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43

产业空间分布、地区间工资差异与我国新型城镇化研究图书

Industrial Spatial Distribution, Regional Wage Differentials and New Urbanization in China

SSAPID:101-7597-5719-08
ISBN:978-7-5201-3052-3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城市是经济学中一类重要的空间现象,城市不但具有空间分布规律和等级规模,而且与产业的区域分布关联极深。本书以产业空间分布和地区间工资差异为主题,研究了要素禀赋、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城市规模、产业集聚、产业结构、知识溢出、城市体系、城市群发展等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多角度探讨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期提出有助于促进产业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河南大学经济学学术文库
作 者: 李恒
编 辑:田康;李蓉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文前辅文

 总序

 后记

 第一章 要素禀赋、产业空间分布与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第二节 产业空间分布及其专业化结构

   一 产业空间分布

   二 地区专业化

    (一)经济密度

     1.省会城市或直辖市经济密度总体上高于地级城市

     2.东部城市经济密度总体上高于中西部地区

    (二)工业区位熵

     1.地级城市的制造业区位熵高于省会城市或直辖市

     2.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第三节 要素禀赋结构及描述

   一 资源条件

    (一)省会城市的资源条件

    (二)地级城市的资源条件

   二 劳动与资本

   三 教育与技术

   四 市场化与对外开放

  第四节 实证研究

   一 模型和变量

   二 回归结果及解释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第二章 工资水平、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有关工资水平的研究

    (二)有关劳动生产率的研究

     1.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2.劳动生产率的分解

    (三)有关新型城镇化的研究

     1.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指标

     2.新型城镇化的影响因素

    (四)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与新型城镇化关系的研究

     1.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2.工资水平、劳动生产率与新型城镇化的关系

  第二节 工资水平与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一 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

    1.时间差异

    2.地区差异

    3.行业差异

   二 劳动生产率的地区差异

    1.劳动生产率的测算

    2.数据来源

    3.分解结果

   三 新型城镇化及其决定因素

    (一)新型城镇化的相关概念及测度

     1.新型城镇化的概念

     2.新型城镇化水平的测度

    (二)城镇化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1.工资水平

     2.劳动生产率

     3.人力资本

     4.外商直接投资(FDI)

  第三节 实证分析及结果

   一 变量与模型

    1.变量介绍

    2.模型设定

   二 回归结果

   三 结论

 第三章 工资水平、城市规模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劳动者自身差异

     2.生活成本差异

     3.聚集经济

    (二)国内研究

    (三)简单评价

  第二节 我国城市规模的区域差异

   一 城市规模及其形成

    (一)城市规模的形成机制

    (二)城市规模扩张的弊端

   二 城市规模的区域差异

   三 影响城市规模的因素

    (一)地理位置和交通

    (二)自然资源

    (三)政府行为

    (四)城市性质

  第三节 工资水平、城市规模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 工资水平与城市规模的关系与影响机制

   二 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

    (一)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

    (三)国内新型城镇化模式成功案例

 第四章 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新型城镇化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二)关于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三)关于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研究综述

  第二节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新型城镇化测度

   一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测度

    (一)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测度指标

     1.产业结构偏离度

     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份额(KI)

     3.每单位能源消耗占每单位生产总值的比重

    (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测度指标

     1.产业结构高加工度化系数

     2.技术集约化程度

    (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综合指标

   二 新型城镇化发展测量指标的选取和说明*

    (一)人口城镇化的测度指标

     1.城镇人口比重

     2.城镇人口密度

    (二)经济城镇化的测度指标

    (三)空间城镇化的测度指标

     1.建成区面积

     2.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3.城市人均道路面积

    (四)生活质量城镇化的测度指标

     1.城镇登记失业率

     2.每万人拥有在校本、专科学生数

     3.医疗卫生机构数

     4.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

     5.城市用水普及率、城市燃气普及率

    (五)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的计算方法

  第三节 实证分析及结论

   一 模型和数据

   二 实证结果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第五章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二)知识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的研究

  第二节 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的理论及机制

   一 基本理论

    (一)规模经济理论

    (二)知识生产理论

    (三)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二 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

    (一)产业集聚加快技术提升

    (二)产业集聚加快人力资本积累

    (三)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

   三 知识溢出的类型

    (一)专业化溢出

    (二)多样化溢出

   四 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效应

    (一)知识溢出的渠道

    (二)知识溢出的效应

  第三节 指标与数据

   一 指标选取

   二 数据及结构

    (一)城市经济增长

    (二)产业集聚度

    (三)多样化溢出

    (四)专业化溢出

  第四节 实证研究及结果

   一 模型

    (一)基本模型

    (二)扩展模型

   二 回归结果

  第五节 结论

 第六章 产业集聚与城市首位度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一)城市及城市首位度

    (二)产业集聚与城市结构基本理论

    (三)产业集聚与城市首位度的研究

  第二节 我国城市首位度的测度及结构

   一 城市首位度指数测度方法

    (一)城市首位度概念及计算方法

    (二)数据选取说明

   二 我国城市首位度结构

    (一)城市首位度现状

    (二)城市首位度的区域差异

     1.东部

     2.中部

     3.西部

    (三)城市首位度不同测度的对比分析

     1.首位度走势相同分析

     2.首位度走势差异分析

  第三节 产业集聚与城市首位度关系的实证研究

   一 研究范围、数据来源及处理

    (一)城市首位度(S)

    (二)产业集聚(LQ)

    (三)控制变量

   二 实证研究

    (一)东部地区回归

    (二)中部地区回归

    (三)西部地区回归

   三 计量结果解释

    (一)产业集聚

    (二)产业结构

    (三)高等教育

    (四)城镇化水平

    (五)对外经济联系和交通基础设施

  第四节 结论

 第七章 人口集中、城市群发展与经济增长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一 研究背景

   二 文献评述

  第二节 人口集中与城市群经济效应

   一 人口向城市集中的总体趋势

   二 人口集中与城市群经济效应

   三 两种类型的城市人口集中性质

    (一)268个地级城市

    (二)直辖市、省会城市

    (三)以省份为单位的城市总体

  第三节 城市群经济的形成机理与结构性质

   一 城市群经济形成机理

   二 我国城市群结构性质

    (一)研究对象

    (二)城市群结构性质

  第四节 城市群经济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 指标选定与统计分析

    (一)指标选定

    (二)统计分析

   二 模型设定与计量检验

    (一)模型设定

    (二)计量检验

  第五节 结论与启示

城市是经济学中一类重要的空间现象,城市不但具有空间分布规律和等级规模,而且与产业的区域分布关联极深。从城市的发生来看,市场潜力是城市增长的重要因素,新经济地理学和贸易理论认为较大的市场潜力能够提高城市增长速度,并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带动效应;但区位竞争理论和城市等级体系理论则认为大城市的竞争效应会导致城市的空间远离,即大城市的周边多是小型城市,认为市场潜力对城市规模发展是不利的。观察我国的现实,城市体系的空间演化存在中小城市发展过多而大型城市集聚相对不足的状况,这与理论描述存在较大差距。究其原因,传统城镇化过于强调城镇化的速度,强调行政主导的以人口集中为目的的城市化推进模式,从而忽略了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支撑和就业支撑。201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6%,但按能够享受市民待遇的完全城镇化率来计算,真实的城镇化率仅为42.2%,这表明还需要深入研究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特别是提出促进产业发展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政策。产业空间分布的理论研究主要有三种思路:企业微观区位选择、产业空间集聚和地区专业化。产业集聚实际上是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表达,在研究产业空间集聚的同时更应考察地区专业化水平,但从现实来看产业高集聚和地区低专业化并存,暗示了不同地区的企业生产率存在差异性,如果不存在劳动力市场的价格扭曲,市场潜能的区域差异会体现为工资差异,并成为促进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动力,最终形成符合新经济地理学的“中心-外围”结构。如果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应该能够观察到随劳动力转移而提高的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体系结构的优化,但经济运行的现实与理论仍然存在差距,这导致我们对产业空间分布与城镇体系演化的内在机制、人口增长与产业空间集聚的复杂过程以及城镇化水平与城镇体系的关系还需要深入研究。本研究即从上述问题出发,研究我国产业空间分布、工资水平及新型城镇化的一系列主题。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七个方面。第一,要素禀赋、产业空间分布与我国城镇化的区域差异。城市分布和产业分布表现出一些典型规律,同时又显著受区域要素禀赋的作用。本书以我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了2004~2014年产业空间分布的结构和性质,发现就经济密度而言,省会城市高于地级城市,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从制造业集中度来看,则是地级城市高于省会城市,且从时序上看专业化程度呈下降趋势。通过研究要素禀赋条件、产业空间分布与城镇化关系,结果显示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密切相关,城镇化速度快、水平高的地区,其现代产业集中度也越高,经济密度也越大。城市规模越大、城市层级越高其功能也越齐全,但对不同类别的城市而言,劳动参与率与城镇化发展均呈显著正相关,验证了改革以来人口红利不断释放作为城镇化重要推动力的事实。第二,工资水平、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与新型城镇化。首先,工资水平的区域差异体现了经济发展的区域格局,同时又是产业升级和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由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层级的城市的发展性质具有差异性,劳动生产率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关系具有复杂性质。本书以240个城市1995~2015年的数据为基础,研究了工资水平、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结果发现,工资水平存在地区差异和行业差异,对我国而言,由于改革开放的地区性时序差异,工资水平的地区差异较为明显,东部地区工资水平较高,而且上升较快。其次,工资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具有复杂的结果,总体来看工资水平与城镇化水平是正向相关的,即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工资水平越高。东部地区及省会城市的工资水平较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也较高,但由于在城市化进程中人口集中快于产业集中和产业升级,劳动生产率与城市规模扩张之间呈负相关。第三,工资水平、城市规模与新型城镇化。人们对工资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有着极大兴趣,如果在更大城市不能得到更高收入,那为什么大城市会吸引更多的人?通过对我国1995~2016年地级以上城市发展变动的情况的分析,发现地级以上城市数目在不同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东部地区增长最少,而西部地区增长最多。但从50万人口以上大中城市增长速度来看,则是中部地区增长最快,东部其次,西部最慢。工资水平与城市规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由于城市发展受地区发展水平、人口总量和资源水平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东部地区是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同步协调发展模式,其发展支撑主要在于产业发展,并带来工资水平的快速提升;中部地区则是人口集中型的城镇化模式,大城市发展速度快而小城市发展不足;西部地区由于人口稀少,人口和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均不足。第四,产业集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新型城镇化。产业集聚是产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内容,而城市又是一类重要的集聚经济形式,虽然人们对产业向城市地域集中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已经取得共识,但二者相互作用的机制和过程还需要探讨。对全国31个省区市(港澳台除外)1996~2014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省级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进行计算和测度,研究其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结果发现,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之间存在高相关性,北京、天津、浙江等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其产业集聚度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标也相对较高。产业集聚是通过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来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这包括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效应对产业结构的优化作用、产业集聚带来的就业机会增加对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作用和集聚带来的规模效应等诸方面,并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第五,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城市既是集聚的平台,也是创新的平台,同时集聚也是促进创新的重要机制。已有研究证实了产业集聚对技术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和非正式交流等实现知识溢出的机制,但产业集聚对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机制尚存在较大的研究空间。第五章从产业集聚带来的专业化溢出和多样化溢出两个方面研究了知识溢出的渠道和机制,并用28个城市2005~2014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对其腹地的带动作用与城市自身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城市的知识溢出能力也越强,对外围地区的带动作用也越大;但对城市经济增长而言,多样化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专业化的知识溢出对城市经济增长不具正效应;城市化水平与知识溢出产生的条件密切相关,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产学研机构越多,对知识溢出的作用也越强,这表明在城镇化建设中,要注重城市的整体发展,提高其综合水平。第六,产业集聚与城市首位度。城市规模结构分布是否合理是衡量一个区域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否均衡的有效体现。由于经济、行政和社会因素的多重交织,我国不同省份的城市体系存在较大差异,多数地区形成以省会城市为核心的一城独大格局,也有较多地区形成两城并立的格局。本书通过计算24个省份2003年到2013年城市首位度的结构和走势,并从产业集聚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集聚的结构和性质对城市首位度的作用显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集聚使城市辐射力增强,进而对周边城市发展带动也强,区域城市首位度分布趋于均衡;劳动密集型产业使首位城市对人口集聚力增强,首位城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扩张快,城市规模分布趋于极化。此外,研究还发现,经济发展水平也影响城市规模分布,经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就较高。第七,人口集中、城市群发展与经济增长。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核心,人口增长和经济增长都是解释城市发生的重要因素,和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更强调人的就业,单个城市在吸引人口实现就业转变方面和城市群应该有不同的机制。我们用城市化速度和工业化速度之比来度量人口向城市集中的不同性质,结果发现,地级城市的工业化速度大于城市化速度,而省会城市的城市化速度大于工业化速度。为进一步研究这种性质,以中国十大城市群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群经济联系对城市经济增长的作用较为显著,而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越协调,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越显著,二者越不协调,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越不显著,这进一步证明了产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才是城市经济增长的动力。

[1]阿瑟·刘易斯:《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载《二元经济论》,施炜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2]蔡昉、都阳:《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9期。

[3]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4]蔡昉:《劳动力供给与中国制造业的新竞争力来源》,《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4期。

[5]曹骥赟:《知识溢出双增长模型和中国经验数据的检验》,博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2007。

[6]曾鹏、陈芬:《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群异速生长关系比较研究》,《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7]曾群华、徐长乐:《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综述》,《中国名城》2014年第6期。

[8]曾先峰、张浩阳:《劳动力再配置与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实证》,《统计与决策》2012年第1期。

[9]柴国俊、邓国营:《城市规模与大学毕业生工资溢价》,《南方经济》2012年第10期。

[10]陈春林:《区域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我国城市化理论思考》,《经济地理》2014年第5期。

[11]陈刚强、李郇、许学强:《中国城市人口的空间集聚特征与规律分析》,《地理学报》2008年第10期。

[12]陈继勇、盛杨怿:《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经济研究》2008年第12期。

[13]陈洁雄:《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实证研究:2000~2008》,《经济学家》2010年第9期。

[14]陈宽民、马超群:《城市道路设施对经济发展作用的定量分析》,《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第2期。

[15]陈立泰、张先怡:《服务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基于中国1999~2011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问题探索》2013年第12期。

[16]陈良文、杨开忠:《集聚与分散:新经济地理学模型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的整合研究》,《经济学》(季刊)2007年第1期。

[17]陈林生:《聚集效应、中心地理论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经纬》2004年第1期。

[18]陈明星、陆大道、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4期。

[19]陈耀:《西部产业结构调整与承接产业转移》,《中国科技产业》2010年第9期。

[20]成德宁:《我国入世后城市发展的战略分析》,《南都学坛》2004年第1期。

[21]邓宁:《供应链柔性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5。

[22]丁元:《劳动生产率与工资关系的脉冲响应分析——以广东省为例》,《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23]都阳、曲玥:《劳动报酬、劳动生产率与劳动力成本优势——对2000~2007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经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第5期。

[24]樊福卓:《地区专业化的度量》,《经济研究》2007年第9期。

[25]樊秀峰、康晓琴:《陕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度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经济地理》2013年第9期。

[26]范剑勇、张雁:《经济地理与地区间工资差异》,《经济研究》2009年第8期。

[27]范剑勇:《产业集聚与地区间劳动生产率差异》,《经济研究》2006年第11期。

[28]冯云廷:《聚集经济效应与我国城市化的战略选择》,《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第9期。

[29]高虹:《城市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收入》,《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30]高鸿鹰、武康平:《我国城市规模分布Pareto指数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4期。

[31]高莎:《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千万人》,《解放日报》2010年11月26日。

[32]高文书:《人力资本与进城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人口与发展》2009年第15期。

[33]辜胜阻、刘江口:《城镇化要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人口研究》2012年第6期。

[34]郭庆旺、贾俊雪:《公共教育政策、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溢价》,《经济研究》2009年第10期。

[35]郭晔:《我国三大经济区的发展比较——基于城市与区域集聚效应的面板数据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4期。

[36]郭志仪、逯进:《教育、人力资本积累与外溢对西北地区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10期。

[37]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世界经济》2000年第20期。

[38]何绍辉:《新型城镇化建设应理顺基本要素关系》,《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39]何文举:《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的路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1期。

[40]何雄浪、杨霞:《市场开放度、劳动生产率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价格月刊》2012年第4期。

[41]何一民:《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助力四川新型城镇化建设》,《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42]贺菊煌:《我国资产的估算》,《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1992年第8期。

[43]黄枫、吴纯杰:《中国省会城市工资溢价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的空间计量分析》,《财经研究》2008年第9期。

[44]江涛:《乡镇企业的城镇化集聚——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一种分析》,《上海经济研究》2001年第7期。

[45]赖永剑:《地区劳动生产率差异分解与条件收敛——基于产业经济的结构分析》,《产经评论》2011年第1期。

[46]李滨生:《我国职工工资收入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劳动》2010年第2期。

[47]李程骅:《服务业推动城市转型的“中国路径”》,《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4期。

[48]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财贸经济》2003年第10期。

[49]李恒:《基于FDI的产业集群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0]李红、王彦晓:《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国际金融研究》2014年第2期。

[51]李红涛、党国英:《劳动生产率对工资的影响——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广义矩估计方法》,《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第4期。

[52]李佳洺、张文忠、孙铁山、张爱平:《中国城市群集聚特征与经济绩效》,《地理学报》2014年第4期。

[53]李小平、朱钟棣:《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经济研究》2006年第2期。

[54]李煜伟、倪鹏飞:《外部性、运输网络与城市群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3期。

[55]李长亮:《中国省域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空间计量分析》,《经济问题》2015年第5期。

[56]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7]刘军、徐康宁:《产业聚集、经济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中国软科学》2010年第7期。

[58]刘立云:《中西部文化产业集群的区域竞争优势研究》,《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

[59]刘璐:《产业集聚、知识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两广城市的对比分析》,《当代经济》2012年第23期。

[60]刘涛、曹广忠:《城市规模的空间聚散与中心城市影响力——基于中国637个城市空间自相关的实证》,《地理研究》2012年第7期。

[61]刘文燕:《产业集聚: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中国市场》2014年第27期。

[62]刘修岩、殷醒民:《空间外部性与地区工资差异: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学》(季刊)2009年第1期。

[63]刘志彪、于明超:《从GVC走向NVC长三角一体化与产业升级》,《学海》2009年第5期。

[64]龙志和、张馨之:《空间集聚、区域外溢与俱乐部收敛——基于省级和地级区划的比较研究》,中国经济学年会论文,2007。

[65]卢学法、申绘芳:《杭州城市首位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浙江统计》2008年第6期。

[66]鲁德银、王习春:《农村城镇化程与小城镇集聚力协同研究——湖北与苏浙粤鲁德比较分析》,《乡镇经济》2007年第2期。

[67]鲁迪格·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68]陆铭、高虹、佐藤宏:《城市规模与包容性就业》,《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

[69]吕丹、叶萌、杨琼:《新型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综述与重构》,《财经问题研究》2014年第9期。

[70]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7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1。

[72]马晓君、刘璇:《我国地区间工资差异的比较研究》,《对外经贸》2010年第9期。

[7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卷),商务印书馆,1997。

[74]毛丰付、潘加顺:《资本深化、产业结构与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第10期。

[75]宁光杰:《中国大城市的工资高吗——来自农村外出劳动力的收入证据》,《经济学》(季刊)2014年第10期。

[76]宁越敏、严重敏:《我国中心城市的不平衡发展及空间扩散的研究》,《地理学报》1993年第2期。

[77]牛丽贤、张寿庭:《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综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年第6期。

[78]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79]潘文卿、刘庆:《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与地区经济增长——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期。

[80]潘文卿:《外商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的外溢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世界经济》2003年第16期。

[81]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理论探索》2010年第4期。

[82]彭树宏:《城市规模与工资溢价》,《当代财经》2016年第3期。

[83]彭文慧:《社会资本、产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11期。

[84]盛科荣、金耀坤、纪莉:《城市规模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跨国截面数据的经验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11期。

[85]孙楚仁、文娟、朱钟棣:《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地区工资差异的实证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8年第2期。

[86]孙浦阳、韩帅、许启钦:《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动态影响》,《世界经济》2013年第3期。

[87]孙浦阳、韩帅、张诚:《产业集聚结构与城市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财经科学》2012年第8期。

[88]孙圣民:《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关系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9期。

[89]孙学英:《中国各地区城市化水平比较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第20期。

[90]孙叶飞、夏青、周敏:《新型城镇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经济增长效应》,《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6年第33期。

[91]孙莹莹:《交通基础设施对城市规模的影响研究》,《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13年第6期。

[92]陶洪、戴昌钧:《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省域比较——基于DEA的经验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年第10期。

[93]藤田昌久:《聚集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94]万广华、陆铭、陈钊:《全球化与地区间收入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95]汪明峰:《中国城市首位度的省际差异研究》,《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第3期。

[96]王海宁、陈媛媛:《产业集聚效应与地区工资差异研究》,《经济评论》2010年第5期。

[97]王宏:《工资增长、地区分布与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改革》2014年第2期。

[98]王际宇、易丹辉、郭丽环:《中国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5年第6期。

[99]王家庭:《城市首位度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24个省区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12年第5期。

[100]王建国、李实:《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高吗?》,《管理世界》2015年第1期。

[101]王建康、谷国锋、姚丽、陈园园:《中国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地理科学》2016年第1期。

[102]王俊、李佐军:《拥挤效应、经济增长与最优城市规模》,《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7期。

[103]王小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与制度变革》,《经济研究》2000年第7期。

[104]王新越、秦素贞、吴宁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测度及其区域差异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14年第4期。

[105]王馨:《区域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天津大学,2003。

[106]王铮、毛可晶、刘筱、赵晶媛、谢书玲:《高技术产业聚集区形成的区位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5年第4期。

[107]卫言:《四川省新型城镇化水平及指标体系构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2。

[108]魏后凯:《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经济研究》2002年第4期。

[109]魏后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两极化倾向与规模格局重构》,《中国工业经济》2014年第3期。

[110]魏下海、张建武、赵秋运:《中国工资差距从何而来——来自20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的发现》,《中国劳动经济学》2011年第1期。

[111]文东伟、冼国明:《中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程度及其演变趋势:1998~2009年》,《世界经济》2014年第3期。

[112]吴福象、刘志彪:《城市化群落驱动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来自长三角16个城市的经验证据》,《经济研究》2008年第11期。

[113]吴建新:《中国工业劳动生产率分解及其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当代财经》2010年第11期。

[114]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115]吴玉鸣:《空间计量经济模型在省域研发与创新中的应用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第5期。

[116]肖金成:《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农民工是主体》,《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12月16日。

[117]肖小龙、姚慧琴:《中国城市群生产率变迁及差异性考察》,《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第6期。

[118]谢德体:《关于以工业化理念和力度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议》,《团结》2013年第2期。

[119]谢品、李良智、赵立昌:《江西省制造业产业集聚、地区专业化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经济地理》2013年第6期。

[120]谢英彦:《略论近代以来的地理环境决定论与史学研究》,《开放时代》2000年第11期。

[121]谢长青、范剑勇:《市场潜能、外来人口对区域工资的影响实证分析——以东西部地区差距为视角》,《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2年第14期。

[122]徐辉、陈芳、张明如:《农民工资性收入与城镇化关系实证研究》,《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12期。

[123]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现代管理科学》2013年第9期。

[124]徐敏、张小林:《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金融论坛》2014年第12期。

[125]徐维祥、唐根年:《浙江区域块状经济在城镇化进程中的运行绩效分析》,《经济地理》2004年第10期。

[126]徐学强:《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城镇发展特征分析》,《地理科学》1989年第3期。

[127]徐长生、周志鹏:《城市首位度对不同产业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基于空间面板德宾模型的分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

[128]许庆明、胡晨光、刘道学:《城市群人口集聚梯度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长三角地区与日本、韩国的比较》,《中国人口科学》2015年第1期。

[129]薛继亮:《技术选择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业经济研究》2013年第6期。

[130]薛俊菲、陈雯、张蕾:《中国市域综合城市化水平测度与空间格局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2期。

[131]薛颖慧、薛斓:《试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空间分布特点》,《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第4期。

[132]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64。

[133]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其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2002。

[134]严重敏、宁越敏:《我国城镇人口发展变化特征初探》,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

[135]杨继东、江艇:《中国企业生产率差距与工资差距——基于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经济研究》2012年第S2期。

[136]杨仁发:《产业集聚与地区工资差距——基于我国269个城市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13年第8期。

[137]杨文举:《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深化与经济增长:基于DEA的经验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5期。

[138]杨艳玲:《劳动力流动与地区间工资差距》,《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2015年第5期。

[139]杨志诚:《浅议影响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及“三化”协调发展》,《科技广场》2014年第10期。

[140]姚先国、曾国华:《劳动力成本对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影响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141]叶援:《我国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实证分析》,《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142]于凌云:《教育投入比与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经济研究》2008年第10期。

[143]于燕:《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财经科学》2015年第2期。

[144]余冬筠、郑莉峰:《产业集聚、创新集聚与城市经济动力——来自长三角的证据》,《华东经济管理》2013年第3期。

[145]余吉祥、周光霞、段玉彬:《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的演进趋势演进——基于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人口与经济》2013年第2期。

[146]张超:《城市体系视角下长三角工业空间集聚与转型研究》,《城市发展研究》2008年第2期。

[147]张建红等:《中国地区工资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经济研究》2006年第10期。

[148]张军、刘晓峰:《工资与劳动生产率的关联:模式与解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49]张军、吴桂英、张吉鹏:《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

[150]张丽琴、陈烈:《新型城镇化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年第12期。

[151]张培刚:《发展经济的非经济因素与政府作用》,《管理与财富》2001年第8期。

[152]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1期。

[153]张雪玲、叶露迪:《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提升创新驱动因素的实证分析》,《统计与决策》2017年第9期。

[154]张艳华、李秉龙:《人力资本对农民非农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6年第6期。

[155]张玉明、李凯:《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

[156]张云飞:《城市群内产业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经济地理》2014年第1期。

[157]张占仓:《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经济地理》2010年第9期。

[158]张志强:《聚集经济与中国城市经济增长——基于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南京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159]章元、刘修岩:《聚集经济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世界经济》2008年第3期。

[160]赵春明、贺彩银:《贸易开放对我国城镇化进程影响的理论机制与实证分析——基于劳动力流动视角》,《新视野》2016年第5期。

[161]赵大伟:《产业集聚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理研究》,《时代金融》2015年第27期。

[162]赵宏斌、刘念才等:《我国高校的区域分布研究:基于人口、GDP的视角》,《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第28期。

[163]赵维良、韩增林:《从城市首位度到网络中心性——城市规模分布的关系视角》,《城市发展研究》2015年第22期。

[164]赵文军:《我国省区劳动生产率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1990~2012》,《经济学家》2015年第6期。

[165]赵颖:《中小城市国模分布如何影响劳动者工资收入?》,《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3年第11期。

[166]赵永平、徐盈之:《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与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我国省际2000~2011年的经验分析》,《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67]赵永平:《新型城镇化、集聚经济与劳动生产率》,《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年第8期。

[168]赵勇:《国外城市群形成机制研究述评》,《城市问题》2009年第8期。

[169]周一星、史育龙:《我国入世后城市发展的战略分析》,《地理学报》1995年第4期。

[170]周一星:《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3。

[171]周玉龙、孙久文:《产业发展从人口集聚中受益了吗——基于2005~2011年城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中国经济问题》2015年第2期。

[172]周志鹏、徐长生:《龙头带动还是均衡发展——城市首位度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经济经纬》2014年第5期。

[173]朱江丽:《开放经济视角下产业集聚与城市规模增长》,《南大商学评论》2012年第21期。

[174]踪家峰、周亮:《大城市支付了更高的工资吗?》,《经济学》(季刊)2015年第14期。

[175]A.D. & Iacute,Azbautista,“Agglomeration Economies,Economic Growth and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in Mexico,” Working paper,Urban/regional,2005,1:57-79.

[176]Ades,A.,& Glaeser.,“Urban Trend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Geography Matters!” Current Urban Studies(1995).

[177]Acemogl,D.,S.Johnson,“Unbundling institutions,” Joumal of Politcal Economy,2005,113(5):949-995.

[178]Aghion,P.,Peter Howitt,Endogenous Growth Theory(The MIT Press,1998).

[179]Amiti,M. “New Trade Theories and Industrial Location in the EU:A Survey of Evidence,” 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1998,14(2):45-53.

[180]Auty,R.M.,Sustaining Development in Mineral Economies:The Resource Curse Thesis(Routledge,1993).

[181]Bacolod,M.,B.S.Blum,and W.C.Strange,“Skills and the Cit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9,65:136-153.

[182]Bacolod,M.,B.S.Blum,and W.C.Strange,“Elements of Skill:Traits,Intelligences,Education,and Agglomeration,”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50(1):245-280.

[183]Bandyopadhyay,S.,E.Green,“Urbanization and Mortality Decline,”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 25(2013).

[184]Bayer,C.,Falko Juessen,“On the Dynamics of Interstate Migration:Migration Costs and Self-selection,”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12,15(3):377-401.

[185]Bode,E. “Productivity Effects of Agglomeration Externalities,” Research Gate/ifw-kiel.de(2004).

[186]Brülhart,M.,N.A.Mathys,“Sectoral Agglomeration Economics in a Panel of European Region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08,38(4):348-362.

[187]Baum-Snow,N.,R.Pavan,“Inequality and City Siz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2013,95(5):1535-1548.

[188]Baum-Snow,N.,R.Pavan,“Understanding the City Size Wage Gap,”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2012,79(1):88-127.

[189]Carlino,A.,S.Chatterjee,R.M.Hunt,“Urban density and the Rate of Inven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7,61(3):389-419.

[190]Carraway,R.L.,Thomas L.Morin,Herbert Moskowitz,“Multicriteria Dynamic Programming:What to Do in the Absence of Monotonicity,” Decision and Control,1985 24th IEEE Conference on.

[191]Ciccone,A.,“Agglomeration Effects in Europe,” European Review,2002,46(2):213-227.

[192]Ciccone,A.,R.E.Hall,“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1):54-70.

[193]Combes,P.P.,G.Duranton,L.Gobillon,“Spatial Wage Disparities:Sorting Matter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8,63(2):723-742.

[194]Combes,P.P.,G.Duranton,L.Gobillon,S.Roux,“Sorting and Local Wage and Skill Distributions in France,” Regional Science & Uran Economics,2012,42(6):913-930.

[195]Combes,P.P.,G.Duranton,L.Gobillon,D.Puga,S.Roux,“The Productivity Advantages of Large Cities:Distinguishing Agglomeration from Firm Selection,” Econometrica,2012,80(6):2543-2594.

[196]Combes,P.P.,S.Démurger,Li Shi,“Urbanisation and Migration Externalities in China,” McGraw-Hill 108(2013):349-362.

[197]David,P.,L.Keely,“The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oalitions,”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 New Technology,2003,(12)1:93-116.

[198]Diamond,J.,Guns,Germs,and Steel:The Fates of Human Societies(W.W.Norton,1997).

[199]Dunning,J. H.,Explaining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Boston:Unwin Hyman,1988).

[200]Dunning,J. H.,“The Determinants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Oxford Economic Papers,1973(30):289~336.

[201]Dunning,J. H.,“Trade,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 and the MNE:A Search for an Eclectic Approach,” in Ohlin,B.,P. O. Hesselnorn and P. J. Wijkman(eds.),The International Al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MacMillan,London,1977.

[202]Ellison,G.,E.L.Glaeser,“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889-927.

[203]Engelbrecht,H.J.,“International R&D spillovers,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OECD economies: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7,41(8):1479-1488.

[204]Esteban,J.,F.Cabria,E.Rollán,R.Fernándezroblas,I.Gadea,“Ch-aracterization of Rapidly Growing Mycobacteria Using a Commerc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 Infectious Diseases,2000,19(1):73-75.

[205]Fingleton,B.,“Beyond Neoclassical Orthodoxy:A View Based on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nd UK Regional Wage Data,”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5,84(3):351-375.

[206]Fujita,M.,J.F.Thisse,“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 University Avenue Undergraduate Journal of Economics,2002.

[207]Fujita,M.,J.F.Thisse,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89-93).

[208]Fu.S.,S.Ross,“Wage Premia in Employment Clusters:How Important Is Worker Heterogeneity?” Human Capital and Economic Opportunity Working Group,Economic Research Center,University of Chicago,Working Paper No:2011-2027.

[209]Glaeser,E.L.,J.E.Kohlhase,“Cities,Regions and the Decline of Transport Costs,” Papers in Regional Science,2004,83(1):197-228.

[210]Glaeser,E.L.,M.G.Resseger,“The Complementarity between Citi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2010,50(1):221-244.

[211]Glaeser,E.L.,D.C.Mare,“Citi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2001,19(2):316-342.

[212]Hall,A.,“Capacity Development for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n Innovation Systems View of What It Is and How to Develop I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5,17(5):611-630.

[213]Hall,R.E.,C.I.Jones,“Why Do Some Countries Produce so Much Morn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1):83-116.

[214]Henderson,D.J.,R.R.Russell,“Human Capital and Convergence:A Production-Frontier Approac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5,46(4):1167-1205.

[215]Henderson,J.V. “Marshall’s scale econom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3,53(1):1-28.

[216]Holz,C.A.,“New Capital Estimates for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2006,17(2):142-185.

[217]Hoover,E.,The Location of Economic Activity(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48).

[218]Jefferson,M.,“The Law of the Primate City,” The Geographical Review,1939,29(2):226-232.

[219]Jos’e et al.,“Provincial Disparities in Post-reform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2010,18(2):73-95.

[220]Krashinsky,H.,“Urban Agglomeration,Wages and Selection:Evidence from Samples of Siblings,” Labour Economics,2011,18(1):79-92.

[221]Kumar,S.,R.Russell,“Technological Change,Technological Catch-Up and Capital Deepening Relative Contributions to Growth and Converg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3):527-548.

[222]Krugman,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3):483-499.

[223]Lipton,S.G.,“Evidence of Central City Reviv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itute of Planners,1977,43(2):136-147.

[224]Lewis,W.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139-191.

[225]Lucas,R.E.,“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1988,22(1):3-42.

[226]Marshall,J.U.,The Structure of Urban Systems(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89).

[227]Martínez-Galarraga,J.,E.Paluzie,J.Pons,D.A.Tirado-Fabregat,“Agglomeration and Labour Productivity in Spain over the Long Term,” Cliometrica,2008,2(3):195-212.

[228]Mion,G.,P.Naticchion,“Urbanization Externalities,Market Potential and Spatial Sorting of Skills and Firms,” CEPR Discussion Paper,2005:5172.

[229]Moretti,E.,“Local Labor Markets,” http://www.nber.org/papers/w15947(2010.4).

[230]North,D.,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

[231]Pesrson,T.,G.Tabellini,“Constitutional rules and fiscal policy outcom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6,94(1):25-45.

[232]Pietrobelli,C.,T.O.Barrera,“Enterprise clusters and industrial districts in Colombia’s fashion sector,”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2,10(5):541-562.

[233]Robert,J.Barro.,Xavier Sala-i-Martin.,Economic Growth(The MIT Press,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2004).

[234]Serda,A.,The Basic Principle of Urbanization(London:Macmillan,1867),pp.51-54.

[235]Smith,A.,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 of Nations(Indianapolis Liberty Fund,1776).

[236]Solow,R.M.,“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57,39(3):312-320.

[237]Sveikauskas,L.,“The Productivity of Cities,”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75,89(3):393-413.

[238]Tabuchi,T.,A.Yoshida,“Separating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Consumption and Produc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48(1):70-84.

[239]Thomas,L.,“City-size distribution and the size of urban systems,”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1(1985):905-913.

[240]Usai,S.,R.Paci,“Externalities and Local Economic Growth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Working Paper Crenos(2001):293-321.

[241]Wheeler,C.H.,“Cities and the Growth of Wages among Young Workers:Evidence from the NLSY,”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6,60(2):162-184.

[242]Yankow,J.J.,“Why do Cities Pay More?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Some Competing Theories of the Urban Wage Premium,”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6,60(2):139-161.

[243]Zipf,G.K.,Human Behavior and the Principle of Least Effort:An introduction to human ecology(Addison-Wesley,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