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0

老年人危机与家庭秩序图书

The Elderly Crisis and Family Order: The Resources, Politics and Ethics in Family Transformation

SSAPID:101-7812-7710-78
ISBN:978-7-5201-218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华北农村的田野调研,揭示现代性进村背景下农民家庭转型的机制与后果。作者提出“功能性家庭”这一概念,试图阐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农村老年人危机理解家庭转型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二是从家庭转型中资源、政治和伦理三个维度理解老年人危机的生成逻辑。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中村治研究丛书
作 者: 李永萍
编 辑:任晓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华中村治研究丛书”总序

 代序 学会做老人?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及缘起

  第二节 老年人问题与家庭转型

   一 老年人“问题化”的路径:三种研究视角

    1.贫困问题

    2.留守问题

    3.伦理危机

    4.小结与述评:回到“家庭”

   二 中国农村家庭转型动力研究

    1.国家视角:家庭的民主化及其限度

    2.社会视角:家庭的核心化及其后果

    3.简要述评:中国家庭转型路径的反思

   三 代际关系视野中的老年人危机

  第三节 理论资源与分析框架

   一 生命历程与生命周期:理论启发与本土反思

   二 分析框架:家庭再生产机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核心概念

   一 研究思路

   二 核心概念界定

    1.家庭转型

    2.家庭再生产

    3.老年人危机

    4.现代性

   三 篇章结构

  第五节 田野与方法

   一 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

    2.机制研究

   二 田野工作

 第二章 现代性、家庭再生产与老年人危机

  第一节 家庭再生产的基本要素

   一 家产

   二 权力

   三 价值

  第二节 现代性的实践形态

   一 流动与分化

   二 发展与竞争

   三 祛魅与风险

  第三节 家庭再生产的模式转换

  第四节 老年人危机辨析

   一 老年人的代际差异

   二 老年人危机的维度

    1.底线生存

    2.边缘地位

    3.价值依附

 第三章 恩往下流: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资源配置逻辑

  第一节 简单家庭再生产的资源配置

   一 家的整体性

   二 承继中的权责均衡

   三 保护性原则

  第二节 婚姻压力与资源集聚

   一 人口流动与婚姻挤压

   二 婚姻形式与婚姻责任

   三 婚姻程序与婚姻成本

  第三节 分家变异与资源输送

   一 分家模式的变异

    1.分家的阶段形态

    2.变迁中的共性:分家中的规则性与公平性

    3.分家中的竞争

   二 彩礼与家产分割

   三 分家的名实分离

  第四节 任务绵延与无限责任

   一 父代责任边界的突破

   二 “半工半耕”与老人农业

   三 需求压缩与自杀抉择

  第五节 有限反馈与底线生存

   一 失效的“分单”

   二 “软”收入与“硬”支出

   三 老人“借钱过日子”

  第六节 小结:从“过日子”到“死奔”

 第四章 权力整合: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政治过程

  第一节 简单家庭再生产的权力格局

   一 家庭的政治性

   二 家庭的社区性

   三 当家权的公共性

  第二节 婚姻主导权:权力主体的转换

   一 婚姻主导权的崛起

   二 当家权的变异

  第三节 策略与委屈:权力关系的失衡

   一 家庭政治的演化与失衡

    1.婆媳关系的变迁

    2.家庭政治的失衡

   二 策略化的平衡与悖论

   三 无处释放的委屈

  第四节 排斥与边缘:权力关系的锁定

   一 养老规则的形式化

   二 居住空间的边缘化

   三 危机干预的无效化

  第五节 做老人之道:权力规范的重构

   一 走向形式主义的社区规则

   二 家庭中的做老人之道

   三 村庄中的做老人之道

  第六节 小结:去正义的家庭政治

 第五章 价值依附:扩大化家庭再生产的伦理重构

  第一节 简单家庭再生产的价值模式

   一 农民家庭的神圣性

   二 农民价值体系的内在结构

   三 价值实现的过程与序列

  第二节 发展至上:家庭动力的重构

   一 发展主义的目标嵌入

   二 家庭本位的动力支持

   三 作为意识形态的“操劳”

  第三节 “为了儿子”:价值实现的悖论

   一 伦理性价值的扩张

   二 社会性价值的收缩

   三 基础性价值的转换

   四 自我实现的主体性危机

  第四节 “废弃的生命”:未完成的价值之路

   一 劳动重估价值与沉重的肉身

   二 老年家庭残缺与自我的孤立

   三 仪式中的他者

  第五节 小结:新家庭伦理

 第六章 老年人危机的本质

  第一节 嵌入家庭再生产的“老化”过程

  第二节 老年人危机的生成路径

   一 双重路径

   二 纵向的弱势积累

    1.弱势积累的内涵

    2.弱势积累的路径

   三 横向的压力传递

  第三节 老年人危机的属性

   一 农村老年人危机的表现

   二 老年人危机的内在结构

  第四节 “学会做老人”:农村老年人危机的本质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功能性家庭的崛起

   一 “功能主义”再思考

   二 功能性家庭的构造

    1.资源转移中的功能强化

    2.权力让渡中的结构整合

    3.价值依附中的伦理重构

  第二节 功能性家庭与家庭转型

   一 家庭转型的复杂性

   二 中国家庭转型的路径与机制

  第三节 家庭转型的伦理陷阱

  第四节 家庭转型的梦与痛

  第五节 家庭转型的时空定位

 文前辅文

本书基于华北农村的田野调研,揭示现代性进村背景下农民家庭转型的机制与后果。作者提出“功能性家庭”这一概念,试图阐述以下两个问题:一是通过农村老年人危机理解家庭转型的动力、机制和路径;二是从家庭转型中资源、政治和伦理三个维度理解老年人危机的生成逻辑。

蔡禾,1993,《工业化与离婚率》,《中山大学学报论丛》第1期。

曹广伟、徐莉萍、宋丽娜,2008,《当家权的历史流变》,《武汉科技学院学报》第10期。

陈柏峰,2009,《代际关系变动与老年人自杀——对湖北京山农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柏峰,2007,《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家庭关系的影响》,《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陈锋,2014,《农村“代际剥削”的路径与机制》,《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陈辉,2016,《过日子:农民的生活伦理——关中黄炎村日常生活叙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嘉明,2003,《“现代性”与“现代化”》,《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陈讯,2012,《候权与赠权: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是如何转变的——基于鄂中T镇婆媳关系演变历程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第3期。

慈勤英,2016,《家庭养老:农村养老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2期。

崔高雄,1997,《礼记·祭义第二十四》,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刁统菊,2006,《婚姻偿付制度的地方实践——以红山峪村为例》,《民俗研究》第4期。

董磊明等,2008,《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河南宋村法律实践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杜鹏,2010,《家庭政治与权力游戏——读〈浮生取义〉》,《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杜鹏、丁志宏等,2004,《农村子女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的影响》,《人口研究》第6期。

范成杰、龚继红,2015,《空间重组与农村代际关系变迁——基于华北李村农民“上楼”的分析》,《青年研究》第2期。

费孝通,1983,《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费孝通,2010,《江村经济》,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2001,《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

费孝通,1982,《论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天津社会科学》第3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2007,《乡土中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格尔茨,2014,《地方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杨德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龚为纲,2013a,《农村分家类型与三代直系家庭的变动趋势——基于对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南方人口》第1期。

龚为纲,2013b,《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与中国农村生育转变》,《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龚为纲、吴海龙,2013,《农村男孩偏好的区域差异》,《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古德,1986,《家庭》,魏章玲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桂华,2011,《“嵌入”家庭伦理的农民经济生活——基于华北与江汉地区农村的比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桂华,2014a,《礼与生命价值——家庭生活中的道德、宗教与法律》,北京:商务印书馆。

桂华,2014b,《重新恢复中国家庭的神圣性》,《文化纵横》第1期。

桂华,2014c,《“他者”眼光下的中国——评阎云翔〈私人生活变革〉》,《文化纵横》第6期。

桂华,2016a,《实践社会学:从1.0到2.0》,《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桂华,2016b,《治疗or弃疗?当代中国医疗伦理的两难抉择——魏则西事件的另类反思》,《文化纵横》第3期。

郭昕,2006,《城市化给中国农村家庭养老带来的新问题》,《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郭于华,2001,《代际关系中的公平逻辑及其变迁——对河北农村养老事件的分析》,《中国学术》第4期。

韩丁,1980,《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北京:北京出版社。

韩敏,2007,《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何兰萍,2016,《农村代际关系的转变:时间和空间的视角》,《兰州学刊》第2期。

贺聪志、叶敬忠,2010,《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生活照料的影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第3期。

贺聪志、叶敬忠,2009,《农村留守老人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

贺雪峰,2001,《人际关系理性化中的资源因素——对现代化进程中乡土社会传统的一项评述》,《广东社会科学》第4期。

贺雪峰,2006,《私人生活与乡村治理研究》,《读书》第11期。

贺雪峰,2007,《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迁——从“操心”说起》,《古今农业》第4期。

贺雪峰,2008a,《农民价值观的类型及相互关系——对当前中国农村严重伦理危机的讨论》,《开放时代》第3期。

贺雪峰,2008b,《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江海学刊》第4期。

贺雪峰,2009,《农村代际关系论:兼论代际关系的价值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第5期。

贺雪峰、郭俊霞,2012,《试论农村代际关系的四个维度》,《社会科学》第7期。

贺雪峰,2012,《论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村庄社会结构的视角》,《开放时代》第10期。

贺雪峰,2013a,《关于“中国式小农经济”的几点认识》,《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贺雪峰,2013b,《新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贺雪峰,2016,《华中村治研究中的机制研究》,《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胡薇,2009,《累积的异质性: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老年人分化》,《社会》第2期。

黄宗智,2000a,《长江三角洲的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2000b,《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

黄宗智,2011,《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开放时代》第5期。

吉登斯,安东尼,2011,《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姜向群、杨善华,2009,《中国女性老年人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人口学刊》第2期。

金一虹,2010,《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金一虹、史丽娜,2014,《中国家庭变迁和国际视野下的家庭公共政策研究》,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李恩、张志坚,2011,《农民发展生态农业的行为范式——基于长春市合心镇的调查与实证分析》,《农业经济》第11期。

李强,1999,《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李晓明,2006,《贫困代际传递理论述评》,《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李永萍,2015,《交换型代际关系:理解农村老人危机的新视角》,《老龄科学研究》第5期。

李永萍、杜鹏,2016,《婚变:农村妇女婚姻主导权与家庭转型——关中J村离婚调查》,《中国青年研究》第5期。

李祖佩,2016,《分利秩序:鸽镇的项目运作与乡村治理(2007—2013)》,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梁漱溟,2014,《中国文化要义》,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

列斐伏尔,2003,《空间:社会产物与使用价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林剑,2014,《论代沟的实质、产生原因及其意义》,《人文杂志》第7期。

林闽钢、张瑞利,2012,《农村贫困家庭代际传递研究》,《农业技术经济》第1期。

林耀华,2008,《金翼:中国家族制度的社会学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林语堂,2007,《中国人》,上海:学林出版社。

刘锐,2012,《温情脉脉的代际剥削何以可能?——基于河南D村的调查》,《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第3期。

刘燕舞,2011,《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伦理学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期。

刘燕舞,2012,《中国农民自杀问题研究(1980—2009)——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刘燕舞,2009,《从核心家庭本位迈向个体本位——关于农村夫妻关系和家庭结构变动的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学报》第6期。

刘燕舞,2015,《婚姻中的贱农主义与城市拜物教》,《社会建设》第6期。

卢晖临、李雪,2007,《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罗小锋,2010,《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

吕朝贤,2006,《贫困动态及成因——从生命周期到生命历程》,《台大社会工作期刊》第14期。

麻国庆,2016,《家庭策略研究与社会转型》,《思想战线》第3期。

麻国庆,1999,《家与中国社会结构》,北京:文物出版社。

赫特尔,马克,1988,《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宋践、李茹等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1998,《社会科学方法论》,韩水法、莫茜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2005,《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韦伯,马克斯,2010,《支配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马凌诺斯基,2002,《西太平洋的航行者》,梁永佳、李绍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马斯洛等,1987,《人的潜能和价值》,林方主编,北京:华夏出版社。

明泽川,2016,《作为文化现象的“老年人”和“老龄化问题”》,《人民日报·海外网·日本频道》2016年10月24日。

弗里德曼,莫里斯,2000,《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牟宗三,1997,《中国哲学的特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彭希哲、胡湛,2015,《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中国社会科学》第12期。

鲍曼,齐格蒙特,2002,《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钱穆,2011,《灵魂与心》,北京:九州出版社。

乔晓春等,2005,《对中国老年贫困人口的估计》,《人口研究》第2期。

仇凤仙、杨文建,2014,《建构与消解:农村老年贫困场域形塑机制分析——以皖北D村为例》,《社会科学战线》第4期。

瞿同祖,2003,《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北京:中华书局。

森,阿玛蒂亚,2004,《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尚会鹏,1996,《论当前中原地区的婚事消费》,《青年研究》第10期。

尚会鹏,1997,《中原地区的“分家”现象与代际关系——以河南省开封县西村为例》,《青年研究》第1期。

盛洪,2008,《论家庭主义》,《新政治经济学评论》第2期。

施坚雅,1998,《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徐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石金群,2016,《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社会学研究》第6期。

宋丽娜,2016,《农村家庭生活新秩序的建构:功能主义视角的解读》,《社会建设》第2期。

孙立平,2007,《转型社会学:发展趋势与面临的问题》,载高翔、吴玉章、赵剑英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学术前沿(2006—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隆基,2015,《中国文化的深沉结构》,北京:中信出版集团。

孙琪宇,2015,《中国老年人贫困治理研究》,《黑龙江社会科学》第6期。

孙文中,2011,《场域视阈下农村老年贫困问题分析》,《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孙新华、王艳霞,2013,《交换型代际关系:农村家际代际关系的新动向——对江汉平原农村的定性研究》,《民俗研究》第1期。

谭同学,2012,《亲缘、地缘与市场的互嵌——社会经济视角下的新化数码快印业研究》,《开放时代》第6期。

唐灿,2010,《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述评》,《社会学研究》第3期。

唐利平,2005,《人类学和社会学视野下的通婚圈研究》,《开放时代》第2期。

陶自祥,2015a,《社区性家庭:农村社会结构研究的一个新视角——基于华北农村“立门户”现象的考察》,《长白学刊》第5期。

陶自祥,2015b,《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的区域类型》,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陶自祥、桂华,2014,《论家庭继替:兼论中国农村家庭区域类型》,《思想战线》第3期。

田先红,2009,《碰撞与徘徊:打工潮背景下农村青年婚姻流动的变迁》,《青年研究》第2期。

汪民安,2005,《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德福,2014a,《做人之道——熟人社会里的自我实现》,北京:商务印书馆。

王德福,2014b,《农民的接力式进城》,《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7月7日。

王德福,2015,《中国农村家庭性质变迁再认识》,《学习与实践》第10期。

王海娟,2016,《机制分析:经验通往理论的路径》,载贺雪峰主编《华中村治研究:立场·观点·方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海娟,2013,《论交换型养老的特征、逻辑及其影响——基于华北平原地区的调查》,《南方人口》第5期。

王海娟,2016a,《农民家庭代际关系脱嵌化诱因与效应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王海娟,2016b,《地尽其力:细碎化农地利用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王会,2013,《个体化闲暇——泉村的日常生活与时空秩序》,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王荣武,1994,《当前乡村分家习俗的民俗学思考》,《民俗研究》第3期。

王天夫等,2015,《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王跃生,1993,《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维系与离析》,《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跃生,2003,《华北农村家庭结构变动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社会》第3期。

王跃生,2007,《中国农村家庭的核心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王跃生,2008,《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理论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王跃生,2009,《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经验为基础的分析》,《开放时代》第3期。

王跃生,2010a,《婚事操办中的代际关系:家庭财产积累与转移——冀东农村的考察》,《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王跃生,2010b,《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理论和经验分析——以北方农村为基础》,《社会科学研究》第4期。

王跃生,2011a,《中国家庭代际关系的维系、变动和趋向》,《江淮论坛》第2期。

王跃生,2011b,《中国家庭代际关系内容及其时期差异——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

吴飞,2009,《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吴飞,2014,《自杀作为中国问题》,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吴毅,2007,《何以个案 为何叙述——对经典农村研究方法质疑的反思》,《探索与争鸣》第4期。

夏小辉、张贝,2006,《农村留守家庭与就近就业的经济布局》,《农村经济》第8期。

咸春龙,2002,《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民组织化问题》,《农业经济问题》第2期。

徐安琪,1986,《青年夫妇离婚增多原因分析》,《上海青少年研究》第11期。

徐静、徐永德,2009,《生命历程理论视阈下的老年贫困》,《社会学研究》第6期。

许烺光,2001,《祖荫下:中国乡村的亲属、人格与社会流动》,台北:南天书局有限公司。

阎云翔,1998,《家庭政治中的金钱与道义:北方农村分家模式的人类学分析》,《社会学研究》第6期。

阎云翔,2006,《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龚小夏译,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阎云翔,1999,《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杨国枢、陆洛主编,2009,《中国人的自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杨华,2012,《隐藏的世界:农村妇女的人生归属与生命意义》,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杨华,2015,《中国农村的“半工半耕”结构》,《农业经济问题》第9期。

杨华、范芳旭,2009,《自杀秩序与湖北京山农村老年人自杀》,《开放时代》第5期。

杨华、欧阳静,2013,《阶层分化、代际剥削与农村老年人自杀——对近年中部地区农村老年人自杀现象的分析》,《管理世界》第5期。

杨菊华,2007,《人口转变与老年贫困问题的理论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杨菊华、李路路,2009,《代际互动与家庭凝聚力——东亚国家和地区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杨立雄,2011,《中国老年贫困人口规模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杨懋春,2001,《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张雄、沈炜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姚俊,2013,《“不分家现象”:农村流动家庭的分家实践与结构再生产——基于结构二重性的分析视角》,《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姚俊,2012,《“临时主干家庭”:城市家庭结构的变动与策略化》,《青年研究》第3期。

叶敬忠,2009,《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老人经济供养的影响研究》,《人口研究》第4期。

衣俊卿,2005,《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人自身现代化的文化透视》,北京:人民出版社。

印子,2016,《分家、代际互动与农村家庭再生产——以鲁西北农村为例》,《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

于学军,2003,《老年人口贫困问题研究》,载于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编《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俞江,2006,《论分家习惯与家的整体性——对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原理的批评〉》,《政法论坛》第1期。

袁明宝,2014,《小农理性及其变迁——中国农民家庭经济行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博士论文。

袁松,2009,《消费文化、面子竞争与农村的孝道衰落——以打工经济中的顾村为例》,《西北人口》第4期。

张建雷,2015,《分家析产、家庭伦理与农村代际关系变动——一个浙北村庄的社会学诠释》,《中国乡村研究》第12期。

张建雷、曹锦清,2016,《无正义的家庭政治:理解当前农村养老危机的一个框架——基于关中农村的调查》,《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张立冬,2013,《中国农村贫困代际传递实证研究》,《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6期。

张佩国,2002a,《制度与话语:近代江南乡村的分家析产》,《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第2期。

张佩国,2002b,《近代江南乡村的族产分配与家庭伦理》,《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张少春,2014,《“做家”:一个技术移民群体的家庭策略与跨国实践》,《开放时代》第3期。

张雪霖,2015,《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新三代家庭结构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5期。

张友琴,2002,《城市化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支持——厦门市个案的再研究》,《社会学研究》第5期。

张玉林,2006,《儿女们能否“离土不离乡”》,《小康生活》第3期。

曾毅,1988,《一门十分活跃的人口学分支学科——家庭人口学》,《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曾毅、李伟、梁志武,1992,《中国家庭结构的现状、区域差异及变动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钟琴,2010,《农民的理性化与意义世界之变》,《中国图书评论》第11期。

周福林,2006,《我国留守老人状况研究》,《西北人口》第1期。

周怡,1994,《代沟现象的社会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晓阳,2003,《罪过与惩罚——小村故事:1931—1997》,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滋贺秀三,2013,《中国家族法原理》,张建国、李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