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0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0

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9)图书

Annual Report on China's Education (2019)

SSAPID:101-7739-8867-99
ISBN:978-7-5201-4555-8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书中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学前教育新政、国家儿童观现代化建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发展重心转向、打破流动儿童入学障碍、民办教育发展改革、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进展、国际化学校的发展与挑战、幼儿教育的家园关系等研究,与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调查、新代课教师群体调查、传统文化教育调查等数据,共同呈现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新的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教育蓝皮书
编 辑:桂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04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主编简介

 Abstract

 文前辅文

 总报告

  B.1 治理义务教育秩序,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一 中国教育发展的新生态

    (一)民办教育

    (二)教育培训机构

    (三)国际学校

    (四)留学教育

   二 素质教育的“麻烦治理”

    (一)集中整治规范课外辅导机构

    (二)《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法

    (三)新高考改革的进退

   三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教育问题

    (一)农村教育的两极分化

    (二)特别值得关注的三类学校

    (三)城市化进程中的教育问题

   四 对未来教育的认知和展望

    (一)教育发展的关键是人

    (二)调整结构,降低“拔尖”建设的政策冲动

    (三)通过供给侧改革,增强教育的多样化和选择性

 特别关注

  B.2 我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和问题

   一 教育投入体制改革

    (一)市场力量增强时期

    (二)政府力量增强时期

     1.实行免费义务教育

     2.完善非义务教育学生资助制度

     3.大幅度增加政府教育投入

    (三)教育投入体制改革的主要成效

     1.形成较为合理的投入体制,教育财政充足性有较大提高

     2.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

   二 政府间教育支出分担体制改革

    (一)教育支出分担体制的建立

    (二)教育支出分担体制改革的成效

   三 教育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教育财政改革措施不能得到认真执行

    (二)教育拨款体制还不完善,教育经费配置还不公平

    (三)政府间教育财政责任划分还不合理,地区间教育经费差距仍较大

  B.3 阳光与阴影:新政下的中国学前教育发展

   一 40年来中国学前教育发展的四个时期和

    (一)第一阶段:1979~1998年,以公办园为主、民办园为辅

    (二)第二阶段:1998~2010年,“公退民进”,民办园发展进入了一个“发展黄金期”

     1.导致学前教育体制发生巨大变革的因素

     2.学前教育体制变革的影响

    (三)第三阶段:2010~2018年,重建公共服务体系

    (四)第四阶段:2018年之后,新拐点下的学前教育

     1.明确公办的占比要求,确定公办园、普惠民办园、民办市场园5∶3∶2目标结构比例

     2.明确的资本禁入、加强民办学前教育的规范、管理

   二 新政与行业发展展望

    (一)短暂的资本“狂欢”散场

    (二)民办园的20年发展黄金时期宣告结束,面临着系统的“被改造”和重新选择定位

    (三)以新政为标志、学前教育在管理体制上基本被纳入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政府主导、全面管控学前教育的时代来临

   三 关于学前教育下一步发展与管理重大问题的探讨

   四 政策建议——如何建成优质、普惠、公平的学前教育体系

    (一)守住资本禁入的红线

    (二)厘清营利与非营利、普惠与非普惠政策顺序与组合规则,细化操作指引,完善、升级民办普惠园的支持与管理制度,诱导而不是强制催生非营利机制的发展

    (三)底部攻坚:15%的农村学前教育

    (四)鼓励地方学前教育制度创新

    (五)实施分类管理,降低门槛,开放小微幼儿园、儿童中心的注册,这对于北京这种特大城市尤其重要

    (六)关于政策设计:理顺所有利益关系、建立长远制度、发挥行业自律性

   小结

  B.4 我国国家层面儿童观的现代化演变

   一 儿童生存与保护政策及其儿童观

    (一)主要政策文本

    (二)确定了儿童观中的最基础部分

   二 儿童发展政策(教育政策)及其儿童观

    (一)儿童发展政策的主要文本

    (二)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的儿童观

     1.1999年是国家层面儿童观发生重要转折的年份

     2.儿童的权利更加具体,但约束力存疑

     3.“儿童本位”的观念更加清晰

     4.儿童是能够“主动发展的人”

     5.儿童的学习内容由“学科体系”转变为“生活体系”

     6.成长目标从人的“全面发展”,到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到“全面发展的人”

   三 几个关键问题的讨论

    (一)政策的制定与儿童观的形成

    (二)国家层面与基层层面的儿童观是否存在“两张皮”现象?

  B.5 从应试教育突围,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

   一 更新教育理念

    (一)超越经济主义、功利主义等工具理性价值

    (二)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四)促进教育创新

   二 改善政府治理,深化教育改革

    (一)规范和改善义务教育学校的行为

    (二)改变等级化的学校制度

     1.制止继续扩大学校差距的行为

     2.改革“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

     3.加强督政,对地方政府的错误教育政绩观实行问责

    (三)重新认识、处理教育与市场的关系

    (四)促进学校制度的多样化、丰富性

     1.改革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

     2.适时提出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和多样化的目标

     3.走向小班小校

    (五)深化考试和评价制度改革

    (六)改革“唯学历”的社会用人和保障制度

   三 形成低竞争、低评价、低管控的教育生态

  B.6 义务教育的现状与问题:来自国家质量监测报告的启示

   一 我国义务教育取得的主要成绩

    (一)学生拥有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表现出较好的行为规范

    (二)学生在语文、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学业表现良好

    (三)学生对课程的喜欢程度较高

    (四)多数教师受到学生喜欢

    (五)学校文化氛围浓厚,育人环境良好

   二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重智育、轻体育和美育的现象依然存在

    (二)综合能力不足是学生发展的短板

    (三)学生课业负担偏重

    (四)教师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五)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的使用率偏低

   三 对义务教育改革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加快落实全面育人理念

    (二)深入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

    (三)规范引领义务教育学校管理

    (四)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B.7 教育评价改革的年度进展及实践探索

   一 多部门联合行动清除“五唯”

    (一)“五唯”扭曲人才评价标准

    (二)五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清理行动

   二 打破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怪圈

    (一)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二)深化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

   三 切实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四 以规范“帽子”为重点,改革人才评价体制机制

   五 深化评价制度改革的思考

    (一)以制度建设为核心,形成低评价、低竞争的教育生态

    (二)以第三方评价发展与核心技术研制为重点,促进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和科学化

  B.8 探寻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治理之道:宏观篇

   一 前言

   二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历史与趋势

    (一) 历史:作为区域发展子系统而存在的职业教育

    (二)趋势:作为全国体系一部分而存在的职业教育

   三 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痛点:制度根源与具体表现

    (一)制度根源

    (二)具体表现

   四 思考产教融合的良治之道

  B.9 特殊教育:从机会保障走向质量提升

   一 近年来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

    (一)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二)确立融合教育发展方向

    (三)加强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教材建设

    (四)加强特教教师队伍建设

    (五)加大特殊教育经费保障力度

   二 近年来特殊教育发展的主要成就

    (一)特殊教育学校数量显著增加

    (二)残疾在校生数量大幅增加,类型逐渐多样

    (三)特殊教育教师规模扩大、结构优化

    (四)特殊教育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逐渐提升

     1.专任教师中接受过特教专业培训的比例大幅提升

     2.特殊教育专任教师学历水平不断提高

    (五)特殊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显著提升

    (六)特殊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扩大

   三 近年来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经验

    (一)坚持政策倾斜,特教特办

    (二)以融合促发展,推进普特融合

    (三)师资先行,加强特殊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

    (四)多元支持,协同发展

   四 特殊教育未来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一)加快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

    (二)加强和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三)切实保障特殊教育教师素质和待遇

 教育新观察

  B.10 新修《民办教育促进法》配套政策观察

   一 立法回顾:新修《民促法》配套政策体系悄然形成

    (一)中央配套制度一览

    (二)各地配套制度一览

   二 《实施条例》修订中的坚持与创新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二)坚定扶持民办教育发展

    (三)规范集团化办学行为

    (四)限制公办学校品牌输出

    (五)填补在线教育监管空白

   三 过渡时期的具体政策问题

    (一)分类管理制度的落地实施问题

    (二)培训机构监管问题

    (三)民办教育机构的关联交易问题

   四 总结

  B.11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新进展(2017~2018)

   一 新时代的新背景

    (一)简政放权的政策回溯

    (二)教育治理现代化新政

   二 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案例基本情况

   三 地方教育制度创新的新特征

    (一)加强放管服改革,推进区域教育治理现代化

    (二)乡村振兴,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四)追求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

   四 展望与思考

    (一)新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要求教育治理创新模式

    (二)新时代、新背景要求地方教育制度创新有新智慧

  B.12 中国教育国际化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国际学校的定义和分类

    (一)外籍子女学校——给外国人上的外国学校

    (二)公立学校的国际部

    (三)民办双语学校

    (四)面向未来的创新学校

   二 常见国际课程简介

    (一)英国高中课程(General Certificate of Education Advanced Level,简称A-level)

    (二)大学先修课程(Advanced Placement,简称AP课程)

    (三)国际预科证书课程(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me,简称IB课程)

    (四)国际小学课程(International Primary Curriculum,简称IPC课程)

   三 国际学校的发展变化和未来趋势

    (一)外籍子女学校

    (二)公办学校国际部

    (三)民办国际学校政策

    (四)国际学校办学的新挑战

  B.13 流动儿童平等入学须打破双重障碍

   一 流动儿童面对的双重障碍

    (一)第一重障碍:制度条件

     1.公立体系条件逐步定型

     2.私立学校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

    (二)第二重障碍:对身份标签的偏见

   二 障碍缘何存在

    (一)制度矛盾的根源

     1.能力问题

     2.意愿与认知问题

    (二)身份标签偏见

   三 拆除“隔离墙”

    (一)建立各级政府合理分担的教育财政机制

    (二)改革分省录取的高考招生制度

    (三)更广泛的公共讨论:看见低收入劳动者的价值

    (四)推广多元融合教育

  B.14 当下学前教育家园关系的困境及其破解思路

   一 家园关系不信任的现象及其结果

    (一)家园关系的现状

    (二)相关政策的作用

    (三)家园关系问题加剧社会信任危机

   二 家园关系问题的症结分析

    (一)幼教恐慌和信任危机是全社会的共谋

    (二)教育系统自身的问题

   三 走出困局的思考

    (一)幼教要回归人,回到真实和正常

    (二)教育系统各安其分、恪尽职守练内功

     1.教育行政的职能并非包打天下,而是创造适宜有益的环境、条件,强化服务

     2.园所和教师要注重“练内功”,以真诚沟通赢得信任

   四 来自四环游戏小组的启示

    (一)“小的是美好的”

    (二)保教儿童与引导家长同步、一体

    (三)非正规教育对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启示

    (四)真实的实践现场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结语:回归安静生活,做真教育

  B.15 教育公平与未来教育:一个教育公益组织的思考与探索

   一 PISA启示的教育公平状况和农村教育困境

   二 通过教育创新促进教育公平

   三 久牵志愿者服务社的探索

    (一)认识世界的能力

     1.探索和认知

     2.阅读和表达

    (二)建构世界的能力

     1.技能、艺术

     2.交流、沟通

    (三)改变世界的能力

     1.想象、创造

     2.协作、领导

  B.16 城乡教育一体化下的名校集团发展

   一 成都市青羊区名校教育集团发展概要

   二 青羊区名校教育集团发展的制度建设

    (一)集团内部组织管理机制

    (二)集团内部人员流动机制

    (三)激励机制

    (四)评估和预警退出机制

    (五)防止同质化机制

   三 青羊区名校教育集团发展的效果

    (一)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择校热降温

    (二)扩大了弱势群体享受优质教育的公平机会

    (三)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更好地满足孩子发展的需求

    (四)提高了干部、教师的能力水平

   四 名校集团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政策环境”不够健全

    (二)如何保持成员校对名校集团文化理念的高度认同?

    (三)如何完善加入、退出和再生机制?

   五 基于成都青羊名校集团发展10年探索的思考

    (一)建设政府主导下的服务于名校集团发展的政策联动机制

    (二)名校集团化目标的再明确

    (三)名校集团发展的未来

 教育调查

  B.17 2018年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调查报告

   一 家长对“减负”政策的总体评价

    (一)“减负”政策受到大部分家长关注

    (二)“减负”政策未获得大部分家长认可

    (三)学校落实“减负”政策的情况差距较大

   二 “减负”后学业负担的变化影响

    (一)学业负担程度并未“减轻”

    (二)家长对“减负”的态度存在矛盾

    (三)升学压力是造成学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

   三 “减负”后校外培训的变化影响

    (一)家长选择校外培训类型的倾向度有所改变

    (二)家长对校外培训作用的判断

   四 家长对政府“减负”政策的期待

    (一)对政府“减负”政策的矛盾心态

    (二)改革考试评价制度是家长最期待的措施

    (三)开放性回答与思考

  B.18 新代课教师问题的现状研究

   一 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和变化趋势

    (一)新代课教师的概念和类型

    (二)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及其变化趋势

     1.新代课教师的规模及变化趋势分析

     2.新代课教师的数量及规模

   二 新代课教师的工资和质量

    (一)新代课教师与在编教师工资水平的差异

    (二)新代课教师与在编教师质量的差异

    (三)结论

   三 编制制度约束下的改革现状

    (一)编制管理改革的基本途径

    (二)编制管理改革的地方经验

   四 新代课教师问题的解决路径及建议

    (一)打破编制的过度保障性作用,建立有效的教师退出机制

    (二)落实同工同酬,为新代课教师提供平等的发展平台

    (三)加大改革力度,让新型公办学校成为体制内制度创新的典范

  B.19 我国传统文化教育发展现状的调查

   一 传统文化教育发展背景

   二 中小学和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一)中小学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形式

    (二)中小学教师的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

     1.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及教育作用

     2.学校的相关措施

     3.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式

     4.传统文化教育困境

    (三)高等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

     1.学科、学位培养模式

     2.课程形式

     3.非课程方式

   三 社会教育机构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

    (一)体制外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

    (二)关于体制外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

     1.机构所在地主要在东南沿海大城市

     2.机构所属类别多为面向青少年的全日制学校及冬、夏令营

     3.提供多样化的课程设置

     4.机构创办时间集中在2014年之后,并多为未注册状态

     5.机构教师主要依靠自主培养,师资较为匮乏,流动现象较多

     6.机构毕业生出路仍面临较大风险和挑战

     7.机构需要获得办学资质及经费支持

   四 促进传统文化教育健康发展的建议

    (一)厘清传统文化教育的功能和目标定位

    (二)重视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构建开放多元的体制机制

    (四)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民办传统文化教育机构的合法性问题

    (五)培养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队伍

  B.20 教育信息化对我国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

   一 我国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

   二 当前信息技术对学生学业的影响的研究

    (一)学校信息技术的影响

    (二)家庭信息技术的影响

    (三)国内相关研究

   三 基于PISA数据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方法

     1.变量和样本的确定

     2.建立具体的分析模型

    (二)研究结果

   四 思考与讨论

    (一)信息技术需与具体的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相结合

    (二)重视教师的作用,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附录

  B.21 201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一 综合

   二 学前教育

   三 义务教育

    1.小学

    2.初中

    3.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四 特殊教育

   五 高中阶段教育

    1.普通高中

    2.成人高中

    3.中等职业教育

   六 高等教育

   七 成人培训与扫盲教育

   八 民办教育

  B.22 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

   一 全国教育经费情况

   二 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情况

    1.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增长情况

    2.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长情况

    3.各级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预算公用经费支出增长情况

    4.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情况

   三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情况

  B.23 2018年十大教育热点

   1.关注农村教育和教育公平

   2.深化教师队伍建设和改革

   3.取消中小学和高校的特长生招生

   4.强力推进中小学生“减负”

   5.召开全国教育大会

   6.西湖大学成立

   7.学前教育“新政”颁布

   8.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

   9.新高考改革仍在路上

   10.各地重视家庭教育

  B.24 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B.25 关于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意愿的问卷调查结果

   一 调查背景

    (一)目前教师职称的现状

    (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三)本次调查说明

   二 数据分析

    (一)教师基本情况

    (二)职称调查中反映出来的问题

     1.民办教师职称评定难度高于公办教师

     2.教师对国家现行教师各职称等级评聘的标准了解不清楚

     3.绝大多数教师认为现有职称制度不能激发、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呼吁改革

     4.大多数教师把改革的矛头指向了工资待遇

     5.职称制度改革,大多数教师倾向于以教龄的长短作为评判标准

     6.绝大多数教师希望取消职称制度

    (三)简述取消和不赞成取消的理由

     1.名额有限

     2.考核不公平

     3.考评苛刻

     4.一评定终身

   三 得出的结论

  B.26 为什么农村小规模学校不能撤并,且必须办好?

   农村过度“撤点并校”的教训

   为什么需要保留和办好小规模学校

   “小班小校”是现代学校的基本形态

   “小而美”的乡村学校是可能的吗?

  B.27 第六届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获奖名单

  B.28 专访PISA首席分析师:数据告诉我,中国教育出了这些问题

   2021年,“创造性思维”将纳入PISA测评

   我们的教育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1.中国几乎是校外学习时间最长的国家,学习效率却相当低

    2.中国学生的合作解决问题能力差

    3.成绩越优秀,越不想当老师

    4.贫富差距的影响大,教育公平问题严重

  B.29 反高校性骚扰:如何将“网络风暴”变为“制度性防范”?

   学者日渐崩塌的社会权威

   网络风暴下,高校行政权力的滥用

   如何建立高校性骚扰的防范机制?

  B.30 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

   1

   2

   3

   4

   5

   6

   7

 教育蓝皮书编委会

 本书作者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以实现教育现代化为奋斗目标,实现了教育的超常规发展,把一个近14亿的人口大国变成了人力资源大国。对40年历程的总结反思,需要继续坚持思想解放、对外开放,重塑教育理想、调整发展思路,改善教育治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2018年国家密集出台政策,集中破解课外培训热、民办教育、农村教育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治理义务教育秩序,重建良好的教育生态,谋划面向未来的教育。在满足国民教育的基本需求之后,中国教育正在形成由公办教育、民办教育、课外培训教育、国际教育等构成的新生态。●书中中国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学前教育新政、国家儿童观现代化建构、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育评价改革、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特殊教育发展重心转向、打破流动儿童入学障碍、民办教育发展改革、地方教育制度创新进展、国际化学校的发展与挑战、幼儿教育的家园关系等研究,与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家长满意度调查、新代课教师群体调查、传统文化教育调查等数据,共同呈现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和新的议题。●2003年,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著名教育家杨东平着手编著《教育蓝皮书》,将其与21世纪教育研究院作为“独立的民间教育智库”的使命紧密契合,形成独立而“融合”的分析研究框架。●16年来,《教育蓝皮书》致力于从民间的立场和视角记录、透视和研究中国教育问题,聚集教育界内外的智慧,注重突破与变革的阐述,积极参与和影响教育现实,推动教育发展。●《教育蓝皮书》始终把教育问题和发展态势融于现代化进程大格局,见证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不平衡发展的互动框架内的教育变革,成为海内外了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文献。

简 介:智库成果是智库研究人员智力成果的集中体现,也是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及向公众发声的主要载体。作为应用型智库成果, 皮书不仅是构建中国学术国际话语、发挥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学术品牌,同时也在推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中发挥了咨政建言、舆论引导、促进国际交流、打造学术共同体等重要作用。《中国皮书发展报告(2020)》不仅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