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2 !

参考文献

131

农村教育与农民的社会流动——基于英县的个案分析图书

Rural edu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of the peasants

SSAPID:101-7607-8328-91
ISBN:978-7-5097-021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描述和分析农民的生活入手,探讨了农民的教育需求和学校的教育供给,着重对农民子弟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重困难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教育研究丛书
作 者: 王一涛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内容摘要

 相关链接

 后记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农村教育研究

   1.2.2 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研究

   1.2.3 教育和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研究

    1.2.3.1 社会再生产理论

    1.2.3.2 社会再生产理论批评

    1.2.3.3 教育地位获得因素的研究

   1.2.4 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流动之间的关系研究

   1.2.5 文献聚焦和研究的可能创新空间

  1.3 研究方法和过程

   1.3.1 现场的进入

   1.3.2 资料收集方法

    1.3.2.1 访谈

    1.3.2.2 观察

   1.3.3 对研究方法的反思

    1.3.3.1 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

    1.3.3.2 个案研究的价值

   1.3.4 研究的理论基础及其与研究方法的兼容性

    1.3.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3.4.2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的兼容性

  1.4 研究的意义

   1.4.1 实践意义

   1.4.2 理论意义

  1.5 基本框架

 第2章 社会流动视野中的农民生活

  2.1 研究单位的选择

  2.2 农民的收入

   2.2.1 农村内部的分层标准

   2.2.2 贫困户

   2.2.3 中等收入户

    2.2.3.1 农业收入

    2.2.3.2 打工收入

     (1)青年打工者

     (2)中年打工者

   2.2.4 富裕户

    2.2.4.1 村干部

    2.2.4.2 教师

    2.2.4.3 商业经营户

    2.2.4.4 “精英”打工户

    2.2.4.5 富裕的原因

  2.3 农民的消费

 第3章 社会流动与农民的教育需求

  3.1 调查的过程及研究单位的选取

  3.2 农民对子女学习的期望

   3.2.1 若干个案

   3.2.2 对个案的解释:通过教育以实现社会流动

    3.2.2.1 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

    3.2.2.2 “教育之路”与其他社会流动方式的比较

  3.3 大学扩招对农民教育期望的影响

   3.3.1 大学高收费对农民教育期望的影响

   3.3.2 就业风险对农民教育期望的影响

  3.4 从社会流动看农村教育的功能

   3.4.1 关于“读书无用论”的几种错误解释

   3.4.2 农村学校的功能

    3.4.2.1 为部分社会精英提供社会流动的途径

    3.4.2.2 为农民子弟打好参与现代生活的基础

  3.5 农民对子女道德及其他方面的期望

   3.5.1 农民对子女的道德期望

   3.5.2 农民对子女其他方面的期望

  3.6 农民的教育期望与思想家教育观的比较

   3.6.1 思想家对教育目的的陈述

   3.6.2 思想家的教育观与农民教育思想的比较

 第4章 社会流动与学校的教育供给目标

  4.1 研究单位的选取

  4.2 学校的目标

   4.2.1 “应然”与“实然”的二分法

   4.2.2 “实然”的学校目标

  4.3 对学校教育目标形成原因的解释

   4.3.1 人才观对学校目标的影响

   4.3.2 公众的教育需求对学校目标的影响

   4.3.3 教育激励机制对学校目标的影响

  4.4 我国学校的“企业化”特征

  4.5 学校目标的改革

 第5章 社会流动之路上的障碍(上)

  5.1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及其影响

  5.2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城乡间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的差异

   5.2.1 分城乡的每万人高考报名数和录取数

   5.2.2 城乡学生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不同分布

  5.3 应试能力对农村学生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

   5.3.1 文化资本

    5.3.1.1 文化资本概述

    5.3.1.2 文化资本批评

   5.3.2 农村教师

    5.3.2.1 精英教师的减少与流失

    5.3.2.2 小学教师年龄老化现象严重

    5.3.2.3 部分学科教师短缺现象严重

    5.3.2.4 师资培训效果不佳

    5.3.2.5 教师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第6章 社会流动之路上的障碍(下)

  6.1 经济因素对农民子弟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

   6.1.1 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支所形成的家庭负担

    6.1.1.1 “一费制”下农民的教育负担能力

    6.1.1.2 “两免一补”和“义务教育全免费”条件下农民家庭的教育负担能力

   6.1.2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开支所形成的农民家庭负担

   6.1.3 经济因素的最终影响

  6.2 “分数面前不平等”对农民子弟实现社会流动的影响

   6.2.1 不同地区的学生“分数面前不平等”

   6.2.2 城乡学生“分数面前不平等”

 第7章 结论、对策及进一步的讨论

  7.1 基本结论

  7.2 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

  7.3 对农村学校方向性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7.3.1 农村学校“能否”成功传授农业劳动技术?

   7.3.2 农村学校“应不应该”传授农业劳动技术?

 Abstract

 序言

根据社会学的划分,在当前我国的十大社会阶层中,农民(包括农业劳动者和“农民工”)处于社会的较低层。在这种社会分层格局下,农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子弟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实现社会阶层的转换,一个主要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就是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与职业地位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社会学都对教育与职业之间的联系机制给出了充分解释,M.卡诺依甚至认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存在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之中”。农民们当然不知道教育经济学和教育社会学等学科的解释体系,他们也不知道诸如人力资本理论、筛选理论或文凭理论等名称,但是,他们会以自己的逻辑清晰地认识到这些理论所蕴含的道理并按这些道理行事。在城乡社会二元分割的基本格局下,农村孩子要克服比城市孩子更大的困难才能够通过教育来改变命运。首先,城乡收入差距之大意味着城乡之间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生活模式,这决定了城乡儿童之间拥有不同的“文化资本”。当大部分农村孩子仍在钓鱼、放牛或与同伴的嬉戏打闹中度过自己童年的时候,城里的孩子已经在享受电脑、网络等信息社会的成果并开始学习钢琴和少儿英语了。其次,与城市教育相比,农村的基础教育现正处于一个日益“被边缘化”的困境之中,经费短缺、教师年龄老化、精英教师流失等诸多困难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城乡之间教育差距似乎越来越大,这导致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流动越来越难。最后,高等教育本身的发展变化也给农村孩子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带来了新的困难。大学收费高昂,远远超过很多农民家庭的承受能力,大学毕业生就业风险急剧增加,使得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都非常缺乏的农民子弟在通过教育实现社会阶层转换的过程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由此便引出了本书的主题和线索:实现社会流动在农民对教育的期望中具有什么地位?实现社会流动在学校所追求的目标中具有怎样的地位?农民子弟通过教育来改变身份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导致这些困难的原因是什么?面对这些困难,我们能够做些什么?这就是本研究所要研究和解决的主要问题。本书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相关理论,通过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田野调查是社会人类学主要的研究方法之一,社会人类学与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别并不在于研究的主题(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而主要是在于人类学家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即基于参与观察的田野调查方法。本书作者曾经作为“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在大别山区支教,对我国农村教育作了参与式的观察。支教结束后的四年内,作者又对拟进行重点个案分析的学校和村庄进行了较长时期的田野调查,这些观察和调查构成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本书不吝笔墨对一个村庄的农民生活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对农民生活的描述为本书提供了思考和写作的背景。农民的生活,确切地说,农民的经济生活,是农民一切教育决策的基础。要理解农民的教育需求和他们所做出的一切教育决策,就需要从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去寻找原因,不对农民的生活进行详尽的考察,对于理解农民的教育决策而言是不完整的。本书详细考察了农民的教育期望和农村学校的教育目标,这两者分别与教育需求和教育供给相关。为了能够成功地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农民对子女的学习成绩提出了严格要求。农民的教育需求是强化我国一直以来存在的应试教育的重要力量。作者也将农民的教育需求与教育思想家们对教育的阐述作了比较,教育思想家们对教育抱有十分超脱的认识,而农民对教育的态度是十分功利的,他们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决策表现出了浓厚的“经济人”特征。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农民的教育需求紧密相关。在当前的考试评价机制下,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在学术道路上的前进距离以及他们获得较高社会地位的可能性。所以,学校为了满足农民的教育需求,只能将应试作为最为重要的目标。教育系统中的评价和激励机制也是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为依据来对学校进行衡量的,这也加强了学校的应试倾向。本书重点分析了农民子弟通过教育来实现社会流动所遇到的困难和障碍,即文化资本的缺乏、农村教育的衰敝、农民家庭对教育开支的负担水平和高考中的“分数面前不平等”。在剖析这些困难和障碍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在阻碍农民子弟通过教育获得社会地位的因素中,首要关注点要放在贫困家庭对义务教育的支付能力问题上。国家有必要保证每一个贫困孩子不因为家庭贫困而被剥夺义务教育的机会。除此之外,还要继续保证考入重点院校的农村学生不因为经济贫困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鉴于师资因素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当前城乡之间师资的巨大差异,要把解决农村师资问题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师资因素的解决有两个关键的步骤。一是教师待遇问题。只有有效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才可以吸引优秀的人才到农村任教,才可以有效阻止农村优秀教师不断流失,农村教师待遇的提高有赖于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改革。二是通过恰当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在优秀教师很难引进、农村已有优秀教师不断流失的情况下,健全有效的教师激励机制对于教育质量的提高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曹锦清:《黄河岸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

3.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5.戴维·毕瑟姆:《官僚制》,韩志明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6.〔德〕汉斯·波斯尔:《科学:什么是科学》,上海三联书店,2002。

7.〔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8.〔法〕P.布尔迪约、J.-C.帕斯隆:《继承人——大学生与文化》,邢克超译,商务印书馆,2002。

9.〔法〕埃德加·莫兰:《复杂性理论与教育问题》,陈一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0.〔法〕布尔迪厄:《文化资本和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包亚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1.〔法〕布罗代尔:《资本主义的动力》,杨起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牛津大学出版社,1997。

12.〔法〕卢梭:《爱弥尔》上卷,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1978。

13.〔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4.〔法〕让—弗朗索瓦·勒维尔、马蒂厄·里卡尔:《和尚与哲学家》,陆元昶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15.范先佐:《教育经济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6.范先佐:《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7.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18.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商务印书馆,2001。

19.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0.贺雪峰:《新乡土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1.胡海鸥:《中国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22.胡靖:《城市化的累与痛——广州民工调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3.黄国光、胡先缙等:《面子——中国人的权力游戏》,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4.黄向阳:《德育原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5.金黎明:《中小学会计制度操作指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26.科斯等:《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7.赖德胜:《教育与收入分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8.李宝元:《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9.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30.李路路:《再生产的延续——制度转型与城市社会分层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1.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32.李书磊:《村落中的“国家”——文化变迁中的乡村学校》,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3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5.梁漱溟:《教育的出路与社会的出路》,《梁漱溟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

36.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梁漱溟全集》第二卷,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37.林毅夫:《论经济学方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8.刘精明:《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教育》,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39.鲁洁、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40.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1.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42.马艳:《风险利益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43.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44.〔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45.〔美〕E.科恩:《教育经济学》,王玉琨等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46.〔美〕M.卡诺依编著《教育经济学国际百科全书》,闵维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7.〔美〕R.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48.〔美〕Y.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费方域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9.〔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周师铭等译,商务印书馆,1983。

50.〔美〕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经济政策的制定:交易成本政治学的视角》,刘元春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1.〔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52.〔美〕保罗·萨缪尔森:《经济分析基础》,费方域译,商务印书馆,1992。

53.〔美〕戴维·格伦斯基等编著《社会分层》,马戎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54.〔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仇蓓玲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55.〔美〕道格拉斯·C.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6.〔美〕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赵祥麟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57.〔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蔡受百译,商务印书馆,1964。

58.〔美〕弗兰克·戈布尔:《第三思潮:马斯洛心理学》,吕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9.〔美〕盖瑞·J.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王勇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60.〔美〕古塔(Akhil Gupta)、〔美〕弗格森(James Ferguson):《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61.〔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2000。

62.〔美〕加雷思·琼斯等:《当代管理学》第二版,李建伟等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63.〔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王业宇、陈琪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64.〔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65.〔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66.〔美〕罗伯特·W.麦克米金:《教育发展的激励理论》,武向荣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第48页。

67.〔美〕米尔顿·弗里德曼、〔美〕罗斯·弗里德曼:《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骑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68.〔美〕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个人经历的叙事、倾听与理解》,周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69.〔美〕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黄爱华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70.〔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

71.〔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72.〔美〕威廉·詹姆士:《实用主义》,陈羽纶等译,商务印书馆,1979。

73.〔美〕西奥多·W.舒尔茨:《教育的经济价值》,曹廷亭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74.〔美〕西奥·W.多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教育和研究的作用》,蒋斌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75.〔美〕约翰·杜威:《确定性的寻求——关于知行关系的研究》,傅统先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76.〔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77.〔美〕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78.〔美〕詹姆斯·C.斯科特:《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程立宪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79.孟雷:《从晏阳初到温铁军》,华夏出版社,2005。

80.潘天群:《博弈生存——社会现象的博弈论解读》,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81.钱穆:《国史新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82.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83.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2),鹭江出版社,2000。

84.冉云飞:《沉疴——中国教育的危机与批判》,南方出版社,1999。

85.〔日〕富永健一主编《经济社会学》,孙日名等译,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

86.〔瑞士〕让·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傅统先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

87.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88.孙立平:《失衡——断裂社会的运作逻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89.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90.孙云晓、胡霞:《较量背后的沉思——中日儿童教育比较》,海燕出版社,2003。

91.孙志军:《中国农村的教育成本、收益与家庭教育决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2.王传纶、高培勇:《当代西方财政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1995。

93.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94.王海明:《人性论》,商务印书馆,2005。

95.王铭铭:《社会人类学与中国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96.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97.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8.吴思:《血筹定律·潜规则》,中国工人出版社,2004。

99.谢建社:《新产业工人阶层——社会转型中的“农民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0.徐勇:《乡村治理与中国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01.徐勇:《中国农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102.杨东平:《中国教育公平的理想与现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03.杨懋春:《中国一个村庄——山东台头》,张雄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104.易益典:《社会学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105.〔意〕米亚契斯:《爱的教育》,夏丏尊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106.〔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07.〔印〕让·德雷兹、〔印〕阿玛蒂亚·森:《饥饿与公共行为》,苏雷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8.〔英〕戴维·布莱克莱吉:《当代教育社会学流派——对教育的社会学解释》,王波等译,春秋出版社,1989。

109.〔英〕弗里德利希·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上),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110.〔英〕赫·斯宾塞:《教育论》,胡毅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62。

111.〔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112.〔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二卷,陆衡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13.〔英〕来昂内尔·罗宾斯:《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朱泱译,商务印书馆,2000。

114.〔英〕马凌诺斯基:《文化论》,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

115.〔英〕奈杰尔·巴利著《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第9页。

116.〔英〕约翰·洛克:《教育漫话》,傅任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117.〔英〕詹·乔·弗雷泽:《永生的信仰和对死者的崇拜》,李新泽等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18.于建嵘:《岳村政治——转型期中国乡村政治结构的变迁》,商务印书馆,2001。

119.余秀兰:《中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种文化再生产现象的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20.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121.袁连生:《教育成本计量》,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22.曾满超等:《西方教育经济学流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123.曾满超:《教育政策的经济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124.曾毅:《中国人口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125.张菊香:《胡适代表作》,河南文艺出版社,1996。

126.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127.张五常:《经济解释》,商务印书馆,2000。

128.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129.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0.朱光磊:《当代中国政府过程》,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

131.邹谠:《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1994。

简 介:本书从公共性切入,以滇黔桂三省区的实证资料为基础,对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的共构及机制建设进行了研究和探索。本书针对当前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生活日趋复杂化的趋势,提出必须建立一种政府主导下多元主体参与的社会治理的共构模式。书中重点研究了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社会管理权威理念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管理权威主体从一元向多元...

作者: 王彦斌 张瑞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0月

简 介:本书分析了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媒介技术对农村生活的深刻影响。作者和研究团队横跨十余省,访谈了200余名在农村生活的人,他们的年龄从18岁到80岁,包括农民企业家、农民工、农村教师、农村大学生、农村干部等。本书通过三种媒介使用:信息传播媒介,交通媒介,广泛意义上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和事物,揭示了媒介技术对农村经...

作者: 张世海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