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1

引证文献

4 !

参考文献

235

中国民族史和中华共同文化图书

history and common culture of chinese nation

SSAPID:101-7750-8387-32
ISBN:978-7-5097-4015-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华各族之间经过千年的人口迁移和族际通婚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之间的血缘和文化融合,是不可分割也是不应分割的。研究分析当今中国的族群问题,我们既不能割断几千年中国各族群相互交往融合的漫长历史,也不能忽视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中延续下来的对于“族群”的观念。中国传统的“族群观”与欧洲文明中出现的“民族-国家”“民族”“族群”观念之间存在差别,这也正是欧洲建立许多并立的小国而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族群大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主要原因。我们要坚持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思路来理解中国民族关系的历史、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而不能回到清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狭隘汉人民族主义的思路上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社会,在各族相互认同、共同繁荣的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伟大复兴。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中国民族问题丛书
作 者: 马戎
编 辑:史雪莲;秦静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前言

 读王桐龄《中国民族史》*

  一 关于中国各民族的起源与分类

  二 如何理解中国各民族的构成

   1.中国各族都已经成为血缘相互混合的群体

   2.“中国人民”为汉满蒙回藏苗六族混合体

   3.对“民族”的应用定义一词缺乏界定

   4.论证使用的材料来源

  三 如何解释在诸文明古国中,唯独中国文化绵延发展,至今不衰

   1.汉族“善于蜕变”

   2.汉族“尚中庸”

   3.汉族“无种族界限”,对外族“无歧视之见”

  四 中国各族群之间易于融合的原因

  五 对于中国民族发展历史从汉族的形成与“蜕变”的角度进行分期

   1.汉族胚胎时代(太古至唐虞三代)

   2.汉族第一次蜕化时代(春秋战国)

   3.汉族第一次休养时代(秦汉)

   4.汉族第二次蜕化时代(三国两晋南北朝)

   5.汉族第二次休养时代(隋唐)

   6.汉族第三次蜕化时代(五代及宋元)

   7.汉族第三次休养时代(明)

   8.汉族第四次蜕化时代(清)

  六 对于“蜕化”演进过程中族群之间的“同化”行为进行分类

   (一)汉族同化外族之方法

   (二)外族为主体时,自愿使自己同化于汉族之方法

   (三)外族为主体时,努力使汉族与之同化的方法(逆同化)

   (四)外族为主体时,使汉人之外其他族群与之同化的方法(横同化)

   (五)在外族支配下之汉人,有时自进而摹仿外族(逆被同化)

   (六)外族为主体时,有时消极阻止本族民众被汉人同化

  七 中国民族融合中的若干特点

   1.历史上各民族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从西北移向东南

   2.汉族在中国各族群融合发展当中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八 三本《中国民族史》之比较

   1.结构

   2.分期

   3.资料

  结束语

 中国传统“族群观”与先秦文献“族”字使用浅析*

  一 关于中国族群关系研究的几个观点

   1.分析对群体的称呼,是理解历史上“族群观”的一个切入点

   2.几个称谓术语的使用

   3.中国民族/族群关系研究可借鉴的三个理论来源

   4.传统中华文化中的“族群观”

  二 《左传》《国语》中的“族”

   1.潘光旦先生对先秦文献中“族”字的研究

   2.《左传》《国语》中的“族”字

   3.关于“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4.《尚书》《周易》中的“族”字

  三 先秦文献中关于少数族群的称谓

  四 “夷夏之辨”

   1.《尚书》中与“夷”“夏”有关的词汇

   2.《左传》中与“夷”“夏”有关的词汇

   3.《国语》中与“夷”“夏”有关的词汇

   4.“蛮夷戎狄”和“诸夏”之间的本质差别是什么

   5.“有教无类”

  结束语

   附录1 《左传》中的“族”字

   附录2 《国语》中的“族”字

   附录3 《尚书》中的“族”字

 “中华民族”的凝聚核心与“中华民族”的共同历史*

 民国时期的少数民族精英:理解中国从“天下帝国”到“民族国家”进程的钥匙*

 如何认识“民族”和“中华民族”

  一 有关“民族”一词的用法

  二 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

   1.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

   2.费孝通先生的不同观点

   3.顾颉刚先生对“民族”概念的再阐述

  三 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四 回顾1939年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讨论

 在革命背景下俄国和中国的“民族构建”路径*

  1.沙皇俄国时期的“民族构建”

  2.十月革命前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策略

  3.苏联建成一个“民族国家联盟”

  4.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对民族政策的重新思考

  5.清朝末年和随后的中华民国如何进行“民族构建”

  6.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民族理论”和国家设想

  7.新中国的“民族理论”和国家构建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

  一 中国民族问题面临的四方面难题

  二 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是我们剖析中国民族问题的切入点

  三 中国20世纪50年代开展“民族识别”的社会环境与政策背景

  四 在中国开展“民族识别”工作时面临的问题以及“识别”中可能存在的偶然性与主观性

  五 “民族识别”工作的口述史研究

 现代国家观念的出现和国家形态的演进*

  一 “民族”和“民族国家”的出现与分类

  二 传统部族国家和现代共和制度的公民国家的比较

  三 传统部族国家向现代(公民的)“民族国家”的演变

  四 一些传统多部族帝国在演变过程中表现出的特殊性

   1.内部效忠机制的转型

   2.新建“民族国家”的类型选择

   3.多民族国家内部各群体“民族”身份的政治意义

   4.多民族国家内部的民族共和国或民族区域自治对全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5.多民族国家也应当始终把“公民国家”作为明确的发展方向

   6.多民族国家如果不转型为“公民国家”,将始终存在分裂的风险

  五 全球化进程中,各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整合

   1.经济整合的大趋势

   2.局部地区的整合试验

   3.中国传统文化对于这一整合的指导意义

   4.欧美各国的“战国意识”和双重标准不利于在各国平等的基础上推动整合

 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黄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

  1.列强的侵略导致中国的社会变革和重组

  2.“黄帝崇拜”只是晚清汉人民族主义的发明

  3.“黄帝崇拜”与排斥中华其他各族的汉人狭隘民族主义密切关联

  4.近代汉人狭隘民族主义曾威胁中华民族的团结与统一

  5.以“五族共和”为基础重建中华“民族国家”

  6.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同时需要时时警惕狭隘的大汉族主义

  7.如何看待“黄帝崇拜”和“炎黄子孙”“龙的传人”等提法

  8.能否举办祭祀“黄帝”的活动

  9.需要在社会和知识界举办关于“炎黄子孙”和“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讨论

  10.全面和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华人”“中华”“华侨”等概念

  11.相关的翻译用词

  12.结束语

 如何思考21世纪中国的文化发展战略

  一 中国在21世纪如何开展国际跨文化对话

   1.如何理解亨廷顿关于国际政治的“文明冲突论”

   2.努力为中国的国际交往寻求一个共同的文化基础

   3.不同文明之间存在一定共性是客观的现实

   4.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根植于中国的文化土壤,同时吸收一切先进的人类文化

  二 中华民族文化的“多元一体格局”

   1.中华各族文化之间存在共享和互通的内容

   2.今天如何构建一个能够把中国13亿各族国民凝聚起来的共同文化

   3.用现代“公民国家”和“多元一体”的思路构建中华文化

   4.全面和准确地理解与使用“华人”“中华”“华侨”等概念

  结束语

 加紧创建中华民族共同文化,应对21世纪面临的严峻挑战*

  一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软实力

  二 中国如何提高本国的软实力

   1.中国的“民族构建”思路

   2.中国国家层面的“政治文化”如何构建

  三 “文化”的三个层面

  四 从“政治文化”建设角度来认识独立后印度的“民族构建”和反思苏联解体

  五 中国如何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主义作为国家层面的政治文化

   1.中华民族作为“民族构建”、国家“政治文化”构建基础的历史积累

   2.客观上不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共同认同的因素

   3.应当考虑逐步消除我国社会制度与文化生活中存在的民族区隔

   4.反对大汉族主义:汉族不等于“中国”和中华民族

   5.全面地理解“保护语言与文化多样性”

   6.政府提供多种语言学习模式,由各族民众自愿选择

   7.用现代“公民国家”的思路构建中国国家层面的民族主义

  结束语

 中国“族群”概念的探讨*

 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和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一 语言产生和发展于各族群生存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之中

  二 语言词汇反映当地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内容

  三 语言之间的借鉴反映族群交流与融合

  四 语言的相互学习

  五 语言的双重性

  六 语言政策是族群政治关系的重要体现

  七 反映新社会现象的“新词汇”

  八 原有词汇的新含义

  九 研究社会流行语言的变化,是分析社会变迁、族群关系的生动视角

  十 全球化发展趋势与中国的外语学习

  结束语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思考双语教育*

  一 语言的双重性

  二 学习掌握先进科技和引领经济发展民族的语言是各民族发展的条件

  三 中国的语言使用与发展趋势

  四 双语教学的目的与设计

  五 关于新疆的双语教育

  结束语

 少数族群的现代化发展与双语教育*

  一 通过“族群分层”来分析各群体的竞争能力和发展态势

   1.“族群分层”是社会学研究各群体在社会结构中相对位置的主要方法

   2.美国社会“族群分层”的特点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民族劳动力的职业结构

   4.职业结构与各族劳动者受教育结构之间的关系

  二 汉语能力已成为少数民族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一个“瓶颈”

   1.中国的就业机会分配已从计划保障转为市场竞争

   2.语言应用的市场选择机制

  三 掌握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可以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怎样的知识资源

   1.各种语言文字工具性功能的相互比较

   2.中国的汉文和民族语文出版物的比较

   3.不同文字出版物所提供的知识体系的内容

  四 推动双语教育和加强汉语教学成为提高少数民族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1.以少数民族毕业生为对象的政策性就业安置

   2.努力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专业竞争力

   3.推行“双语教育”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结束语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西藏社会发展研究*

  一

  二

 关于中国民族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 民族问题“去政治化”和对我国民族理论的反思

  二 关于“第二代民族政策”

   1.“一体”和“多元”两方面不可偏废

   2.尊重各族群之间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的渐进性

   3.尊重和依靠少数民族精英

   4.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

  三 再谈“去政治化”与“文化化”

  四 关注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面临的各项具体问题

   1.西部地区的环境生态保护问题

   2.学校的双语教育问题

   3.高考中的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问题

   4.民族聚居区的老城区改造问题

   5.少数民族青年就业问题

   6.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问题

   7.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问题

   8.中央和沿海与西部“对口支援”项目的社会效益问题

   9.西部一些地区的民众“脱贫”问题

   10.西部地区自然资源的开发问题

  结束语

 附录 社会资本与少数民族发展*

 附录 全球化、本土性与当代西方民族主义理论*

 附录 学者的爱国情怀*

 附录 关心少数族群企业家的成长

本书主要内容涉及对民族问题的历史叙述以及总结。正如本书作者指出的,研究分析当今中国的族群问题,我们既不能割断几千年中国各族群相互交往融合的漫长历史,也不能忽视几千年中华文化传统中延续下来的对于“族群”的观念。中国传统的“族群观”与欧洲文明中出现的“民族-国家”“民族”“族群”观念之间存在差别,这也正是欧洲建立许多并立的小国而中国作为统一的多族群大国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的主要原因。

陈寅恪,2001,《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费正清,1987,《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盖尔纳,厄内斯特,2002,《民族与民族主义》,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顾颉刚,1939,《“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益世报》1月1日《星期评论》。

黄烈,1987,《中国古代民族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江应梁主编,1990,《中国民族史》,北京:民族出版社。

凯杜里,埃里,2002,《民族主义》,张明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林惠祥,1993a,1993b,《中国民族史》(上册)(下册),北京:商务印书馆(为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影印本)。

刘春,2000,《民族问题文集》(续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吕思勉,1996,《中国民族史》,北京:东方出版社(1934年世界书局出版,影印本参见20世纪90年代上海书店编印《民国丛书》第一编第80卷)。

马戎,2001,《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马戎编,1997,《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田继周,1996,《先秦民族史》,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本书属于“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该“丛书”分为《先秦民族史》《秦汉民族史》《魏晋南北朝民族史》等8本)

王桐龄,1934,《中国民族史》,文化学社(影印本参见20世纪90年代上海书店编印“民国丛书”第一编第80卷)。

王钟翰主编,1994,《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宗方小太郎,2010,11月1日《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74期《历史小百科》,第18~23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编,2002,《中国名著1200·国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程树德,1997,《论语集释》,北京:中华书局。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费孝通,1999,《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韩锦春、李毅夫,1985,《汉文“民族”一词考源资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印。

李民、王健,1999,《尚书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学勤主编,1999a,《十三经注疏·尚书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学勤主编,1999b,《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学勤主编,1999c,《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李学勤主编,1999d,《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刘宝楠,1990,《论语正义》,北京:中华书局。

马戎,2001a,《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马戎,2001b,《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41~151页。

马戎,2007,《当前中国民族研究的选题与思路》,《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第3期,第12~38页。

马戎编,1997,《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潘光旦,2000,《潘光旦文集》(第13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桐龄,1934,《中国民族史》,文化学社。

王钟翰主编,1994,《中国民族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张磊、孔庆榕主编,1999,《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杜赞奇,2003,《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王宪明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格罗斯,菲利克斯,2003,《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潘乃谷,2008,《费先生讲‘武陵行’的研究思路》,《北京大学学报》第5期,第39~41页。

孙隆基,2004,《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常宝,2011,《“寻找国家”:清末民国时期蒙古地方精英国家认同的演变与形成》,《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第167~178页。

陈秉渊,2007,《马步芳家族统治青海四十年》,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丁明俊,2001,《马福祥传》,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费正清,1987,《美国与中国》(John King Fairbank. 1980.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4th edition.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孙瑞芹、陈泽宪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凯,2011,《满族民族性:帝国时代的政治化结构与后帝国时代的去政治化结构》,《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第179~188页。

菅志翔,2011,《马麒的身份转换域政治抉择——兼议民国时期地方割据势力的国家意识》,《社会科学战线》第8期,第189~201页。

金耀基,1999,《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秩序的构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潘乃穆等编《中和位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13~627页。

师纶,2006,《西北马家军阀史》,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孙隆基,2004,《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王柯,2003,《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7月11日《世纪中国》。

《乌兰夫传》编写组,2007,《乌兰夫传》,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吴忠礼、刘钦斌主编,1993,《西北五马》,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许宪隆,2001,《诸马军阀集团与西北穆斯林社会》,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

牙含章,1963,《达赖喇嘛传》,北京:人民出版社。

牙含章,1987,《班禅额尔德尼传》,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杨效平,1986,《马步芳家族的兴衰》,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札奇斯钦,2005,《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张大军,1980,《新疆风暴七十年》,台北:蘭溪出版社。

张磊、孔庆榕主编,1999,《中华民族凝聚力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汀阳,2005,《天下体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都永浩,2010,《华夏-汉族、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族工作研究》第4期,第11~21页。

费孝通,1939,《关于民族问题的讨论》,5月1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19期。

费孝通,1988,《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费孝通,1993,《顾颉刚先生百年祭》,《费孝通文集》第13卷,北京:群言出版社,第26~32页。

费孝通,1997,《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第4~12页。

费正清主编,1993,《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1911)(John King Fairbank,ed. 1978,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Volume 10,Late Ch’ing,1800-1911,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顾颉刚,1939a,《“中国本部”一名亟应废弃》,1月1日《益世报》《星期评论》。

顾颉刚,1939b,《中华民族是一个》,2月13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

顾颉刚,1939c,《续论“中华民国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5月8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0期。

顾颉刚,1939d,《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续)》,5月29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3期。

郝瑞,2010,《“民族”概念翻译中的难题》,7月22日《中国社会科学报》第5版。

翦伯赞,1940,《论中华民族与民族主义——读顾颉刚〈续论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后》,4月5日重庆《中苏文化》6卷1期。

蒋介石,1943,《中国之命运》,重庆:正中书局。

梁启超,1904,《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饮冰室合集》第2册,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67~89页。

马戎,2000a,《关于“民族”定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第1期,第5~13页。

马戎,2000b,《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32~143页。

马戎,2001,《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41~151页。

马戎,2004,《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第122~133页。

纳日碧力戈,2000,《现代背景下的族群建构》,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

札奇斯钦,2005,《我所知道的德王和当时的内蒙古》,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周文玖、张锦鹏,2007,《关于“中华民族是一个”学术论辩的考察》,《民族研究》第3期,第20~30页。

Smith,Anthony.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俄〕A. M.普罗霍罗夫,1986,《苏联百科辞典》,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俄〕B. A. 季什科夫,2008,《民族政治学论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白建才,2000,《俄罗斯帝国》,西安:三秦出版社。

顾颉刚,1996,《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金炳镐、王铁志主编,2002,《中国共产党民族纲领政策通论》,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列宁,1899,《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宁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558页。

马戎,2008,《前苏联在民族问题上出了什么错?》,10月23日《南方周末》。

孙中山,1981,《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2000,《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

王丹,2009,《多民族国家还是多族裔民族国家?》《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58期。

王桐龄,1934,《中国民族史》,上海:文化学社。

王智娟,1999,《现代中亚:民族国家的组建》,潘志平主编《民族自决还是民族分裂》,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第3~32页。

中共中央统战部编,1991,《民族问题文献汇编》(1921.7~1949.9),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陈克进,1999,《中国民族识别的理论与实践》,中央统战部民族宗教工作局编《中国民族工作五十年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第167~182页。

陈连开,1999,《历时40年的民族大识别》,6月28日《瞭望新闻周刊》第26期。

杜赞奇,2003,《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费孝通,1981,《费孝通社会学文集:民族与社会》,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88,《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

顾颉刚,1939a,《中华民族是一个》,2月13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9期。

顾颉刚,1939b,《续论“中华民国是一个”:答费孝通先生》,5月8日《益世报》《边疆周刊》第20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编辑组,1987,《广西壮族社会历史调查》(第七册),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国家民委经济司、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编,1991,《中国民族统计》(1949~199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黄光学、施联朱主编,1995,《中国的民族识别》,北京:民族出版社。

黄淑娉,1989,《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菅志翔,2006,《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关于保安族的一项专题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江平、黄铸主编,1994,《中国民族问题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金耀基,1999,《中国的现代文明的秩序的构建:论中国的“现代化”与“现代性”》,潘乃穆等主编《中和位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613~627页。

凯杜里,2002,《民族主义》,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卢露,2010,《区隔化制度的失败和民族国家的胜利》,《西北民族研究》第4期,第55~66页。

马戎,2001,《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马戎,2004,《族群问题的“政治化”和“文化化”》,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编《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刊》第一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73~89页。

马雪峰,2011,《语言、差异政治与“民族”构建:“白族”与“白文”的近代历史》,王铭铭主编《中国人类学评论》第19辑,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第24~41页。

马寅主编,1981,《中国少数民族》,北京:人民出版社。

斯大林,1913,《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89~358页。

斯蒂文·郝瑞,2000,《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

王柯,2001,《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思想的系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明珂,2000,《当代中国民族政策下的羌族及其历史——兼评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的“近代建构论”》,(台)《中国大陆研究》第43卷第7期。

Gladney,Dru C. 1991. Muslim Chinese:Ethnic Nationalism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ladney,Dru C. 1998. Ethnic Identity in China:The Making of A Muslim Minority Nationality. Orlando:Harcourt Brace & Company.

Kaup,Katherine Palmer. 2000. Creating the Zhuang:Ethnic Politics in China. London: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Mullaney,Thomas S. 2011. Coming to Term with the Nation:Ethnic Classification in Modern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n Press.

〔美〕R.康奎斯特主编,1993,《最后的帝国——民族问题与苏联的前途》,刘靖北、刘振前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White,Sydney D. 1998.“State Discourses,Minority Policies,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in the Lijiang Naxi People’s Autonomous County.” in William Safran ed.,Nationalism and Ethnoregional Identities in China. London:Portland. Ore:Frank Cass.

格罗斯,菲利克斯,1998,《公民与国家》,王建娥、魏强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顾颉刚,1996,《中华民族是一个》,《顾颉刚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

亨廷顿,塞缪尔,199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马克思,1858,《鸦片贸易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584~587页。

王柯,2003,《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关于中国近代以来民族问题的历史思考》,7月11日《世纪中国》。

Gross,Feliks. 1998. The Civic and the Tribal State:The State,Ethnicity,and the Multiethnic State. Westport:Greenwood Press.

Smith,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Penguin Books.

陈天华,2002,《猛回头·警世钟》,北京:华夏出版社。

杜赞奇,2003,《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梁启超,1989,《饮冰室合集·文集》之十三,北京:中华书局。

孙隆基,2004,《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中山,1981a,《孙中山全集》第5卷,北京:中华书局。

孙中山,1981b,《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

中国近代史编写组,1979,《中国近代史》,北京:中华书局。

Duara,Prasenjit. 1995.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Questioning Narratives of Modern China. 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恩格斯,1878,《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351页。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马克思、恩格斯,1848,《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61~504页。

马戎,2010,《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黄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第6~13页。

亨廷顿,塞缪尔,199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孙隆基,2004,《历史学家的经线》,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孙中山,2000,《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

周志兴、段醒予,2011,《美中关系瓶颈何在——专访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领导者》4月(总第39期),第44~47页。

Smith,Anthony D. 1991. National Identity. Reno: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安德森,本尼迪克特,2003,《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侗族简史》编写组,1985,《侗族简史》,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

杜维明,1987,《儒学第三期发展的前景问题》,甘阳编《文化:中国与世界》第二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100~140页。

恩格斯,188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亨廷顿,塞缪尔,199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列宁,1913,《给斯·格·邵武勉的信》,《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500~503页。

鲁凡之,1988,《中国发展与文化结构》,香港:集贤社。

马戎,1995,《重建中国的社会主体文化》,乔健、潘乃谷主编《中国人的观念与行为》,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第362~374页。

马戎,2001,《评安东尼·史密斯关于‘nation’(民族)的论述》,《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41~151页

马戎,2009,《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领导者》2月(总第26期),第81~89页。

马戎,2010a,《中国社会的另一类“二元结构”》,《北京大学学报》第3期,第93~103页。

马戎,2010b,《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与“黄帝崇拜”的族群狭隘性》,《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第6~13页。

马树康,2002,《喀什百年》,喀什:喀什维吾尔文出版社。

玛雅,2010,《美国的独特性、文化政治与美国人的中国观》,《香港传真》第54期。

麦德维杰夫,罗伊、若列斯·麦德维杰夫,2004,《斯大林:鲜味人知的剖面》,王桂香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斯大林,1913,《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斯大林全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89~358页。

王丹,2010,《多民族国家还是多族裔民族国家》,《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58期,第1~5页。

吴恩远,2007,《俄罗斯重新评价斯大林》,李慎明主编《历史的风》,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59~174页。

赵常庆、陈联璧、刘庚岑、董晓阳,2007,《苏联民族问题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志兴、段醒予,2011,《美中关系瓶颈何在——专访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领导者》4月刊(总第39期),第44~47页。

Smith,Anthony. 1991. National Identity. London: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Subhakanta,Behera. 1995. Nation-State:Problems and Perspectives. New Delhi:Sanchar Publishing House.

埃文思-普里查德,2002,《努尔人》(Evans-Prichard. 1940. The Nu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褚建芳、阎书昌、赵旭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弗洛伊德,1986,《爱情心理学》,林克明译,北京:作家出版社。

哈经雄、滕星主编,2001,《民族教育学通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列宁,1959,《给斯·格·邵武勉的信》,《列宁全集》第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马戎,2001,《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摩尔根,1957,《古代社会》(Lewis H.Morgan. 1877. Ancient Society. Chicago:Charles H.Kerr & Company),杨东莼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穆罕穆德·阿尔孔,2005,《阿拉伯学者面对现代化的文化反思》,《回族文学》第6期,第59~63页。

宁骚,1995,《民族与国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应国良,2002,《法兰克福学派对语言功能的政治分析》,《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第2期,第31~36页。

亨廷顿,塞缪尔,1999,《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刘绯、张立平、王圆译,北京:新华出版社。

姜亚军,2002,《疯狂的英语》,《书摘》第12期,第63~66页。

马戎,2001,《民族与社会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潘启富,2006,《中国民族地区教育行政制度研究》,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田清玉,1989,《以改革总揽全局,探索我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路子》,陈红涛、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赵蕊,2006,《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凉山彝族双语教育》,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毕业论文。

周旺云,1989,《谈四川民族地区的教育体系问题》,陈红涛、孟铸群主编《中国民族教育论丛》(四),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编,2011,《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编,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晓霞,2009,《新疆高校招生中对少数民族考生优惠政策的分析》,马戎、郭志刚主编,《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马戎,2003,《试论语言社会学在社会变迁与族群关系研究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学报》第2期,第129~136页。

马戎,2004,《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戎,2008,《新疆民族教育的发展与双语教育的实践》,《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2期,第2~41页。

马戎,2011,《西藏社会发展与双语教育》,《中国藏学》第2期,第108~139页。

马戎主编,2009,《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麦格,马丁·N,2007,《族群社会学:美国及全球视角下的种族与族群关系》(第六版),祖力亚提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2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普查办公室编,199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上),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Aguirre,Adalberto Jr. and Jonathan H.Turner. 1995. American Ethnicity:The Dynamics and Consequences of Discrimination. New York:McGraw-Hill,Inc.

丹增、张向明主编,1991,《当代中国的西藏》(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邓小平,197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0~153页。

费孝通,1989,《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19页。

费孝通,1993,《边区开发论著》,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胡鞍钢、胡联合,2011,《第二代民族政策:促进民族交融一体和繁荣一体》,《新疆师范大学学报》第5期,第1~12页。

季什科夫,B.A.,2008,《民族政治学论集》,高永久、韩莉译,北京:民族出版社。

靳薇,2010,《西藏:援助与发展》,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

列宁,1919,《为战胜邓尼金告乌克兰工农书》,《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46~152页。

马戎,2000a,《关于民族研究的几个问题》,《北京大学学报》第4期,第132~143页。

马戎,2004a,《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大学学报》第6期,第122~133页。

马戎,2004b,《民族社会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戎,2009a,《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的症结与出路》,谢立中主编《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77~195页。

马戎,2009b,《重思援藏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领导者》6月刊,第168~171页。

马戎,2009c,《关于当前中国城市民族关系的几点思考》,《西北民族研究》第1期,第6~19页。

马戎,2010,《“汉化”还是现代化》,《领导者》4月刊(总第33期),第141~146页。

马戎,2011,《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西北民族研究》第2期,第159~172页。

马戎,2012,《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与族际交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戎、郭志刚主编,2009,《中国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北京:民族出版社。

马戎等主编,2001,《中国民族社区发展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马戎主编,2009,《少数民族社会发展与就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毛泽东,1953,《批判大汉族主义》,《毛泽东选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75~76页。

潘乃谷、马戎主编,2000,《中国西部边区发展模式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

王丹,2009,《多民族国家还是多族裔民族国家?》,《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58期,第1~5页。

王凡妹,2012,《教育领域的种族/民族优惠政策及其社会效果——美国高校“肯定性行动”的启示》,《民族社会学研究通讯》第110期,第8~34页。

谢立中主编,2010,《理解民族关系的新思路:少数族群问题的去政治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戴维·阿古什,1985,《费孝通传》,北京:时事出版社。

费孝通,1990,《云南三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费孝通,1998,《从实求知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99,《费孝通文集》第3卷,北京:群言出版社。

孙中山,1924,《三民主义》,长沙:岳麓书社2000版。

孙中山,1981,《孙中山全集》第2卷,北京:中华书局。

民族编辑委员会,1986,《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肖子显撰,1972,《南齐书》,北京:中华书局。

简 介:本书描述的是一项近代背景下的“改造边疆”的“实验”。这项“实验”的目标非常明晰,就是在新的国家体制中给“边疆”和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寻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这个“定位”的过程,正是现代国家“化边”工程的核心主题。书中作者从历史学、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视角,从行政体制建设、身份改革与社会控制、移风易俗与人群分类四个方面探...

作者: 王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简 介:本书基于民族识别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成立这两大事件为研究切入点,从政治、知识社会学、族群意识三个维度分析“民族结构”问题在“国家政权建设”中的地位,以及由此在社会心理、公民身份认同等方面造成的长期影响。通过分析,作者认为,我国的国家政权建设在某种意义上是借助“民族话语”来实践的,国家在广西地区建立国家认同的同时,壮族的知...

作者: 卢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简 介:世界的政治与经济格局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中国整体的经济结构与社会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西部地区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也处于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我们必须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下来思考和分析中国的族群关系问题。本文集收录了近年来作者陆续完成的相关论文、谈话录和短评,当中的各篇文章都与“社会转型中的族群关系”这一主题密切关...

作者: 马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简 介:本书力图从国际国内互动、历史和现实互动、理论和实践互动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我国维吾尔族的国家认同,描述影响国家认同的主要因素,呈现这些认同在中国国家建构中所处的阶段性特点,特别是对民族政策整合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成效进行评估,从而提出针对民族多样性特点的国家建设方案,在理论上努力深化我国国家建设的学术研究,在实践层面为...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0001年0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