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3

引证文献

10 !

参考文献

316

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报告图书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in China Today

SSAPID:101-7579-1051-80
ISBN:978-7-5097-026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依托于2006年的大规模调查资料,在7061个样本的的基础上,全面分析了中国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形势,对社会和谐稳定认识进 行了影响因素分析;并分专题介绍了收入和财富分配、阶级阶层结 构变迁、中产阶层的现状及政治态度、农民工现存状态、贫困群体 ,以及利益矛盾和冲突等。对于决策者以及研究人员而言,本书提 供了翔实的数据资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后记

 导论 和谐社会建设是新的伟大实践

  一 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问题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新进展

  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体系

   1.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治国执政理念

   2.和谐社会建设的奋斗目标

   3.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布局

   4.和谐社会建设必须遵循的原则

   5.和谐社会建设的道路和过程

   6.和谐社会建设的制度创新

   7.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道德基础

   8.和谐社会建设的国际战略

   9.和谐社会建设的领导和社会力量

  四 可供借鉴的西方社会建设理论

   1.社会团结理论

   2.社会整合理论

   3.社会冲突理论

   4.社会公正理论

   5.社会福利制度和理论

   6.公民社会理论

  五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和谐社会

   1.加快经济建设,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2.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健全民主政治体制,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可靠政治保证

   3.加强文化建设,加快文化体制改革,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精神支持

   4.加强党的建设,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建设和谐社会

  六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的思路

 第一章 宏观背景、分析框架和调查方法

  一 社会结构变动:宏观背景

   1.产业结构进入工业化中期

   2.所有制结构变化带来劳动关系的调整

   3.阶级阶层结构出现流动和分化加快趋势

   4.分配结构和利益格局出现差距扩大趋势

   5.城乡社会结构仍呈现二元特征

   6.区域结构表现为不平衡的发展

   7.就业和职业结构的变化滞后于经济结构

   6.组织结构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增强

   7.人口—家庭结构变化造成就业—养老双重压力

  二 社会和谐稳定的基本分析框架

   1.社会结构视角

   2.社会制度视角

   3.社会行动的视角

   4.社会意识的视角

  三 调查方法与数据说明

   1.抽样设计及抽样过程

   2.督导员/调查员培训

   3.实施访问

   4.资料复核

   5.数据处理与加权

 第二章 当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

  一 社会和谐稳定的总体判断

   1.中国社会现阶段总体上比较和谐稳定

   2.对社会生活状况的乐观和忧虑情绪并存

   3.利益格局不平衡成为普遍看法

  二 财富分配和消费差距问题

   1.人均年收入差距:基尼系数至少达到0.496

   2.财产分配差距远超过收入差距

   3.消费差距小于收入和财产差距

  三 生活压力和社会问题

   1.多数家庭的生活达到宽裕水平,但部分群众生活仍然困难

   2.医疗、就业、收入分配和腐败成为最突出的社会问题

   3.收入、医疗、住房和子女教育成为最主要的生活压力

  四 公平感、阶层认同和冲突感知

   1.不公平感在城乡、地区和行业之间的待遇问题上最强烈

   2.社会阶层的认同仍在变动之中

   3.社会差别中最为显著的是贫富差别和干群差别

   4.五大社会矛盾纠纷成为人们感知较强烈的现实利益问题

  五 公共产品供给与社会支持网络

   1.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产品供给不足

   2.社会支持网络有所弱化

  六 社会价值整合面临挑战

   1.物质利益成为普遍价值追求

   2.社会风气面临诸多问题

   3.影响舆论的主流媒体受到新的挑战

   2.群体关系冲突可能性看法分析

 第三章 社会和谐稳定认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方法与变量

   1.客观变量集的构造

   2.主观变量集的构造

  二 社会和谐稳定认识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和谐感

   2.社会稳定感

  三 个人和家庭生活感受影响因素分析

   1.家庭生活压力感

   2.过去五年生活变化评价与未来五年生活预期

   3.个人社会经济地位认同

  四 安全感、公平感、冲突感影响因素分析

   1.社会安全感

   2.社会公平感

   3.社会利益冲突感与冲突激化可能性判断

   4.社会冲突行动分析

  五 政府工作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

   1.地方政府工作的社会满意度

   2.政府的社会信任度

  六 结论和讨论

 第四章 收入与财富分配

  一 从平均主义到分配差距过大:文献回顾

   1.中国全体居民收入不平等的研究

   2.地区间收入不平等的研究

   3.城乡间收入不平等的研究

   4.财产分配格局的研究

   5.收入差距扩大机制的研究

  二 收入的分配、构成与差距*

   1.家庭人均收入和月平均收入状况

   2.家庭住户人均收入的构成与非农从业者月平均收入的决定

   3.收入分配差距分析

  三 家庭财产的分配、构成与差距

   1.家庭财产的分布

   2.家庭财产的构成

   3.家庭财产的分配差距

  四 收入和财产分配差距的构成

   1.收入和财产差距分解方法说明

   2.家庭人均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3.非农从业者月收入差距分解分析

   4.家庭人均财产分布差距分解分析

  五 结论、讨论与政策建议

   1.基本结论和主要发现

   2.对几个相关问题的讨论

   3.几点建议

 第五章 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一 中国现阶段阶级阶层结构的几种描述

  二 阶级阶层结构分析范式

  三 中国当前阶级阶层结构测量

  四 中国各阶级阶层的社会态度

  五 结论和讨论

   1.中国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2.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社会态度开始分化

   3.加强社会价值和社会态度的整合

 第六章 社会分层、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

  一 收入不平等的研究背景

   2.阶级结构、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假设

  二 收入在阶级阶层中的分布

   1.业主阶层和小业主阶层的收入最高

   2.自雇阶层的收入相对较低

   3.新中产阶层的收入居中

   4.体力管理阶层高于半技术半体力工人阶层

   5.体力工人阶级的收入相对较低

   6.农民阶级的收入最低

  三 各阶级阶层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

   1.各阶级阶层收入在总收入五等份分组中的分布

   2.各阶级阶层在总收入中所占份额

  四 人力资本、阶级位置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1.各阶级阶层的人力资本与收入不平等

   2.阶级阶层位置、家庭背景与收入不平等

  五 研究结论与政策性建议

   1.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任务艰巨

   2.收入差距拉大主要原因在于体力劳动阶层收入过低

   3.阶级阶层位置显著影响着人们的收入获得

   4.人力资本显著影响着收入水平

   5.通过再分配调节收入不平等

 第七章 中产阶层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

  一 中产阶层的概念

   1.中产阶层

   2.中等收入层和社会中间层

  二 中产阶层的界定、测量和规模

   1.中产阶层收入标准的界定和测量

   2.中产阶层职业标准的界定和测量

   3.中产阶层教育标准的界定和测量

  三 社会中层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四 中产阶层社会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

  五 结论和讨论

 第八章 中产阶层的力量和政治态度

  一 中产阶层是“稳定器”还是“变革器”

   1.中产阶层的社会“稳定器”理论

   2.中产阶层的社会“变革器”理论

   3.前期研究的发现

  二 新中产阶层与老中产阶层

  三 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

   1.研究策略与变量介绍

   2.中产阶层与其他阶层的政治态度比较

   3.中产阶层的社会冲突意识

  四 社会中层的认同及其影响因素

  五 结论和讨论

   1.中国有10%以上的人属于中产阶层

   2.中产阶层并不必然是社会稳定器

   3.下层阶级向中产阶层的认同增强了社会的稳定性

   4.政府形象的改善有助于增加社会稳定性

   5.在对阶级形成的影响上政治资本的意义难被发现

   6.收入多寡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态度

   7.阶级关系取向的阶级阶层分类发现了中产阶层的作用

   8.要避免大学生社会经济地位向下跌落

 第九章 农民工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一 农民工*的经济地位:收入、劳动时间和社会保障

  二 农民工的社会态度

  三 对农民工具有的积极社会态度的解释

  四 结论和讨论

 第十章 贫困群体分析

  一 问题与方法

  二 贫困群体的识别与规模

   1.城乡住户贫困识别标准

   2.农村住户贫困发生率分析

   3.城镇住户贫困发生率

   4.城乡贫困者的贫困类型

  三 城乡贫困的深度、强度与扶贫力度

   1.概念与方法

   2.农村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3.城镇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4.城乡持久性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四 城乡贫困人口的特征与贫困影响因素

   1.农村贫困的主要特征

   2.城镇贫困的主要特征

   3.城乡贫困影响因素分析

  五 结论和讨论

 第十一章 利益矛盾和冲突

  一 利益冲突认知及其影响因素

   1.个人特征的影响

   2.客观阶层属性的影响

   3.主观阶层认同的影响

   4.生活变迁的影响

   5.社会冲突经历的影响

  二 利益冲突意识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三 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分化和冲突

   1.公众对获益群体的感知

   2.公众对不同分组群体间利益差距和冲突的感知

  四 社会群体利益冲突的事件分析

   1.利益冲突事件的特征描述

   2.利益冲突事件的解决渠道和解决效率

   3.利益冲突事件的经历对社会态度的影响

  五 结论和讨论

   1.干群关系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

   2.公众没有表现出具有普遍性的“仇富心理”

   3.社会利益冲突意识主要受教育水平和个人境遇的影响

   4.人们的社会冲突经历对其社会态度的影响甚大

   5.社会冲突事件的卷入程度对政府满意度和社会公平感有较大影响

 结语 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

  一 研究的主要发现和基本结论

   1.缩小收入差距将是一个艰难的长期过程

   2.收入分配问题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影响甚大

   3.收入多寡并不直接影响人们的社会态度

   4.职业位置显著影响着人们的收入获得

   5.教育水平显著影响着收入水平和维权意识

   6.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任务艰巨

   7.社会经济地位认同普遍偏下的现象反映了分配制度认同较低

   8.社会支持网发生从单位到社区的变化

   9.医疗问题涉及整个非营利机构的改革

   10.中产阶层是个新兴的复杂矛盾体

   11.农民工具有较低的经济地位但具有较积极的社会态度

   12.建设服务型政府对促进社会和谐意义重大

  二 促进社会和谐的政策建议

   1.未来五年,要注重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的现实利益问题

   3.未来十五年,从完善体制机制入手,加强和谐社会建设

   4.未来20~30年,从长治久安出发,需要考虑的几个重大问题

 附录 调查问卷

本书立足于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系统阐述,并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于2006年进行的“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GSS2006,CASS)数据,以“社会和谐稳定”为主题,运用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展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研究了我国当前的收入和财富分配、阶级阶层结构、利益矛盾和冲突,探讨当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种影响因素,对中产阶层、农民工群体、贫困群体等进行了专题阐述。其研究成果提供了众多新的发现,对于深刻地认识社会运行规律、把握社情民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爱玲(编辑),2004,《社会学家解读“和谐社会”》,《金陵瞭望》11月23日。

白重恩等,2004,《地方保护主义及产业地区集中度的决定因素和变动趋势》,《经济研究》第4期。

毕先萍、简新华,2002,《论经济结构变动与收入分配差距的关系》,《经济评论》第8期。

边燕杰、张展新,2002,《市场化与收入分配——对1988年和1995年城市住户收入调查的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蔡昉、都阳,2000,《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第10期。

蔡昉、王美艳,2002,《中国经济增长究竟有多快?》,《新视野》第4期。

陈光金,2005,《反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反贫困的理论、政策与实践回顾》,载景天魁、王颉主编《统筹城乡发展》,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陈光金,2007,《劳资关系:通过协调走向劳资两利》,载《浙江经验与中国发展·社会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冠任、易扬,2004,《中国中产者调查》,北京:团结出版社。

陈佳贵、黄群慧等,2007,《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2006,《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陈文玲,2007,《我国消费需求发展趋势及深层次矛盾》,《宏观经济研究》第1期。

陈宗胜,1994,《经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陈宗胜,2002,《再论改革与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陈宗胜、周云波,2001,《体制改革对城镇居民收入差别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陈立中、张建华,2006,《中国城镇主观贫困线测度》,《财经科学》第9期(总222期)。

崔传义,2004,《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创造农民工转化为城市产业工人的制度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研究报告》第206期。

高宣扬,2005,《当代社会理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协调发展研究”课题组,2002,《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经济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国城调,1997,《中国城镇居民贫困的测量》,《中国统计》第3期(总第182期)。

国家统计局,1998,《1998年中国统计摘要》,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05,《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公报》,《经济日报》4月22日。

国家农调总队,2005,《2004年我国贫困地区妇女贫困程度更为严重》,中国三农信息网。

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课题组,199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经济研究》第12期。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2003,《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2003)》,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07,《中国农村住户调查年鉴(2007)》,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关信平,1999,《中国城市贫困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何伟,2006,《资源分配不公决定收入分配不公——再论公平与分配不能联姻》,《中国流通经济》第7期。

郝大海、李路路,2006,《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胡兵、赖景升、胡宝娣,2007,《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缓解——基于中国农村贫困变动的实证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第5期。

胡景北,2004,《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城市贫困的理论分析》。载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胡联合、胡鞍钢,2006,《中国贫富分化对违法犯罪活动的影响》,载权衡主编《收入分配与社会和谐》,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

胡联合、胡鞍钢,2007,《中产阶层:“稳定器”还是相反或其他——西方关于中产阶层社会政治功能的研究综述》,《中国社会科学内刊》第6期。

黄祖辉、王敏、万广华,2003,《我国居民收入不平等问题:基于转移性收入角度的分析》,《管理世界》第3期。

贾西津,2006,《公民社会制度环境的国际比较》,载俞可平等著《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姜德华等,1989,《中国的贫困地区类型及开发》,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金亮贤,2002,《改革开放以来法律文化变迁述评》,《政治与法律》第5期。

康晓光,1999,《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康晓光,2002,《90年代中国贫困与反贫困战略》,中国扶贫信息网。

李培林,1996,《农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第4期。

李培林主编,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李炜,2007,《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第3期。

李培林、张翼,2000,《消费分层:启动经济的一个重要视点》,《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2000,Job Searching,Employment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李培林、张翼、赵延东、梁栋,2005,《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强(社会学者),2005,《“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第2期。

李强,2006,《职业共同体,今日中国社会整合之基础——论“杜尔克姆主义”的相关理论》,《学术界》第3期。

李强(法学学者),2004,《中国土地征收法律制度研究》,中国民商法律网7月18日。

李实,2003,《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经济学(季刊)》第2卷第2期。

李实,2004,《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城市贫困的恶化及其原因》,载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李实,2007,《收入分配体制变迁与差距演变——改革30年回顾》,“中国改革步入30年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会议论文。

李实、罗楚亮,2007a,《收入差距与社会公平》,中国改革研究院(海南)2007年中国改革评估报告。

李实、罗楚亮,2007b,《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新估计》,《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李实、John Knight,2004,《中国城市贫困中的三种类型》,载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李实、岳希明,2006,《中国个人收入分配》,天则经济研究所253次双周学术讨论会报告。

李实、张平、魏众、仲济根等著,2000,《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实证分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实、赵人伟,1999,《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研究》第4期。

李实、赵人伟,2006,《市场化改革与收入差距扩大》,《洪范评论》第3卷第2辑。

李亚杰、魏武,2007,《中国不断改进信访工作 扭转群体性事件高发势头》,新华网3月28日。

李小云、张雪梅、唐丽霞,2005,《当前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http://super.aweb.com.cn 9月20日。

李燕琼、嘉蓉梅,2006,《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征用与管理问题的理性反思——对我国东、中、西部1538个失地农户的调查分析》,《经济学家》第5期。

柳拯、郭洪泉、朱勋克,2005,《我国城乡贫困问题预测分析》,《中国社会保障》2005年第9期

林卡、范晓光,2006,《贫困和反贫困——对中国贫困类型变迁及反贫困政策的研究》,《社会科学战线》第1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8,《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经济研究》第6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1999,《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林幼平、张澍,200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收入分配问题研究综述》,《经济评论》第4期。

刘长城,2001,《经济发展与犯罪峰值关联性初探》,《中国经济快讯周刊》第47期。

刘海波,2004,《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司法调节》,《法学研究》第5期。

刘精明,2006,《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刘毅,2006,《中产阶层的界定方法及实证测度——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开放时代》第4期。

鲁凤、徐建华,2004,《中国区域经济差异——来自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的实证》,《中国东西部合作研究》第1卷。

陆学艺,2005,《构建和谐社会与社会结构的调整》,《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陆学艺主编,2001,《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学艺,2004,《当代中国社会流动》,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吕大乐、王志铮,2003,《香港中产阶级的处境观察》,香港:三联书店(香港)。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茅于轼,2006,《真正懂经济学的人不会被很多危机吓唬住》,《新青年·权衡》7月5日。

农业部,2006,《中国农业统计年鉴(2006)》,农业部网站。

农业部,2007,《2006年全国乡镇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农业部网站1月24日。

彭国华,2005,《中国地区收入差距、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收敛分析》,《经济研究》第9期。

乔健,2006,《中国劳动关系的转型及当前特征》,载《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秦晖,1999,《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秦晖,2002,《既要WTO,也要NGO》,《中国改革》第6期

秦威,2005,《社会组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与功能》,《学会》第6期。

秦交锋,2007,《专家谈如何“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半月谈》11月。

魏杰,2006,《收入差距不要迷信基尼系数》,《人民日报(海外版)》,7月14日。

沈坤荣、付文林,2006,《税收竞争、地区博弈与增长绩效》,《经济研究》第6期。

沈红,2000,《中国贫困研究的社会学评述》,《社会学研究》第2期。

沈红、周黎安、陈胜利,1992,《边缘地带的小农:中国贫困的微观解理》,北京:人民出版社。

石彤,2004,《社会转型时期的社会排挤——以国企下岗失业女工为视角》,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孙立平,2003,《贫困是什么?》,中国三农信息网。

孙立平等,1994,《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唐钧,1994,《中国城市居民贫困线研究》,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

童大焕,2007,《提高劳动者工资告别国富民穷》,中国网5月15日。

童星、林闽纲,1993,《中国农村贫困线标准》,《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涂晓芳,2004,《地方政府的行为博弈与其外在性》,《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3期。

万广华,1998,《中国农村区域间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变化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第5期。

万广华,2006,《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平等:方法和证据》,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洪亮、徐翔,2006,《收入不平等孰甚:地区间抑或城乡间》,《管理世界》第11期。

王山,1994,《第三只眼睛看中国》,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王绍光、何建宇,2004,《中国的社团革命——勾勒中国人的结社的全景图》,《浙江学刊》总第149期。

王天夫、王丰,2005,《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第3期。

王小鲁,2007,《中国的灰色收入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中国改革》第7期。

王小强、白南风,1982,《富饶的贫困》,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祖祥、范传强、何耀,2006,《中国农村贫困评估研究》,《管理世界》第3期。

魏后凯,2001,《从重复建设走向有序竞争——中国工业重复建设与跨地区资产重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向书坚,1998,《全国居民收入分配基尼系数的测算与回归分析》,《财经理论与实践》第1期。

肖宾,2006,《官商勾结拿地现象正处在高发期》,《京华时报》6月19日。

萧新煌、尹宝珊,1999,《台湾、香港和新加坡中产阶级的集体社会政治意识》,社会阶层研讨会(香港),香港中文大学亚太研究所。

谢嗣胜、姚先国,2006,《农民工工资歧视的计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第4期。

新华网,2006,《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会议实录》,11月6日。

新华网,2007,《千差万别求相宜——如何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理论热点面对面·2007》10月3日。

刑志杰,2004,《关于教育收益率研究的国际比较》,《北大教育经济研究》(电子季刊)第2卷第1期。

许嘉猷主编,1994,《阶级结构与阶级意识比较研究论文集》,台北:“中研院”出版。

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1997,《城市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薛进军、魏众,2004,《中国城市失业、贫困和收入差距》。载李实、佐藤宏主编《经济转型的代价——中国城市失业、贫困、收入差距分析》,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薛兆丰,2006,《别拿所谓基尼警戒线吓自己》,《世界经济学人》7月18日。

姚洋,2004,《建立一个中国的社会公正理论》,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11月15日。

尹呐,2007,《地方保护主义的成因与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第5期。

于建嵘,2005,《转型期中国的社会冲突——对当代工农维权抗争活动的观察和分析》,《凤凰周刊》第7期。

俞德鹏,1995,《省际城市化进程的定量比较》,《人口研究》第1期。

俞可平,1993,《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及其历史地位》,《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俞可平,2003,《增量民主与善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俞可平等,2006,《中国公民社会的制度环境》,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东生主编,2007,《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年度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张乃剑,2004,《靠牺牲农民利益推进城市化将是一场灾难》,“中国农民权益保护国际研讨会”[中国改革研究院(海南)3月12日]论文。

张车伟,2006,《人力资本回报率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第12期。

张文宏、阮丹青,1999,《城乡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社会学研究》第3期。

张孝德、钱书法,2002,《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政府悖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张平,1998,《中国农村居民区域间收入不平等与非农就业》,《经济研究》第8期。

张翼,2004,《中国人的社会流动:阶级继承与代内流动》,《社会学研究》第4期。

张翼,2005a,《中国城市社会的阶级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张翼,2005b,《中国人口的阶级分层: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所做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6期。

赵俊臣,2003,《论几个“农民致贫说”的荒谬性》,《红旗文稿》第18期。

赵人伟,1985,《劳动者个人收入分配的若干变化趋势》,《经济研究》第3期

赵人伟,2005,《收入分配、财产分配和渐进改革》,《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赵人伟,2007,《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载《紫竹探真——收入分配及其他》,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赵人伟、基斯·格里芬主编,1994,《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赵人伟、李实、Carl Riskin,1999,《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赵人伟、李实,1999,《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载赵人伟等主编《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赵人伟、李实、丁赛,2005,《中国居民财产分布研究》,《中国经济时报》4月25~26日。

赵延东、张化枫、邓大胜,2007,《西部城乡居民的贫困状况》,载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2007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毓盛、李崇高,2003,《中国地方分割的效率损失》,《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07,《中国发展报告2007》,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中国劳动科学研究院劳动科学研究所,2000,《利用样本数据对沈阳和武汉下岗职工状况的分析报告》,《研究论坛》第19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非政府组织研究课题组,2007,《英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监管》,《中国社会科学院要报》6月(总第2904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2007,《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2006,《土地解密:政府征用农民土地全程解析》,《财经》第1期。

周诚,2005,《再论我国农地征收的合理补偿》,《中国经济时报》10月17日。

周为民、卢中原,198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通向繁荣的权衡》,《经济研究》第2期。

周晓虹主编,2005,《全球中产阶级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晓虹,2005,《中国中产阶层调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业安、赵坚毅,2004,《市场化、经济结构变迁和政府经济结构政策转型——中国经验》,《管理世界》第5期。

周怡,2002,《贫困研究:结构解释与文化解释的对垒》,《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周玉清,2006,《职工工资收入过低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中国经济时报》7月28日。

朱力,2006,《变迁之痛——转型期的社会失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布劳,彼特,1991,《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戴约,F. C. 编,1991,《经济起飞的新视角》,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渡边雅男,1998,《现代日本的阶层差别及其固定化》,陆泽军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费希尔,朱莉,2002,《NGO与第三世界的政治发展》,邓国胜、赵秀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弗里德曼,米尔顿、罗斯·弗里德曼,1998,《自由选择,个人声明》,胡琦、席学媛、安强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哈贝马斯,1994,《交往行动理论》,洪佩郁、蔺青译,重庆:重庆出版社。

哈贝马斯,1999,《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宋伟杰译,南京:学林出版社。

哈耶克,弗里德利希,2000,《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张守东、李静冰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黑格尔,1961,《法哲学原理》,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亨廷顿,1988,《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王冠华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吉登斯,安东尼,1998,《社会的构成》,李康、李猛译,北京:三联书店。

吉登斯,安东尼,2000,《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渠敬东、黄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具海根,2004,《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梁光严、张静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卡罗瑟斯,托马斯,2000,《市民社会》,蒲燕译,《国外社会科学文摘》第7期。

克里西,汉斯彼得、鲁德·库普曼斯、简·威廉·杜温达克、马可·G. 朱格尼,2006,《西欧新社会运动——比较分析》,张峰译,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

科瑟,L.,1989,《社会冲突的功能》,北京:华夏出版社。

库兹涅茨,西蒙,1991,《现代经济增长》,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拉瓦里昂,马丁、陈少华,2004,《中国减贫工作取得不平衡的进展》,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

罗尔斯,1988,《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罗奇,史蒂芬,2007,《美中贸易关系的政治化》,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学术峰会文章(3月17日)。

梅尔文·科恩,2007,《社会变革与稳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米尔斯,C. W.,2006,《白领:美国的中产阶级》,周晓虹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莫塞利茨,N.,1997,《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洛克伍德、哈贝马斯、吉登斯》,李猛译,《社会理论论坛》第3期。

纳拉扬,迪帕、拉伊·帕特尔、凯·萨福特、安妮·拉德马赫、萨拉·科克舒尔特,2001,《谁倾听我们的声音》,付岩梅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诺齐克,罗伯特,1991,《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诺斯,道格拉斯·C.,1994,《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等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帕森斯,T.,2003,《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夏遇南、彭刚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钱纳里等,1989,《发展的格局》,李小青等译,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青木昌彦,2001,《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萨拉蒙,莱斯特·M.等,2007,《全球公民社会——非营利部门视界》,贾西津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森,阿马(玛)蒂亚,2002,《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森,阿马(玛)蒂亚,2001,《贫困与饥荒》,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森,阿马(玛)蒂亚,2006,《论经济不平等/不平等之再考察》,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沙里温,2000,《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扶贫——在“21世纪初中国扶贫战略国际研讨会”上的致辞》,载《开发与致富——21世纪初中国扶贫战略国际研讨会资料专辑》,第5期。

西季威克,亨利,1993,《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斯科特,詹姆斯,2001,《农民的道义经济学》,程立昱、刘建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世界银行,1991,《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0,《2000年世界发展报告》,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世界银行,2003,《中国促进均衡增长——国别经济备忘录》。

世界银行,2004,《中国:推动公平的经济增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涂尔干(迪尔凯姆),1995,《社会学方法的准则》,狄玉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迪尔凯姆),1989,《自杀论》,冯韵文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迪尔凯姆),2000,《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

涂尔干(迪尔凯姆),2001,《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傅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亚洲开发银行,2004,《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同致力于扶贫事业》。

亚洲开发银行,2007,《关键指标2007:亚洲的分配不均等》,北京:人民出版社。

奈特,约翰、李实、赵人伟,1999,《中国城镇工资和收入差异的区域分析》,载《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再研究——经济改革和发展中的收入分配》,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Amsden,Alice H. 1989 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Freeman,eds. 1992. Immigration and the Work Force: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the United States and Source Areas.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sia Pacific Civil Society Forum. 2003. “Statement of the Asia-pacific Civil Society Forum on 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and the Eradication of Extreme Poverty and Hunger”. Bangkok,Thailand.

Atkinson,A. B. 1999. “Is Rising Inequality Inevitable?A Critique of the Transatlantic Consensus”. WIDER Annual Lecture,3,UNU/WIDER:Helsinki.

Atkinson,A. and F.Bourguignon. 1982. “The Comparison of Multidimensioned Distributions of Economic Status”. Rev. Econom. Stud.49:183-201.

Bamford,Chanida Chanyapate. 2003. War on Poverty in Thailand:A Political Will and Won’t. Bangkok,Thailand.

Bauman,Zygmunt. 1976. Socialism:Active Utopia.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Ltd.

Beveridge,William. 1942. Social Insurance and Allied Services. London:HMSO.

Bian,Yanjie and John R. Logan. 1996.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61(Oct.):739-758.

Blau,Peter and Otis Dudley Duncan. 1967. 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New York:Wiley.

Branko,Milanovic. 2005. Worlds Apar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raverman,Harry. 1974.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Buchanan,James. 1993. Property as a Guarantor of Liberty. New York: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td.

Bulter,Tim and Mike Savage(eds.) 1995. Social Change and the Middle Class. London:UCL Press.

Cai,Fang and Dewen Wang. 2003. “Migration as Marketizat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ina’s 2000 Census Data?” The China Review 3(2).

Campbell,K. E.,et al. 1986. “Social resources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Social Networks,Vol.8.

Chang,G. H. 2002. China’s Urbanization Lag and Its Economic Cost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The University of Toledo.

Cohen,Jean L.,Andrew Arato.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

Dahrendorf,Ralf. 1958. “Toward a Theory of Social Conflict”. 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170-183.

Dahrendorf,Ralf. 1959. Class and Class Conflict in Industrial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ahrendorf,Ralf. 1966. Power and Privilege. New York:McGraw-Hill.

Dahrendorf,Ralf. 1968. Essays in the Theory of Society.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David,Miller. 1982. “Arguments for Equality”. Midwest Studies in Philosophy(7).

Davis,James C. 1962. “Toward A Theory of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ume 27,No.1,pp.5-6.

De Haan,A. 2000. “Social Exclusion:Enriching the Understanding of Deprivation”. Issue 2,March,pp.22-40.

Deyo,Frederic C. 1995. “Capital,Labor,and State in Thai Industrial Restructuring:The Impact of Global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In Jozsef Borocz and David Smith,eds.,A New World Order?Glob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Westport,CT:Praeger.

Deyo,Frederic C. 2000. “Reform,Globalization,and Crisis:Reconstructing Thai Labour”.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Australia)42,2(June).

Erikson,Robert,and John H. Goldthorpe. 1993. The Constant Flux:A Study of Class Mobility in Industrial Societies. Oxford:Clarendon Press.

Eyal,Gil,Ivan Szelenyi and Eleanor Townsley. 1998. Making Capitalism without Capitalist:Class Formation and Elite Struggles in Post-Communist Central Europe. London:Verso.

Foster,J.,J. Greer,and E. Thorbecke. 1984. “A class of decomposable poverty measures”. Econometrica,42.

Foster,J. E.,A. F. Shorrocks. 1991. “Subgroup Consistent Poverty Indices”. Econometrica,vol.59.

Gans,Herbert J. 1971. “The Uses of Poverty:The Poor Pay All”. Social Policy,July/August,pp.20-24.

Goldthorpe,John H. 1982. “On the Service Class,Its formation and Future”,in Classes and the Division of Labour:Essays in Honor of Ilya Neustadt. A. Giddens and G. MacKenzie(ed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162-185.

Goldthorpe,John H. 1990. “A Response”,in Consensus and Controversy,J. Clark,C. Modgil,and S. Modgil(eds.). London:Falmer Press,pp.399-440.

Guan,X.P. 2003. “Policies Geared to Tackling Social Inequality and Poverty in China”,in Jones Finer,C.(ed.)Social Policy Reform in China. Views from Home and Abroad. Aldershot:Ashgate,pp.69-87.

Hausman,Daniel. 1998. “Problems with Supply-side Egalitarianism”. In Samuel Bowles and Herbert Gintis. Recasting Egalitarianism.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Gans,Herbert J. 1972. “The Positive Functions of Pover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78,No.2(Sep),pp.275-289

Hirschman,Albert O. 1981. Essays in Trespassing:Economics to Politics and Beyond.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G.,and M.Tausig. 1990. “Network range in personal networks”. Social Networks,Vol.12.

Huntington,Samuel P. 1991. The Third Wave:Democratization in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Jian,Tianlun,Jeffrey D. Sachs and Andrew Warner. 1996. “Trends in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7(1):1-21.

Jones,D. C.,C.Li,A.L.Owen. 2003. “Growth 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China Economic Reviews,Vol 14,pp.186-200.

Kacapyr,Elia,Peter Francese,and Diane Crispell. 1996. “Are You Middle Class?—Definitions and Trends of US Middle-Class Households”. American Demographics,Oct.

Kanbur,Ravi and Xiaobo,Zhang. 2003. “Fifty Years of Regional Inequality in China:A Journey Through Central Planning,Reform and Openness”. Paper prepared for the UNU/WIDER Project Conference on Spatial Inequality in Asia.

Kerr,Clark,J. T. Dunlop,F. Harbison,and C. A. Myers. 1973. Industrialism and Industrial Man. Harmondsworth:Penguin Books.

Khan,Azizur Rahman,Keith Griffin,and Carl Riskin. 1999. “Income Distribution in Urban China During the Period of Economic Reform and Globaliz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AEA 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9,No.2.

Kolm,S.C. 1977. “Multidimensional Egalitarianisms”. Quart. J. Econom. 91:1-13.

Koo,Hagen. 2001.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lass Formation.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Krueger,A. O. 1992. Economic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Oxford:Basil Blackwell.

Krugman,Paul. 1994. “The Myth of Asian Miracle”. Foreign Affairs,73:62-78.

Kuznets,S. 1955. “Economic Growth and Income Inequali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March 45(1).

Lash,S. and J. Urry. 1987. The End of Organized Capitalism. Cambridge:Polity Press.

Lenski,G. E. 1966. Power and Privilege:A Theory of Social Stratification. New York:McGraw-Hill.

Moynihan,Daniel P. 1969. On Understanding Poverty:Perspectives from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Basic Books Inc.

Lin,Justin,Gewei Wang and Yaohui Zhao. 2004.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Labor Transfers in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52(3).

Lipton,M. and M.Ravallion. 1995. “Poverty and Policy”,in J. Behrman and T.N. Srinivasan(eds.)Handbook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Vol.3. Amsterdam:North-Holland.

Lockwood,David. 1964. “Social Integration and System Integration”. In G. K. Zollschan,W. Hirsch(eds.)Social Change. Cambridge:Schenkman,370-383.

Luhmann,Niklas. 1997. Die Gesellschaft der Gesellschaft. Frankfurt am Main:Suhrkamp.

Maasoumi,E. 1986. “The Measurement and Decomposition of Multidimensional Inequality”. Econometrica,54:771-779.

Marsden,P. V. 1987. “Core discussion Networks of America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2.

Nee,Victor. 1989.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 in State Socialism”.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154(Oct. 1989),pp.663-681.

?yen,E. 1996. “Poverty Research Rethought”,in E. ?yen,S. M. Miller & S. A. Samad(eds.)Poverty:A Global Review. Handbook on International Poverty Research. Oslo: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

Parsons,T. 1954.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New York:Free Press.

Parsons,T. 1955. Politics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Free Press.

Parsons,T. 1966. Societies:Evolutionary and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

Parsons,T. 1971. The Social System. New York:Englewood Cliffs,N. J.:Prentice Hall.

Parsons,T. 1967.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

Parsons,T. 1977. Social Systems and the Evolution of Action Theory. New York:Free Press.

Parsons,T. and A. Shils. 1951. “Values,Motives and Systems of Action”,in Parsons and Shils eds. Towards a General Theory of Action. New York:Harper and Row.

Poulantzas,N. 1973. “On Social Classes”. New left Review,78:27-54.

Przeworski,A. 1977. “Proletariat into A Class:The Process of Class Formation from Karl Kautsky’s The Class Struggle to Recent Controversies”. Politics and Society,7(4):343-401.

Ram,R. 1995.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come Inequality:An Overlooked Regression Constraint”.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3(2).

Ravallion,M. 1996. “Issues in Measuring and Modeling Poverty”. Economic J. 106:1328-1343.

Ravallion,M. 1997. “Can High Inequality Developing Countries Escape Absolute Poverty?” Economics Letters,56:51-57.

Rex,John. 1961. Key Problem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Ruan,D. 1993. Social network in urban China. Doctorate disserta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Runciman,W. G. 1966.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Justi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Berkeley.

Samad,S. A. 1996. “The Present Situation in Poverty Research”,in E.Yen,S. M.Miller,S.A.Samad(eds.)Poverty:A Global Review. Handbook on International Poverty Research. Oslo: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pp.33-46.

Sandel,Michael. 1998. Liberalism and the Limits of Justi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Adam B. 1992. The Idea of Civil Society. New York:Free Press.

Sen,A. K. 1976. “Poverty:an ordinal approach to measurement”. Econometrica,44:219-231.

Sen,A. K. 1985. Commodities and Capabilities. North-Holland,Amsterdam.

Sen,A. K. 1992. Inequality Reexamined.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Cambridge,MA.

Shorrocks,A. F. 1995. “Revisiting the Sen Poverty Index”. Econometrica,vol.63.

So,A. Y. 2003.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lasses and Conflicts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Vol.33(3):363-376.

Stark,O. and J.E.Taylor. 1991. “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Vol.101:1163-1178.

Streeten,P. 1981. First Things First:Meeting Basic Human Need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Thompson,William,and Joseph Hickey. 2005. Society in Focus. Boston,MA:Pearson.

Todaro,M. P. 1969. “A Model of Labor Migration and Urban Unemployment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9(1):105-133.

T?nnies,F. 1955. Community and Society. London:RKP.

T?nnies,F. 1971. On Sociology:Pure,Applied and Empirical.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Townsend,Peter. 1971. “Measures and Explanations of Poverty in High Income and Low Income Countries:The Problems of Operationalizing the Concepts of Development,Class and Poverty”,in P. Townsend(ed.)The Concept of Poverty. London:Heinemann.

Townsend,Peter. 1985. “A Sociological Approach to the Measurement of Poverty——A Rejoiner to Professor Amartya Sen”. Oxford Economic Papers,New Series,Vol.37,No.4(Dec.).

Tsui,K.Y. 1995. “Multidimensional Generalizations of the Relative and Absolute Indices:the Atkinson-Kolm-Sen Approach”. J. Econom. Theory,67:251-265.

UNDP. 1990.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NDP. 2003.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for Thail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ade,Robert. 1990. Governing the Market: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alder,Andrew G. 1996. “Markets and Inequality in Transitional Economies:Toward Testable Theor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101,no.4(Jan.),pp. 1060-1073.

World Bank. 1992. Strategies for Reducing Poverty in China. Washington,DC.

World Bank. 1993. The East Asian Miracle: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World Bank. 1997. Income Distribution in China. Report NO. 16685-CHA.

World Bank. 2001. 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2000/2001,Attacking Poverty. Washington DC,US.:The World Bank.

Wright,E. O. 1979a. Class,Crisis and the State. London:New Left Book.

Wright,E. O. 1979b. Class Structure and Income Determination. London:Academic Press.

Wright,E. O. 1985. Class. London:Verso.

Wright,E. O. 1989. The Debate on Classes. London:Verso.

Wright,E. O. 1997. Class Counts:Comparative Studies and Class Analysi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en,E. 1996. “Poverty Research Rethought”. In E.Yen,S.M.Miller,S.A.Samad(eds.)Poverty:A Global Review. Handbook on International Poverty Research. Oslo: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pp.3-17.

Zhao,Yaohui. 1999. “Migration and Earnings Difference:The Case of China”.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47(4):767-782.

Zhou,Xueguang. 2000.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Evidence form Panel Data”.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1135-1174.

简 介:社会学应该抓住时机,在服务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获得大发展。经过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社会建设明显滞后,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对此,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对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进行了及时的调整,提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给社会学创造了一次大的发展机会。——...

作者: 陆学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简 介:本书所涉及的学科及其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取得的发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些学科的科学研究实践与相关领域发展的互动关系,体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相促进的特点。本书力图希望能够对我国政治学、法学(含国际法学)、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和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提供一份有所启示、可供参考的...

作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清华大学李强教授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推进我国多元城镇化战略模式研究的主要成果。从题目来看,本书包括两重含义,第一重是研究我国多元的城镇化战略,第二重是探索我国城镇化的“推进模式”。本书认为,中国城镇化的第一目标或核心任务是如何实现农民、农民工的城镇化。本书提出解决的出路是大力推进以县城为中心的中等城...

作者: 李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状况综合调查”课题组2008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研究成果。全书以本次调查所取得的数据为基础,在导论“社会巨变”这一主题的引导下,从大众消费、就业形势、社会保障、社会支持、收入差距、社会分层、人力资源、农民工问题、性别歧视、老龄化、家庭结构变化和“80后”群体等众多社会层面,揭示了中国民生问...

作者: 李培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9月

简 介: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研究人员完成的关于社会心态的实证研究,内容涉及社会公平感、社会认同、社会信任和社会价值观几个方面,研究方法以问卷调查为主,包括全国随机抽样的样本、部分省市的社会心态观测点入户调查数据,也包括采用实验研究方法完成的研究报告。这些研究报告是在社会心态指标体系的框架下完成的,通...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简 介: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和构建和谐社会理论为基础,系统分析了我国社会矛盾的发展现状、珠三角社会矛盾产生的理论根源、珠三角社会管理面临的难题与对策、珠三角人与自然的矛盾的发展现状、珠三角劳资矛盾的发展状况、珠三角干群矛盾的发展状况、珠三角群体性事件的发展状况、珠三角社会矛盾的调节机制,并预测了珠三角社会矛盾的发展趋势。本书大部分...

作者: 翁礼成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简 介:今天的城镇化,已经为我们积累起足够多的经验,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也让我国的城镇化拥有更明确的发展思路和推进之策。挑战在于,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如何保证城镇化始终沿着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之路顺利推进。本书从创新城镇化模式、管控城镇化风险角度,打开了一扇城镇化未来发展之窗,从这里可以看到理性城镇化的发展之路,看到城镇化健康和可持...

作者: 张本效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简 介:该书以环境社会学为主题,以环境与社会的互动为基本线索,分为具有内在联系的四个部分:一是“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自然环境”;二是“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发展”;三是“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四是“环境社会学视角下的理性互动”。其中的一些成果体现了多年来作者从事环境与社会互动研究的前沿性思考,阐述了环境社会学一系列具有时...

作者: 沈殿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简 介:本书使用实证数据,在描述中国家庭财产水平、分布和结构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一步探究了家庭财产积累背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将财产和收入并列对比分析,深入剖析财产不同于收入的独特影响机制,并实证分析了二者存在差异的原因;同时,引入代际视角和时间视角,动态地分析了代际影响的队列差异和时代差异,进一步加深对财产影响机制的认知...

作者: 靳永爱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5月

简 介:本书由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组织编写,时间跨度上溯至中国古代,下止于2008年末,从历史、慈善主体、慈善行为和慈善制度等四个不同视角反映和体现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图景。2008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分水岭,本书力图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审慎地评介过去、分析现状和展望未。

作者: 杨团 葛道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0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