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经济发展的逻辑基础:分工与分配图书

The Logic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Division and Distribution

SSAPID:101-7832-8689-06
ISBN:978-7-5201-3809-3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分工这条主线展示作者对经济学的理解,首先探讨了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经济理性,并介绍了自给自足经济的特征;其次论述了分工的原因、形式,交易成本对分工的影响,以及分工媒介货币的功能、货币需求、货币信用,和金融服务对分工的作用;再次阐述了企业内部分工的组织、企业的产出、雇佣均衡、失业和产业集聚;最后,从经济伦理的角度分析了非生产、垄断、贸易保护存在的经济意义,以及超级生产着对分工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朱昕炤
编 辑:田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第一章 经济主体

  一 从微观到宏观

  二 经济主体的供给特征

   (一)生产禀赋

   (二)生产禀赋的表示

   (三)可行产出集

   (四)非线性的可行产出

   (五)影响生产禀赋的因素

  三 消费者选择

   (一)偏好和效用

   (二)需求弹性

  四 经济理性

   (一)有限理性

   (二)理性的进化

   (三)一阶理性和高阶理性

  五 自给自足经济

   (一)自给自足的均衡

   (二)需求不足

 第二章 分工与交易

  一 比较优势

   (一)比较优势序列

   (二)多生产者的情况

   (三)高阶理性下的比较优势

  二 最小分工系统

   (一)分工动力

   (二)最小分工稳定性

  三 一般分工系统

   (一)一般分工的总产出

   (二)分工中的等效禀赋

   (三)分工均衡

  四 非线性产出条件下的分工

   (一)非线性生产禀赋的经济主体

   (二)经济体的再分工

  五 需求弹性对生产的影响

   (一)需求弹性的收益影响

   (二)分工条件下的有效需求

  六 不同质产品的分工生产

 第三章 交易成本

  一 交易成本

   (一)交易成本的分类和第一类交易成本

   (二)第二类交易成本

   (三)税收

  二 交易成本对分工的影响

   (一)交易成本对分工程度的影响

   (二)分工经济的产生

   (三)贸易的原因

  三 商人的意义

  四 汇率均衡和贸易平衡

   (一)均衡价格关系

   (二)汇率水平

   (三)汇率与贸易平衡

 第四章 货币

  一 货币的功能和货币的本质

  二 货币需求

   (一)储蓄

   (二)货币的优势和储蓄均衡

   (三)货币需求

   (四)货币的意义

  三 货币信用

   (一)货币价值

   (二)通货膨胀

  四 金融服务和利率均衡

 第五章 企业与雇佣

  一 企业内部分工的组织

  二 企业的产出

   (一)生产函数

   (二)企业家的最大可行产出

  三 雇佣均衡

  四 失业

  五 产业聚集

 第六章 经济发展

  一 经济规模和经济水平

  二 经济效率

   (一)资源配置

   (二)可靠性

  三 生产禀赋提升

   (一)技术进步

   (二)开放

   (三)投资

  四 人口

   (一)人口代际平衡

   (二)人口素质

  五 经济周期

   (一)有效需求

   (二)经济周期

 第七章 经济伦理

  一 非生产性禀赋

   (一)非生产的相对性

   (二)非生产性均衡

  二 垄断

  三 贸易保护

   (一)自由贸易

   (二)贸易保护

  四 超级生产者

经过长期的发展,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学科,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同的学者基于不同角度对经济学展开了自己的论述。本书基于分工这条主线展示作者对经济学的理解。首先,从经济主体出发,探讨了经济主体的供给与需求、经济理性,并介绍了自给自足经济的特征;其次,从自给自足经济拓展到分工经济,论述了分工的原因、形式,交易成本对分工的影响,以及分工媒介货币的功能、货币需求、货币信用,和金融服务对分工的作用;再次,将视野进一步延伸至企业内部分工,阐述了企业内部分工的组织、企业的产出、雇佣均衡、失业和产业集聚;最后,考虑了经济发展和经济水平的衡量、经济效率的改善、生产禀赋提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经济周期,从经济伦理的角度分析了非生产、垄断、贸易保护存在的经济意义,以及超级生产着对分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