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6

教师制度伦理研究图书

SSAPID:101-7730-5729-36
ISBN:978-7-5097-816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义务论、功利论、契约论和理性主义的伦理思想方法对我国现代不同阶段的教师制度的制订与实施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对这四种伦理思想方法为理论基础的教师制度在责任、权利和利益方面的缺失进行分析与批判的基础上,本书提出公正、人本、民主、效率的伦理原则是教师制度构建的基本伦理原则,用公正、人本、民主、效率的伦理原则审视和建构教师制度中的责、权、利关系,就能实现教师制度的伦理化,就能达成教师制度伦理的实现。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赵敏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序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制度世界”凸显制度伦理问题

   二 转型时期面临制度伦理问题

   三 学校人事改革聚焦于教师制度伦理问题

  第二节 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一 开创了教师制度伦理的研究领域

   二 有利于指导和推动我国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和改革

   三 有利于现代学校的师德建设

   四 有利于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五 对建构和谐校园,建设优质学校文化起着深层奠基作用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 伦理学方法

   二 制度分析

   三 田野研究法

   四 文献法

   五 访谈法

   六 研究方法选用上的伦理学考虑

  第四节 本书的研究类型、拟解决的问题与研究思路

   一 研究类型

   二 拟解决的问题

   三 本书的思路

 第二章 教师制度及教师制度伦理的内涵与发展

  第一节 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第二节 教师制度的内涵与发展

   1.教师制度概念的诠释

   2.教师制度研究与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制度伦理的内涵与发展

  第四节 教师制度伦理的内涵与发展

   1.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1)国外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现状

    (2)国内教育管理伦理的研究

   2.教师制度伦理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第五节 几组相关概念的辨析

   1.制度与道德

   2.伦理与道德

   3.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

 第三章 教师制度伦理研究的逻辑基础

  第一节 教师的劳动特点、个性特征以及教师制度的特性

   一 教师的劳动特点

    1.创造性与专业性的统一

    2.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统一

    3.个体分散劳动与群体协作劳动的统一

   二 教师的个性特征

    1.追求自主

    2.追求知识和真理

    3.独特的价值观

   三 教师制度的特性

    1.教师制度的道德合法性

    2.教师制度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3.教师制度的公共性与普遍性

  第二节 教师制度的功能

   一 教师制度的分化功能

   二 教师制度的合作功能

   三 教师制度的约束功能

   四 教师制度的激励功能

   五 教师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学校自由秩序之路

    1.教师制度是教师获得学术自由、个体自由的保障

    2.学校秩序的构建有赖于教师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第三节 教师制度的价值诉求

   一 制度与价值

   二 教师制度与一般制度的公共性价值诉求

    1.为什么公正是核心的和基本的价值?

    2.效率是工具性价值诉求

    3.和谐是目的性价值诉求

   三 教师制度的独特性价值诉求

    1.学生发展是教师制度的目的性价值诉求

    2.学术自由是教师制度的工具性价值诉求

    3.服务社会是教师制度的表征性价值诉求

  第四节 合理性问题与教师制度的合理性

   一 合理性问题的渊源与界定

    1.合理性问题的历史渊源

    2.合理性概念的界定

   二 教师制度的合理性

    1.实质合理性是教师制度确立的内在根据

     (1)人性分析是教师制度实质合理性的深刻根源*

     (2)人性通过人的需要而现实地展现在教师制度中*

    2.形式合理性是教师制度确立的外在表现

     (1)教师制度的条文应该蕴含社会对教师的价值期待*

     (2)制度条文的表述要清晰、明确、规范,体系要完整和谐

     (3)教师制度设计和实施的程序和方法要符合规范性的技术要求

     (4)教师制度的道德水准要略高于一般国民的道德水平

    3.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的契合

     (1)教师的需要是教师制度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统一的契合点

     (2)教师制度的均衡设计是教师制度实质合理性与形式合理性契合的具体体现

    4.教师制度的正当与合理性的评价

  第五节 影响教师制度设计的因素分析

   一 理论预设

    1.人性假设

    2.“无赖原则”预设

    3.“局限存在物”预设

   二 文化环境

    1.中国传统文化

    2.学校文化

    3.教师文化

  第六节 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

   一 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差异性

   二 教师制度伦理与教师个体道德的关联性和互动性

   三 教师制度伦理的优先性

 第四章 我国现代教师制度伦理评析

  第一节 我国现代教师制度的改革历程

   一 1949~1965年我国教师制度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1.从政府-教师的宏观层面看教师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特点

     (1)苏联教师管理模式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

     (2)教师职责的规定

     (3)教学工作量制度的试行

    2.从学校—教师的微观层面看教师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特点

     (1)教师工作形式由个体劳动到集体活动转变

     (2)教师的培养采取直奔目标的在岗培养

   二 1966~1976年我国教师制度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三 1977年以后我国教师制度改革的举措和特点

    1.国家管理层面,法制化是教师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

    2.学校内部管理层面,教师聘任、培养、分配制度的改革推进

     (1)全面实施工资总额动态包干,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2)强师工程,从活动到机制、体制、制度

     (3)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步入常规化和制度化的轨道

    3.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制度体系化

    4.我国教师工资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供给制(1949~1952年初)

     (2)工分制向工资制的过渡(1952~1955年)

     (3)职务等级工资制(1956~1984年)

     (4)以职务工资为主的结构工资制(1985~1992年)

     (5)引入津贴制度的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工资制(1993~1998年)

     (6)以岗位津贴与业绩津贴为主的工资制(1999~2005年)

     (7)岗位绩效工资制(2006年至今)

    5.我国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初创阶段(1949~1956年)

     (2)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阶段(1957~1965年)

     (3)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单位化阶段(1966~1975年)

     (4)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重启阶段(1976~1985年)

     (5)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过渡阶段(1986~1997年)

     (6)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阶段(1998~2013年)

     (7)教师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阶段(2014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现代教师制度伦理建设的成就与问题

   一 强调义务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1.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发展与作用

    2.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出现的问题

   二 关注利益的人的需要模式

    1.人的需要模式的制度伦理依据

    2.人的需要模式成功实施的核心要素

     (1)人的需求的满足

     (2)良好工作环境的创设

     (3)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

    3.人的需要模式在教师管理中的作用

    4.人的需要模式在教师管理中的问题

   三 义务论和契约论制度伦理思想下的指令型计划模式

    1.义务论和契约论共同作用下指令型计划模式的作用

    2.义务论和契约论共同作用下的指令型计划模式的问题

   四 权利和责任并举的竞争和激励机制

   五 教师制度建设中的制度伦理问题

    1.制度中的教师的法律地位问题

    2.制度中教师的权利、义务和责任问题

    3.教师申诉制度中的伦理考虑

  第三节 我国现代教师制度伦理的思想溯源与评析

   一 义务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1.缺乏利益

    2.缺乏权利

   二 功利论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三 契约论和理性主义的制度伦理思想方法溯源与评析

    1.契约论伦理思想方法在当今教师制度中的体现与评析

    2.理性主义伦理思想方法在当今教师制度中的体现与评析

 第五章 教师制度伦理的构建原则

  第一节 教师制度伦理构建的公正原则

   一 公正概念的诠释

   二 个体公正与制度公正

   三 教师制度建设中公正原则的提出

   四 教师制度公正原则的实现

    1.坚持教师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2.坚持合理正当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

  第二节 教师制度伦理构建的人本原则

   一 人本管理概念的诠释

   二 教师制度中体现人本管理的必要性

   三 人本的教师制度的建设

    1.人本的教师制度必须是健全和高效的制度

    2.人本的教师制度必须具有激励功能

    3.人本的教师制度必须具有自我创生,即创新功能

  第三节 教师制度伦理构建的民主原则

   一 民主与学校民主管理概念的诠释

   二 学校民主管理的功能

    1.民主的激励功能

    2.民主的宣泄功能

    3.民主的自我实现功能

    4.民主的监督功能

    5.民主的凝聚功能

   三 学校民主管理原则实现的核心是教师参与

    1.建立健全学校内部民主管理机制

    2.要尽量减少校外机构对学校内部事务的干涉

  第四节 教师制度伦理构建的效率原则

   一 效率概念的诠释

   二 学校管理中效率问题的发展及其评价

   三 学校管理活动中效率追求倾向的评价

    1.效率的追求是学校管理活动必不可少的

    2.过分的效率追求妨碍着学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第六章 教师制度伦理的实现

  第一节 教师制度伦理的权利要素

   一 权利概念的内涵

   二 权利的类型

   三 教师制度中的教师权利的规定

    1.学术自由

    2.专业发展

    3.民主管理

    4.获取报酬

  第二节 教师制度伦理的责任要素

   一 责任和教师责任的概念诠释

   二 教师责任存在、承担和履行的根据

   三 教师制度中的责任选择

   四 教师制度中教师责任的规定

    1.教学的责任

    2.发现的责任

    3.应用的责任

    4.综合知识的责任

  第三节 教师制度伦理的利益要素

   一 利益的概念

   二 利益冲突及其表现形式

    1.利益冲突

    2.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

     (1)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的冲突

     (2)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冲突

     (3)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冲突

     (4)内在利益与外在利益的冲突

   三 教师利益的制度协调

    1.利益协调的概念和目标

    2.教师利益协调的制度途径

  第四节 责权利的和谐统一:教师制度伦理的实现

[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2]何怀宏:《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3]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论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李仁武:《制度伦理研究——探寻公共道德理性的生成路径》,人民出版社,2009。

[5]高兆明:《制度伦理研究:一种宪政正义的理解》,商务印书馆,2011。

[6]刘献君:《大学之思与大学之治》,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7]王海明:《新伦理学》,商务印书馆,2001。

[8]刘献君:《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视角》,科学出版社,2009。

[9]〔英〕梅因:《古代法》,商务印书馆,1959。

[10]〔美〕唐纳德·肯尼迪:《学术责任》,阎凤桥等译,新华出版社,2002。

[11]程立显:《伦理学与社会公正》,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2]杨燕钧:《教师伦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3]〔美〕阿拉斯代尔·麦金太尔:《德性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14]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15]高兆明:《伦理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5。

[16]〔加〕伊利莎白·坎普贝尔:《伦理型教师》,王凯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7]〔美〕B.维纳:《责任推断:社会行为的理论基础》,张爱卿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8]郑富兴:《当代学校组织的伦理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

[19]高兆明:《制度公正论——变革时期道德失范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20]〔美〕理查德·T.德·乔治:《经济伦理学》,李布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1]教育部人事司组:《高等教育法规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2]陈如平:《效率与民主:美国现代教育管理思想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3]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哲学与伦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戴木才:《管理的伦理法则》,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25]〔美〕科恩:《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

[26]丁学良:《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7]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

[28]〔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印书馆,2000。

[29]〔德〕柯武刚等:《新制度经济学》,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30]张江河:《论利益与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1]张玉堂:《利益论:关于利益冲突与协调问题的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32]〔美〕韦恩·K.霍伊、塞西尔·G.米斯克尔:《教育管理学:理论·研究·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3]贾旭东:《利己与利他——“亚当·斯密问题”的人学解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4]〔美〕托马斯·J.萨乔万尼:《道德领导——抵及学校改善的核心》,冯大鸣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35]〔美〕David Boyle:《为什么数字使我们失去理性》,黄治康、李密译,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36]柳新元:《利益冲突与制度变迁》,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37]陶遵谦:《国外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

[38]胡建华:《现代中国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9]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40]赵敏、江月孙:《学校管理学新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1]别敦荣:《中美大学学术管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42]王恩华:《学术越轨批判》,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43]〔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4]陈学飞:《美国、德国、法国、日本当代高等教育思想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45]孔宪铎:《我的科大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6]〔美〕华勒斯坦等:《学科·知识·权力》,刘健芝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47]〔法〕爱弥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李康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8]〔美〕卡尔·博格斯:《知识分子与现代性的危机》,李俊、蔡海榕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49]钱理群、高远东:《中国大学的问题与改革》,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50]〔英〕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滕大春、滕大生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

[51]〔德〕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外文出版社,1998。

[52]杨东平:《大学精神》,辽海出版社,2000。

[53]〔美〕约翰·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4]〔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陈学飞译,江西教育出版社,1994。

[55]〔加〕许美德:《中国大学1985~1995:一个文化冲突的世纪》,许洁英译,商务印书馆,2000。

[56]〔美〕伯顿·R.克拉克等:《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87。

[57]〔美〕伯顿·R.克拉克:《学术权力——七国高等教育体制比较》(第1版),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87。

[58]〔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59]〔法〕雅克·勒戈夫:《中世纪知识分子》,张弘译,商务印书馆,1996。

[60]〔德〕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6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62]李晓燕:《我国教师的权力与义务及其实现保障机制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63]〔美〕阿马蒂亚·森:《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1。

[64]博雅:《北大激进变革》,华夏出版社,2003。

[65]〔美〕科斯、阿尔钦、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1994。

[66]〔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4。

[67]〔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刘守英译,1994。

[68]〔美〕罗伯特·G.欧文斯:《教育组织行为学》,窦卫霖、温建平、王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9]〔美〕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卷,于树生译,商务印书馆,1962。

[70]〔英〕戴维·米勒、韦农·波格丹诺:《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

[71]〔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72]唐代兴:《公正伦理与制度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

[73]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74]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教研室:《社会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75]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

[76]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77]迪韦尔热:《政治社会学》,华夏出版社,1987。

[78]伯尔曼:《法律与革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79]陶景侃等:《大学逻辑教程》,兰州大学出版社,1993。

[80]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81]刘明:《学术评价制度批判》,长江文艺出版社,2006。

[82]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秘书处组织:《学术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83]张文贤:《管理伦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

[84]温克勒:《管理伦理学》,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

[85]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86]张应杭:《管理伦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8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88]〔苏〕阿尔汉格尔斯基:《伦理学研究方法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89]〔德〕包尔生:《伦理学体系》,何怀宏、廖申白中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90]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91]〔美〕梅雷迪斯·D.高尔:《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92]〔英〕麦考密克:《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93]休谟:《人性论》,商务印书馆,1980。

[94]袁贵仁:《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95]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96]莫伊谢耶夫:《人和控制论》,北京三联书店,1987。

[97]〔美〕詹姆斯·M.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三联书店1989。

[98]〔德〕费希特:《论学者的使命人的使命》,商务印书馆,1984。

[99]〔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谢宗仙等译,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100]吴安春:《回归道德智慧:转型期的道德教育与教师》,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01]唐凯麟、刘轶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02]陈爱苾:《师德与教师职业生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03]孙彩平:《教育的伦理精神》,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

[104]王正平、郑百伟:《教育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105]戈森:《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商务印书馆,1997。

[10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10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6。

[10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71。

[10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

[1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1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

[112]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75。

[113]麦金太尔:《谁之正义?何种合理性?》,当代中国出版社,1996。

[114]渠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15]〔俄〕C.弗兰克:《社会的精神基础》,王永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116]〔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17]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商务印书馆,1984。

[118]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

[119]哈罗德·孔茨、海因茨·韦里克:《管理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120]〔美〕斯蒂芬·L.埃尔金等:《新宪政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21]孙绵涛:《教育管理学》(第1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122]黄崴著:《教育管理学:概念与原理》,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23]王跃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124]熊国安:《中国高等教育史》,重庆出版社,1983。

[125]余立:《中国高等教育史》下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126]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27]苏渭昌:《中国教育思想通史》(第八卷1949~1992),湖南教育出版社,1994。

[128]苏渭昌:《中国教育通史》第6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89。

[129]曲士培:《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130]〔美〕乔治·弗雷德里克森:《公共行政的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131]〔日〕大塚丰:《现代中国高等教育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32]唐凯麟、龚天平:《管理伦理学纲要》,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1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134]尼采:《快乐的科学》,中国和平出版社,1986。

[135]高力:《公共伦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6]〔美〕肯尼思A.斯特赖克、乔纳斯F.索尔蒂斯:《教学伦理》,洪成文、张娜、黄欣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137]〔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138]〔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139]〔美〕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邓正来、姬敬武译,华夏出版社,1987。

[140]兰邦华:《人本管理:以人为本的管理艺术》,广东经济出版社,2000。

[14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42]陈孝彬、程凤春:《学校管理专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43]萧宗六:《学校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144]〔美〕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黄卫伟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45]〔美〕丹尼尔·A.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146]〔美〕弗雷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原理》,马风才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147]褚宏启、张新平:《教育管理学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48]张新平:《教育管理学导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149]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150]褚宏启:《中国教育管理评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151]张学文:《大学理性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152]朱平:《高等教育制度伦理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第3期。

[2]鲁鹏:《制度的伦理效应》,《哲学研究》1998年第9期。

[3]郝铁川:《权利实现的差序格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4]甘绍平:《应用伦理学的论证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5]赵敏:《教师制度:自由秩序的生成路径》,《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年第6期。

[6]赵敏:《论教师管理制度的双重合理性》,《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年第11期。

[7]赵敏:《近30年来我国师德建设伦理学思想的冲突与交融》,《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8]赵敏:《师德建设的伦理学困境与出路》,《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第2期。

[9]赵敏:《伦理学视野中学校教师管理制度的研究内容》,《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赵敏、刘献君:《论教师聘任制的伦理原则》,《教育实验与研究》2004年第1期。

[11]龚天平:《论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12]万俊人:《制度伦理与当代伦理学范式转移》,《浙江学刊》2002年第4期。

[13]郅庭瑾:《教育管理伦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第3期。

[14]刘献君:《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的特点及实施策略》,《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第42~44页。

[15]刘献君:《高校教师聘任制中的若干关系》,《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3期。

[16]刘献君:《高校教师聘任的制度设计——基于学术职业管理的研究》,《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第10期。

[17]刘献君:《把握方向实现教师聘任制预期目标》,《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第7期。

[18]赵修义、朱贻庭:《权利、利益和权力》,《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5期。

[19]刘献君:《关于师资建设和管理的几个问题》,《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4期。

[20]刘献君:《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等教育研究》1998年第3期。

[21]江雪梅、赵明录:《影响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因素分析》,《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2期。

[22]赵敏:《大学管理文化的反思与创新》,《教育研究》2004年第7期。

[23]赵敏:《论教师聘任制与人本管理思想的结合》,《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

[24]赵敏:《民办学校教师质量的问题与改进——兼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政策契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年第28期。

[25]赵敏、粱耀文:《从教师个体反思到教师团队自省》,《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第22期。

[26]刘胜男、赵敏:《教师增权赋能的实现机制——分布式领导活动中的要素及作用机理》,《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12期。

[27]赵敏、刘胜男:《传统文化在教师评价中的现实表征及超越》,《教师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28]赵敏、吕有典:《民办中小学教师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来自广东省东莞市的调查》,《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10期。

[29]赵敏、何云霞:《从谋生、职业到事业:教师发展和培养的制度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10年第7期。

[30]赵敏、何云霞:《西方工作价值取向及对我国教师管理的启示》,《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

[31]何华宇、赵敏、常春爱:《中小学教师责任研究纲要》,《中小学教师培训》2009年第12期。

[32]周永煌、赵敏:《中国民办高校教师学术能力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2期。

[33]邓亮、赵敏:《中美教师专业伦理规范的比较及启示》,《2013高校教师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3。

[34]刘宝存:《理性主义与功利主义大学理念的冲突与融合》,《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9期。

[35]罗燕、叶赋桂:《2003年北大人事制度改革: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分析》,《高等教育》(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4期。

[36]王南湜:《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的三个维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37]胡承槐:《关于市场经济基础上制度性伦理道德秩序的探讨》,《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

[38]陈筠泉:《制度伦理与公民道德建设》,《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6期。

[39]乔法容等:《制度结构制衡:伦理制度建设的新思路》,《天津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40]唐能赋:《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的建构》,《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41]贾英健:《从社会哲学的视野看制度的本质、现代转型及功能》,《理论学刊》2001年第4期。

[42]周雪光:《制度是如何思维的?》,《读书》2001年第4期。

[43]刘云林:《教育伦理规范形式合理性探析》,《道德与文明》2003年第1期。

[44]沈晓阳:《西方伦理学中的责任根据理论探析》,《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

[45]毛羽:《凸显“责任”的西方应用伦理学——西方责任伦理述评》,《哲学动态》2003年第9期。

[46]陈根法、高国希:《市场经济转轨与社会伦理新课题》,《社会科学》1994年第11期。

[47]刘怀玉、宋月娥:《划界论层次论公正论——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伦理建设若干问题的分析》,《中州学刊》1996年第3期。

[48]汪肖良:《当前道德建设的制度思考》,《中州学刊》1996年第3期。

[49]段治乾:《市场经济的制度伦理探析》,《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第5期。

[50]孙立平:《道德重建与制度安排》,《中国青年报》1996年10月29日。

[51]唐能赋:《市场经济疾呼“伦理制度学”的建构》,《哲学动态》1997年第1期。

[52]胡承槐:《体制的道德性与目前道德伦理格局》,《哲学研究》1997年第8期。

[53]梁禹祥、南敬伟:《诠释制度伦理》,《道德与文明》1998年第3期。

[54]刘怀玉:《“制度伦理学”研究的近况》,《哲学动态》1998年第5期。

[55]冯必扬:《论社会制度创新的原则和方式》,《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1期。

[56]吕耀怀、刘爱龙:《制度伦理与德性伦理》,《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2期。

[57]宣兆凯:《管窥当前我国的道德制度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58]龚天平:《论制度伦理的内涵及其意义》,《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59]龚天平、戴桂斌:《制度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伦理特性初探》,《中州学刊》1999年第4期。

[60]江肖良:《制度德性与个人道德》,《学术月刊》1999年第5期。

[61]高国希:《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道德基础》,《道德与文明》1999年第6期。

[62]钱广荣:《关于制度伦理与伦理制度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江淮论坛》1999年第6期。

[63]吕耀怀:《道德建设:从制度伦理、伦理制度到德性伦理》,《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64]梁禹祥:《制度伦理与道德建设》,《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3期。

[65]王海明:《制度伦理的重要原则》,《江海学刊》2000年第3期。

[66]何建华:《“制度伦理与社会发展”研讨会综述》,《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4期。

[67]庞永红:《从一起医疗报道看制度伦理建设》,《道德与文明》2000年第6期。

[68]黄寅梅:《关于道德制度化的社会学探讨》,《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69]许占君:《关于概念的内涵》,《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2期。

[70]褚宏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校长应注意什么?》,《中小学管理》2005年第6期。

[71]高洪源:《“篮子”的哲学——琐议学校制度创新策略》,《中国教师》2003年第1期。

[72]黄丹,席酉民:《和谐管理理论基础:和谐的诠释》,《管理工程学报》2001年第3期。

[73]周光礼:《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与教师权益法律保护》,《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74]吴鹏:《教师聘任制改革的探索与有效性审查》,《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75]郭卉:《聘任制中的教师工作评价:对价值冲突的思考与回应》,《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第5期。

[76]邓小林:《近代中国大学教师聘任、晋升等问题》,《求索》2004年第1期。

[77]阎光才:《对大学人事制度改革的反思》,《探索与争鸣》2003年第10期。

[78]王笛:《学术环境与学术发展:再谈中国问题与西方经验——任教美国大学手记》,《开放时代》2002年第2期。

[79]李长华:《美国高校教师管理的新变化及原因探究》,《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6期。

[80]柯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一种从高校学者角度所作的探讨》,《高教探索》1999年第2期。

[81]安玉海:《国外高校教师的合理流动机制及对我们的启示》,《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

[82]徐辉:《国外高校教师队伍管理的历史发展及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83]陈永明:《大学教师任期制的国际比较》,《比较教育研究》1999年第1期。

[84]李子江:《论美国学术自由的组织与制度保障——AAUP及其关于学术自由和终身职的原则声明》,《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10期。

[85]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外国高校对教学与科研人员的招聘任命晋升和解聘》,《教育参考资料》1997年第11~13期。

[86]王中林:《美国大学教授职称和终身制的评审过程》,《中国高等教育》2002年第6期。

[87]丁文珍:《美国教师聘任制状况研究》,《外国教育研究》2002年第9期。

[88]潘懋元:《北京大学教师聘任制笔谈:职称回归学衔提高学术权力》,《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89]方文:《社会心理学的演化:一种学科制度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90]王道澍:《关于学校管理效能的研究》,《比较教育研究》1992年第5期。

[91]李艳:《高校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92]李春才:《公平与效率新诠释》,《韶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7期。

[93]戴木才:《论管理与伦理结合的内在基础》,《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3期。

[94]施惠玲:《制度伦理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0年第12期。

[95]覃志红:《制度伦理研究综述》,《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96]盛国军:《制度伦理解读》,《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97]王珉:《关于管理制度伦理的思考》,《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98]田爱丽、张晓峰:《对现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反思:“公共选择理论”的视角》,《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21期。

[99]郑富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美“学校管理伦理”研究述评》,《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年第8期。

[100]胡河宁、孙树平:《论责任范畴的伦理内蕴》,《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6期。

[101]郑文先:《合理性问题讨论综述》,《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5期。

[102]眭依凡:《教授“治校”:大学校长民主管理学校的理念与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第2期。

[103]李敬沛、崔勤德:《传统东方管理文化与现代中小学管理》,《江苏教育》2001年第18期。

[104]陈颢:《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对现代学校管理创新的启示》,《教育探索》2002年第12期。

[105]朱贻庭:《“权利”概念与当代中国道德问题研究》,《探索与争鸣》2004年第10期。

[1]Kuther,Tara L. A Profile of The Ethical Professor:Student Views,College Teaching,Fall 2003,Vol.51,No.4:153-160.

[2]Monica McLean,Hannah Barker. Students making progress and the “research-teaching nexus” debate,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Oct 2004,Vol.9,No.4:407-419.

[3]Ruth B McKay,Linda A Kidwell,James A Kling. Faculty Eth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ors,Journal of Legal,Ethical and Regulatory Issues,2007(10):105-124.

[4]Greg Wood,Malcolm Rimmer. Codes of Ethics:What Are They Really and What Should They Be?,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Value-Based Management,2003(16):181-195.

[5]Allan Odden,Carolyn Kelley. Paying Teachers for What They Know and Do. New and Smarter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chools,Corwin Press Inc,A Sage publications company(California),1997.

[6]Strike,Kenneth A. The Ethics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8.

[7]Mike Bottery. The Ethic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Personal,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 Organization,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Republished 1993.

[8]Christopher O’Donnell. Substitute teacher system has safety gaps,Herald-Tribune.com,Jan 23,2011.

[9]Marietta Del Favero.Nathaniel J.Bray. Herding Cats and Big Dogs:Tensions in the Faculty-Administrator Relationship,Higher Education: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Springer,March 2010,Vol. 25:477-541.

[10]Kirsi Tirri. Teacher Values Underlying Professional Ethics,International Research Handbook on Values Education and Student Wellbeing,Springer,2010:153-161.

[11]Inna Semetsky. Towards an Ethics of Integration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Research Handbook on Values Education and Student Wellbeing,Springer,2010:319-336.

[12]Robert Liebler. Action and Ethics Education,Journal of Academic Ethics,September 2010,Vol.8,No.2:153-160.

[13]Shujie Liu.Lingqi Meng. Perceptions of teachers,students and parent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ood teachers:a cross-cultural comparison of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Educational Assessment,Evaluation and Accountability,July 2009,Vol.21,No.4:313-328.

[14]Harvey Rishikof. Institutional Ethics:Drawing Lines for Militant Democracies,JFQ/issue 54,third quarter 2009:48-54.

[15]H.Francis Bush.Karen Gutermush.Clifford West. Teaching Ethics to undergraduates:An examination of contextual approaches,Contemporary Issues in Education Research,fourth quarter 2009:29-40.

[16]Susan Pass.Wendy Willingham. Teaching Ethics to High School Students,The Social Studies,January/February 2009:23-30.

[17]Rineke van Daalen. Children and Their Educators:Changing Relations in a Meritocratizing World,Journal of Social History,Winter 2008,Vol.42,Issue 2:403-425.

[18]Kim Cameron. Positive Leadership:Strategies for Extraordinary Performance,San Francisco:Berrett-Koehler Publishers,Inc,2008.

[19]Ruth Hayhoe. China’s Universities 1895-1995. A Century of Cultural Conflict,New York:Garland Pub,1996.

[20]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Change:Building the Faculty of the Future,Washington,DC: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t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1999.

[21]Takahara,A. The Politics of Wage Policy in Post-revolutionary China,London Macmillan,1992.

[22]Bermardin,H.J. Performance Appraisal Design,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Cambridge,1995.

[23]Richard S.Williams,Performance Management,International Thomson Business Press,1998.

[24]Thibaut,J.,Walker L. Procedural justic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Hillsdale,NJ:Erlbaum,1975.

[25]Leventhal,G. S.,Karuza,J.,Fry W R. Beyond fairness:A theory of allocation preference. In:G.Mikula ed.Justice and Social interaction. New York:Springer-Verlag,1980.

[26]Hoenack,S.,D.Monk. “Economic Aspects of Teacher Evaluation”. In:J.Millman,L.Darling-Hammond,eds. The New Handbook of Teacher Evaluation. Newberry Park,CA:Sage,1990,390-402.

[27]Swazey,J.P.,M.S.Anderson,K.S.Louis. Ethical Problem in Academic Research,American Scientist,Vol.81,Issue 6,1993,542-553.

[28]AAUP.Faculty. In AAUP Policy Documents and Reports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University Professors),Washington,DC,1995.

[29]J.Dearlove. Fundamental Changes in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Structures:the United Kingdom,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8,(11):110-120.

[30]Wells,Coralie. Post-Tenure Review:Department Procedures,The Department Chair,1999,10(1):2-3.

[31]Holalnder,Patricia A. Evaluating Tenured Professors.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A44,June 17,1992.

[32]John,H.,Newman.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Oxford:Clarendon Press,1976.

[33]Crawley,Arthur L. Senior Faculty Renewal at Research Universities:Implications for Academic Policy Development,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1995,20(2):71-94.

[34]Licata,Christine M. and Morreale,Joseph,C. Post-Tenure Review:National Trends,Outcomes and Concerns,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1999,24(1):1-15.

[35]Blau,P.M.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Work,New York:John Wiley & Sons,1973.

[36]Goodman,Madeleine,J.,The Review of Tenured Faculty at a Research University:Outcomes and Appraisals,The Review of Higher Education,1994,18(1):83-94.

[37]Kerr,J.L. Academic Strategy:The Management Revolution in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Baltimore,MD.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3.

[38]Ted Tapper and Brian Salter. Oxford,Cambridge and the Changing Idea of the University,Milton Keynes:SRHE and Open University Press,1992.

[39]Joel W.Meyerson and William F.Massy,editors. Measuring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 higher education,Princeton,NJ:Peterson’s,1994.

[40]Blackburn,Robert T. and Jane H.Lawrence. Aging and the Quality of Faculty Job Performance,Review of Education Research,Fall 1986,265-290.

[41]Blackburn,Robert T. and Jane H.Lawrence. Faculty at Work:Motivations,Expectation,and Satisfaction[M],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95.

[42]Honan,James P.,Teferra,Damtew. The US Academic Profession:key policy challenges,Higher Education,Vol.41,No.1-2,Jan-Mar 2001:183-203.

[43]Davis,W.E. & Davis,D.R. The university presidency:do evaluations make a difference?,Journal of Personnel Evaluation in Education,1999,13(2):119-140.

[44]Philip G. Altbach Introduction to Higher Education theme issue on the Academic Profession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Higher Education,2003(6),Vol.45,Issue 4:389.

[45]Kwiek,Marek. Academe in Transition:Transformations in the Polish Academic Profession,Higher education,2003(6),Vol.45,Issue 4:455.

[46]Oakes,Guy. Academic Career Management:The Higher Learning in the Age of Market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Culture & Society. Summer 2003,Vol.16,Issue 4:599,13.

[47]North,Joan. Post-Tenure Review:Rehabilitation or Enrichment,AAHE Bulletin,April 1999(8):10-13.

[48]Plater,William. Using Tenure:Citizenship within the New Academic Workforce,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February 1998,41(5):680-715.

[49]Allen,Henry Lee. Tenure:Why Faculty,and the Nation,Need It,The NEA Higher Education Journal,Vol.16,2000(2):95-110.

[50]Willis Rudy. The Universities of Europe,Associated University Press,Inc.,1984.

[51]Richard Miller &Peggy Miller. Evaluating Collegiate Administrators. In:Allan M.Hoffman &Randal W.Summers. Manag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Issues for Leadership. Greenwood,2000.

[52]Allen,Henry Lee. Workload and Productivity in an Era of Performance Measures. The NEA 1999 Almanac of Higher Education. pp.27-44. Washington,D.C.:NEA Publishing,1999.

[53]Lea.D. & Brostrom,R. Managing The High-tech Professional,Personnel. MacTaggart,Terrence J. and Associates. Seeking Excellence through Independence Liberating College and Universities form Excessive Regulation[M],San Francisco:Jossey Boss Publishers,1988.

[54]AAHE Working Paper Series,New Pathways:Faculty Careers and Employ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Chait,Pichard,Cathy A Trower. Where Tenure Does Not Reign:Colleges With Contract Systems,Washington,D.C.,1997.

[55]Chait,Pichard and Cathy A Trower. Where Tenure Does Not Reign:Colleges With Contract Systems. AAHE Working Paper Series,New Pathways:Faculty Careers and Employment for the 21st Century. Washington,D.C.,1997.

[56]Trower,C.Ann. Employment Practices in the Professions:Fresh Ideas From Inside and Outside the Academy,Washington,D.C.,1998.

[57]Chait,Richard. Ideas in Incubation:Three Possible Modification to Traditional Tenure Policies,Washington,D.C.,1998 Ken Kempner.Comparative Education,Heights:Simon & Schuster Custom Publishing Group,1998.

[58]Schuster,Jack H. and Matin Finkestein. The American Faculty:Restructuring academic work and careers,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2006.

[59]Sinclair,Upton. The Goose-Step:A Study of American Education,Pasadena,CA:Privately published,1936.

[60]Andrew Schitter. The Economic Theory of Social Institution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61]Jesse H Newl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s Social Policy,San Francisco:Charles Scribner’s Sons,1934.

[62]Baldridge,J. Power and conflict in the university. New York:John Wiley,1971.

[63]Christopher Hodgkinson. Educational leadership:the moral art.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91.

[64]Kenneth Leithwood,Doris Jantzi and Rosanne Steinbach. Changing leadership for changing times,Philadephia:Open University Press,1999.

[65]Christopher Hodgkinson. Towards a Philosophy of Administration,Great Britain:Billing & Sons Limited,1978.

[66]John Trumpbour. How Harvard Rules,Boston:South End Press,1989.

[67]Christopher Hodgkinson. Administrative Philosophy:Values and Motivations in Administrative Life,Elsevier science Ltd,1996.

[68]Mike Bottery. The Ethics of Educational Management:Personal,Social and Political Perspectives on School Organization,London:Cassell Educational Limited,1993.

[69]Allan Odden & Carolyn Kelley. Paying Teachers for What They Know and Do:New and Smarter Compensation Strategies to Improve Schools,California:Corwin Press,A Sage publications company,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