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35

城市化、犯罪与社会管理图书

Urbanization, Crime and Social Management

SSAPID:101-7528-2586-03
ISBN:978-7-5097-4668-4
DOI:
ISSN:
关键词:

公共秩序管理 犯罪

[内容简介] 2012年由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上海政法学院城市与犯罪研究所共同举办了犯罪与公共治理的专题论坛,本书《城市犯罪、社会秩序与公共治理》是该论坛的研究成果汇总,由吴鹏森(上海政法学院应用社会科学研究院城市与犯罪研究所教授)、章友德(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主编。本书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对犯罪进行的专题研究,下半部分是对社会秩序和基层治理的专题研究。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章友德 吴鹏森
编 辑:王青;田肖肖;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总序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城市化与犯罪变化*

  一 城市犯罪的快速增长

  二 城市犯罪类型的变化

  三 城市犯罪分子的变化

   (一)青少年犯罪的迅速增长

   (二)进城农民犯罪的快速增长

   (三)女性犯罪分子的快速增长

   (四)上层阶级的犯罪大量增加

  四 城市犯罪空间的变化

   (一)刑事犯罪的地区分布

   (二)城市内部的犯罪分布

  五 对城市化与犯罪关系的简要分析

 消费社会、欲望刺激、仇富心理与穷人犯罪

  一 消费社会刺激着人们的消费欲望

   (一)消费社会中,满足欲望的消费主旋律

   (二)消费社会中,广告的欲望生产机制

    1.广告叙述欲望

    2.广告唤醒欲望

    3.广告刺激欲望

    4.广告煽动欲望

  二 欲望刺激、消费攀比、仇富心理与穷人犯罪

   (一)刺激消费欲望的重要因素“社会攀比”

   (二)“攀比型消费”“仇富心理”与穷人犯罪

  三 结论与讨论

 国外城市犯罪的空间理论研究

  一 城市犯罪的空间分布

  二 城市犯罪的空间生态

  三 城市犯罪的空间防控

   (一)街道眼理论

   (二)可防卫空间理论

   (三)情境犯罪预防理论

   (四)CPTED理论

   (五)死角理论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研究

  一 研究的维度和资料分析方法

   (一)研究的维度

    1.青少年犯罪主体构成特点

    2.青少年犯罪动机特点

    3.青少年犯罪行为特点

   (二)定量资料分析方法

  二 研究的样本来源

   (一)总体

   (二)样本抽取的方法与过程

  三 青少年犯罪主体构成特点

   1.基本情况

   2.职业构成

   3.外来青少年犯罪

  四 青少年犯罪动机特点

   1.犯罪成本构成

   2.犯罪成本与犯罪动机的关系分析

  五 青少年犯罪行为特点

   1.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

   2.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犯罪时间

   3.青少年犯罪分子的犯罪空间

  六 结论与讨论——青少年犯罪的控制

   (一)基于犯罪分子主体构成特点的青少年犯罪的控制

   (二)基于犯罪动机特点的青少年犯罪的控制

   (三)基于犯罪行为特点的青少年犯罪控制

 越轨与秩序:城市交通越轨行为影响因素及解释模型研究综述

  一 问题缘起

   (一)中国全面进入汽车文明

   (二)汽车文明缺少汽车公德

  二 导致交通越轨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驾驶员心理因素

   (二)驾驶员行为因素

   (三)道路因素

   (四)气候因素

   (五)社会因素

   (六)年龄因素

  三 交通驾驶行为模型

   (一)长山泰久的驾驶模型

   (二)Reason的事故原因模型

   (三)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模型

   (四)Verschuur和Hurts的驾驶员安全行为模型

  四 总结

 论非法行医的新动向及治理对策

  一 非法行医活动的现实表现种类

   (一)医疗资质非法行为

   (二)医疗标准非法行为

   (三)医疗越界非法行为

  二 非法行医活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新动向

   (一)借助先进技术及传媒平台

   (二)更加具有隐蔽性

   (三)注重合法身份的包装

  三 非法行医活动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医疗资源紧缺的结构性矛盾

   (二)医疗保障配套制度的缺失

   (三)政府监管及执法的不力

   (四)医疗从业体制的障碍

  四 解决非法行医问题的具体对策

   (一)完善医疗行为规范和医疗行政管理立法,明确对非法行医的法律认定

   (二)有关的政府部门切实履行法定职责,改进医疗从业资格审批制度

   (三)形成各部门之间协作配合、有效支持的长效执法机制

   (四)加强公共媒体发布医疗广告时的法律责任约束

 涉外职务犯罪预防刍论

  一 涉外职务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涉外活动方面存在管理上的疏漏和控制的弱化

    1.涉外活动方面存在制度上、管理上的疏漏

    2.社会监督机制的弱化

   (二)境外多种因素妨碍有力惩治涉外职务犯罪

    1.法律制度上的冲突或矛盾

    2.境外某些地区动荡的时局等方面的影响

    3.境外私利保护的影响

   (三)追求境外奢靡、“安全”的生活或满足其他非法的私欲

  二 涉外职务犯罪的预防

   (一)构筑科学的预防涉外职务犯罪的工作机制

    1.建立专门机关和有关部门预防的联动的工作机制

    2.建立与境外专门机关的互动的工作机制

    3.加强预防涉外职务犯罪的领导机构建设和相关专业人员的培养

   (二)加强涉外职务犯罪惩治的国际刑事合作

   (三)丰富国际惩治涉外职务犯罪刑事合作的内容

   (四)消除惩治涉外职务犯罪刑事司法合作的障碍

  三 结论

 刑罚轻缓化视阈中的社会危害性理论*

  一 社会危害性之本体

  二 社会危害性作为定罪量刑原则同刑法其他原则的关系

   (一)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原则之关系

   (二)社会危害性与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之关系

   (三)社会危害性与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之关系

  三 社会危害性与刑事法治环境

  四 结论

 关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研究

  一 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 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概况和发展趋势

   1.中年人明显增多

   2.文化程度低的占大多数

   3.无业的占多数,但重新犯罪原因多样化

   4.未婚的多

   5.重新犯罪者中毒品犯罪明显增多

   6.职业罪犯增多

   7.重新犯罪的“高发期”有所延后

  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严峻挑战

   1.利益主体多元化

   2.资源配置市场化

   3.刑释人员趋于分化

   4.综合治理工作尚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5.政策不够完善,影响刑释人员就业

  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预防重新犯罪的探索

  五 新形势下预防和控制重新犯罪的思考

   1.社会管理创新应法治化

   2.积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罚和刑事政策的作用

   3.加强对罪犯的改造,提高刑释人员素质

   4.努力完善有关政策、法律,帮助刑释人员悔过自新

 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的缺失与重构*

  一 文献述评

  二 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缺失的表现

   (一)在生存需求方面

   (二)在心理感受方面

   (三)在资源获取方面

   (四)在家庭关系方面

   (五)在社会处境方面

  三 上海市重构社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的举措

   (一)在工作力量方面,引入社会工作者帮助社区服刑人员

   (二)在实际支持方面,解决社区服刑人员的生活需求问题

   (三)在情感支持方面,缓解社区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

   (四)在信息支持方面,全面开展各类教育与实施就业培训

   (五)在家庭支持方面,实施家庭辅导与重建家庭信任关系

   (六)在社区支持方面,倡导社区关爱与促进重新融入社会

 大城市实有人口管理的难点及其破解*

  一 实有人口管理及其意义

  二 实有人口管理面临的突出难题

   (一)实有人口管理的“实有不实”问题

   (二)本地居民的“人户分离”问题

   (三)来沪人员的“常住不常、流动不流”问题

   (四)城乡结合部的实有人口管理难题

    1.公共资源配备不足,社会控制弱化

    2.违章搭建现象突出,房屋租赁管理难度大,公共安全隐患多

    3.无证“六小”场所蔓延,容易藏污纳垢

    4.违法犯罪逐年上升,社会治安压力加大

  三 实有人口管理难题的破解

   (一)树立科学的人口管理理念

   (二)建立统一的实有人口管理体系

   (三)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减少并最终消除人户分离现象

   (四)建立以实有人口为基础的社会管理体系

 风险社会的城市安全与包容性增长

  一 人类已经进入全新的“风险社会”时代

  二 城市化进程中的安全问题凸显

  三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新发展

  四 结语

 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权力期权化困局的破解

  一 权力期权化及其表现

  二 权力期权化现象的心理分析

   (一)个人欲望膨胀和人格内涵的缺乏是导致权力期权化的核心人格因素

   (二)投机欲与希望轻松获利的心理是权力期权化现象出现的推动因素

   (三)物质主义和人生信念缺乏是影响退休干部“前腐后继”的社会心理因素

   (四)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与别人能干我也能干的从众心理是导致权力期权化波及面十分广阔的认知因素

  三 权力期权化腐败的社会破坏力

   (一)权力期权化对现职干部运用权力的心理与工作行为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

   (二)权力期权化最可怕的破坏力是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破坏了社会文化与管理环境

   (三)权力期权化的行为使很多老干部失去了安度晚年的机会,导致他们晚年生活的不幸

  四 权力期权化腐败困局的破解

   (一)加强法律建设,把权力限制在笼子里面

   (二)加强法律心理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法律意识

    1.加强职业心理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职业价值感与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人格内涵建设,促进领导干部形成良好的自我角色意识

    3.加强社会心理建设,促进社会风气的转化

 “准公民社区”:中国城市基层治理的一个替代模型*

  一 中国基层政治发展的现有理论阐释

   国家加强渗透

   市民社会崛起

  二 社区建设内容以及行动者关注重心

   (一)社区建设主要内容

   (二)社区主要行动者的关注重心及其行为趋向

  三 “准公民社区”的形成

   (一)市民参与和增权

   (二)“踩线斗争”、社区权力结构变迁与社会转型

   (三)社区民主化程度仍然相当有限

   (四)“关系”而非积极的社会资本成为基层治理的基础

  四 简要结论

 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的解释与反思

  一 “运动式”治理的提出:逻辑背景和内涵解析

  二 运动式治理的实践效能:以“全国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专项行动”为个案

   1.背景

   2.过程详解

   3.最新进展及评价

  三 常态政治语境下的运动式治理悖论

  四 结语与讨论

 让渡式治理与交换式服从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K市的三轮车治理术

   (一)体制内的组织化动员术

   (二)合法化的宣传术

   (三)型塑机会空间

  三 理论分析

 网络社会管理中的法律博弈

  一 关于网络实名制的实施概况

   (一)网络实名制内涵和实施概况

    1.可见网络实名制与不可见网络实名制

    2.中国网络实名制提出与实施:从“李希光事件”到微博实名制

    3.韩国网络实名制变化:从《崔真实法》到决定逐步取消

    4.英美国家对网络实名制的谨慎态度

   (二)争议的焦点及理由

  二 表达自由权的法律保护及界限

   (一)表达自由权的内涵及属性

   (二)表达自由权的法律保护

   (三)表达自由权的法律界限

    1.权利的相对性决定了表达自由权的法律保护与界限共存

    2.表达自由权的界限必须由法律设定(王锋,2006)

  三 实名制与表达自由权的法律博弈

   (一)自由与控制的博弈

   (二)身份限制与行为规范的博弈

   (三)公权力与私权利的博弈

   (四)副作用(陈荔,2011)与可替代性的博弈

  四 结语:法治化是网络社会管理的必由之路

   1.法律一致性原则是法治化的基础

   2.公权力对私权利的介入不能突破现有法制体系

 城市公共安全视阈下的网络舆情研究

  一 网络舆情之症候

  二 城市政府治理网络舆情之问题域

   1.认识危机,缺乏对网络舆情的认识自觉和质性把握

   2.“他者”化,即网络舆情引导的主动权存在旁落的可能性和现实性

   3.“硬引导”引起的“群体极化”和民意窄化

  三 城市政府治理网络舆情之方法论

 选择性攻击视角下群体性事件干预的方法论探析

  一 选择性攻击的理论基础

  二 群体性事件中的两类人群

  三 群体性事件中的三种关系网络

  四 关系网络的测量和选择性攻击

  五 结论

 中国反球场暴力立法研究*

  一 球场暴力概念

  二 国外反球场暴力立法

   (一)英、意、西对球场暴力的法律规制

   (二)美国和加拿大对球场暴力的法律规制

   (三)其他国家对球场暴力的法律规制

  三 中国反球场暴力立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适用及存在问题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的适用及存在问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以下简称《体育法》)的适用及存在问题

   (四)各单项体育协会制定的《赛区安全秩序规定或竞赛管理办法》的适用及存在问题

  四 中国反球场暴力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一)我国反球场暴力立法的必要性

   (二)我国反球场暴力立法的可行性

    1.现有的法律制度为反球场暴力立法奠定了法律基础

    2.法学界和体育界的研究成果为反球场暴力立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3.国外的相关立法经验为反球场暴力立法提供了实践参考

  五 中国反球场暴力立法构想

   (一)反球场暴力立法的规格及名称

    1.法律地位

    2.名称

   (二)《反球场暴力法》的结构体系

    1.总则的内容

    2.分则的内容

    3.附则的内容

   (三)执行体制

  六 结语

 失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稳定

  一 福建南平郑民生杀人及案件判决结果

  二 死刑宣判与枪决都没能阻止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

  三 失业与失恋是郑民生杀人的两大直接原因

  四 陷入贫困并绝望是郑民生故意杀人的根本原因

  五 郑民生杀人暴露了我国失业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严重缺陷

  六 辞职并不能作为因本人主观意愿中断就业的依据

  七 因辞职导致失业也应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八 社会救助以家庭为单位的救助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

  九 对于单身的失业者,要以个人为单位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十 建立离职者社会管理关系转接制度

 城乡统筹中的“候鸟型农民工”择巢命题解读

  一 国情背景下“目标城市”的准入门槛命题

   (一)“目标城市”的准入门槛首先与城市的最优规模有关

   (二)“目标城市”的准入门槛也与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的国情有关

   (三)与城市分布、城市发展行政化依赖和城镇化阶段的关联性

   (四)“目标城市”的必要性还与新农村健康发展相关

  二 依托“目标城市”,走一条与城镇化发展阶段相容的渐进式“开城移民”之路

   (一)城镇化尚未基本完成的加速期应打开“中小城市之门”

   (二)在城镇化尚未完全实现的基本完成期,打开部分直辖市和所有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之门

   (三)在城镇化实现期,仅保留极个别超特大首位城市和特殊性质城市的迁徙约束,其他所有城市均自由打开城门以吸纳转移人口

  三 与渐进式“开城移民”之路相对应的渐进式户籍制改革之路

   (一)彻底取消城乡二元户籍制的时机还未成熟

   (二)城镇化完善期户籍制仍难以“完全一元化”的说明

   (三)户籍制、“开城移民”与城镇化阶段相容的总体渐进之路

  四 体察城镇化与新农村化发展中的上述国情,理性择巢

   (一)进入特大城市对有些农民工来说未必是上策

   (二)“归巢”新农村对部分农民工而言也并非是下策

  五 结语

 农民工城市经济适应过程中的剥夺问题与城市安全

  一 引言

  二 农民工的城市经济适应状况

  三 农民工城市经济适应过程中的剥夺问题与城市安全

   (一)农民工遭遇的绝对剥夺与城市安全

   (二)农民工遭遇的相对剥夺与城市安全

   (三)处于经济被剥夺状态中的农民工与城市安全

  四 几点建议

 城市农民工服务型管理转向探析

  一 我国城市政府对外来农民工管理的窘境

   1.外来农民工城市边缘化诱发各种危机

   2.城市政府面向农民工的公共服务缺位

   3.城市政府对农民工管理创新乏力

  二 城市农民工服务型管理转向的理论诉求

   1.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

   2.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3.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当务之急

  三 完善城市农民工管理的服务理念探寻

   1.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理念

   2.树立综合治理服务的理念

   3.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4.树立量力而行的服务理念

  四 完善城市农民工服务型管理的路径选择

   1.以民本型管理理念加快向服务型管理的转变

   2.以社会型管理理念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

   3.以融合型管理理念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转变

   4.以民主型管理理念推动农民工自我管理的转变

   5.以共享型管理理念引导市民与农民工共处的转变

  五 完善城市农民工服务型管理的现实举措

   1.逐步取消户籍限制消除农民工享受市民待遇的障碍

   2.切实改善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居住条件

   3.调动各种资源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

   4.建立面向外来农民工的职业服务机制

   5.架构政府主导下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

 上海破解“新二元结构”难题研究*

  一 “新二元结构”的主要特征

   (一)城乡二元结构与“新二元结构”相互交织

   (二)户籍制度是形成城乡二元结构和“新二元结构”的根源

   (三)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破解“新二元结构”的关键抓手

  二 上海破解“新二元结构”难题的主要做法及基本经验

   (一)主要做法

   (二)基本经验

  三 国内外化解“新二元结构”问题的经验借鉴

   (一)国内经验

   (二)国外经验

  四 上海破解“新二元结构”难题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二)探索居住证积分化管理

   (三)建立分层分类的公共服务制度

   (四)加快公共财政统筹步伐

   (五)完善综合服务管理信息平台

路易斯·谢利,2002,《犯罪与现代化》,何秉松译,中信出版社。

鞠青,2007,《中国青少年犯罪演进的定量分析》,《青少年犯罪问题》第5辑。

冯树梁,2009,《中国刑事犯罪十论》,法律出版社。

中国警察学会,199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公安工作文选》(上篇),群众出版社。

熊一新,1997,《试论城市外来农民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第2期。

孙春英,2007,《流动人口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出租屋成为治安盲点》,http://news.xin-huaner.cim/legal/2005-07-05/content.3176800.Htm。

伊藤滋,1988,《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群众出版社。

叶小文,2011,《城镇化是把双刃剑》,《中国政协》第13期。

比尔·麦吉本等,2007,《消费的欲望》,朱琳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波德里亚,2000,《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丁学良,2005,《穷人太穷导致贫富差距是有钱人的说法》,《中华工商时报》4月22日。

杜宁,1997,《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吉林人民出版社。

凡勃伦,1964,《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

费瑟斯通,2000,《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

霍娜,《消费社会中广告的欲望叙述》,人民网传媒频道,2010年10月22日。

鞠惠冰,2002,《现代广告:人与物关系的解码》,《现代传播》第1期。

莫少群,2006,《20世纪西方消费社会理论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盛宁,1997,《人文困惑与反思——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批判》,三联书店。

张文伟,2008,《美国“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分析》,《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104~109页。

王发曾,2010,《我国城市犯罪空间防控研究二十年》,《人文地理》第4期。

王发曾,2003,《城市犯罪分析与空间防控》,群众出版社。

毛媛媛,2008,《国外城市空间环境与犯罪关系研究的剖析与借鉴》,《国际城市规划》第4期。

杜德斌,1998,《加拿大爱德蒙顿市犯罪问题的地理研究》,《地理研究》第4期。

贺日兴,2006,《犯罪制图——地理信息技术应用新领域》,《测绘通报》第6期。

毛媛媛,2009,《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规划研究与启示》,《犯罪研究》第5期。

简·雅可布斯,2005,《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金衡山译,译林出版社。

伊藤滋,2008,《城市与犯罪》,夏金池、郑光林译,群众出版社。

William V. Ackerman,Alan T. Murray. 2004. “Assessing Spatial Patterns of Crime in Lima.” Ohio. Cities 5.

A. L. Nelson,R. D. F. Bromley,C. J. Thomas. 2001. “Identifying Micro-spatial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Violent Crime and Disorder in the British City Centre.” Applied Geography 21.

Alex.,Kate B. 2001. Mapping and Analyzing Crime Data. London:Taylor and Francis.

Don T. Luymes,Ken Tamminga. 1991. “Integrating Public Safety and Use into Planning Urban Greenways.”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33.

Hein Doeksen. 1997. “Reducing Crime and the Fear of Crime by Reclaiming New Zealand’s Suburban.” Landscape of Urban Planning 39.

Anastasia Loukaitou-Sideris,Robin Liggett,Hiroyuki Iscki. 2001. “Measuring the Effect of Built Environment on Bus Stop Crime.” Enviroment and Planning B:Planning and Design 28.

Navin Kumar. 2001. Ecology and Geography of Crime in India. Radha Publications.

John Lowman. 1986.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Geography of Crime:Toward a Geography of Social Control.”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76-1.

Patricia L. Brantingham,Paul J. Brantingham. 1993. “Paths and Edges:Consideration on the Complexity of Crime and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3.

Paul Michael Cozens,Greg Saville,David Hillier. 2005.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CPTED):a Review and Modern Bibliography.” Property Management 23-5.

Newman O. 1972. Defensible Space: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Urban Design. New York:Macmillan.

C. Ray Jeffery. 1971.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Beverly Hills,CA:Sage.

Timothy Crowe. 2000. 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 Boston,Mass:Butterworth-Heinemann.

道格拉斯·D.杰克,瓦克斯勒·C.弗兰西斯,1987,《越轨社会学概论》,张宁、朱新民译,河北人民出版社。

皮艺军,2004,《越轨社会学概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特纳·乔纳森,2006,《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张茂元译,华夏出版社。

宋浩波,2005,《犯罪社会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吴鹏森,2008,《犯罪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童星,2003,《现代社会学理论新编》,南京大学出版社。

周路,2004,《当代实证犯罪学新编——犯罪规律研究》,人民法院出版社。

周振想,2004,《青少年犯罪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戴国勇,2010,《试析青少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第2期。

邓蓉,2007,《社会工作对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介入》,《云南社会科学》第6期。

冯树梁,2002,《论犯罪规律》,《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江志华,2004,《“社会键”理论与青少年犯罪预防》,《当代青年研究》第6期。

金诚,2001,《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防治对策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第3期。

康树华,2000,《青少年犯罪、未成年人犯罪概念的界定与涵义》,《公安学刊》第2期。

李文斌、杨东风,2010,《青少年犯罪的原因解读——以BPS模式为视角》,《中州学刊》第6期。

屈奇,2010,《社会排斥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理论导刊》第9期。

肖海军,1999,《城市新型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青年研究》第12期。

杨培源,2000,《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和建议》,《社会》第12期。

张美英,2000,《德国少年犯罪及其对策——表现形式与新的发展》,《青少年犯罪研究》第3期。

曾培芳,2007,《我国青少年犯罪预防和矫正理论与实践模式的整合》,《江西社会科学》第12期。

贝克尔,2011,《局外人:越轨的社会学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汽车工业研究中心,2005,《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张毅,2011,《我国汽车保有量破亿》,http://www.cs.com.cn/qcpd/02/201111/t20111115_3129053.html。

王斗斗,2006,《去年182名民警因交通事故牺牲》,《法制日报》3月26日。

孙舒放,2009,《1282名驾驶员焦虑水平与危险驾驶关系研究》,《广东医学》第10期。

刁薇、胥遥山、李永娟,2010,《恐惧诉求对职业驾驶员安全驾驶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11期。

凌文辁、方俐洛、徐敏全、李忠,1997,《汽车司机安全驾驶性向测验的建构》,《心理学报》第4期。

欧居尚,2011,《基于脑电波分析技术的安全驾驶实验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第4期。

李都厚、刘群、袁伟、刘浩学,2010,《疲劳驾驶与交通事故关系》,《交通运输工程学报》第2期。

杨艳群、郑新夷、陈少惠,2011,《城市道路养护作业对驾驶员安全驾驶的影响》,《中国安全科学学报》第2期。

林丽、张永强、高敏杰,2010,《道路交通事故黑点成因鉴别与改善对策》,《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第6期。

蒋贤才、赵紫琴、裴玉龙,2011,《电子执法对信号交叉口交通违法与交通事故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第10期。

窦以文、舒志强等,2012,《华北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日迹变化与气象要素的关联分析》,《公路》第4期。

房曰荣、沈斐敏,2012,《道路交通事故发展趋势分析与预测》,《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第3期。

黄伟、唐任宽等,2010,《145例摩托车交通事故死亡人员的特征分析》,《重庆医科大学学报》第5期。

Ajzen. 1991.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179-217.

Parker. 1992. “Intention to commit driving violations An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94-101.

Reason J. 1990. Human Error.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Radun I.,Radun J. E. 2009. “Convicted of fatigued driving:who,why and how?”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 41-4:869-875.

Xie,Parker. 2002. “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driving violations in two Chinese cities.” Psychology and Behavior:293-308.

Verschuur,Hurts. 2008. “modeling safe and unsafe driving behavior.” Accident Analysis and prevention:644-656.

刘宁,2009,《非法行医案件暴涨应当引起重视》,《管理观察》第28期。

徐立伟,2011,《构成非法行医的几种情况》,《中国社区医师》第19期。

陈秀清、王卫东、徐金金,2008,《非法行医屡禁不止原因分析》,《浙江预防医学》第3期。

朱宏伸、陆建军、俞士鹏,2010,《关于一起非法行医案例引发的思考与建议》,《中国卫生监督杂志》第4期。

吴珺、周游、苏维,2010,《浅谈打击非法行医的长效监管机制》,《现代预防医学》第9期。

范磊、曾德才等,2011,《打击非法行医“行刑衔接”工作实践分析》,《中国卫生法制》第4期。

宝钢集团公司法务部、监察部,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2006,《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预防》,法治出版社。

陈灿平,2007,《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专题整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陈雷,2008,《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我国反腐败刑事立法及其完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费孝通,1985,《乡土中国》,三联书店。

顾军,2009,《职务犯罪的理论与司法实践》,法律出版社。

顾亦,2008,《与贪官面对面》,中国检察出版社。

管晓静,2009,《警察职务犯罪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黄风,2008,《国际刑事司法合作规则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风、赵琳娜等,2009,《国际刑事司法合作:研究与文献》,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金波、梅传强等,2008,《公务员职务犯罪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李燕兵,2006,《上市公司高管职务犯罪问题研究——论违反忠实义务行为的犯罪化》,中国检察出版社。

李晓明等,2010,《控制腐败法律机制研究》,法律出版社。

柳晞春,2007,《职务犯罪的实证分析与防范》,法律出版社。

莫洪宪等,2005,《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对我国的影响》,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孙力、张朝霞、张磊,2003,《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研究》,《中国刑事法杂志》第4期。

杨宇冠等,2007,《我国反腐败机制完善与联合国反腐败措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最高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厅,2005,《中国预防职务犯罪理论与实践研究报告》,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赵秉志等,2008,《反腐败法治建设的国际视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中国刑事法治之协调完善研究》,法律出版社。

赵永琛,1997,《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

安德鲁·博萨,1997,《跨国犯罪与刑法》,陈正云、孙丽波等译,中国检察出版社。

陈兴良,2000,《社会危害性理论——一个反思性检讨》,《法学研究》第1期。

高铭暄,1993,《刑法学原理(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马克昌,1999,《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1998,《新编中国刑法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赵秉志,1997,《新刑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春洗、杨敦先,1998,《中国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铭暄、马克昌,《刑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王勇,1987,《论犯罪的本质特征》,《宁夏社会科学》第5期。

黎洪,2006,《判断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时不应考虑主观要素》,《法商研究》第1期。

王联合,2008,《犯罪本质二元论新说》,河南社会科学出版社。

姚忠玖,2008,《论我国刑法中社会危害性理论的正当性》,《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孟伟,2004,《犯罪本质论》,《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3期。

樊文,1998,《罪刑法定与社会危害性的冲突——兼析新刑法第13条关于犯罪的概念》,《法律科学》第1期。

李海东,1998,《刑法原理入门》,法律出版社。

齐文远、周详,2003,《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关系新论》,《中国法学》第1期。

赵秉志、陈志军,2003,《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的矛盾及其解决》,《法学研究》第6期。

李晓明、陆岸,2005,《社会危害性与刑事违法性辨析》,《法律科学》第6期。

王政勋,2003,《论社会危害性的地位》,《法律科学》第2期。

邱兴隆,2000,《关于惩罚的哲学》,法律出版社。

贝卡里亚,1993,《论犯罪与刑罚》,黄风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刘科,2008,《回顾与展望:社会危害性理论研究三十年》,《河北法学》第11期。

何勤华等,2002,《西方法学名著精萃》,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刘宗棠,2005,《和谐社会与和谐理论》,《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路易斯·谢利,1986,《犯罪与现代化》,群众出版社。

李均仁,1992,《中国重新犯罪研究》,法律出版社。

卢琦,2008,《关于“把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研究与思考》,《犯罪与改造研究》第10期。

郭宏鹏、黄辉,2012,《安置帮教模式创六项全国第一》,《法制日报》4月5日,第1版。

袁定波,2012,《前科封存牵涉多个部门需制度跟进》,《法制日报》4月5日,第5版。

郭建安、郑泽霞等,2004,《社区矫正通论》,法律出版社,第3页。

张长伟,2008,《艾滋病致孤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探析——以河南省为例》,《中国青年研究》第10期。

贺寨平,2002,《社会经济地位、社会支持网与农村老年人身心状况》,《中国社会科学》第3期。

王毅杰、童星,2004,《流动农民社会支持网探析》,《社会学研究》第2期。

边燕杰,2000,《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刘斌志,2011,《社会工作视阈下艾滋患者家属的社会适应研究》,《贵州社会科学》第12期。

蓝李焰、陈昌文,2011,《论民族地区灾后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跨文化问题》,《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6期。

费孝通,1998,《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文宏、雷开春,2008,《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合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社会学研究》第5期。

叶继红,2011,《农民集中居住、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第4期。

任远、乔楠,2010,《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人口研究》第3期。

Jiang Shanhe,Marianne Fisher-Giorlando,and liping Mo. 2005. “Social Support and Inmate Rule Violations:A Multivariate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0.

Cohen S.,Wills T. A. 1985. “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

Jiang Shanhe,Marianne Fisher-Giorlando,and liping Mo. 2005. “Social Support and Inmate Rule Violations:A Multivariate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 30.

Patterson J. M. 2002. “Integrating Family Resilience and Family Stress Theory.”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4.

上海市人口综合服务和管理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人口决策咨询报告汇编》(内部资料)。

耿慧志、王岱霞,2008,《上海市人户分离的空间分布特征》,《上海城市规划》第2期。

赵鹏程、耿慧志,2010,《上海市内部人户分离对户籍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第1期。

蔡志勇、李妍艳,2009,《以信息化建设为依托、分层次管理为手段,提高实有人口管理的质量和效能》,《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6期。

上海市公安局虹口分局课题组,2010,《论实有人口管理模式的重构与完善》,《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1期。

王莉,2011,《北京市内人户分离人口状况:基于户籍登记的分析》,《人口研究》第2期。

林志远,2010,《城市人口管理的国内外经验》,《领导文萃》第10期。

莫兰·艾德加,2001,《社会学思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薛晓源,2006,《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哈丁·加勒特,2001,《生活在极限之内——生态学、经济学和人口禁忌》,上海译文出版社。

吉登斯·安东尼,2003,《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迈尔斯·诺曼,2001,《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上海译文出版社。

奥罗姆·安东尼、陈向明,2005,《城市的世界》,上海人民出版社。

海德格尔,1995,《人,诗意地安居》,上海远东出版社。

达仁道夫,2000,《现代社会冲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乌尔里希·贝克,2004,《世界风险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

默顿·罗伯特,2001,《社会研究与社会政策》,三联书店。

李松,2010,《“权力期权化”成腐败黑洞》,《瞭望》新闻周刊10月25日。

王欲然,2011,《审计署:铁道部所属信息中心个别领导1人兼任18家企业董事长》,人民网时政频道,6月27日。

金言,2012,《权力期权化》,《检察风云》第3期。

罗素,2007,《罗素道德哲学》,李国山等译,九州出版社。

张可创,2009,《金融危机的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现代经济探讨》第5期。

乐国安等,2010,《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张可创,2010,《社会转型期的和谐心理建设》,《社会工作》第8期。

朱永新,1993,《论中国人的恋权情结》,《本土心理研究》第1期。

张可创,2012,《社会管理创新视野下的和谐心理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第1期。

毕金华、周仲秋,2001,《市场发展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湖南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毕向阳,2006,《从“草民”到“公民”——当代北京都市运动》,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

边燕杰、张文宏,2001,《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2期。

陈鹏,2009,《从“产权”走向“公民权”——当前中国城市业主维权研究》,《开放时代》第4期。

陈映芳,2006,《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第4期。

陈周旺,2003,《党与社会:党的组织与社区治理》,载林尚立(主编)《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邓正来,1997,《国家与社会:中国市民社会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

邓正来、景跃进,1992,《建构中国的市民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季刊》创刊号。

邓正来、亚历山大主编,1999,《国家与市民社会:一种社会理论的研究路径》,中央编译出版社。

费孝通,1947,《乡土中国》,上海观察出版社。

冯钢,2002,《现代社区何以可能》,《浙江学刊》第2期。

华伟,2000,《单位制向社区制的回归——中国城市基层管理体制50年变迁》,《战略与管理》第1期。

安东尼·吉登斯,1998,《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赵力涛译,三联书店。

桂勇,2008,《邻里空间》,上海书店出版社。

桂勇、黄荣贵,2008,《社区社会资本测量》,《社会学研究》第3期。

桂勇、崔之余,2001,《行政化进程中的城市居委会体制变迁》,《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第3期。

郭圣莉,2006,《城市社会重构与国家政权建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何艳玲,2007,《都市街区中的国家与社会:乐街调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增科,2006,《市民社会、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市民社会——八、九十年代以来国外市民社会研究述评》,http://www.comment-cn.net/data/2006/0619/article_9862.html。

黄晓星,2011,《社区运动的“社区性”——对现行社区运动理论的回应与补充》,《社会学研究》第1期。

李连江、欧博文,1997,《当代中国农民的依法抗争》,载吴国光编《九七效应》,(香港)太平洋世纪研究所。

李路路、李汉林、王奋宇,1994,《中国的单位现象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春季卷。

李普塞特,1993,《政治人》,商务印书馆。

李友梅,2007,《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社会》第2期。

梁治平,2003,《“民间”、“民间社会”和CIVIL SOCIETY—CIVIL SOCIETY概念再检讨》,《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刘能,2004,《怨恨解释、动员结构和理性选择——有关中国都市地区集体行动发生可能性的分析》,《开放时代》第4期。

闵学勤,2009,《社区自治主体的二元区隔及其演化》,《社会学研究》第1期。

潘泽泉,2008,《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第7期。

沈关宝,2000,《发展现代社区的理性选择》,《探索与争鸣》第3期。

沈原,2007,《走向公民权:业主维权作为一种公民运动》,《市场、阶级与社会——转型社会学的关键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石发勇,2005a,《城市社区民主建设与制度性约束》,《社会》第2期。

——,2005b,《关系网络与当代中国基层社会运动》,《学海》第3期。

——,2010,《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和基层治理》,《社会学研究》第3期。

唐娟主编,2005,《城市社区业主委员会发展研究》,重庆出版社。

王春光,2002,《控制还是聚合:对当前社区建设的几点反思》,《浙江学刊》第2期。

王刚、罗峰,1999,《社区参与:社会进步和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浙江学刊》第3期。

王汉生、吴莹,2011,《基层社会中“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国家——发生在一个商品房小区中的几个“故事”》,《社会学研究》第1期。

王颖、折晓叶、王炳耀,1993,《社会中间层:改革与中国社团组织》,中国发展出版社。

王小章、王志强,2003,《从“社区”到“脱域的共同体”》,《学术论坛》第6期。

王宗礼,2001,《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上海大学出版社。

夏建中,2003,《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文史哲》第3期。

徐玉华、谢承蓉,2006,《非对称信息下的政府规制与企业家寻租分析》,《统计与决策》第6期。

徐中振主编,2000,《上海社区发展报告:1996~2000》,上海大学出版社。

杨敏,2007,《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应星,2001,《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从“讨个说法”到“摆平理顺”》,三联书店。

——,2007,《草根动员与农民群体利益的表达机制——四个个案的比较研究》,《社会学研究》第2期。

于建嵘,2004,《当代中国农民的以法抗争》,《社会学研究》第2期。

俞可平,2000,《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治理的变迁》,俞可平主编《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磊,2005,《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社会学研究》载6期。

张文明,2007,《东亚市民社会:新兴组织与中产阶层》,《东南亚研究》载3期。

周晓虹,2002,《中国中产阶级:何以可能与何以可为?》,《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

Almond,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eds. 1963. The Civic Culture:Political Attitudes and Democracy in Five Nations. Princeton,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Astone,N. M.,Nathanson,C. A.,Schoen R.,and Kim Y. J. 1999. “Family Demography,Social Theory,and Investment in Social Capit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5-1:1-32.

Berman,Sheri. 1997. “Civil Society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Weimar Republic.” World Politics 49:401-29.

Bernstein,Thomas and Lu Xiaobo. 2000.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peasants,the central and local states in reform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163.

Bourdieu,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G. Richardson,ed.,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pp.241-258.

Burt,R. 1992. Structural Holes.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i,Yongshun. 2002. “The resistance of Chinese Laid-off Workers in the Reform Period.” The China Quarterly 170:327-344.

——. 2004a. “Irresponsible State:Local Cadres and Image Building in China.” The Journal of Post Communist Studies and Transition Politics 20-4:20-41.

——. 2004b. “Managed Particip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199-3:425-451.

Chambers,Simone and Kopstein,Effrey. 2001. “Bad Civil Society,”Political Theory 129-6:837-865.

Chen,An. 2002. “Capitalist Development,Entrepreneurial Class,and Democratization in China.”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117-3:401-422.

Cohen,Jean. L. and Arato,Andrew. 1992. Civil Society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MA:MIT Press.

Coleman,James. 1988. “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Supplement):95-120.

Davis,Deborah S. et al.,eds. 1995. Urban Spaces in Contemporary China:the Potential for Autonomy and Community in Post-Mao China.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erleth,James and Daniel R. Koldyk. 2002. “The Shequ experiment: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13-41:747-777.

Dittmer,Lowell. 1995.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China Journal 34:1-34.

Dittmer,Lowell and Yu-Shan Wu. 1995. “The Modernization of Factionalism in Chinese Politics.” World Politics 47-4:467-494.

Duara Prasenjit. 1988. Culture,Power and the State:Rural North China,1900-1942.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Evans,Peter. 1996. “Government Action,Social Capital and Development:Reviewing the Evidence on Synergy.” World Development 12-6:119-32.

Fedderke,J.,Kadt,R. and Luiz,J. 1999. “Economic growth and social capital:a critical reflection.” Theory and Society 28:709-745.

Fukuyama,Francis. 1995. 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 New York:The Free Press.

Gellner,Ernest. 1983.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Habermas,Jurgen. 1987.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Translated by Thomas McCarthy. Boston:Beacon Press.

Henderson,Gail and Cohen,Myron S. 1984. The Chinese hospital:A socialist work unit.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Hofferth,S. L. and Iceland,J. 1998. “Social capital in rural and urban communities.” Rural Sociology 63:574-598.

Huang,Qihai. 2004. “Social capital in the West and China.” 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Series.

Hwang,Kwang-kuo. 1987. “Face and favor:The Chinese Power Gam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2-4:944-974.

Jessop,Bob. 1998. “The rise of Governance and the Risks of Failure:the Cas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155:29-45.

Lu,Xiaobo. 1999. “From rank-seeking to rent-seeking:Changing administrative ethos and corruption in reform China.” Crime,Law & Social Changes 32:347-370.

Luo,Yadong. 2000. Guanxi and Business. New York:World Scientific.

Madsen,Richard. 1993. “The Public Sphere,Civil Society and Moral Community:A Research Agenda for Contemporary China Studies.” Modern China 19-2:183-98.

Migdal,Joel S. 2001. State in society:studying how states and societies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Nathan,Andrew J. 1973. “A Factionalism Model for CCP Politics.” The China Quarterly 53:34-66.

Nee,Victor and Stark,David. 1989. Remaking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Socialism:China and Eastern Europe.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icholas,Ralph W. 1965. “Factions:A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Michael Banton,ed.,Political Systems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Power. London:Tavistock.

O’Brien,Kevin. 1996. “Rightful Resistance.” World Politics 49-1:31-55.

——. 2003. “Neither Transgressive Nor Contained: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 in China.” Mobilization: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8-1:51-64.

Perry,Elizabeth J. 2001. 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authority in China. Armonk,N.Y.:M.E. Sharpe.

Portes,Alejandro. 1998. “Social Capital:Its Origins and Applications in Contemporary Sociolog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4:1-24.

Portes,Alejandro and Landolt,Patricia. 1996. “The Downside of Social Capital.” The American Prospect 26:18-21.

Putnam,Robert D. 1993. 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 Princeton,N. 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0.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Simon & Schuster.

Read,Benjamin L. 2003a. “Social Networks,and Citizens in China’s Urban Neighborhoods.” in PhD dissertation,The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2003b. “Democratizing the Neighborhood?New Private Housing and Homeowner Self-Organization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 49:31-59.

——. 2008. “Assessing Variation in Civil Society Organization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1-9.

Schurmann,Franz. 1968. Ideology and Organization in Communist China.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hi Fayong. 2010. “Local Pro-image Coalition and Urban Governance in China.” Contemporary China Research Paper 1:1-32.

Shi Fayong and Yongshun Cai. 2006. “Disaggregating the State:Networks and Collective Resistance in Shanghai.” China Quarterly 186:314-332.

Vogel,Ezra F. 1968. “From Friendship to Comradeship:The Change in Personal Relations in Communist China.” The China Quarterly 21:46-60.

Walder,Andrew. 1986.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ed. 1995. 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alzer,Michael. 1992. “The Civil Society Argument.” in Chantal Mouffe,ed.,Dimensions of Radical Democracy,pp.89-107. London:verso.

Wank,David L. 1995. “Bureaucratic patronage and private business:changing networks of power in urban china.” in Andrew G. Walder,ed.,The Waning of the Communist State:Economic Origins of Political Decline in China and Hungar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ng,L. and B. Poon. 2005. “From Serving Neighbors to Recontrolling urban Society: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s Community Policy.” China Information 19:413-442

White,Gordon. 1993. Riding the Tiger: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in Post-Mao China. 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Whyte,Martin. King. and Parish,William L. 1984.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Wu,Fulong. 2002. “China’s Changing Urban Governance in the Transition towards a More Market Oriented Economy.” Urban Studies 39.

Yan,Yun-xiang. 1996. The flow of gifts:reciprocity and social networks in a Chinese village. Stanford.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Yang,Mayfair Mei-hui. 1994. Gifts,favors,and banquets:the art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China Ithaca. 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Zhou Xueguang. 1993. “Unorganized Interests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Communist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8:54-73.

Zhu,Jiemin. 1999. “Local growth coalition:the context and implications of China’s gradualist urban land reform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23-3:534-48.

柯伟林,2001,《认识二十世纪中国》,香港《二十一世纪》双月刊10月号。

唐皇凤,2006,《社会转型与组织化调控——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织网络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

林尚立等,2005,《制度创新与国家成长:中国的探索》,天津人民出版社。

郎友兴,2008,《中国应告别“运动式治理”》,《同舟共进》第1期。

单鑫,2008,《多维视角下的中国运动式治理》,《湖北行政学院学报》第5期。

冯志峰,2007,《中国运动式治理的定义及其特征》,《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第2期。

葛荃,2003,《政治主体思维的缺失与重构——关于建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一个思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5期。

金东日,1994,《论社会变迁的根源》,《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邹谠,1994,《二十世纪中国政治:从宏观历史与微观行动的角度看》,牛津大学出版社。

李侃如,2010,《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胡国成、赵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郭坚刚、席晓勤,2003,《全能主义政治与后全能主义社会的国家构建》,《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第4期。

张昕,2007,《转型中国的治理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燕继荣,2011,《变化中的中国政府治理》,《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格宁·约翰,2007,《案例研究及其效用》,朱世平译,《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6期。

国新办,2009,《规范网络秩序并非短期行为》,http://www.legaldaily.com.cn/0801/2009-02/03/content_1028508.htm.,2月3日。

《网民代表建言献策:〈大兴文明之风 净化网络环境〉》,《人民日报》2009年2月3日。

《把整治低俗之风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09年2月7日。

朱磊,2009,《整治互联网低俗之风行动已关网站近两千家》,《法制日报》2月22日。

谢金林,2008,《网络空间政府舆论危机及其治理原则》,《社会科学》第11期。

汤森·詹姆斯、沃马克·布兰特利,1995,《中国政治》,江苏人民出版社。

王沪宁,1990,《社会资源总量与社会调控:中国意义》,《复旦学报》第4期。

王洛忠、刘金发,2007,《从“运动型”治理到“可持续型”治理——中国公共治理模式嬗变的逻辑与路径》,《未来与发展》第5期。

萧功秦,2000,《后全能体制与21世纪中国的政治发展》,《战略与管理》第6期。

申家强,2009,《对“扫黄打非”行政执法的几点思考》,《法制与社会》第4期(下)。

汝信、陆学艺、李培林,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明洁,2000,《权力结营与经营式动员,清华社会学评论(特辑)》,鹭江出版社。

陈龙,2012,《河南开封整治非法营运三轮车,困难车主可申低保》,《大河报》1月11日。

陈伯辉,2012,《开封三轮车变法反响篇:整治之后,满城尽夸新三轮》,《东方今报》1月12日。

芮必峰,2004,《人际传播:表演的艺术——欧文·戈夫曼的传播思想》,《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

彼得·赫斯特洛姆,2010,《解析社会:分析社会学原理》,陈云松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

丹尼尔·卡尼曼,2012,《思考:快与慢》,中信出版社。

马克斯·韦伯,2004,《支配社会学》,康乐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拜尔·道格拉斯,1999,《法律的博弈分析》,严旭阳译,法律出版社。

甄树青,2000,《论表达自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王锋,2006,《表达自由及其界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郑玉波,1981,《法学绪论》,三民书局。

沈宗灵,1998,《权利、义务、权力》,《法学研究》第5期。

李希光,2003,《谈新闻改革:人大应该立法禁止任何人匿名在网上发表东西》,博客网,5月26日。

王静静,2006,《美国网络立法的现状及特点》,《传媒》7月刊。

马艳华,2011,《网络实名制相关法律问题探析》,《河北法学》第2期。

陈远、邹晶,2009,《网络实名制:规范网络信息传播的必由之路》,《山东社会科学》第1期。

袁黎娇,2011,《网络实名制与表达自由》,《中国城市经济》第18期。

魏小军,2010,《网络实名应当缓行》,北大法宝,【法宝引证码】CLI.A.031625。

沈宗灵,1998,《权利、义务、权力》,《法学研究》第5期。

吴学义,1935,《法学纲要》,中华书局。

李岱著,1966,《法学绪论》,台湾中华书局。

袁坤祥,1980,《法学绪论》,三民书局。

郑玉波,1981,《法学绪论》,三民书局。

孟德斯鸠,2010,《论法的精神》,袁岳译,中国长安出版社。

时飞,2008,《网络空间的政治架构——评劳伦斯·莱斯格〈代码及网络空间的其他法律〉》,《北大法律评论》第9卷第1辑。

陈荔,2011,《实名制不是解决网络一切问题的万能药》,《第26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9期。

李萍,2010,《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应对机制研究》,《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第2期。

谢耘耕,2011,《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徐华西,2011,《网络舆论引导之思考》,《新闻战线》第3期。

祝华新,《网络舆论倒逼中国改革》,http://yuqing.people.com.cn/GB/212786/15835373.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10月9日。

叶皓,2009,《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江苏人民出版社。

徐浩程,2009,《网络大考,政府准备好了吗?》,《决策》第7期。

祝华新等,《2009年中国互联网舆情分析报告》,http://wenku.baidu.com/view/6f49f3da50e2524de5187e52.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12月22日。

桑斯坦,2003,《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永刚,2009,《我们的防火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许蓉佳,2010,《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舆情引导》,《唯实》第7期。

王永生,2012,《26省市政府,北京最“透明”》,《法制晚报》2月20日。

斯进,2008,《从互联网舆情形成的特点谈创建立体化网络舆情监控机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第8期。

肖潇,2009,《复杂通信网络在恶意攻击下的鲁棒性》,《科技创新导报》第30期。

章友德、周松青,2007,《资源动员与网络中的民间救助》,《社会》第3期。

赵鼎新,2006,《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勒庞—古斯塔夫,2000,《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中央编译出版社。

Erdos P.,Rényi A. 1960. “On the evolution of random graphs.” Public Mathematics Institute Hungary Academic Science 5:17-60.

Watts D. J.,Strogatz S. H. 1998. “Collective Dynamics of‘Small-World’,Networks.” Nature 393:440-442.

Newmanm E. J.,Watts D. J. 1999. “Scaling and Percolation in The Small-World Network Model.” Physical Review 60:7332-7342.

Barabasi A. L.,Alber T. R. 2002 “StatisticalMechanics of Complex Networks.”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74:47-97.

Amanda I. Seligman. 2011. “But Burn—No:The Rest of the Crowd in Three Civil Disorders in 1960s Chicago.” Journal of Urban History 37-2:230-255.

Stephen Vider. 2004. “Rethinking Crowd Violence: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 and the Woodstock 1999 Riot.” 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ur 34-2:141-166.

Dvid A. Siegel. 2009.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3-1:122-138.

Timothy J. Lightfoot and George J. Milne. 2003. Modelling Emergent Crowd Behaviour:1-13.

Zhou Songqing. 2010. Analyzing the Motivity Mechanism of Crowd incident in China:Chinese Perspectives on Risk Analysis and Crisis Response. Atlantis Press.

Dvid A. Siegel. 2009. “Social Networks and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3-1:122-138.

《民主与法制时报》2006年9月18日。

马进荣、宫士君、刘文娟,2010,《篮球竞赛中球员暴力问题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6期。

李津蕾,2008,《比较视野中的反球场观众暴力立法》,《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0期。

石岩,2004,《我国足球场观众暴力:现状与问题》,《北京体育大学学报》第8期。

谢明等,2011,《我国篮球竞赛暴力事件中球员暴力成因与对策研究》,《体育与科学》第9期。

阎小良、王家力、邓仕琳,2007,《从体育学与法学的视角对球场暴力概念的重构》,《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第4期。

石岩,2003,《我国球场观众暴力遏制策略的研究》,《体育与科学》第9期。

张振龙、郭锐、高雅静,2008,《论我国反体育观众暴力和不良行为规范体系的构建》,《河北体育学院学报》第3期。

郭树理,2008,《外国体育法律制度专题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石岩,2004,《国内外反球场观众暴力的立法》,《体育学刊》第3期。

王水明、叶剑锋,2011,《美国和加拿大竞技体育中的过度暴力问题》,《体育学刊》第7期。

陈培德,2003,《论我国体育的法治现状及发展对策》,《浙江体育科学》第3期。

李津蕾,2006,《我国反球场观众暴力立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2006届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山西大学。

朱力宇、张曙光,2006,《立法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郭玉川,2010,《竞技体育刑法规制问题研究》,武汉大学。

李秋高、汪习根,2005,《论体育立法的价值取向冲突及其整合》,《河北法学》第3期。

袁古洁,2009,《我国体育发展建设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体育科学》第8期。

《中国球场暴力史:5·19骚乱难忘足协无为推波助澜》,http://sports.cqnews.net/html/2011-05/24/content_6473689.htm。

《排球赛场需要净土》,沈阳晚报,http://www.chinanews.com/ty/2011/04-15/2975560.shtml。

《排球联赛安保应跟上球市节奏》,http://ishs.sxu.edu.cn/zxdt/30530.htm,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4月11日。

《中国开始治理“足球流氓”》,http://newspaper.lndaily.com.cn/lnrb/200104/11/jdxw1.htm。

http://www.chinadaily.com.cn/typd/2010-09/03/content_11254829.htm。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1-05/20/c_121437420.htm。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1-07/12/c_121655145.htm。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11-11/01/c_122220991.htm。

《求解治安管理新问题》,中国警察网,http://www.cpd.com.cn/gb/newspaper/2004-12/21/content_381827.htm,最后访问日期:2007年2月14日。

《意甲开门意甲关门》,体坛周报,http://sports.tom.com/2007-02-08/03OL/03492468.html,最后访问日期:2007年2月9日。

《西班牙通过〈反体育种族歧视和暴力法〉法案》,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6-03/18/content_4314878.htm,最后访问日期:2006年4月22日。

See Schedule 14 of Football(Disorder)Act. 2000. http://www.opsi.gov.uk/acts/acts2000/00025-b.htm.

Ian Blackshaw. 2005. The “English Disease” —Tackling Football Hooliganism in England.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Law Journal.

Jose M. Rey and Diego Perez Grijelmo. 2004. “Football Hooliganism-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Transnational Aspects.” The International Sports Law Journal.

Bureau of Justice Statistics. 1994. http://ojp.usdoj.gov/bjs/pub/press/cfaspi91.pr.

尹伯成,2008,《西方经济学》(第1版),格致出版社。

颜翠芳,2003,《城市贵族的陨落:失业与犯罪》,《学术界》第6期。

马先标,2010,《稳健快速推进城镇化中的农村富余人口转移:以农户为单位的转移模式新探讨》,《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5期。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光明日报》2010年4月29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与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2011,《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唐建军,2006,《世界知识地图册》,中国地图出版社。

倪鹏飞,2010,《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北京统计局城调队,《部分建筑业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农民工工资情况的调查分析》,北京统计信息网,最后访问日期:2003年11月28日。

方建中,2003,《流动人口犯罪实证研究》,《求索》第6期。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2006,《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李强,2001,《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第4期。

——,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培林等,2003,《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齐中熙、孙玉遐,《全国被拖欠的民工工资在千亿元左右》,新华网,最后访问日期:2003年11月24日。

王艳芳,2004,《从农民工犯罪看农民工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州学刊》第6期。

徐楠,2004,《农民工犯罪新趋向》,《南方周末》1月8日。

徐志林、金林生、何银松,2004,《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犯罪现状的社会学分析与控制对策》,《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第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外出务工女性”课题组,2000,《农民流动与性别》,中原农民出版社。

朱力,2002,《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第6期。

《08年末全国农民工人数22542万返乡农民工4特点》,中国发展门户网,www.chinagate.com.cn,最后访问日期:2009年3月25日。

《中国人口状况》,中国网,china.com.cn,最后访问日期:2008年4月14日。

李强,2004,《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张跃进,2007,《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

程新征,2007,《中国农民工若干问题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

陈诗达,2007,《农民工问题研究》,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尹焕三、王义,2007,《完善农民工管理的思路创新》,《理论前沿》第15期。

郑英隆,2011,《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民工管理的演进、动因与启示》,《经济管理》第4期。

朱少雄,2010,《我国当前城市农民工的管理模式比较与创新》,《云南行政学院学报》第6期。

胡爱敏,2006,《我国城市政府对进城农民工的管理与服务问题研究》,《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第4期。

朱振甫、杜剑虹,2008,《和谐背景下外来农民工管理的反思性研究》,《浙江警察学院学报》第5期。

陆丽荣、杨鹏程,2003,《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探析》,《审计与经济研究》第11期。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上海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http://www.fzzx.sh.gov.cn/index.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2年3月10日。

邵清主,2009,《嘉兴创新:区域视野中的治理创新报告》,浙江人民出版社。

黄晓红、秦羽,2011,《此心安处是吾乡——透视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宁波模式”》,《今日浙江》第3期。

“大人口机构统筹型”管理体制探索课题组,2009,《变革中的抉择——无锡模式:“大人口机构统筹型”服务管理体制新探索》,《人口与计划生育》第5期。

朱少雄、范学佳、杨朝仁等,2010,《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模式研究》,《特区实践与理论》第5期。

黄匡时、嘎日达,2010,《“农民工城市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西部论坛》第5期。

陈群民、吴也白、徐建等,2012,《进一步完善来沪人员服务和管理,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第2期。