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1

自我与他我图书

Ego and Other Ego: Female and Female Image in China,1966-1976

SSAPID:101-7637-1520-96
ISBN:978-7-5097-8670-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选取1966~1976年中国女性与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形象政治化做了梳理、分析和多维解读,描绘了那个特定年代女性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历史轨迹:在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经历的政治化转向。本书借鉴和吸收了海内外研究成果,立足于解密的档案资料,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细致严谨的笔触刻画了“文革”中的女性形象,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无裨益。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近现代社会文化史论丛
作 者: 黄巍
编 辑:周志宽;张树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后记

 总序

 绪论

  一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二 “文革”时期女性问题的文献和研究状况

   (一)基本书目

    1.文献、档案、报刊

    2.年谱、回忆录、日记

    3.口述史料

   (二)研究状况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相关研究

  三 相关概念界定

   (一)“文革”时期

   (二)女性形象

   (三)政治化

  四 理论与方法

   (一)研究方法及依据理论

   (二)依据理论可行性

   (三)解释路径

 第一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

  第一节 新中国十七年的女性形象定位

   一 新中国初期——新女性形象的产生

   二 “大跃进”运动时期——“穆桂英”等女性形象的出现

    (一)女性参加社会劳动的人数史无前例

    (二)“巧姑娘”“丰产姑娘”等女性形象的产生

    (三)“穆桂英”“花木兰”等女性形象的出现

  第二节 “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及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形成

   一 “文革”前后的政治文化语境

   二 《中国妇女》杂志:理解“文革”前后妇女问题的一把钥匙

  小结

 第二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与特征

  第一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类型

   一 “三忠于、四无限”的忠诚女性形象

    (一)“活学活用”毛泽东著作的女积极分子

     1.努力搞技术创新的尉凤英*

     2.刻苦钻研毛主席著作的吕玉兰*、吴桂贤*

     3.“活学活用、立竿见影”的顾阿桃*

    (二)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中的女积极分子

   二 “敢说、敢做”的女红卫兵形象

    (一)“破四旧”运动中表现出的“造反”精神

    (二)长途跋涉的大串联

    (三)殴打“黑五类”

   三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铁姑娘”形象

    (一)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铁姑娘队”

    (二)黑龙江省大庆油田的女子采油队

    (三)其他类型的“铁姑娘”形象

   四 永远“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形象

    (一)“扎根”农村的女知青典型

    (二)“扎根”农村女知青的特点

     1.响应国家号召

     2.坚定“农村需要我,我更需要农村”的信念

    (三)“扎根”与“拔根”的较量

   五 “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战士形象

    (一)展翅飞翔的女飞行员形象

    (二)飒爽英姿的女战士、女民兵形象

  第二节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特征

   一 模式化特征

   二 阶段性特征

   三 短暂性特征

  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形成的原因

  第一节 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认识的简单回顾

   一 中共诞生后妇女解放运动焕然一新

   二 新中国十七年中共对妇女解放运动的认识

   三 “文革”时期强化妇女干部的“阶级斗争”意识

    (一)中国共产党人积极培养妇女干部

    (二)“文革”时期强化妇女干部的“阶级斗争”意识

   四 倡导男女同工同酬原则

    (一)男女同工同酬原则的提出

    (二)女性为争取男女同工同酬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第二节 强调共产主义理想与“突出政治”的教育

   一 强调共产主义理想的十七年教育

   二 强调“突出政治”的“文革”教育

   三 树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理想

  第三节 全国妇联和地方各级妇联对女性的组织和动员

   一 在困境中求生存的妇联组织

   二 号召女性参与政治生活

   三 动员女性批判“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号召女性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

    (二)动员女性参加社会劳动

  第四节 “批林批孔”运动对女性形象政治化的强化

   一 “批林批孔”运动批判的内容

   二 “批林批孔”运动的影响

  第五节 舆论宣传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一 “样板戏”中塑造的政治化女性形象

    (一)一枝独秀——“革命样板戏”

    (二)“样板戏”中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二 电影、话剧、音乐作品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提倡

   三 电视、广播、报刊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一)电视、广播播放的内容对“阶级斗争”意识的强化

    (二)报刊对政治化女性形象的倡导

  小结

 第四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社会文化内涵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女性抗争文化

   一 男性文化体系中的女性文化

   二 中国古代的女性抗争形象

   三 近代中国的女性革命形象

  第二节 新社会与旧观念

   一 “文革”时期女性崇拜毛泽东的原因解读

    (一)简析“文革”时期人们对毛泽东崇拜的原因

    (二)女性崇拜毛泽东的推动力——毛泽东为《中国妇女》杂志题字

    (三)毛泽东第五次畅游长江对女性的鼓舞

   二 “血统论”制约下女性的无奈

  第三节 国家权力与民间社会

   一 国家政治仪式与国家符号的在场

   二 演员与观众的双重角色

  第四节 女性意识与男权社会

   一 女性的“革命”理想遭遇男权社会

   二 女性性别意识的逃离

   三 女性的“男性化”倾向与女性文化心理

    (一)女性的“男性化”倾向

    (二)青春期女性的文化心理

  小结

 第五章 “文革”时期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和女性的多维面相

  第一节 女性形象政治化的角色认同

   一 女性自身的角色认同

    (一)未婚女性的角色认同

    (二)已婚女性的角色认同

   二 男性心目中的女性角色定位

  第二节 女性的多维面相

   一 个人利益遇到革命利益

    (一)把革命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女性

    (二)挣扎于痛苦之中的女性

   二 光环背后的迷茫与困惑

  小结

 结语

 编委会

女性形象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反映一个国家与社会中的妇女权利和价值观,还会反映一段时期内的国家政治走向和社会心理状态。作为共和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文革”中的女性形象更是独具魅力。本书选取1966~1976年中国女性与形象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形象政治化做了梳理、分析和多维解读,描绘了那个特定年代女性政治、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历史轨迹:在现实政治、社会文化等多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女性形象在一定程度上经历的政治化转向。本书借鉴和吸收了海内外研究成果,立足于解密的档案资料,以新颖独特的视角和细致严谨的笔触刻画了“文革”中的女性形象。其论述公正平和,发人深思,对于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无裨益。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2。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联合会编《毛泽东主席论妇女》,人民出版社,197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书信选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首都大专院校红卫兵革命造反总司令部、北京政法学院《政法公社》红旗兵战斗队编《有关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参考资料》第23辑,1967年内部发行。

国务院文化组革命歌曲征集小组编《战地新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创作歌曲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队:《参加全军专业宣传队文艺会演——戏曲·曲艺·歌曲集》1973。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文献》,人民出版社,1979。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党史党建政工教研室:《“文化大革命”研究资料》(上、中、下),1988年内部发行。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联研究室编《中国妇女统计资料(1949~1989)》,中国统计出版社,1991。

杨克林:《文化大革命博物馆》(上、下册),东方出版社有限公司、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5。

美国《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碟》编委会:《中国文化大革命文库光碟》,香港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出版,2002。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编《中国妇女运动百年大事记(1901~2000)》,中国妇女出版社,2003。

《北京市卫生局关于改变计划生育收费办法的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135—001—1522,1965年。

《北京市安办关于知青上山下乡布票、棉花票经费、寒衣服装加工、粮油的请示函等》,全宗目录案卷号:157—001—00020,1968年。

《北京市安办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布票、棉花、服装像章、经费和护养人员差旅费的请示》,全宗目录案卷号:157—001—00033,1969年。

《北京市安办:一、关于加工下乡青年服装问题给商业局、纺织品公司、服装鞋帽公司等单位的函 二、关于结算下乡青年经费问题给黑龙江、云南生产建设兵团的函》,全宗目录案卷号:157—001—00044,1969年。

《1972年公司关于服装发放的规定》,全宗目录案卷号:258—001—02051,1972年。

《1972年海淀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通知和北京师范学院计划生育晚婚组织方案》,全宗目录案卷号:146—002—00340,1972年。

《北京第二医学院(院务组)市卫生局关于加强公费医疗管理新医疗法计划生育收费标准的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146—002—00127,1972年。

《北京市妇女联合会档案》,全宗目录案卷号:084—004—(第8~76卷),1973年~1976年。

《北京师范学院计划生育、晚婚基本情况统计表及关于有利于计划生育的一些规定》,全宗目录案卷号:147—002—(483、484、485、623、624、890卷),1973~1976年。

《北京市服装公司、百货大楼关于服装加工、供应的几点意见》,全宗目录案卷号:192—001—00422,1974年。

《北京市一商局、服装公司关于生产、销售连衣裙的请示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192—001—00572,1975年。

《北京市一商局、服装公司关于处理出口转内销服装商品暂行办法的报告、批复、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192—001—00572,1975年。

《北京市园林局工会局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及其成员的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098—002—00539,1975年。

《北京市出版办公室计划生育检查工作汇报材料》,全宗目录案卷号:201—002—00139,1975年。

《 北京市服装公司、纺织品公司关于服装经营办法的通知、报告》192—001—00634,1976年。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1966年“三八”国际妇女节表扬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的意见》,全宗目录案卷号:C31—1—376,1966年2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干部参加社教运动工作队重点基层妇代会工作总结》,全宗目录案卷号:C31—2—1097,1966年2~7月。

《上海市妇联、上海市仪表局关于评选1966年“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的报告、意见、名册》,全宗目录案卷号:B103—1—408,1966年3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上海市“三八”红旗集体、“三八”红旗手的光荣榜》,全宗目录案卷号:B103—1—408,1966年3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1966年发给区(县)及基层妇联的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C31—2—1104,1966年3~7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1966年召开的学习毛主席著作的座谈会大会记录发言稿》,全宗目录案卷号:C31—2—1102,1966年4~12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1966年编印的〈妇女情况反映〉》(21~81期),全宗目录案卷号:C31—2—(1107、1108、1109),1966年5~11月。

《上海市妇女联会编印的〈上海市农村基层妇代会的任务〉》,全宗目录案卷号:C31—1—377,1966年6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1966年关于为毛主席对〈中国妇女〉题字的电函及向蔡畅及全国妇联党组致电的信函》,全宗目录案卷号:C31—1—375,1966年8月。

《上海市人委文教办公室关于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破四旧”“立四新”情况》(一、二),全宗目录案卷号:B3—2—198,1966年8月。

《上海市各区妇联干部座谈会汇报基层妇女学习毛著情况》,全宗目录案卷号:C31—2—1101,1966年11月。

《茅才根关于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对自己评价的材料》,全宗目录案卷号:B17—1—141—15,1967年9月。

《上海市革委会毕业生工作委员会编印的〈情况简报〉》第11期,全宗目录案卷号:B105—4—105,1967年10月。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劳动工资组关于工业、建筑、运输方面投机倒把活动的反映和豫园街道组织闲散劳动妇女参加劳动的调查报告》,全宗目录案卷号:B227—2—55,1968年2~3月。

《上海市红卫兵汽车学校革命委员会关于处理仇秀英问题的报告》,全宗目录案卷号:B154—6—79,1969年6月。

《上海电视台革命委员会关于转播革命样板戏计划》,全宗目录案卷号:B92—2—1225,1969年7月。

《上海电视台革命委员会关于1969年8月份转播革命现代戏计划的报告》,全宗目录案卷号:B92—2—1225,1969年7月。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革命委员会关于转播革命样板戏和革命歌曲的计划》,全宗目录案卷号:B92—2—1401,1970年1~9月。

《周丽琴在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全宗目录案卷号:B250—1—364,1973年3月。

《上海市第一工商局1973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资料》,全宗目录案卷号:B123—8—801,1973年3月。

《周丽琴在上海嘉定县妇女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稿》,全宗目录案卷号:B250—1—364,1973年8月。

《周丽琴在上海市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提纲》,全宗目录案卷号:B250—1—364,1973年9月。

《上海市建筑工程局关于出席上海市第六次妇女代表大会名单》,全宗目录案卷号:B119—3—72,1973年9月。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机管局关于召开“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材料》,全宗目录案卷号:B50—4—118,1974年3月。

《中共上海市农业局委员会关于转发中共上海市委负责同志对市团委〈团的情况〉第82期〈关于农场女知识青年体质普遍下降的情况〉的批示的通知》,全宗目录案卷号:B45—5—283,1974年6月。

《上海市郊县粮食系统支农大会经验交流之二十五——妇女能顶“半边天”,为革命站柜台》,全宗目录案卷号:B135—4—688,1974年10月。

《周丽琴在妇女学大寨先进事迹交流会上讲话稿》,全宗目录案卷号:B250—1—532,1975年2月。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机管局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大会发言材料》,全宗目录案卷号:B50—4—138,1975年3月。

《上海市文化局关于文化大革命以来上海剧目情况报告》,全宗目录案卷号:B172—2—90,1975年11月。

《上海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第三届全运会群众体育先进基层单位经验交流大会发言材料——练好身体多采油,妇女顶起“半边天”》,全宗目录案卷号:B126—2—205,1975年12月。

《上海市革命委员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关于1968~1975年知识青年安排情况表》,全宗目录案卷号:B105—4—105,1976年1月。

《上海市科学技术交流站办事组关于〈解放日报〉报道上海市召开妇女切削现场交流会的新闻简报》,全宗目录案卷号:C42—2—73,1976年3月。

《上海市建工局关于纪念文化大革命十周年演唱会》:全宗目录案卷号:B119—4—514,1976年4月。

《上海市知青办关于改造尾山农场五名上海女青年因公牺牲的情况反映》,全宗目录案卷号:B228—2—374,1976年5月。

《李建国关于洗衣组缝制服装的调查情况汇报》,全宗目录案卷号:B50—4—161,1976年5月。

《上海市妇女联合会关于“1976年北京国际篮球友好邀请赛”联欢会的请示报告》,全宗目录案卷号:B126—2—261,1976年8月。

《人民日报》(1949年~1976年)《解放军报》(1966年~1976年)《红旗》杂志(1949年~1976年)《北京日报》(1966年~1976年)《中国妇女》杂志(1949年~1966年)《东北民兵》(1974年第10期)《解放军歌曲》(1976年第3期)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1886~1976)》(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陈云年谱》(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陈白尘:《牛棚日记》(1966~1972),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顾准:《顾准日记(1915~1972)》,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

杨尚昆:《杨尚昆日记(1907~1998)》,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张新蚕:《红色少女日记:一个女红卫兵的心灵轨迹》,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方广胜著,方新阳修订《红卫兵长征日记》,中国新闻出版社,2004。

陈焕仁:《红卫兵日记》,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6。

顾颉刚:《顾颉刚日记》,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7。

巴金:《十年一梦》,人民日报出版社,1986。

梁晓声:《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王力:《现场历史:文化大革命纪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艾晓明:《血统:一个黑五类子女的“文革”记忆》,广州花城出版社,1994。

刘中陆主编《青春方程式:五十个北京女知青的自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姜昆等:《中国知青回忆录》,吉林人民出版社,1996。

张佐良:《周恩来的最后十年:一位保健医生的回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老舍、沈从文等:《名士自白——我在“文革”中》,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

毛毛:《我的父亲邓小平:“文革”岁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0。

王光美、刘源等:《你所不知道的刘少奇》,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

陈凯歌:《少年凯歌》,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季羡林:《我们都经历过的日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01。

王力:《王力反思录》,香港:香港北星出版社,2001。

章含之:《跨过厚厚的大红门》,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

刘小萌:《中国知青口述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汪文风:《从“童怀周”到审江青》,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朱政惠、金光耀:《知青部落:黄山脚下的10000个上海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吴德口述,朱元石等访谈整理《十年风雨纪事:我在北京工作的一些经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

季羡林:《牛棚杂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5。

马识途:《沧桑十年:共和国内乱的年代》(1966~1976),中央党史出版社,2006。

丁晓禾:《狂飙:红卫兵狂想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刘冰:《风雨岁月:1964~1976年的清华》,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冯骥才:《一百个人的十年》,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

叶维丽、马笑冬口述《动荡的青春:红色大院的女儿们》,新华出版社,2008。

梁景和:《中国现当代社会文化访谈录》(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2012、2013。

孟悦、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刘宁:《女性文化论稿》,中国妇女出版社,1990。

王绍光:《理性与疯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众》,香港: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时和兴:《关系、限度、制度: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国家与社会》,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龚书铎:《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1997。

陈永发:《中国共产革命七十年》(上、下),台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

杜芳琴:《中国社会性别的历史文化寻踪》,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

徐友渔:《形形色色的造反:红卫兵精神素质的形成及演变》,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9。

邓力群等:《“文革”档案》,当代中国出版社,1999。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王先明:《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0。

黄子平:《“灰阑”中的叙述》,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刘康:《全球化/民族化》,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杜芳琴、王向贤:《妇女与社会性别研究在中国(1987~2003)》,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杜芳琴、王政:《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4。

龚书铎:《社会变革与文化趋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李银河:《女性主义》,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王晴佳、古伟瀛:《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

席宣、金春明:《“文化大革命”简史》,中共党史出版社,2006。

宋永毅:《文化大革命:历史真相和集体记忆》(上、下),香港:香港田园书屋,2007。

邓正来:《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胡志毅:《国家的仪式:中国革命戏剧的文化透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定宜庄:《中国知青史初潮(1953~1968)》,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9。

刘小萌:《中国知青史大潮(1966~1980)》,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

梁景和:《近代中国陋俗文化嬗变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梁景和:《五四时期社会文化嬗变研究》,人民出版社,2010。

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商务印书馆,2009。

余华林:《女性的“重塑”:民国城市妇女婚姻问题研究》,商务印书馆,2009。

周大鸣:《文化人类学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李小江等:《平等与发展——性别与中国》(第二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郭于华:《仪式与社会变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性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梁景和:《社会生活探索》(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10、2012、2013。

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梁景和:《婚姻·家庭·性别研究》(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2012、2013。

万邦儒、李华松:《红卫兵的起因及其教训》,《中国青年研究》1989年第2期。

金一虹:《在两种文明间振荡——文革中上山下乡女知青问题初探》,《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2期。

袁熹:《浅论“文革”对婚姻的政治干预》,《妇女研究论丛》1993年第4期。

卜伟华:《红卫兵运动与“文革”前的学校教育》,《中国青年研究》1994第1期。

刘小萌:《西方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3期。

张化:《“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的斗争历程研究综述》,《中共党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刘小萌:《中国学者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青年研究》1994年第5期。

刘小萌:《“血统论”与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青年研究》1995年第2期。

印红标:《“文化大革命”中的社会性矛盾》,《中共党史研究》1997年第2期。

印红标:《不要遗忘知青的思想探索》,《中国青年研究》1998年第5期。

徐友渔:《西方学者视野中的中国红卫兵》,《社会科学论坛》1999年第9~10期。

杨凤城、张永英:《评建国到“文革”前的“文化革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0第3期。

张曙:《“文革”中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述评》,《当代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2期。

王海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文化大革命”研究的新进展》,《党史研究与教学》2002年第6期。

李巧宁:《女知青与农民婚姻的历史考察》,《学术论坛》2003第6期。

李巧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心态探析》,《求索》2004年第1期。

叶青:《“文革”时期红卫兵组织之特征——以福建红卫兵组织为个案的分析》,《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红卫兵“破四旧”运动述略》,《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4期。

金一虹:《“铁姑娘”再思考——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社会性别与劳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演变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5期。

王宇英:《浅议“文革”史研究中文献法与口述法的综合运用》,《史学集刊》2006年第5期。

吴志军:《“文化大革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6期。

李长山:《德国的中国文化大革命研究》,《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3期。

梁景和、王胜:《关于口述史的思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耿化敏:《“文革”时期妇联组织危机与成因初探》,《党史研究与教学》2007年第5期。

梁景和、王宇英:《“文革”时期家庭问题研究论纲》,《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张晓红、梁建东:《从“铁姑娘”到“新典范”——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的历史变迁》,《思想战线》2008年第1期。

杜芳琴:《三十年回眸:妇女/性别史研究和学科建设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山西师大学报》2008年第6期。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1期。

陈超:《〈红色娘子军〉的改编与叙事变迁——兼论其女性形象的嬗变》,《文艺争鸣》2010年第3期。

梁景和、黄巍:《西方新文化史述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黄巍:《抗战前夕女性的角色认同述略》,《山西师大学报》2010年第4期。

梁景和:《社会生活:社会文化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河北学刊》2009年第3期。

梁景和:《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对概念》,《晋阳学刊》2012年第3期。

梁景和:《中国社会文化史理论与实践述论》,《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张曙:《不对称的社会实验——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1。

叶青:《“文革”时期福建群众组织研究》,博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02。

王朝晖:《美国对中国“文化大革命”的研究(1966~1969)》,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5。

耿化敏:《单位文革研究:以全国妇联为个案》,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2007。

王宇英:《“文革”时期家庭政治化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首都师范大学,2007。

王林:《中国当代文学宏大叙事中的女性形象书写》,博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2007。

陈建坡:《“文化大革命”史研究30年述评》,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09。

李秉奎:《“文革”时期青年婚恋问题》,博士后出站报告,首都师范大学,2009。

〔美〕费正清、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主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65年)》(上卷),王建朗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4。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美〕乔伊斯·阿普尔比、林恩·亨特、玛格丽特·雅各布:《历史的真相》,刘北成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美〕凯特·米利特:《性的政治》,钟良明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美〕克利福德·格尔兹:《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郭于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美〕艾米莉·韩尼格、盖尔·贺肖:《美国女学者眼里的中国女性》,陈山、延宁、侯玉海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99。

〔美〕A.班杜拉:《思想和行动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册),杜颖、王小明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理解人性》,陈太胜、陈文颖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

〔美〕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1800~1985》,刘尊棋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张理京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美〕杜赞奇:《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民族主义话语与中国现代史研究》,王宪明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埃德加·斯诺:《漫长的革命》,贺和风译,东方出版社,2005。

〔日〕竹内实:《竹内实文集——中国历史与社会评论》(第九卷),程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日〕竹内实:《竹内实文集——中国文化传统探究》(第十卷),程麻译,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

〔美〕罗丽莎:《另类的现代性——改革开放时代中国性别变化的渴望》,黄新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美〕周蕾:《原初的激情:视觉、性态、民族志与中国当代电影》,孙绍谊译,台湾远流出版公司,2007。

〔美〕 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国革命内部的革命(1966~1982年)》(上、下卷),俞金尧、孟庆龙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英〕艾华:《中国的女性与性相——1949年以来的性别话语》,施施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

〔美〕周蕾:《妇女与中国现代性:西方与东方之间的阅读政治》,蔡青松译,上海三联书店,2008。

〔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2009。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9。

〔美〕欧文·戈尔曼(Erving Goffman):《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冯钢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Yunxiang Yan,“Courtship,love and premarital sex in a north China village”,the China Journal,No.48(Jul.,2002).

Emily Honig,“Socialist Sex:The Cultural Revolution Revisited”,Modern China,Vol.29,No.2(Apr.,2003),pp.143-175.

Wang Zheng,“Creating a Socialist Feminist Cultural Front:Women of China”(1949-1966),The China Quarterly,204,December 2010,pp.827-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