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西方灾害社会学新论图书

A New Discussion of Sociology of Disaster in Western Countries

SSAPID:101-7829-6923-71
ISBN:978-7-5097-8061-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梳理了西方灾害社会学发展脉络及最新趋势,尤其注重对新范式和新视角的深入探讨;主要对灾害集体行动、非正式参与途径、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社会脆弱性、社会建构主义、结构式减灾、非结构式减灾、复合型减灾、永续社区减灾、离灾、生态保育、雾霾新型生态灾难、生态韧性和灾害韧性等进行了论述,力求对西方灾害社会学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全景式介绍、归纳、总结与反思。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周利敏
编 辑:佟英磊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概念索引

 前言

 导言

 第一章 西方灾害社会学发展脉络及主要命题

  第一节 早期经典灾害社会学、中期社会脆弱性与近期社会建构主义

  第二节 灾害社会学实务取向:灾害社会工作研究的兴起

   一 灾害社会工作概念研究

   二 灾害介入阶段研究

    (一)灾前准备阶段(preparedness)

    (二)立即因应阶段(response activities)

    (三)长期复原阶段(recovery from disaster)

    (四)过渡缓和阶段(mitigation)

   三 社工介入方法研究

   四 社工介入角色研究

   五 社工介入目的研究

   六 社会工作服务功能研究

   七 社会心理服务研究

   八 民族地区灾害社会工作研究

  第三节 灾害社会学研究的主要命题

   一 经典灾害社会学研究基本命题

   二 社会脆弱性研究基本命题

   三 社会建构主义基本命题

 第二章 灾害集体行动:经典灾害社会学的新发展

  第一节 灾害社会学中的集体行动研究

  第二节 灾区内灾民的集体行动

   一 搜索信息阶段

   二 定义情境阶段

   三 咎责阶段

  第三节 灾区外志愿者的集体行动

   一 利他性集体行动

    (一)组织性利他性集体行动

    (二)非组织性利他性集体行动

   二 利己性集体行动

  第四节 灾害集体行动柔性治理的策略选择

  第五节 小结:灾害集体行动柔性治理及理论再思考

 第三章 非营利组织的非正式参与途径:西方灾后重建的重要转向

  第一节 引言:重建困境与研究进路

  第二节 走出重建困境:非营利组织的独特作用

  第三节 灾后重建中的非正式参与途径

  第四节 小结:非营利组织参与实践及理论反思

 第四章 公私协力:西方公私灾害救助困境破解

  第一节 缘起:灾害救助中“全能政府”的终结与非营利组织的兴起

  第二节 灾害救助中“政府失灵”与“第三部门失灵”

  第三节 走出“失灵”的困境:“公私协力”

  第四节 非协调约束下公私救助行为:“公私协力”的现状

  第五节 灾害救助实践中“公私协力”机制的建构

  第六节 小结:“公私协力”及其理论再思考

 第五章 失序之中见有序:灾后重建中的非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功能

  第一节 缘起:灾后重建研究中的非正式制度

  第二节 非常态情境中非正式制度的社会功能

   一 社会维持功能

   二 社会结构重新调整功能

   三 克服国家失灵功能

   四 迅速的社会动员功能

  第三节 灾后重建中的非正式制度类型:基于多案例分析

   一 补充型(complementary)非正式制度

   二 吸纳型(accommodating)非正式制度

   三 竞争型(competing)非正式制度

   四 替代型(substitutive)非正式制度

  第四节 小结:非正式制度实践反思

 第六章 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及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

  第一节 引言:灾害研究中新的学术增长点

  第二节 风险社会中的无察觉危机

  第三节 社会情绪共振与无察觉危机

  第四节 风险管理策略的选择

 第七章 从自然脆弱性到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范式转型

  第一节 引言:灾害社会学研究新趋向

  第二节 理论内涵及分析逻辑

  第三节 基本理论假设

  第四节 主要讨论面向

  第五节 社会脆弱性因子

  第六节 多元评估模型

  第七节 理论贡献及局限反思

 第八章 社会建构主义:西方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

  第一节 “回笼效应”破解与建构主义兴起

  第二节 理论框架与基本内涵

  第三节 应用表现及实例诠释

   一 社会脆弱性建构表现

   二 非结构式减灾建构表现

   三 灾害风险建构表现

   四 灾害情境建构表现

   五 媒体灾害报道建构表现

  第四节 治理启示及政策意涵

  第五节 小结:局限及反思

 第九章 从结构式减灾到非结构式减灾:国际减灾重大转向及实践反思

  第一节 缘起:西方减灾的最新趋势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类型比较

  第三节 结构式减灾悖论及困境

  第四节 非结构式减灾基本工具

   一 土地使用管理工具:非结构式减灾核心

   二 灾害征收制度:非结构式减灾有效政策工具

   三 风险管理:非结构式减灾新思路

   四 灾害保险:非结构式减灾的重要手段

   五 灾害认知教育:非结构式减灾最根本一环

   六 社区减灾:非结构式减灾的重要渠道

   七 数据库建设:非结构式减灾基础

  第五节 国际非结构式减灾对中国的启示

  第六节 小结:西方非结构式减灾实践及理论反思

 第十章 复合型减灾:结构式与非结构式困境的破解

  第一节 缘起:减灾困境出现与复合型减灾兴起

  第二节 “结构式失灵”与“非结构式失灵”

  第三节 走出失灵困境:“复合型减灾”

  第四节 复合型减灾体系的建构及反思

 第十一章 永续社区减灾:国际减灾最新趋向及实践反思

  第一节 缘起:环境剧变与国际减灾重大转向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基本内涵

  第三节 减灾模型与减灾计划

   一 永续社区减灾与复原模型

   二 永续社区减灾管理原理模型

   三 永续社区减灾基本准则

   四 永续社区减灾计划

  第四节 永续社区减灾中社会脆弱性降低及生态保育理念提倡

   一 社会脆弱性与永续社区减灾

   二 生态保育与永续社区减灾

  第五节 治理启示及实践反思

 第十二章 离灾:国际灾害治理政策创新及中国启示

  第一节 大转变:“离灾优于防灾、防灾优于救灾”

  第二节 概念界定及相关比较

  第三节 离灾思想及基本内涵

  第四节 从防灾到离灾:灾害治理的政策创新

   一 离灾城镇建设政策

   二 离灾建筑品质及新空间观

   三 离灾用品评分制度

   四 离灾人员认证制度

   五 离灾教育中离灾意识培养

   六 离灾实践中非结构式措施

  第五节 小结:离灾治理的中国启示

 第十三章 离灾、生态保育与永续社区“三位一体”新灾害治理模式

  第一节 缘起:“风险社会”中现代国家治理能力遭到质疑

  第二节 “与自然共生”中的离灾理念

  第三节 生态灾害频发及生态保育理念兴起

  第四节 离灾、生态保育与永续社区“三位一体”治理模式

  第五节 小结:治理启示及实践反思

 第十四章 永续发展:新型雾霾生态灾害治理框架

  第一节 缘起:“十面霾伏”中的特大城市

  第二节 永续发展:雾霾生态灾害治理框架

   一 雾霾:中国特大城市的新型生态灾害

   二 雾霾生态灾害形成的理论假说

   三 雾霾生态灾害治理的永续发展框架

  第三节 永续发展框架下国际雾霾治理经验及中国启示

   一 永续绿色产业发展的“拐点推动力”

   二 永续“低碳经济”发展的转型

   三 永续民间社会参与机制的形成

   四 永续低碳生活的转变

   五 永续法制体系的建构

   六 单一式永续治理机制的探索

   七 永续绿色生态城市的倡导

   八 永续绿色交通系统的建立

  第四节 小结:永续治理及实践反思

 第十五章 从社会脆弱性到社会生态韧性:西方灾害社会学研究的范式革命

  第一节 缘起:“打不死的蟑螂”与韧性研究

  第二节 范式变革:社会韧性理论与灾害社会学研究转型

   一 从“永续发展”到“社会韧性”

   二 从“工程韧性”到“灾害韧性”

   三 从“生态韧性”到“灾害韧性”

   四 从“社会脆弱性”到“社会生态韧性”

   五 从“生态平衡”到“生态不平衡”

   六 从结构功能主义到社会生态韧性

   七 从恢复重建到复原韧性

   八 从简单结构到复杂系统

  第三节 韧性概念发展阶段及基本内涵

   一 生态韧性

   二 社会生态韧性(social-ecological resilience)

   三 经济韧性

   四 灾害韧性(disaster resilience)

   五 不同领域的韧性定义比较

    (一)生态系统韧性与社会系统韧性的区别

    (二)工程韧性和生态韧性的区别

    (三)不同领域韧性概念的共同之处

  第四节 社会生态韧性理论反思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重特大灾害不时发生,“大自然反扑”现象日益增加,尤其是2005年美国政府卡特里娜飓风救灾失败以来,西方灾害社会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和长足进步,过去很少被重视的灾害社会学逐渐从研究边缘成为主流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本书梳理了西方灾害社会学的发展脉络及最新趋势,尤其注重对新范式和新视角的深入探讨;主要对灾害集体行动、非正式参与途径、无察觉危机、社会情绪共振、社会脆弱性、社会建构主义、结构式减灾、非结构式减灾、复合型减灾、永续社区减灾、离灾、生态保育、雾霾新型生态灾害、生态韧性和灾害韧性等进行了论述,力求对西方灾害社会学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全景式介绍、归纳、总结与反思。灾害已经成为当下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本书能为政府、专家学者、实务界甚至一般民众提供极具启发意义的政策工具、理论视角、实务借鉴和灾害认知等层面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