进军

     2.民族品牌加快布局

    (三)重要提示*

     1.经济型饭店的发展不要盲目追风*

     2.对国外对手的进入不要谈虎色变*

   九 旅游集团竞相重组*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重组的层次高

     2.重组的力度大

     3.着眼于战略调整

    (三)重要提示*

     1.“做大”与“做强”的关系*

     2.“进入”与“走出”的关系*

     3.“退出”与“强化”的关系*

   十 旅游行政管理新变革*

    (一)重要事件

    (二)点评

     1.势在必行

     2.法行禁止

     3.示范行动

    (三)重要提示

   后记

 专题报告 三大市场篇

  2003~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分析、预测与展望

   一 国际旅游的基本规律和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特点

    (一)国际旅游的八条基本规律

    (二)中国入境旅游的重要特点*

   二 2003年全球国际旅游总体概况

   三 2003年中国入境旅游情况分析

    (一)2003年主要客源市场分析

     1.港澳台市场

     2.外国客源市场

    (二)2003年入境旅游方式分析

    (三)2003年入境旅游目的分析

    (四)2003年入境旅游团队散客状况分析

    (五)2003年我国各地接待入境旅游者数量变动情况分析

   四 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总体情况分析

    (一)2004年世界入境旅游的简要情况

    (二)2004年中国入境旅游总体情况

   五 2005年中国入境旅游展望

  2003~2005年中国出境旅游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测

   一 2003年以来出境旅游的新变化

    (一)出境人数与增速创新高*

    (二)出境目的地大幅度扩大

    (三)港澳自由行初见成效*

    (四)出境旅游的结构逆转*

   二 出境旅游新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出境旅游需求的积累性释放*

    (二)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进行调整*

    (三)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的关注,为赢得中国市场而调整政策*

    (四)国际赛事的吸引力

   三 出境旅游的新现象

    (一)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

     1.传统产品精细化*

     2.大众产品主题化*

     3.长距离产品多国化*

     4.尝试新的经历*

    (二)自由行将进一步扩大

    (三)航线增加导致旅游团降价

     1.新航线增加

     2.旅行社与航空公司联手推出新的航运安排

   四 中国出境旅游政策取向的辨析*

    (一)增长速度是否太快了*

    (二)出境旅游发展是否存在危机*

   五 关于2005年出境旅游发展趋势预测*

   结束语

  2003~2005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一 2003~2004年中国国内旅游发展概况

    (一)SARS冲击与旅游下滑*

     1.2003年的全年格局

     2.2003年的年度特征

    (二)2003年的恢复与2004年的发展

     1.2003下半年的迅速恢复*

     2.2004年的新发展

     3.2004年的年度特征

   二 2005年的发展趋势与预测

    (一)一往无前的发展趋势

     1.对现象的冷静分析

     2.持续增长的相关因素*

    (二)国内旅游者的新关注

     1.关注之一是服务质量*

     2.关注之二是旅游价格*

     3.关注之三是旅游假日*

    (三)对2005年国内旅游发展的预测*

 专题报告 热点关注篇

  区域旅游合作的趋势与长三角的实践

   一 长三角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经验与问题

    (一)背景

    (二)会议的主要成果

    (三)经验、问题与未来走势

     1.主要经验和做法

     2.问题与困境

     3.走势

   二 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走势分析

    (一)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趋势

     1.意识更强

     2.层次更高

     3.措施更实

     4.地域更广

     5.内容更丰

    (二)旅游合作应当避免的几个误区

    (三)城市旅游合作的主要目标和原则*

    (四)中国城市旅游合作的重点区域*

   三 结论

    (一)旅游业区域合作既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又是区域旅游发展和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二)旅游业区域合作既符合旅游经济发展规律,又是区域旅游整体形象建设的终极形态*

    (三)城市旅游合作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实施主体*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现状分析与发展研究*

   一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历程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现状特点*

     1.合作主体多元化和运行机制市场化

     2.要素日益集中与结构不断优化

     3.城市形象和品牌日益差异化

     4.一体化发展和制度化保障

   二 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制约与潜力*

    (一)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面临的障碍和突出问题*

    (二)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潜力分析*

   三 进一步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战略对策与措施*

    (一)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竞争力体系战略合作*

     1.加强区域内部的整体协调与规划整合

     2.加强对旅游市场需求变动的创新研究

     3.加快对配套设施与环境的系统性规划和建设

     4.优化区域旅游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

    (二)加强长三角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合作*

     1.加快制定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目标和步骤

     2.加强建设区域旅游一体化的战略框架结构建设

     3.加快区域旅游一体化战略的信息化和全球化进程

  环渤海旅游协作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一 环渤海旅游协作的发展现状

    (一)环渤海旅游协作的发展历程

     1.行政“拉郎配”阶段

     2.市场主导阶段

     3.全面合作阶段

    (二)环渤海旅游协作发展的最新动态*

     1.签署环渤海旅游宣言*

     2.召开“环北京旅游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

     3.将区域合作内容编入《北京市旅游管理条例》*

   二 环渤海旅游协作的发展前景

    (一)区域旅游协作的系统分析

    (二)环渤海旅游协作的独特性*

    (三)环渤海旅游协作的发展前景*

     1.北京具备休闲旅游市场*

     2.环渤海地区具备休闲旅游资源*

     3.环渤海地区旅游具备地理和交通等基础条件*

    (四)环渤海旅游协作下一步实施建议*

     1.环渤海旅游协作今后发展的两个阶段*

     2.当前政府着手“作为”的工作建议*

  珠三角旅游合作探究

   一 “珠三角”概念的解释

    (一)“小珠三角”

    (二)“大珠三角”

    (三)“泛珠三角”

   二 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

   三 珠三角旅游合作历程*

    (一)“小珠三角”旅游合作

    (二)“大珠三角”旅游合作

    (三)“泛珠三角”旅游合作

   四 珠三角旅游合作探究

    (一)旅游合作基础*

    (二)旅游合作内容*

     1.旅游产品合作*

     2.旅游客源合作*

     3.旅游投资合作*

     4.旅游品牌合作*

     5.旅游管理合作*

     6.旅游人才合作*

    (三)旅游合作机制*

   五 展望*

  东北振兴战略中的旅游区域合作

   一 旅游业在振兴东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旅游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1.关联带动作用

     2.接续产业作用

     3.高就业、低成本、兼容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作用

    (二)发挥旅游业在扩大对外开放中的作用*

     1.发挥旅游业的“形象”作用,带动对外开放*

     2.发挥旅游业的“纽带”作用,为对外开放牵线搭桥*

     3.发挥旅游业的“吸纳”作用,使旅游业本身成为招商引资的新领域*

    (三)发挥旅游业在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作用*

   二 旅游业在振兴东北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优势*

    (一)机遇:千载难逢*

     1.战略机遇*

     2.环境机遇*

    (二)优势:得天独厚*

     1.旅游资源优势显著,互补性强,为区域联合奠定基础*

     2.旅游基础设施雄厚,交通便利,是区域联合的有利条件*

     3.旅游客源市场广阔,潜力巨大,是区域合作的强大优势*

   三 发展旅游业与实现东北旅游区域合作的制约因素*

    (一)自然因素的制约*

    (二)观念上的制约*

    (三)体制上的制约*

   四 实现东北旅游区域合作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协调组织机构*

    (二)统筹规划,协调发展*

     1.统筹规划重大旅游交通设施建设

     2.统筹规划重大旅游资源产品的开发,有效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发挥区域旅游资源的优势互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利用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形成“两带四中心”

     4.实施无障碍旅游

    (三)联合打造“大东北旅游新形象”*

    (四)构筑东北旅游经济圈*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的历程、特征与对策*

   一 红色旅游发展的基本历程*

    (一)红色旅游的萌芽阶段

    (二)红色旅游的起步阶段

    (三)红色旅游的加快发展阶段

    (四)红色旅游的市场化发展阶段

   二 红色旅游的主要特征*

    (一)红色旅游是受党政部门鼓励和扶持的*

    (二)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有一定限定条件*

    (三)红色旅游深度和规模开发面临的困难*

    (四)红色旅游以观光产品为主体*

    (五)红色旅游的客源消长有明显的规律性*

   三 加快红色旅游发展的几项建议*

    (一)加快由事业接待型向旅游产业型转变*

    (二)根据市场需求树立当地旅游形象*

    (三)加强探索红色旅游促销的路子*

    (四)深入挖掘和丰富红色旅游产品的内涵*

    (五)提高红色旅游接待的软硬件水平*

    (六)努力增加红色旅游的收入产出水平*

    (七)搞好与其他旅游产品的线路组合*

  “焦作现象”的研究和思考

   一 焦作现象概述

   二 “焦作现象”的由来

    (一)“三次创业”和焦作旅游业的发展机遇

    (二)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综合提升目标的互动

   三 政府主导:焦作市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核心保证*

    1.观念主导*

    2.政策主导*

    3.注重旅游环境的营造*

    4.市场推广主导*

    5.重视社区参与*

   四 焦作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

   五 “焦作现象”引发的思考

    1.一个地方发展旅游业,必须切合实际*

    2.注重政府主导型战略的创新*

    3.注重社区利益与社区参与*

    4.注重政府主导型战略的阶段藕合*

    5.发展旅游业,眼光应放在旅游业之外*

  近年来世界遗产地冲突事件的特征、起因与对策

   一 近年来世界遗产地发生几起冲突事件

   二 冲突事件的特征与特点*

    1.开发建设是形成冲突的主要力量

    2.冲突事件反映部门利益之争

    3.舆论监督的推动作用明显

    4.法律监督起决定性作用*

   三 事件发生的原因剖析*

    1.发展目标:经济利益驱动*

    2.经营方针:游客需求导向*

    3.现实压力:供需矛盾突出*

    4.制度设计:产权设置重叠与监督缺位*

    5.理论症结:政府还是市场*

   四 解决问题的对策思考*

    1.设置专一的资源处置权*

    2.建立制度性监督机制*

    3.引入外界制度变迁力量*

  对中国世界遗产门票问题的思考

   一 世界遗产门票涨价事件

   二 世界遗产门票价格背后的深层问题*

    (一)世界遗产资源的价值与功用*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管理体制*

     1.条条:多头的部门管理

     2.块块:强势的地方政府

     3.遗产管理部门:多重的职能角色

    (三)世界遗产的利益相关者*

    (四)利益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协调:中国世界遗产的财务和门票问题*

     1.世界遗产的收支情况

     2.世界遗产门票价格的形成机制

     3.门票价格的调整机制

    (五)世界遗产管理的社会环境*

     1.总体背景

     2.直接环境

   三 冲突与制约中的中国遗产管理之路*

    (一)现实的冲突与制约

    (二)当前几个迫切问题*

     1.法律规范*

     2.管理体制*

     3.社会监督*

     4.保护资金*

 专题报告 专题探索篇

  中国旅游就业目标体系与战略措施研究*

   一 关于我国旅游就业的范围与层次*

   二 关于我国三个层次旅游就业的数量*

   三 旅游业对特殊人群就业的贡献*

   四 中国旅游就业的目标体系*

   五 中国旅游就业的特征*

   六 中国旅游就业的地域特征*

   七 旅游就业的增长点*

   八 制约旅游就业增长的“瓶颈”

   九 发展旅游促进就业的30条政策建议*

  中国“三农”旅游的发展

   一 “三农”旅游及其作用

   二 关于农业旅游与农村旅游

    1.开发模式

    2.在总体发展过程中,对资源的利用形成了四个阶段*

    3.目前的特点

    4.三个要求

   三 关于农民旅游

    1.农民旅游需求

    2.农民旅游市场

    3.服务体系的发展

   四 “三农”旅游的市场特点

    1.需求特点

    2.供给特点

   五 主要经验

    (一)宏观层面

     1.根本性的经验是市场化

     2.政府主导

     3.以规划为基础

     4.政策的推动

     5.少开发,多利用

     6.强化软开发,适度硬开发

    (二)微观层面

     1.多元化发展

     2.策划第一,追求主题

     3.土地利用

     4.综合开发

     5.文化差异与文化竞争

     6.领袖型企业

     7.创新

     8.人才

   六 小康社会与“三农”旅游发展

    1.小康旅游

    2.从假日经济到休闲产业

    3.城市化的发展

    4.休闲观念和休闲方式的转化

  中国出境旅游发展政策初探

   一 不平衡发展的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二 中国国际旅游业已成为花汇产业,且逆差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三 中国出境旅游有效需求巨大的根源分析

   四 为什么要坚持“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政策

   五 适度发展出境旅游的政策建议

   六 建议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

    (一)从各方面因素来看,征收出境旅游消费税是完全可行的

    (二)征收出境旅游消费税,不会造成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重大波动

    (三)征收出境旅游消费税符合中国旅游业长期发展的要求

   附件:浅析中国出境旅游总消费水平

    一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旅游统计的简单介绍

    二 国际旅游支出被低估

     (一)出境旅游人数增长与消费增长不成比例

     (二)出境旅游人均花费数字过低

  创汇导向与旅游业科学发展观

   一 摒弃旅游创汇导向箭在弦上

    (一)外汇储备连创新高,明显超过最优规模

    (二)高额外汇储备凸显隐忧,风险剧增

    (三)人民币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升值压力*

    (四)外汇收入渠道多元化,人民币正走向可自由兑换

    (五)旅游创汇占外汇收入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小

    (六)创汇导向成为旅游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

   二 旅游业科学发展观亟待确立

    (一)旅游业的科学发展观

    (二)走出“以创汇多寡论英雄”的误区

    (三)必须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其他经济社会功能

     1.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旅游业具有先天优势

     2.重视发挥旅游业在解决就业和再就业中的作用

     3.把发展旅游业与解决“三农”问题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

     4.发展旅游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四)发展出境游可以减少贸易摩擦、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全面提升国民素质*

   三 旅游业发展科学评价体系构想

    (一)旅游业发展评价体系的动态性

    (二)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科学评价体系的迫切性

    (三)旅游业发展科学评价体系主要架构设想

  长城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认识

   一 发展和保护相互依存

    1.如何理解长城旅游景区的体制问题

    2.如何理解长城的合理利用

    3.长城保护仅靠旅游开发是不行的

   二 长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违背文物保护的原则,降低长城的品位

    2.以盈利为目的进行掠夺性开发

    3.不注重景区环境的管理,造成长城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

    4.新建设施与原有长城景观不协调

    5.游客对长城的破坏

    6.长城旅游地文化活动品位低下

   三 解决长城旅游开发问题的基本思路

    1.认清区位优势,降低投资风险

    2.突出区域性特色,提高文化品位

    3.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

    4.旅游是经济行为要考虑效益

 专题报告 产业运行篇

  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一 2003年度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行业规模继续扩张

    2.经营效益全面受挫

    3.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二 2003年8月以来影响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1.外资旅行社进入

    2.禽流感爆发

    3.欧盟对华旅游市场开放

    4.旅行社市场进一步规范

   三 2003年8月以来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1.旅行社产品开发出现新动向

    2.旅行社业务经营形成新领域

    3.旅行社并购重组迈出新步伐

    4.旅行社战略联盟进入新阶段

    5.旅行社市场规则出现新事物

   四 2005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展望

    1.旅行社产品向非传统方向发展

    2.虚拟经营和实体经营继续融合

    3.一体化和专业化并行不悖

    4.民营资本和外资加快进入

    5.三大旅行社市场平衡发展

    6.旅行社并购和联盟进一步发展

  跨国饭店集团在中国发展的新趋势*

   一 跨国饭店集团在中国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

    (一)1979~1989年:探索进入阶段

    (二)1990~1993年:缓慢增长阶段

    (三)1993~1997年:稳定扩张阶段

    (四)1998~1999年:停滞阶段

    (五)2000年至今:全面扩张阶段

   二 跨国饭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一)豪华饭店品牌将全面进入中国市场

    (二)经济型饭店成为跨国饭店集团的扩张重点之一

    (三)扩张地域范围开始发生变化

    (四)新建饭店类型将多种多样

    (五)选择国内饭店集团合作、联合发展的思路开始显现

   三 跨国饭店集团在中国发展的驱动因素

    (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二)中国经济强劲的增长势头

    (三)中国旅游业发展的良好预期

    (四)跨国饭店集团之间的竞争压力

   四 跨国饭店集团扩张新趋势对我国饭店产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一)跨国饭店集团扩张新趋势对我国饭店产业的影响

     1.对促进国内饭店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对民族饭店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

    (二)对策分析

     1.加深对大型饭店集团发展的研究,尽快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国民族饭店集团

     2.主动调整饭店业供给结构,将国内旅游者作为一个重要的客源市场

     3.培育独立的民族饭店品牌

     4.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网上销售活动

     5.加快对饭店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养

  从Holiday Inn看国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一 洲际酒店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一)结构分析

     1.扩张及经营方式结构

     2.酒店品牌结构

    (二)领先半拍的营销战略

     1.强化品牌的营销战略

     2.忠实客户奖励计划——优悦会

     3.开通全中文网站

    (三)管理水平及业绩表现

   二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扩张方式受到制约

    (二)中国特有国情及所有制关系带来的制约

    (三)管理成本相对较高

   三 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一)大规模和多品牌的全面扩张战略

    (二)主流扩张方式仍为管理合同

     1.竞争日益激烈,管理合同期限缩短

     2.带资管理

     3.管理业绩衡量标准的调整

    (三)看好经济型酒店

   附件

  中国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与趋势

   一 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沿革

    1.主营业务发展的需要

    2.企业社会化职能的需要(福利性投资)

    3.多元化经营投资

    4.标志性、炫耀性投资

    5.制度转型中的商业性投资

    6.被迫进入

    7.大型企业生产经营中形成的特定旅游吸引物

   二 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基本途径

    1.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整合进入旅游业

    2.对旅游业的直接投资

    3.资产整合与直接投资相结合

   三 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主要模式

    1.大中型企业中的旅游企业(集团)

    2.确立旅游核心企业,带动大型企业内部旅游企业经营

    3.以旅游协会、联盟等形式组建大型企业旅游经营的网络平台

    4.以资产委托经营等方式实现企业内旅游资产的专业化经营

    5.大型企业中的工业旅游

   四 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问题与困惑

    1.经营和管理内化阻碍了大型企业中旅游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2.产权等问题的困惑延缓了大型企业进入旅游业的步伐*

    3.旅游企业在大型企业中的地位对其发展形成了制约*

    4.品牌建设的缺乏影响了大型企业中旅游产业规模优势的发挥*

   五 大型企业涉足旅游业的趋势

    1.结合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机遇和大企业实力,将会造就具有强大实力的竞争主体

    2.大企业中旅游板块的调整需经历一个相对长的时期

    3.专业化管理是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的必由之路

  中国航空集团公司的旅游产业链延伸

   一 中国航空公司发展历史回顾

    1.中国航空产业的历史发展

    2.中国航空产业存在的问题

    3.中国航空公司的集团化改革

   二 世界航空公司向旅游业纵深发展的趋势

   三 中国航空公司向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可能性

    1.中国旅游产业与航空企业具有越来越强烈的关联性

    2.提供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是各个航空公司竞争的新重点

   四 航空公司向旅游产业纵深发展的意义

    1.增加航空公司的收入和利润

    2.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3.降低企业风险

   五 航空公司向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对旅游产业的影响

    1.航空公司对旅游产业的介入会促成旅游企业的治理结构和经营规模的更新

    2.航空公司改变分销渠道,会给传统的旅游产业结构带来深刻的变化*

   六 结论

  关于中央企业旅游资产的战略整合

   一 中央企业旅游资产的战略整合背景

    1.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与产业发展的要求

    2.中国旅游业“入世”承诺的现实压力

    3.优化中国旅游产业结构,构建跨国经营的国内基础

   二 中央企业的旅游资产的战略整合思路

    1.按“合并同类项”的原则,全面整合中央企业系统的旅游资源

    2.主要以现有的以旅游为主业的央企为平台

    3.国资委按《企业法》的要求,正式注册成立中国旅游(集团)总公司,本着“国资委控股、战略投资者进入、现代公司治理”的方针建立公司治理结构

    4.组建初期要本着“先做大再做强”的原则,通过行政划拨的方式向集团直接注资,待集团组建后再进行清产核资工作

   三 中央企业旅游资产战略整合要点

    1.国资委在听取有关机构和专家的前期研究报告后,尽快进入行政决策程序

    2.结合国务院国资委已经启动的专项调研工作,全面摸清中央企业系统的旅游资产及其经营现状

    3.典型案例的分析

    4.建立相应的工作研讨机制

  中国旅游游船业的发展

   一 基本概况

    (一)定义特点

    (二)行业特点

     1.游船硬件设施的完备性、豪华性、舒适性

     2.游船软件功能的多样性、服务性、安全性

     3.游船航线的时间性、确定性

     4.旅游环境、客源对游船经营的影响与制约

    (三)发展进程

    (四)行业现状*

   二 主要问题

    1.政出多门,缺少统一协调管理

    2.地方保护制约三峡旅游的整体发展

    3.税费名目繁多,收费标准不一,游船企业经营不堪重负

    4.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进程缓慢,难以满足游船运营需要

    5.三峡沿线岸上景点环境差

    6.游船星级评定中存在不足

    7.“非典”给游船企业造成困难,海外市场回升缓慢

    8.游船企业内部管理、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均有待提高

   三 发展机遇与对策

    1.充分利用旅游大环境为游船经营带来的良好机遇,克服受“非典”影响使长江游船海外游客回升缓慢的困难

    2.加强对长江游船统一协调管理,避免政出多头

    3.发挥整体优势,统一规划长江三峡旅游,进行海外促销,使游船企业赢得更多的海外客源

    4.完善游船星级评定标准,科学把握星级评定尺度,充分调动游船企业创优积极性

    5.加大对三峡沿岸景点经营环境的治理力度

    6.依法进行码头和航道管理,取消不合理收费,为游船企业减负

    7.建立投资基金,进行产业整合

    8.实施游船品牌战略,提高游船服务水平

    9.根据三峡工程进度及时解决当期存在的相关问题

    10.加强游船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

  中国旅游节庆的发展与展望

   一 历程与类型:中国旅游节庆的兴起

    1.兴起历程

    2.基本类型

   二 现状与问题:中国旅游节庆的实践

    1.发展现状

    2.主要问题

    3.成因分析

   三 经验与思考:中国旅游节庆的未来

  高尔夫休闲和高尔夫旅游在中国的发展

   一 高尔夫运动在世界的发展

    (一)世界高尔夫运动的发展

    (二)中国高尔夫运动的发展现状

   二 高尔夫旅游:休闲旅游新趋势

    (一)高尔夫旅游对消费者有很强的吸引力

    (二)高尔夫旅游有助于旅游业和高尔夫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 中国高尔夫旅游现状及问题

    (一)现状

    (二)问题

     1.认识上的误区

     2.高昂的价格阻碍市场的扩大

     3.缺乏对市场的深入调查,高尔夫旅游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

     4.缺乏专业人才

     5.季节性波动较大

   四 中国高尔夫旅游发展前景

    (一)高尔夫运动发展的必然

    (二)旅游业发展的必然

   五 发展中国高尔夫旅游的几点建议

    (一)正确认识高尔夫运动

    (二)尽快培养高素质的高尔夫旅游人才

    (三)明确市场定位,大力培育潜在消费者

    (四)加强市场调查与分析,细分高尔夫旅游市场

  中国旅游预订网站发展透视

   一 2004年中国旅游预订网站发展概况

    1.网站类型丰富,投资主体多元

    2.市场不断扩大,行业领导者凸显

    3.信息和服务质量有所提高,但总体参差不齐

   二 我国旅游预订网站的行业归属探析

    1.争论的源起:“携程遇诉”事件暴露旅游预订网站身份危机

    2.理论探析:为旅游预订网站的行业归属一辩

    3.政策建议:将旅游预订网站纳入旅游业管理、统计体系

   三 中国主流旅游预订网站的盈利模式分析

   四 我国旅游预订网站的成长维度和未来发展方向

    1.多元融资和资本运作推动超常规增长

    2.上下游合作:拓展网络,构造范围经济

    3.消费者培育:网络社区渐受重视

    4.技术与服务:构筑人性化服务空间

 专业报告 港澳台篇

  “CEPA”与香港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

   一 香港旅游业表现

    1.访港旅客状况

    2.旅客消费状况与模式

    3.旅游业对香港经济的贡献

    4.旅游资源与设施的发展

   二 CEPA与香港旅游业发展的策略性转变

    1.CEPA中有关旅游服务的开放内容

    2.旅游政策的转变

    3.旅游业界发展策略的改变

   三 香港旅游业竞争力的发展状况与挑战

   四 发展趋势

    (一)客源市场

     1.休闲市场的发展趋势

     2.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二)旅游供应

     1.酒店

     2.航空服务

     3.零售业

   五 建议及结语

  澳门旅游发展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一 2003年澳门旅游业的基本情况*

    1.SARS疫情过后,访澳旅客迅速回升

    2.内地旅客稳居澳门的第一客源地位

    3.“自由行”市场带旺相关行业

    4.旅客消费稳中有升

    5.酒店行业业绩良好

    6.来澳旅客以度假休闲为主,停留时间与上年持平

    7.旅行社接待量和组团量下降

    8.航空客运下降,货运稳步上升

   二 2003年旅游市场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1.服务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2.中资旅行社亟须转变经营观念

    3.市场宣传应具有多样性和针对性

    4.加强与内地“黄金周”信息预报系统的全面交流

   三 “自由行”对澳门经济的影响

    1.“自由行”带动多个行业迅速复苏

    2.“自由行”增加了就业,使失业率创历史最低

    3.“自由行”开辟了一个内地旅客的自由市场,亦带旺了本地需求

    4.“自由行”改变了以往人流、资金流单项流动的情况

   四 2004年澳门旅游业的展望

    1.特区政府对旅游业的施政总方针明确

    2.2004年上半年澳门旅游的主要特点

    3.2004年旅客接待量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4.区域旅游合作将进入新阶段

  中国台湾旅游业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

   一 2003~2004年台湾旅游业发展概况

    (一)旅游客源市场状况与特点*

     1.进岛旅游市场

     2.台湾岛内旅游市场

     3.台湾民众出岛旅游市场

    (二)旅游产业发展分析

     1.旅行社

     2.旅馆业及民宿

     3.观光游乐业

   二 台湾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政策及实施效果

    (一)实施“观光客倍增计划”,营造旅游发展有利环境

    (二)“后SARS观光复苏计划”基本达到目标

    (三)“2004台湾观光年”工作计划较顺利进行

    (四)多项政策引导并举,合力推动旅游业发展

     1.“国民旅游卡”制度引导旅游消费

     2.大力推行来台旅游者购物消费优惠政策

     3.实施生态旅游工作计划,推广“永续观光”理念

   三 2005年台湾旅游业发展前景展望

    (一)加大促销力度,进岛客源市场将回升

    (二)退休人员及银发族的出游率逐年提升,未来需开发相关产品适应市场需求

    (三)两岸旅游交往与合作将继续发展,厦门——金门旅游有望首先突破

    (四)旅游投入必将加大,同时进一步推出方便进出岛措施

    (五)达成《生态旅游白皮书》既定目标难度大

 附录

  中德两国旅游动机比较*

   一 引言

   二 访华的德国旅游者

   三 访德的中国旅游者

   四 结论

  澳新两国度假旅游对中国的启迪

   一 澳新两国海滨度假旅游开发概况

   二 澳新两国海滨度假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

    (一)两国度假旅游的基础分析

     1.宏观环境的依存性

     2.天然资源的优越性

     3.发展历程的长期性复杂性

    (二)两国度假旅游的战略选择

     1.产业战略

     2.市场战略*

     3.产品战略

     4.服务战略

   三 对我国发展度假旅游的启示

    (一)如何理解度假旅游

     1.度假与旅游

     2.度假旅游与观光旅游

     3.度假地与旅游城市

    (二)我国发展度假旅游的背景与条件

     1.度假旅游资源

     2.度假旅游开发所需综合环境

     3.度假客源市场区位

     4.度假地硬件系统

     5.度假旅游产品系列和服务水准

     6.度假旅游管理制度和人力资源

    (三)我国发展度假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1.度假旅游航空先行

     2.编制度假旅游专业规划

     3.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启动

     4.注重度假住宿设施和游船建设

     5.加速沿海旅游城市国际化

     6.调整和发展现有旅游度假区

     7.确定客源市场优先开发序列

     8.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

     9.提供度假旅游开发政策环境

     10.加强度假旅游开发领导机制

  墨西哥开发海滨度假旅游的启示

   一 旅游业发展概况

   二 政府主导下的商业开发模式

   三 政府对于旅游业的认识和作为

   四 妥善处理各相关利益方的关系

    1.开发模式的制度创新

    2.规划先行量力而为,科学决策贯彻始终*

    3.一业为主综合开发,利益均沾追求共赢

 前言

 本书编撰人员名单

《中国旅游统计》2004、2003年月度资料。

《中国旅游统计便览(2004)》,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旅游市场》2004年第1~8期。

2004、2005年国家旅游局各驻外办事处汇总材料。

世界旅游组织网站,Http://www.world-tourism,org.

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2001~2003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4》,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国家旅游局政策法规司等:《中国国内旅游抽样调查资料2004》,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

旅游学刊编辑部:《2004~2005年回顾与前瞻——中国旅游业发展走向的十大事项》,《旅游学刊》2005年第1期。

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任国才《珠江流域旅游合作探讨》,《中国旅游报》2004年9月29日。

孙钢:《大力推进“泛珠三角”的旅游合作与发展》,《中国旅游报》2004年6月3日。

马勇:《“泛珠三角”区域旅游发展的创新思考》,《中国旅游报》2004年3月5日。

张军涛、刘锋:《区域地理学》,青岛出版社,2000。

纪根立:《打造中国旅游金三角、构建世界级旅游经济圈》,《旅游调研》2003年第8期。

《泛珠三角区域着力打造“无障碍旅游区”》,《华南新闻》2004年7月2日。

中国旅游智网,http://www.davos.com.cn/newlogon/main.php.

中国旅游报,http://www.ctnews.com.cn.

中国旅游网,http://www.cnta.gov.cn.

Butler,R. W. The Concept of a Tourist Area Cycle of Evolution:Impl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Canadian Geographer,1980,24(1):p. 5~12.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PI-c/663413,htm.

张广瑞、魏小安、刘德谦:《中国旅游绿皮书:2000~200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第17页。

魏小安、韩建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第94页。

李培林等:《中国社会分层》,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科文献出版社,2004。

戴学锋:《开征出境旅游消费税的设想》,《中国财政》2004年第7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课题组:《“十一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思路、目标和体制政策保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研究课题,2004。杜江等:《中国出境旅游变动趋势分析》,《旅游学刊》2002年第3期。

金镇坤:《中韩旅游宏观管理体制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4月。

各年《中国旅游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出版社。

各年《中国对外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

刘彩娜:《外汇储备是否过多——人大代表提出理想规模应为1100亿美元左右》,《中华工商时报》2004年3月10日。

郑良芳:《外汇储备过多政策带来五大弊端》,《中国经济信息》2003年8月14日。

《2003年12月份我国入境旅游接待收汇情况》,中国旅游网。

王小波、陈芳、张云龙:《政绩考核走出“GDP崇拜”——全国人大代表热议“科学发展观与政绩观”》,《经济参考报》2004年3月9日。

石培华:《中国旅游业对就业贡献的数量测算与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宋怡、苏新:《2003:农业旅游进行时——访国家旅游局副局长孙钢》,《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3月26日。

何光暐、孙钢、张希钦、陈有生、佟华龄:《中国旅游业50年》,中国旅游出版社,1999。

闵一宗:《“人民币升值,中国说‘不’”》,《决策与信息》2003年第10期。杨振一:《日本政府为何鼓励国民海外旅行》,《中国旅游报》1987年10月10日。

何光暐:《乘胜前进努力开创我国旅游业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中国旅游网》2005年1月11日。

杜艳:《外汇储备年增2000亿谁导演了“岁末狂奔”?》,《21世纪经济报道》2005年1月17日。

于力:《我国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二汇率机制改革至临界点》,《北京青年报》2005年2月6日。

吴海蔓、张杰:《外交棋局中的旅游砝码》,《经济观察报》2005年2月1日。刘思敏、杜江:《摒弃创汇导向树立旅游业科学发展观》,《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杜江:《旅游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戴斌:《现代饭店集团研究》,中国致公出版社,1998。

邹统钎:《中国饭店企业集团化战略:发展模式与政策导向》,《旅游学刊》1999年第3期。

胡敏:《我国旅游饭店跨国经营的理论思考与现实分析》,《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期。

Chuck Y.Gee:《国际饭店管理》,谷慧敏主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秦宇:《对现代饭店组织发展演进的经济学分析》,《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秦宇:《中国饭店集团发展的几个误区》,《旅游学刊》2004年第3期。

邹统钎:《饭店管理理论前沿与中国的实践》,广东旅游出版社,2002。

王大悟:《全球酒店管理合同不能回避的“13”》,《中外饭店》2004年第6期。

洪颖:《饭店联号跨国经营的战略选择——特许经营VS管理合同》,《经济论坛》2004年第13期。

白天亮:《消费者仍有诸多不满,民航改革任重道远》,《人民日报》2004年7月20日。

符定伟:《海航止步金融产业资本能否与金融资本结合》,《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7月21日。

黎群:《论航空公司的战略联盟》,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梁忠平、马梅、乐峰:《论中国旅游产业组织虚拟前向一体化》,《旅游学刊》2001年第3期。

刘功仕:《沧桑巨变五十年,中国民航换新颜》,《国际航空》1999年第10期。杨国庆:《中国民航发展展望》,《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1年第1卷第4期王小平:《预测:中国航空业今明年将以超过20%速度增长》,《市场报》2004年7月16日。

Kotler,P.,et al,Rethinking Marketing:Sustainable Marketing Enterprise in Asia Text and Cases,Prentice Hall,2003.

Kotler,P. & Armstrong,G.,Principles of Marketing,10 th ed. Pearson Prentice Hall,2004.

张广瑞、刘德谦、魏小安:《中国旅游绿皮书(2002~200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戴斌:《中国国有饭店转型与变革研究》,旅游教育出版社,2003。

戴斌:《论中国饭店产业结构优化及其宏观路径》,《旅游学刊》2004年第3期。

吴金梅:《中国大企业进入旅游业研究》(博士论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4。

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1995~2003),中国旅游出版社。

袁运平、凌奕:《高尔夫球运动手册》,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张景纯、马宗仁:《高尔夫草坪管理与养护》,兰州大学出版社,1996。

《高尔夫》杂志,2002~2004年。

http://sports,sina.com.cn.

www.cs-online,com.cn.

《携程遭同行“非法经营”指控涉嫌外资提前进入》,《21世纪经济报道》2004年2月。

冯飞:《中国B2C旅游电子商务盈利模式比较研究——以携程旅行网和春秋旅游网为例》,《旅游学刊》2003年第4期。

张捷等:《信息通信技术与旅行旅游业研究发展趋势——国际信息技术与旅游业联盟(IFITT)第11届大会综述》,《旅游学刊》2004年第4期。

巫宁、杨路明:《旅游电子商务理论与实务》,中国旅游出版社,2003。

香港特区政府(2003a)香港便览:旅游业,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3b)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香港:香港特区政府工商与科技局。

香港特区政府(2003c)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全球旅游推广计划进展报告,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3d)香港迎向未来:香港仍是亚洲吸引外来投资表现最佳经济体系,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3e)纵使香港面对难以克服的挑战驻港的地区总部数目仍创新高,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4a)Speech by the Financial Secretary,Mr Henry Tang at the 3rd Hong Kong Tourism Symposium,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4b)立法会:署理经济发展及劳工局局长就“提高香港旅游吸引力”议案的致辞全文,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4c)施政报告,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4d)财政预算案,香港:香港特区政府。

香港特区政府(2004e)立法会经济事务委员会:在香港发展新邮轮码头设施,香港:香港特区政府立法会。

香港特区政府(2004f)旅行代理商注册处:统计数字,香港:香港特区政府旅行代理商注册处。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3a)会议及展览统计2003,香港旅游发展局(3月)。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a)2003年十二月旅游业绩再创新高,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1月31日)。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b)五月份访港旅客创历年当月新高达一百六十九万人次,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7月12日)。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c)2004香港旅游业展望,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d)市场概览(多种市场),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5月)。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e)2003年1至12月份与入境旅游相关的开支,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f)截至2004年3月酒店供应情况,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旅游发展局(2004g)旅发局欢迎政府进一步推动旅游业发展的措施,香港:香港旅游发展局。

香港贸易发展局(2003)《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对香港影响的分析概要,香港:香港贸易发展局。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2003a)国泰航空荣获三项世界旅游大奖,香港:香港国泰航空公司(10月15日新闻稿)。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2003b)国泰航空有限公司年报,香港:香港国泰航空公司。

香港国泰航空公司(2004)有关国泰航空飞返中国内地之报道,香港:香港国泰航空公司(1月16日新闻稿)。

香港港龙航空公司(2004)港龙航空连续三年获选为“中国内地最佳航空公司”,香港:香港港龙航空公司(4月14日新闻稿)。

明报(2003)沪明年开放第五航权,香港:明报(9月17日)。

明报(2004a)1.5亿人开放自由行,香港:明报(4月21日)。

明报(2004b)港竞争力跃升第六位,香港:明报(5月5日)。

明报(2004c)卢维思任20亿展览馆主席,香港:明报(7月13日)。

明报(2004d)就业总数创新高:失业率跌至6.9%近两年半新低,香港:明报(7月13日)。

明报(2004e)物价跌0.1%通缩近消失,香港:明报(7月23日)。

明报(2004f)中美开放航权港中转站削弱,香港:明报(7月25日)

香港文汇报(2003a)上海借世博机遇追香港,香港:文汇报(2月23日)。香港文汇报(2003b)世人梦寐以求港人率先得到,香港:文汇报(3月9日)。香港文汇报(2004c)香港力拓大都会旅游,香港:文汇报(5月18日)。

香港文汇报(2004d)美国杂志公布年度最佳旅游城市调查:悉尼全球第一港续跌出全球十大,香港:香港文汇报(7月10日)。

苹果日报(2004a)打破高档消费市场地域界限:西武杀入旺角抢自由行客,香港:苹果日报(3月16日)。

苹果日报(2004b)150周年纪念:LV选定香港四大庆典城市之一,香港:苹果日报(4月17日)。

东方日报(2004a)新蒲岗拟变身旅游区,香港:东方日报(5月5日)。

东方日报(2004b)港坚守购物天堂美誉,香港:东方日报(5月25日)。

罗祥国与杨宇霆(2002)开放天空,香港:经济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何柏霆(2004)游神州先赴港旅游业新定位,香港:香港经济日报(5月10日)。

Ho,R.(2004)China Markets: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 Perspectives of Travel Agents,Paper Presented at the Hong Kong Tourism Symposium,Hong Kong:Tourism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Richter,L.(1989) The Politics of Tourism in Asia,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Tung,A.(2004)China Markets: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Paper Presented at the Hong Kong Tourism Symposium,Hong Kong:Tourism Commission of Hong Kong SAR Government.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旅游统计—2003》、《澳门统计年鉴—2003》。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2004财政年度施政报告》。

澳门旅游学院:《澳门旅客乘载量之评估(摘要)》。

中国旅游网(www.cnta.com)旅游统计。

《中国旅游报》2002~2004年9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统计年鉴》(2002~2003),中国旅游出版社。

台湾“交通部观光局”网站(www.tbroc.gov.tw),观光资讯系、行政咨询系统/观光统计、观光市场调查分析。

台湾观光局:《2003年观光年报》。

台湾观光局:《2002年观光年报》。

台湾观光局:《生态旅游白皮书》2002年9月。

台湾观光局:《二十一世纪台湾发展观光新战略》。

Arlt,Wolfgang(2002),We are the aboriginees-East Asians as Inbound Tourists. VOYAGE. Yearbook for Tourism Research 2002,144~153(in German).

Arlt,Wolfgang(2003),A SINO the times,Attractions management,8(4/03)61~63.

Arlt,Wolfgang(2004),“Avirtual Huanying,Selamat Datang and Herzlich Willkommen!” The Internet as across cultural promotional tool for Tourism,in:Jones,Eleri,Haven,Claire(eds.)Tourism SMEs,Service Quality and Destinati on Competitivenes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Wallingford.

Arlt,Wolfgang(2005),China’s Out bound Tourism,Routledge Publishers London(to be published).

Becken,Susanne(2003),Chinese Tourism to New Zealand-Discussion Paper,www.landcareresearch.co.nz(22.6.2004).

CNTA National Tourism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2003),The Yearbook of China Tourism Statistics 2003,Beijing.

CNTA China National Tourist Office Toronto(2004),China Emerging as an Important Tourist Generating Country,www.tourismchina-ca.com/news_r.html(30.6.2004).

De Bouton,Alain(2003),The Art of Travel,London.

Du,Jiang(2003),An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Evaluation of Comsumption of Chinese Out bound Tourists,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hinese Outbound Tourism and Marketing,17-17 November,Shenzhen,124~125.

European Union(2002),European Union sings landmark tourism accord with China to day in Beijing,europa. eu. int/comm/external_ relations/china/intro/ip04_ 196.htm(22.6.2004).

Finck,Roswitha (2004),Chinas Outgoing Tourismus-The example of Germany Diploma Thesis,Bremen University(in German).

Guo,Wenbin (2002),Strategies for entering the Chinese Outbound Travel Market,PhD thesis,Victoria University,Australia.

Global Refund Deutschland (2004),Shopping Tourism in Germany-Tourists from China Presentation ITB 2004(in German).

Huang,Ying,Fang,Qiang (2003),Travel in the Heart of Europe,Berlin School of Economics.

Hunziker,Walter,Krapf,Kurt (eds.)(1942):General Introduction into Tourism Science,Zurich(in German).

Indrich,Elias (2004),China-Tourism,Research Paper dwif Berlin(in German).

Kelemen,Marcel (2003),The Characteristics of Outbound Tourism. Market:Hong Kong(South China,Research paper DZT Hong Kong.

Lew,Alan A.,Yu,Lawrence,Ap,John,Zhang,Guangrui(eds.)(2003) Tourism in China,New York/London/Oxford.

Lofgren,Orvar(1999),On Holiday. A history of vacationing,Berkeley.

MacCannell,D.(1976),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London.

Ooi,Can-Seng(2002),Cultural Tourism & Tourism Cultures:the business of mediating experiences in Copenhagen and Singapore,Copenhagen.

Reisinger,Yvette,Turner,Lindsay W.(2003),Cross-Cultural Behaviour in Tourism. Concepts and Analysis,Oxford.

Scandinavian Tourist Board(2002),China Outbound Travel Market Report.

Seyfried,Claus(2004),http://www. csey. de/china/china,htm(Private website)(10.11.2004).

Smith,Valene L(2003),East to West:The New Wave of Tourism,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Global Frameworks and Local Realities,University of Brighton,UK 11/12 September.

Statistisches Bundesamt (German Federal Office for Statistics)(2004),http://www-genesis. destatis. de/genesis(22.6.2004).

Sun,Jing(2004),Winning customers from the source market China for European destinations,especially Germany and Mecklenburg-Western Pomerania,Thesis,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Stralsund(in German).

Travel and Trade in Europe(2004),Nine winners for the first European Chinese Tourists Welcoming Award,No. 32,April 2004(in Chinese).

Urry,John(2002),The Tourist Gaze,2nd Edition,London.

Wang,Degen,Lu,Lin,Liu Changxue(2004),A study on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development method of Market in Germany,Economic Geography(Jingji Dili),24(1/04)124~128(in Chinese).

Wang,Xinjun(2003),A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s Outbound Tourism Market,Proceeding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Forum on Chinese Outbound Tourism and Marketing,17~18 November,Shenzhen,86 ~101.

WTO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2003),Chinese Outbound Tourism,Madrid.

WTO World Tourism Organisation(2004),http://www. world-tourism,org/facts/ trends/expenditure,htm(11. 11. 2004).

Xu,Shengli(2002),DZT Market information China,Beijing(in German).

Zhang Guangrui(2003),Tourism Research in China,in:Lew,Alan A.,Yu,Lawrence,Ap,John,Zhang,Guangrui(eds.),Tourism in China,New York/London/ Oxford 67~82.

爱德华·因斯克普等:《旅游度假区的综合开发模式——世界六个旅游度假区开发实例研究》,国家旅游局人教司组织翻译,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

世界旅游组织:《国家和区域旅游规划——方法与实例分析》,籍琰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爱德华·因斯克普:《旅游规划》,张凌云译,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

Helga Loverseed,Mexico,Travel & Tourism Intelligence,Country Report,No. 3,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