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25

卫拉特蒙古文献及史学图书

SSAPID:101-7889-7761-85
ISBN:978-7-5097-2269-5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蒙古族年轻女学者、博士研究卫拉特蒙古独特文字、文化与历史的专著。卫拉特蒙古是蒙古民族的重要一支,有着悠久历史与独特文化。1648年,卫拉特蒙古著名学者、宗教活动家咱雅班第达创制了文字,即托忒文。卫拉特蒙古人有了自己的文字,并用它记载、编写了许多历史文献资料。本书作者通晓托忒文及蒙文、俄文等,熟悉世界各国蒙古学研究状况;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广泛搜集资料,辅以田野调查等方式,对以托忒文书写的卫拉特蒙古历史文献进行了全面梳理与系统研究。考察了这些文献产生的背景、作者、版本等状况,比较研究了其与清朝官方史籍的渊源关系;探讨了托忒文历史文献与卫拉特蒙古史学史的关系,回顾了卫拉特蒙古史的研究状况,肯定了托忒文文献的史料价值;并以托忒文为基本史料,对卫拉特蒙古历史做了概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
作 者: 乌兰
编 辑:高世瑜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编委会

 总序

 后记

 引言

  引言

   一 内容介绍

   二 研究方法及意义

   三 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一)概念

     1.广义的托忒文历史文献

     2.狭义的托忒文历史文献

    (二)研究文本的选择

    (三)原文拉丁音写凡例

    (四)文献汉译

 上编 托忒文历史文献

  第一章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产生及其流变

   第一节 托忒文历史文献产生的背景

    一 蒙古重要组成部分——卫拉特(斡亦剌惕,oyirod)

     1.语言文化的特殊性

     2.经济生活的特殊性

     3.统一体的保留

    二 卫拉特蒙古的逐渐西迁

    三 托忒文创制前的四卫拉特

    四 藏传佛教的传入与僧侣阶层的出现

    五 托忒文的创制者——咱雅班第达(1599~1662)

    六 托忒文的创制

   第二节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产生、流传及版本体例

    一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产生及其发展

     (一)《太古到固始汗时代的历史》

     (二)佚名氏《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

     (三)拉德纳巴德拉《拉然巴咱雅班第达传——月光》

     (四)噶班沙拉勃《四卫拉特史》

     (五)巴图尔乌巴什·图门《四卫拉特史》

     (六)佚名氏《四卫拉特史》

     (七)佚名氏《卡尔梅克诸汗史》

     (八)佚名氏《和鄂尔勒克历史》

     (九)佚名氏《圣成吉思汗的根源、四卫拉特的根源、和硕特的根源史》

     (十)《蒙古溯源史》

     (十一)《噶尔丹策零的准噶尔地图》

     (十二)陀音格隆格列楚勒特木(额杰)《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和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等汗、诺颜世系》*

     (十三)《土尔扈特系谱》/《土尔扈特的起源》(torγuud yin ug )

     (十四)《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南部汗世系》(ünen xuu?in torγuud ?m?n? aimagiin ?uulγani daruγu xān buyan?oqtu in geriin toxōri uq in ?ider t?r?l in debter)

     (十五)《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北部王公扎萨克台吉等的世系》(ünen xuu?in Torγuud xoito aimaq in wang gung nariin uq ekeini nere dangsa)

     (十六)其他

    二 卫拉特蒙古人的书籍文明

    三 托忒文文献的流传

     (一)托忒文文献的保存珍藏

     (二)战乱等因素造成的文献损毁及失传

      新疆蒙古族社会历史考察材料,1982年6~8日

    四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搜集及整理研究

     (一)搜集整理托忒文历史文献的俄罗斯(苏联)学者们*

     (二)蒙古国的学者们

     (三)中国的学者们

     (四)德国等欧洲的学者们

     (五)美国的学者们

     (六)日本的学者们

   第三节 汉文文献研究著述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一 三种《四卫拉特史》是同一部书吗?

    二 《和鄂尔勒克史》是和鄂尔勒克创作的吗?

    三 托忒文蒙古历史文献篇名及作者名的汉译

  第二章 史源学意义上的托忒文历史文献

   第一节 清朝重要的专门教育机构——托忒学

    一 清代(咸安宫)托忒学设立的背景

     (一)清朝与准噶尔汗国日益频繁的接触

     (二)内阁、军机处与托忒文有关的事务

     (三)方略馆与托忒文事务

    二 乾隆四十六年“托忒学”的设置

     (一)托忒学与理藩院咸安宫三学

     (二)托忒学的建制

     (三)托忒学的衰败

   第二节 托忒文文献与清朝官方史学的关系

    一 清朝有关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知识

    二 卫拉特人历史知识对清朝史书编纂的影响

     (一)《西域图志》

     (二)《西域同文志》

     (三)《蒙古回部王公表传》

     (四)《皇朝藩部要略》

   第三节 其他文种文献著述与托忒文历史文献间的史源学关系

    一 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

     1.英国学者霍渥斯(H·Howorth)

     2.英国学者约·弗·巴德利(John F.Baddeley)

    二 伯希和的《卡尔梅克史评注》

 中编 文献与史学史

  第三章 托忒文创制以前卫拉特蒙古人历史记忆

   第一节 蒙古史学史研究

    一 蒙古族史学史研究

    二 卫拉特蒙古史学史研究

   第二节 神话时代

    一 宇宙起源神话——创世神话与宇宙人类之形成

    二 绰罗斯的起源神话

     (一)树瘤为母、猫头鹰为父

     (二)《天女之惠》

    二 辉特的起源传说

   第三节 史诗时代:《江格尔》与卫拉特蒙古人的历史记忆

    一 产生年代

    二 《江格尔》的历史性

    三 《江格尔》——传播历史知识的一种方式

    四 江格尔齐/陶兀立奇——历史意识的传播者

   第四节 融入蒙古共同体后的历史知识

    一 大蒙古国辉煌时期卫拉特人的历史知识

    二 蒙古历史文献中的“沉寂时期”

   第五节 卫拉特史学传统从史诗向书写时代的嬗变

    一 卫拉特史学作品的文学性问题

    二 《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究竟是怎样一部作品?

     (一)时间

     (二)地点

     (三)人物

  第四章 托忒文创制后的卫拉特蒙古史学

   第一节 17世纪中叶至18世纪上半叶的卫拉特史学

    一 咱雅班第达及其弟子们的翻译著述

    二 卫拉特蒙古史学的肇始——《太古到固始汗时代的历史》

     (一)完成时间

     (二)作者及创作时代

     (三)主要内容

      1.宇宙生成及人类起源与创世神话

      2.政教的形成、佛教的历史

      3.印藏蒙王统史

     (四)跋文

     (五)纪年方面的特点

     (六)史源文献及“宗教小册子”

    三 第一部纪传体人物传记的诞生——《咱雅班第达传》

     (一)作者拉德纳巴德拉及写作的时代背景

     (二)写作笔法

     (三)历史编纂学特点

   第二节 伏尔加河流域卫拉特人的史学发展

    一 流传至今的最早一部四卫拉特蒙古训诫史籍——噶班沙拉勃的《四卫拉特史》

     (一)作者及成书年代

     (二)卡尔梅克社会与训诫性史籍的诞生

     (三)噶班沙拉勃的历史观

      1.整体主义的原则

      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君臣、臣民关系

    二 卫拉特蒙古第一部反映汗统的编年史——《卡尔梅克诸汗史》

     (一)作者及其时代背景

     (二)写作手法

     (三)作者的历史观

      1.“一统观”之变化

      2.汗王评判标准

      3.对世界理性的理解

     (四)关于“土尔扈特东归”——卫拉特史家笔下的描述

   第三节 准噶尔地区卫拉特蒙古史学的发展

    一 准噶尔汗国鼎盛时期的史学

    二 准噶尔汗国灭亡后的史学——佚名氏叙述的《四卫拉特史》

     (一)佚名氏《四卫拉特史》

      1.作者及创作年代

      2.内容要点

      3.作者的历史观

      4.作者采用了不同的纪年法

      5.对准噶尔杜尔本卫拉特的部落构成及社会制度的关注

     (二)佚名氏《圣主成吉思汗、四卫拉特、和硕特源流》

      1.作者及创作年代

      2.史实

      3.史观——“蒙古一统观”的再现

     (三)佚名氏《和鄂尔勒克史》

   第四节 噶班沙拉勃史学传统的继续

    一 作者和硕特诺颜巴图尔乌巴什·图门

    二 写作背景及作者的历史观

   第五节 卫拉特蒙古史学的发展

    一 土尔扈特东归与卫拉特蒙古史学的发展

     (一)《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和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等汗、诺颜世系》

      1.作者及系谱的创作年代

      2.编纂学特点及主要内容

     (二)《土尔扈特的起源》(torγuud yin ug )

     (三)《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南部汗世系》(ünen xuu?in torγuud ?m?n? aimagiin ?uulγani daruγu xān buyan?oqtu in geryin toxōri uq in ?ider t?r?l in debter)

     (四)《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北部王公扎萨克台吉等的世系》(ünen xuu?in Torγuud xoito aimaq in wang gung nariin uq ekeini nere dangsa)

     (五)用藏文撰写的土尔扈特系谱

    二 十九世纪的准噶尔蒙古史学——“德迪”的《蒙古溯源史》

     1.十九世纪的准噶尔地区

     2.主要内容

     3.作者的历史观

   第六节 青海卫拉特蒙古史学

    一 《如意宝树史》

     (一)对《如意宝树史》的补撰

     (二)蒙古汗统

     (三)1717年策旺阿拉布坦的入藏

     (四)对卫拉特蒙古历史的关注

    二 《青海史》

     (一)成书年代及时代背景

     (二)主要内容及史观

     (三)学人评介

    三 松巴堪布对卫拉特蒙古史学的卓越贡献

 下编 史料与历史研究

  第五章 托忒文文献与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

   第一节 1990年至今的卫拉特蒙古历史研究

    一 专著、论文集、译著及刊物

     (一)卫拉特蒙古史研究专著

     (二)论文集

     (三)译著

      1.文献史料类译著

      2.游记、著述类译著

     (四)刊物

    二 卫拉特三大分支的研究

     (一)准噶尔地区卫拉特历史研究

     (二)伏尔加河流域卫拉特历史研究

     (三)青藏地区卫拉特历史研究

    三 综合性研究

     (一)蒙古通史类著述中卫拉特蒙古史内容的充实

     (二)综述性文章

     (三)人物研究

     (四)文物古迹考述

   第二节 托忒文历史文献与历史研究

    一 在历史研究中对托忒文历史文献的利用

    二 托忒文历史文献的史料价值及特点

     (一)客观性

      1.写作态度的严肃性

      2.从托忒文各种历史文献的相互比较中看其记述的客观性

      3.与其他文种的文字史料相比较,证明托忒文历史文献的客观性

     (二)互补性

     (三)丰富性

  第六章 卫拉特史家著述中的事件

   第一节 与东蒙古之冲突

    一 1623年的战斗——锡拉胡鲁松之战

    二 赛音卡之功勋——“蒙古和卫拉特人的分离”

   第二节 卫拉特的内乱及迁徙

    一 “诺颜们的贪婪之事”与“雅尔郭勒、霍木郭勒纠纷”

    二 和鄂尔勒克的西迁

    三 乌哈尔里克之战

    四 僧格之死

    五 噶尔丹的统一斗争

     (一)稳定内部

     (二)战胜车臣汗

    六 土马年达赖喇嘛的敕谕

    七 策旺阿拉布坦的出逃

    八 散札布事件

   第三节 丘尔干大会

    一 卫拉特诺颜们早期举行的一系列“丘尔干”大会

    二 1640年大丘尔干大会

    三 塔尔海哈喇呼吉尔丘尔干大会前后

   第四节 卫拉特的向外发展

    一 伏尔加河流域卫拉特的发展鼎盛

    二 准噶尔卫拉特人的向西扩张

     (一)攻占叶尔羌

     (二)对中亚的进军

    三 噶尔丹博硕克图汗的东征

    四 策旺阿拉布坦时期准噶尔的壮大

  第七章 卫拉特史家著述中的人物

   第一节 和硕特部人物

    一 拜巴噶斯巴图尔诺颜

    二 昆都仑乌巴什

    三 固始汗法王

    四 淖尔卫征吹库尔

    五 阿巴赉

    六 鄂齐尔图车臣汗

     (一)合约尔台吉时期(1653年以前)

     (二)为盟主时期(1653~1675年)

     (三)与噶尔丹的角逐(1675~1680年)

    七 噶勒丹巴

   第二节 厄鲁特及杜尔伯特部人物*

    一 哈喇呼剌多克辛诺颜

    二 达赖太师

    三 巴图尔洪台吉

    四 僧格

    五 楚琥尔乌巴什

    六 英藏呼图克图( xutuqtu)

   第三节 土尔扈特部人物

    一 蔑尔根特墨尼诺颜

    二 和鄂尔勒克太师

    三 书库尔岱青

     (一)虔诚礼佛心

 结语

  结语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已出书目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出版委员会

佚名氏:《太古到固始汗时代的历史》,托忒文手抄本。

拉德纳巴德拉:《咱雅班第达传》,西·诺尔布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0。

噶班沙拉勃:《四卫拉特史》,载“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уухэнд холбох сурвалж бичгууд”Ш ботъ. Улаанбаатар 2002。

巴图尔乌巴什·图门:《四卫拉特史》,载“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уухэнд холбох сурвалж бичгууд”Ш ботъ. Улаанбаатар 2002。

佚名氏:《蒙古溯源史》,托忒文手抄本复印件。

佚名氏:《卡尔梅克诸汗史》,载Stephen A.Halkovic,Jr,The Mongols of The West,Bloomington,1985。

佚名氏:《四卫拉特史》,载“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уухэнд холбох сурвалж бичгууд”? ботъ. Улаанбаатар 2001。

佚名氏:《圣主成吉思汗、四卫拉特、和硕特源流》,《汗腾格里》(托忒文)1983年第2期。

佚名氏:《和鄂尔勒克史》,诺尔布校注,《汗腾格里》(托忒文)1983年第3期。

佚名氏:《乌巴什洪台吉的故事》,〔蒙古〕策·达木丁苏荣编《蒙古古代文学一百篇》第二册,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额杰:《乌纳恩苏哲克图旧土尔扈特和青色特启勒图新土尔扈特等汗、诺颜的世系》,载巴岱、金峰、额尔德尼注释《卫拉特历史文献》(托忒文),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留金锁整理注释《十善福法门白史》(Arban buyantu nom_un ?aγan teüke),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

留金锁整理注释《诸汗源流黄金史纲》(Qad_un ündüsün_ü quriyan?ui altan tob?i,),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图巴:《大黄册》,乌力吉图汉译,《蒙古史研究》第2辑。

(清)衮布扎布:《恒河之流》(?angγ_a_yin urus?al),乔吉校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清)金巴道尔吉编著《水晶鉴》,留金锁校注,民族出版社,1984。

朱风、贾敬颜:《汉译蒙古黄金史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

佚名氏:《阿勒坦汗传》,珠荣嘎译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

罗桑丹津:《蒙古黄金史》,色道尔吉译,蒙古学出版社,1993。

戈拉登:《宝贝念珠》,阿尔达扎布注释,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乌兰汉译校注《〈蒙古源流〉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0。

余大钧译注《蒙古秘史》,河北人民出版社,2001。

Ц.Дамдинс?сэн. Монголын уран зохиолын тойм. Нэгд?гээр дэвтэр. Улаанбаатор,1975.

Х.Пэрлээ. Хувьсгалаас ?мн?х ?еийн монголын т??х бичлэгийн асуудал. Улаанбаатор,1960.

БНМАУ-ын Шинжлэх Ухааны Академи. Хэл зохиолын х?рээлэн. Х.Лувсанбалдан ?Тод ?сэг т??ний дурсгалууд?. Улаанбаатар,1975.

?Тод ?сэг т??ний дурсгалууд?. Редактор профессор А.Лувсандэндэв. Ботийн редактор Х.Лувсанбалдан. Шинжлэх Ухааны Академийн хэвлэл. Улаанбаатар,1976.

Хэл зохиолын х?рээлэнгийн томилолтоор 1961 оны 9-р сард Ховд аймгийн Манхан,М?нх-хайрхан,Эрэг,?енч,М?ст сумын захчин аялгууны материал цуглуулсан урьдчилсан товч Цолоогийн тайлан. Улаанбаатар,1962 оны v-23 №1.

Раднаабадра. Равжамба Заябандидын тууж,Сарны гэрэл хэмээх оршвой. Хэвлэлд бэлтгэсэн Ж.Цолоо,Ц.Хосжаргал. Улаанбаатар,1997.

Д?чин д?рв?н хоёр ?Их цааз?. С.Д.Дылыковын ?Их цааз? б?тээл дэх тод эхийн латин галигаас буулган,оршил тайлбар бичиж,хэвлэлд бэлгэсэн Р.Эрдэнэцогт. Ховд,1998.

Г.Алтангэрэл. Монгол ойрадын их цааз,т??хэн судалгаа. Улаанбаатар,1997.

Ш.Бира,Монголын т??х,соёл,т??х бичлэгийн судалгаа,III боть,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1.

Г.Алтангэрэл. Монгол ойрадын их цааз,т?р эрх з?йн т??хийн эх сурвалж болох нь.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1.

Х.Батм?нх. Д?рв?н 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г дарсан тууж,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хэнд холбогдох тод ?сгийн сурвалж бичг??д. Эмхтгэл. Тод ?сгээс латин галиг,кирилл ?сэгт буулгасан удиртгал тайлбар ?йлдсэн бичг??д.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2.

Ч.Далай. ?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х? тэрг?н боть.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2.

?Ойрад монголын т??хэнд холбогдох сурвалж бичг??д?. I,II,III боть.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1-2002.

А.С.Сазыкин. Каталог монгольских рукописей и ксилографов. Том III. ИВ РАН. Москва,2003.

Монгол улсын т??х. Д?тг??р боть (XVII-XX зууны эхэн). Хойрдахь хэвлэл. Редактор профессор А.Очир,профессор Б.Энхт?вшин.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4.

G.Gerelmaa. Brief Catalogue of Oirat Manuscripts Kept by Institute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Corpus Scriptorum Mongolorum Instituti Linguae et Litterarum A?ademiae S?ientiarum Rubli?ae Populi Mongoli?i,Tomus XXVII,Ulaanbaatar,2005

На.С?хбаатар. Монголын т??хийн тод бичгийн сурвалжууд.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Д.Гонгор. Ховдын хураангуй т??х. Bibliothe?a Oirati?a IV,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Баатар Увш туурвисан д?рв?н ойрадын т??х оршив. Bibliothe?a Oirati?a II,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Б.Тунгалаг. 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ндэсний номын сан дахь тод бичгийн судрын гарчиг. II боть.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Х.Лувсанбалдан,Эмхэтгэсэн Л.Энхбаатар,Л.Энхсайхан,Л.Энхтуяа.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Халимаг т??х,соёл. Bibliothe?a Oirati?a V,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7.

Б.Тунгалаг. Монгол улсын ?ндэсний номын сан дахь т??хийн гар бичмэлийн ном з?й.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7.

Раднаабадраа Равжамба Зая Бандидын тууж сарны гэрэл хэмээх энэ мэт болой. Bibliothe?a Oirati?a IX,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8 он

Дармаабадраа. Шашны алтан нарны гэрлийн илч тогтоон ?г??лсэн ?лзий цагаан бадам номлол б?тээл ?рг?н дэлгэр с?мийн эх туурвил-Алтан эрих хэмээх оршив. Bibliothe?a Oirati?a VIII,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8.

Монголын т??хэн сурвалж бичгийн цуврал. Боть I-XXX. Улаанбаатар,2006.

《清太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影印本。

《清世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影印本。

《清圣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影印本。

《清高祖实录》,中华书局,1985,影印本。

《清仁宗实录》,中华书局,1985,影印本。

(清)《蒙古堂档》,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军机处录副奏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清)祁韵士辑《皇朝藩部要略》18卷。

(清)张穆:《蒙古游牧记》,咸丰刊本。

(清)傅恒等:《西域同文志》,四库全书本。

(清)富俊编《托忒文大字汇》,北京大学图书馆,蓝晒本。

(清)傅恒等:《皇舆西域图志》48卷,中华史地名著丛刊本;钟兴麒、王豪、韩慧校注《西域图志校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2。

(清)梁份:《秦边纪略》,赵盛世、王子贞、陈希夷校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清会典》卷二,中华书局,1991。

(清)《平定准噶尔方略》(全四册),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二辑,全国图书馆文献微缩中心,1991。

(清)《亲征平定朔漠方略》上、下册,西藏学汉文文献汇刻第四辑,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庄吉发译注《准噶尔史料初编》,台北,文史馆出版社,1983。

(清)富俊等辑、清嘉庆四年修、道光年间八十增补抄本《蒙古科布多事宜》(附光绪三十三年办理军营粮饷清册),中国方志丛书,塞北地方第四二号,台北,成文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部编《满文土尔扈特档案译编》,民族出版社,1988。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编《清代理藩院资料辑录》,中国边疆史地资料丛刊,综合卷,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8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一册,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那彦成青海奏议》,青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文汉、奇·朝克图整理《蒙古回部王公表传》第一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8。

赵云田点校《乾隆朝内府抄本〈理藩院则例〉》,西藏历史汉文文献丛刊,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齐木德道尔吉、巴根那编《清朝太祖太宗世祖实录蒙古史史料抄——乾隆本康熙本比较》,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慧法日:《宗教流派镜史》,刘立千译,王沂暖校订,西北民族学院研究室,1980。

第五世达赖喇嘛:《西藏王臣记》,郭和卿译,民族出版社,1983。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青海历史》一、二,谢建、谢伟译,《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83年第4期、1984年第1期。

阿芒·贡却群派:《汉蒙藏史略》,贡巴才仁译,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饶吉:《安多政教史》,吴均等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清)耶喜巴勒登:《蒙古政教史》(宝鬘),苏鲁格译注,民族出版社,1989。

固始噶居巴·洛桑泽培:《蒙古佛教史》,陈庆英、乌力吉译注,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益西班觉佛教史》,青格乐、莫·宝柱译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蒲文成、才让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五世达赖喇嘛阿旺罗桑嘉措:《五世达赖喇嘛自传——云裳》(上、中、下),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藏文版;陈庆英、马连龙、马林汉译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7。

忽拉思:《拉施特史续编》(波斯文),奥·弗·阿基穆什金校订注释翻译,莫斯科,1976(本书所引用的此书中的资料,均转引自若松宽《17世纪中叶的卡尔梅克族与东突厥斯坦》一文)。

苏联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等编《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一卷,第一、二、三册(1608~1683年),莫斯科,1969;厦门大学外文系《十七世纪俄中关系》第一卷翻译小组译、黑龙江大学俄语系翻译组校汉译本,商务印书馆,1978。

〔英〕巴德利编著《俄国·蒙古·中国》,吴持哲、吴有刚译,商务印书馆,1981。

〔波斯〕拉施特主编《史集》第一卷第一分册,余大钧、周建奇译,商务印书馆,1983。

穆罕默德·萨迪克·喀什噶里著、R.肖英文节译、N.伊来亚斯整理注释《和卓传》(The History of the Khojas of Eastern Turkistan,summarised from the Tazkira-i-Khuajagan of Muhammad Sadiq Kashghari,by the late R.B.Shaw,edited with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N.Elias.Published as Supplement to the Journal of the Asiatic So?iety of Bengal,Vol.LXVI,Part 1,1897),本书简称《和卓传》英文节译本;陈俊谋、钟美珠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历史室编《民族史译文集》第8辑,第105页,1980,本书简称《和卓传》汉文节译本。

买买提·赛莱等摘译《有关准噶尔人(维吾尔文资料摘编)》,载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史研究室西北一组编《厄鲁特蒙古历史译丛》(民族文字)第四集,1985。

〔法〕伯希和:《卡尔梅克史评注》,耿昇译,中华书局,1994。

〔俄〕伊·温科夫斯基著、〔俄〕尼·维谢洛夫斯基编《十八世纪俄国炮兵大尉新疆见闻录》,宋嗣喜译,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9。

〔德〕帕拉斯编著《蒙古民族史料集》,法兰克福—莱比锡,1779;本书利用的是邵建东、刘迎胜汉译本《内陆亚洲厄鲁特历史资料》,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波斯〕阿布尔·哈齐·把阿秃儿汗:《突厥世系》,罗贤佑译,中华书局,2006。

〔苏〕H·沙斯季娜:《十七世纪俄蒙通使关系》,商务印书馆,1977,中译本。

留金锁:《十三世纪—十七世纪蒙古历史编纂学》,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9。

高文德、蔡志纯编著《蒙古世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

〔苏〕Б·Я·弗拉基米尔佐夫:《蒙古社会制度史》,刘荣焌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

Stephen A.Halkovic,Jr,The Mongols of the West,Bloomington,1985.

J R.Krueger,Written Oirat and Kalmyk Studies,Mongolian Studies,Vol.2,1975,P.93.

庄吉发:《清高宗十全武功研究》,台北故宫博物院,1982。

色道尔吉等编译《蒙古族历代文学作品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2。

王宏钧、刘如仲:《准噶尔的历史与文物》,青海人民出版社,1984。

《准噶尔史略》编写组:《准噶尔史略》,人民出版社,1985。

杜荣坤、白翠琴:《西蒙古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86。

〔苏〕帕拉莫夫:《卡尔梅克族在俄国境内时期的历史概况》,许淑明、徐滨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

〔苏〕兹拉特金:《准噶尔汗国史》,马曼丽译,商务印书馆,1980。

〔日〕田山茂:《清代蒙古社会制度史》,潘世宪译,商务印书馆,1987。

〔蒙〕沙·比拉:《蒙古史学史 十三世纪至十七世纪》,陈弘法译,内蒙古教育出版社,1988。

郝苏民选编《西蒙古——卫拉特传说》,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

齐木德道尔吉:《Die Berichte des K`ang-His-kaisers aus den Jahren 1696~97an den Kronprinzen Yin-Ch`eng aus mandschurischen Geheimdokumenten》,威斯巴登,1990。

乌云毕力格:《和硕特蒙古史略》(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0。

白翠琴:《瓦剌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

《卫拉特蒙古简史》编写组:《卫拉特蒙古简史》上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

芈一之主编《青海蒙古族历史简编》,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谢启晃等主编《藏族传统文化辞典》,甘肃人民出版社,1993。

郝苏民:《文化透视:蒙古口承语言民俗》,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仁钦道尔吉:《论江格尔》,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4。

乔治忠:《清朝官方史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赵云田:《清代治理边疆的枢纽——理藩院》,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

吴肃民:《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概论》,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

罗贤佑:《元代民族史》,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

金峰:《江格尔黄四国》(蒙古文),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6。

《卫拉特蒙古简史》编写组:《卫拉特蒙古简史》下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96。

张公瑾等主编《民族古文献概览》,民族出版社,1997。

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

臧云浦等:《历代官职、兵制、科举制表释》,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

宝音德力根:《十五世纪前后蒙古政局部落诸问题研究》,博士论文,1997。

魏良弢:《叶尔羌汗国史纲》,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8。

周润年、刘洪记编著《中国藏族寺院教育》,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

王俊义、黄爱萍:《清代学术文化史论》(文史哲大系142),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

那顺乌力吉、毕力格整理注释《布里亚特历史文献》,呼伦贝尔历史与文化丛书(1~6),内蒙古文化出版社,1999。

仁钦道尔吉:《江格尔论》,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斯钦巴图:《江格尔与蒙古族宗教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9。

〔丹麦〕亨宁·哈士纶:《蒙古的人和神》,徐孝祥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

荣苏赫、赵永铣主编《蒙古族文学史》第一卷,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旦布尔加甫:《卡尔梅克〈江格尔〉校注》,民族出版社,2000。

M.乌兰:《十七世纪卫拉特历史研究》(托忒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格·李杰:《卫拉特历史与宗教研究》(蒙古文),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

丁守璞、杨恩洪:《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柯文编著《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张永江:《清代藩部研究——以政治变迁为中心》,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蒙古族通史》编写组:《蒙古族通史》上、中、下册,民族出版社,2001。

仁钦道尔吉:《蒙古族英雄史诗源流》,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1。

亦邻真:《亦邻真蒙古学文集》,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1。

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

〔哈〕克拉拉·哈菲佐娃:《十四—十九世纪中国在中央亚细亚的外交》,杨恕、王尚达译,兰州大学出版社,2002。

埃德加·莫兰:《方法:天然之天性》,吴泓缈、冯学俊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

哈拉尔德·米勒:《文明的冲突——对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批判》,郦红、那滨译,新华出版社,2002。

郭成康、成崇德等:《康乾盛世历史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

乌云毕力格、成崇德、张永江:《蒙古民族通史》第四卷,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2。

陈庆英:《蒙藏关系史大系·政治卷》,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2。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第一辑,上海三联书店,2003。

葛剑雄、周筱赟:《历史学是什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杨念群、黄兴涛、毛丹主编《新史学——多学科对话的图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马汝珩、马大正:《飘落异域的民族——17至18世纪的土尔扈特蒙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

魏忠编著《中国的多种民族文字及文献》,民族出版社,2004。

张广智等:《西方史学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匈〕д.卡拉:《蒙古人的文字与书籍》,范丽君译、乔吉审订,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4。

〔日〕宫胁淳子:《最后的游牧帝国:准噶尔的兴亡》,晓克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

陈启能、倪为国主编《历史与当下》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05。

旦布尔加甫:《汗哈冉贵——卫拉特英雄史诗文本及校注》,民族出版社,2006。

蔡家艺:《清代新疆社会经济史纲》,人民出版社,2006。

希都日古:《17世纪蒙古编年史与蒙古文书档案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明德、巴音克希克搜集编写《厄鲁特风俗》(蒙古文),民族出版社,2006。

孙林:《藏族史学发展史纲要》,中国藏学出版社,2006。

〔韩〕金成修:《明清之际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钟健:《创世神话》,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华林:《藏文历史档案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苏鲁格:《蒙古族宗教史》,辽宁民族出版社,2006。

唐吉斯:《藏传佛教与蒙古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7。

宝山:《清代蒙古文出版史研究——以蒙古文木刻出版物为中心》,内蒙古教育出版社,2007。

王璞:《藏族史学思想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日〕冈田英弘:《乌巴什洪台吉传考释》,《游牧社会史探究》第32册,1968。

芈一之:《青海蒙古史的几个问题》,中国蒙古史学会编《蒙古史研究》第二辑。

师道刚:《祁韵士在西北地志学研究上的贡献——谨以此文纪念祁韵士诞生二百三十周年》,中国蒙古史学会论文。

胡斯振、白翠琴:《1257年释迦院碑考释》,《蒙古史研究》第一辑。

陈得芝:《元外剌部〈释迦院碑〉札记》,《元史论丛》第2辑,中华书局,1983。

胡斯振等译《蒙古历史资料选》(内部资料),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民族教育研究所。

〔日〕佐口透:《准噶尔部历史和社会经济概述》,哲学社会科学部民族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民族研究所历史室编《蒙古族厄鲁特部历史资料译文集》第一辑(内部参考),1976。

巴·乌云:《青海蒙古部落袭位表》,《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79年2期。

冯锡时:《我国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世系考订》,《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周轩:《关于土尔扈特蒙古部落世系的初探》,《社会科学战线》1980年第2期。

札奇斯钦:《一封由西藏领袖致满洲大臣的蒙文信函》,《故宫文献》第四卷,第三期。

晓河译《18世纪卡尔梅克文学》,译自《卡尔梅克文学史》,埃利斯塔,1981;《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9年第4期。

马汝珩、马大正:《土尔扈特蒙古系谱考述》,《民族研究》1982年1期。

成崇德、赵云田:《西套厄鲁特部起源考辨》,《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

马汝珩、马大正:《厄鲁特蒙古喇嘛僧咱雅班第达评述》,《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1982年第3期。

马汝珩、成崇德:《有关清代厄鲁特蒙古的几种托忒文史料》,《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3年第2期。

陈世良、谭吴铁、陈国光:《藏传佛教(喇嘛教)在新疆的传播和发展》,《新疆社会科学院首届学术报告会论文选集》,1983。

〔苏〕戈利曼:《1640年蒙古卫拉特俄文译文和抄本》,李佩娟译,《新疆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

马汝珩、成崇德:《一部重要的厄鲁特蒙古历史文献——〈咱雅班第达传〉》,《新疆社会科学》1985年第1期。

〔日〕若松宽:《蒙古喇嘛教史上的两位传教者》,《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4年第2期。

宫胁淳子:《噶尔丹以前的卫拉特——若松说再批判》,《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5年第3、4期。

蔡志纯:《鄂齐尔图车臣汗卒年与殂地小议》,《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诺尔布、冯锡时:《〈咱雅班第达传〉的若干问题》,《新疆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额尔德尼巴雅尔:《再论“乌巴什洪台吉”中的某些问题》,《内蒙古大学学报》(蒙文版)1986年第4期。

诺尔布、冯锡时:《托忒文历史文献的汉译注释》,《新疆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额尔敦乌兰:《“卫拉特”名称考》,《新疆大学学报》1988年第2期。

金峰:《对我国托忒蒙文文献研究的展望》,《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1987。

额尔敦巴特尔、朝格图:《新发现的托忒文历史文献》,《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1987。

曹永年:《关于卫喇特融化于蒙古问题》,《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1987。

黄静涛:《探源五议——急就章》,《卫拉特史论文集》,《新疆师范大学学报》专号,1987。

〔日〕森川哲雄:《佚名作者的〈四卫拉特史〉》,《东洋学报》1959年第1、2期。

〔日〕若松宽:《准噶尔王国的形成过程》,《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8年第3、4期。

特·贾木查:《〈江格尔〉的流传及蕴藏概况》,《〈江格尔〉论文集》一,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

加·巴图那生:《〈江格尔〉在和布克赛尔流传情况调查》,《〈江格尔〉论文集》一。

张永江:《清代八旗蒙古官学》,《民族研究》1990年第6期。

〔蒙〕德·策仁索德那木:《蒙古史诗中的树木崇拜观念》,仁钦道尔吉、朗樱编《阿尔泰语系民族叙事文学与萨满文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0。

萨济金:《符拉基米尔佐夫搜集的蒙文木刻本与手抄本》,金淑华译,《前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藏蒙文文献评述》,《蒙古学信息》1995年第1、2、3、4期,1997年第1、2期。

何俊芳:《卡尔梅克族:历史与现实》,《西北史地》1996年第4期。

才仁巴利:《松巴堪布·益西班觉尔族属与出生地考》,《青海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第3期。

孙林、张月芬:《藏族传统史学的体系及其史学观念的总体特征》,《中国藏学》1998年第3期。

齐木德道尔吉:《昭莫多之战以后的噶尔丹》,《蒙古史研究》第四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齐木德道尔吉:《1640年以后的清朝与喀尔喀的关系》,《内蒙古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乌云毕力格:《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的满文文书及其流传——〈方略〉(Bodogon-I Bithe)类史书的史料学批判》,《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

张世明:《清前期卫拉特蒙古社会历史谫论》,《清史研究》2000年第3期。

〔蒙〕官布扎布:《蒙古族藏文著作家简介》(汉译文),丁守璞、杨恩洪编《蒙藏关系史大系·文化卷》,西藏人民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齐木德道尔吉:《关于康熙本〈三朝实录〉》,《内蒙古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贺·宝音巴图:《论蒙古族神话〈天女之惠〉的多彩组合美》,《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阿勒腾奥其尔:《故宫博物院藏咱雅班智达金像托忒文题记释读》,马大正主编《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