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3

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第一辑)图书

SSAPID:101-7677-7587-95
ISBN:978-7-5097-359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六校联盟”所共同举办的“现代中国与东亚新格局”国际研讨会前五届的会议论文集结而成。分为“东亚格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日关系与现代中国社会变动”、“东亚视野下的台湾及其社会形态”、“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民国时期的社会转型”、“民国时期中共根据地的社会变动”、“当代中国经济变革及影响”、“20世纪前期的蒙疆认识及蒙疆社会”八个主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江沛
编 辑:高明秀;徐碧姗;张晓川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8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3 亚洲史

 前言

 第一篇 东亚格局下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

  亚洲国际经济秩序与大英帝国及英镑集团(1930~1950年代)

   绪论:对国际经济秩序的重审

   一 1930年代的亚洲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外交论

    1.日本的经济外交和亚洲国际经济秩序——第一次日印会议(1933~1934年)

    2.1935年中国币制改革时期的国际关系

   二 1950年代的亚洲国际经济秩序与英镑集团

    1.“二战”后日本与英镑集团间的相互依存:1951~1954

    2.科伦坡计划与亚洲经济开发计划

   结语

  东亚安全保障格局的变动和中国、美国、日本

   序言

   一 东亚国际格局的变化

    1.美国独霸格局

    2.新“势力”的崛起

    3.安全保障问题的改观

   二 冷战后的东亚国际秩序的变化

    1.多国间框架组织的发展

    2.东亚外交关系重组

   三 东亚的安全保障和中国、美国、日本

    1.“安全困境”和中美日三国关系

    2.关于台湾的未来

   总结

  中国崛起与印度支那三国

   前言

   一 从经济层面看中国与印度支那三国关系

    1.越南

    2.老挝

    3.柬埔寨

    4.印度支那三国总体状况

   二 从社会层面看中国与印度支那三国间关系

    1.越南

    2.老挝

    3.柬埔寨

    4.印度支那三国总体状况

   结语

  《大明律》对朝鲜王朝法律制度的影响*

   一 《大明律》的修订及传入朝鲜

   二 《大明律》在朝鲜王朝法律制度中核心地位的确立

   三 学习和全面使用《大明律》后的社会效果

   四 施行《经国大典》后的“用律”实例

  后现代视野下的“文化”与离散性

   前言

   一 作为统治工具的“文化”与多元文化主义

    1.文化的对称性

    2.多元文化主义与华裔移民

   二 再移居与离散性的华裔

    1.再移居现象

    2.再移居之动向与文化标签

    3.再移居者的路径

   结语

  东北亚视野下华北外出移民的变迁(1860~1945)

   前言

   一 前近代以来的移民传统——以商业为契机的外出移民

   二 初期的外出务工移民劳动者

   三 没有把头的务工移民

   四 大量招募下的外出劳动者

   结语

  从房屋到家

   前言

   一 住宅小区和廉价房的特征

    1.马来西亚的住房政策和住宅小区

    2.什么是廉价屋

   二 住宅小区的概要

    1.调查地概要

    2.房屋改造

   三 建造场所的日常实践

    1.作为房屋改造的阳台建造

    2.阳台的用途

    3.生活的洋溢——扩展狭窄空间的尝试

    4.因“待客”而构建,确认房屋的秩序原理

   结语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教派发展的三种路向

   前言

   一 修行与慈善:其近代的理念发展体系

   二 马来西亚华人民间教派概况——以槟城为中心

   三 民间教派(民间宗教团体)发展的三个方向

    1.传统型——道院红字会与真空教

    2.现代型——一贯道

    3.修行及宣教体制不完善的宗教团体

   结语

  侨资与税制改革的探讨

   前言

   一 “中华民国侨资事业协进会”

   二 经济发展阶段与侨资政策变迁

   三 侨资会与税制改革

   结语

 第二篇 中日关系与现代中国社会变动

  中国的自我观与日本的中国观:追寻历史的转折期

   前言

   一 “中国”观的历史构造

   二 “中国”观的扩大化与“正统”观念的多元化

    1.蒙古帝国、元朝的冲击

    2.清朝的扩大化与多元化的复苏

    3.当今尚存的“中国”观残影

   三 日本的“中国”观——周边的矛盾心态

    1.《神皇正统记》中的“中国”观

    2.《华夷变态》中的“中国”形象

    3.《文明论之概略》的“中国”观

   四 近代之后“中国”自我观的变化——近年研究动向

    1.有关“中国”的“国民国家”的形成过程

    2.“中国”的空间体系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

    3.“中国”观的理论形成——顾颉刚与费孝通

    4.“中华民族”与历史轴线上的“中国”的关系

   结语

  中国劳工死难者遗骨送还运动与佛教徒

   序言

   一 中国人俘虏殉难者遗骨送还运动的开始

   二 发掘遗骨与佛教徒

    1.菅原惠庆与遗骨送还运动

    2.慰灵实行委员会的组织

   三 遗骨送还运动与中国的“人民外交”

    1.第一次遗骨送还的实现

    2.“抗日烈士”遗骨的接受准备

    3.遗骨送还的完成与佛教徒

   结语

  对于西洋和日本摇滚乐的中国冲击波

   绪论

   一 中国对西洋摇滚乐的冲击

    1.披头士(Beatles)

    2.“是”(Yes)乐队

    3.布赖恩·伊诺(Brian Eno)

    4.范吉利斯(Vangelis)

    5.JAPAN乐队

    6.David Bowie(戴维·鲍伊)的China Girl(《中国姑娘》)

   二 中国对日本摇滚乐的冲击波

    1.中国元素影响日本流行歌曲和摇滚乐

    2.黄色魔术管弦乐队(Yellow Magic Orchestra)

   结语

  构建中国食品的风险沟通

   绪论

   一 中国进口农产品急剧增加的现状

   二 速冻饺子事件导致消费者丧失信心

    1.日中两国政府及日企对待事件的分析

    2.媒体对消费者安全感的影响力

    3.事件对中国产食品消费动向的影响

   三 中国食品安全性问题及构建安全感的风险沟通制度的探讨

    1.中国国内食品安全性与出口农产品的安全对策

    2.中国食品不信任感形成中的双重过程理论

    3.对中国食品可信赖度的管理分析

   结语

 第三篇 东亚视野下的台湾及其社会形态

  战后台琉关系再建的过程

   一 1950年代台琉联系背后的时空环境

   二 李国卿的访琉与所撰访琉观感报告

   三 夹缝中的台琉关系与台湾当局的企图

   结语

  战后东台湾地方志中的族群记录

   前言

   一 战后东台湾地方志的纂修

   二 东台湾地方志中的族群记录

    1.多元族群的并呈—两部县志的描述

    2.优势族群的凸显——两部乡志的书写

   三 地方志中的族群该如何记录?

   结语

  台湾省议会与1980年代政治社会的转型变化*

   前言

   一 省议会历史背景与发展介绍

   二 第七、八届省议会与台湾转型发展之关系

    1.追求制度上的正义

    2.人权议题的重视与改善

    3.建立公平的社会保险制度

    4.环保议题的关注

   结语

 第四篇 近代中国政治体制的演变

  晚清垂帘听政时期中央决策过程中的召见、上奏、廷议*

   前言

   一 决定实行训政的经过

    1.西太后召见及大臣们的协商

    2.两种训政构想的区别与西太后权力界定的变化

    3.再次上奏和实行训政的决定

   二 撰写奏折的分工和醇亲王的作用

    1.六月十日召见前后的情形

    2.第一批奏折的撰写和六月十四日懿旨

    3.第二批奏折的撰写和6月18日的懿旨

   结语

  抗战前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检讨

   前言

   一 地方军人的态度

    1.主张维持政治分会

    2.抗拒中央财政统一

    3.反对蒋介石独裁

   二 蒋介石的态度

    1.先政治后军事

    2.坚持国家统一

    3.诉诸武力征伐

   三 以探讨代结论

  民国政治与合法性转机

   序言

   一 中国国民党的政治渗透力——南京十年

   二 战时国民党的重构——政治合法性新路径“国民参政会”

   三 1944~1945年的宪政运动新阶段——论摆脱“训政”体制

   结语

  关于三大报纸有关“抗战建国纪念日”社论的话语分析*

   前言

   一 中日战争与中国的课题

    1.抗战一年的总结

    2.战线的胶着和抗战的课题

    3.欧洲的战争与中国

    4.小结

   二 亚洲、太平洋战争与中国

    1.阵营对峙的明朗化

    2.亚洲、太平洋战争与中国

    3.战局的转换与中国

    4.小结

   三 战后中国的瞻望

    1.欧洲战线的新局面和打通大陆作战

    2.对抗战胜利的展望

    3.小结

   结语

 第五篇 民国时期的中国社会转型

  关于近代中国“半封建”问题的辨析

   一

   二

   三

   四

  从冀中定县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乡村借贷的现代迹象

   一 新式借贷产生和发展的合力

   二 新式借贷的去向

   三 新式金融与农民借贷之关系

  清末国人的铁路认识及论争述评*

   一 无知、疑惧与观念变革的交织

   二 抑制列强利益与维护国权

   三 利益、民俗的妥协与调整

   四 铁路的现实价值与列强抑制中国之辩

   结语

  铁路与河南省经济的近代转型

   引言

   一 铁路与河南棉花生产格局的变迁:区域化、专业化、商品化

   二 铁路与河南棉花种植结构嬗变:由传统中棉到现代美棉

   三 铁路的筑通与河南棉花市场结构的变迁

   结语

  战前济南地区纺织业发展与地方企业家

   前言

   一 战前济南地区工业化与纺织资本所处的地位

   二 济南地区棉纺织业的布局条件

    1.原料棉花

    2.棉织品市场

   三 济南地区纺织企业的发展

    1.鲁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2.成通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3.仁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

   四 地方企业家的活动和作用:以鲁丰纺织重建经营过程为例

   结语

  近代天津买办阶层的社会形象与自我认知

   一 规模与地域构成

   二 多元化的社会形象

    1.富商豪贾

    2.生活时尚

    3.商界领袖

    4.热心公益

    5.洋奴、汉奸

   三 买办的自我认知

    1.卑微心理不明显

    2.民族归属感逐步显现

   结语

 第六篇 中日战争时期华北地区政治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沦陷区联庄会研究

   一 河北沦陷区联庄会的组建

    1.组建联庄会的目的

    2.组建联庄会的“准备工作”

    3.组建联庄会要领

    4.组建联庄会的方法

    5.组建联庄会的过程

   二 河北沦陷区联庄会的活动

    1.训练培植忠实于日军的群众性武装

    2.开展反共、反英美的宣传活动

    3.查户口、巡逻、瞭望、会哨

    4.厉行连保,培植情报网

   三 河北沦陷区联庄会评析

    1.联庄会是华北日伪与中共争夺民众的总合组织

    2.联庄会以县委员会为“育成母体”

    3.联庄会与华北沦陷区农村原有伪组织的关系

   结语

  论华北抗日根据地的春节娱乐(1937~1949)*

   一 从民间娱乐到“宣教工具”

   二 春节娱乐活动的改造

   三 群众运动与娱乐节目推广

   四 政治化的春节娱乐

   结语

  内战时期冀鲁豫区的群众动员和政治等级

   前言

   一 盟誓与大入党活动

   二 政治等级的变动与权威等级化

   三 整党运动与端正政策

   四 重新划分阶级成分

 第七篇 现代中国政治与社会变化

  六一儿童节与中国政治社会化进程(1949~1976)

   一 意识形态论争的背景与培养接班人的政治思考

   二 寓教于乐的政治及观念教育

    1.政治及观念教育的内容

    2.政治及观念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三 政治社会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及其效果

    1.政治社会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及少年儿童的反应

    2.少年儿童政治化的社会效果

   结语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现代教育的发展

   一 侯家营村的正规教育

    (一)普通教育

     1.侯家营村办小学

     2.中学及以上层次的教育情况

    (二)职业教育

   二 业余教育

    (一)业余文化教育

    (二)业余技术教育

   三 总体评价

  现代中国高学历群体职业观形成的考察

   序言

   一 调查对象的概要

    1.关于应届生

    2.关于往届生

   二 应届生与往届生的比较:工作经验是否影响职业观

    1.工作方式、择业方式

    2.工作的理由,理想职业的条件

    3.经济收入与工作风险承受度、维持生计

    4.如何理解“敬业”概念

   结语

  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本科化”成因探析

   一 中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

   二 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原因

   三 研究生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优质生源不足,入学门槛降低

    2.课程设置不够合理

    3.因材施教难以体现

    4.导师力量薄弱

    5.质量机制未健全

    6.培养模式“本科化”

   四 “本科化”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成因

    1.制度原因

    2.观念原因

   结语

  从四川汶川大地震透视现代中国

   序言

   一 中国的地震史

   二 主要受灾地区四川省的特色

   三 汶川大地震的受灾状况

   四 中国政府的对策

   五 中国政府有关灾情报道的政策

   六 互联网的作用

   七 四川震灾对北京奥运活动的影响

   结语

  试论作家章克标的文艺思想

   引言

   一 一个理想主义者的稚嫩的呐喊

   二 耽于感官和空想的唯美主义者

   三 时代大众的关注者

   结语

 第八篇 当代中国经济变革及其影响

  试从文化论角度解释中国经济制度

   前言

   一 柏祐贤提出的“包”的伦理规范

   二 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观察的“包”的特征

   三 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包”的伦理规范

    1.农户与基层政府

    2.乡镇企业与基层政府

   结语

  中国公司控制的历史性检讨

   引言

    1.公司形态的发展论和治理

    2.分析视角——围绕公司控制的所有权、经营、政府

   一 清末与民国时期的公司控制

    1.制定公司法以前的公司(官督商办)

    2.家族公司

    3.持股公司的登场

    4.战时统制经济背景下的国有大型公司

   二 改革开放后的公司控制

    1.国有大型公司

    2.中小型民营公司

   结语

  中国内陆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日企的投资动向

   一 前言

   二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中国经济形势以及日中经济关系

    1.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政府推行积极财政和发展内需政策的经济效果

    2.国际金融危机后中日的经贸关系以及对中投资的新动向

   三 内陆地区的投资环境与日本企业的投资动态

    1. 内陆地区的投资环境

    2.内陆地区的日资投资动态

   四 小结

 第九篇 20世纪前期的蒙疆认识及蒙疆社会

  顾颉刚的“疆域”概念

   序言

   一 傅斯年与顾颉刚的“疆域”理解

    1.中国与日本东洋学的关系

    2.《禹贡》中“民族”观与“疆域”观

   二 抗战初期顾颉刚的“民族”和“疆域”概念

   三 战时中国边疆学会的成立

   结语

  1920年代的郭道甫及呼伦贝尔青年党暴动试谈

   序言

   一 九一八事变前的呼伦贝尔地区情势

   二 呼伦贝尔青年党与1920年代内蒙古民族运动

   三 呼伦贝尔青年党暴动

   结语

   附:郭道甫年表

  日中全面战争初期“蒙疆政权”的羊毛统制

   序言

   一 羊毛收购统制的开始与蒙疆羊毛同业组织的形成

   二 蒙疆羊毛同业会的羊毛交易

   三 蒙疆羊毛同业会的解散

   结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及对世界影响的扩大,对于近代以来中国的研究,东亚地区的学者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由于历史文化的背景差异、民族-国家立场的影响,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者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脉络、文化形态、经济发展、社会实态的认识中,存在着相当多的不同。为在东亚构建一个以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为宗旨的平台,增进学者和研究生间的相互了解与认知,日本大阪大学、中国大陆南开大学与台湾东华大学等多所高校,2007年以来先后筹办了五届以“现代中国变动与东亚新格局”为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分别在三地轮流举行,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本书即由五届会议提交的论文选编而成。

伊藤賢次:『国際経営―日本企業の国際化と東アジアへの進出―』,創成社,2009,第284页。

稲垣清、21世紀中国総研:『中国進出企業地図』,苍苍社,2006,第439页。

今井健一、丁可编『中国産業高度化の潮流』,アジア经济研究所,2008,第286页。

王在喆:『中国経済の地域構造』,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9,第212页。

岡本信広、桑森启、猪俣哲史编『中国経済の勃興とアジアの産業再編』,アジア经济研究所,2007,第280页。

加藤弘之:『地域の発展』,名古屋大学出版会,2003,第239页。

朽木昭文:『アジア産業クラスター論』,書房工房早山,2007,第253页。

酒井浩二:『中国の新たな成長戦略として注目される内陸部開発』,『みずほ総研論集』2010年Ⅰ号,第139~162页。

杉浦章介:『トランスナショナル化する世界―経済地理学の視点から―』,慶応義塾大学出版会,2009,第159页。

関満博、范建亭编『現地化する中国進出日本企業』,新評論,2008,第256页。

永池克明:『グローバル経営の新潮流とアジア』,九州大学出版会,2008,第170页。

波平元辰编著『雲南の「西部大開発」』,九州大学出版会,2004,第235页。

西村成雄、田中仁编『現代中国地域研究の新たな視圏』,世界思想社,2007,第304页。

西村成雄、許衛東编『現代中国の社会変容と国際関係』,汲古書院,2008,第309页。

林华生、浜勝彦、渋谷祐编著『アジア経済発展のアキレス腱』,文真堂,2008,第237页。

深尾京司、日本経済研究センター编『日本企業のアジア戦略』,日本経済新聞出版社,2008,第273页。

本田光雄、吴逸良、陸亦群、井尻直彦、辻忠博:『産業集積と新しい国際分業』,文真堂,2007,第211页。

松原弘编『立地調整の経済地理学』,原書房,2009,第274页。

みずほ総合研究所:『中国内陸部に挑む日系企業』,『みずほリポート』,2009年5月25日。

みずほ総合研究所:『転換期を迎えた中国経済と日本企業の中国ビジネスの行方』,『みずほリポート』,2009年7月29日。

みずほ総合研究所:『中国·インドの「ボリュームゾーン」市場に挑む日本企業』,『みずほリポート』,2010年4月7日。

蔡宁、吴结兵:《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科学出版社,2007,第232页。

戴宏伟:《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人民出版社,2006,第251页。

伏润民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与西部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第255页。

高丽娜等:《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第357页。

胡鞍刚主编《中国大战略》,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第337页。

胡鞍刚主编《中国战略构想》,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第390页。

胡兆量、王恩涌、韩茂莉:《中国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对策》,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第127页。

李拓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第321页。

丘海雄主编《区域创新与企业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第592页。

谢立新:《区域产业竞争力》,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第392页。

周光召主编《西部资源潜力与可持续发展》,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第413页。

Yukon Huang and Alessandro Magnoli Bocchi,Reshaping Economic Geography in East Asia,The World Bank,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