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4

族群的共生属性及其逻辑结构图书

Symbiotic Nature and Logical Structure of Ethnic Groups

SSAPID:101-7770-6050-75
ISBN:978-7-5097-786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科本质,以藏彝走廊一个族群杂居村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哈巴村为范例,从存在(beings)的基本维度出发,致力于探索族群主体多层面的共生逻辑,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属性及其人学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超越二元论和分离主义的族群认知范式。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作 者: 袁年兴
编 辑:周志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文前彩插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西方话语体系中的“ethnic group”叙事

   一 “ethnos”的历史叙事:从自我言明到二元对立

   二 作为“原始”的“ethnos”:“欧洲文明”之镜像

   三 “ethnic group”的政治内涵:科学的名义

  第二节 汉语语境中的“族群”表达

   一 台湾的“族群”研究与政治实践

   二 中国大陆的“族群”与“民族”

  第三节 我是谁?人类认知自我的困境

   一 “理性”与“非理性”的双重困境

   二 人类学的后现代之路

  第四节 存在的共生维度:一种方法论

   一 共生进化的社会科学意义

   二 基于共生主体的民族志书写

 第二章 走进哈巴村:历史与地理

  第一节 哈巴村的村落历史

   一 哈巴村的历史记忆

   二 村落历史考辨

  第二节 族群的地理空间分布

   一 第一级阶梯:回族与彝族

   二 第二级阶梯:纳西族与汉族

   三 第三级阶梯:傈僳族与纳西族

  第三节 哈巴村的族群迁徙历史

   一 自称“纳喜”的本地人

   二 “裳人”与“四外人”

   三 “藏回”与纳西族的渊源

   四 来自安南银厂的彝族

   五 自称“永北扒”的傈僳族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族群语言与社会结构

  第一节 族群语言结构

   一 语言的因素结构

   二 语言的语法结构

   三 语言的功能结构

  第二节 族群的亲属称谓体系

   一 纳西族亲属称谓体系

   二 回族亲属称谓体系

   三 “四外人”亲属称谓体系

   四 哈巴村彝族亲属称谓结构

   五 傈僳族亲属称谓体系

  第三节 亲属制度与家族组织模式

   一 纳西族亲属制度与家庭组织模式

   二 回汉亲属制度与家庭组织模式

   三 彝族亲属制度与家庭组织模式

   四 傈僳族亲属制度与家庭组织模式

  第四节 亲属制度的外延与族内共生形态

   一 族群亲属制度的外延

   二 拟亲属称谓制的内生功能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日常生活与公共空间

  第一节 族群的日常生活

   一 族群的居住空间

   二 族群的饮食习惯

   三 族群的服饰特征

   四 经济生活方式

  第二节 哈巴村的公共空间

   一 哈巴村的集贸市场

   二 哈巴村的节日庆典

   三 哈巴村的政治空间

  第三节 族群交往的共生属性

   一 族群共生的内在动力

   二 族群交往的共生属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宗教仪式与族群象征

  第一节 丧葬仪式的过程象征

   一 分离阶段:告别日常生活

   二 边缘阶段:仪式中的抚慰与保护

    (一)抚慰保护性仪式——守灵与出灵

    (二)帮辅性仪式——土葬或火葬

   三 后阈限:重返日常生活

  第二节 族群的宗教特征与认知结构

   一 纳西族与东巴教

   二 回族与伊斯兰教

   三 彝族与“毕摩”信仰

   四 傈僳族与“尼扒”信仰

   五 “四外人”的混合宗教

  第三节 风险认知与选择

   一 传统社会风险与象征禁忌

   二 象征结构中的现代风险

   三 风险认知中的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共生结构中的族群情感与想象

  第一节 婚姻制度与身份选择

   一 跨族婚姻家庭与民族身份选择

   二 藏族身份的诱惑

   三 家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的重叠

  第二节 纳西语境中的“屋名”与自我归类

   一 谁是正宗的纳西族?

   二 “我”属何族?

  第三节 身份认同与区分的地缘差异

   一 “老熊湾”与“山里”

   二 “山外”与“山里”

   三 “江边”与“山里”

  第四节 族群认同与自我归类的社会情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族群主体的共生效应:一个分析框架

  第一节 族群共生的结构性特征与模型建构

   一 族群共生的结构性特征

   二 族群主体共生的评价模型

    (一)族群共生度评价模型

    (二)族群共生能量评价模型

   三 数据说明与变量操作化

    (一)控制变量

    (二)自变量

    (三)因变量

     1.历史主体的共生关系

     2.文化主体的共生关系

     3.想象主体的共生关系

  第二节 族群共生效应分析

   一 历史主体的共生度和共生效应

   二 文化主体的共生度和共生效应

   三 想象主体的共生度和共生效应

  第三节 族群共生的主体责任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一 族群共生结构:一种认知模式

  二 族群的共生属性:从认知论到存在论

  三 走向共生:一种生存性智慧

 序言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出版说明

本书针对当代人类学的缺陷以及后现代主义方法论的困境,基于人类学作为一门为人类提供福祉的学科本质,以藏彝走廊一个族群杂居村落—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哈巴村为范例,从存在(beings)的基本维度出发,致力于探索族群主体多层面的共生逻辑,揭示族群共生的基本属性及其人学意义,从而构建一种超越二元论和分离主义的族群认知范式。本书认为,作为一种生存性智慧,族群因共生而彼此互为主体性,每一个族群的存在都是一种紧密关联的存在,也就是共生的存在。族群存在的共生原则在于摆脱了非此即彼的对立型思维以及“自我中心的困境”,变“自我存在”为“共生存在”,是一种强调“自我”与“他者”共存共赢的存在方式,体现着族群主体“真实”存在的内涵。

阿兰·巴纳德:《人类学历史与理论》,王建民、刘源、许丹译,华夏出版社,2006。

阿兰·邓迪斯:《世界民俗学》,陈建宪、彭海斌译,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爱德华·威尔逊:《大自然的猎人》,杨玉龄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爱德华·威尔逊:《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毛胜贤等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

埃德蒙德·胡塞尔:《胡塞尔选集》(下卷),倪梁康选编,上海三联书店,1997。

鲍曼:《后现代伦理学》,张成岗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本尼迪克特·安德:《想象的共同体——族群主义的起源与散布》,吴叡人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0。

蔡华:《道教与彝族传统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

陈晓明、杨鹏:《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大明律·礼律·祭祀》卷25,怀效锋点校,法律出版社,1999。

戴维·斯沃茨:《文化与权力》,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德里克·弗里曼:《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夏循祥、徐豪等译,商务出版社,2008。

丁明俊:《中国边缘穆斯林族群的人类学考察》,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

恩林·马古利斯:《生物共生的行星——进化的新景观》,易凡译,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方国瑜:《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下册,中华书局,1987。

方国瑜主编《云南史料丛刊》第五卷,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岑麒祥、叶蜚声校注,商务印书馆,2009。

费孝通:《迈向人民的人类学》,新世界出版社,1981。

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费孝通、张之毅:《云南三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高丙中、周大鸣、赵旭东主编《人类学的四大传统》,商务印书馆,2008。

海德格尔:《诗、语言、思想》,彭富春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海德格尔:《海德格尔选集》(下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

黑川纪章:《新共生思想》,覃力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胡守钧:《共生社会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J.F.利奥塔德:《解构主义——当代的挑战》,墨哲兰译,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金泽:《宗教人类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王铭铭校,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克鲁泡特金:《互助论》,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63。

拉波特、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拉康:《拉康选集》,褚孝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

勒维纳斯:《塔木德四讲》,关宝艳译,商务印书馆,2002。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论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列维-斯特劳斯:《嫉妒的制陶女》,刘汉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张祖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列维-斯特劳斯:《野性的思维》,李幼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林惠祥:《中国民族史》,商务印书馆,1993。

刘富华、孙维张:《索绪尔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吉林大学出版社,2003。

罗素:《中国问题》,秦悦译,学林出版社,1996。

马尔库塞:《现代文明与人的困境》,上海三联书店,198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塞尔·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民族出版社,2001。

马戎:《费孝通与中国社会学人类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玛格丽特·米德:《萨摩亚人的成年——为西方文明所作的原始人类的青年心理研究》,周晓红、李姚军、刘婧等译,商务出版社,2008。

迈克尔·A.豪格、多米尼克·阿布拉姆斯:《社会认同过程》,方文主编,高明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米兰·昆德拉:《笑忘录》,王东亮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米勒德·J.艾利克森:《后现代思潮的承诺与危险》,叶丽贤、苏欲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米歇尔·福柯:《性史》,张廷深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1989。

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明太祖实录》卷53,上海书店出版社,1990。

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商务印书馆,1977。

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毕然、郭金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纳日碧力戈:《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纳日碧力戈:《人类学理论的新格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奈杰尔·拉波、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雯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

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1984。

齐格蒙·鲍曼:《共同体》,欧阳景根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

乔治·斯坦纳:《存在主义祖师爷——海德格尔》,阳仁生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乔纳森·卡勒:《论解构》,陆杨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乔治·瑞泽尔:《后现代社会理论》,谢立中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

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M.J.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蓝达居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让·保罗·萨特:《存在与虚无》,陈宣良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让·保罗·萨特:《萨特哲学论文集》,潘培庆等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斯达克:《宗教的未来》,杨凤岗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涂成林:《现象学的使命——从胡塞尔、海德格尔到萨特》,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王建民:《厚德载物: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王明珂:《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王明珂:《羌在藏汉之间——川西羌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华书局,2009。

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王铭铭:《走在乡土上——历史人类学札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王水雄:《结构博弈——互联网导致社会扁平化的剖析》,华夏出版社,2003。

王希恩:《全球化的民族过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

吴飞驰:《企业的共生理论:我看见了看不见的手》,人民出版社,2002。

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谢立中:《日常生活的现象学社会学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谢立中:《后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许宪隆:《整合的魅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与近代民族地区社会转型》,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许宪隆:《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1。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李放春、刘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永昌府志·建置志》卷17《市肆》,(清)刘毓柯,光绪十一年刊本。

袁纯清:《共生理论兼论小型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云南志》,(唐)樊绰、赵吕甫校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高丙中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

詹姆斯·L.吉布森等:《组织学——行为、结构与过程》,王常森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张国清:《中心与边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民族出版社,2006。

张一兵:《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学映像》,商务印书馆,2006。

张一兵:《问题式、症候阅读与仪式形态——关于阿尔都塞的一种文本学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赵心愚:《纳西族历史文化研究》,民族出版社,2008。

赵心愚等主编《康区藏族社会珍稀资料辑要》,四川出版集团,2006。

赵旭东:《文化的表达——人类学的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赵志裕、康萤仪、方文:《文化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中甸县志》,段绶滋编,段志武、和泰华标点校注,中甸县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1991年印。

云南省中甸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中甸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中甸藏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苏郎甲楚译,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

中共中央统战部:《民族问题汇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周大鸣、何星亮主编《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民族出版社,2008。

朱晓阳:《小村故事:罪过与惩罚(1931-1997)》(修订版),法律出版社,2011。

A.E.Douglas,Symbiotic Interaction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Harmondsworth:Penguin,1991.

P.Bourdieu,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Cambridge MA: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7.

Rupert Brown,Group Processes:Dynamics within and between Groups,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2000.

David Harvey,The Conditions of Postmodernity:An I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Oxford:Blackwell,1989.

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London:Allen and Unwin,Dynes,Russell,1915.

Emmanuel 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Pittsburg: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69.

E.Levinas,Totality and Infinity,translated by Alphonso Lingis,Duquesne University Press,1979.

Engberg H.Industrial Symbiosis in Denmark,Stern Sch.Bus.Press,1993.

Fredrik Barth,eds.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Culture Difference,Boston MA:Little Brown,1969.

Clifford Geertz,Islam Observed:Religiours Development in Morocco and Indonesia,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8.

S.D.Glazier ed. Anthopology of Religion:A Handbook,London:Greenwood Press,1977.

Henry Harris,Identity:A Reader,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Ierre Bourdieu,Distiction: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 of Taste,Trans.London:Routledge& Kegan Paul,1984.

Jean-Francios Lyotard,The Postmordern Condi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84.

L.Margulis & R.Fester ed.,Symbiosis as a Source of Evolutionary Innovation,MIT Press,1991.

Norbert Elias,The Established and the Outsiders:A Sociological Enquiry into Community Problems,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65.

René Girard,Viodengce and Saored,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7.

Richard Schemerhom,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NewYork:Random House,1970.

Kenneth N.Waltz,Orientalism,New York:Pantheon Books,1978.

Selden Raman,A Reader’s Guide to Contemporary Literary Theory,Sussex:The Harvester Press Limited,1985.

Miri Song,Choosing Ethnic Identity,Cambridge:Polity Press,2003.

F.J.R.Taylor,Implications and Extensions of the Serial Endosymbiosis Theory of the Origin of Eukaryotes,Taxon,1974.

白志红:《藏彝走廊中“藏回”的民族认同及其主体性——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藏回”为例》,《民族研究》2008年第4期。

陈刚:《大众文化与时间危机》,《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邓立木:《彝族丧葬文化变迁浅析》,《思想战线》2000年第4期。

丁明俊:《边缘化的中国穆斯林研究》,《回族研究》2004年第4期。

F.杰姆逊:《拉康的“幻想”、“符号”与意识形态批评的主体位置》,载美国《耶鲁法国研究》1997年春季号,中文译文见《当代电影》,张旭东译,1990年第2期。

弗洛伊德:《论非永恒性》,《美学译文》第3辑。

高丙中:《民族志的科学范式的奠定及其反思》,《思想战线》2005年第1期。

高丙中:《民族志经验研究》,《思想战线》2005年第3期。

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高丙中、李立:《用民族志方法书写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作为知识生产的场所的村落关于写文化的对话》,《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

高泽祯:《“藏彝走廊历史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中国藏学》2004年第3期。

郝时远:《Ethnos(民族)和Ethnic Group(族群)的早期含义与应用》,《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

郝时远:《中文语境中的“族群”及其应用泛化的检讨》,《思想战线》2002年第5期。

郝时远:《台湾的“族群”与“族群政治”析论》,《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Harry Izmirlian:《一种理解西方人类学发展的历史视角》,严月华译、秦红增校,《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李志农、李红春、李欣:《藏化与回归——云南迪庆“藏回”的文化走向》,《思想战线》2008年第5期。

林耀华:《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云南社会科学》1984年第2期。

刘朝晖:《后现代思潮与当代人类学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7期。

卢风:《共生理念与主客二分》,《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骆明弟:《汉语亲属称谓之文化性初探》,《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第4期。

马丽蓉:《清真寺的慈善功能与伊斯兰教的“关爱弱势”思想》,《回族研究》2008年第1期;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马戎:《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及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2期。

马玉华:《20世纪中国人类学研究述评》,《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马维良:《云南傣族、藏族、白族和小凉山彝族地区的回族》,《宁夏社会科学》1986年第1期。

尼科·基尔斯特拉:《社会经济政策与族群性概念》,翟胜德译,《世界民族》1997年第1期。

祁进玉:《国内近百年来民族和族群研究评述》,《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孙庆斌:《为“他者”与主体的责任:勒维纳斯“他者”理论的伦理诉求》,《江海学刊》2009年第4期。

王建民:《从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的发展看学科的世界性与本土性》,《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王铭铭:《他者的意义——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王明甫:《“民族”辨》,《民族研究》1983年第6期。

王希恩:《族性及族性张扬——当代世界民族现象和民族过程试解》,《世界民族研究》2005年第4期。

王岳川:《拉康的无意识与语言理论》,《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尾关周二:《共生的理念与现代》,《哲学动态》2003年第6期。

吴飞驰:《关于共生理念的思考》,《哲学动态》2000年第6期。

吴从众:《民主改革前西藏藏族的婚姻与家庭》,《民族研究》1981年第4期。

谢立中:《现代性的问题及处方:涂尔干主义的历史效果》,《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