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41

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图书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urban competitiveness

SSAPID:101-7757-5869-39
ISBN:7-80230-09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为主线,建立了基于价值收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模型,设计了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测度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涛
编 辑:邓泳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相关链接

 文前彩插

 附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 研究的现实意义

  第二节 有关概念界定

   一 城市*

   二 城市竞争力

   三 人力资本

   四 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三 本书结构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综述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理论评述

   一 国家竞争力的研究

   二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评价研究

    (一)国外关于城市评价的研究

    (二)我国关于城市评价的研究

   三 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进展

    (一)波特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二)彼得关于城市竞争力的研究

    (三)丹尼斯的城市竞争力模型

   四 我国城市竞争力研究状况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溯源

    (一)早期人力资本投资思想

    (二)现代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1.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 W.Schultz):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的先驱者

     2.加里·S.贝克尔(Gary S.Becker):“经济思想中人力资本投资革命的起点”

     3.亚历克斯(A.V.Alex):人力资本投资“五个中心、五个过程”*

     4.爱德华·F.丹尼森等(Edward F.Denison):对人力资本投资要素作用的计量分析

    (三)近期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发展

   二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贡献及局限性

    (一)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贡献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局限性

   三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一)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人力资本模型

     1.阿罗模型和宇泽模型

     2.罗默的知识溢出模型

     3.卢卡斯的专业化人力资本模型

    (三)人力资本增长模型简要评述

     1.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源泉

     2.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最佳途径

     3.“实践中学习”可以加速专业化人力资本的形成

     4.在现有人力资本水平条件下,通过改善人力资本配置,可以促进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四 国内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研究状况

  第三节 城市竞争力研究中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研究现状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基于价值收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一个分析框架

   一 竞争力概念

   二 基于价值收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定义

   三 城市竞争力基本假定与讨论

    (一)城市竞争力与城市价值收益

    (二)城市产业竞争力与企业竞争力

     1.产业竞争力

     2.企业竞争力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分析框架

   一 人力资本投资“六要素”分析模型

    (一)教育

    (二)培训

    (三)科研开发

    (四)医疗卫生保健

    (五)劳动力迁移

    (六)社会保障

   二 人力资本投资—形成模型

  第三节 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影响的初步分析

   一 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

    1.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节省和替代投入到城市生产过程中的劳动力和物质资本的数量,并使两者更有效地结合,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2.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有力地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从而提高城市综合要素生产率对产出的作用份额

    3.人力资本投资为在全国以至全球范围内吸收和整合各种生产要素以弥补本城市资源的不足,从而为更有效、更大规模地推动城市价值增长创造了条件

    4.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有助于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居民的精神素质,从而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创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

   二 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1.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企业发展能力

    2.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企业创新能力

    3.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企业资源整合能力

    4.人力资本投资影响企业市场开拓能力

   三 城市竞争力对人力资本投资的影响

    1.城市竞争力决定着人力资本投资的物质基础

    2.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人力资本投资的规模和发展速度

    3.城市竞争力的高低决定着人力资本投资的体系和结构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城市竞争力测度与比较

   一 指标体系建立原则与设计

    (一)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二)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

   二 数据来源与计量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计量方法

    (三)构造城市竞争力指数的基本程序

   三 我国35个城市竞争力比较结果与分析

   四 比较结果可信度验证

  第二节 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测度与比较

   一 指标体系建立

   二 数据来源与计量方法

   三 我国35个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水平比较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回归分析

  第四节 个案分析

   一 深圳城市竞争力中的人力资本投资贡献

   二 来自京津沪三城市的实证结果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建议与制度安排

  第一节 城市教育制度设计

   一 教育的两种制度创新

    (一)义务教育的制度安排

    (二)教育向民间开放

   二 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

    (一)加大政府的公共教育支出

    (二)利用财税政策强化教育投资

   三 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及大学城的兴办

    (一)高等教育要产业化*

    (二)创办大学城

   四 建设学习型城市

    (一)建立学校教育与终身学习互动机制

    (二)创建学习型组织

    (三)发展远程网络及电视教育

  第二节 城市职业及就业培训体系构筑

   一 建立现代职业培训体系

    (一)发展技工教育,为现代制造业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

    (二)探索中国式“双元制”教育,恢复和改革学徒培训制度

    (三)建立“补偿基金”,扶持中小企业职业培训

    (四)形成培训补贴机制

   二 发展城市就业培训

    (一)健全就业培训服务机构

    (二)实行“教育券”制度

    (三)多渠道筹措就业培训经费

    (四)实施劳动再就业预备制

    (五)建立流动性从业人员培训凭证制度

  第三节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一 增加城市科技投入

   二 转化城市科技创新主体

    (一)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二)以企业为中心促进“产学研”结合

    (三)大力发展城市科技型中小企业

    (四)建立城市科技创新服务组织

  第四节 城市医疗卫生体制创新*

   一 改革城市公共卫生投入体制

    (一)提高公共卫生投入管理级次

    (二)确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供

    (三)确保公共卫生筹资机制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二 实施城市基本医疗保险

   三 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投资效率

  第五节 城市劳动力市场制度设计

   一 改革城市户籍管理制度

    (一)加速户籍制度改革步伐

    (二)实施人才“柔性流动”政策

   二 培育城市劳动力市场

    (一)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二)完善劳动力中介服务机构的服务功能

    (三)增加政府对西部劳动力市场建设的投资

    (四)积极参与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

  第六节 城市社会保障系统建构

   一 建立一体化的城市社会救助体系

    (一)建立城市社会救助“双层体系”

    (二)尽快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三)切实解决城市贫困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四)为城市贫困居民提供必要的社会服务

   二 构筑统一的再就业工程和失业社会保障体系

   三 建设覆盖所有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险一体化格局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第一节 主要结论

   一 从城市价值收益视角对城市竞争力概念进行了界定,建立了基于价值收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

   二 建立了人力资本投资“六要素”分析框架

   三 通过建立相关指标体系对35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及人力资本投资进行了实证分析

   四 从人力资本投资“六要素”出发,从提升城市竞争力的视角,对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安排提出了一系列有一定新意的政策建议

    (一)城市教育制度创新

    (二)建立以技能培训、就业培训为主的城市职工及就业培训体系

    (三)加大科研投入,构筑城市技术创新体系

    (四)改革城市医疗卫生投资体制、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投资效率

    (五)培育和发展劳动力市场

    (六)加快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建立新型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抓好四大子系统

  第二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 城市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历史现象和社会存在,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问题逐渐增加,因此,提升城市竞争力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二 数据贫乏

   三 由于人力资本测度问题至今在理论界尚未突破,因此,从中观的角度研究城市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目前尚存在许多困难

 序

 后记

 Abstract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研究提升城市竞争力中的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以人力资本投资对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机理为主线,建立了基于价值收益增长的城市竞争力分析框架,构建了人力资本投资“六要素”分析模型,设计了城市竞争力与人力资本投资测度指标体系,提出了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制度安排与政策建议。本研究深化了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的研究,也为人力资本理论在经济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新的探索。

[1]Stokes. Randall G and Anderson. Andy B.,“Disarticulation And Human Welfare in Less Development Countries.” ASR Vol.55(63~74),1990.

[2]Griffin.Keith and Renwei Zhao.,The Distribution of Income in China. New York:St.Martin’s Press. 1993.

[3]Andrew Wileman,“A Capital Idea”,Management Today. London. April 1999.

[4]Sandra L Hofferth,“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Retionality and Society. Thousand Oaks. Feb 1999.

[5]Grossman. G. and Helpman. E.,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 M.I.T. Press. 1991.

[6]Ha-Juong Song.,“Who Stays?Who Returns?The Choices of Korean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PHD Disseration.” The Kennedy of Government. 1991.

[7]Bob Rosner,“ Human Capital Is the Center of all Business.” Workforce Costa. April.1999.

[9]Chris Dawson,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From Prescription to Explore Human Resource Accounting. MCB university Press Limited. 1994.

[10]Dixit. Avinash K. and Joseph E. 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67. June 1977.

[11]Denison EF,Why Growth Rates Differ?Post War Experience in Nine Western Countries. Washington Press.1967.

[12]Schultz. T.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51(1).P1~17.1961.

[13]D.J. Mitchell: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An Economic Approach. Bonston:PWS-Kent Publishing. 1989.

[1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nner city.”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May/June. 1995.

[15]Psacharopoulos. G.,“Returns to Education:A Further International Updata and Implicatio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Vol.20. 1985.

[16]Romer. P.,“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October 1990.

[17]Schultz T.P.,“Investment in the Schooling and Health of Women and Men:Quantities and Return.”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1993. 28. No.4.

[18]Becker.G.S. Murphy.K.M. and Tamura.R.,“Human Capital. Fertility. and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 No.5.1990.

[19]Schultz. T. W.,“Reflections on Investment in Man.”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70(2).pp.1~8.1962.

[20]Hart. Oliver and Moore.John.,“Property Rights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1990.

[21]Sahn D. Alderman,“The Effect of Human Capital of Wages and the Determinants of Labor Supp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1988.29.No.2.

[22]Tony Bush & Joy Chew,Developing Human Capital:Training and Mentoring for Principals Compare. Oxford. Mar 1999.

[23]Fan.C.C. Uneven Development and Beyond,“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in Post-Mao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21 No.4. 1997.

[24]Jones. C. I.,“O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Income Distribution.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Summer 1997.

[25]Kremer. M. A. Onatski and J. Stock.,Reaching for Prosperity?NBER Working paper 8250. April 2001.

[26]Lucas. R.,“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ary Economics Vol.22.1988.

[27]Holmstrom,“Manareial Incentive Problems:A Dynamic Perspectiv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Vol.66(1). No.226.1999.

[28]Kim. S. and Mohtad. H.,“Labor Specialization and Endogenous Growth.”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2(May). No.2.1992.

[29]Kohn,“Why Incentive Plans Cannot 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September-Ocyober.1993.

[30]Lucas. R. E.,“ On the Mechanics of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July 1988.

[31]Lucas. R. E.,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Past and Futur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99.

[32]Maddison. A.,“Growth and Slowdown in advanced capitalist economics:Techniques of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25(2).1987.

[33]Romer.P.,“Endogenous techn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98(5).1990.

[34]Schultz. T. W.,“The Value of the Ability to deal with Disequilibria.”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 13.1975.

[35]Solow. R.,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J.E.1956.

[36]Xie. Yu and Emily Hannum,Regional Variation in Earnings Inequality in Reform-Era Urban China. AJS Vol. 101.1996.

[37]Carl J. Dahlman,Using 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A General Framework and A 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China. May 18.2000.

[38]Balbir Jain,“Return to Education:Further Analysis of Cross Country Data.” Econa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10.No.3.Taboe1.1991.

[39]Barbara Ceizler Silver,“Human Capital Investment: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Library Journal. New York.May15.1999.

[40]Barro. R.J.,“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 Section of Countr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May 1991.

[41]Barro. R.J. and J. W. Lee.,“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of Educational Attain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2:(3). December 1993.

[42]UN-HABITAT,The 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Report 2001,2002.

[43]Maw-Lin Lee. Ben-Chieh Liu and ping Wang,“Education. human capital Enhancemen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Comparison Between Korea and Taiwan.”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 Vol. 13. No.4.1994.

[44]P. 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卡尔·马克思:《资本论》(1~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1年版。

[3]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1年版。

[4]凯恩斯:《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1年版。

[5]熊彼德:《经济发展论》,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81年版。

[6]西奥多·W.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

[7]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8]加里·S.贝克尔:《人力资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

[9]加里·S.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华夏出版社,1987年版。

[10]詹姆士·J.海克曼著,曾湘泉等译:《提升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1]哈比森:《人力资源是国家的财富》,牛津大学出版社,1973年版。

[12]西蒙·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13]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版。

[14]杜拉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海南出版社,2000年版。

[15]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三联书店,1998年版。

[16]克雷曼著,孙非等译:《人力资源管理:获取竞争优势的工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17]R.韦思·蒙迪等著,葛新权等译:《人力资源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8]加里·德斯勒著,刘昕、吴雯芳译:《人力资源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9]雷蒙德·A.诺伊等著,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0]亚瑟·W.小舍曼等著,张文贤主译:《人力资源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1]詹姆斯·W.沃克著,吴雯芳译:《人力资源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2]《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23]席酉民著:《管理研究》,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版。

[24]李怀祖著:《管理研究方法论》,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5]沈荣华著:《第一资源论》,上海三联书店.1993年版。

[26]赵履宽著:《劳动就业与劳动力市场建设》,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7]潘金云编著:《中国第一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理论与实践》,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28]赵曙明著:《国际人力资源管理》,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9]包纪祥,阎淑敏等著:《区域经济规划》,山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30]李京文,张国初著:《现代人力资源经济分析——理论·模型·应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版。

[31]卢福财编著:《人力资源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1997年版。

[32]廖泉文编著:《人力资源管理》,同济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33]姚裕群编著:《人力资源概论》,中国劳动出版社,1991年版。

[34]郑焕章,李中斌等著:《区域人才资源开发与互补的可行性研究》,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35]吴季松著:《知识经济》,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36]陈宇著:《人力资源经济活动分析》,中国劳动出版社,1993年版。

[37]潘晨光编著:《国外人力资源发展报告》,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年版。

[38]张德编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39]梁均平编著:《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版。

[40]张一驰编著:《人力资源管理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1]胡君辰、郑绍濂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2]谢晋宇编著:《企业人力资源的形成——招聘、筛选与录用》,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年版。

[43]沈利生,朱运法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44]李忠民著:《人力资本——一个理论框架及其对中国一些问题的解释》,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5]李建民著:《人力资本通论》,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

[46]侯风云著:《中国人力资本形成及现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47]朱勇著:《新增长理论》,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48]朱宝华著:《新经济增长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49]赵玉勤著:《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本问题研究》,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版。

[50]赵曙明著:《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国家比较研究》,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51]李宝元著:《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52]杨蓉编著:《人力资源经济学》,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年版。

[53]张建武著:《劳动经济学理论与政策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

[54]厉以宁、胡健颖等著:《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

[55]周起业等著:《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56]谢文蕙等编著,邓卫:《城市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57]狄昂照著:《国家竞争力研究》,改革出版社,1992年版。

[58]金碚著:《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59]倪鹏飞著:《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版。

[60]尹继佐主编:《城市国际竞争力》,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61]沈建法著:《城市化与人口管理》,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2]沈开艳等著:《聚焦大都市——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国际比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

[63]韩毅等著:《辽宁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

[64]连玉明主编:《中国国力报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3年版。

[65]于大江主编:《提高城市竞争力——“十五”时期青岛发展研究》,海洋出版社,2001年版。

[66]焦斌龙著:《中国企业家人力资本:形成、定价与配置》,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67]滕大春著:《美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68]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7~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69]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编:《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2)》,中国统计出版社年版。

[70]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统计学会城市统计委员会编:《2002中国城市发展报告》,中国统计出版社,2003年版。

[71]《中国人才杂志》:1997~2003年各期。

[72]《中国人力资源开发》:1997~2003年各期。

[73]李涛:《加入WTO对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的挑战与应对》,《科研管理》2002年第2期。

[74]段兴民、李涛:《留学回国人员创业载体建设问题的探讨》,《科研管理》2003年第3期。

[75]李涛:《我国35个城市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实证研究》,《科研管理》2005年第1期。

[76]李涛:《我国35个大中城市人力资本投资实证分析》,《中国管理科学》2004年第4期。

[77]段兴民、李涛:《加快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创业的政策选择》,《经济学家》2003年第3期。

[78]李涛:《民营科技企业人力资本创业环境与制度建设》,《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79]段兴民、李涛:《青岛名牌现象与企业家人力资本配置机制探析》,《湘潭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第6期。

[80]李涛:《人力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与制度创新》,《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1]李涛:《人力资本投资与城市竞争力作用机制的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年第9期。

[82]李涛:《邓小平人才思想的科学内涵》,《中直党建》2004年第8期。

[83]李涛:《邓小平人才思想科学体系初探》,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宣传部编《邓小平生平和思想论文选编》,中国言实出版社,2004年版。

[84]李涛:《江泽民人才思想科学体系初探》,《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2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邓小平理论》2003年第4期转载。

[85]李涛:《海尔的人才资源开发》,《中国人才》2002年第1期。

[86]李涛:《美国人才开发政策管窥》,《中国人才》2003年第9期。

[87]李涛:《技术要素参与分配收益刍议》,《青岛化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1年第2期。

[88]李涛:《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第2期。

[89]李涛:《构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90]李涛:《21世纪青岛市人才资源开发对策研究》,《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3期。

[91]李涛:《对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调查报告》,《科技成果纵横》2001年第5期。

[92]李涛:《人力资源开发如何应对“入世”》,《沿海经贸》2001年第10期。

[93]李涛:《国企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青岛日报》2001年3月10日。

[94]李涛:《论人力资本积累与可持续发展》,《青岛日报》2001年5月19日。

[95]李涛:《构筑青岛区域性人才资源高地》,《青岛日报》2001年7月8日。

[96]李涛:《应对入世,抓好人力资源开发》,《青岛日报》2002年1月26日。

[97] LI TAO,“The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after China Joining the WTO”,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Business in the Rea of Economy Globalization,Beijing,China,Sept.,pp.28~35,2001.

ISI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会议录索引ISSHP检索。

简 介:本书由主题报告、专题报告、专家论坛三部分组成,其中主题报告不仅对四川省的综合竞争力在全国及西部的位置给出了科学定位,而且对四川省21个市州、181个县区市的综合竞争力进行了排名;专题报告就工业强省问题做了阐述;专家论坛部分邀请省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四川的城市竞争力等做了客观评价和分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一部由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营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为主体组成的课题组集体研究完成的学术成果,对中国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深入、详尽的研究分析。

作者: 刘迎秋 徐志祥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