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3

转型期中国城市家庭变迁图书

Family Change in Urban Areas of China During Social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the Survey in Five Cities

SSAPID:101-7919-0532-71
ISBN:978-7-5097-4324-9
DOI:
ISSN:

[内容简介] 家庭变迁一直是家庭社会学研究中的经典主题。中国改革开放三十余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城市家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家庭变迁和社会变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在中国家庭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是否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其家庭变迁也呈现不同的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中国五城市家庭调查组”以发展的家庭现代化理论为起点,将城市家庭置于传统-现代的维度中进行考察与分析,并指出:中国城市人心目中存在“主观家庭”“客观家庭”等多种家庭定义;相比家庭结构,家庭关系是探讨家庭变迁更为重要的变量;中国城市家庭的变迁呈现“多元模式”,是由“多因素共同推进”的,经济因素只是家庭变迁的推动力之一,还有更多的非经济因素(比如政策、文化因素)会影响中国城市家庭变迁。

相关信息

丛书名: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编 辑:刘荣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言

 图目录

 附录2 入户抽样页

 后记

 导论*

  一 基本理论框架

   (一)家庭现代化理论

    1.经典的家庭现代化理论

    2.发展的家庭现代化理论

   (二)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 国内家庭变迁研究综述

   (一)家庭社会学理论

   (二)实证研究的结论

    1.家庭的形成

    2.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

    3.夫妻关系

    4.亲子关系

    5.亲属关系

  三 中国城市家庭变迁的基本趋势

  四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婚姻成本不断上升,双方父母的经济资助大幅增加,资助差距拉大

   (二)婚姻自主,但不自立

   (三)女性就业率明显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夫妻关系

   (四)中国城市亲属制度的特征:核心家庭网络化

   (五)各个城市的家庭变迁和经济发展呈现错位

  五 中国家庭变迁:传统与现代的博弈

 第一章 家庭现代化理论*

  一 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缺陷

   (一)进化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的结合体——家庭现代化理论

   (二)家庭现代化理论的缺陷及其修正

  二 分析范畴: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

   (一)“大家庭的神话”——现代化理论的家庭结构特征假说

   (二)对家庭结构两分法的质疑和批评

   (三)家庭关系——家庭变迁研究的核心范畴

    1.夫妇式家庭的内部关系

    2.家庭与扩大的亲属群体的关系

    3.家庭与社区的关系

  三 家庭现代化的标准和研究方向

  四 国内家庭变迁研究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

   1.国家政治和权力的解释模式

   2.行动者的主体能动性

   3.传统延续说

   4.家庭经济模式

   5.女性主义视角

   6.家庭史研究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样本*

  一 研究方法的选择

  二 项目点的选择

  三 抽样框和样本抽取过程

   (一)抽样单位

   (二)构建抽样框

   (三)总样本量

   (四)样本分配

   (五)具体抽样步骤

    1.初级抽样单位

    2.次级抽样单位(居委会)的选取

    3.最终抽样单位(家庭户/集体户)的选取

    4.在抽中的地址户内进行户抽样/被访者抽样

  四 调查的实施

   (一)调查的合作方

   (二)调查的准备

   (三)调查的具体实施过程:入户访谈和复核

   (四)数据处理

  五 基本数据分析策略

  六 样本的基本分布

   (一)性别分布

   (二)年龄分布

   (三)出生地/户口分布

   (四)教育程度分布

   (五)婚姻状况/孩子数目分布

   (六)职业分布

   (七)收入分布

   (八)住房与汽车

 第三章 多样化的家庭结构*

  一 什么是家庭

   (一)主观家庭:主观认定的家庭边界

    1.影响主观家庭边界认定的因素:被访者的年龄

    2.影响主观家庭边界认定的因素:被访者的婚姻状态

   (二)客观家庭中的同住家庭:以共同居住为家庭边界

    1.影响“是否同住”的因素:与被访者的关系

    2.影响“是否同住”的因素:家庭成员的年龄

   (三)客观家庭中的经济家庭:以经济一体为家庭边界

    1.影响“是否经济一体”的因素:与被访者的关系

    2.影响“是否经济一体”的因素:家庭成员的年龄

    3.影响“是否经济一体”的因素:家庭成员的工作状态

   (四)不同家庭边界的交叉:同住家庭和经济家庭的比较

  二 家庭规模

   (一)家庭人口数

    1.主观家庭人口数

    2.同住家庭人口数*

    3.经济家庭人口数

    4.各个城市三类家庭人口数的比较

   (二)家庭夫妻对数

   (三)家庭代数

  三 家庭结构

   (一)家庭结构

   (二)家庭结构比较研究

   (三)影响家庭结构的因素

    1.年龄

    2.结婚年份

    3.收入

    4.工作状况

    5.孩子的数目

    6.婚姻状况

   (四)各类家庭的描述

    1.单身家庭

    2.隔代家庭

    3.同居家庭

    4.标准核心家庭

    5.核心家庭(不同居共财)

    6.核心家庭(同居不共财)

    7.单亲家庭

    8.夫妻家庭(无子女)

    9.夫妻家庭(空巢)

    10.主干家庭(同居共财)

    11.主干家庭(同居不共财)

  四 小结

 第四章 夫妻关系*

  一 配偶的选择

  二 夫妻平等

  三 家庭暴力

  四 夫妻情感

  五 小结

 第五章 亲子关系*

  一 平等模式还是统治模式

  二 亲子间的情感沟通

  三 亲子间的经济交往

  四 养老模式

  五 有关亲子关系的观念

  六 小结

 第六章 亲属关系*

  一 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二 与祖辈亲属的关系

  三 与父辈亲属的关系

  四 与儿女亲家的关系

  五 小结

   1.五城市家庭普遍在重视发展密切的亲属关系方面延续了中国传统

   2.亲属关系的密切程度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大致呈负相关关系

   3.亲属关系的互惠性仍然是五城市家庭行为的主流,但是在亲属网络中也有“纯粹的”亲情在发展和流动

   4.五城市家庭的亲属关系呈现鲜明的地域差别

   5.人口的异质性成为城市社区的主要特征,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反而亲属关系聚集性最高、流动性最低

 第七章 结语:变迁中的中国城市家庭*

  一 本次调查的主要发现

   (一)婚姻成本上升,对父母经济资助的依赖性增强,男女双方父母资助差距加大

   (二)婚姻自主,但不独立

   (三)“城市”可能是对夫妻权力关系影响最大的变量

   (四)夫妻轴的重要性在凸显,父子轴依然重要,但是趋向于倒置

   (五)中国城市亲属制度的特征:核心家庭网络化

  二 对家庭社会学研究的推动和启发

   (一)中国城市人心目中存在多种家庭定义

   (二)家庭关系也是探讨家庭变迁的重要变量

   (三)中国城市家庭的变迁呈现“多元模式”,是由“多因素共同推进”的

  三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表目录

 索引

 附录1 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变迁问卷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每个人都生活在他出生/组建的家庭之中。家庭结构和家庭关系的变迁,和每个人的生命历程息息相关。21世纪,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经济、社会和制度变迁的中国城市家庭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同居、单身等多种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模式的出现意味着什么?中国城市的家庭在从家庭本位转向个人本位吗?个体化的家庭在中国城市中是否已经出现?中国家庭转型的过程中,传统因素和现代因素各自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家庭变迁和经济发展、社会变迁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是否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城市,其家庭变迁也呈现相同的模式?卒读本书,您将会发现,作者告诉您的,不仅仅是上述问题的答案。

安德烈·比尔基埃、克里斯蒂亚娜·克拉比什-朱伯尔、玛尔蒂娜·雪伽兰、弗朗索瓦兹·佐纳邦德主编,2003,《家庭史》(二)、(三),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安东尼·吉登斯,1999,《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安东尼·吉登斯,2003,《社会学》(第4版),赵旭东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边馥琴、约翰·罗根,2001,《中美家庭代际关系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边燕杰、李路路、蔡禾主编,2006,《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布莱克,1996,《比较现代化》,杨豫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财经网》,2009,《中国经济60年(图集)》,http://www.caijing.com.cn/2009-09-28/110267087_12.html。

陈功,2000,《家庭革命》,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皆明,1998,《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董安琪、陈肇男、刘克智,2006,《台湾新式扩大家庭之兴起》,《人口学刊》第32期。

斐迪南·滕尼斯,1999,《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1986,《三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风笑天,2007a,《高回收率更好吗?——对于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认识》,《社会学研究》第3期。

风笑天,2007b,《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对〈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一文的回应》,《社会学研究》第6期。

弗里德曼(Freedman,M.),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古德,1986/1982,《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郭于华,2001,《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模式的分析》,《中国学术》第4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0,《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全国年度统计公报》,http://www.stats.gov.cn/tjgb/。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8,《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0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6,《中国统计年鉴200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3,《中国统计年鉴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郝大海,2007,《应答率的意义及其他——对中国“高”调查回收率的另一种解读》,《社会学研究》第6期。

亨利·博莱斯克,2003,《欧洲的城市与乡村》,载于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二),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怀墨霆,2009,《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变迁与连续性》,载于熊景明、关信基主编《中外学者论21世纪的中国》,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怀特(Whyte,M.K.)、伊洪,2005,《中国城市家庭生活的变迁与连续性》,《开放时代》第3期。

杰克·古迪,2003,《序言》,载于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三),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卡尔·波兰尼,2007,《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刘阳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康岚,2009,《反馈模式的变迁——代差视野下的城市代际关系研究》,上海大学博士论文。

雷洁琼,1994,《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婚姻家庭的新变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长莉,2004,《从晚清上海看女性家庭角色的近代变迁》,载于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李东山,2000a,《城乡婚姻比较》,《社会科学研究》第3期。

李东山,2000b,《工业化与中国家庭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东山,1989,《婚姻、家庭模式探讨》,《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东山、沈崇麟主编,1991,《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双变量和三变量资料汇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寒、李建斌、胡宜,2008,《国家与乡村社会揉合下的宗族:一种历史的反思》,《社会主义研究》第1期。

李树茁、靳小怡、费尔德曼,2002,《中国农村子女的婚姻形式和个人因素对分家的影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银河,2001,《一爷之孙——中国家庭关系的个案研究》,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

李银河,2009,《后村的女人们:农村性别权力关系》,内蒙古: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李银河、陈俊杰,1993,《个人本位、家本位和生育观念》,《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银河、王震宇、唐灿、马春华,2004,《穷人与富人——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调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刘宝驹,2000,《现代中国城市家庭结构变化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期。

刘炳福,1987,《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载于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英、薛素珍主编,1987,《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罗梅君,2004,《19世纪末以及今日中国乡村的婚姻与家庭经济》,载于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罗荣渠主编,1993,《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经验的再探讨》,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落合惠美子,2010,《21世纪的日本家庭,何去何从?》,郑杨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麻国庆,1999,《分家:分中有继也有合——中国分家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马克·赫特尔,1988,《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马有才、沈崇麟,1986,《我国城市家庭结构类型变迁》,《社会学研究》第2期。

玛尔蒂娜·雪伽兰,2003,《工业革命:从普罗大众到布尔乔亚》,载于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三),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玛尔蒂娜·雪伽兰、弗朗索瓦兹·佐纳邦德,2003,《法国家庭》,载于安德烈·比尔基埃等主编《家庭史》(三),袁树仁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迈克尔·米特罗尔、雷因哈德·西德尔,1987,《欧洲家庭史》,赵世玲、赵世瑜、周尚意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民政部,1988,《1987年民政事业发展概况》,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1/20080100009433.shtml。

民政部,2001,《2000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1/20080100009395.shtml。

民政部,2006,《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1/20080100009380.shtml。

民政部,1996,《1995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cws.mca.gov.cn/article/tjbg/200801/20080100009422.shtml。

民政部,2010,《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http://www.mca.gov.cn/article/zwgk/mzyw/201002/20100200057757.shtml。

摩尔根,1987,《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潘允康,1985,《试论中国核心家庭和西方核心家庭的异同》,《天津社会科学》第2期。

潘允康主编,1987,《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潘允康,1988a,《社会现代化中的婚姻家庭问题》,《广州研究》第7期。

潘允康,1988b,《家庭网和现代家庭生活方式》,《社会学研究》第2期。

潘允康,1990,《中国家庭网的现状和未来》,《社会学研究》第5期。

潘允康,1995,《中国城市婚姻家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潘允康、丛梅,1995,《家庭与工业化、现代化》,《天津社会科学》第4期。

潘允康、林南,1987,《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社会学研究》第3期。

潘允康、林南,1992,《中国的纵向家庭关系及对社会的影响》,《社会学研究》第6期。

瞿同祖,2006,《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

上海市民政局等,2010,《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http://www.shanghaigss.org.cn/news_view.asp?newsid=6895。

沈崇麟、李东山、赵峰,2009,《变迁中的城乡家庭》,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沈崇麟、杨善华,1995,《当代中国城市家庭研究——七城市调查报告和资料汇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崇麟、杨善华、李东山,1999,《世纪之交的城乡家庭》,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沈奕斐,2010,《个体化与家庭关系的重构——以上海为例》,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宋丽娜,2009,《熟人社会的性质》,《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孙丽燕,2004,《20世纪末中国家庭结构及其社会功能的变迁》,《西北人口》第2期。

唐灿,2005a,《中国城乡社会家庭结构与功能的变迁》,《浙江学刊》第2期。

唐灿,2005b,《中国城市家庭贫富分化的基本特征和原因分析》,《凤凰周刊》第1期。

唐灿,2010,《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社会学研究》第3期。

唐灿,2008,《近期国内家庭研究的理论与经验:1995~2007(代序)》,《家庭与性别评论》第1期。

王丰、安德鲁·梅森、沈可,2006,《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人口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王金玲,1996,《非农化与中国农民家庭观念的变迁》,《社会学研究》第4期。

王树新,2004,《人口与生育政策变动对代际关系的影响》,《人口与经济》第4期。

王跃生,2006a,《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跃生,2006b,《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第3期。

王跃生,2006c,《社会变迁与婚姻家庭变动——20世纪30~90年代的冀南农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王跃生,2010,《个体家庭、网络家庭和亲属圈家庭分析——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视角》,《开放时代》第4期。

王跃生,2008,《家庭结构转化和变动的理论分析——以中国农村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为基础》,《社会科学》第7期。

五城市家庭研究项目组,1985,《中国城市家庭——五城市家庭调查报告及资料汇编》,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夏文信,1987a,《家庭规模》,载于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夏文信,1987b,《妇女的家庭地位》,载于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夏文信,1987c,《家庭网》,载于潘允康主编《中国城市婚姻与家庭》,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谢立中,2002,《二十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熊跃根,1998,《成年子女对照顾老人的看法》,《社会学研究》第2期。

徐安琪,1995a,《对家庭结构的社会学与人口学的考察》,《浙江学刊》第1期。

徐安琪,1995b,《城市家庭社会网络的现状和变迁》,《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第2期。

徐安琪,2005,《夫妻权力和妇女地位的评价指标:反思与检讨》,《社会学研究》第4期。

徐安琪,2001,《家庭结构与代际关系研究——以上海为例的实证分析》,《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徐安琪,2010,《家庭性别角色态度:刻板化倾向的经验分析》,《妇女研究论丛》第2期。

徐安琪、叶文振,2002,《中国婚姻研究报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阎云翔,1996,《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杨善华、沈崇麟,2000,《城乡家庭:市场经济与非农化背景下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杨宜音,2002,《社会变迁与人的变迁——杨国枢等人关于个人现代性研究述评》,载于叶启政主编《本土心理研究丛书》(5),《从现代到本土》,台湾:台北远流图书公司。

姚先国、谭岚,2005,《家庭收入与中国城镇已婚妇女劳动参与决策分析》,《经济研究》第7期。

叶启政,2001,《进出“结构-行动”的困境——与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论述对话》,台北:三民书局。

伊冯娜·卡斯泰兰,2001,《家庭》,陈森、陈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殷陆君,1985,《人的现代化》,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约翰·罗根、边馥琴,2003,《城市老年人口与已婚子女同住的观念与现实》,《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曾毅,1987,《关于生育率下降如何影响我国家庭结构变动的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张国刚主编,2004,《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张康之,2008,《“熟人”与“陌生人”的人际关系比较》,《江苏行政学院院报》第2期。

张文宏、阮丹青、潘允康,1999,《天津农村居民的社会网》,《社会学研究》第1期。

张雅芳,1987,《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化》,载于刘英、薛素珍主编《中国婚姻家庭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翼,2008,《中国当前的婚姻态势及其变化趋势》,载于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8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友琴,2002,《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郑真真,2002,《外出经历对农村妇女初婚年龄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中国经济网,2009,《中国离婚率最高的十大城市》,http://www.ce.cn/xwzx/shgj/gdxw/200909/25/t20090925_20094541.shtml。

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2003,《中国现代化报告2003——现代化理论、进程与展望》,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周大鸣等,2003,《当代华南的宗族与社会》,哈尔滨:黑龙江出版社。

朱艳科、杨耀辉,2002,《中国城市现代化水平的综合评价》,《商业研究》第23期。

左际平,2002,《从多元视角分析中国城市的夫妻不平等》,《妇女研究论丛》第1期。

Ben-Amos,I.K.,2000,“Gifts and Favors:Informal Support in Early Modern England,”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Vol.72,No.2(Jun.),pp.295-338.

Greven,P.J.,1970,Four Generation:Population,Land,and Family in Colonial Andover,Massachusetts,Corneu University Press.

Goode,W.J.,1963,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s,Glencoe,IL:The Free Press.

Gusfield,J.R.,1967,“Tradition and Modernity:Misplaced Polarities in the Study of Social Chang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2,No.4(Jan.),pp.351-362.

Hareven,T.K.,1974,“The Family as Proces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the Family Cycle,” 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Vol.7,No.3(Spring),pp.322-329.

Hareven,T.K.,1975,“Family Time and Industrial Time:Family and Work in a Planned Corporation Town,1900-1924,”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1,pp.365-389.

Hareven,T.K.,1976a,“Modernization and Family History:Perspectives on Social Change,”Chicago Journals,Vol.2,No.1(Autumn).

Hareven,T.K.,1976b,“The Last Stage:Historical Adulthood and Old Age,” Daedalus,Vol.105,No.4(Fall),American Civilization:New Perspectives,pp.13- 27.

Litwak,E.,1960,“Geographic Mobility and Extended Family Cohes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25(June),pp.385-394.

Macfarlane,A.,1978,The Origin of English Individualism:The Family,Property and Social Transi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T.,1943,“The Kinship System of the Contemporary United States,American Anthropologist,” New Series,Vol.45,No.1(Jan.- Mar.).

Scanzoni,J.,1987,“Families in the 1980s:Time to Refocus Our Thinking,”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Vol.8,No.4,pp.394-421.

Smelser,N.,1959,Social Change in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An Application of Theory to the British Cotton Indust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ussman,M.,1959,“The Isolated Nuclear Family:Fact or Fiction,” Social Problems,Vol.6,No.4(Spring),pp.333-340.

Thorne,Barrie,1992,“Feminism and the Family:Two Decades of Thought,” in Thorne,B.& Yalom,M.(eds.),Rethinking the Family:Some Feminist Questions,pp.3-30,Boston: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Whyte,M.K.,1992,“Introduction:Rural Economic Reforms and Chinese Patterns,”China Quarterly,Vol.130,pp.317-322.

Wong,Fai-Ming,1975,“Industrialization and Family Structure in Hong Kong,”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Vol.37,No.4(Nov.),Special Section:Macrosociology of the Family,pp.985-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