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1

流动与家庭图书

Migration and Family: An Investigation under the New Trend of Population Development

SSAPID:101-7692-5353-76
ISBN:978-7-5201-1639-8
DOI:
ISSN:

[内容简介] 近10年来,得益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诸多专题抽样调查数据的陆续发布,人口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围绕学术前沿和政策热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结合自身优势,在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发展、老龄化、人口健康、人口与资源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书以“流动”与“家庭”为主题,精选部分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将它们置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这一宏观背景中来加以呈现。

相关信息

丛书名:21世纪人口学研究系列
作 者: 巫锡炜 宋健
编 辑:杨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2 人口学

 丛书总序

 第一章 从一次人口转变到二次人口转变

  一 如何理解人口转变:从经典到现代

  二 是“二次转变”还是“次生转变”?

  三 不同类型的世界各国人口转变

  四 启示

 第二章 走向城市化的中国人口

  一 人口流动和迁移已经成为人口形势的主导因素

  二 积极面对人口城市化

   (一)生育率将持续走低

   (二)人口老龄化将急速加剧

   (三)城市化将不断加速

   (四)流动性将继续增强

  三 从“城市体系”看城市规模

 第三章 惯性增长下的人口再生产:全国及省级变化

  一 研究背景

  二 指标、数据与方法

   (一)人口再生产衡量指标

   (二)数据与方法

  三 结果分析

   (一)全国人口再生产模式呈现萎缩型且10年间平均世代间隔进一步延长

   (二)区域人口再生产模式无一例外均呈现萎缩型且10年间区域差异缩小

   (三)“晚育少生”已成为区域共性且个别地区出现“极晚育极少生”现象

  四 结论与讨论

 第四章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一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的主要特点

   (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二)流动人口不流动

   (三)已完成人口流动家庭化进程的第二阶段,开始迈向第三阶段

   (四)仍集中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但流向分散化的趋势明显

   (五)新生代流动人口已超过半数

  二 当前我国流动人口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流动劳动力失业问题值得关注

   (二)流动人口在现居住地参加社会保障情况不容乐观,大多数流动人口仍被排斥在社会安全网之外

   (三)流动人口子女学龄前及高中教育面临巨大挑战,解决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异地高考刻不容缓

   (四)流动人口融入当地社会的愿望强烈,但社会参与渠道较少

   (五)新生代流动人口进退失据

  三 对策建议

   (一)把流动人口长期大量存在作为相关法规、政策和制度制定的基础

   (二)以“流动人口将扎根城市”为出发点,重新审视与流动人口相关的各种政策和制度

   (三)以人为本,把流动人口的制度需求作为政府制度供给的依据

   (四)把提升家庭福利水平、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完善流动人口相关政策的目标

   (五)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六)加强制度设计,努力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七)高度关注新生代流动人口问题

   (八)中西部城市要适应流入人口增加的趋势

 第五章 城乡差分与内外之别: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研究

  一 引言

  二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基本状况

  三 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二维性

  四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

   (二)变量

    1.因变量

    2.主要自变量

    3.控制变量

   (三)研究方法

  五 分析结果

   (一)描述性分析结果

   (二)全部人群模型分析结果

   (三)流动人口模型分析结果

  六 总结与思考

 第六章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背景

  二 数据来源

  三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整体情况

   (一)地理梯次流动

   (二)职业梯次流动

   (三)家庭梯次流动

  四 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地理梯次流动的影响因素

    1.变量的选择

    2.回归分析结果

   (二)职业梯次流动的影响因素

    1.变量的选择

    2.回归分析结果

   (三)家庭梯次流动的影响因素

    1.变量的选择

    2.回归分析结果

  五 结论与讨论

 第七章 中国人口的流动预期寿命

  一 我国人口流动趋势

  二 流动预期寿命的概念与计算

  三 我国人口流动预期寿命的变化趋势

  四 结论

 第八章 个性与乡城流动关系初探

  一 前言

  二 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数据基本情况

    1.被试基本情况

    2.分析变量

   (三)数据管理及分析

  三 结果

   (一)个性量表的测量学指标

   (二)不同流动经历人群的个性特点

    1.个性特征差异

    2.个性类型差异

   (三)不同流动经历的人群对个性可塑性的认识

   (四)个性对未来流动倾向的影响

  四 讨论

   (一)乡城流动人口的个性特征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疑问

   (三)未来研究方向

  五 结论

 第九章 中国人口空间流动格局与省际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一)人口迁移流动的空间分布研究

   (二)迁移流动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因素

  二 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

   (二)研究方法

    1.全局空间自相关检验

    2.热点分析

    3.空间回归分析

  三 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省内、省外流入人口的总体分布格局

    1.以省份为单元看,省内人口流动规模由东向西递减

    2.以市和县为单元看,中东部省内人口流动主要流入的市、县分布相对分散

    3.省外流入人口空间集聚现象明显

    4.东部地区是省外流入人口的中心地区

    5.中部和边境地区对省际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降低

   (二)省内、省外人口流入率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1.省内人口流入的影响因素

    2.省外人口流入的影响因素

    3.省内、省外人口流入影响因素的对比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章 当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状况

  一 研究背景

  二 农民工的代际划分

  三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征

   (一)规模不断增加,已占农民工整体的半壁河山

   (二)受教育年限明显提高

   (三)面临婚育的双重压力

   (四)就业期望发生了较大变化

  四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问题

   (一)新生代农民工的工资水平

   (二)新生代农民工的消费观念

   (三)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耐力

   (四)新生代农民工的权益保障

  五 新生代农民工的“新”未来

  六 结论和建议

 第十一章 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一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二)方法

   (三)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选择与评分标准

   (四)质量控制与统计分析

  二 结果

   (一)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

   (二)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

   (三)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分析

    1.性别

    2.年龄

    3.受教育程度

    4.婚姻状况

    5.户籍

    6.收入状况

    7.流动时间

   (四)新生代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多因素分析

  三 讨论

 第十二章 社会转型过程中家庭的变迁与延续

  一 家庭变迁的宏观背景

   (一)人口转变

   (二)现代化进程

   (三)婚姻与家庭观念

  二 家庭结构的变动趋势、特点与模式

   (一)家庭规模小型化

   (二)家庭代数减少化

   (三)家庭形式稳定化

   (四)居住安排多样化

  三 家庭结构变迁对家庭关系和家庭功能的影响

   (一)家庭关系

   (二)家庭功能

  四 几点反思

 第十三章 北京城乡家庭孩子的养育模式及其特点

  一 以往的研究

  二 调查基本情况

  三 调查结果分析

   (一)孩子是影响家庭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二)重视对孩子的陪伴和付出

   (三)注重孩子的精神价值与父母的责任体现

   (四)家庭收入水平是影响部分养育行为的重要因素

  四 基本判断与结论

 第十四章 “四二一”结构家庭的养老能力与养老风险

  一 “四二一”结构家庭是隐含多种风险的家庭形式

  二 养老照料资源稀缺已成为现代家庭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 保障家庭安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 化解家庭风险保障家庭安全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计划生育政策以规避“四二一”结构家庭风险

   (二)制定专项制度以降低“四二一”结构家庭风险

   (三)制定家庭发展政策以保护家庭制度并增强家庭抗风险能力

   (四)建设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分担家庭风险,提升基本安全感

 第十五章 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数据与方法

  三 流动人口的家庭模式

  四 人口流动家庭化的影响因素

  五 结论

 第十六章 传统、冲击与嬗变

  一 引言

  二 数据及方法

  三 新生代农民工婚育行为的“新”特征

   (一)多数在流动中完成婚恋大事,新生代农民工夫妇共同流动的比例高

   (二)新生代农民工初婚年龄出现向后推移趋势

   (三)跨省婚姻比例不断提高,地理通婚圈逐步扩展

   (四)传统“男大女小”的婚姻年龄模式有所淡化,“姐弟恋”比例增多

   (五)新生代农民工婚前同居、怀孕现象较普遍

   (六)新生代农民工初婚初育间隔略有缩短

  四 新生代农民工婚恋凸显的新问题

   (一)通婚圈扩展易导致婚姻不稳定

   (二)加剧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适婚人口性别结构失衡

   (三)婚前越轨行为增多带来巨大的生殖健康风险

   (四)未婚孕育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对妇女和儿童权益损害更为严重

  五 推陈出新:公共管理视角下的建议与讨论

   (一)完善婚姻登记条例,允许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登记结婚

   (二)适应人口生育模式,适当降低法定婚龄

   (三)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教育体系,扩大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服务范围

   (四)关注婚前孕育的女性农民工及其子女的生存发展、权益保护问题

 第十七章 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管理探索与社会保障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 引言

  二 中国独生子女家庭的结构性缺陷与风险

   (一)独生子女家庭的病残与伤亡风险

   (二)独生子女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养老风险

    1.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的脆弱性弱化了家庭抗风险能力

    2.独生子女自身的风险以及家庭结构的缺陷必然增加家庭养老风险

  三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补偿方面的探索、实践与问题

   (一)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奖扶制度实施与探索

   (二)农村计划生育保险试行的实施情况与问题

   (三)利益导向机制、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与风险保障机制探索

   (四)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四 农村计划生育家庭风险管理与社会保障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充分利用农村的相关政策,实现这些政策在计划生育家庭方面的延伸和扩展,实现普惠+优惠政策,创新和完善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的落实机制

   (二)推动计划生育保险创新,加强计划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的衔接

   (三)完善计划生育保险制度,确立农村计划生育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律地位

   (四)完善计划生育家庭社会救助工程,加强风险保障

近10年来,得益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诸多专题抽样调查数据的陆续发布,人口学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学系全体研究人员围绕学术前沿和政策热点,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结合自身优势,在人口迁移流动、家庭发展、老龄化、人口健康、人口与资源环境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基于此,本书以“流动”与“家庭”为主题,精选本系部分研究人员的相关研究成果,并将它们置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这一宏观背景中来加以呈现。

李建民,2000,《后人口转变论》,《人口研究》第4期。

蒋耒文,2002,《“欧洲第二次人口转变”理论及其思考》,《人口研究》第3期。

王艳,2008,《经典人口转变理论的再探索——现代人口转变理论研究评介》,《西北人口》第4期。

李建民,2009,《中国的生育革命》,《人口研究》第1期。

A.Podrazka,1989,“Types of 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Countries of Europe,”(in Polish),Studia Demograficzne 98,49-73.

David Coleman,2004,“Why We don's have to Believe without Doubting in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Some Agnostic Comments,”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2:11-24.

David Coleman,2006,“Immigration and Ethnic Change in Low-Fertility Countries:A Thir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2:401-446.

D.J.Van de Kaa,1987,“Europe's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Bulletin 42:11-59.

D.J.Van de Kaa,1994,“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Revisited:Theories and Expectations,”in G.Beets,H.van den Brekel,R.Cliquet,G.Dooghe,and J.de Jong Gierveld,eds.,Population and Family in the Low Countries 1993:Late Fertility and Other Current Issue(Lisse:Swets & Zeitingler),pp.81-126.

David S.Reher,2004,“The Demographic Transition Revisited as a Global Process,” 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 10:19-41.

John C.Caldwell,2008,“Three Fertility Compromises and Two Transitions,” Population Research Policy Review 27:427-446.

M.Myrskyla,H-P Kohler and F.Billari,2009,“Advances in Development Reverse Fertility Declines,” Nature 460:741-743.

Makoto Atoh,Vasantha Kandiah and Serguey Ivanov,2004,“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Asia,” The Japa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1:42-75.

Philip E.Ogden and Ray Hall,2004,“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New Household Forms and the Urban Population of France during the 1990s,”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9:88-105.

R.Kelly Raley,2001,“Increasing Fertility in Cohabiting Unions:Evidence for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Demography 38:59-66.

R.Lesthaeghe,2010,“The Unfolding Story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6:211-251.

R.Lesthaeghe and D.J.Van de Kaa,1986,“Two Demographic Transitions?” in D.J.Van de Kaa and R.Lesthaeghe,eds.,Bevolking:Groei en Krimp(Population:Growth and Decline) ( Deventer,Van Loghum Slaterus),pp.9-24.

R.Lesthaeghe and K.Neels Source,2002,“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An Interpretation of the Spatial Continuity of Demographic Innovation in France,Belgium and Switzerland,” 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 18:325-360.

R.Lesthaeghe and Lisa Neidert,2006,“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Exception or Textbook Exampl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32:669-698.

Sergei Zakharov,2008,“Russian Federation:From the First to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Demographic Research 19:907-972.

Tomá Sobotka,2008,“The Diverse Faces of the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in Europe,” Demographic Research 19:171-224.

Zenaida R.Ravaneral,Hwa Young Lee,Fernando Rajulton and Byung-Yup Cho,1999,“Should a Second Demographic Transition Follow the First? Demographic Contrasts:Canada and South Korea,” 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47:99-118.

黄荣清,2007,《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李立行,2010,《中国的城市化水平:现状、挑战和应对》,《浙江社会科学》第12期。

王桂新,2010,《中国城市化的健康发展之路》,《领导之友》第3期。

国家统计局,2011a,《中国统计年鉴(201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国家统计局,2011b,《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四川省统计局,2011,《四川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贵州省统计局,2011,《贵州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河南省统计局,2011,《河南省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2011,《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段成荣,2005,《要发展地看待城市人口容量问题》,《人口研究》第5期。

陈卫,2008,《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的人口转变》,《人口研究》第6期。

崔红艳、徐岚、李睿,2013,《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人口研究》第1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课题组,200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黄荣清、曾宪新,2013,《“六普”报告的婴儿死亡率误差和实际水平的估计》,《人口研究》第2期。

梁中堂,2003,《2000年中国人口总量和妇女生育率水平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刘铮,1986,《人口学辞典》,北京:人民出版社。

茅倬彦,2010,《60年来中国人口惯性变化及趋势》,《人口与经济》第6期。

茅倬彦,2011,《我国人口惯性的区域差异研究》,《人口与发展》第6期。

王丰、郭志刚、茅倬彦,2008,《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第6期。

王娜,2012,《西藏人口现状与人口再生产转型分析》,《西藏发展论坛》第4期。

于学军,2002,《对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总量和结构的估计》,《人口研究》第3期。

査瑞传,1991,《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技术》,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翟振武,2008,《中国人口增长与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改革开放与人口发展演讲报告集》,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翟振武、杨凡,2009,《中国出生性别比水平与数据质量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张文彤,2002,《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

Nathan Keyfitz,1971,“On the Momentum of Population Growth,” Demography 8,pp.71-80.

Samuel H. Preston and Michel Guillot,1997,“Population Dynamics in an Age of Declining Fertility,”Genus 53,pp.15-31.

Wolfgang Lutz,C.O’Neill Brian and Sergei Scherbov,2003,“Europe's Population at a Turning Point,” Science,New Series 299,pp.1991-1992.

段成荣、杨舸、张斐、卢雪和,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段成荣、杨舸,2009a,《我国流动人口状况——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分析》,《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4期。

段成荣、杨舸,2009b,《我国流动人口的流入地分布变动趋势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6,《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http://www.stats. 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0603/t20060316_30326.html,3月16日。

国家统计局,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104/t20110428_30327.html,4月28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2,《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szrs/tjgb/201206/t20120605_69908.html,6月5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7-01/22/content_5637713. htm,1月22日。

翟振武、段成荣等,2006,《跨世纪的中国人口迁移与流动》,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蔡昉,2004,《边缘化的外来劳动力》,《开放导报》第6期。

程瑜、陈瑞文,2008,《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与对策——以广州市黄埔区为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邓大松,2007,《社会保障的内在性质》,《中国社会保障》第1期。

邓大松、胡宏伟,2007,《流动、剥夺、排斥与融合:社会融合与保障权获得》,《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杜鹏、丁志宏、李兵、周福林,2005,《来京人口的就业、权益保障与社会融合》,《人口研究》第4期。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2008,《城市“外来蓝领”的就业与社会融合》,《人口学刊》第1期。

甘满堂,2001,《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郭星华、杨杰丽,2005,《城市民工群体的自愿性隔离》,《江苏行政学院学报》第1期。

国家统计局,2007,《2007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华迎放,2004,《农民工社会保障:思考与政策选择——来自江苏、吉林、辽宁的调查》,《中国劳动》第10期。

姜向群、郝帅,2008,《北京市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北京社会科学》第3期。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6,2007,2008,《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李春玲,2006,《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第5期。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中国党政干部论坛》第8期。

林李月、朱宇,2008,《两栖状态下流动人口的居住状态及其制约因素——以福建省为例》,《人口研究》第5期。

刘传江、董延芳,2007,《和谐社会建设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3期。

刘传江、程建林,2008,《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求是学刊》第1期。

钱文荣、张忠明,2006,《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度问题》,《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4期。

任远、邬民乐,2006,《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第3期。

舒迪,2004,《农民工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金融信息参考》第9期。

王凡,2007,《关注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益》,《人口与经济》(增刊)第4期。

王桂新、罗恩立,2007,《上海市外来农民工社会融合现状调查研究》,《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王桂新、张蕾、张伊娜,2007,《城市新移民贫困救助和社会保障机制研究》,《人口学刊》第3期。

王桂新、沈建法、刘建波,2008,《中国城市农民工市民化研究——以上海为例》,《人口与发展》第1期。

严胜等,2004,《浦东新区外来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现况的分析》,《中国卫生资源》第1期。

杨菊华,2009,《从隔离、选择融入到融合:流动人口社会融入问题的理论思考》,《人口研究》第1期。

杨菊华,2010,《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社会融入的指标体系——基于社会融入理论的进一步研究》,《人口与经济》第2期。

张伯生、田书格,2008,《流动就业人员工伤保险现状与发展研究》,《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第2期。

张国胜,2007,《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第2期。

张曙,2007,《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支持与社会融合——以南京市为例》,《产业与科技论坛》第12期。

张展新,2007,《从城乡分割到区域分割——城市外来人口研究新视角》,《人口研究》第6期。

张展新、高文书、侯慧丽,2007,《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郑秉文,2008,《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的发展与挑战》,《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郑功成,2007,《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理论视野》第6期。

段成荣等,200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人口研究》第6期。

赵延东、王奋宇,2004,《当前我国城市职业流动的障碍分析》,《人口与经济》第5期。

杜鹏、张文娟,2010,《对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理论思考》,《人口学刊》第3期。

李春玲,2005,《当代中国社会的声望分层——职业声望与社会经济地位指数测量》,《社会学研究》第2期。

J.MacDonald and L.D.MacDonald,1962,“Chain Migration,Ethnic Neighborhood Formation and Social Networks,” Social Research 29,pp.433-448.

王化波、C.Cindy Fan,2009,《省际间人口迁移流动及原因探析》,《人口学刊》第5期。

陈卫、刘金菊,2012,《人口流动家庭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人口学刊》第6期。

崔红艳、许岚、李睿,2013,《对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估计》,《人口研究》第1期。

国家统计局,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8,《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2,《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rkpcgb/qgrkpcgb/201209/t20120921_30330.html。

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陶涛、张现苓,2013,《六普人口数据的漏报与重报》,《人口研究》第1期。

王金营、戈艳霞,2013,《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质量评估及对以往人口变动分析校正》,《人口研究》第1期。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2007,《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吴兴陆、亓名杰、冯宪,2003,《中国农民工流动机理的理论探索》,《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肖周燕,2010,《人口迁移势能转化的理论假说——对人口迁移推—拉理论的重释》,《人口与经济》第6期。

S.B.Boneva and I.H.Frieze,2001,“Toward a Concept of Migrant Personality,”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 57,pp.477-491.

A.S.Camperio Ciani,C.Capiluppi,A.Veronese and G.Sartori,2007,“The Adaptive Value of Personality Differences Revealed by Small Island Population Dynamics,” 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21,pp.3-22.

H.Domozetov and A.Yossifov,1991,Potential Emigration among Scientific Workers,1989-1990(Sofia,Bulgaria:Institute of Sociology).

I.H.Frieze and B.S.Boneva,2001,“Motivation to Help,” in A.Y.Lee-Chai and J.A.Bargh,eds.,The Use and Abuse of Power:Multiple Perspectives on the Causes of Corruption(Philadel-phia:Taylor & Francis),pp.75-92.

M.Elovainio Jokela,2009,“Personality Predicts Migration within and between U.S.States,”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43,pp.79-83.

M.Elovainio Jokela,M.Kivim?ki and L.Keltikangas-j?rvinen,2008,“Temperament and Migra-tion Patterns in Finland,” Psychological Science 19,pp.831-837.

G.G.Murray,F.Judd,H.Jackson,C.Fraser,A.Komiti and G.Hodgins,2005,“The Five Factor Model and Accessibility/Remoteness:Novel Evidence for Person-environment Interaction,”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39,pp.715-725.

K.Silventoinen,N.Hammar,E.Hedlund,M.Koskenvuo,T.Ronnemaa and J.Kaprio,2008,“Selectiv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by Social Position,Health Behaviors and Personality,” European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18,pp.150-154.

鲍曙明、时安卿、侯维忠,2005,《中国人口迁移的空间形态变化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蔡昉,1995,《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成因、趋势与政策》,《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段成荣,2001,《省际人口迁移迁入地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1期。

丁金宏、刘振宇、程丹明、刘瑾、邹建平,2005,《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第1期。

郭蕾蕾,2010,《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永昌,2012,《安徽省省内人口流动空间选择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第2期。

李嘉园,2013,《中国省际人口迁移和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李涛、曹小曙、黄晓燕,2012,《珠江三角洲交通通达性空间格局与人口变化关系》,《地理研究》第9期。

李薇,2008,《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人口研究》第4期。

林敏、朱宇,2010,《户籍迁移人口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福建省为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2期。

潘竟虎、李天宇,2009,《甘肃省人口流动空间格局和影响因素的ESDA分析》,《统计与信息论坛》第9期。

王桂新,2000,《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省际人口迁移区域模式及其变化》,《人口与经济》第3期。

王晓玲,2013,《基于空间滞后模型的区域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1期。

巫锡炜、郭静、段成荣,2013,《地区发展、经济机会、收入回报与省际人口流动》,《南方人口》第6期。

新华社,201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http://news.xinhuanet.com/house/wuxi/2014-03-17/c_119795674.htm。

袁晓玲、黄新梅、胡得佳,2008,《基于因子分析的陕西省人口迁移影响因素研究》,《经济师》第8期。

曾明星、张善余,2013,《中国人口再分布的社会经济合理性及其“多中心集聚”分析》,《南方人口》第5期。

张伟、朱传耿、顾朝林、马荣华、甄峰,2001,《中国流动人口的影响要素与空间分布》,《地理学报》第5期。

周吉节,2000,《2000~2005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动因研究》,复旦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Guangqing Chi,2010,“The Impacts of Highway Expansion on Population Change:An Integrated Spatial Approach,” Rural Sociology75,pp.58-59.

王春光,2001,《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3期。

刘传江、程建林,2008,《第二代农民工市民化:现状分析与进程测度》,《人口研究》第5期。

陈金鑫、陈道银、李根宝,2007,《外来流动人口新生代在城市现状调查》,《青年探索》第4期。

梁执群、薛云珍、荆玉兰、薛小平、白瑞、武洁殊,2005,《SF-36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第2期。

林海程、王蓓、谭文争,2006,《儿童住院期间其家长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预防医学》第4期。

吕锋、余西金、冯秀梅、宋克珍、任意荣,2000,《707名中专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测查分析》,《山东精神医学》第2期。

任远、乔楠,2010,《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2期。

苏莉、韦波、凌小凤,2009,《建筑工地农民工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相关分析》,《现代预防医学》第6期。

肖水源,1994,《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理论基础与研究应用》,《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第2期。

解瑞谦、程锦泉、杨应周、谭卫国、张玉华、吴清芳、罗育希、卢祖洵,2006,《流动人口结核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中国行为医学科学》第5期。

严征、张丽荣、彭安辉,2008,《农村流动人口社会支持状况的人口社会学分析》,《现代预防医学》第18期。

杨林、蒋懿耕、李贞、王丹、魏长春、张璟、李少杰,2003,《肺结核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中国防痨杂志》第5期。

杨彦基、王书梅、王震维,2007,《上海市某街道常住人口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状况调查》,《复旦学报》(医学版)第2期。

郑梓桢、刘凤至、马凯,2011,《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城市适应性:个人因素与制度因素的比较——基于中山市的实证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费孝通,1997,《江村农民生活及其变迁》,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

李菲,2021,《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团结报》6月2日。

马侠,1984,《中国家庭户规模和家庭结构分析》,《人口研究》第3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王震宇,1999,《中国婚姻家庭状况的变化》,《中国国情国力》第3期。

曾毅,2004,《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2010,《2009年全国各地区结婚率、再婚率、离婚率和复婚率排序》,载上海社会科学院家庭研究中心《中国家庭研究》(第五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国人口经济统计协会,2008,《丁克人数统计》,见百度知道:http://zhidao. baidu.com/question/94995383.html,2012-11-23,China。

周福林,2006,《我国家庭结构的统计研究》,《经济经纬》第2期。

A.Thornton and T.Fricke,1987,“Social Change and the Family: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from the West,China,and South Asia,” Sociological Forum 2,pp.746-779.

C.Hirschman and H.M.Nguyen,2002,“Tradition and Change in Vietnamese Family Structure in the Red River Delta,”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pp.1063-1079.

E.Pimentel and J.Y.Liu,2005,“Patrilineal Coresidence in Urban China:A Life Course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ology and Social Policy 25,pp.63-91.

J.Bongaarts and Z.Zimmer,2002,“Living Arrangements of Older Adults in the Developing World:An Analysis of Demographic and Health Survey Household Survey,” Journal of Gerontology 57B,pp.S145-S157.

J.Fairbank,1979,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4th edition)(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Lang.,1946,Chinese Family and Society(New Haven[etc.]:Yale University Press).

L.E.Eastman,1998,Family,Fields,and Ancestors:Constancy and Change in China's Social and Economic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Freedman,1979,“The Chinese Domestic Family:Models,”in G.W.Skinner,ed.,The Study of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Haines,2008,“Fertility and Mort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EH.Net Encyclopedia,edited by Robert Whaples,March 19,http://eh.net/encyclopedia/fertility-and-mortality-in-the-united-states/.

N.Benokraitis,2007,Marriages and Families:Changes,Choices and Constraints(6th edition)(Prentice Hall,2007).

P.McDonald,1992,“Convergence or Compromise in Historical Family Change,” in E.Berquo and P.Xenos,eds.,Family Systems and Cultural Chang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Wolf and S.B.Hanley,1985,Family and Population in East Asian History(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J.Goode,1963,World Revolution and Family Patter(New York,NS:Free Press of Glencoe).

Z.Zhao,2000,“Coresidential Patterns in Historical China:A Simulation Stud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26,pp.263-293.

吕红平,1998,《论孩子成本——效用理论在中国的应用》,《人口与经济》第2期。

郑立新、彭金维、奚燕娟,2001,《独生与非独生子女家庭父母养育方式的比较研究》,《中国儿童保健杂志》第3期。

上官子木,2002,《儿童养育模式与文化基因的传承》,《青年研究》第1期。

王素英,2002,《家庭养育模式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社会福利》第1期。

罗丽艳,2003,《孩子成本效用的拓展分析及其对中国人口转变的解释》,《人口研究》第2期。

李义安、王学臣,2004,《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与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第5期。

张世峰,2007,《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孤残儿童养育模式》,《社会福利》第7期。

杨世昌、杜爱玲、王新友,2007,《儿童个性特征与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性》,《实用儿科临床杂志》第12期。

卢勤,2009,《城乡父母养育方式与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心理学探新》第4期。

姜又春,2010,《打工经济背景下农村家庭关系的变迁与留守儿童养育模式研究》,《西北人口》第3期。

潘芳芳、俞爱月,2012,《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研究综述》,《现代预防医学》第11期。

章文元,2012,《社会福利机构养育模式的发展创新》,《社会福利》(理论版)第4期。

陈皆明,1998,《投资与赡养——关于城市居民代际交换的因果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陈树强,2003,《成年子女照顾老年父母日常生活的心路历程——以北京市15个案例为基础》,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丁志宏,2011,《谁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及养老问题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风笑天,1999,《城市独生子女父母的老年保障问题》,《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

桂世勋,1996,《独生子女父母年老后的照顾问题——上海与东京老龄化对比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世勋、倪波,1995,《老人经济供给“填补”理论研究》,《人口研究》第6期。

郭志刚,1996,《中国老年妇女户居类型选择的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5期。

马忠东、周国伟,2011,《市场转型下的老年供养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连玉明,2012,《中国社会管理创新报告No.1:社会管理科学化与制度创新》,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潘金洪,2009,《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风险研究》,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彭希哲、梁鸿,2002,《家庭规模缩小对家庭经济保障能力的影响:苏南实例》,《人口与经济》第1期。

齐险峰、郭震威,2007,《“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人口研究》第3期。

宋璐、李树茁,2011,《当代农村家庭养老性别分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宋健,2000,《“四二一”结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中国人口科学》第2期。

宋健,2006,《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宋健、黄菲,2011,《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与其父母的代际互动——与非独生子女的比较研究》,《人口研究》第3期。

〔美〕苏珊·纽曼,2004,《独生子女:欢乐与挑战》,贾明译,上海:文汇出版社。

王广州,2009,《中国独生子女总量结构及未来发展趋势估计》,《人口研究》第1期。

王跃生,2006,《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夏传玲、麻凤利,1995,《子女数对家庭养老功能的影响》,《人口研究》第1期。

姚远,2001,《中国家庭养老研究述评》,《人口与经济》第1期。

张敏杰,1994,《中外家庭养老方式比较和中国养老方式的完善》,《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为民等,2008,《关于独生子女的基本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中国信息报》11月25日,第1版。

张秀兰、方黎明、王文君,2010,《城市家庭福利需求压力和社区福利供给体系建设》,《江苏社会科学》第2期。

赵仲杰,2012,《北京城区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问题研究》,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C.Ikels,1997,“Long-term Care and the Disabled Elderly in Urban China,” in J.Sokolovsky,ed.,The Cultural Context of Aging:Worldwide Perspectives,Second Edition(Westport,Ct.:Bergin & Garvey).

Doty Pamela,1986,“Family Care of the Elderly:the Role of Public Policy,” Milbank Memorial Fund Quarterly 64,pp.34-75.

Emily K.Abel,1989,“Family Care of the Frial Elderly:Framing an Agenda for Change,” Women's Studies Quarterly 17,pp.75-86.

E.Thompson and N.Krause,1989,“Living Alone and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 as Predictors of Social Support in Later Life,”Journal of Gerontology: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53B,pp.354-364.

M.C.Goldstein and C.M.Beall,1981,“Modernization and Aging in the Third and Fourth World:Views from the Rural Hinterland in Nepal,” Human Organization 40,pp.48-55.

Quanbao Jiang and Jesus J.Sa'nchez-Barricarte,2011,“The 4-2-1 Family Structure in China:A Survival Analysis Based on Life Tables,” Europe Journal of Ageing 8,pp.119-127.

Whyte Martin King,2005,“Continuity and Change in Urban Chinese Family Life,” The China Journal 53,pp.9-33.

Z.Zimmer and J.Kwong,2003,“Family Size and Support of Older Adults in Urban and Rural China:Current Effects and Future Implications,” Demography 40,pp.23-44.

陈贤寿、孙丽华,1996,《武汉市流动人口家庭化分析及对策思考》,《中国人口科学》第5期。

杜鹏、张航空,2011,《中国流动人口梯次流动的实证研究》,《人口学刊》第4期。

段成荣,2003,《我国人口流动趋向家庭化》,《南方农村》第6期。

郭江平,2005,《农村人口流动家庭化现象探析》,《理论探索》第3期。

洪小良,2007,《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胡玉萍,2007,《留京,还是回乡——北京市流动人口迁移意愿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第5期。

周皓,2004,《中国人口迁移的家庭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研究》第6期。

曹锐,2010,《新生代农民工婚恋模式初探》,《南方人口》第5期。

风笑天,2006,《农村外出打工青年的婚姻与家庭:一个值得重视的研究领域》,《人口研究》第1期。

靳小怡、任峰、悦中山,2008,《农民工对婚前和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基于社会网络的研究》,《人口研究》第5期。

马培津,2006,《外出务工对农民婚育行为的影响》,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辉、浦昆华,2011,《新生代农民工的婚恋心理冲突探析》,《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第4期。

宋丽娜,2010,《打工青年跨省婚姻研究》,《中国青年研究》第1期。

疏仁华,2011,《青年农民工婚恋观的城市化走向》,《南通大学学报》第3期。

宛敏华,2009,《中国农村跨省联姻的特征》,《湖北师范学院学报》第3期。

张维庆,2012,《关于当前我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5月1日,http:// www.chinapop.gov.cn/flmsrs/wldhd/200409/t20040930_147578.html。

陈志国、肖彩波,2008,《中国农村计划生育保险保障制度现状评价与政策建议》,《生态经济学》(学术版)第1期。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办公室,2007,《第二次全国残疾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手册》,北京:华夏出版社。

杜本峰,2007,《对新农村建设中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效用的实证研究——河南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的有益探索》,《市场与人口分析》第3期。

杜本峰,2011,《我国计划生育保险试点实施情况调查报告》,《保险研究》第9期。

杜本峰、林怀明,2008,《农村计划生育家庭的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探讨》,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3月25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2006,《关于加强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修改稿)》,12月6日。

国家人口计生委,2006,《关于进一步加强计划生育保险工作的通知(讨论稿)》,12月1日。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2007,《关于印发〈新型计划生育保险试点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郭震威,2005,《2003~2050年农村实行计划生育的老年夫妇人数变动预测》,《人口研究》第2期。

姜全保,2007,《当代中国男性丧偶和丧子的测度》,第二届中国人口青年论坛。

李建民,2004,《中国农村计划生育夫妇养老问题及其社会养老保障机制研究》,《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李梅,2006,《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林东升,2006,《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工程将全面实施》,《农民日报》10月16日。

刘维忠等,2006,《对甘肃省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实践的分析与评价》,《人口与计划生育》第1期。

齐险峰、郭震威,2007,《“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人口研究》第5期。

田遇春、刘玲琪,2007,《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机制研究》,《人口学刊》第1期。

王广州、郭志刚、郭震威,2008,《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王培安,2007,《在计划生育保险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会议上的讲话提纲》,3月27日。

翟振武,2008,《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广东模式》,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险论坛,2月19日。

张汉湘、周美林,2002,《对农村计划生育养老保障试点问题的思考》,《人口与计划生育》第6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1月22日。

中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课题组,2003,《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目标人群测算研究报告》,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