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4

城镇化的模式创新与风险管控图书

Model Innovation and Risk Control of Urbanization

SSAPID:101-7827-0181-27
ISBN:978-7-5201-3193-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今天的城镇化,已经为我们积累起足够多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也让我国的城镇化拥有更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推进之策。挑战在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城镇化始终沿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利推进。本书从创新城镇化模式、管控城镇化风险角度,打开了一扇城镇化未来发展之窗,从这里可以看到理性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看到城镇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张本效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附录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对话与思考

   一 与国外学者的理论对话与思考

    (1)基于urbanization(城市化或城镇化)的对话与思考

    (2)基于城镇化发展规律的对话与思考

    (3)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对话与思考

    (4)基于二元结构理论的对话与思考

    (5)与生态学派理论的对话与思考

    (6)与人口迁移理论的对话与思考

   二 与国内学者的理论对话与思考

    (1)与三大研究类型的对话与思考

    (2)基于“自下而上”的对话与思考

  第二节 目的和意义

   一 研究的目的

   二 研究的意义

  第三节 理论框架与概念界定

   一 本书的理论框架

   二 研究的问题

   三 概念界定

    (1)主动城镇化概念界定

    (2)农民的城镇化角色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 方法论讨论

   二 研究对象选择

   三 资料收集方法

    (1)文献法

    (2)问卷调查与访谈

   四 资料分析方法

   五 必要的说明

 第二章 来自基层的城镇化经验

  第一节 主要样本村介绍

  第二节 J村的主动城镇化

   一 J村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二 J村城镇化的结构性要素

    (1)市场选择式产业形态

    (2)共享式股份制产权形式

    (3)相对集中的分散居住模式

    (4)“种砖头”的土地经营方式

    (5)人的现代化嬗变

  第三节 J村主动城镇化形成的原因与条件

   一 J村城镇化的内驱力

    (1)债务驱动:村集体债务来源及负债性质

    (2)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后的探索性实践

    (3)产业驱动:产业选择自主权及三大产业的替代与转换

   二 J村城镇化的外在机遇

  第四节 主动城镇化的共富机制

   一 村内的共享机制

   二 先富带后富机制

   三 延伸性思考

  第五节 J村主动城镇化的经验启迪

   一 主动城镇化具有现实必然性

    (1)J村主动城镇化的现实必然性

    (2)主动城镇化的现实必然性源自其因地制宜品质

   二 农民具有主动城镇化资格

   三 主动城镇化具有特殊价值

   四 主动城镇化具有普适价值

 第三章 城镇化创新模式的乡土性

  第一节 内化外部制度规范的动力重构

   一 改革开放的动力重构效应

   二 “上海谈话精神”的动力重构效应

   三 熟人社会中的“硬”发展

  第二节 内化外部拉力的动力重构

   一 城市拉力的重构效应

   二 政府主导型城镇化拉力的重构效应

  第三节 内部结构性压力下的动力重构

   一 压力催生探索动力

   二 压力催生自我完善动力

    (1)自我加压的股份制改革

    (2)市场衍生产业的经营与建设

    (3)对主动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反思和追问

   三 内部结构性压力全程化推动特点

  第四节 嵌入式自主重构

   一 传统农民的城镇化不适

   二 嵌入式自主推动

   三 嵌入式自主完善

 第四章 模式创新的理性与行动

  第一节 行动理性

   一 实践理念创新

   二 “硬发展”行动理性

   三 成功命题路径依赖

  第二节 角色行动

   一 反思、比较与抉择

    (1)对被动城镇化反思后的抉择

    (2)基于对维护农民长远利益分析比较后的抉择

    (3)基于对区位优势和产业效益比较后的抉择

   二 J村人的城镇化角色

    (1)城镇化角色思考

    (2)行为模式重构

    (3)行为期待的主动形塑

    (4)基本结论

   三 农民的城镇化角色功能分析

    (1)经济功能

    (2)社会功能

    (3)文化功能

  第三节 嵌入式角色建构

   一 主动城镇化与农民城镇化地位与角色间关系

   二 城乡一体化路径中的行为主体角色

  第四节 激励机制重构

   一 股份激励的功能及运行特点

    (1)股份制的行动激励与行为规范作用

    (2)制度整合作用下的激励运行特点

   二 岗位激励作用

   三 荣誉化福利激励

 第五章 潜在与显在的风险

  第一节 主动城镇化的经营性风险

   一 产业形态单一

   二 村域环境去生态化

   三 交通拥堵严重

   四 政企不分的管理模式

  第二节 决策机制中潜存的风险

   一 结构性风险

    (1)基本要素

    (2)各基本要素间的结构性冲突

   二 功能性风险

    (1)基本功能描述

    (2)功能性风险描述

    (3)风险性问题讨论

   三 能人治村现象解读

    (1)现实性考量

    (2)合理性关注

    (3)规范化约束

  第三节 股份激励机制中存在的风险

  第四节 系统化约束机制中存在的风险

   一 外部约束性因素带来的风险

   二 内部风险性因素

   三 地缘性关系约束产生的风险

 第六章 风险选择与风险管控

  第一节 边缘化风险永固化的规避与管控

   一 对“农方”的行动管控

   二 创造对接管道

  第二节 土地制度与村庄建设

   一 “不撤村”的风险管控策略

   二 强化正相关的风险管控策略

   三 形塑集体经济风险化解功能

  第三节 优化主动城镇化的生存环境

   一 主动城镇化的生存压力

   二 被需求的主动城镇化

    (1)主动城镇化的星星之火

    (2)提升空间巨大

    (3)推动力强大

   三 建构主动城镇化的话语支持系统

  第四节 “三大关系”风险管控分析

   一 地方政府和“农方”关系

    (1)地方政府是主动城镇化的主导

    (2)农民是主动城镇化的主体

    (3)主动城镇化的主要动力源泉来自农民

    (4)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5)评价主体及评价标准

   二 新型城乡关系

    (1)完全平等的主体资格

    (2)对等的利益互动

    (3)互生共赢的利益机制

    (4)城市与农村的竞合互动

   三 主动城镇化与“三化”的关系

 第七章 城镇化的理性与理性的城镇化

  第一节 理性城镇化的支点探讨

   一 政治支点

   二 体制支点

  第二节 理性城镇化的本质追求

   一 农村经济组织形式的理性选择

   二 城镇化的本质追求

   三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方式选择

  第三节 理性城镇化的可能模式与问题讨论

   一 模式结构

   二 讨论与思考

    (1)理性城镇化模式与现实差异

    (2)关于理性城镇化模式的延伸思考

 序

城镇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市和乡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发动机的传统功能,城镇化和经济发展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城镇化也带来了诸多的经济、社会与环境问题,特别是盲目发展、无序推进的城镇化,更是让人与环境背上沉重的负担。今天的城镇化,已经为我们积累起足够多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也让我国的城镇化拥有更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推进之策。挑战在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城镇化始终沿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利推进。本书从创新城镇化模式、管控城镇化风险角度,打开了一扇城镇化未来发展之窗,从这里可以看到理性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看到城镇化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

埃比尼泽·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2012。

埃米尔·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胡伟译,华夏出版社,1999。

艾德加·莫兰:《社会学思考》,阎素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爱德华·格莱泽:《城市的胜利》,刘润泉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夏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安东尼·吉登斯:《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拓夫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保罗·诺克斯、琳达·迈克卡西:《城市化》,顾朝林等译,科学出版社,2009。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萧琛译,华夏出版社,1999。

卞华舵:《主动城市化:以北京郑各庄为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

布迪厄:《文化与符号权力——布尔迪厄的文化社会学导论》,张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布赖恩·贝利:《比较城市化》,顾朝林等译,商务印书馆,2008。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查尔斯·泰勒:《自我的根源:现代认同的形成》,韩震译,译林出版社,2001。

戴维·波普诺:《社会学》(第十版),李强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丹尼斯·米都斯等:《增长的极限》,李宝恒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费孝通:《费孝通文集》(全十四卷),群言出版社,1999。

《冯村之路》课题组:《冯村之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高珮义:《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增订版),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

郭笑撰:《西方城市化理论、实践与我国城市化的模式选择》,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张树博译,重庆出版社,1989。

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纪晓岚:《论城市本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纪晓岚:《学习型社区理论与实践——上海浦东潍坊街道构建学习型社区实证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加里·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杰弗里·亚历山大:《社会学二十讲》,贾春增译,华夏出版社,2000。

金耀基:《中国社会与文化》,牛津大学出版社,1992。

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上册),邓方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

蓝宇蕴:《都市里的村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雷蒙·阿隆:《社会学主要思潮》,葛智强译,华夏出版社,2000。

李明华、杨超、张本效:《村落的技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商务印书馆,2010。

李培林、陈光金等:《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阶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李小建主编《经济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刘玉照、张敦福、李友梅:《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罗卫东主编《社会学基础文献选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马尔科姆·沃特斯:《现代社会学理论》(第二版),杨善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0。

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马戎:《社会学的应用研究》,华夏出版社,2002。

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曹荣湘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5。

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龄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帕森斯:《经济与社会》,刘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王列等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乔纳森·H.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乔治·米德:《心灵、自我和社会》,霍桂桓译,华夏出版社,1999。

若尔迪·博尔哈等:《本土化与全球化》,姜杰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三联书店,1989。

时蓉华:《社会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梁小民译,商务印书馆,1985。

舒尔茨:《经济增长与农业》,郭熙保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唐恢一:《城市学》(修订版),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4。

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译林出版社,2003。

谢立中:《西方社会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谢宇:《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亚当·斯密:《国富论》,莫里编译,中国华侨出版社,2013。

杨德才:《工业化与农业发展问题研究:以中国台湾为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于海主编《城市社会学文选》,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约翰·汉尼根:《环境社会学》(第二版),洪大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高鸿业译,商务印书馆,2016。

张琢、马福云:《发展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折晓叶:《村庄的再造:一个“超级村庄”的社会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郑杭生:《中国社会结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中国社会学》(第三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钟秀明、武雪萍:《城市化之动力》,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周三多:《管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Earl Babbie: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9th Edition),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Michael Lipton:Why Poor People Stay Poor:Urban Bias in World Development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7.

陈明:《从转型发展看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第10期,第1~8页。

胡荣:《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61~85页。

贾宝军等:《中心~边缘模型(CPM)研究述评》,《陕西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第4~11页。

江淑文:《阿尔弗雷德·韦伯的工业区位论述评》,《台声·新视角》2005年第6期,第43~44页。

李培林、李炜:《近年来农民工的经济状况和社会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19~131页。

刘传江、王志初:《重新解读城市化》,《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0卷第4期,第65~71页。

刘精明、李路路:《阶层化:居住空间、生活方式、社会交往与阶层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52~81页。

刘仕俊、陈春华:《试论我国现阶段劳动力的有效转移》,《乡镇经济》2008年第3期,第60~63页。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第1~33页。

钱伟:《区位理论三大学派的分析与评价》,《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第2期,第179~180页。

戎建:《城市化:主动还是被动?》,《经济体制改革》2006年第6期,第31~33页。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第113~148页。

孙建波、张志鹏:《主动城市化: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依托》,《新华文摘》2010年第22期,第56~59页。

王春光:《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5卷第3期,第55~67页。

王唯山:《城乡空间统筹下的厦门农村发展规划与建设》,《规划师》2007年第23卷第2期,第8~11页。

王新文:《城市化发展的代表性理论综述》,《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第25~29页。

徐勇:《农民理性的扩张:“中国奇迹”的创造主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第103~118页。

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的自我认同》,《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第86~106页。

张鸿雁:《西方城市化理论反思与中国本土化城市化理论模式建构论》,《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第9期,第1~10、15页。

张忠法:《国内外有关劳动力就业结构转换和劳动力市场的几个理论问题》,《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3期,第23~29页。

章光日、顾朝林:《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被动城市化问题研究》,《城市规划》2006年第30卷第5期,第48~54页。

赵新平、周一星:《改革以来中国城市化道路及城市化理论研究评述》,《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第132~138页。

郑杭生、张本效:《“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深刻内涵》,《学习与实践》2013年第6期,第79~84页。

周怡:《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第40~7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