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5

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第二辑)图书

Religlionary faith and ethnic culture

SSAPID:101-7712-1500-22
ISBN:978-7-5097-0799-9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多位学者就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与习俗等问题撰写的论文,以及国外同行学者相关著述的译文;内容涵盖原始宗教、现代民族的宗教信仰,阐述了它们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学科·民族学人类学系列
作 者: 孟慧英
编 辑:朱希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9 宗教

 Foreword of the Series

 总序

 再论原始宗教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原始宗教”的定义种种

   (一)时间性的视角——最初的宗教现象

   (二)条件性的视角——原始宗教是原始社会的宗教现象

   (三)发展变化的视角——原始宗教类似原生性宗教

   (四)比较的视角——原始宗教是与世界宗教不同的宗教

   (五)人类本能的视角——原始宗教是自发的宗教

  三 理解原始宗教的几个策略

   (一)关于原始人的宗教本能和人类的一般宗教本能

   (二)关于原始宗教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三)关于原始宗教与文化原型

 原始思维与原始宗教

  一 原始思维如何产生

  二 原始思维的具体性、经验性、情感性

  三 原始思维的客观性

  四 原始思维的综合性

  五 原始思维与原始宗教

 原始宗教与社会习俗、道德

 鄂温克族神话蕴涵的萨满教文化

  一 萨满对鄂温克族神话的传承

  二 鄂温克族神话对萨满教观念的阐释

  三 鄂温克族神话的区域特征

 满族石姓穆昆萨满教的信仰体系

  一 太爷神和大神案子

  二 瞒尼神以及瞒尼神偶

  三 动物神、神旗和腓达

  四 家神和家神案子

  五 奥都妈妈、佛多妈妈以及索口袋

 满族石姓穆昆的萨满

  一 传说中的石姓叉玛

   (一)头辈太爷

   (二)五辈太爷

  二 在记忆与现实的交叉点上的石姓叉玛

   (一)数九寒天“钻冰眼”

   (二)教乌云和烧香

  三 现实中的石姓穆昆萨满

   (一)石宗祥

   (二)作为石姓穆昆代理叉玛的石宗祥所参与主持的萨满教活动

 克木人的信仰和仪式

  一 种庄稼与事鬼神Kmhmu Livelihood:Farming the Forest)中,对克木人的刀耕火种的生产模式有着极为精彩的描述。该书第五部分关于克木人生产活动中仪式行为的描写尤为生动,提供了一份关于克木人生产仪式的宝贵记录。随着现代农业的介入,克木人生产方式的变迁,这样的生产方式和仪式活动必将彻底消失。本文将该部分内容实录于此,借以了解克木人早期生产仪式活动之一斑。需要说明的是,该书系友人从泰国Mahidol大学复印带回,未印版权页,故无法注明,特此说明。——著者">*

   (一)择地仪式

   (二)与播种有关的仪式

   (三)与看管谷地相关的仪式

   (四)与收割相关的仪式——尝新米仪式

   (五)与收割相关的仪式——祭地神仪式

   (六)与脱粒运谷相关的仪式

  二 岩庄病了

  三 又一次巫术治病

  四 盖新房

 龙与中国文化

  一 龙与图腾崇拜

   (一)龙图腾的基本特征

    1.社会组织以龙命名

    2.奉龙为亲属或祖先

    3.以龙作为标志和象征

    4.存在龙图腾生育信仰

    5.存在龙图腾化身信仰

   (二)龙图腾的形成

  二 龙与神灵崇拜

   (一)龙神观念的产生

   (二)龙与自然神

    1.龙与雷神

    2.龙与雨水神

    3.龙与虹神

   (三)龙与保护神

    1.民族保护神

    2.地域保护神

    3.家庭保护神

  三 龙与帝王崇拜

   (一)龙与王权

   (二)龙与帝王象征

   (三)龙与年号

    1.黄龙

    2.青龙

    3.白龙

    4.龙朔

    5.神龙

    6.景龙

    7.龙纪

    8.龙飞

    9.龙昇

    10.龙兴

    11.龙凤

    12.见龙

    13.龙德

    14.龙启

 克孜尔38窟探讨

  一 壁画布局

  二 半跏思惟菩萨像

   (一)半跏思惟菩萨像

   (二)半跏思惟菩萨像与交脚菩萨像的组合

  三 天象图

  四 涅槃图

  五 舍利塔发展序列

  六 洞窟形制与组合

  结语 年代试探

 库木吐喇石窟新发现的龟兹语榜题

  前言:吐火罗语题记的类别

  一 新材料的描述和转写:新疆库车地区库木吐喇34窟的吐火罗语B种方言榜题

   上层带状榜题的转写

  二 词句的解释与分析

  三 文本的内容:系列 “誓愿”故事

   (一)燃灯佛与宝髻佛时代的菩萨

   (二)愿行文本与柏孜克里克梵文本的比较

    a)佛陀的名号

    b)诸佛承接的顺序

    c)菩萨向过去诸佛所作供养的类型

    d)菩萨前生社会地位的标志

   (三)使用第二人称单数的另一个愿行文本

  四 语言学的初步结论(略)

   总结

 印度喜马偕尔邦早期佛教木刻

 东北地区地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前言

  一 寺庙*——神明与超自然存在之居所

  二 概念分析——地仙、仙儿与神

  三 地仙的分类与特征

  四 地仙的社区功能以及祭祀形态

  结语

 维吾尔族等突厥语族民族历史上家庭中的生命礼俗

  一 诞生礼与成年礼

  二 婚礼

   定亲

   下聘

   迎亲

  三 葬礼

   吊唁

   会葬

   服制

 维吾尔人传统的初婚习俗

  一 维吾尔人的初婚之夜

   (一)“扬格”和她的作用

   (二)新娘的装扮与和平安度初夜的方法

   (三)新郎初夜前的准备和应有的权利

   (四)新郎朋友的偷窥

  二 维吾尔族传统的贞洁观念与早婚现象

 部落社会权力的结构类型*

  一 以资源控制为基础的部落权力结构

  二 传统型权力结构

  三 传统型权力的基础

  四 酋领的个人权威和职能

 全球化影响下的中国民族政策的新定位

  民族政策的现行目标:发展与保护为中心

  民族政策的体现:从政治型过渡到复合型

  民族政策的受益范围:不仅仅是民族,更应该是民族地区

 共同发展与共同富裕

  中西部发展的现状与困难

   一 农牧业生产方式落后

   二 工业体系与基础设施薄弱

   三 人口增长过快,而教育水平较低

    (一)人口增长太快是西部发展困难的另一个主要因素

    (二)人口转移

    (三)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中存在的几大问题

   四 商品市场薄弱

  东西部发展差距的态势

   一 东部的起飞与发展

   二 东西部发展差距扩大的事实

    (一)投资差距进一步扩大

    (二)人均平均收入差距逐渐拉大

    (三)年经济总量差距拉大

   三 对差别发展的思考

    (一)差别发展思路的来源

    (二)讲“有条件”是实事求是发展经济的科学态度

    (三)差别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选择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与保障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

    (一)共同富裕是必须坚持的方向

    (二)不坚持共同富裕的后果将是社会的不稳定(社会不稳定因素将会增加,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将会受到影响)

    (三)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中国发展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 共同发展、缩小差距

    (一)关于共同发展的内容

    (二)缩小差距是我们努力的结果

   三 共同努力、加快发展

    (一)国家在共同努力中的重要作用

    (二)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发展是一种义务

    (三)在获得国家扶持和发达地区支援的同时,必须强调落后地区在发展中的自力更生

 观光场域中历史与文化的再构*

  一 “恢复”赫图阿拉城

  二 展示的历史、观看的历史

  三 历史、文化的“开发”过程

   访谈一

    关于博物馆

    关于城内建筑

    关于“长廊”:

   访谈二

  结论

 中国的右与左这篇文章是米歇尔·葛兰言(Marcel Granet)于1933年6月9日在法兰西社会学研究所所作的题为《中国的右与左》(La droite et la gauche en Chine)的演讲稿,后收入葛兰言的《关于中国的社会学研究》(études sociologique sur la Chine,Paris: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53,pp.261-78);1973年收入由罗德尼·尼达姆主编的《右与左——两元分类象征论文集》(Right and Left:Essays on Dual Symbolic Classification,edited by Rodney Needha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并由尼达姆翻译成英文。本译文从英文版译出。">*

 赫尔兹与他的《死亡与右手》

  一 赫尔兹的生平

  二 《死亡与右手》为学界所认识直至成为一部经典的过程

  三 《死亡与右手》内容概要

  四 《死亡与右手》一书的学术价值

 英国“功能论”代表人物的历史观初探

  一 马林诺夫斯基与布朗的历史观

   (一)马林诺夫斯基的“文化动态论”

   (二)布朗的“历史—结构论”

  二 利奇与普里查德的历史观

   (一)利奇的“动态平衡论”

   (二)普里查德的“历史人类学”

  三 结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的中国人类学研究

  一 研究成果回顾

   (一)中国内地

   (二)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

  二 主要研究课题

   (一)关于亲族组织、家族、宗族和婚姻的人类学研究

   (二)宗教信仰的人类学研究

   (三)其他

  三 小结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孟慧英主编,汇集该所多位学者就民族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和习俗等问题撰写的论文,以及国外同行学者相关著述的译文。内容涵盖原始宗教、现代民族的宗教信仰,阐述了它们与民族文化和习俗的关系,对人类学与民族学学者深入研究上述问题颇具学术参考价值。

[1]孟慧英:《寻找神秘的萨满世界》,西苑出版社,2004。

[2]史宗主编《20世纪西方宗教人类学文选》,上海三联书店,2004。

[3]马名超、王士媛等编《鄂温克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1]罗伯特·E.费希尔:《石头寺庙》,载巴勒编辑《古克什米尔的艺术与建筑》,孟买:Marg杂志社,1989,第29~40页(Robert E.Fisher,“Stone Temples,”in Pratapaditya Pal ed.,Art and Architecture of Ancient Kashmir,Bombay:Marg Publications)。

[2]罗伯特·E.费希尔:《后期石雕(9~12世纪)》(Later Stone Sculpture [ninth-twelfth centuries]),载巴勒编辑《古克什米尔的艺术与建筑》,第105~116页。

[3]弗兰克:《印度西藏文物》,加尔各答:政府出版社,1914年(A.H.Francke:Antiquities of Indian Tibet. Part I:Personal Narrative,Calcutta:Superintendent Government Printing)。新德里亚洲教育服务机构(Asian Educational Services)1992年重印。

[4]哈尔:《印度寺庙建筑和雕塑中的后笈多风格》,载《皇家艺术学会会刊》,伦敦:1977,第570~589页(J.C.Harle,“The Post-Gupta Style in Indian Temple Architecture and Sculpture”,The Royal Society of Arts Journal)。

[5]德波拉·E.克利姆堡-萨尔特:《丝绸之路与钻石之路——外喜马拉雅商道上的佛教密教艺术》,洛杉矶:洛杉矶县立艺术博物馆,1982年(Deborah E.Klimburg-Salter,The Silk Route and the Diamond Path. Esoteric Buddhist Art on the Trans-Himalayan Trade Routes,Los Angeles: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6]德波拉·E.克利姆堡-萨尔特:《西喜马拉雅寺院艺术中的佛传及其印度渊源》,《东方与西方》卷38(1~4),罗马:意大利中远东研究所,1988,第189~214页(“The Life of the Buddha in Western Himalayan Monastic Art and its Indian Origins:Act One”,East and West,Roma:IsMEO)。

[7]德波拉·E.克利姆堡-萨尔特:《图齐喜马拉雅档案报告之二——1991年喜马偕尔邦考察记》(Tucci Himalayan Archives Report,2-The 1991 Expedition to Himachal Pradesh),载《东方与西方》卷44第1期,罗马:意大利中远东研究所,1994,第13~82页。

[8]勒纳:《火焰与莲花——克罗诺斯收集品中的印度与东南亚艺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4年(Martin Lerner,The Flame and the Lotus. Indian and Southeast Asian Art from The Kronos Collection,New York: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9]玛丽-泰雷兹·德玛尔曼:《佛教密教图像志导论》,巴黎:国立科学研究中心,1975年(Marie-Thérèse de Mallmann,Introduction à l’Iconographie du Tantrisme Bouddhique,Paris:Centre National de la Recherche Scientifique)。

[10]迈斯特、达基和克里希那·提婆:《印度寺庙建筑百科全书——北印度。北印度风格的建立,约公元前250~公元1110年》两卷集,新泽西:普林斯顿大学岀版社,1988年(Michael W.Meister,M.A.Dhaky and Krishna Deva,Encyclopaedia of Indian Temple Architecture. North India. Foundation of the North Indian Style c.250 BC-AD 1100,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1]巴勒:《金属像》,载同氏编辑《古克什米尔的艺术与建筑》,孟买:Marg杂志社,1989,第77~104页(Pratapaditya Pal,“Metal Sculpture”)。

[12]巴勒:《克什米尔与西藏的关联》(Kashmir and Tibetan Connection),载巴勒编辑《古克什米尔的艺术与建筑》,孟买:Marg杂志社,1989,第117~135页。

[13]波斯特尔、内文和曼科迪:《喜马偕尔文物志》第1卷,孟买:法印制药私人有限责任公司,1985年(M.Postel,A.Neven and K.Mankodi,Antiquities of Himachal,Bombay:Franco-Indian Pharmaceutical Private Limited)。

[14]辛格:《十至十三世纪外喜马拉雅壁画》,德里:Agam Kala出版社,1985(A.K.Singh,Trans-Himalayan Wall Paintings [10th to 13th century AD],Delhi:Agam Kala Prakashan)。

[15]图齐:《藏西寺院及其艺术的象征主义(三)·斯比蒂与古那瓦的寺院》,《印度—西藏》,罗马,1935年(“I templi del Tibet Occidentali e il loro simbolismo-artistico. Parte I. Spiti e Kunavar”,in Indo-Tibetica III:I)。钱德拉(Lokesh Chandra)编辑重印为英文版,“The Temples of Western Tibet and their Artistic Symbolism,” Indo-Tibetica III:I. The Monasteries of Spiti and Kunavar,德里:日天出版社(Delhi:Aditya Prakashan),1988年。

[16]图齐:《外喜马拉雅》,伦敦:巴里与詹金斯出版社,1973年(Transhimalaya,London:Barrie and Jenkins)。

[1]川野正明:《東アジアの“運搬霊”信仰》(东亚的“搬运灵”信仰),《饕餮》第12号,2004,第8~56页。

[2]渡边欣雄:《漢民族の宗教——社会人類学的研究》(汉民族的宗教——社会人类学的研究),第一书房,1991。

[3]刘正爱:《中国における民族の創出とアイデンティティ——満族に関する歴史人類学的考察》(中国的民族的创出和认同——关于满族的历史人类学考察),东京都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4]刘正爱:《民間信仰から見える風景》(从民间信仰所看到的风景),《アジア遊学》(亚洲游学)第31号,勉诚出版,2001,第56~67页。

[5]龙泽俊亮:《満洲の街村信仰》(满洲的街村信仰),第一书房,1941。

[6]内田智雄:《中国農村の家族と信仰》(中国农村的家族与信仰),清水弘文堂书房,1970。

[7]聂莉莉:《儒教と民間信仰》(儒教与民间信仰),末成道男编《中原と周辺》(中原与周边),风响社,1992,第193-220页。

[8]山本斌:《中国の民間伝承》(中国的民间传承),太平洋出版,1975。

[1]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2]富育光:《萨满论》,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3]高丙中:《民间的仪式与国家的在场》,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310~337页。

[4]郭淑云:《原始活态文化——萨满教透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5]郭淑云、王宏刚:《活着的萨满——中国的萨满教》,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6]黄强、色音:《萨满教图说》,民族出版社,2002。

[7]李剑国:《中国狐文化》,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8]李尉祖:《四大门》,燕京大学法学院社会学系学士毕业论文,1941。

[9]李亦园:《文化的图像(下):宗教与族群的文化观察》,允晨丛刊(38),允晨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0。

[10]刘晓春:《区域信仰——仪式中心的变迁》,郭于华主编《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第168~218页。

[11]孟慧英:《中国北方民族萨满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2]王铭铭:《神灵、象征与仪式:民间宗教的文化理解》,王铭铭、潘忠党主编《象征与社会:中国民间文化的探讨》,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第89~123页。

[13]王铭铭:《民间权威、生活史与群体动力——台湾省石碇村的信仰与人生》,王铭铭、王斯福编《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第258~332页。

[14]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儒教与道教》,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

[15]乌丙安:《中国民俗学》,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

[16]乌丙安:《中国民间信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17]杨念群:《北京地区“四大门”信仰与“地方感觉”》,孙江主编《事件、记忆、叙述》,浙江人民出版社,2004,第216~272页。

[18]周 星:《四大门:北方民众生活里的几种灵异动物》,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2000。

[19]周作人:《知堂集外文、〈亦报〉随笔》,岳麓书社,1988。

[1]Stephan Feuchtwang,The Imperial Metaphor: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2.

[2]Maurice Freedman,“On the Sociological Study of Chinese religion”,Arthur Wolf(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9-42.

[3]Arthur P.Wolf,“Introduction”,Arthur Wolf(ed.)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Stanford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pp.1-18.

[4]C.K.Yang,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Waveland Press,1991.

[1](晋)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

[2](北齐)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3](唐)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

[4](宋)欧阳修等:《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5](清)王树枏:《新疆礼俗志》。

[6]林幹:《突厥史》,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8。

[7]《古代突厥文献选读》第一分册,中央民族学院少数民族语文系编,1977。

[8]麻赫穆德·喀什葛里:《突厥语大词典》,校仲彝等译,民族出版社,2002。

[9]卢少华、徐万珉:《权力社会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0]吕元礼、谢志强:《权力与个性》,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11]董建辉:《政治人类学》,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12]〔美〕S.N.艾森斯塔得:《帝国的政治体系》,阎步克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

[13]〔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引论》,王卓君等译,商务印书馆,1991。

[14]〔英〕迈克尔·曼:《社会权力的来源》,刘北成、李少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15]〔英〕雷蒙德·弗思:《人文类型》,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14]〔英〕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17]Bronislaw Malinowski.,The Dynamics of Culture Change:An Inquiry into Race Relations in Africa,Ed.Phyllis M.Kaberry.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London:G.Cumberleg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

[1]〔美〕安德鲁·内森、罗伯特·罗斯:《长城与空城计——中国对安全的需求》,柯雄、贾宗谊、张胜平译,新华出版社,1997。

[2]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保罗·赫斯特、格雷厄姆·汤普森:《质疑全球化》,张文成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E.M. Bruner,Culture on Tour.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5.

[2]D.Maccannell,The Tourist:A New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3]山下晋司编《観光人類学》,新曜社,1996。

[4]桥本和也:《観光人類学の戦略——文化の売り方·売られ方》,世界思想社,1999。

[5]赖川昌久:《中国南部におけるエスニック観光と“伝統文化”の再定義》,赖川昌久編《文化のディスプレイ——東北アジア諸社会における博物館、観光、そして民族文化の再編》,风响社,2003,第135~174页。

[6]彭兆荣:《旅游人类学》,民族出版社,2004。

[7]白莲:《历史的记忆与民族旅游》,杨慧、陈志明等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47~161页。

[8]格雷本:《今日东亚的旅游与人类学——几点比较》,杨慧、陈志明等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59~80页。

[9]科恩:《东南亚的民族旅游》,杨慧、陈志明等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9~43页。

[10]彼特思:《丽江利用旅游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的个案研究》,杨慧、陈志明等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16~132页。

[11]杨慧、陈志明:《导论——旅游与人类学在中国》,杨慧、陈志明等编《旅游、人类学与中国社会》,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第1~18页。

[12]曾士才:《中国のエスニック·ツーリズム》中国二一:特集《中国の民族問題》第三号,愛知大学,1998,第43~68页。

[13]周星:《旅游产业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展示》,横山广子等编Dynamics of the Ethnic Cultures and the State in China,国立民族博物馆调查报告20,2001。

[14]P. Ricoeur,“The Model of the Text:Meaningful Action Considered as a Text.” Social Research 38,1971,p.529-562.

[15]关本照夫:《モニュメントとしての歴史》,关一敏编《人類学的歴史とは何か》,海鸣社,1986,第23~30页。

[16]スミス·アントニ·D(Smith,Anthony D.)著、巣山靖司、高城和義訳《ネーションとエスニシティ》,名古屋大学出版会,1999。

[17]茂木敏夫:《中華世界の構造変動と改革論》,《現代中国の構造変動 七:中華世界——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再編》,东京大学出版会,2001,第51~78页。

[18]富育光、王宏刚:《正待开发的吉林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社会科学战线》,吉林人民出版社,1987。

[19]周恩来:《周恩来选集》下册,人民出版社,1984。

[20]杨海英:《一九世紀モンゴル史における“回民反乱”——歴史の書き方と〈生き方の歴史〉のあいだ》,《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研究報告》26-3,2003,第473~507页。

[21]冈野正純、王向華:《香港観光版ガイド付き香港ツアー》,赖川昌久编《文化のディスプレイ——東北アジア諸社会における博物館、観光、そして民族文化の再編》,风响社,2003,第215~258页。

[1]渡边欣雄:《風水思想と東アジア》,人文書院,1990。

渡边欣雄:《漢民族の宗教——社会人類学的研究》,第一書房,1991。

渡边欣雄:《汉族的民俗宗教》,周星译,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

渡边欣雄:《風水の社会人類学——中国とその周辺比較》,風響社,2001。

[2]渡边欣雄编《祖先祭祀——環中国海の民俗と文化》,凱風社,1989。

[3]饭岛典子:《近代客家社会の形成——“他称”と“自称”のはざまで》,風響社,2007。

[4]福武直:《中国農村社会の構造》,大雅堂,1946。

[5]冈田谦:《村落と家族——台湾北部の村落生活》,《社会学》第5号,岩波書店,1937,第38~55页。

[6]古家信平:《台湾漢人社会における民間信仰の研究》,东京党出版,1999。

[7]韩敏:《中国の観光開発のフロンティア——創出された“地域文化”》,山下晋司編集《観光人類学》,新曜社,1996,第169~177页。

韩敏:《中国の観光開発における伝統的文化と毛沢東の観光化》,旅の文化研究所《旅の文化研究所研究報告》No.4,1996,第91~98页。

[8]何彬:《福建省福州·泉州の普渡——祖先と鬼魂の複合型祭祀儀礼》,《中国福建省福州及び泉州と沖縄の文化·社会の比較研究》,2000~2002年度。

何彬:《都市における死者儀礼の今昔——北京市の事例から見えるもの》,民俗文化研究所会誌,《民俗文化研究》,2006,第80~103页。

[9]吉原和男·鈴木正崇·末成道男編《〈血縁〉の再構築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父系出自と同姓結合》,風響社,2006。

[10]井口淳子:《中国北方農村の口承文化》,風響社,1999。

[11]可儿弘明:A General Survey of the Boat People in 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68。

可儿弘明:《香港の水上居民:中国社会史の断面》,岩波書店,1970。

[12]濑川昌久:《中国人の村落と宗族——香港新界農村の社会人類学的研究》,弘文堂,1991。

濑川昌久:《客家——華南漢族のエスニシティーとその境界》,風響社,1993。

濑川昌久:《族譜——華南漢族の宗族·風水·移住》,風響社,1996。

濑川昌久:《中国社会の人類学:親族·家族からの展望》,世界思想社,2004。

[13]濑川昌久編《香港社会の人類学——総括と展望》,風響社,1997。

[14]濑川昌久、西泽治彦:《中国文化人類学リーディングス》,風響社,2006。

[15]林美容·三尾裕子編《台湾民間信仰研究文献目録》,東京外国語大学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所。

[16]刘正爱:《民族生成の歴史人類学:満州·旗人·満族》,風響社,2005。

[17]末成道男:《漢人の祖先祭祀——中部台湾の事例より》,《聖心女子大学論叢》第50号,1977,第85~153页。

末成道男:《漢人の祖先祭祀——中部台湾の事例より(その二)》,《聖心女子大学論叢》第51号,1978,第25~55页。

末成道男:《村廟と村境——台湾客家集落の事例から》,《文化人類学》第5号,アカデミア出版,1988,第255~260页。

末成道男:《漢族研究の最前線:台湾·香港》,《文化人類学》五,アカデミア出版,1988。

末成道男:《中国研究の視角》,《文化人類学》第8号,アカデミア出版,1990。

末成道男:《“家祠”と“宗祠”——二つのレベルの祖先祭祀空間》,《文化人類学》第8号,アカデミア出版,1990,第35~49页。

末成道男:《東アジア研究》,《东方学》第一百辑,东方学会,2000,第252~272页。

[18]末成道男编《中国文化人類学文献解題》,東京大学出版社,1995。

末成道男编《中原と周辺——人類学的フィールドからの視点》,風響社,1999。

[19]聶莉莉:《劉堡——中国東北地方の宗族とその変容》,東京大学出版会,1992。

[20]潘宏立:《現代東南中国の漢族社会——闽南農村の宗族組織とその変容》,風響社,2002。

[21]钱丹霞:《中国江南農村の神·鬼·祖先——浙江省尼寺の人類学的研究》,風響社,2007。

[22]秦兆雄:《中国湖北農村の家族·宗族·婚姻》,風響社,2005。

[23]仁井田升:《中国の農村家族》,東京大学出版会,1952。

[24]三尾裕子:《“鬼”から“神”へ——台湾漢人の王爺信仰について》,《民族学研究》(第55号-3),1990,第243~268页。

三尾裕子:《台湾漢人の宗教祭祀と地域社会》,《国立民族学博物館研究報告別冊(14)》,1991,第103~134页。

三尾裕子:《中国福建省閩南地区の王爺信仰の特質——実地調査資料の整理と分析》,《アジア·アフリカ言語文化研究》第54号,1997,第151~193页。

三尾裕子:《从地方性的庙宇到全台性的庙宇——马鸣山镇安宫的发展及其祭祀圈》,林美容主编《第3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信仰、仪式与社会》,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2003,第229~296页。

三尾裕子:《中国民間信仰のダイナミズム——道教との関係》,三尾裕子編《民俗文化の再生と創造——東アジア沿海地域の人類学的研究》,風響社,2005,第213~241页。

三尾裕子:《中国系移民の僑居化と土著化——ベトナムのホイアンの事例から》,《東アジアからの人類学国家·開発·市民》,宇田川妙子、本田洋、中村淳編,風響社,2006。

[25]田村和彦:《戸県農民の生活と文化》,愛知大学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部比較文化学科(編),2001。

[26]田仲一成:《中国祭祀演劇研究》,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1。

[27]《中国の宗族と演劇》,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1985。

[28]西泽治彦:《漢族研究の歩みー中国本土と台湾·香港》,《文化人類学》第5号,アカデミア出版会,1988。

西泽治彦:An Immigrant Community in Northern Jiangsu.In Suenari et al eds,Perspectives on Chinese Society. 1995,pp.29~47.

西泽治彦:《中国映画の文化人類学》,風響社,1999。

西泽治彦:《序論:中国文化人類学の歩み》,濑川昌久、西泽治彦编《中国文化人類学リーディングス》,風響社,2006,第7~34页。

西泽治彦:《中国の食事文化》,風響社,2007。

[29]萧红燕:《中国四川農村の家族と婚姻——長江流域の文化人類学的研究》,慶友社,2000。

[30]谢荔:《死者儀礼と霊魂の表象——中国四川南部地域のフィールドワークから》(博士论文)

[31]五十岚真子:《現代台湾宗教の諸相——台湾漢族に関する文化人類学的研究》,人文書院,2006。

[32]植野弘子:《台湾漢民族の姻戚》,風響社,1999。

[33]滋贺秀三:《中国家族法の原理》,創文社,1967。

[34]志贺市子:《香港の道壇——近代民衆道教の一形態として》,《東方宗教》第85号,1995,第1~23页。

志贺市子:《近代中国のシャーマニズムと道教:香港の道壇と扶鸞信仰》,勉誠出版社,1999。

[35]中国农村惯行调查刊行会:《中国農村慣行調査》,岩波書店,1981。

[36]中生胜美:《中国村落の権利構造と社会変化》,アジア政経学会,1990。

[37]塚田诚之:《民族の移動と文化の動態中国周縁地域の歴史と現在》,風響社,2003。

[38]佐佐木卫:《中国民衆の社会と秩序》,東方書店,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