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38

杭州妇女发展报告(2016)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Hangzhou (2016)

SSAPID:101-7665-2101-78
ISBN:978-7-5097-9221-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管理学及性别理论角度出发,对杭州市近年来基层女干部、女性知识分子、女性社会组织的发展和成长路径等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全面总结了杭州女性在提升政治地位、主动参与社会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杭州市委、市政府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妇女发展”,进一步优化女性参政议政的社会环境提供了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杭州蓝皮书
作 者: 魏颖 侯公林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1]蔡杰、侯公林、王佳伟、费晓燕:《女干部成长路径与机制的研究——以浙江省直机关为例》,《赤子》2014年第13期。

[2]甘培强:《现代政府运作过程中基层公务员的定位和功能》,《政工论坛》2004年第1期。

[3]国家统计局:《2013年〈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实施情况统计报告》,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501/t20150122_672472.html。

[4]国务院:《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司法业务文选》2011年第31期。

[5]金静:《浅析我国女性参政中“权力尖端缺损”现象》,《重庆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21期。

[6]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7]李永康、赵海燕:《女性公务员职务晋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年第10期。

[8]梁旭光:《政治文明与权力领域的男女平等》,《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3期。

[9]刘伯红:《半边天要顶破“玻璃天花板”——中外女性参政的进展与对策》,《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3期。

[10]刘醒:《湖南省基层女性公务员职业发展实证研究——基于湖南省醴陵市的调查数据》,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11]聂林媛:《“女强人”定型之形成机制探究》,《前沿》2013年第13期。

[12]屈继清、王远昌:《基础公务员的现状和未来》,《中国公务员》1997年第2期。

[13]吴玲:《中国妇女参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14]余绪缨:《柔性管理的发展及其思想文化渊源》,《经济学家》1998年第1期。

[15]张小莉:《现行干部选任机制下女性干部职业发展分析》,《领导科学》2010年第28期。

[16]张永英:《国内外有关妇女参政比例的规定及争论研究》,《妇女研究论丛》2005年第S1期。

[17]Anderson,D.J.,Binder,M.,Krause,K,“The Motherhood Wage Penalty Revisited:Experience,Heterogeneity,Work Effort,and Work Schedule Flexibility”,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2008,56(2).

[18]Aronson,E.,R.D.Akert,T.D.Wilson,Social Psychology,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 Prentice Hall,2006.

[19]Budig,M.J.,England,P.,“The Wage Penalty for Motherhood”,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2001,66(2).

[20]Cerasoli,C.P.,J.M.Nicklin,“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Extrinsic Incentives Jointly Predict Performance:A 40-Year Meta-Analysis”,Psychological Bulletin,2014,140(4).

[21]Correll,S.J.,Benard,S.,Paik,I.,“Getting a Job:Is There a Motherhood Penal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14,112(5).

[22]Ganster,D.C.,Rosen,C.C.,“Work Stress and Employee Health: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Journal of Management,2013,39(5).

[23]Hochschild,A.R.,A.Machung,The Second Shift:Working Parents and the Revolution at Home,New York:Penguin Books,2012.

[24]Lloyd,C.,King,R.,Chenoweth,L.,“Social Work,Stress and Burnout:A Review”,Journal of Mental Health,2002,11(3).

[25]McIntosh,B.,R.McQuaid,A.Munro,P.Dabir-Ala,“Motherhood and Its Impact on Career Progression”,Gender in Management: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2,27(5).

[26]Mitra,A.,J.T.Bang,A.Biswas,“Gender Equality and Economic Growth:Is it Equality of Opportunity or Equality of Outcomes?”,Feminist Economics,2015,21(1).

[27]Pinder,C.C.,Work Motivation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New York:Psychology Press,2008

[28]Schein,V.E.,“A Global Look at Psychological Barriers to Women’s Progress in Management”,Journal of Social Issues,2001,57(4).

[29]Tennant,C.,“Work-related Stress and Depressive Disorders”,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1,51.

[1]黄利梅:《新农村建设时域下女大学生村官胜任力研究》,《探讨与研究》2014年第4期。

[2]陆作人:《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的作用》,《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殷殷:《大学生“村官”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苏北农村为例》,《发展战略》2008年第6期。

[4]祁胡、郭峤:《浅析女大学生“村官”在提高农村女性政治参与中的作用》,《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5]王郁芳:《女大学生村官社会支持体系的构建》,《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6]沈蓓绯、纪玲妹:《女大学生村官创业实践平台搭建的实证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

[7]吕膳先:《广西沿边地区女大学生村官增强村务管理能力的对策》,《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8]董江爱、李利宏:《公共政策、性别意识与农村妇女参政——以提高农村妇女当选村委会成员比例为例》,《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9]陈聪:《新上岗女村官的政治参与行为分析——基于福建省女村官的实证调查》,《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10]汪力斌、宫君、陈婷婷:《女村官参政执政的过程、特点和困难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0期。

[11]陈福英:《性别棱镜透视下的女村官政治参与——基于福建省的实证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12期。

[12]胡桂香:《从“缺席”到“在场”——女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妇女公共参与的影响》,《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13]单媛:《关于新农村建设中女村官培养长效机制的思考》,《创新》2010年第3期。

[14]骆江玲、严桦、杨明:《大学生村官制度的考量——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村官对乡村的贡献》,《世界农业》2014年第4期。

[15]李影:《论当前我国妇女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16]平凡:《“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与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31期。

[17]孙会:《女大学生村官职业发展困境研究》,《市场周刊》2014年第9期。

[18]王庆、徐丽静、熊海、王佳:《重庆市大学生村官基层任职调查研究》,《高校辅导员》2011年第2期。

[19]吕洪良、吕书良:《新农村建设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州学刊》2009年第1期。

[20]全国妇联组织部:《女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调研情况报告》,《中国妇运》2013年第2期。

[1]谭琳、刘伯红主编《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谭琳:《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报告(1995~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陶春芳、蒋永萍主编《中国妇女社会地位概观》,中国妇女出版社,1993。

[4]林吉玲:《20世纪中国女性发展史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单艺斌:《女性社会地位评价方法研究》,九州出版社,2004。

[6]陶洁、郑必俊主编《中国女性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7]吴贵明:《中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8]沙吉才:《中国妇女地位状况》,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

[9]葛翠华、聂云杰:《“社区与妇女”中日研讨会综述》,《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第4期。

[10]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社区建设与妇女发展》,《中国妇运》2002年第8期。

[11]王金玲:《妇女应是社区建设的主体》,《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4期。

[12]张霞:《社区建设与妇女发展的关系》,《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7期。

[13]汤美芳:《浙江省农村妇女参与基层民主的实践与思考》,《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6期。

[14]沈金花:《从性别与发展理论角度看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第S1期。

[15]梁巧转、朱楚珠:《中国农村妇女参与社区发展的研究与启示》,《中国妇女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曾璇:《关于农村妇女参与村务管理现状的调查及思考》,《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第7期。

[17]金一虹:《从“草根”阶层到乡村管理者——50例农村女性管理者成长个案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第6期。

[18]Asian Development Bank,“Women’s Participation and Voice in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Manila,2014.

[19]Mutongu,Z.B.,“Women’s Participation in Community-based Organizations’Development as a Strategy for Poverty Eradication in Kenya”,Priscilla Papers,2012,26(1).

[20]Moser,Caroline O.N.,“Community Participation in Urban Projects in the Third World”,Progress in Planning,1989,32.

[21]Ndaeji,M.N. and Samah,A.A.,“Relationship between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in Women Self Help Groups in Nigeria—A General Analysis”,World Rural Observations,2013,5(3).

[22]Yoshihama,M. and Carr,E.S.,“Community Participation Reconsidered”,Journal of Community Practice,2002,10(4).

[1]叶苗:《论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运作及挑战》,《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第2期。

[2]全国妇联第三期中国妇女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6期。

[3]李悦:《妇女NGO研究综述》,《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第6期。

[4]张卫:《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与变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5]李静之:《论妇女解放、妇女发展和妇女运动》,《妇女研究论丛》2003年第6期。

[6]杨晓宁、李萍:《女性的“全面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7]李小江:《改革与中国女性群体意识的觉醒》,《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4期。

[8]沈国琴:《中国妇女NGO之于中国社会的意义及发展展望》,《社团管理研究》2010年第3期。

[9]毛飞飞、曹振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妇联妇女工作社会化的历史沿革及发展趋势》,《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第4期。

[10]戳胜明:《妇女就业及解放问题新探》,《人口学刊》1990年第1期。

[11]苗梅华:《民间组织兴起与当地社会秩序转型》,《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12]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13]郑乐平:《上海民间组织报告》,载黄晓勇主编《中国民间组织报告(2009~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14]顾建键、马立、布鲁斯·哈迪等:《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管理——中国和加拿大比较研究》,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5]〔美〕莱斯特·M.萨拉蒙:《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魏玉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6]王凤仙、米晓琳:《NGO话语与民间妇女组织的自我认同》,《妇女研究论丛》2007年第6期。

[17]仉乃华:《非政府组织话语及其对中国妇女组织的影响》,《妇女研究论丛》2000年第5期。

[18]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发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19]狄金华、刘瑞清、张翠娥:《妇女非政府组织问题研究述评》,《学会》2008年第12期。

[20]庄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王名、刘培峰等:《民间组织通论》,时事出版社,2004。

[2]王绍光:《促进中国民间非营利部门的发展》,《管理世界》2002年第8期。

[3]王名:《走向公民社会——我国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及趋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3期。

[4]李峰:《社会组织促进就业的价值分析及实现路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5]崔凤、牟丽娜:《我国民间组织从业人员社会保障问题分析》,《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刘伯红:《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浙江学刊》2000年第4期。

[7]谢莉、毕霞:《女性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社会管理研究》2012年第2期。

[8]胡仙芝、余茜:《社会性别理论与社会组织发展策略探析》,《新视野》2010年第2期。

[9]庄平:《非政府组织与妇女发展》,《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10]恽伟杰:《江苏省女性社会组织发展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职业资格管理网站,http://ms.nvq.net.cn/。

[2]宁本荣:《新时期女性职业发展的困境及原因分析》,《西北人口》2005年第4期。

[3]田梅英:《女性发展障碍成因分析》,《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第1期。

[4]付新新:《当代中国女性发展的自我制约及其超越》,《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5]黄秋梅:《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建议》,《社科论坛》2009年第10期。

[6]王富祥:《女性公务员“玻璃天花板”障碍及其对策》,《全国商情》2009年第23期。

[7]佟新、濮亚新:《研究城市妇女职业发展的理论框架》,《妇女研究论丛》2001年第3期。

[8]程芳、周二华:《企业女性员工职业发展的组织因素研究》,《企业管理》2007年第8期。

[9]李全喜:《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三维解析》,《人力资源管理》2009年第12期。

[10]孟慧:《研究性访谈及其应用》,《心理科学》2004年第5期。

[11]张晓燕:《基于性别差异的职业发展影响因素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12]Edwin L.Herr,“Career Development and Its Practice:A Historical Perspective”,The Career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1(3).

[1]陈丹红:《科技人才激励机制的宏观构建与微观实施》,《企业经济》2006年第10期。

[2]廖中举、吴道友、程华:《人口背景特征、制度性因素与科技人才收入满意度——基于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对比研究》,《科学学研究》2013年第6期。

[3]肖军飞:《科技政策视野下的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4]赵秀娥:《科技价值评判与女性科技人才的发展——解读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的劳动性别分工》,《传承》2010年第36期。

[5]初军威:《我国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问题分析与政策建议》,《科学学研究》2007年第Z2期。

[6]封铁英:《科技人才评价现状与评价方法的选择和创新》,《科研管理》2008年第Z1期。

[7]罗瑾琏、李思宏:《科技人才价值观认同及结构研究》,《科学学研究》2008年第1期。

[8]吕科伟、韩晋芳:《美国、欧盟与中国女性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5年第3期。

[9]肖政:《从女性科学家素质特点谈女性科技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4年第4期。

[10]史容、汪波、张保银:《基于科技人才性别差异的多层满意度因素影响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4期。

[11]潘朝晖、刘和福:《科技人才流动中的性别差异——以安徽省科技人才为例》,《江淮论坛》2012年第6期。

[12]马缨:《促进女性科技人员发展的意义及相关措施》,《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11期。

[13]黄约:《广西女性科技人才创新开发的理念及措施》,《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22期。

[14]王建宇:《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社会性别因素分析》,《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8期。

[15]刘筱红、陈奕:《湖北省女性科技人才差异化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12期。

[16]李卫华、袁璐:《女性科技工作者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芜湖市为例》,《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年第8期。

[17]杨慧:《职业生涯视角下女性高层人才成长面临的挑战》,《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18]李媛:《我国女性科技工作者成长过程探析及启示》,《中国科学基金》2013年第5期。

[19]施远涛:《从性别视角看公共部门女性科技人才发展现状——基于湖北省的实证调查》,《中国妇女报》2015年2月17日。

[20]张丽琍:《影响女性高科技人才工作-家庭冲突因素分析及其干预对策》,《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0年第12期。

[21]李祖超、尹伶俐、马丹:《我国女性科技人才成长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科协论坛》2010年第11期。

[22]廖中举:《青年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调查分析与对策建议——基于1662份问卷的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研究》2013年第8期。

[23]廖中举、吴道友、程华:《科技人才创新激励措施偏好分析及其对策——基于浙江省2196份调查问卷的统计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第14期。

[24]吴道友、齐昕、薛宪方:《企业科技人才创新环境评价研究——基于对浙江省470名企业科技人才的调查》,《未来与发展》2013年第12期。

[25]王艺、薛宪方:《高校科技人才创新激励制度探析》,《中国高校科技》201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