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宗教心理学(第一辑)图书

Psychology of Religion Vol.1

SSAPID:101-7885-9905-87
ISBN:978-7-5097-4451-2
DOI:
ISSN:
关键词:

心理学 宗教 理论

[内容简介] 该辑收录的文章是从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大致分为历史展望、理论前沿、域外视野、学术交谈和实证研究等主题,试图概要勾勒该学科的大致轮廓,为该领域学者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文章主要介绍了西方及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历史,西方著名宗教心理学家的思想,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的新趋向和研究方法,对宗教认同、宗教经验、宗教皈依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分别从各大宗教的角度探讨宗教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并且介绍了国内宗教心理学领域有代表性的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作 者: 梁恒豪 金泽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历史展望

  重视我国宗教心理学问题的研究

   一 心理学家对宗教现象的不懈探究促进了宗教心理学的形成

   二 宗教心理学的研究内容趋于集中

   三 开展我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意义

   四 结语

  宗教研究的心理学视角:历史、理论与方法

   一 宗教心理学定义问题

   二 宗教心理学发展简史

   三 宗教心理学的重要理论

   四 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一 中国宗教心理学产生的西方背景

   二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发展

   三 中国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四 中国宗教心理学的未来展望

 域外视野

  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历史

   一 简介

   二 阐释学—现象学的研究

    1.基本特点

     (1)本体论、形而上学假设。

     (2)伦理假设。

     (3)认识论假设。

     (4)方法论假设。

    2.美国阐释学—现象学:威廉·詹姆斯

    3.欧洲阐释学—现象学:鲁道夫·奥托

    4. 20世纪中叶的著作

    5.阐释学—现象学研究计划的持续影响

   三 实证自然主义研究方法

    1.基本特点

     (1)实证自然主义方法论假设。

     (2)实证自然主义认识论假设。

     (3)实证自然主义伦理假设。

     (4)实证自然主义本体论、形而上学假设。

    2.实证自然主义研究方法的历史范例

    3.实证自然主义研究方法批判

     (1)实证自然主义方法论假设的问题。

     (2)实证自然主义认识论假设的问题。

     (3)实证自然主义伦理学假设的问题。

     (4)实证自然主义本体论假设的问题。

    4.实证自然主义研究方法的持续影响

   四 宗教整合

    1.宗教整合的类型描述

    2.微观现象理论整合的例子:宽恕和正念的研究

    3.基督教宏观现象理论整合

    4.佛教宏观现象理论整合

   五 结论

    1.科学哲学能够为中国的宗教灵性心理学提供些什么?

    2.方法论在定义宗教灵性心理学中起什么作用?

    3.对中国的宗教研究来说什么方法是最合适的?

  跨文化、不同信仰背景中的宗教经验

   上帝的经验

    1.上帝观念和上帝形象

    2.上帝观念

    3.上帝形象

    4.上帝观念和上帝形象之间的关系

    5.上帝形象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上帝形象著作述评:文化和跨信仰视角

    1.历史上的上帝

    2.跨文化的上帝

    3.跨宗教的上帝

   结论

  皈依心理学与信仰转换

   背景:动力场

   危机

   探索

   遭遇

   互动

   承诺

   后果

   未来

 理论前沿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

   一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

    1.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兴起

    2.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衰落

    3.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复兴

   二 当前研究的基本维度与热点

    1.研究的基本维度

    2.当前研究热点

   三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两支研究队伍的分歧

    2.具体研究方法的分歧

  宗教心理学视阈下弗洛伊德的宗教经验观

   一 宗教神秘经验是一种潜意识

   二 潜意识“中介项”是宗教神学的“危险伙伴”

    1.“X模型”交点之上

    2.“X模型”交叉点

    3.“X模型”交点之下

   三 对弗洛伊德宗教神秘经验观的进一步分析

  冯特的宗教心理学思想研究

   一 冯特的宗教起源观

    1.冯特对其他宗教起源观的评述

    2.冯特的宗教起源观

   二 冯特的宗教发展观

    1.原始时代的肉体灵魂观和巫术崇拜

    2.图腾时代的灵魂观和图腾崇拜

    3.英雄时代的来世观和诸神崇拜

    4.人性时代的世界宗教

   三 冯特的宗教文化观

    1.冯特的文化定义及研究方法

    2.宗教和其他文化现象的关系

   四 冯特的宗教本质观

    1.宗教是人类高级心理活动的产物

    2.宗教是民族智慧的结晶

    3.宗教的发展符合民族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詹姆斯的宗教心理学思想新探*

   一 詹姆斯宗教心理学思想的形成背景

   二 詹姆斯宗教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三 詹姆斯宗教心理学思想的历史地位

  瓦茨的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探究

   一 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形成背景

    1.家庭成长背景

    2.社会生活背景

    3.学术思想背景

   二 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主要特点

    1.反对西方文化与宗教中的狭隘思维方式

    2.欣赏东方文化与宗教中的整体思维方式

    3.强调现实的神秘体验是个体宗教的来源

   三 瓦茨神秘体验宗教心理观的历史地位

    1.历史贡献

    2.历史局限

  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去宗教性”倾向

   一 西方宗教心理学的研究概况

   二 “去宗教性”: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内隐立场

    1.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去宗教性”倾向的表现

    2.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去宗教性”倾向的实质

    3.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中“去宗教性”倾向的危害

   三 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宗教性”诉求

 思想交谈

  保罗的“皈依”:一个宗教心理学经典案例的再理解

   一 “皈依”概念的适用性

   二 “皈依”的动因:神秘经验还是神学突破?

   三 保罗的“问题意识”:心理学还是社会学?

   四 小结

  中国古代道家责任心理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一 责任意识与道家传统

   二 道家责任心理思想的立论之基

    1.“有无相生”的道体论形而上学

    2.“自然”“无为”的伦理价值观

   三 道家责任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

    1.责任心理的主要内容

     (1)“无为自化”的为政方略。

     (2)“贵己重生”的涵养精神。

     (3)“等视万物”的经世境界。

    2.责任心理的实现条件

    3.责任心理的养成机制

     (1)“坐忘”“心斋”。

     (2)谦下守柔。

     (3)知和不争。

   四 道家责任心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无我:佛教中自我观的心理学分析

   一 末那识:佛教心理学自我的根源

   二 禅定:佛教心理学自我的研究方法

    1.禅定是主客体的统一

    2.禅定是对言语概念的舍弃

    3.禅定既非日常经验亦非超验

   三 无我:佛教心理学自我的实质

    1.自我是五蕴和合的幻相

    2.无我是假我与真我的统一

  论儒道互补与中国心理咨询本土化

   一 儒道传统引入中国心理咨询本土化过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西方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的弊端及MCT理论

    2.中国心理咨询理论本土化过程中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

   二 儒道互补的积极心理学内核

   三 儒道互补的人性观与咨询目标设立

   四 对今后研究的建议

 实证研究

  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与分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关于宗教认同的调查结果

    1.问卷调查结果

     1.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的心理状态

     2.宗教徒最初接触宗教信仰的途径与动机

     3.宗教徒在皈依过程中接触其他宗教信仰的状况

     4.宗教徒宗教皈依的支持因素

     5.宗教徒对信仰过程中所发生的“神迹”事件的认定

    2.个案访谈结果

     1.接触宗教信仰的意愿、主动性程度及动机

     2.接触宗教信仰的途径

     3.接触宗教信仰时的生命状态

     4.接触其他宗教信仰的状况

     5.宗教徒宗教皈依的支持因素

   三 调查结果的分析

    1.宗教徒的宗教认同不是借由“赋予性的社会身份”而取得的,“人际网络”的导引是宗教徒接受宗教信仰的初始媒介

    2.宗教徒的宗教认同是相关的宗教认知与特定的宗教体验交互作用下的意志选择

  宗教体验的情绪活动与生理活动研究

   一 引言

   二 方法

    1.被试

    2.实验设计

    3.实验仪器与材料

     (1)实验仪器。

     (2)刺激材料。

     (3)调查问卷。

    4.实验任务与程序

   三 实验结果

    1.主观情绪体验变化的差异性检验

     (1)信仰类型主效应。

     (2)实验材料主效应。

     (3)实验前后的变化。

    2.自主神经反应数据与脑电数据

     (1)信仰类型主效应。

     (2)实验材料主效应。

     (3)时间段主效应。

    4.分析与讨论

 学术书评

  发展中国的宗教心理学的必由之路

  佛教心学的智慧

 编后语

本书收录的论文是从宗教心理学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分历史展望、域外视野、理论前沿、思想交谈、实验研究、学术书评六个主题,试图概要勾勒该学科的大概轮廓,为该领域学者建立学术交流的平台,促进该学科在中国的发展。主要介绍西方及中国宗教心理学的历史,西方著名宗教心理学家的思想,西方宗教心理学研究重点新趋向和研究方法,对宗教认同、宗教经验、宗教皈依等相关概念进行理论探讨,分别从各大宗教的角度探讨宗教心理学的相关领域,并且介绍国内宗教心理学领域有代表性的实验研究和实验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