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3

从数量型到质量型人口红利图书

From Quantitative to Qualitative Demographic Dividend: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Labor Quality on Industrial Upgrading

SSAPID:101-7855-1065-65
ISBN:978-7-5097-7074-0
DOI:
ISSN: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与发达国家差距的缩小,经济增长方式必须要更多的依靠内涵式的增长,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对于产业结构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书的主要贡献在于:结合中国实际进行定量计量分析,系统提出了高质量型的人口红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体系,所得到的结论对于解决劳动力素质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问题具有实际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李钢
编 辑:吴敏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作者简介

 摘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劳动力素质升级意义及计量

   第二节 中国劳动力素质演化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第三节 从数量型人口红利到质量型人口红利

 基本理论

  第二章 劳动力素质对产业结构演化影响理论进展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劳动力素质理论回顾

    一 人力资本理论的发展

    二 劳动力素质及其测算

   第三节 产业结构演化理论综述

    1.配第—克拉克定理

    2.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3.钱纳里的工业化阶段理论

    4.马克思的两大部类划分

    5.霍夫曼定理

    6.罗斯托的主导产业理论

   第四节 劳动力素质与产业结构演化

    一 劳动力禀赋结构的比较优势

    二 适宜技术理论

    三 其他理论——国际贸易

   第五节 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对劳动力L的作用

    2.对知识生产A的作用

   第六节 结论和思考

  第三章 劳动力素质计量的理论与方法

   第一节 “人力资本”的计量方法概述

   第二节 教育法

    一 平均受教育年限/受教育总年数

    二 调整过的受教育年限

    三 人力资本丰裕系数

    四 综合相对数

   第三节 成本法

    一 人力资本投资

    二 折旧率

   第四节 收益法

    一 未来收益法

    二 收入法

   第五节 简单评述

    一 教育法

    二 成本法

    三 收益法

 国际比较

  第四章 美国劳动力素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第一节 美国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历程

    一 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二 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的转变

    三 从增加值率所表现的产业结构升级

    四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二节 21世纪以来产业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劳动力素质提升

    一 劳动力素质提升提高了制造业的生产率,为产业升级奠定基础

    二 人才升级促进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成为产业升级的催化剂

   第三节 劳动力素质结构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联动

    一 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者比重不断上升

    二 美国普通民众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三 美国科学技术教育的发展

     (一)高等教育中的科技教育——基础理论与实用技术相结合

     (二)科研机构中的科技教育

    四 美国劳动力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联动

   第四节 教育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一)美国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普遍提升了劳动者的素质,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促进了经济发展

    (二)美国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培养出大量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高了各经济部门和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经济发展

    (三)美国教育的发展、科技教育的发展,涌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学理论尖端人才和技术发明人才,使得美国在科学上不断有发明创造,在技术上不断革新改进,科技水平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第五章 日本劳动力素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第一节 二战结束初期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第二节 《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期间的教育发展战略

    一 以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为基准预测人才需求

    二 开发人的能力的教育规划

     (一)教育以现代技术革新和确立国产技术为方向

     (二)贯彻能力主义教育

     (三)教育投资

     (四)中等教育的完备化和职业训练体系的调整

      1.完备中等教育的基本方向

      2.确立资格审定考试制度

      3.教师、辅导员队伍的培养

   第三节 以企业为主体的人才开发

   第四节 科普教育

    一 科技馆、博物馆

    二 各类媒体资源的应用

    三 大型科普活动的举办

   第五节 以技术引进改善劳动技术

   第六节 小结

  第六章 美、日劳动力素质升级对中国的启示

   第一节 中、美、日劳动力的素质比较

    一 中、美、日劳动力素质的对比

    二 中国低素质的劳动力占比较大,制约了总体劳动力平均素质水平的提升

    三 中国劳动力素质“净”提升速度远远快于发达国家

   第二节 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美国的社会经济特点

    一 人力资本加速积累

     (一)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一个高潮

     (二)人力资本形成的第二个高潮

    二 工业技术研究快速发展

     (一)政策组合对工业研究的促进

     (二)高等教育机构与工业研究的联系加强

    三 开始建立社会保障网

    四 工人权利的加强,工资提高

    五 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达到高峰

    六 60年代,联邦政府管理和社会保障的加强

    七 大学的研究地位进一步提升

    八 研究与工艺创新对工业的促进作用更加凸显

    九 制造业出现分散化的趋势,郊区化进程加快

   第三节 与中国发展水平相当时,日本的社会经济特点

    一 人力资本加速积累,职业培训作用巨大

    二 走向技术立国之路

     (一)从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

     (二)政府及其所属研究机构的推进作用

    三 政府积极引导产业发展和升级

    四 工人经济斗争的加强

 中国实践

  第七章 中国劳动力素质的时空演化

   第一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 数据来源及说明

    二 数据处理

   第二节 全国人口素质的变化

    一 全国范围内情况

    二 区分城市、镇和乡村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变化

    三 流动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及变化

    四 不同年龄段人口受教育程度结构

   第三节 四大区域人口素质的时空演化

    一 人口平均素质的变化

    二 区域人口受教育结构的动态演变

    三 各类受教育程度人口的区域分布演化

   第四节 分省的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的时空演化

   第五节 区分受教育程度人口的空间分布及均衡分析

    一 空间分布及变化

     (一)低端受教育程度

     (二)中端受教育程度

     (三)中高端受教育程度

     (四)高端受教育程度

    二 影响因素的进一步分析及小结

    三 均衡分析

     (一)相对优势变化

     (二)标准差分析

   第六节 中国人口素质提高的群体分解

   第七节 经济、人口、劳动力素质重心的变化

  第八章 劳动力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测算框架

    一 最佳产出与产出无效值的测算

    二 产出增长率分解

    三 空间加总与跨期累计

   第四节 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产出

    (二)劳动投入

    (三)固定资本存量

   第五节 测算结果

    一 整体考察

    二 分阶段考察

    三 分区域考察

    四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结论

  第九章 劳动力素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劳动生产率增速的测算

    一 测算框架

    二 数据处理

    三 计算结果

   第三节 劳动力素质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第四节 结论及建议

  第十章 劳动力素质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产业结构的第一次跨越升级

   第三节 以人力资本为基础测量出口结构的升级

   第四节 质量型人口红利将进一步优化中国产业结构

   第五节 结论与展望

  第十一章 劳动力素质对产业升级影响的案例研究

   第一节 劳动力素质与产业升级——以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案例研究

    一 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的概况

    二 双龙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一)双龙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的表现

     (二)双龙镇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的推动力

    三 双龙镇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对当地产业结构的影响

     (一)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了农业内部的优化升级

     (二)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促进了当地工业的发展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带动了当地商贸流通业的迅速发展

     (四)双龙镇的劳动力素质阻碍了工业内部的优化升级

    四 小结

   第二节 技术人才缺乏制约企业升级——山西沁新集团案例研究

    一 沁新集团的基本情况

     (一)概况

     (二)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

     (三)产业链的延伸

    二 经营管理人才对企业发展的促进

     (一)兼并了一系列小型工厂和企业

     (二)扩建矿井,进行技术改造,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延伸产业链

    三 技术人才缺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及企业的应对之策

     (一)技术型劳动力的稀缺

     (二)技术型劳动力稀缺的原因

     (三)企业的应对之策

    四 总结

 中国展望

  第十二章 中国劳动力素质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第一节 推算方法及过程

    一 t年新增人口计算

     1.死亡率

     2.出生率

    二 任意年龄段不同教育程度人数的动态变化

    三 计算各年劳动适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

   第二节 推算结果

  第十三章 劳动力素质与经济发展问卷调查

   第一节 样本量及分布

   第二节 中高级人才供给不足成为经济增长瓶颈

   第三节 企业各类职工的素质与国外先进同行相比差距较大,各类劳动力的素质均有待提高

    一 企业各类职工的素质均有待提高

    二 与外国先进企业相比企业各类员工的科学素质均有待提高

    三 高级管理者素质与国外同行相比差距最大

   第四节 劳动力素质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目前与将来的状况

    一 廉价的劳动力是中国制造业当前竞争力的主要来源

    二 职工的素质不高已成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障碍

    三 技术、人才和产品质量是未来中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四 应该对本国劳动力加强专业技术培训

   第五节 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与企业员工平均收入的比例不宜过高,以技术工人为代表的企业员工的收入提高也受企业关注

    一 高级管理人员收入与企业员工平均收入的比例不宜过高,尤其是国有企业更要注意控制

    二 企业提高薪酬时会优先考虑技术工人

   第六节 小结

  第十四章 劳动力素质对中国未来经济影响评估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劳动力成本与技术进步关系的定量计算

   第三节 劳动力素质提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 对中国总产出的影响

    二 劳动力素质提升对不同行业的影响

   第四节 劳动力素质提升对不同区域的影响

    一 强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政策对各区域经济的短期影响

     (一)对不同区域的影响

     (二)对各个省份的影响

    二 强化劳动力素质提升政策对各区域经济的长期影响

     (一)对各区域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二)对各省份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三)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动态变化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后记

 索引

[1]代谦、别朝霞:《人力资本、动态比较优势与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世界经济》2006年第11期,第70—96页。

[2]江小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阶段和新任务》,《财贸经济》2005年第4期,第3—9页。

[3]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4]邹薇、代谦:《技术模仿、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赶超》,《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第26—38页。

[5]Aaronson,D. and D.G.Sullivan,“Growth in Worker Quality”,Economic Perspectives,2001,4.

[6]Acemoglu,D. and F.Zilibotti,“Productivity Differences”,NBER Working Paper,1999,No.6879.

[7]Acemoglu,D.,“Why Do New Technologies Complement Skills?Directed Technical Change and Wage Inequality”,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1055-1089.

[8]Allen,S.G.,“Technology and the Wage Structure”,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1,19:440-483.

[9]Atkinson,A.B. and J.E.Stiglitz.,“A New View of Technological Change”,Economic Journal,1969,79(315):573-578.

[10]Basu,Susanto and Weil,David N.,“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8,113(4):1025-1054.

[11]Becker,G.S.,Human Capital,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12]Berman E.,J.Bound and Z.Griliches,“Changes in the Demand for Skilled Labor with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4,109(2):367-397.

[13]Chenery,Hollis B. and M.Syrquin,Pattern of Development,1950-70,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5.

[14]Chenery,Hollis B.,S.Robinson and M.,Syrquin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owth:A Comparative Study,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6.

[15]Corvers,F. and Merikull,J.,“Occupational Structures across 25 EU Countries: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Structure and Technology in Old and New EU Countries”,Economic Change,2007,40:327-359.

[16]Denison E.F.,“The Sources of Growth in the U.S.”,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1962.

[17]Gerschenkron,A.,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2.

[18]Hijzen,A.,Holger G.,and Robert C.Hine.,“International Outsourcing and the Skill Structure of Labour Demand in the United Kingdom”,The Economic Journal,2005,115(October):860-878.

[19]Ho,M. and Jorgenson,D.W.,“The Quality of the U.S.Workforce 1948-95”,Department of Economics,Harvard University,Unpublished Manuscript,1999.

[20]Hoffman,W.G.,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Econom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1 (German Edition),1958 (English Translation).

[21]Jorgenson D.W. and Griliches,Z.,“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7,34(3):249-283.

[22]Jorgenson,D.,“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G7 Economies”,World Economics,2003,4(4):139-169.

[23]Krugman,P.,“The Narrow Moving Band,the Dutch Disease,and the Competitive Consequences of Mrs.Thatcher”,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27(1):41-55.

[24]Kuznets,Simon.,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1.

[25]Lal,D.K.,“Nationalism,Socialism and Planning:Influential Ideas in the South”,World Development,1985,13(6):749-759.

[26]Lin,J.Y.,Development Strategy,Viability,and Economic Convergence,William Davidson Working Paper No.409,2001.

[27]Lucas,Robert E.,Jr.,“Making a Miracle”,Econometrica,1993,61(2):251-272.

[28]Machin,Stephen,Ryan,A. and Van Reenen,John,Technology and Changes in Skill Structure:Evidence from an International Panel of Industries,CEP discussion paper,CEPDP0297,1996.

[29]Minondo,A. and Rubert,G.,“The Effect of Outsourcing on the Demand for Skills in the Span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Applied Economic Letters,2006,13:599-604.

[30]Mullen,J.K.,Stephen E.Nord,and Martin Williams,“Regional Skill Struc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Technology”,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2005,33:115-131.

[31]Nelson,R.R. and Phelps,E.S.,“Investment in Humans,Technological Diffusion,and Economic Growth”,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6,56:69-75.

[32]Romer,Paul M.,“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6,94(5):1002-1037.

[33]Rostow,W.W.,“The Take-off into Self-sustained Growth”,The Economic Journal,1956,66(261).

[34]Schultz,T.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1,51:1-17.

[35]Schwerdt,G. and Turunen,J.,Growth in Euro Area Labour Quality,European Central Bank,Working Paper Series No.575,2006.

[36]Solow,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

[37]Tsiang,Sho-chieh,“Taiwan’s Economic Miracle:Less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In Arnold C.Harberger,ed.,World Economic Growth:Case Studies of Developed and Developing Nations,San Francisco:ICS Press,1984.

[38]Yeats,A.J.,“Just How Big is Global Production Sharing?”,In S.W.Arndt and H.Kierzkowski,eds,Fragmentation:New Production Patterns in the World Econom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1]侯风云:《中国人力资本投资与城乡就业相关性研究》,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沈利生、朱运法:《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3]边雅静、沈利生:《人力资本对我国东西部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4]胡鞍钢:《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本大国:1980—2000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5期。

[5]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6]张超:《经济体制转型与人力资本积累关系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12期。

[7]钱雪亚:《度量人力资本的三类统计方法》,《统计与决策》2003年第10期。

[8]钱雪亚:《人力资本存量计量的合理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9]钱雪亚、王秋实、刘辉:《中国人力资本水平再估算:1995—2005》,《统计研究》2008年第12期。

[10]张凡:《中国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估算》,《经济研究》2000年第8期。

[11]柏培文:《中国劳动力人力资本水平估算:1989—2007》,《教育与经济》2010年第2期。

[12]周晓、朱农:《论人力资本对中国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6期。

[13]闫淑敏、段兴民:《中国西部人力资本存量的比较分析》,《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6期。

[14]杨建芳、龚六堂、张庆华:《人力资本形成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个包含教育和健康投入的内生增长模型及其检验》,《管理世界》2006年第5期。

[15]朱平芳、徐大丰:《中国城市人力资本的估算》,《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16]孙景蔚:《基于损耗的人力资本估算》,《中国人口科学》2005年第2期。

[17]Camilo Dagum and Daniel J.Slottje,“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the Level and Distribution of Household Human Capital with Application”,Structure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0(11).

[18]C.B.Mulligan and X.Salia-I-Martin,“A Labor Income-based Measure of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An Application to the States of the United States”,Japan and the World Economy,1997(9).

[19]Dale W.Jorgenson and Barbara M.Fraumeni,“The Accumulation of Human and Nonhuman Capital,1948-84”,in:Robert E.Lipsey and Helen Stone Tice,The Measurement of Saving,Investment,and Wealth,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9,Vol.52.

[20]G.Psacharopoulos and Arriagada.A.M.,“The Education Composition of the Labour Force: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Vol.125,No.5 September-October,1986.

[21]Jacob Mincer,“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and Personal Income Distribution”,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8(66).

[22]J.W.Kendrick,“Total Capital and Economic Growth”,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1994,Vol.22(1).

[23]Koman and Marin,Human Capital and Macroeconomic Growth:Austria and Germany 1960-1997:An Update,Vienna:Institute for Advance Studies,1997.

[24]L.I.Dublin and A.Lotka,The Money Value of Man,Ronald,New York,1930.

[25]Mark Bils and Peter J.Klenow,“Does Schooling Cause Growth?”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90,No.5,Dec.,2000.

[26]Mireille Laroche and Marcel Mérette,Measuring Human Capital in Canada,Working Papers-Department of Finance Canada with Number 2000-05,2000.

[27]Robert J.Barro and Jong-Wha Lee,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 Updates and Implications,Working Paper No.7911,http://www.nber.org/papers/w7911.

[28]Schultz.T.,“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51,No.1,Mar.,1961.

[1]王淑珍:《美国的公众科普—美国人文科技考察散记(之一)》,《大众科技报》2003年4月17日。

[2]史志洁、李大光:《美国致力于提高国民科学素质——介绍美国“2061计划”》,《科技潮》1997年第8期。

[3]〔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美国科普鸟瞰》,《科技广场》2002年第8期。

[5]J.D.Lewis,“Technology,Enterprise,and American Economic Growth”,Science,1982(215).

[6]E.F.Denison,“Accounting for 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1929-1969”,Washington,D.C.: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1974.

[7]J.W.Kendrick,“Sources of Growth in Real Product and Productivity in Eight Countries,1960-1978”,New York:Office of Economic Research,New York Stock Exchange,1981.

[8]J.Steven Landefeld,“Measuring Innovation’s Role in GDP & Productivity Growth,Innovation & Technology ”,Measuring Competitiveness Embassy of Sweden,ITPS & DOC February 11th,2008.

[1]梁忠义:《战后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版。

[2]都留重人:《现代日本经济》,北京出版社1980年版。

[3]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年版。

[4]朱秋云:《日本科普概况》,中国科普研究所1995年版。

[5]桥本寿朗:《现代日本经济》,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刘予苇:《日本经济发展三十五年》,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7]姚益龙:《国民素质:日本经济腾飞的关键》,《广东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

[8]陈建安:《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与政府经济政策》,《日本研究集林》2002年第4期。

[9]杨小梅:《战后日本经济发展与教育改革》,《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9月。

[10]文部科学省:《平成7年版科学技術白書》,1995。

[11]安藤尧雄、梅根悟编《现代教育改革》,东洋馆出版社1963年版。

[12]经济企划厅综合计划局:《关于人的能力开发计划》,《教育的时代》1963年2月号。

[1]安场保吉、猪木武德:《日本经济史:高速增长》,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

[2]冯昭奎:《日本的拿来主义》,《世界经济与政治》1996年第9期。

[3]李建民:《战后日本科技政策演变:历史经验与启示》,《现代日本经济》 2009年第4期。

[4]刘海波:《日本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出站报告1999年版。

[5]孙群郎:《美国城市郊区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6]许艳华:《战后日本科技政策的三次转向及对中国的启示》,《山东经济》2011年第11期。

[7]许琼、肖密:《日本劳资关系的调整途径——“春斗”的发展与课题》,《日本研究》2010年第3期。

[8]翟薇:《日本科技政策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年第4期。

[9]Bishop J.H.,“Is the Test Score Decline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vity Growth Declin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79,March,178-197.

[10]Birch D.L.,“From Suburb to Urban Place”,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75,Vol.422.

[11]Denison E.,“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Washington,D.C.:Brookings Institution,1967.

[12]Engerman Stanley L.,Galfman Robert E.:《剑桥美国经济史:20世纪》(第三卷),高德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3]Snyder T.D.,“120 Years of American Education:A Statistical Portrait”,Washington,D.C.:U.S.Dept.of Education,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1993.

[1]安格斯·麦迪森:《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伍晓鹰、马德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2]陈宽、谢千里、罗斯基、王宏昌、郑玉歆:《中国国营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研究》,《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4期。

[3]陈勇、唐朱昌:《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4]董敏杰、李钢、梁泳梅:《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5]高宇明、齐中英:《基于时变参数的我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6]高宇明、齐中英:《两种时变参数方法估算全要素生产率研究》,《数理统计与管理》2008年第4期。

[7]郭克莎:《1979—1988年经济增长的因素及效应分析》,《经济研究》1990年第10期。

[8]郭庆旺、贾俊雪:《中国TFP的估算:1979—2003》,《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

[9]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TFP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

[10]郭玉清、姜磊:《中国地区经济差距扩散的源泉:资本深化还是效率改进?》,《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0年第7期。

[11]克鲁格曼:《萧条经济学的回归》,朱文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李宾、曾志雄:《中国TFP变动的再测算:1978—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3期。

[13]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研究:1953—1990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1期。

[14]李京文等:《生产率与中国经济增长》,《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6年第12期。

[15]林毅夫、刘培林:《经济发展战略对劳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影响——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16]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17]刘强、范爱军:《入世为什么没有使中国的产业结果升级?》,《经济研究》工作论文,2011。

[18]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19]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配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20]任若恩、孙琳琳:《我国行业层次的TFP估计:1981—2000》,《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4期。

[21]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22]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主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23]世界银行经济考察团:《中国:长期发展的问题和方案(主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版。

[24]孙琳琳、任若恩:《中国资本投入和TFP的估算》,《世界经济》2005年第12期。

[25]涂正革、肖耿:《中国的工业生产力革命——用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TFP增长的分解及分析》,《经济研究》2005年第3期。

[26]涂正革、肖耿:《中国经济的高增长能否持续——基于企业生产率动态变化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2期。

[27]王恕立、胡宗彪:《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经济研究》2012年第4期。

[28]王兵、严鹏飞:《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东亚经济增长:基于APEC视角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7年第5期。

[29]王清杨、李勇:《技术进步和要素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兼评索洛的“余值法”》,《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30]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31]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经济研究》2009年第1期。

[32]魏楚、黄文若、沈满洪:《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综述》,《世界经济》2011年第5期。

[33]吴延瑞:《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经济学(季刊)》2008年第8期。

[34]徐现祥、舒元:《基于对偶法的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核算》,《统计研究》2009年第7期。

[35]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份额的度量与分解》,《经济研究》2006年第8期。

[36]严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

[37]杨勇:《中国服务业TFP再测算》,《世界经济》2008年第1期。

[38]姚战琪:《生产率增长与要素再配置效应:中国的经验研究》,《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39]余丹林、吕冰洋:《质疑区域生产率测算:空间视角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1期。

[40]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41]于永达、吕冰洋:《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42]岳书敬、刘朝明:《人力资本与区域TFP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4期。

[43]张军、施少华:《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变动:1952—1998》,《世界经济文汇》2003年第2期。

[44]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45]张军扩:《“七五”期间经济效益的综合分析——各要素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测算》,《经济研究》1991年第4期。

[46]张神根:《试析1992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特点》,《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5期。

[47]章上峰:《时变弹性生产函数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学》2011年第2期。

[48]章上峰、许冰:《时变弹性生产函数生产率分解公式及其政策含义》,《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7期。

[49]章铮、张大生、王小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记录(第一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50]章铮、张大生、王小宽:《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全记录(第二卷)》,中国社会出版社2009年版。

[51]赵志耘、吕冰洋、郭庆旺、贾俊雪:《资本积累与技术进步的动态融合: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典型事实》,《经济研究》2007年第11期。

[52]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经济学》2005年第1期。

[53]郑京海、刘小玄、Arne Bigsten:《中国国有企业的效率、技术进步和最佳实践》,《经济学》2002年第4期。

[54]朱承亮、岳宏志、李婷:《中国经济增长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1985—2007年》,《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55]朱钟棣、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的TFP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管理世界》2005年第4期。

[56]朱钟棣、李小平:《中国工业行业资本形成、TFP变动及其趋异化: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世界经济》2005年第9期。

[57]Ao,Xiang and Lilyan Fulginiti,“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a:Evidence from Chinese Provinces”,EconWPA Development and Comp Systems Series,2005,No.0502024.

[58]Bosworth,Barry and Susan M.Collins,“Accounting for Growth:Comparing China and India”,NBER Working Paper,2007,No.12943.

[59]Chow,G.,“Capital Form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3,108(3),pp.809-842.

[60]Chow,G.,and A.Lin,“Accounting for Economic Growth in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A Comparative Analysi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2,30(3),pp.507-530.

[61]Chow,G.,“Note:Another Look at the Rate of Increase in TFP in China”,Journal of Chinese Economic and Business Studies,2008,6(2),pp.219-224.

[62]Hall,Robert E. and Charles I.Joens,“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2),83-116.

[63]Hu,Zuliu and Mohsin S.Khan,“Why is China Growing So Fast?”,IMF Economic Issues,1997,No.8.

[64]Jefferson,G.,T.Rawski,L.Wang,and Y.Zheng,“Ownership,Productivity Change,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Chinese Industry”,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0,28(4),pp.786-813.

[65]Li,Kui-Wai and Tung Liu,“Economic and Productivity Growth Decomposition:An Application to Post-reform China”,Economic Modelling,2011,20(1),pp.366-373.

[66]Oh,Dong-hyun and Almas Heshmati,“A Sequential Malmquist-Luenberger Productivity Index: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Productivity Growth Considering the Progressive Nature of Technology”,Energy Economics,2010,32,(6),pp.1345-1355.

[67]Ozyurt,Selin,“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Growth in Chinese Industry:1952-2005”,Montpellier Working Papers Series,2007,No.07-13.

[68]Perkins,D.,and T.Rawski,“Forecasting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o 2025”,in Brandt,L.,and T.Rawski(eds.),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2008,Cambridge and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69]Wang,Y.,and Y.Yao,“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1952-1999:Incorporating Human Capital Accumulation”,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14(1),pp.32-52.

[70]Wang,Zijian and Wei,Jiegen,“The Sources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1952-1998”,Working Paper Series,http://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628202,2004.

[71]Wu,Harry X.,“Accounting for China’s Growth in 1952-2008:China’s Growth Performance Debate Revisited with a Newly Constructed Dataset”,RIETI Discussion Paper Series,2011,No.11-E-003.

[72]Wu,Yanrui,“Has Productivity Contributed to China’s Growth?”,China Economic Review,2003,8(1),pp.15-30.

[73]Young,Alwyn,“Gold into Base Metals:Productivity Growth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Perio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3,111(6),pp.1220-1261.

[74]Zhou,P.,B.W.Ang & K.L.Poh,“A Survey of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Studies”,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8,189(1),pp.1-18.

[1]陈勇、唐朱昌:《中国工业的技术选择与技术进步:1985—2003》,《经济研究》2006年第9期。

[2]董敏杰、李钢、梁泳梅:《中国工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来源分解——基于要素投入与污染治理的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第2期。

[3]郭庆旺、赵志耘、贾俊雪:《中国省份经济的TFP分析》,《世界经济》2005年第5期。

[4]梁泳梅、李钢、董敏杰:《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区域错配》,《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5期。

[5]林毅夫、任若恩:《东亚经济增长模式相关争论的再探讨》,《经济研究》2007年第8期。

[6]吕冰洋、余丹林:《中国梯度发展模式下经济效率的增进——基于空间视角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7]聂辉华、贾瑞雪:《中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资源误置》,《世界经济》2011年第7期。

[8]王兵、吴延瑞、颜鹏飞:《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10年第5期。

[9]魏楚、黄文若、沈满洪:《环境敏感性生产率研究综述》,《世界经济》2011年第5期。

[10]余丹林、吕冰洋:《质疑区域生产率测算:空间视角下的分析》,《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11期。

[11]于君博:《前沿生产函数在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技术效率测算中的应用》,《中国软科学》2006年第11期。

[12]于永达、吕冰洋:《中国生产率争论:方法的局限性和结论的不确定性》,《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13]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4]Chambers Robert G.,“A New Look at Exact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Department of Agricultral and Resource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Working Paper,1996,No.96-05.

[15]Chambers Robert G.,“Exact Nonradial Input,Output,and Productivity Measurement”,Economic Theory,2002,Vol.20,Issue.4,751-765.

[16]Chambers,Robert G.,Rolf Fire and Shawna Grosskopf,“Productivity Growth in APEC Countries”,Pacific Economic Review,1996,Vol.1,Issue.3,181-190.

[17]Cooper,William W.,Lawrence M.Seiford and Joe Zhu,Handbook o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4.

[18]Cooper,William W.,Lawrence M.Seiford and Kaoru Tone,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Second Edition),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LLC,2007.

[19]Du Juan,Liang Liang,Zhu Joe,“A Slacks-based Measure of Super-efficiency in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A Comment”,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10,Vol.204,Issue.3,6941-697.

[20]Fukuyama,Hirofumi and William L.,Weber,“A Directional Slacks-based Measure of Technical Inefficiency”,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2009,Vol.43,Issue 4,274-287.

[21]Yoruk,B.,and Zaim,O.,“Productivity Growth in OECD Countries:A Comparison with Malmquist Indices”,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2005,Vol.33,Issue.2,401-4201.

[1]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其仔:《比较优势的演化与中国产业升级路径的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9期。

[3]李钢、董敏杰、金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是对立的吗?——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研究》,《财贸经济》 2009年第9期。

[4]李钢、沈可挺、郭朝先:《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提升出路何在?》,《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10期。

[5]李钢、刘吉超:《入世十年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财贸经济》 2012年第8期。

[6]蔡昉、王德文、王美艳:《工业竞争力与比较优势——WTO框架下提高我国工业竞争力的方向》,《管理世界》2003年第3期。

[7]Lall,Sanjaya,Competitiveness,Technology and Skills,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1.

[8]Hickman,Bert G.,Intern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Competitivenes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9]WTO,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2001-2011,http://www.wto.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